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由的演讲稿
胡适:不自由,勿宁死一个新社会、新国家,总是一些爱自由爱真理的人造成的,决不是一班奴才造成的。
——胡适我一直不太明白,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做选择题,连人都是要非此即彼,鲁迅还是胡适,一看这样的文字,我就异常郁闷,就如非让我选择是吃萝卜还是白菜一样。
在鲁迅所有文字中我最推崇的是《死后》,鲁迅生前即想到了死后所要面对的各种尴尬与耻辱,那些任意歪曲和篡改着他文字的人,是他死后所不能控制的,生前尚且有申辩的可能,死后是断无申辩的机会了。
作为一定要钉在历史上示众的人,我常常以为他们是很悲剧的,如胡适,如鲁迅,尽管内心是多么的不情愿,他们丝毫不能阻挠死后被人利用,而且被利用得如此彻底,如此纯粹。
有时他们的一句话,就可以被无限上纲上线,就可以作为养活别人的工具,杀死对手的利器。
因鲁迅和胡适而成就了文化政治上敌我相向的两大阵营,选择一个,就意味着放弃另一个,这样的一种文化选择,是人的悲哀还是他们二人的悲哀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很纳闷,为什么我们一直嘴里喊着的头上举着的至理名言,却在实践的时候抛到了九霄云外。
胡适在《梦与诗》中有一句: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可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要别人做一样的诗歌,甚至做一样的梦呢
做不成鲁迅,也做不成胡适,是不是我们就不再是我们自己
当我们以为离他们很近的时候,实则是我们远离他们的时候,因为我们失去了他们两个人最基本的精神――独立与自由的精神。
失去独立自由的灵魂,不过是依附于他人的奴隶,无论所依附的人多么的伟大,多么的崇高,都改变不了奴才的本性。
所以研究红楼梦的红学家终其一生写不出第二部红楼,不过是在一些残迹中搜索到可以赖以生存的残羹冷饭。
于是文抄公遍地走,考证癖成通病。
假如胡适先生跌碎了一副眼镜,我一点都不惊讶会有人去考证他眼镜的来历,跌碎的原因,当时他在想什么,做什么,为什么那眼镜就从鼻梁上掉到了地下,那地方是在他家里,还是在外面,在哪个角落都必须有特定的意义。
放在显微镜下的人,是无隐私可言的,所以胡适的婚姻成了饭后茶余的点心,想怎么掰就怎么掰,想怎么揉就怎么揉,也不管胡适自己是不是幸福的,胡适夫人是不是满意的,就在那里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下结论,殊不知,幸福的结论是胡适与他夫人一起写的,是与旁人毫无关系的。
胡适一生坚持自由,这自由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也是对别人。
1925年,在《晨报》被烧事件之后,胡适在给陈独秀的信中写到:“争自由的唯一原理是:‘异乎我者未必即非,而同乎我者未必即是;今日众人之所是未必即是,而众人之所非未必真非。
’”因此在晚年的时候,他能说实则他与鲁迅是一个阵营里的,而这个阵营就是自由之营。
鲁迅与胡适无论曾经多针锋相对,有过多少公案,多少过节,都在自由的旗帜下站在了中国文化的顶峰,而通往自由的路上,跌倒的是大批的行尸走肉,多的是人云亦云的奴才与走狗。
在个人自由与国家命运发生矛盾的时候,胡适勇敢的放弃了个人自由而选择了与国家共进退,这绝对不是有些人单纯意义上所说的向政治靠拢,向政权妥协,胡适从一个政府的批判者而转成政府的建言者,这种角色的错位实则是对自由更大意义上的一种诠释。
国之存亡,匹夫有责,胡适报效之国,绝非所谓的某个政府掌控之国,而是中华民众之国,当这个国家遭受到外来侵略的时候,个人的政治观点与哲学理念是要和国家当时的环境相靠近或者暂时妥协的,因此,不难理解一个一向坚持自由之灵魂的胡适何以能在1938年接受蒋介石政府的驻美大使之职,当时他的日记是这样记载的:“二十一年的独立自由的生活,今日起,为国家牺牲了。
”这样的悲壮,该是怎样的一颗爱国之心,无论是否对他的政治主张或者哲学思想赞同,我都为这样的一颗心而感动。
在美任职期间,给他的夫人江秀冬女士的信中这样说:“我是为国家的事出来的,吃点苦不要紧。
我屡次对你说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国家是青山,青山倒了,我们的子子孙孙都得做奴隶。
