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脱贫攻坚演讲稿12篇
第一书记脱贫攻坚演讲稿12篇(篇一)让幸福之花悄然绽放市司法局派驻**县**乡**村“第一书记”师玉容幸福是什么
对我而言,幸福就是让**的乡亲们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口袋鼓起来,脸上笑起来,大伙儿都能骄傲地说“我们脱贫喽
司法局资助扶贫资金50万元,修建林区资源路,打造李子示范园,建设法治文化广场。
一年多来,我们乡村两级投入扶贫项目资金1400万元,修建道路,完善设施,改善民居,今日**焕然一新,幸福之花欣然怒放。
如今,一个占地31亩、易地安置31户125人的田园新村聚居点即将建成。
配套有“1+N”党群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文体广场和文化大院。
同时,我们还完成了住房改造48户,新建住房16户。
我们按照“长短结合、种养叠加”的发展思路,实施“百企帮百村”,采取“党员+基地”“资产+收益”“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多元化培育支柱产业。
长期收益方面,打造了1500亩李子产业园区,待正式丰产后,可增加纯利润450万元,人均增收4000元。
短期收益方面,委托合作社集中代养小鸡12000只,每户每年可分成1275元,本金实行滚动发展;鼓励农户分散养鸡5280只、饲养土猪515头,林下种植蔬菜200亩,并分别与4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回收协议,多渠道解决乡亲们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
我们将以田园新村聚居点为核心,以千年古寺为文化载体,以闻名飘香的羊肉汤锅为特色,以千亩李枣产业园区为赏花摘果基地,精心打造历史、农耕、佛教、廉政和法治“五大文化”,力争3年时间把*
驻村第一书记发言稿以履行岗位职责和精准扶贫为主怎样写
局长召集班体成员开会,研究挂点联系村的帮困。
年初时,市委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市直各单位必须在各自的挂点联系村中找两个贫困户作为帮扶对象,支持他们发展生产,走向富裕。
班子反复研究,决定拿出600元资金作为扶贫款。
扶持哪两个贫困户呢
局长的意思是先下村作调查,选准有心搞生产但又缺乏投资的贫困户,让这扶贫款稳准地落在刀刃上。
第二天,局长带上两名副局长和司机兼出纳的老黄下乡。
挂点联系村在腊梅乡塘沟村,这是个全市最边远的村屯。
老黄先给车子加了油,然后直扑塘沟村。
在村委办公室里,村干向他们介绍了两家贫困户的情况。
局长说不能只看表面,要深入实地察看,确定其是否真的贫困。
在村干带领下,他们逐一进入贫困户家中。
第一户住房低矮潮湿,家有长病号,无钱医治;第二户住的是茅草房,摇摇欲坠,户主残疾,煮饭用的大铁锅侧面缺了个大口子。
这让局长大为震惊:天下竟还有如此贫穷的老百姓
他当即难过得泪流满面。
回到村委,局长称赞村干们实事求是,勇于给上级反映真情实况。
之后,局长提出请全体村干们到腊梅乡酒家聚一聚。
共十人,刚围满一桌。
他们猜拳喊码,宴席直到近晚上十二点时才结束。
席间,局长不时为当天看到的情景而感叹,并数次为之流泪。
贫困村第一书记在座谈会上如何发言
第一书记进村庄,吃住入户把家忘
志为村民脱贫困,直把他乡做故乡
精准扶贫第一书记人员要求是什么
第一书记既是一个称谓,更是一种责任和重任。
责任来自于所服务的农村,所服务农民。
“第一书记”作为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骨干,是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带头人,担负着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重要职责。
因此,第一书记要当好扶贫攻坚的排头兵,必须得带头吃苦,干出成绩,干出一番事业才能配上“第一书记”的称号。
“第一书记”作为推动基层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拜群众为师,善于向群众学习。
同志指出“只有首先善于做群众的学生的人,认真地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指出正确的方向,领导群众前进。
”因此,“第一书记”只有放下架子,诚恳向人民群众请教,虚心地向群众学习,真正沉到群众中去,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经验、凝聚智慧,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才能在工作上跟进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从而更好的解村情民意,掌握低收入人口现状、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情况,进一步掌握贫困村致贫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真干实干苦干,一步一个脚印,干一件成一件,真扶贫扶真贫,努力在农村广阔天地干成一番事业,造福一方百姓。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从优秀干部中选派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就是要发挥优秀干部的先锋作用,为基层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
因此,“第一书记”要结合所在单位和部门的特点及优势,在争取项目、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和支持,切实维护所在村的社会稳定,同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引导贫困群众参与到整村推进中来,改过去的“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加快群众增收致富步伐,全面推进参与式扶贫。
