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最新时事新闻演讲稿一篇(两分钟左右)
8日9时18分,沈阳与东北三省所有城市同时拉响防空警报.中央有关部门、东北三省政府、解放军及社会各界1000多人参加了纪念活动.今天是“九·一八”事变80周年纪念日.连日来,全国各地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警示人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共襄复兴.据当地媒体报道,今年,沈阳“九·一八”主题撞钟鸣警仪式将向全国转播,而且东北三省共鸣警报,警示后人铭记历史.据辽宁省、沈阳市国防办召开的协调会透露,今年纪念活动的规格将创史上之最,28名副省级、副军级以上领导将参加撞钟仪式.往年的撞钟鸣警仪式,都是由辽宁省暨沈阳市主办,今年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共同主办.届时,中宣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沈阳军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等将有28位副省级、副军级以上领导干部出席.东北三省地级城市,将同时鸣响警报.今年的“九·一八”纪念活动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中央电视台将出动3台转播车进行现场插播,初步计划在9月18日上午的CCTV1频道播出.活动期间,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地区将实施暂时交通封闭.活动中,沈阳市武警支队的22人国旗班,将在现场进行升旗,展现一道特殊的风景.辽宁省武警总队将派出60人军乐队循环演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曲目.在写些国家利益什么的
幼儿园新闻播报稿100字以内
大家好,我是XXX。
今天我的新闻播报的主题是《不要挑 。
小朋友们,你们吃饭挑食吗
是不是这个也不喜欢吃,那个也不要吃呢
爱吃的菜只有几种。
挑食可是个坏毛病,挑食会让我们的身体得不到丰富的营养。
其实,每种菜都有它的营养成分,都是我们身体成长所需要的。
为了我们的身体能健康成长,小朋友,我们要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什么蔬菜、鱼、肉都要吃
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越来越棒
我的新闻播报讲完了,谢谢大家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小小播报员XXX,我有一首很有趣的儿歌和大家一起分享桌上放个盆,盆里放个瓶,乒乓一声响,不知是盆碰瓶, 还是瓶碰盆。
谢谢大家,我播报完了。
中(2)班 xxx2012年12月3日
新闻稿300字左右,最新的
对于叙利亚局势,俄罗斯总统普京9月6号在G20峰会上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时称,叙利亚如果遭到军事打击,俄方将提供援助。
同时有报道称地中海海域俄罗斯军舰已经增至八艘。
很明显,美国要打击叙利亚对于叙利亚的盟国俄罗斯而言不是好事儿,虽说普京的话不一定会让美国就此罢手,因为奥巴马毕竟先前已经放言将对叙利亚动武了。
一方面,对于美国来说,俄罗斯的表态极关重要,俄罗斯军舰进入地中海尤其是地中海东部将对整个地中海区域甚至整个中东地区带来不安全隐患;但是另一方面,既然美国已宣称将对叙动武,那可能就只是时间问题了,奥巴马还需要得到欧洲盟友如英国法国的支持,还需要考虑俄罗斯和中国的反应,奥巴马还需要通过国会的批准,因为美国总统宣布发动战争却没有通过国会批准是违反美国宪法的,作为民主国家美国总统肯定要带头守法。
以上内容全是根据本人昨天看到的一条新闻写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生写新闻的技巧
新闻的结构一般由、导语、主体、背景和结部分组成。
新闻的内通常有时间、地点、、事件和结果五个要素。
一、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则好的新闻,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标题。
精心制作标题犹如“画龙点睛”,它既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又要醒目、新颖、有趣味。
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增强阅读的兴趣。
新闻的标题有三种形式: 1、多行标题。
主要是三行标题,由引题、正题和副题组成。
引题也称眉题,它的作用是介绍背景,烘托气氛,引出正题。
正题也称主题,它的作用是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新闻的中心思想。
副题也称子题,它的作用是介绍与正题有关的情况,补充正题,如点明意义,指出结果等。
例如: 44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团齐聚亚的斯亚贝巴 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举行 温家宝和10余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 2、双行标题。
是由引题、正题或正题、副题组成。
正题一般都有实质的内容,因此也称实题;副题和引题一般是对气氛的烘托、意义的阐述,因此又称虚题。