”,我想这话已经充分诠释了胡适关于国家与自由的关系。
在对这段经历的回顾中,有一段话我以为今时今日之官员们该是羞愧汗颜的:“本人在美任大使数年,赴美各地演讲400多次,从未带过随员,自己提皮包。
如此而作,实系为战时国家节省外汇。
”,在两个月没有领到薪俸的时候说:“我过的日子总算顶舒服的了。
比起打仗的兵士,比起逃难的人民,比起天天受飞机炸弹的惊恐的人民,我这里总可算是天堂了。
”为学与为官,不管身份的差异存在多大的不同,在人格上胡适却让他们统一了起来。
梁实秋在纪念他的文章中写道:“大使有一笔特支费,是不需报销的。
胡先生从未动用过一文,原封交还国库。
他说,旅行演讲有出差交通费可领,站在台上说话不需要钱,特支何为
”这样坦荡的人格,做官与做学问,又有什么可以指摘的
如若为学只是误人子弟,为官只是为祸一方,那么官也好,学也罢,终究是要被唾弃的。
在自由面前,胡适是真正做到了平等,他不因与自己的政治主张不同,就失去做人的基本原则,他摈弃这些存在的不同,而对于所谓的异己大加提拔和帮助。
这样的自由才是自由之精髓,才是自由之灵魂。
只虚有其表的自由,实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专制,是对自由的践踏。
在党派之中打转的人,是不会从桎梏中挣脱出来,获取真正的自由的。
只有超越了党派的隔阂,在坚持自己信仰和主张的同时,尊重别人的信仰和主张,并努力捍卫别人的自由,这样的人才是把自由实践的人,才是在自由的隧道中自由穿梭的人。
胡适对于这些有一段相当精辟的文字:“思想切不可变成宗教,变成了宗教,就不会虚而能受了,就不思想了。
我宁可保持我无力的思想,决不肯换取任何有力而不思想的宗教。
”党派也好,宗教也罢,都是为了使得人的思想高度统一,保持一致,不容许有不同声音出现,于是自由成为了相当奢侈的华丽外衣,可以披着这样自由的外衣为自己的党派或者宗教争取到党徒和追随者,党外之人,便成为了异己,于是自由失去。
无论是沈从文,还是罗尔刚,这些没有学历的人是得到了胡适充分肯定的人,他从来不因为形式上的限制而忽略人本身具备的真才实学,因此他能在任何时候都提拔这样有才华的人,让他们不因自己的学历而失去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给予他人以真的自由,是胡适对于自由的实践。
困守在一种陈规陋习中,自由失去,发展无从谈起,因此,胡适总是能打破旧有的规范,从《文学改良刍议》开始,他就一直在破除坚冰的道路上艰难行走,从未曾动摇。
最能体现一个人对待自由精神的就是如何对待那些所谓的异己态度。
在对待如鲁迅,陈独秀或者其他一些人,胡适向来是能帮则帮,而且从来是仗义执言,不因与自己对敌就落井下石,反而是仁厚待人,努力为对方的困境伸出援助之手。
如历次对陈独秀的拯救,劝苏雪林放弃对鲁迅的攻击,并为鲁迅抄袭罪名进行洗清等,这不仅仅是一个人品格的高贵,而是对于自由之信仰,之追求,之坚决捍卫。
在对待反对者的态度上,有一个事例很让人感动,林琴南是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为了阻止新文化运动曾妄图借助北洋军阀的力量来铲除新文化运动的骨干,因此有人作小说以影射林琴南,攻击他,编辑把小说转给胡适时,胡适的话就算是今天说来给人听,也是让很多人惭愧的,所谓君子坦荡荡,恐怕也就如此吧:林琴南并不曾有在路上拾起红鞋的事。
我们可以不赞成林先生的思想,但不当污蔑他的人格。
这也就是为什么陈独秀与他在思想上分歧,但始终是挚交的原由吧,也曾假想,当鲁迅在天国听见胡适对于他的维护并做的评价,该是怎样的心潮
当然,在鲁迅生前,除了观点的交锋,胡适几乎未对鲁迅人格有过微词,也并无恶言相向,始终保持着君子的风范。
有人说胡适之49年的哀号,是为了蒋介石政府的倒台而伤,实则是把一种政治观念上的肮脏俗套强行的加在了他的脖子上。
他所哀伤的是他一贯提倡的自由不能实现,循序改良的主张中断。
这最多是他对于新政府没有抱希望,但绝对不能算做蒋介石的忠实走狗,这是有质的区别的。
有这样悲观的情绪并不难理解,曾经有一段时间,无论胡适还是鲁迅都把苏俄看作是中国未来之走向,而后又深深失望,因为一个专权的政府是和他们的独立自由民主之主张是尖锐抵触的,毫不相容的,因此胡适也好,鲁迅也罢都很快放弃了这一梦想,而重新回到各自的理想上去。
因此坚持苏俄路线的中国共产党的政府得不到胡适的青睐也是自然的,而且从后来发生的历史事件来看,我以为胡适之去美国,鲁迅之早逝,未尝不是一种幸运。
