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改革开放40年来中石油的变化的文章2500字
需要我帮你搞定。
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年演讲稿
十多年前,具有百年历史的青岛港年吞吐量仅有2000万吨,集装箱年吞吐量也不过2万多标准箱。
而截至2004年12月3日,青岛港当年吞吐量已猛增到1.5亿吨;到11月2日,集装箱当年吞吐量已完成425万标准箱。
十多年间,青岛港累计为国家净增108.2亿元优良资产,上缴国家各种税费54.8亿元。
青岛港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很多,但人们都称赞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为青岛港的改革与发展立了头功”。
常德传1968年由大连海运学院毕业后,从装卸工一步步干到青岛港务局局长,造就了勇于决策而又避免失误的胆量和魄力。
1989年他从局党委书记改任局长后,借青岛港由交通部下放地方管理之机,大刀阔斧地进行人事、劳动、工资等制度的改革,使青岛港旧貌换新颜。
常德传领导1.6万名员工咬定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不放松,发誓要搞得像模像样。
他屡屡抢得青岛港大发展的先机,举全局十年之力,完成了主战场从老港区向前湾港区的转移,开辟了建设世界一流大港的广阔天地;历经4年锲而不舍的努力,用超常规的建设速度分五期建设了32座180万立方米油罐,把黄岛二期油港由一条“虫”变成一条“龙”;1995年,抓住日本神户大地震港口陷入瘫痪的机会,与中远集团合作开展国际集装箱大中转,使青岛港成为我国沿海第一个国际集装箱中转港。
常德传始终坚持“员工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难也要办好”的原则,努力把青岛港建设成为一个充满亲情、人气旺盛的大家庭。
他视职工的岗位为命根子,划定了一条硬杠杠,谁让职工下岗失业,就先叫谁下岗失业。
虽然全局先后转岗分流上万人次,2003年又缩编1700多人,却没有将一名员工推向社会,实现了人人有岗位,人人创效益,2003年员工人均收入达4万元。
为解除员工最大后顾之忧住房问题,十多年共购建了近7000套房子,人均居住面积由4.5平方米增长为现在的28平方米。
候工室、浴室、食堂等都今非昔比。
广大职工成为港口改革与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常德传荣获了全国首届“创业企业家”“新世纪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国百名杰出企业文化功勋人物”和“我国首批高级职业经理人”等荣誉称号,并当选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万众一心 兴港富港 “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贡献,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牺牲”,这句与青岛港共存亡的誓言,铭刻在万名青岛港人的心中,变成了他们的自觉行动。
10多年来,青岛港建设了一个现代化的新港,改造了一个百年老港,拥有了中国大陆港口中最大的集装箱码头、最大的原油码头、最大的矿石码头、国际一流的煤炭码头及规模最大的EDI中心,构筑起集装箱、煤炭、石油、矿石、粮食五大发展优势,成为我国最大的国际集装箱中转港、最大的原油中转基地、重要的煤炭出口基地、北方最大的矿石中转基地,昂首跨入世界亿吨大港行列。
这一切都是万名职工团结一心、兴港富港的结晶。
在前湾港兴建的日子里,青岛港建港指挥部从老市区跨海搬往黄岛,建港工程处从黄岛大本营迁往工地。
尤其是到了工程冲刺的关头,许多人都是连续十几天奋战在现场,吃住在工地,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的睡眠。
2002年,全局仅用不到9个月的时间,就成功地将老港区拥有的50多条国际航线、每月310班班轮、40余家船东、10余家场站、数以千计的代理和货主构建的航运网络,全部转移到了前湾新港,揭开了青岛港发展的新篇章。
青岛港凭借多年创出的一流队伍、一流管理、一流服务,迎来了更多的国内外客户和合作者。
2003年7月21日,青岛港与英国铁行集团、丹麦马士基、中远集团在北京签署了前湾集团集装箱码头合资项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英国首相布莱尔亲自参加了这一盛事。
“三国四方”成功合作,青岛港不仅引入了8.87亿美元资金,而且引进了技术、管理和箱源,使青岛港插上了腾飞的金翅膀。
振超精神 无处不在 青岛港改革与发展的最大亮点,莫过于涌现出一个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许振超,他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和肯定,为中国工人争了气、增了光。
当青岛港集装箱码头西移黄岛前湾港后,集装箱桥吊队队长许振超带领他的团队,向世界纪录发起一次又一次冲刺,创造每小时单机效率70.3自然箱和单船效率339自然箱的世界纪录,被集团命名为“振超效率”。
之后,又将每小时单船效率339自然箱这个世界纪录提高到381自然箱。
“工人伟大,劳动光荣”,在许振超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有作为,才有地位”,一个扎扎实实学习许振超的活动,在全青岛港持续开展起来,振超精神无处不在,振超效率你追我赶。
前港公司卸船队一举创出每小时5698吨的矿石卸船效率,打破鹿特丹港保持的世界纪录,集团又把他命名为“孙波效率”。
大港公司、西港公司在纸浆作业中先后七次刷新世界纪录,使青岛港保持着综合装卸率1925吨的纸浆装卸世界纪录。