第一书记要团结村“两委”班子一起合作共事,真正当好科学发展的带头人、农民群众的贴心人、矛盾纠纷的调解人、文明新风的倡导人、党建工作的引路人。
实践是干部成长成才的活水源头,基层是干部成长成才的广阔天地。
真正当好扶贫攻坚工作排头兵,努力在农村广阔天地建功立业,“第一书记”开展精准扶贫,帮助后进村与全国同步小康,不光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更重要的是巩固扶贫开发成果,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并以群众稳步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结合贫困村实际,大力发展短平快产业扶贫项目,进一步打牢群众增收的基础。
更需要我们“第一书记”当好政策宣讲员、发展服务员、矛盾的协调员,小康的参谋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真正做到时刻心系群众,把群众当做朋友和亲人来对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坚持不懈为群众做好事,千方百计为群众解难事。
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真正做无愧于组织、无愧于群众的“第一书记”。
省级优秀第一书记巡回报告演讲稿
省级优秀第一书记巡回报告演讲稿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这个精神,是情怀,是境界,是超越,是不甘平庸的血性,是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的意志。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咸阳市医药总公司驻武功县焦胡村第一书记燕飞“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保尔柯察金这段著名的曾经激励了几代青年人奋发向上的名言,在我即将退休的这段日子里,时不时地萦绕在我的耳边、我的脑海、我的魂里梦里。
翻开一本本相册,这一生的艰难曲折,一路的风风雨雨,一匣匣的酸甜苦辣,一幕幕展现在眼前。
虽然,我这一生没有碌碌无为,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但最让我自豪、让我激情满怀、让我的心无愧于天地的是——为焦胡村的百姓不知疲惫、日夜兼程的奔忙。
201X年6月,我的退休申请还在待批的时候,公司领导找我谈话:燕飞啊,经公司党委研究,决定派你去武功县开展扶贫工作,公司每年给焦胡村扶贫资金6万元,咱公司的情况你知道,实质上已经濒临破产,你要管好、用好这笔资金,这可是咱从牙缝里抠出来的啊,一定要用在刀刃上,真正为老百姓做些好事。
面对领导语重心长的嘱托,我倍感压力的同时,心里陡生一种莫名的兴奋,似是又回到了年轻的时代。
虽然我马上到退休年龄了,可以无忧无虑、安享晚年。
但是,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我要站好这人生的最后一班岗。
为了给焦胡村找到一条造血致富之路,我开始了四处奔波
2017精准扶贫第一书记事迹材料
2017精准扶贫第一书记事迹材料2017精准扶贫第一书记事迹材料一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部署要求,年初召开了全省精准脱贫驻村工作动员大会,会上省委副书记赵勇寄语驻村干部组建脱贫攻坚“突击队”,这意味着驻村第一书记必须肩负起“突击队长”的重任。
今年46岁的市直工委组织部长曹爱国同志,带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光荣的使命,就任桑园镇宋家院村第一书记。
驻村以来,他就把自己当作一名“村里人”,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情系群众、激情干事,为宋家院村尽早脱贫付出了艰辛和努力。
1刻苦钻研政策,用心学习强素质 曹爱国同志一直从事机关工作,虽有过几年驻村帮扶工作经历,但挂名居多,“三农”经验偏少,履职第一书记的他坦言压力很大、责任很重。
可开弓没有回头箭,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他暗下决心,困难再大也要顶着压力上,一定要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干出点名堂。
他懂得笨鸟先飞早入林的道理,早在省、市动员会尚未召开之前,就已经着手为驻村工作做“充电”准备。
他深入学习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讲话和指示,认真落实各级各部门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部署和决定,深刻研读省、市、县关于精准脱贫工作的相关政策和文件,见到报纸上好的文章就剪,看到文件中好的思想就摘,听到讲话中好的观点就记,光剪报和笔记就足足一大本子。
除此之外,他还虚心向之前下乡担任过驻村“第一书记”的单位领导和同事学习请教,听他们分享驻村经验、
精准扶贫对第一书记人员要求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担负着发展经济、致富群众的重要任务,是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代表,也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因此,选准“第一书记”助推精准扶贫至关重要。
准在定位上。
“第一书记”背负着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盼,务必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和使命。