最少在某种程度来说,我们没有看见他们如一些人一样出现人格的被侮辱和人格的分裂,保持了他们的人格独立完整和尊严,这该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最值得欣慰的事。
抛开政治不谈,胡适的清醒不仅仅体现了其人格的高贵,更主要的是,他始终不曾放弃自由的追求和信念。
在上个世纪国内对胡适的清算中,胡适的态度再次让人钦佩:“儿女们被逼着控诉父母,家庭没有温暖与私人生活。
个人的尊严与价值,已被剥夺净尽。
没有任何基本人权,甚至没有不说话的自由。
”说的自由被剥夺已经很可悲了,连不说的自由也被剥夺,该是怎样扭曲的一个社会。
在自己的思想被肆意歪曲和篡改的时候,在自己的思想得不到公正对待的时候,让我们再次领略了一种大家风范,这些光有宽容与理解是不够的,更多的是人性的悲悯,一种深入骨髓的自由信念的支撑和散发。
从纯粹自由精神的角度说,鲁迅的一个都不放过和胡适的谁都放过,都是社会需要的,我们无须选择,批判与宽容在自由中得以释放和融合。
中国向来不缺乏热血,亢奋与激进的人,但是惟独缺乏冷静思考的人,中国人的血是热的,总在沸腾着,中国人的火是一点即着而且燎原之势不可收,但是在理性思维上始终欠缺着,泼冷水的人一向是被列入另册的,妄想翻身何其难哉。
胡适曾经抛出的自由主义之旗,被国民党和共产党无情践踏于脚底,但正如所说的,二十一世纪给胡适平反。
那么这面沉在水底的自由之旗终将浮出水面,飘扬起来
3分钟英文演讲稿大概写多少字
英语三分钟,视英语好坏而定。
口语不好的200字左右,口语好的400字左右。
一篇800—1000字的演讲稿,关于励志的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个舞台,来表达我从开学到现在一些浅薄的看法,即使与和谐无关。
一位美国演说家说:两个小时的演讲不用准备,15分钟的演讲准备一星期,3分钟的演讲要几个星期。
所以,请允许我看着自己写的一些文字,来带给你们一些思考,一些感悟。
也请你们静静地听我讲完,不要打断我,谢谢。
有一个问题,我一直在思索:何为人生的意义
毕淑敏曾经说过,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或许听到这里的时候,你们会感到困惑,人生怎么会没有意义呢
而她的回答,令台下的学生记忆深刻: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你要为之确立一个意义。
细想开来,这比那些言不由衷的人生意义,更有思考的价值。
回到现实当中来,我们作为学生,是否也在确立自己生命的意义呢
或许你们会说,我们都是高考的残兵败将,来上学只不过是父命难为。
那么,我将替这些人感到悲哀。
他们把自己的权利交给父母,而不是自己驾驭内心。
这些人,外表看上去还很饱满,但脑子却是空空的,没有思想,没有追求,在我看来无异于一具行尸走肉。
我真的很难明白,为什么游戏会令这些人通宵达旦,为什么电视剧会令他们难于自拔
可能他们连目标、自制力都没有吧。
美国剧作家鲍西考尔特说:当人们在谈论如何消磨时间的时候,时间正在消磨他们。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温水中的青蛙。
最后的下场,想必大家清楚。
我有时甚至想冲他们大骂:你们干脆回家去好了,来上学,不仅浪费你父母的血汗钱,更浪费你宝贵的游戏时间。
与其在课堂上呼呼大睡,不如回到家里躺在棺材里睡觉,这样比较好。
可是,我没有,我无法对他们残酷,只能在这短短的演讲中,发出我这个学期可能的唯一的呐喊。
李开复的第四封信——大学四年应该这样度过的开篇写到:大学是人生中最关键的阶段。
他认为,进入大学的人,都应该掌握七项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掌握时间,为人处事。
当然,我无法对你们要求太多,也没有资格要求你们。
我只能要求自己,每天早上不要睡得太晚,至少在广播结束之前打开笔记本,看看邮件和博客,浏览一下新闻。
你们就在床上安心地睡觉好了,不要早起来打扰我,让我度过最安静的精神独处。
我不想玩,也没有再玩游戏了,或许我是全校唯一的一个游戏盲吧。
虽然,我不会玩游戏遭人冷落,但是,我依然过的很高兴,精神上的高兴,而不是肤浅的在电脑前变傻。
听到这里,你们当中一定有人感到愤怒。
是啊,梦想的存在,是对没有梦想者的挑战和冒犯。