双行标题一般是虚实结合、彼此呼应、互为补充的。
例如: 枪声骂声传媒声声声应和股价汇价石油价价价波动 萨达姆被捕搅动全球市场 再如: 让造林与造纸牵起手来 ――关于加快中国造纸工业发展的思考 3、单行标题。
单行标题指只有正题的标题。
这种标题要求突出主题,简明、醒目。
例如: 让信息技术惠及全人类 新闻标题写作的要求是: 1、准确。
即标题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概括出新闻的内容、精神和实质。
2、生动。
即在准确的基础上,尽量突出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生动活泼,以吸引读者。
3、新颖。
“新”是新闻的一个基本要求,不新不足以成为新闻。
标题要善于突出新事物、新方向,抓住最具新闻价值的问题。
二、导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个自然段。
通常用简明的文字概括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揭示新闻的主题,使读者对新闻内容先有一个总的概念。
导语的作用非常重要。
新闻是否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语写作的成功与否,所以写新闻要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导语中。
“倒金字塔”结构,是新闻的基本格式。
所谓“倒金字塔”,就是以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即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最前边,次重要的事实放在第二位,以此类推。
导语,就是这个“倒金字塔”的最上面一层事实。
新闻导语的写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叙述式。
这是最常见的方式。
它是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最有吸引力的事实,高度概括地加以叙述。
如: 12月22日,作为2003中国会展经济论坛主要的两场主题研讨活动之一的专家论坛,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
300名来自全国主要会展城市、会展举办单位、会展服务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的代表,在这里倾听8位业内资深专家的演讲,并与他们进行深入交流。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24日《推动会展企业和城市发展战略准确定位》) 2、描写式。
对某一个富有特色的事实和一个有意义的侧面,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描写,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如: 棕黄色颇具古典意味的橡木酒桶,灰白的欧式风情的酒堡,浅绿的充满梦幻色彩的葡萄园--这是河北省昌黎县耿庄村农民耿学刚新建的耿氏酒堡产品标签上的图案。
……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23日《酒类行规为一农民改写》) 3、评论式。
对报道的事实进行简洁、精辟的评论,以揭示事物的性质和作用,引起读者重视。
如: 2003年即将过去,人们在盘点欧盟一年的收成时,有喜悦,但更多的却是惆怅。
喜的是欧盟东扩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愁的是欧元区的经济一直不见起色。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16日《欧盟一分喜悦难掩惆怅几许》) 4、结论式。
将新闻事实的结论,在开头部分写出来,开门见山,反映事实的意义。
如: 辞旧迎新之际,随着勉(县)宁(强)高速公路提前通车,陕西省成为西北第一、西部第二个突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00公里的省份。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23日《陕西千里高速铺坦途》) 5、提问式。
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新闻报道的事实,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如: 经济大省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广东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提出切实做到六个“更加注重”,努力实现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24日《广东六个“更加注重”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6、引语式。
引用与新闻有关的诗句、格言等,以增强导语的生动性。
如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高举金杯把赞歌唱。
”一首首曾伴随和影响几代人成长的经典歌曲,今晚在北京音乐厅再度响起,依旧深深地打动了全场观众的心。
(摘自《人民日报》1999年10月7日) 拟写导语,应注意的几点要求: 1、不能与标题重复。
导语与标题的作用有些接近,但标题是概括全文的精神实质,而导语是标题的扩展,要用事实说话。