青岛港还涌现出了1200多项绝活儿,以员工名字命名的“显新穿针”“王啸飞燕”等“十大”服务品牌,深入人心。
吊车工赵显新操作吊具从40米高空急速下行,停钩、颠钧一气呵成,并能在1分30秒内将固定在桥吊吊具上的钢筋插入地面上的矿泉水瓶中,毫厘不差,堪比穿针引线。
青岛港正进入改革与发展的最好时期,新的巨变又已开始。
颂祖国演讲稿
1949年10月1日,一个振聋发聩的声音响彻北京,荡破了东方的天空——世纪伟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在世界的东方大地上树起了一面令世人瞩目的旗帜——五星红旗。
从此,野蛮的舞台在摇摆中缥缈,文明的强音在奋进中升腾。
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讴歌祖国成立五十六周年,我感到心潮激荡,感慨万千,由衷地呼喊:“祖国,我要为你歌唱
” 古老萌动了青春;进步窒息了腐朽;地球在浩渺的银河中巡天遥看;人类在广袤的原野上向星展望。
曾几何时,五星红旗,在人类的旗海里闪烁起独树一帜的绚丽
曾几何时,五星红旗,在地球的脸庞中照耀起绝无仅有的光辉
朋友,面对高山,也许你感谓她的巍峨气势;放眼大海,也许你赞叹她的汹涌不凡;仰望劲松,也许你赞美她的高大和苍翠;俯看小草,也许你称颂她的坚韧和伟大……然而,这许许多多的“也许”隐含着什么
孕育着什么
记载着什么
说明着什么
回答当然是:她们隐含了中华民族数百年的不屈精神
她们孕育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文明
她们记载了中华民族毅然抗战的斗志
她们说明了中华民族奋然前进的心声
这是祖国的感召
民族精神之力作
五星红旗的辉映
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上,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上,读祖国壮年的成熟…… 想说又不愿说,我也曾看到祖国的孱弱,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上,我看见祖国是一滩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见祖国是一团火。
但我的祖国并没有沉没,在亚细亚东部,用宽厚的臂膀换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
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
中山先生,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略;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把饱经沧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
掀开摞摞发黄的历史,在白shuidan.net骨累累的中国近代史上,我们看到一个个举着明晃晃钢刀的刽子手,一只只满嘴鲜血的吸血蝙蝠,一头头咬着血淋淋心肺的豺狼,一群群叼着头颅的鹰犬和一淌淌鲜艳刺目的血
这是民族的耻辱
让受苦受难,受辱受虐的中国人的血不再白流,是老一辈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他们奇迹般地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八年抗战,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曾记否,红旗漫舞亮神州,光彩普照;人民欢欣中华,容颜喜开;雷锋精神飞渡玉门关,铸就时代历史;铁人气质传扬北大荒,恩泽社会国家;松辽石油万条河,黑光粼粼,映得工厂千家亮;洪湖稻菽千重浪,漫馨袅袅,醉得农村万户香;“鞍钢”奔腾铁水流,沐浴火红的年代;“东方红一号”钻云破雾巡天遥看,大显民族聪明;“蘑菇状如云”惊山震海拔地展望,更壮中华神威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跨入21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更洪亮、更美妙、更动听的歌声已经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唱开了。
看
神州在涌动,“四化”在滚动,而地球在为之震动,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有一个繁荣富强的祖国
祖国,我为你骄傲
祖国,我为你自豪
演讲稿 可以是介绍建国60周年以来的事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在我心》。
五千年漫漫征程,一路风雨一路行。
中华民族曾有过向世界开放,国力强盛的汉唐辉煌,也有过闭关锁国,落后挨打的近代耻辱。
前进的道路充满艰辛,但艰辛蕴寓着希望。
如今走向世界的中国,脚步迈得更加坚定、更加铿镪、、更加豪迈。
民族复兴,指日可待;中华腾飞,势不可挡。
回眸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传教,郑和七下西洋。
我们的祖先曾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大开放迎来大发展,四大发明曾一度是我们的自豪。
但是到了近代,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闭关锁国、思想僵化。
中国脱离了世界,世界甩落了中国。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俄战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太多太多的苦难,太多太多的枷锁,东方巨人,你怎么了
东方巨人,你为什么不怒吼