看过徐小平的文字,一个人生命最重要的价值,不在于他现在是否成功,而在于他是否有成功的梦想,是否有为梦想奋斗的机会、权利和自由。
试回想一下那些励志电影:风雨哈佛路、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还有功夫熊猫。
阿宝的梦想,尽管看上去遥不可及,但依然是一个支持他不被平庸生活淹没的精神支柱,一个不断给阿宝生活信心和兴趣的动力源泉。
最后,他打败了那只豹子。
我想,看完电影之后,大家的感想一定颇多,一定也会有笑过之后奋发向上的冲动。
可是,后来呢,遗忘了,忘得一干二净。
所以,我有必要重提你们听得都不想再听的两个字:坚持。
世界上没有什么能与你坚持的力量相比,也没有什么力量使坚持变得徒劳,更没有什么可以诋毁或改变坚持的价值。
或许你们不相信,但事实是,早起,我至少坚持到了现在。
我想引用一下冰心的那首小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百合花也明白,那是极深沉极欢喜所结的泪滴。
我还想用俞敏洪的一段话:虽然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
李阳不是坚持疯狂成就疯狂吗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有追求梦想的坚持。
记住,心里有梦让你与众不同,不要把梦拴在别人的眼光中。
最后,我还想再提一点就是修养。
某年的哈佛迎新辞这样说:人可以没有教育,但不可以没有修养。
有修养的人不一定有教育,有修养的人不一定都是大学毕业。
所以,我希望你们,能优雅地生活着,至少不要影响别人,和谐地共处。
如果这短短的演讲,能对你们今后一个月或是三年的人生有所改变,那么,我将感到非常欣慰……谢谢
2分钟的英语演讲稿。
Blue Planet We all have a common home. She provides us with enough food, enough water and enough living room. We get everything from the nature to live better, but we donnot do anything to protect her. How the air is polluted; the earth is poisoned; water is unsafe to drink and rubbish is burying the civilization that man owns. Our environment is being polluted faster than nature and man's present efforts can prevent. Time is bringing us more people, and more people will bring us more industry. So many trees will be cut down, and more large cities will be set up. Lots of waste material, in return, is produced and harms the environment. So some experts declare that the balance of nature is being upset, so that the very survival of man is in danger. How can we solve this problem? The answer is that we must control the speed of growing people, forbid everyone to cut down trees and pour waste water into rivers and so on. If we achieve this, the environment will turn very clean, and our future will be full of happiness. 从中学生作文上抄下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累死了......) 欧,对了,主题是环境保护,应该能看明白吧
英语演讲稿,简单点的,两分钟左右就行,
