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广告词 > 幼儿园录音广告词

幼儿园录音广告词

时间:2016-03-23 22:32

做童装发朋友圈微商的广告词

一、识字内容 1.儿从小爱祖国》识字书第一课) 重点字:江河、蚯蚓、、祖国 2.《最亮最亮五颗星》(见识字书第二课)重点字:晶、京、安、升、最 3.课文《信的翅膀》(见识字书第三课)重点字:邮票、翅膀、海洋 4.课文《爷爷和孙子》(见识字书第四课)重点字:孙、摸、岁、零、蛋 5.天天读句:(1)9月10日是教师节,祝老师节日快乐

(2)今年我升大班,明年我将成为一年级小学生。

注:1.家长指导幼儿注意朗读课文要注意标点符号。

2.家长辅导幼儿看图讲故事(识字书第六页) 二、语言内容 故事《瓶子里的小星星》 小正正常常对妈妈说,要在家里有一个和他一起玩的同伴。

妈妈说:“我们养一只小狗,好不好

”小正正摇摇头:“我不要。

这边隔壁的哥哥家有一只小白,我可以跟小白玩。

”妈妈又说:“那我们养一只小猫咪好了。

”小正正还是摇摇头:“我不要。

那边邻居的姐姐家有一只咪咪,我可以跟咪咪玩。

”妈妈觉得好难办,那小正正要什么呢

小正正说:“妈妈,我想和天上一闪一闪的小星星玩

”妈妈皱着眉头问:“天上的星星够都够不着,怎么玩呢

”小正正想了一下说:“我们可以坐飞机到天上,把小星星抓回家。

”“可是不行啊,星星不是住在天上吗

” 有一天晚上,妈妈从乡下的外婆家回来。

她一进门就大声地喊小正正:“快来快来,妈妈带了一只小星星回来了

”小正正好高兴,他赶快关上灯,让房间像黑夜一样。

只见妈妈拿出一个玻璃瓶,瓶子里有个东西飞来飞去,一闪一闪的真像一只小星星

妈妈和小正正一起看这只会飞的小星星,看了好久好久。

过了一阵子,他们发现小星星飞得不那么快了,也不像开始那样亮了。

小正正摇摇玻璃瓶:“妈妈

小星星生病了

”妈妈说:“对。

因为它不喜欢住在瓶子里。

”怎么办呢

小正正难过地看着小星星说:“我们让你回家吧

”妈妈带着小正正,一起走到屋外的草地上。

小正正打开瓶盖,把瓶子高高地举起来。

小星星从瓶子里飞出来,它绕着小正正飞了两圈,好像在跟小正正说再见。

小星星越飞越远,越飞越高,慢慢地飞回天上去了。

再见,瓶子里的小星星

指导:幼儿通过故事认识了萤火虫的特征。

儿歌《回家》 风,就要刮,树叶妈妈放心不下娃娃,要是被风吹远就找不到家。

妈妈,妈妈,你别牵挂,让我变只小船,先送落水的小蜜蜂回家,它的妈妈一定也在盼它。

雨,快要下,蜜蜂妈妈放心不下娃娃,要是淋湿了翅膀就飞不回家。

妈妈,妈妈你别牵挂,让我做回向导,先送迷路的蜻蜓回家,它的妈妈一定也在盼它。

天,要黑了,蜻蜓妈妈放心不下娃娃,要是撞上了蜘蛛网就再也回不了家。

妈妈,妈妈,你别牵挂,让我先变架飞机吧,送离群的小蚂蚁回家,它的妈妈一定在盼它…… 风,呼呼刮,雨,滴滴下,妈妈的娃娃都平安地回到了家。

注:家长指导幼儿继续创编儿歌,比如:还有蝴蝶、萤火虫等等。

三、数学内容 1、《学习2、3组成》目标:学习将数量2和3分成两份,探索分合的不同答案。

2、《学习4、5的组成》目标:操作不同的材料,了解5分成两份有不同的结果。

3、学习10以内的顺数和倒数。

四、英语内容: 1.单词:big大 small小 long长 tall高 short短(矮) 2.句型:Which one is bigger (smaller,longer)? 哪一个大(小、长)