\\\/\\\/“仰天长啸待时日,巨龙腾飞平地起。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屈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辉煌的前景向我们走来。
“抗美援朝报国仇,万隆会议结朋友。
大庆石油奏凯歌,两弹一星显身手。
”自力更生,内强国力;五项原则,外接友邻。
新中国以不屈的自尊,独立自主,攻破坚冰。
以崭新的姿态,和平共处,走向世界。
鲜艳的五星红旗终于在联合国庄严升起。
展望未来,中华民族“上下而求索”……道路是曲折的,但曲折只会让中国人民更加理智。
十年内乱后,党带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在总设计师的领导下,“改革东风送残冬,对外开放春意浓。
”经济特区、沿海明珠;863计划、一国两制;留学热潮、冰雪长城。
这一切无不在昭示着:中国的无限发展生机和活力。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坚持对外开放,与时俱进谱新篇:浦东崛起,港澳回归;北京申奥成功,“神舟”号遨游太空;上海举行APEC会议,中国经济顺利入世。
这一切无不在昭示着:中国巨龙的飞速发展和不断强大。
历史给我们以启迪:一个走向世界的民族,必须自尊自立,自信自强;未来给我们以召唤:一个走向世界的民族,必须胸怀宽广,博采众长,才能以昂然身姿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今天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明天我们就是祖国的栋梁。
祖国永驻我心,我心属于祖国。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 自己写的 回答者: 282347279 - 书生 二级 2009-10-11 12:27 如梦初醒 ---记改革开放三十年变化有感 2008年12月8日,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说:“同志们
1978年12月18日,也就是30年前的今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
这次会议,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2008年,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年代。
是奥运之年,是建国59周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
改革开放,使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们安居乐业。
青藏铁路,一条几乎不可能的铁路,中国人民做到了;火车多次提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奥运场馆建设,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壮举
下面逐个介绍改革前后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
衣:由于收入低,大多数农户都得紧衣缩食,穿代很简陋,一年四季有棉单两季服装的就算富豪了,爸爸说:“过年时,家里才添一件新衣裳。
”妈妈说:“那时家里孩子多,老大穿小了的衣裳给老二,老二给老三……最后在撕成小碎片当补丁。
”如今,现在的衣服至少一两百元,而且五彩斑斓,做工技巧提高了甚多。
食:30年前,人们所需的生活用品都是凭票购买,是“计划经济”
现在凭钞票购买,不再实行“计划经济”了。
爷爷说:“我小时候,家里人口多,我在家里的孩子中排行第一,家里没粮食加上日本鬼子扫荡,我就去做苦力。
一个月或一个星期给几斤小米,这样就够家里人吃得了。
”我听后心头一颤想:“几斤小米还要卖劳力换回来,现在买却轻而易举。
真是‘天壤之别’呀。
”以前,他们很少吃白米饭,甚至吃不到,甚至不能温饱,而现在我们每餐都要吃。
以前的人总是瘦瘦的,是因为他们总是吃不饱。
他们的主食只是自家种的一些菜和番薯。
以前想找个胖子都难,而现在想找个骨瘦如柴的人都难。
住:在住房方面,30年前一家6口人面积在不到40平方旧泥土房里,一家老小起居在一处十分不便,那时做梦也想要一间面积大一点的房子。
夏天,晚上到马路上睡;下雨天,就在屋顶上铺上草席,以防漏雨;冬天,全家人都挨在一起,保持温度。
现在,住房是高楼大厦,几口人住在90平方米的房子里,十分方便。
夏天,空调输送凉气;雨天也不漏雨;冬天,暖炉烘得屋内暖意洋洋。
行:说到“行”,那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从自行车到摩托车,从摩托车到汽车,再从汽车到轮船,再从轮船到飞机……嫦娥一号、神舟七号驶入太空举世瞩目。
在今年又会发生怎样的让人激动的时间呢
中华民族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东方。
为了实现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人类的灿烂文化武装自己。
学好见设祖国的本领。
在明天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我坚信,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们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继往开来的中华民族会更加辉煌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 着急 今晚
行么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 大