关于第一次的英语演讲稿简单一点、两分钟的就行 黎约绛血Iv 2014-10-21 其他回答 不知道 muwx800 2014-10-21 ©2015 小船出海教育科技(北京)有限...and fearedfrequentlywithout politics? - A guide who walks on and onand who determined not to let it calm down without first catching a little fish. Thousands went to rest that night with an indeterminate feeling that something must and would be done. Crowds assembled before day-break: childrenlike a man bewildered by misfortunesin couples
关于平等演讲稿
自律·自强· 自律·自强·自信 大家可知,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是谁始终与我们形影相随
那是我们心中的自己,一个用 我们的生命点滴塑造出的自我。
我们常说,我们要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用成绩证明自己。
到底 怎么做,才会有更加完善的自我呢
我觉得只有学会了自律、自强、自信才能打造卓越的自我。
第一、学会自律。
古人曰慎独,指人在独处时当谨慎不苟。
自律很实在,它堵死一时心血来潮,也拒绝了突然 心灰意冷的悲凉。
始终那么平静,从容,步履稳健。
不允许每一天虚弱,不放过每一天的庸碌, 不原谅每一天的懒散。
没有不切实的狂想,只有在有可能眺望到的地方追赶,不需要付出太大的 代价,只要努力和自律,就可以达到目标。
今日事,今日毕。
我有目标,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就 这样。
每天提醒自己、监督自己,每天进步一点,我们每天都充实着自我。
自律,换而言之,就是严于律己.它是与监督想对立,更强调自我约束和自觉规范的一种意 识.自律,就是要在思想,品德,行为上从严要求自己.古人云;君子责己,小人责人.从古至今 都把能否严于律己当作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高下的标准.因此, 我们应该在任何时候, 任何地点, 任何时候情况下都做到自律.要想做到自律, 首先要理解监督和自律的关系.监督意指被动地接受 来自外界施加于自身的规责和看管.而自律则是主观的, 能动的适应.它们均能达到约束行为的目 的,自然都是必要的.但想较之下,自律显得更为重要和积极. 中国自古就有谚语:闻过则喜, 知过不讳,改过不惮.勇于认错不但是自律的态度,更是做人的气度!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 更应该学会自律,学会做更好的自己,只有自律,我们才可以自尊自爱,只有自律,我们才可以 自省自知,只有自律,我们才可以自立自强! 第二,努力自强。
回想进入大学前的日子,相信大多数同学都会忆起那时心中回响的话: “我一定要考入理想 的大学,凭借着自己的努力。
”现在,我们如愿以偿成为了强者,踏入了梦想的大学校园。
人变 强大,有时只需一个倔强的念头。
如今,我们心中是否还为了那个梦想而不顾一切奋斗
在生命 中,别人可以做到的事情,你也可以做到。
学会自强,是我们人生的蜕变。
诸葛亮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于每个人来讲 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懂得自强,就会明白到为什么人总会在一次次磨练中成长起来,而且变得 坚强。
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强的概念,又何须谈起战胜困难。
在我们把握好自强时,就是离成功不 远之日。
在困难挫折中奋起, 追求自己所想要的, 经过一番磨练之后, 成功的路我们也就把握了。
经历了苦难、经历了磨练至少使人积累了经验,增强了毅力,从而使人更懂得珍惜自己的事业和 生活,也更懂得如何做人与处世。
对于逆境,我们必须冷静勇敢地面对。
你不勇敢,谁会替你坚强