大班本学期教学内容(2)jy135.com his one is bigger (smaller,longer)?这个大(小、长)

Do you have long hair? 你有长头发吗

No,l do not.l have short hair. 不,我没有,我有短头发。

Yes,l have long hair. 是的,我有长头发。

3、快节奏: Do you have… …? Do you have long hair? Yes,l do. Yes,l do . 你有长头发吗

是的,我有。

Do you have short hair?No,l do not. No,l do not. 你有短头发吗

不,我没有。

Do you have big eyes?yes,l do .Yes, l do . 你有大眼睛吗

是的,我有。

Do you have small eyes?no,ldon’t .No,l do not. 你有小眼睛吗

不,我没有。

五、体育内容: 1、《毛毛虫变蝴蝶》目标:尝试运用肢体表现蝴蝶的生长过程,较熟练地根据各种口令和信号做出相应的动作。

2、《小伞兵》目标:练习双脚站立由高35~40厘米外往下跳,增强幼儿的跳跃能力。

3、《蜜蜂果汁》目标:知道蜜蜂与蜂蜜的关系,了解蜂蜜的味道。

4、《我的身体数第一》目标:幼儿在平衡木变换手臂动作走,增强幼儿平衡能力。

六、科学内容: 1、《虫虫的家》目标:了解昆虫的居住环境,学习根据昆虫生活习性进行分类并在饲养中实施。

2、《昆虫躲在那里》目标:了解昆虫伪装行为。

3、《虫虫分类》目标:认识昆虫,识别昆虫的类别。

七、美术内容: 1、《美丽的昆虫》目标:创意地用不同颜色表现自己喜欢的昆虫。

2、《蝴蝶谷》目标: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蝴蝶,并绘画出来。

3、《草地的萤火虫》目标:认识萤火虫,知道它在夜间发光,并画出来。

4、《蝴蝶书的制作》目标:记录各种蝴蝶或绘画并装订。

八、音乐内容: 1. 国旗红红的哩 5 5 3 4 | 5 61 1 | 6 6 0 6 | 5 0 | 4 4 2 3 | 461 6 |4 4 0 3 | 2 0 | 国旗 国 旗 红红 的 哩, 五颗 金 星 黄黄 的 哩 5 5 3 4 | 561 1 | 7 7 0 7 | 6 0 |5 1 5 1 | 3 5 | 2 2 0 2 | 1 0 | 1 1 7 升上 天 空 高高 的 哩 我们 心 中 甜甜 的 哩。

哩 哩 啦 6 — |7 7 6 | 5 — | 5 1 5 1 | 3 2 612 | 1 ( 5 | 1 0 ) ‖ 啦 啦 啦 哩 哩 我们 心中 甜 甜 的 哩。

大班本学期教学内容(3)jy135.com 2 .胡说歌 5 6 | 1 1 1 1 1 1 6 5 | 1 - - 1 1 | 2 2 2 2 2 2 7 5 | 2 - - 2 2 | 你把 袜子 穿在 耳朵 上 吗

袜子 穿在 你的 耳朵 上 吗

你把 3 3 3 3 3 3 2 1 | 4 4 4 4 4 4 4 4 | 3 3 3 3 2 2 3 2 | 1 1 - - ║ 袜子 穿在 耳朵 上吗

袜子 穿在 耳朵 上吗

你把 袜子 穿在 耳朵 上 吗

大一班十月份教学内容 一、识字内容: 1、课文:5、《小金鱼》6、《老虎照相》7、《上课》8、《北风和小鱼》9、《小熊过桥》 2、重点字:穿、贪玩、转、吐、零蛋蛋、老虎、王、吓得、啥、玩具、瞪、纪律、上课、动作、冷气、向、梧桐树、平静、捉迷藏、立、稳、鲤鱼、乐、 3、天天读句:(1)蓝蓝的天上飘着几多白云,绿绿的草地上走着白色的羊群。

