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演讲稿 > 演讲稿可分为哪几种类别

演讲稿可分为哪几种类别

时间:2018-09-21 07:35

演讲从表达形式上,分为三种类型有

一、命题演讲 :命题演讲就是说出题人给你一个已经拟定好的题目,演讲者要根据这个拟定好的题目进行演讲。

二、即兴演讲:即兴演讲是不凭借任何的草稿,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现场发挥,!三、辩论演讲:辩论演讲是双方进行的,同时展开一个话题两个观点的不同意见进行辩论的演讲

演讲词的有哪几种类型

三分钟

关于演讲稿~!分有的。

演讲分  演讲的分类固定不变的规定,只有分准的不同每次分类都必须采用同一种分类标准。

  一般有三种分类标准:  1、按演讲内容大致分为①政治演讲(包括竞选演说)、就职演说(或称施政演说)、会议辩论、集会演说等;②教育演讲,包括知识讲座、学术报告等;③宗教演讲;④经济演讲、包括商业广告演讲、投标介绍演讲等;⑤军事演讲等。

  2、按演讲的目的大致分为①娱乐性演讲;②传授性演讲(或称学术演讲);③说服性演讲;④鼓动性演讲;⑤凭吊性演讲(或称葬礼性演讲)等等。

  3、按演讲场所大致分为:①游说性演讲,巡回演讲;②街头演讲;③宫廷演讲;④法庭演讲(或称司法演讲);⑤课堂演讲;⑥教堂演讲;⑦大会演讲;⑧宴会演讲;⑨广播演讲和电视演讲,等等。

  演讲方式类型 演讲方式大致可归纳为五个类型,即读稿式演讲、背诵式演讲(或叫脱稿演讲)、提纲式演讲、即兴式演讲、辩论式演讲。

  读稿式演讲 演讲者事先准备好稿子,然后在大会上逐字逐句地向听众念一遍。

其优点是演讲者对所讲的内容能事先加以慎重考虑,反复推敲,这样写成的演讲稿结构严谨,措词得当,因此,它比较适合于在比较重大的场面中运用。

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外交部的声明、迎接贵宾的欢迎词等等。

它的弱点是演讲者低头读稿,眼睛一直盯着稿纸,限制了演讲者与听众的感情交流。

  背诵式演讲 也叫脱稿演讲,要求演讲者事先写好稿子,并且反复练习,背熟后脱稿向听众演讲。

它是我国演讲比赛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方式。

其好处是,演讲者事先能够在演讲稿上精雕细琢,然后认真练讲,反复背诵,默记于心,有了一定的把握才上台演讲。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初学者。

这种方式的弱点是,因为演讲者事先在口头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表达方面作了详细周密的准备,装饰太多,正式演讲时往往有表演的痕迹,甚至使人感到哗众取庞,矫揉造作。

  提纲式演讲 它不要求演讲者一字一句写成完整的演讲稿,只要把演讲的层次结构按提纲形式写下来,然后就借助提纲进行演讲。

它的特点是能避免读稿式演讲和背诵式演讲共同的毛病——与听众感情交流太少;演讲者是根据几条原则性的提纲,当即发挥,阐述论题,他可以根据听众反应等临场情况来调整演讲内容,真实感强。

此外,提纲式演讲也保持了读稿式演讲和背诵式演讲的优点——对所演讲的内容可以事先有所准备。

可以有一定的时间收集材料,考虑演讲要点和论证方法,但不必写出全文,而是采取提纲挈领的方法,把整个演讲的结构层次,主要例证用简练的句子排列出来,以便演讲时靠它来开启思路。