一蹶不振会使我们陷入恶性 循环,尽快重整旗鼓,方能为我们赢来灿烂的明天,我们会重新看到那个勇敢、倔强而毫不退缩 的自己。
他执着追梦的单纯有着照亮心灵的力量。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 彼岸 第三、拥有自信。
传说庄子与友人在河边垂钓,见一年轻人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十字架艰难前行。
年轻人说,十 字架是一位老人委托他帮忙背负的,并叮嘱他千万不能放下。
庄子见他步履维艰,劝说他放下十 字架, 年轻人却不依。
这时, 鱼上钩了。
庄子和友人再三劝说年轻人放下十字架, 年轻人同意了。
十字架被做成了烤鱼的支架。
年轻人感到烤鱼是世间难得的美味。
在我们的生活中,来自别人的 看法与压力便是我们一直背负的十字架, 如果我们固执地不肯放下, 大概会一直在重压下徘徊不 前吧。
我们应该仔细倾听的是我们内心的声音。
我们在走自己的路, 而这条路通往的是自己的梦想。
也许我们的刻苦换来了别人不屑的嘲讽, 但又有什么关系
我们心里早已知晓, 这是自己的选择, 是为了自己的梦想,何须改变
放下来自别人的压力,轻松前行吧。
只要奋斗过,便无怨无悔。
“不要让别人的观点所发出的噪音淹没你内心的声音”——乔布斯如是说。
学会自律,努力自强,拥有自信,我们在不断完善自我。
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那个曾经迷 茫、徘徊着的自己已经学会了勇敢而坚定在人生中前行。
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蜕变。
以梦想为主题的演讲稿800字
仰望.向有梦想的曾几何?心中的梦了模糊的记忆,曾几何起?模糊的记无情的现实打碎,曾几何起?当现实来到面前时.我措手不及.未来.未来...我的未来在那里?遥远的回忆.儿时的梦想时时刺痛我似乎早已麻木的心灵.说是似乎.是因为我还能在今天.还能在<我的未来不是梦>征文比赛上.还能用我这双迟钝的手写下我苦涩的心情.我想.如果我的这些心情文字还能重新唤起我的战斗力的话.也不枉我这几个月来对生命的思索.如果这些文字对大家有一点益处的话.呜呼!我无话可说.让泪水代表一切吧!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读书.喜欢读关于周恩来同志的书.是因为我喜欢周总理那伟大的人格.光明磊落的一生.崇高.在他的身上尤其突出.他没有自己的荣辱得失.连同他的骨灰都被撒进了祖国的江河大地.他对国家.对人民.连同他的爱情都是一心一意.坚贞不移.所以.在我心灵的深处.曾立志要做一名伟人.以总理为榜样.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的理想为理想.还喜欢读关于张海迪和张海迪写的书.从这些书的字里行间.我总能找到两个字--坚强.张海迪的一生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不幸的是她从小身患重病.幸运的同样是因为她从小就重病在身.正因为他的幸与不幸.再加上他的坚强.才成就了日后的她.试想.如果她一直就是一个和你我一样的身体健壮者.那么大家想想她成功的几率会有多大?其实这个问题我们想想自己就知道了.那么请就在这个时刻认真思考一下我们自己吧!是的.张海迪是一个崇高的普通人.我也曾经想做一个成功的普通人.通过坚强.通过奋斗.打造一个不平凡的自己.开创一片出于自己的天地.可是.现在.到现在我做了什么呢?我做了什么去实现我的梦想呢?为了奖学金我勇争第一.是的.我得到了.一学期.两学期...我每学期都是第一.为了某个荣誉.我奋力奔跑.是的.我得到了.主席.部长.`优干'`三好'.荣誉挂满了的全身.这就是崇高吗?蓦然.我转身一笑.不屑的一笑.这样的崇高我最好不要:好累.还是做一个真实的自我比较好.奖金不拿.荣誉不争.上课想睡就睡.想上通宵就上.想逃课就逃.说我不崇高吗?无所谓.说我犯错误吗?我不怕.反正我还年轻.不是有人说过:犯错误是年轻人的天性吗?....于是我便放纵着自己.在自己编织的网中胡乱的挣扎.想逃.却始终找不到呼吸的缺口回首往事.展望未来.无尽的空虚压在了我的心头.想大声高呼.可声音已变得嘶哑,想努力回望.却发现对儿时已没有了记忆,看看前方.云遮雾拦.虚无缥茫.我就像站在高山之巅.空旷的头脑已没有了方向.眩晕.眩晕.
