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口号 > 振兴中华的口号最强音

振兴中华的口号最强音

时间:2014-06-09 03:19

在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旋律的历史条件下,最早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的历史人物是

D孙中山

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的是什么

“”口号的最初提出,是在19世纪末叶的晚清时期,即从到期间(1894—1900)。

在这五六年间,几个不同的政治派别,先后发出了“”的响亮呼喊。

中国从鸦片战争以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后,帝国主义加紧了侵略步伐,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进行瓜分中国的罪恶活动。

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这种形势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深切忧虑和极大愤怒。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人们在悲愤中思索和探求着免致神州陆沉的救国之路。

“”的口号就是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

1894年11月(光绪二十年十月)和1895年2月(光绪二十一年一月),孙中山先后在檀香山和香港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这个组织的指出:“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

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

”为了挽救祖国的危亡,他们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并且郑重宣告:“本会之设,专为联络中外有志华人,讲求富强之学,以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

”(第一卷,19、22页)正是孙中山先生第一次鲜明地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号召。

不久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了变法维新运动。

这个运动的直接目标是改良封建政治,而根本动因则是出发于救亡图存。

在运动中维新派反复宣传祖国命运和前途的危急:“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瞵,日东眈,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

”(康有为)于是,他们也提出了中国如何“自振”的问题。

康有为说:“天地为愁,我将何容

昧昧我思之,惟有合群以救之,惟有激耻以振之。

”()梁启超也说,如“中国终不自振,终不自保,则其所谓沦胥糜烂者,终不能免”;因此,一切有志之士,都应把握“中国可以自振可以自保之机”()。

这里所说的“激耻以振之”、“自振”等等,显然与“振兴中华”是同一含义。

戊戌维新运动刚失败,反帝爱国的就如狂飙一般在中国大地上兴起了。

在这场斗争中,义和团同样提出了“振兴中国”的口号。

有一个材料说:“(义和团)初以捉拿洋教,振兴中国为名。

”(第3分册)在义和团的一些传单、揭帖、告白中,一方面指斥帝国主义“祸乱中华”的罪恶,一方面表示要“扶保中华,逐去外洋”的决心。

尽管在这些文件中带有某些迷信色彩和笼统排外主义倾向,但在这层薄薄的外衣下包裹着的爱国主义实体却仍然是显而易见的。

在同一个历史时期里,不同的政治派别似乎是不谋而合地提出大体相同的口号,这当然不是偶然的巧合。

这表明,在当时,为“振兴中华”而奋斗,已经成为时代之要求,人心之所向,因此,这个口号的出现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了。

一切爱国的、要求祖国独立和民族自由的人们,都强烈地感到“振兴中华”的必要性和神圣性。

事实上,许多志士仁人,也正是在“振兴中华”的崇高信念的驱使下,纷纷投身到政治改革、抗击侵略和革命斗争中去的。

“振兴中华”曾是那一个历史时期促使人们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

今天,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但是,近代史上这种为“振兴中华”而贡献自己一切的献身精神,仍然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

作者简介 李文海,1932年2月出生,江苏无锡人。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1955年9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后留校任教,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社会兼职:中国史学会会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等。

出版有《世纪之交的晚清社会》、《历史并不遥远》、《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等专著。

相关资料 兴中会 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清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七日(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并起草了《檀香山兴中会章程》,声明:“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

会员入会秘密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意即推翻清政府,建立一个美国式的联邦政府。

次年,孙中山又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并对会章进行了部分修改,进一步阐述了该会“振兴中华”的宗旨:“本会之设,专为联络中外有志华人,讲求富强之学,以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

”兴中会的主要成员是爱国知识分子、爱过商人和会党分子,他们具有程度不同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或民族主义思想。

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开始形成。

兴中会成立后,先后策动和领导了乙未广州起义和庚子惠州之役。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部分成员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强学会 清末维新派政治团体。

又名译书局、强学书局或强学局,以求“中国自强”为宗旨。

光绪二十一年(1895)十月初,在翁同龢支持下,由康有为发起、文廷式出面组建于北京。

康有为起草了《强学会叙》,疾呼:“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瞵,日东眈,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

”意在唤起社会各阶层的危机意识,早日促成变法。

会址设于北京宣武门外的后孙公园,以《中外纪闻》作为机关报。

会员每十天集会一次,安排专人宣讲“中国自强之学”。

后又在上海设分会,发行《强学报》。

同年十二月初六日(1896年1月20日)御史杨崇伊在李鸿章授意下,上疏弹劾强学会“私立会党,将开处士横议之风”,“请饬严禁”。

旋被清廷封禁,该为官书局。

保国会 清末进步爱国团体,光绪二十四年三月二十七日(1898年4月7日),康有为、李盛铎联合各省旅京维新志士倡建于北京。

康有为起草了《保国会章程》,宣称:“本会以国地日割、过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振救之,故开斯会以冀保全”;“本会同志讲求保国、保种、保教之事,以为议论宗旨”。

计划在京师、上海分设总会,在各省、府、县设立分会。

在北京先后举行过三次集会,康有为、梁启超等在会上痛陈国势阽危,国难深重,号召人们各尽其力,奋起保国,从而有力地推进了维新运动。

随后,陈虬等联合浙江11府3厅1州旅京人士成立保浙会,四川旅京人士成立保川会,云南旅京人士成立保滇会,参加者逾百人。

因频遭封建顽固派弹劾、恫吓,谤言四起,保国会遂告无形解散。

甲午战争后,喊出救亡口号的是

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喊出了“救亡”的口号,呵呵,以前总跟孙中山的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混一起。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的表现是什么