  即兴式演讲 指演讲前没有充分准备而临时组织语言的演讲,有主动和被动两种。

所谓主动是指没有外力的推动和督促而发表的,演讲者一般是会议的主持人。

如主持演讲会,要介绍会议内容、宗旨、介绍演讲者;如主持欢迎会、欢送会、茶话会、喜庆宴等,要做开场白和一些即兴讲话。

所谓被动是指演讲者本未打算演讲,但在外力(如主持人的敦请)推动下,不得已临时发表演讲。

  辩论式演讲 指就某个问题或某种情况进行论辩、比较,以断定其是非曲直的演讲。

常用于政治界、学术界、外交界和一些演讲比赛。

如1986年“全国十城市青少年演讲邀请赛”上,除命题演讲和即兴演讲外,还设了辩论演讲赛。

  政治演讲 内容涉及政论国事的演讲,包括竞选演讲、就职演讲、会议论辩、集会演讲、外交演讲等。

  竞选演讲 政治演讲的一种。

演讲者向公众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实施方案,或同竞争对手展开辩论,以赢得公众的拥护,从而获得某种领导职位而作的演讲。

在西方国家被普遍使用,它是竞选议员和政府首脑的一种手段。

  就职演讲 也叫施政演说,政治演讲的一种。

是新当选或连任的政府首脑、地方长官或部门领导就怎样处理国内外、地方和部门事务发表的演说。

  会议论辩 政治演讲的一种。

指在国家或地方内部会议上讨论重大决策或在联合国及其他国际性会议上就有关政治问题表明个人(或代表政党、政府)的观点和立场。

  集会演讲 政治演讲的一种。

通常是在政治性集会上发表的演讲,如1939年5月4日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讲《青年运动的方向》。

  教育演讲 演讲者向听众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演讲。

例如知识讲座、学术报告等。

  宗教演讲 宗教神职人员在教堂宣传宗教教义或进行其他宗教活动时作的讲演。

例如神甫、牧师等面对教徒们所作的训祷等。

  事迹演讲 指以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的演讲。

这些事迹本身必须是体现理想的社会精神生活的美的事物;其次应具有典型性,对听众对社会有普遍意义;再次,演讲者对所演讲的事迹要有切身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并有自己的体会。

同时,对事迹还要有恰当的取舍和逼真、生动、感人的表达。

它包括以下几种形式:①陈述型。

就是客观地向听众陈述自己的事迹,不做自我评价,也很少发表议论,谈点体会也是陈述事迹本身的内容。

如老山前线英模汇报演讲等。

②体会型。

指也讲事迹但以讲体会为主的事迹演讲,其体会离不开事迹,是就事迹阐发的与事迹有关的体会,如曲啸的《心底无私天地宽》。

③宣讲型。

指讲别人或群体的事迹的演讲,如蔡朝东的《理解万岁》。

  经济演讲 政府或部门财经管理人员及企业家作的关于经济问题的演讲。

例如商业广告演讲、投标介绍演讲等。

  军事演讲 战备训练和战争中,将军向士兵(或者党和军队高级领导人向军人和广大民众)进行宣传鼓动和阐述战略战术问题所作的讲演。

如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演《论持久战》。

  娱乐性演讲 在庆祝和纪念活动中,演讲者为了让听众能够心情愉快所作的幽默风趣的演讲。

  传授性演讲 演讲者只是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别人,或把某些消息传播给听众,而一般不与听众发生什么争辩的演讲。

  说服性演讲 演讲者要使听众明辨事理、服从自己观点的演讲。

例如总统竞选演讲等。

  鼓动性演讲 用热情的语言把听众的情绪鼓动起来,使之向着既定的目标奋斗的演讲。

在“五四”运动中,革命青年的演讲大部分都带有鼓动的性质,他们的目的是要激励民众行动起来反帝救国。

  凭吊性演讲 在葬礼上或者在纪念某人逝世周年的大会上所作的演讲。

也叫葬礼演说。

形成于古希腊,据《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记载,雅典人很早就有了在举行葬礼时发表演说的习俗,主要用于凭吊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每年举行一次,现存最早最著名的古希腊凭吊演说辞,要算伯里克利(约公元前495-前429)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第一年后公葬阵亡将士的演说。