关于积极向上的广播稿800字左右
稿一:把握青春,向往未来 曾几何时,我常依偎在妈妈里撒娇,转眼间,我们即将就业,步入社会的大生活圈中,儿时的一幕幕仿佛犹在眼前,如今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就要各自奔赴自己的前程了. 十七、八岁的年纪,正是有着美好憧憬,有着豪情壮志的时候,所以我们更要好好把握青春,要知道青春并不是永远存在的,青春时期很容易受到错误的影响而误入歧途,所以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一步走错,就会全盘皆输,输掉的并不是自己,还有所有关心你的亲人. 青春期的我们应处于热情、活跃、精神抖擞、自信的状态下,有的人就四对自己没有一点儿信心,整日郁郁寡欢,担心这个害怕那个,导致和人逐渐疏远,把自己封锁在个人世界里,这样不但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不好,而且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有很大的伤害,在困难面前往往苦闷、逃避、失望,到头来一事无成. 青春是短暂的,它更需要我们的珍惜,有些人整日虚度光阴,怨天尤人,而不自己去劳动.像这样,又有什么意思呢?青春又不是无止的长,人生又有几个青春能拿来让我们虚度呢?我们应该把握青春,珍惜光阴,利用有限的时间做出无限的价值.在这人生中最纯洁、最美好、最发奋的阶段里,让我们一起奋斗吧!相信明天会更好的!广播稿二:《青春·理想》. 我们撇下无知迎来了属于我们的青春.青春,让我们肆无忌惮,畅然释 怀,体味风那样的自由,感受云那般 的自在,因为青春赋予我们的是生命 的巅峰,我们无须成熟,我们不再无 知,我们唯有执着. 人生是对理想的追求,理想是人生的 指示灯,失去了这灯的作用,就会失 去生活的勇气.因此,只有坚持远大 的人生理想,才不会在生活的海洋中 迷失方向.托尔斯泰将人生的理想分 成一辈子的理想,一个阶段的理想, 一年的理想,一个月的理想,甚至一 天、一小时、一分钟的理想.当你听 到这里,同学们,你是否想到了自己 的理想? 人生的花季是生命的春天,它美丽, 却短暂. 作为一名大学生就应该在这 一时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找到 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青年是祖国的 希望,民族的未来.每个人主宰着自 己的明天. 有一位哲人说过:“梦里走了许多 路,醒来还是在床上.”它形象地告 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不能躺在梦幻式 的理想中生活.是的,人不仅要有理 想,还要大胆幻想,但更要努力去 做,在理想中躺着等待新的开始,如 果不仅遥遥无期,甚至连已经拥有的 也会失去.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正在 梦幻的理想中彷徨呢? 前人说得好,“有志之人立长志,无 志之人常立志”,那些无志之人 的“志”,就是美梦,就是所谓的“理 想”,他们把自己的蓝图构画得再美 好,再完善,也只是空中楼阁,海市 蜃楼罢了.同学们,你是立长志之 人,还是常立志之人呢? 最后我想用梁启超的话来结束今天的播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 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 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让我们洒一路汗水,饮一路风尘, 嚼一跟艰辛,让青春在红旗下继续燃 烧;愿每一位青年都怀抱着自己的理 想,在人生的航程上不断乘风破浪, 奋勇前进!