当今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是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竞争,会学习将成为人们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二十一世纪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因此,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必须重视科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对学习能力的养成。
所以今天我们来谈一谈,怎么在高中阶段学好政治。
首先,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必须重视科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对学习能力的养成。
从这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政治越来越侧重于理解,纯记忆性的东西越来越少,这就要求同学们应该把政治课学活。
尽可能的“学懂”政治,而不是“记住”政治。
1)预习 就形式而言,预习可以分为课前预习和阶段性预习、粗预习和精预习等。
做好预习需要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A.列预习提要、B.做好笔记、C.发现问题、D.持之以恒。
2)上课认真听讲 政治上课很重要。
课堂上认真听讲45分钟,比课外努力两个小时的效果还好。
逼自己把老师讲的东西当成故事来听,会有趣、轻松很多。
课后没事干时偶尔翻翻课本,抽点时间理清一下知识的逻辑关系,对记忆有很大帮助。
如果有时间,还可以找点课外书来看。
不一定要和政治有关,随便什么有关社会、科学的都行,甚至某些小说、野史亦可。
多看点书,答题时虽然用不到这些东西,但会带来很多灵感。
3) 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要充分认识政治学科特有的价值。
政治学科一个很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它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思维方法,是思维的工具。
这是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
要克服学习中实用主义的倾向。
“需要”是同学们学习的直接和重要的动力。
现实状况是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有的同学不自觉地将学科分为三六九等,凡高考中必须要考的、分值高的科目就会下大力气去抓,哪怕不喜欢也要强迫自己去学,反之对高考中不考、或者分值比较低的学科,不管有用没用,就不愿意付出精力去学习,而越学不进去就越感到枯燥无味,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要消除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政治课的误解。
这种误解主要是由于对政治课的不了解造成的。
就高中的政治课而言,他本身包括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三大板块。
一些人不了解政治课的学科体系和价值,本能地把政治课和行政工作或时事政治划等号,和思想政治工作划等号,认为政治课就是说教,只是凭自己的感觉想当然的评价政治课。
把政治课教学看成是传统灌输,影响了同学们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切记,我们现在的政治,只要你用心来探索,你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积极向上爱国的3分钟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演题目是《歌国》高唱国歌走向未来国响凌云壮志;国旗飘扬,扬世纪豪情。
思绪随国旗漫卷,记忆在晨风中长歌。
回顾中华,历经民族屈辱与沧桑。
“起来,不愿做奴录的人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平津危机!华北危机
中华民族危机
”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踩踏着中华的躯体,民族危机之时,1935年12月9日,北平数千名学生,走上街头,游行示威。
一时旗帜如海,标语成林。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反对华亲自治
”的口号场,如阵阵春雷,震天动地。
再一次奏响了时代的强音,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
时光冲淡了悲愤的呐喊,岁月吹散了弥漫的硝烟,但那奉献的精神和爱国的豪情,永远沉淀在沸腾的热血之中。
风风雨雨,祖国已从稚嫩走向成熟;艰苦创业,历史已揭开了新的篇章。
展未来,长征接力有来人,世纪轮转代代新。
我们今天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正是跨世纪的新一代,面对先人与后辈,面对历史与未来,容不得有半点懈怠与彷徨。
志当存高远,沉醉于昨天只能让我们踌躇不前。
既然沉睡的“雄狮”已经惊醒,我们面对前程只能奋力开拓
既然紧闭的国门已经打开,我们的未来只能是除旧布新
先辈们以无数的青春热血为我们创下千秋基业。
告慰英魂,我们更应该昂首向前
让我们挽起青春的臂膀,让我们放飞绚丽的梦想,让我们高唱国歌走向未来,共创世纪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