这种演说后来传到古罗马,再由古罗马传遍欧洲及全世界,其实用范围也逐渐扩大。

  游说性演讲 没有固定场所的演讲。

例如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苏秦、张仪等周游列国的演讲。

再如1983年,上海市总工会和团市委联合组织的“振兴中华演讲团”在全国各地进行的巡回演讲。

  街头演讲 在街头巷尾等露天场所进行的演讲。

在我国近、现代史上,许多大中学生曾到民众中搞普及教育,大都采用这种演讲形式,例如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的演讲;在“五讲四美”活动中,许多大中城市的青年也采用过这一演讲形式。

  宫廷演讲 指古代臣下在宫廷向国君或首领献计献策(奏对讽谏)的言语行为。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等。

  法庭演讲 诉讼者或被诉讼者及律师等司法人员在法庭上作的演讲。

一般分为诉讼演讲和辩护演讲两种。

  诉讼演讲 诉讼者本人或公诉人在法庭上对被告的指控和申诉。

  辩护演讲 被诉讼者(被告)为了证明自己无罪或轻罪(或辩护律师为了证明被告无罪或轻罪)而同诉讼人(原告)或公诉人进行的辩论演讲。

它可分为被告本人的辩护演讲和律师(或辩护人)的辩护演说两种。

被告在法庭上发表的辩护演说叫直接辩护演说。

在法庭以外的场合发表的叫间接辩护演说,但它起不到自辩的作用。

辩护演说还可从性质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为个人或某一案件进行辩护的演说;一类在表面上看来是为个人,实际上却是为了某项事业或某一阶级、政党或团体发表的演说,这种演说不只是单纯地用于无罪或轻罪的自辩,因而在力度、情感、气势诸方面更为强烈宏大,也更能打动听众的心;苏格拉底的自辩、巴黎公社女战士路易斯·米歇尔在凡夫赛法庭的辩护演说、季米特洛夫在莱比锡法庭上的答辩等是这类演说的典范。

  广播演讲和电视演讲 这是由于现代无线电技术的迅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演讲,演讲者可以在广播电台或电视台,对成千上万看不见的群众发表演讲。

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就曾发表过著名的《广播演讲》。

  专题演讲 专就某一问题或主题发表见解、体会的演讲。

如1984年7月在吉林举行的以“党在我们心中”为主题的“江城之夏”演讲邀请赛上的演讲。

  学术演讲 是以研讨学术问题为中心的演讲。

如邵守义的《领导干部的口才》、《演讲与演讲术》等。

  礼节演讲 指在交际场所发表的旨在表示赞美、感谢、祝愿或者让人感到有趣的礼节性演讲。

如在欢迎或欢送会上的演讲,在联欢会、宴会上祝愿性的演讲等。

按照四种分类标准将演讲分为那些类型

告知型演讲

垃圾分类 演讲稿

为要实行垃圾分类? 我们每个人都会扔多垃圾,您知道这些垃圾它们里去了吗

它们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

垃圾填埋的费用是高昂的,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200元至300元人民币。

而仅北京市日产垃圾就有12000吨,目前面积在36平方米以上的垃圾堆在北京五环路以内有700多处,占地500多万平方米,每年在3-5%的速度增加。

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废弃物。

垃圾增多的原因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项消费增加了。

据统计,1979年全国城市垃圾的清运量是2500多万吨,1996年城市垃圾的清运量是1.16一吨,是1979年的4倍。

这么大量的垃圾需要把多少土地变成填埋场

占地60公顷,日处理量为2000吨的阿苏卫填埋场仅能处理北京六分 之一 的垃圾,且在第11个年头就会被填满。

被废弃的垃圾填埋场不复为耕地,也无法建成生活小区。

目前,被西方国家广泛应用的另一种垃圾处理方法就是焚烧。

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不仅投资惊人,并且会增加二次污染的风险。

二恶英这令人谈恶色变的剧毒致癌物质,就是垃圾焚烧后产生的主要气体成分之一。

此外,无论填埋还是焚烧,都是对资源无谓的浪费,我们不断地把有限的地球资源变成垃圾,又把他们埋掉或烧掉,我们将来的子孙在哪里生存

难道我们对待垃就束手无策了吗

其实,办法是有的,这就是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垃圾分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

