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父母是怎样教育我们的
演讲稿
各位家长、各位老师、同学们:各位下午好
非常感谢家长们能在百忙之中出席本次家长会,我谨代表全体师生对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忱的欢迎
学校将“诚实、友爱、勇敢、坚毅”作为校训,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努力形成“自由、文明、民主、求实”的校风,“敬业、爱生、律己、创优”的教风和“虚心、勤奋、严谨、善思”的学风。
现在校园弥漫着好学上进、诲人不倦的良好风气。
全体师生正全力以赴,和谐共处,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为把学校建设成在市内、省内享有较高知名度,办学质量一流,办学特色鲜明,实验性、示范性、辐射性强的一流名校而努力奋斗。
首先我向家长们汇报一下学校取得的两个重要成绩:1、2010年中考成绩 在校长办公室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特别是在上学年全体九年级的师生共同努力下,2010年中考取得辉煌成绩,超额完成区教育局、学校制定的各项中考目标,全区共7个华师一,我校有5个,其中刘洋同学获满分7.3的优异成绩;杨小雨、李瑞获8.3的优异成绩;熊正伟、熊丽获10.3的优异成绩。
省重点60人,市重点110人,普高126人,民办高中184人。
我校上学年毕业年级200多人,绝大部分学生能就读高中。
2、本次期中考试成绩 ⑴尖子生在全区所占名额情况 年级全区前10名全区前50名全区前100名七年级62759八年级62243九年级41829⑵单科在全区排名情况七、八、九三个年级各科的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绝大多数在全区排第一名,少部分排第二名。
其中七年级的语文、数学、政史的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都是第一;八班级的语文均分、优秀率都是第一,数学均分、及格率都是第一,英语、政史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全部第一;九年级所有学科的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全部第一。
家长们、同学们
紧张的期中考试已落下了帷幕,优异的成绩见证了同学们的不懈努力,也见证了老师们辛勤的工作,还见证了家长持久的付出。
为更好地提高同学们的成绩,我向全体同学提出几点要求: 第一、学习要用心刻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各位可以回顾,古往今来所有的成功人,哪一个没有经过一个刻苦的阶段
再看看我们的前后左右,哪一个成绩好的没有经过刻苦学习
专家已经研究过,人的先天智力没有多大的区别,要想取得成功,靠后天努力。
如果你成绩不理想,不是你的智力有问题,而是你刻苦学习不够,在习惯养成上不如别人,刻苦精神不如他们强。
第二、学习要讲究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使我们“事半功倍”,在学习上要做到“三先三后”: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先独立思考后请教别人。
第三、学习要有目标。
“有志者,事竟成”,目标是动力。
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将目标细化到平时的日常行动上,具体地说就是制订好学习计划,合理地分配好学习时间,将远大的目标落实为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能作到胜不骄、败不馁。
只要我们时刻用目标激励自己,相信我们将来都能成为时代的栋梁。
家长们
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家长的共同参与。
因此,借此机会我也向诸位家长提几1、做一位有心家长。
(1)多沟通。
如果平时家长和老师经常沟通,更有利于孩子发挥潜力。
一方面给孩子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另一方面,鼓励孩子支持老师,使得老师工作劲头更足,心情、工作环境更好。
(2)多见识。
社会是最好的学校,课本知识来源于生活,家长要指导孩子多参加社会活动,引导孩子多看书看报看新闻,增加知识面。
(3)多鼓励。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人就是教育他对未来的希望。
”给孩子信心,让孩子有成就感,孩子会做得更好。
2、做一位负责的家长。
当前多数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着两种极端:⑴溺爱纵容,俗话说:“宠儿多不幸,娇儿难成才。
”⑵过于严厉,不讲情理。
这样会严重导致孩子心理的逆反以及是非不分。
3、做一位榜样家长。
让孩子发现你在尽全力做得更好。
家长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终身的。
各位家长,我相信我们的目标一致,我们的步伐也会更加一致,让我们一起携手共进,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收获更多属于我们孩子的喜悦和成功。
谢谢
树良好家风,促社会和谐演讲稿
中华民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
历史上见诸典籍训并非鲜见,人称颂的也很多。
而“不成文”,也是我国家规家训的一大特点,成为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
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
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
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 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
“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
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
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
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
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
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
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
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
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