2、为后文留下余地。
导语固然是全文的精华,但也不能把话说尽;导语可以包含背景材料,但尽可能简略,留待下文去交待。
好的导语能使新闻主体部分很自然地展开,为后面的行文提供方便。
3、各要素的组合原则。
新闻中的五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或为什么,简称五个“W”。
后面再加上一个“H”,即怎样、如何,可理解为结果的意思。
五“W”及“H”,每项都有可能进入导语,关键是看哪一项更具有新闻价值。
如果新闻人物为社会所熟悉,在该新闻中特别重要,则应以“人”为先导。
以此类推。
4、要用事实,忌空泛。
新闻要言之有物,导语更应有具体的事实。
初学写作者,尤其要注意避免用空洞的语言、抽象的概念和流行的口号写作新闻的导语,要用新鲜的事实来说话。
5、语言要简洁。
新闻本身即要求语言简洁,新闻导语更要逐字逐句推敲,做到字字珠玑,一字不可移易。
三、主体 导语之后,就是主体。
它是新闻的主干部分,是用充分的、具体的事实材料,对新闻的内容作具体全面的阐述,以体现全文的主题。
新闻的导语已经点明了新闻的主题,主体部分对新闻主题的表述、发挥,实质上就是对导语内容的展开与补充,以使导语中提到的各个事实更加清晰,使五个“W”和一个“H”更加明确。
新闻主体的结构一般有三种: 1、时序结构。
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
这种结构可以使读者对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有一个鲜明、完整的印象。
如例文《引滦工程昨日全线试通水》一文,以时间为序,从上午“10时整”写到“晚8时”为止。
2、逻辑结构。
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并列关系、主次关系等来组织安排层次。
如例文《欧洲央行为何听任欧元升值》一文,以逻辑为序,从美元贬值、欧元升值的原因,写到如何防止该事态继续扩大的方法。
3、时序与逻辑二者兼有的结构。
对主体的写作,要求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内容充实、紧扣主题;注意剪裁、详略得当;简洁明确、生动活泼等。
四、背景 背景就是新闻事件产生的历史环境、客观条件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除简迅以外,一般的新闻都要交待背景。
背景的作用是使读者更好、更准确地理解新闻内容,使新闻更充实饱满,生动活泼,主题更加深化。
背景不是单独的组成部分,也无固定位置,所以不能把背景看成是新闻结构的一个独立层次。
背景材料可以一次性交待,也可以分散穿插在导语、主体、结尾几个部位,一般出现在导语和主体中。
背景材料是新闻的从属部分,因此不宜过多,否则就会喧宾夺主。
常用的背景材料有三种: 1、对比性材料。
对人物或事物的正反、今昔进行对比,在比较中突出其重要意义。
例如《商办工业异军突起》这篇新闻的导语中写到:“昔日以设施简陋、前店后厂的小作坊形象出现的商办工业,如今年总产值达1200多亿元,其中商办食品工业占全国整个食品工业产值的第一位……”这里“昔日……”就是一条对比性背景材料,如果没有这个背景也就谈不上“异军突起”。
2、说明性材料。
即对所报道的事实中有关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物质基础、社会环境做出介绍与描述。
例如一篇报道山东省栖霞县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多种经营的新闻中这样写到:“栖霞县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共有大小山头岭背3650个,总面积306。
7万亩;山滩、水面、村庄占209万亩,发展多种经营的条件是较好的。
但是过去片面抓粮食,多种经营停滞不前。
县委为领导农民尽快致富,确定在继续抓好粮田生产的同时,向山滩水面进军,发展多种经营。
”这段背景材料重在说明栖霞县的地理条件、生产基础及领导的决心,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栖霞县的生产经验。
3、注释性材料。
即对新闻报道中涉及的概念、原理及名词、术语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中的有关内容。
例如《商洛订单劳务让民工放心》这篇新闻的开头写到:“12月13日,陕西商洛市40名合同制民工从商洛起程,踏上南下打工的旅程。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40名民工对往哪里去,干什么,挣多少钱心里早已有了底,因为人力资源公司已经替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务合同。
民工们称这叫‘订单’劳务。
”在这段文字中,注释了什么叫“订单劳务”,方便了读者对新闻内容的正确理解。
五、结尾 结尾又称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
结尾的作用或收束全文,深化主题;或说明结果,指明意义;或指出发展趋势、展示未来;也有的言之已尽,没有结尾。
结尾的写法有以下几种: 1、小结式。
对所报道的事实或意义作简要概括,以突出重点,加深印象。
如: 总之,大众了解货币市场基金还需要一个过程,基金管理公司和监管部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以及货币市场基金本身作用等方面的原因,货币市场基金的出台虽会对我国的居民储蓄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出现“储蓄大搬家”的情况。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12日《担心储蓄搬家我看大可不必
