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手抄报标语
你好 很高兴为您回答 既然是植树节手抄报 那肯定要画点植树造林的画 然后写一些和植树节相关的文章 节日由来还有古诗什么的 然后注意排版 注意自己手抄报的标题 写点美术字 手抄报的风格最好是清新一点的感觉 不要用比较沉重的色系 如果我的回答您满意 望采纳 谢谢
植树节手抄报
你先设计一下大主题,比如:绿之梦 绿化祖国 绿化家园 保护环境 绿之窗等。
然后画一棵树(随你意,我自己想的),先别上色,把字写完后。
然后写植树节的名人名言或植树节的由来等。
再画窗帘、书本、气球什么的作为另一个边框。
一般手抄报是3~5个边框。
望对你有帮助。
植树节手抄报
也一样一样一样一样一样一样一样一样一样
关于植树节的手抄报
1.植树节,领导到森林公园视察。
看到一个奇怪的事情。
一个人在前边拼命地挖坑,另一个跟在后边把土都填上了。
就问这是怎么回事。
他们说,本来领导安排的程序是:甲挖坑,乙植树,丙埋土,而今天乙没有来
2.一领导演讲: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成长的树苗,但人们不断超生,将来会有什么后果
台下一人回答:绿化祖国。
3.小时候,上面来人视察我们小区.适逢植树节,不知道什么相关部门连夜准备做迎接准备工作.效率非常高,第二天小区的绿化覆盖面积突飞猛涨.有道是忽如一夜春风来,满园处处树满栽. 可惜,工作人员缺乏夜间作战能力,难免疏忽.一辆汽车被围在7\8棵酒杯粗细的树中间. 不知道最后相关部门是怎么过关的,领导是不是也默认了在大家空前的劳动热情下树苗也会生长过快,而不会怀疑汽车是飞进去的
那时候终于相信故老相传的”万斤田”的存在.4.有一群军人排队,长官来到,大喊一声:“报数!”可第一个人就是不肯报,长官又叫了一声,他还是不动,到了第三声时,他无奈的走向一棵树,之后抱住一棵刚种下的树,说:“长官,我抱树了!”之后,由于那个人过于肥胖,把树压倒了。
。
。
。
。
5.如今春暖花开,正是植树的好日子,我们局特地花重金从外地买来一批树苗,据说这种树苗抗旱性极强,成活率极高。
植树活动开展前,负责这件事的局长把我叫到办公室,指示一定要搞好宣传工作。
我自然不敢有半点托辞。
从局长那儿出来,我暗自琢磨,就凭我那两下子,在报纸上发个“豆腐块”还行,如果想把活动搞得轰轰烈烈,还得靠电视台……于是我就给在电视台当记者的同学老刘打电话,问他能不能帮这个忙。
不愧是老同学,老刘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我不禁长吁一口气,连声道谢。
周末,大轿车把全局职工拉到郊区,大家忙活了一天,顺利完成了植树任务,我们局长也在现场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
晚上,我按时打开电视,收看本地新闻节目。
果然,关于我们单位植树的报道上了电视,只见我们局长正接受老刘的采访。
谈了这次植树活动的意义、价值以及为此付出的努力,老刘提了个问题:这次植树共组织了多少人参加呢
局长先是稍微愣了一下,继而扭头看看周围的职工,然后一挥手说:“具体人数我也搞不太清楚,不过估计至少也有十几桌吧……”挑一个吧,不错的
植树节的手抄报。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
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
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是为了动员全民植树而规定的节日。
1979年2月23日,我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植树节的由来3月12日是我国自己的植树节日,同时这一天也是孙中山逝世纪念日。
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在他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就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
1914年11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规定将每年的清明节定为植树节。
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
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
植树节的意义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
为了保护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设立了植树节。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并积极投身植树造林活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将会得到不断的改善。
植树节起源我国古代在清明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而近代植树节则最早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
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树木稀少,土地干燥,大风一起,黄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
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
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
这一决定做出后,当年就植树上百万棵。
此后的16年间,又先后植树6亿棵,终于使内布拉斯加州10万公顷的荒野变成了茂密的森林。
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功绩,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莫尔顿先生的生日4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并放假一天。
在美国,植树节是一个州定节日,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日期。
但是每年4、5月间,美国各州都要组织植树节活动。
例如,罗德艾兰州规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五为植树节,并放假一天。
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长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门临时决定植树节日期。
每当植树节到来,以学生为主的社会各界群众组成浩浩荡荡的植树大军,投入植树活动。
据统计。
美国有1\\\/3的地区为森林树木所覆盖,这个成果同植树节是分不开的。
植树节现状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至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
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相同:日本称为树木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树木的新年日;缅甸称为植树月;南斯拉夫称为植树周;冰岛称为学生植树日;印度称为全国植树节;法国称为全国树木日;加拿大称为森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