垃圾分类对于一向勤俭持家的中国人并不陌生。

也许你还记得五六十年代回收废品的情景:牙膏皮攒起来回收,橘子皮用来制药,生物垃圾用来做堆肥,废布头,墨水瓶等等都能得到再利 分类后的垃圾,既避免了垃圾公害,又为工农业提供了原料。

被称为垃圾生产大国的美国,垃圾分类也逐渐深入公民的生活,走在大街上,各式各样色彩缤纷的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

政府为垃圾分类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条件,除了在街道两旁设立分类垃圾桶以外,每个社区都定期派专人负责清运各户分类出的垃圾。

居民对政府的垃圾分类工作也表示了极大的支持。

这不仅表现在他们每个人对垃圾分类的知识耳熟能详;而且,在这里为垃圾分类处理出钱,就像为能饮用到洁净的自来水付费一样天经地义。

垃圾回收作为一种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许多发达国家,回收产业正在全国产业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以美国3个城市巴尔的摩、华盛顿和里奇蒙为例,过去回收垃圾每处理1吨需要花40美圆,分类处理以后,这些回收的垃圾在1995年就创造了5100个就业机会。

在美国这3个城市只是很小的一个地区,其垃圾回收不仅节约了处理垃圾的费用,而且创造了5亿美圆的财富。

垃圾分类不仅是美国那样的发达国家的时尚,也是不少发展中国家的趋势。

在巴西,许多社区都实行的垃圾分类,这位市长把市政大厅正门口的分类垃圾箱作为该市的荣耀。

而附近的二十多个海滩,分类垃圾箱更像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菲律宾的一些地方,村民自发组织起来为清洁自己的生活环境而努力,垃圾分类是这个运动中的主要内容。

不管穷国还是富国,垃圾分类都在成为世界性的潮流,而在着方面曾经世界领先的中国,这好的传统却几乎丢失了。

别人向我们学会了捡,我们却从人家那里学会了扔。

我们的生活好了起来,我们便不再吝啬卖破烂换回的那几毛钱,宁可把它们当垃圾扔掉。

勤俭节约,废物利用,这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似乎已经被颐堑??颂?谩R灾劣诮?种械淖试幢涑闪艘蛔????健? 我们每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这一座座的垃圾山不都是我们一家一户亲手堆起来的吗

我们又是垃圾的受害者,这些垃圾山吞噬资源和污染环境的后果是要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子孙来承受吗

我们更应是垃圾公害的治理者,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垃圾分类来战胜垃圾公害。

1996年12月15日,北京西城区大乘巷的居民在民间组织地球村的帮助下,从这天起开始垃圾分类。

最初的分类桶是家委会成员用省下的年终奖购置的。

分类后的垃圾由家委会联系的小贩和企业来清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居民们从未中断。

作为民间垃圾分类的小小的火种,大乘巷居民的行动燃发了许多公民的热情,97年以来,北京的一些大学、中小学以及一些退休老人相继进行垃圾分类尝试。

在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和一位从德国留学归来的女博士的帮助下,这些手拉手地球村的孩子们还用回收换来的钱建立了一所学校。

市民和孩子们的行为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

宣武区环卫局率先行动,于97年秋开始宣武区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试点工作。

宣武区文明办和街道以及民间组织地球村给予积极配合。

99年4月23日,宣武区白纸坊的建功南里小区社区像过节一样热闹,中国首家垃圾分类回收系统正式启动。

从这天起,居民将改变垃圾混扔的方式而按照有机类,无机类和弃土类分类投放,政府环卫部门改变混运的方式而分类清运,分拣和回收。

它意味着在这里丢失多年的老传统,终于被拣了回来。

在这场人与垃圾的战役中,人们把垃圾从敌人变成了朋友。

有人曾经把垃圾比喻成放错地方的资源。

让我们到宣武区再生资源分拣站看一看,垃圾一旦回到应有的位置,会有什么样的用处

每天被我们丢弃的可乐瓶和被称为白色垃圾的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盒,属于高分子聚合有机物,如果埋在地下的话,就是100年200年也烂不掉,它还会使土壤板结,降低土壤的肥力,甚至使土壤失去耕种的能力。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扔掉各种各样的废塑料。