被选派第一书记应自觉向沈浩同志学习,把沈浩当做一面镜子,甩开膀子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深入基层、融入群众中锤炼党性、提高本领,在了解村情民意中感知感悟群众之苦、群众之难,尽心尽力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准在点子上。
基层的情况复杂且千变万化,第一书记到基层开展工作必须找准切入点和关键点,对症下药。
要深入走访调研了解村里的实际情况,切实掌握村情民意,尤其要找到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工作的 “切入点”。
其次每个村的具体情况不一样,第一书记抓工作的关键点也应不一样。
如针对党建乏力、组织涣散的村,要将选人用人、制度建设作为关键点;针对经济滞后、发展迟缓的村,要将招商引资、引进技术作为关键点。
准在评价上。
准确的考核评价是第一书记干事创业的动力所在,应按照“既考业绩又考口碑,既重形象又重长远”的思路,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组织谈心谈话制度,与“第一书记”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向党员群众公开承诺,对履诺情况实行张榜公示、跟踪管理。
把工作目标考核与群众满意度测评有机结合,通过一系列有效、扎实的考核评价工作,正确评价“第一书记”实绩,做到考得实、考得准。
如何当好第一书记,助力精准扶贫
以往的扶贫方式较为粗放,没有很好的延续性,没有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精确识别,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却没有达到预期的帮扶效果。
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有力地推动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
由于机关干部到村任 “第一书记”具有政策、信息、人脉、资源和思维灵活等优势,能为农村改革发展想办法,提供新思路。
要真正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第一书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在扶贫工作中实现精准帮扶,发挥“第一书记”重要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应切实做好以下三点,确保“第一书记”制度落到实处:一、落实“第一书记”保障制度。
各机关单位要对到村任职“第一书记”的干部予以全力支持,要及时了解到村干部的工作情况,共同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
要建立待遇保障制度,使“第一书记”能够安心工作、积极工作、努力工作。
因工作需要产生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按照同级差旅费开支规定报销。
二、落实“第一书记”激励制度。
各机关单位要对到村任职“第一书记”的干部,在生活上关心、在工作上照顾、在政治上关怀,建立一套完备的激励机制,格执行对表现优秀、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选派干部优先提拔、优先重用制度,在选派干部中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
三、落实“第一书记”考核制度。
各级党委政府要搞好“第一书记”季度、半年、年度和任期评比,建立健全科学的评比方案,既看硬指标,又看软实力。
同时,明确规定贫困村不脱贫,“第一书记”不撤离,给“第一书记”戴上“紧箍咒”,使“第一书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精准扶贫工作发挥自己的作用。
驻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个人剖析报告
驻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个人剖析报告XX年X月,组织委派我到XX镇XX村担任第一书记,转瞬间X个多月时间已过去了,X个多月工作,有收获,有喜悦,也有茫然。
作为一名第一书记,在农村的短短X个月中,从一名普通干部转变为农村驻村干部,从与XX村的父老乡亲从不熟悉到熟悉,工作环境和对象的不同,倍感身上压力和责任,同时也很幸慰,通过不懈努力,XX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预期成效。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脱贫攻坚中取得的一定成绩 1、我被选派为驻村第一书记后,及时将个人党组织关系转到XX村,食宿在村上,其工作与原单位脱产脱钩,全身心投入到驻村扶贫工作中。
截止目前为止,两个月零4天中共出勤58天,月均近28天。
通过经常串家入户,摸村情访民意,找老党员老干部共商发展大计,为脱贫攻坚规划、扶贫项目决策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XX村《XX-2018脱贫发展规划》。
2、为确保建档立卡工作在信息方面没有错误,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利用5天5夜时间走访完成XX村贫困人口134户228人,经过核实,对各项收入进行测算,清退不符合贫困人口29户53人。
经过入户走访调查摸底,新增加符合贫困户7户19人,最终确定贫困户111户226人,并针对贫困户致贫原因,家庭实际情况,个人实际问题,切实提出脱贫措施,确保脱贫对象精准。
3、为确保贫困户因病返贫、因病致贫,联合XX镇卫生院对XX村贫困户集中进行健康体检,检查内容包括乙肝表面抗原、血糖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