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孩子在他们的生活中需要什么
(演讲稿)
一教育孩子要注意① 部分同学的责任心、班级荣誉感有所下降,进取心也不如过去。
对于老师布置的工作不认真对待,例如在宿舍、教师值日敷衍了事,或根本不做。
② 部分同学思想不单纯,讲脏话、污言秽语,编造无聊的低级话题,在少数同学身上还比较严重,影响了自己的个人形象和优秀班集体的形象,也造成同学矛盾,更败坏了班级风气。
让老师和同学们都极为反感,请家长们重视自己孩子的课堂表现。
③ 课堂上乱插嘴。
④ 举手发言的少了,个别同学嘲笑、讽刺挖苦回答问题的同学。
⑤ 对待老师的批评教育显得不耐烦,甚至在公开场合顶撞老师。
二、1. 做人的教育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一直持这样观点:学会做人是第一重要的,然后才是长知识长本领。
说实话,我对学生不会有偏爱,成绩好差,在我的眼里都一视同仁。
如果说我对哪些学生有偏爱的话,我就偏爱那些思想品质好的同学,我热爱好人。
一个人才能有高低,但只要是一个好人,就多多少少会对社会有贡献,对他人有益。
因此,我一直把教孩子如何做人放在首要的地位。
① 教育孩子要有责任心。
有的同学虽然成绩不是很突出,但只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今后照样能做出一番事业。
打扫教室、宿舍卫生表面上看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但实际上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责任心,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责任感教育应该是本着从孩子自己到他人,从家庭到学校,从小事到大事,从少到多的原则 。
在日常生活的具体事情当中,让孩子为自己去尝试承担一定的责任,比如:要求孩子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不挑食,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求孩子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认真完成作业,自己检查作业;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洗自己的衣物,洗碗筷,倒垃圾,孩子在学校,父母别忘了教导他做值日生、班干部应尽职尽责,做清洁卫生不能偷奸耍滑。
不少家长抱怨,孩子长大后对自己不孝,不尽赡养之责,却没有想过,过去有没有要求孩子承担过必要的义务和责任。
教育孩子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尤其是做错事以后要敢于承担责任,不把责任推给别人,做错事就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接受必要的处罚,这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重要内容。
② 要教育孩子尊重他人。
人人都喜欢尊重,尊重是和他人交往的先决条件。
教育孩子在社会上要尊重任何一个人,哪怕是一个乞丐都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在家里就要尊重父母、长辈,在学校就要尊重老师,少数同学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显得极不耐烦,甚至在公开场合和老师顶撞,让老师下不了台,缺少对老师最起码的尊重,喊别人绰号、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也不利于团结,容易引发各种矛盾。
教育孩子做事说话要考虑到他人的感受,要能宽容别人,与人为善,不能自私自利,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否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走上社会后迟早要吃大亏的。
③ 教育孩子要正直、单纯,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不要斤斤计较。
有些同学平时爱讲脏话、爱在同学中传话、搬弄是非,排斥另外一部分同学,已经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请家长教育自己孩子不要拿别人哪怕是一分钱的东西,不要在别人不在的情况下进他人宿舍,翻他人的物品,也请家长提醒孩子保管好自己的钱物,本学期班级和宿舍出现了失盗,也请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多的零用钱。
④ 重视孩子良好的习惯的培养。
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决定人生,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从小就养成的,并会受益终生。
需要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共同改掉孩子身上不好的行为习惯,我们每周都有常规管理积分,它能基本上反映孩子本周的表现,从本周开始,班级常规管理积分和名次用一线通的形式发到各位家长的手机,请家长们给予关注,仔细询问一下孩子在学校的常规表现情况。
⑤ .理智爱子的问题 大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一句话“溺爱是误入孩子口中的毒药,如果仅仅是为了爱,连老母鸡都能做到这一点。
”真正的爱是理智高尚的爱,我觉得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是爱,教子吃苦教子成材更是爱。
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 都予以满足,给孩子配备MP3、到掌上电脑、手机,出手给孩子的钱很大方,让孩子从小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奢侈浪费,这不是好事,古语说“自古雄才多磨难,纨阔子弟少伟男”。
其实让孩子吃点苦、受点挫折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好处。
理智爱子就要正确地认识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不袒护孩子。
做家长的对孩子在学校的缺点和不足不一定十分清楚,这就要求各位家长在孩子和同学闹矛盾或受到老师批评时不能只听信自己孩子一面之词,要全面了解清楚,孩子毕竟是孩子,要充分相信老师,相信老师的为人,相信老师处理问题的能力,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对别的孩子或老师的不满,否则就坏了孩子。
我非常感谢各位家长对我工作的配合,自任一班班主任以来,各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都能全力配合支持我的工作,特别是被我批评次数比较多的学生家长,从来没有一句责怪和埋怨的话语,各位的通情达理让我非常感动。