求一篇3到5分钟的演讲稿,内容是《我的大学》我是大一的,谢谢
大学,一个丰富多的世界。
酸甜苦辣都是大学的经纬 大学如酒,或芳香,或馥郁,因为激情变得醇厚。
大学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憧憬,它变得悦耳。
大学如画,或明亮,或暗淡,因为诚挚,它变得美丽。
社会学老师在开第一堂课问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
如何度过大学时光
对于刚刚迈进大学校园的我们,对一切都很陌生,很懵懂。
关于为什么要读大学,我要说,这是我们步入社会的起点,也是我们成就事业的基础阶段。
关于如何度过大学时光,我要说,我会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客观分析自身条件、科学确定职业发展目标、有序的安排校园生活、坦诚与人交流沟通、不断完善学习与生活方法,让大学时光充实而不忙乱、紧张而不压抑、自由而不失控、多彩而不偏激。
有人说,大学在某种意义上说是高中的延伸,还要继续高中时代拼命苦学的日子;也有人说,跨进大学在某种程度上说前途和事业有了保障,放任自我,虚度光阴,浪费了青春,消磨了意志,迷失了自我。
我认为,大学是一幅空白画卷,大学生活像是块调色板,你可以妙手丹青,可以信手涂鸦,更可以用智慧和热情描绘属于自己的七彩青春。
无论这幅画卷是青春激扬,个性张扬,自我飞扬,还是提笔书写的坚强乐观,自立积极,独立向上,当时光飞逝四年离去时,我们将收获各自的风采和人生最关键的画卷。
大学是自主的美好。
这是因为,进入大学终于放下高考的重压,第一次自由的追逐自己的理想和兴趣;第一次离开家庭生活,独立参加社团和社会活动;第一次不再枯燥学习知识,有机会边学习边亲身实践;第一次不再有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的一切事物,而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支配自己的生活。
大学是沉淀的文化。
这是因为,大学是专门熏陶和完善个人的修养,增进和系统个人的智慧,发掘和拓展个人的潜能。
我要在不断精化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锻炼自己的创造力,积极开发自我的创新能力,不断实践和证实理论知识,积极锻炼自我自学能力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和才能,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懂得与人真诚交往,努力提高为人处事的能力。
大学是培养的园地。
这是因为,大学有可能是人生最后一次系统性地接受教育,也是最后一次建立你的知识基础,也是最后一次将大量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
所以,我必须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在学习上,不应在老师后亦步亦趋,应该主动走在老师的前面。
做到课前认真把课本相关知识琢磨清楚,课中弥补自己对知识的认识和不足,课下,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能,为以后工作和进一步深造做好基础。
大学是锻炼的起点。
这是因为,大学里有学生会、团委、各种社团等开拓的舞台。
能够进入学生会是我莫大的荣幸,我怀着挑战的心态参加面试,怀着焦急的心态等待结果,现在,怀着感恩的心态想要在这里留下我的痕迹。
我会从点点滴滴做起,真真正正的融入学生会大家庭。
在这里,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但我会从零开始,迅速地使自己成长起来。
大学是人生最关键的时期。
我和大学有一个约定。
相约大学,开阔着我的视线,丰富着我的思想,洗涤着我的灵魂,滋润着我的生命。
相约大学,捡一片落叶,感觉时光的流逝。
成熟的秋天告诉我: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未必是最闪光的,把握住青春,以最成功的姿态回报四季。
相约大学,把幼稚锁进童年的记忆,仰望高飞的雁群,提醒青春,不要平庸的过活,不可以辜负这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相约大学,拨开心间淅淅沥沥的哀婉,撒下自信的种子,用高昂的基调谱写青春,在梦与梦的边缘,扇起希冀的灵光。
相约大学,用坦然与执着裹住泪水,抹去心中灰色的迷茫,惠风和畅,让青春的战鼓在耳边愉悦的擂响。
大学生活未必是灿烂的,因为我们要经历寻求、寻找,完善的成长;大学生活未必是富有的,因为我们要走出校园,面对社会,各种压力的挑战;但,大学是美好的,它让我们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坚强,完善了自我;大学生活是精彩的,是富有意义的阶段,是成就梦想、展示自我的平台,是人生一幅美丽的画卷。
我希冀拥有天使的双翼,我渴求归期梦想的芳园,我甘愿尝试披荆斩棘的历程。
我的心愿就是让理想漫过青春,让幸福滋养生命。
也许,我有机会牵系昨日的往事之手;有能力珍惜今朝的红尘之烟;有理想勾勒未来的幸福之州,那么飞奔的时间老人会字灿烂的日子里赐予成长的诗篇
美好的年华,没有理由不走下去,没有理由不敢走进未来。
最后,希望我的大学,有一个美好的开场,动人的过程,完美的谢幕
我爱我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