战争前大夫和一般中国人的观念朝天国。

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变产生族意识的觉醒,其表现和过程是:(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编辑《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外国侵略。

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放的先河。

洋务运动中有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

(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的口号喊出: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严复《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

孙中山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3)近代以来志士仁人,就是在怀着强烈危机感和民族意识下,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大旗下,探索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的。

中国各个阶级的历史活剧就此上演。

形容国歌的句子

【第1句】国歌,是反映国家意志、意识、性质和的歌该是反映国家全体各族人民心呼声和意愿的歌,应该是反映国家全体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奋进和爱国的歌;……国歌就是象征着国家的歌

我们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就是这样的歌

我爱祖国的国歌

【第2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产生于革命时代,在水深火热的中国,在如火如荼的革命中,田汉、聂耳以战斗的激情谱写了这首不朽的歌曲——义勇军进行曲。

它迎着革命的明灯,和着战士们豪迈的精神,以无可战胜的气魄产生了。

它产生在每个中国人民的心里。

【第3句】1931年,中国大地上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在日本侵略者剑拔弩张、步步紧逼的情况下,亿万中华儿女振愤怒吼:“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这首歌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爱国青年宣传时唱着它,抗日将士出征时唱着它,革命战士就义时唱着它。

这首永远闪烁着战斗光芒的歌曲,震撼人心地唱出了当时民族危机的深重,唱出了全国人民团结战斗的意志,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美国朋友赞扬它:歌曲的每一个音符都是一个口号与一个不屈的灵魂。

国歌,是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是激励华厦子孙振兴国家的战鼓,是引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凯歌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600字在五月一日中午之前,奖分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艰难的抗战征程;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让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顷刻间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帝国主义。

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

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甘心落后于前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行者留给我们不怕困难,开括前进的大无畏精神。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与未来,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领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

历史的书面仍在不倦地翻动,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呼吁在古老版图上回荡不息,那雄浑的声音使每颗灼热的心为之震撼。

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

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前不负于古人,后无愧于千秋万代的历史新篇章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一切探索救国救民的先辈们是中国的脊梁,伟大的抗战英雄是中国的脊梁,而我们,必将成为新世纪复兴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脊梁,中国才会有振兴的一日

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的文章(要新颖网上没有的,字数600-700字之间)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艰难的抗战征程;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让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顷刻间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帝国主义。

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

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甘心落后于前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行者留给我们不怕困难,开括前进的大无畏精神。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与未来,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领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

历史的书面仍在不倦地翻动,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呼吁在古老版图上回荡不息,那雄浑的声音使每颗灼热的心为之震撼。

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

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前不负于古人,后无愧于千秋万代的历史新篇章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一切探索救国救民的先辈们是中国的脊梁,伟大的抗战英雄是中国的脊梁,而我们,必将成为新世纪复兴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脊梁,中国才会有振兴的一日

封建社会后期出现了哪些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

(1)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封建统治者“天朝上国”的迷梦先进的中国人也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2)“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编纂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19世纪70年代以后马建忠、王韬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某些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

他们一般都反对列强的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对中国社会发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

(3)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图谋瓜分中国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

1898年4月康有为疾呼中华民族面临着成为“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网”的危险要求中国人要发愤自救。

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4)近代以来,中国的志十仁人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在救亡图存、振必中华这面爱国主义大旗之下,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

要一百字的围绕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同学们:大家好

我们演讲的题目是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同学们,童年时代谁不曾有过美丽的梦

谁没有过天真的遐想

今天当你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时,你不觉得无比幸福么

然而我们祖国经受了太多的磨难、太多的打击,命运的捉弄使他伤痕累累。

侵略者的铁蹄,曾践踏祖国的山河,中华大地满目疮痍。

曾记得,在中国的土地上矗立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曾记得,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站,两枚炸弹,声声巨响,倾刻间,多少鲜活的生命,成了冤魂,死不瞑目

流离矢所的人们在沦陷的国土上苦苦挣扎,一片片沃土染成了腥红的血色。

曾记的,1860年10月19日,一把大火,圆明园,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成了一片灰烬。

这国家的孱弱,民族的耻辱,叫我们怎能忍受、怎能遗忘

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历史的记忆留下了悲壮的回声。

风风雨雨六十载,从任人宰割到屹立世界东方,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七大,从改革开放到构建和谐社会,几经沉浮,世纪的钟声已敲响,今天的繁荣富强为祖国昨天交上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锐意进取的浪潮为祖国的明天奏响了进军的乐章。

今天对某些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历史、企占钓鱼岛,我们怎能不义愤填膺

世界容不得他们胡作非为,中国更不会容他们肆意猖狂,他们的无耻行径必将遭到公正的审判。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以史为鉴,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我们决不能忘记历史,决对不能忘记我们的使命。

为了祖国辉煌壮丽的未来,让我们做高峰的攀登者,去饱览险峰的雄姿吧;让我们做浪尖的弄潮者,去领略大海的气魄吧;让我们做时代音符地弹奏者,去奏响祖国激昂时代的最强音吧

同学们,我们不能忘记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1931年9月18日,我们将牢记这一天,让我们在警笛拉响前再次振臂高呼:牢记历史,不忘国耻,振我中华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