我常对我们的老师说,一班之所以优秀,就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优秀的家长,有这样的家长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把孩子教育好呢
这种理解和信任是对我工作的最大支持,这也是我班主任工作不怕苦、不怕累的动力所在。
今后欢迎大家多和我联系沟通。
2.关于分数问题 大家都很关注自己孩子的分数,我也是家长,完全可以理解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
但教育有它的规律性,影响分数的因素很多分数是孩子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个人努力的程度、家校配合情况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应正确地看待分数,作为老师,我们会通过分数反思教学行为,寻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达到改进方法、提高效率的效果;作为家长,也应该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是否存在问题,自己孩子身上还存在哪些问题
最近南京的新闻媒体关于教育话题的争论很多,从“高考之痛”到“县中模式”,究竟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我觉得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
要不要重新回到应试教育的模式上来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南师附中之所以能长期闻名于国内外,就是靠她的先进的办学理念。
选择了南师附中就意味着接受了她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我想强调一点,分数很重要,我们始终把学习成绩看作是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不应该是我们教育的全部,更不应该是我们评价孩子的唯一砝码,我诚恳欢迎各位家长就这个话题和我讨论。
3.关于要否给孩子压力问题 在分数问题上乃至于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互相埋怨、推卸责任是不负责任的体现,对孩子的教育是没有任何好处的,所以我们需要的是交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
对自觉性不强的孩子需要给必要的适当的压力,但对于那些学习上已经很刻苦但成绩不是太理想的孩子,我劝家长们不要再施加压力了,否则会适得其反,全国不断有中学生因为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大离家出走而精神错乱、甚至跳楼自杀的案例,应该引起我们做父母的高度重视。
现在的孩子们学习真的很辛苦,心理也很脆弱,需要我们呵护。
赞同
急求如何加强班纪班风的演讲稿,三分钟就行,急用
班风班纪,从我做起孙犁有一篇现代文叫《黄鹂》,这篇文章以黄鹂象征了一切美好的事物,认为: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事物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即,只有在好的环境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才能发挥极致,呈现出最美丽,动人的一面。
所谓不成规矩,无以成方圆。
一规一则,班规班纪都是对合格人才思想品质,个人素质最基本的要求。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罪障制度,如学生一日常规管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宿舍管理条约等,同学们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文明礼貌的言谈举止,求实创新的学习风气,活跃热情的课堂气氛,安静有序的自习纪律……我想,也因为有了这些规矩,同学们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为将来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集体主义,也就是全班同学一条心,想着同一个目标前进。
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必须要通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相互团结,互相帮助才能实现。
大家知道,三杀是不能凝聚成团的。
必须在其中加一些水,才能使它们紧紧黏在一起成团。
而在一个班集体中,同学们就像一粒粒傻子,集体主义则成了水。
这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水,这样一股无形的力量,班级中的学生才能紧紧团结在一起,齐进步,共发展。
而显示嗲的你们,由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优越的家境,长辈的溺爱以及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使你们中许多形成了“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的,心里。
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在外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不懂得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缺乏应有的爱心,更缺乏集体主义观念。
为此,同学们必须抛开这种“自我中心”的心理,要学会懂得“团结就是力量”,“众人划桨开大船”的道理,在班级中不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个人要服从整体的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才能把班集体建设好。
总之一句话,没有良好的班风学风,同学们受到的教育就会大打折扣,只有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在良好的班风学风的氛围下,同学们才能树立正确的思想关,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健康的向前不断发展。
同学们,不管以前你们是否做到了上面所述的要求。
我希望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共同努力,自觉遵守一规一则,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携手共建良好的班风学风,建设一个和谐,美好,井然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
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为了实现我们共同的理想,让我们把最美好的极致呈现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