废塑料处理后还可制成纽扣、笔筒等用品。

废塑料也是炼油的好原料。

有人曾经形象地将它们比作二次油田。

1吨废塑料至少能回炼600公斤的汽油和柴油。

在回收站,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废纸被送到这里,包括这些不起眼的小纸片……我们知道,好的纸张是用木材造成的,一吨废纸可再造700公斤好纸,可少砍17棵大树,还能减少生产纸浆过程中的水污染。

可是由于我国废纸的回收率还很低,只有20%左右,每年不得不大量进口废纸 仅96年就进口废纸137万吨。

大家也许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轰动一时的洋垃圾事件,那一船洋垃圾就是打着进口废纸的旗号混进来的。

洋垃圾被赶走了,却留下了反思,我们为什么要从别的国家进口废纸来做造纸的原料

为什么我们不能最大限度的回收废纸,而是听任他们混在垃圾里埋掉或者是烧掉

中国的林木资源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中国的江河湖泊已由于早制的污水排放而严重污染。

如果按照每人每周扔掉各种废纸平均半公斤的话,那么仅北京一个城市一周就要扔掉废纸6000多吨。

中国有着回收废品的历史传统,我们过去回收废物,或许只是受贫困经济制约的不得已的手段;在逐渐富裕的今天,我们回收废纸,则是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和行动。

因为我们清楚的知道,我们所捡回来的不止是一张张的废纸,那是我们的子孙安身立命的森林和河流。

垃圾,只有在混在一起的时候才是垃圾,一旦分类回收就都是宝贝,就连那种被成为微型杀手的废电池也是可以被化害为利的。

在这个不起眼的照相馆,我们看到这样的废电池回收箱。

而我们生活中用的电池,一般都含有汞或镉等有毒的重金属,这些重金属如果留在地下就很容易通过雨水的淋溶,进入到地下水当中。

这种污染是很难排除,生物学半衰期大概是30年,也就是你30年才能排出一半。

因此这个对人的危害特别大。

废电池里含有多种有用的金属矿才,回收利用的价值很高。

正因为废电池有严重的危害和特别的回收价值,许多国家严禁它们在与垃圾混置,日本的社区专门有这种黄色的桶,将纽扣电池等分别投放。

从97年以来,北京的一些市民和学生也行动起来,自发自觉地分类投放和搜集废电池,人民大学的青年志愿者还帮助京城一家连锁店设置了废电池回收箱。

作为对公民运动的积极回应,北京市环卫局成立了专门的废电池回收点,对废电池进行回收并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你知道什么是生物类垃圾吗

生物垃圾就是剩饭生菜,蛋壳果皮,采帮菜叶一类的厨房垃圾 。

这些看似无奇的废物可以作什么呢,原来它们却可以用来制造很好的有机肥料。

像槐柏树小区里这台大纳梦生物垃圾处理机,就可以将生物垃圾烘干,粉碎,制成高效的有机肥料。

居民可以用它种花养草。

用他们施种出的蔬菜,比起化肥食品来,既安全又健康,在超市还挺受欢迎。

生物垃圾通常占了垃圾总量的40%,如果他们都能变成有机肥,既省下用做填埋场的土地,又节约运送他们的车辆和能源,还防止他们滋生蚊蝇和细菌。

有关专家商量建议政府在所有的小区安装上生物垃圾处理机并在新建小区建立处理生物垃圾的工作房。

那个时候,我们便可以看到 ,垃圾分类创造的是一个无垃圾的社会,一个使资源循环再生的社会,而这一切只需要我们的举手之劳。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