》) 2、启发式。
在讲完主要事实后,用启发的语言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
如: 看着厂区内堆积如山的麦草和滚滚流淌的黑水,人们不禁要问:卫运河何日能变清
(摘自《人民日报》1999年10月20日《卫运河水何日清》) 3、激励式。
用激情的语言,激发读者的热情。
如: 百年轮回,沧桑巨变。
奔腾的珠江水见证了这120年的岁月,春花秋实的白云山聆听了电信人的笑声。
广州电信正以其独有的魅力日趋走向成熟,以更强的实力、更新的面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快建成具有国际综合竞争力的华南现代通信中心,实现几代电信人的梦想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12日《世纪寻梦》) 4、意义式。
指明新闻的重大意义。
如: 访问是短暂的,但友谊是长存的。
中国有一句古诗:“结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
”这次,温家宝总理的美国之行,促进了中美友好,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了解,推动了两国建设性合作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12日《加强合作互利双赢》) 5、展望式。
在报道完主要事实后,进一步指出事情发展的必然趋势或必然结果。
如: 据悉,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已经将上市日程安排在明年初,还有不少保险公司将目标定在国内的A股市场。
通过更为透明和规范的动作,中国保险业必将进入更快速的良性发展。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12日《国际风云测试我保险业虚实》) 6、号召式。
根据报道的事实提出具有号召性的意见,激励读者为实现某一目标而行动。
如: 他(温家宝)说: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
我呼吁,让我们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如何写一篇新闻稿 100字左右的
(首段写导语,描述大体事件)x月x日X点,我校XX学院学生会在(地点)举行了现场招新活动。
现场气氛热烈,往来同学纷纷踊跃咨询、报名。
(次段写详细内容。
包括前期筹备情况,现场招募情况是怎样,招新将持续多长时间,当天的报名情况如何。
)(最后一段,为新生提供信息:各部门的招新计划是怎样的,每部欲招多少人,具体的招募办法是怎样的,比如几号一轮面试。
)
大学军训广播稿大全800字
依旧迈着军训的步依旧裹着疲倦的躯意识早已被军训给,眼神呆的像个木鸡,当然说好听点也能说是炯炯走神,我们已经搞了十多天的军训,一路走来,带着欢笑,带着酸痛,也带着机械的支架,像个机器人一般的形象特质。
当然,这些话并不代表这我对军训生活的厌恶,说厌恶其实也算不上。
不过内心却有些希望军训早过的悸动。
时间是这样,回忆也跟着这样,唯一能留住时间的恐怕就只有回忆了,当然过去的时间才叫回忆,所以他们就这样互相牵制着。
艰苦的日子在苦的时候的确苦,可在空闲时想想,苦的日子才能更好的令人回味,或说今天的苦,明天想起来就是乐。
苦中作乐的人是令人敬佩的,我想我是不属于的,我属于的相反,只是乐中忆苦,或说因苦而乐。
所以军训我并不快乐,当然以后想起来会是快乐的。
来大学已经半月,不能说已不陌生,生疏之意的确还存在。
以前向往的大学是怎样,我现在都不敢相信当时天真的想法。
左岸是梦幻,右岸是生活。
感觉世上所有人都有右倾错误,所以都住上了右岸。
大学怎样度过?希望不要像军训一样,不知不觉竟过了一大半。
军训我感觉有点祖逖的味道了,不闻鸡起舞是不行的。
以后是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大学生活,我现在就这样的躺在床上,慢慢地划着一叶小舟面向左岸。
坚强,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生物所具备的美好品质。
一望无垠的草原,因为有小草的点缀才变得美丽。
而美丽的校园,因为有军训的同学变得充满活力。
骄阳下,军训的同学一遍又一遍地做摆臂练习,手已经没有力气了,酸痛了,但是他们仍然跟着教官的口号动作着。
教官的一声声口号在太阳下响着,同学们的汗水一滴一滴地挥洒着。
校园上空飘扬着同学们以实际行动书写下的坚强的气息。
经过篮球场我们看到他们踩着口号、踏着整齐的步伐,不断地练习。
因为军训,校园里时常响着嘹亮的振奋人心的声音,给平日里安静的校园添了一份活力。
然而烈日的烘烤、大雨的瓢泼考验着他们的意志。
乔贝利说过: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双翅膀。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确实需要用坚定地意志创造一双翅膀让我们飞翔,越过困难。
偷点坚强给自己,让我们有勇气和毅力去面对军训中的种种,乃至人生的种种。
军训中的困难只是人生旅途上的一粒小沙砾,以后我们还会面对重重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我们需要坚强给我们翅膀、给我们盾,越过阻挡困难。
饶雪漫说:我们都经历或者正在经历的岁月。
有的东西留了下来,有的注定永远消散。
在军训时培养起来的坚强即使经过时间的洗刷仍然会留下来,陪伴我们度过以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