(2)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就飘到北冰洋和白熊做朋友。

注:1.家长指导幼儿注意朗读课文要注意标点符号。

二、英语: 1、单词:bear 熊 snake 蛇 mouse 老鼠 tadpole 蝌蚪 ruler 尺子 pencil铅笔 pencil-box 文具盒 paper纸 2、句型:Is it big (tall)? Yes , it is.它大(高)吗

是的,它大(高)。

Is it small (tall)? No, it is not . It is big (short).不,它不小(高),它很大(矮)。

Is it a big fish ? No, it is not . This is a small fish.这是一条大鱼吗

不,它不是。

这是一条小鱼。

3、快节奏: (1) What is this ? What is this? This is a bear.This is a bear. 这是什么

这是什么

这是一头熊。

这是一头熊。

(2)What is that ? What is that? That is a snake.That is a snake. 那是什么

那是什么

那是一条蛇。

那是一条蛇。

(3)What is this ? What is this? This is a mouse.This is a mouse.这是什么

这是什么

这是一只老鼠。

这是一只老鼠。

(4)What is that ? What is that? That is a tadpole.That is a tadpole.那是什么

那是什么

那是一只蝌蚪那是一只蝌蚪。

4、歌曲:《Eight Little Baby Ducks》(见英语书第6页) 三、语言: 1、故事《小水滴旅行记》 我是小水滴,我们的家是大海。

大海里有可爱的小鱼;碧绿的水草;还有美丽的珊瑚,多美啊

有一天,我们在海面上,睁大眼睛,向四周张望。

忽然空中飞来了一群大雁我们招手:“小水滴,快上来,跟我们一起去旅行吧

”“大雁姐姐,我们没有翅膀,怎么飞上天呢

“你们请太阳公公帮忙嘛。

“大雁姐姐说着就急匆匆地飞走了。

第二天,太阳公公刚起身。

我们就一齐说:“太阳公公我们要去旅行,可是我们没有翅膀,请你帮帮忙吧

”太阳公公点点头,微微笑。

太阳公公升起来了,放射出万道金光,照得我们睁不开眼,浑身暖烘烘的。

不一会,我们的身子就变轻了,慢慢地离开了大海,向空中飞去。

大家快乐的叫起来:“我们长翅膀啦,我们长翅膀啦

”原来,我们都变成了水蒸气了。

我们飞呀,飞呀,向下看,大海就像一面兰色的镜子。

我们飞得多高呀

有些胆小的弟弟妹妹,心里就害怕起来。

忽然“呼——呼——”的声音,啊,风爷爷来和我们作伴了。

我们壮壮胆,继续向北飞,大海看不见了,我们下面是一片辽阔的望不到边际的土地。

飞呀,飞呀,我们觉得有点冷,越来越冷了。

我们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紧紧的抱在一起,越抱越紧。

一会儿,都变成了一颗颗很小很小的小水滴。

风爷爷带着我们在空中飘来飘去,人们把我们大伙叫做白云。

啊呀,我们的身体怎么这么沉呀,越飞越累,越飞越慢,都有点飞不动了。

过了好一会,我们想:到大地上去玩玩多好啊

风爷爷好象猜透了我们心思。

“呼啦——呼啦——”刮起冷风。

这时我们里面有些大胖子,冷的缩成一团,变成越来越大的小水滴,它们的身体越来越沉了,还来不及和我们告别,就落了下去。

只听见大地上的娃娃们欢呼起来:“下雨了

下雨了

”冷风越刮越紧,我们也冷的受不了啦,忽然,一个小伙伴惊叫起来:“我变成小雪花啦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可不是嘛

都穿上白色的六角裙了。

我们慢慢地从天空上飘落下来,飘到一个山顶上,停下来。

我们飞了那么久,都觉得累了,大家安安静静地躺在地上,睡觉了。

第二天早晨,太阳公公高高升起,我们大声喊到:“太阳公公,太阳公公,把我们带回家吧,我们想家了,想我们美丽饿大海了。

”太阳公公说:“好,现在天气渐渐变暖了,我这就带你们回去。

”太阳公公放出了光和热,使我们全身都暖和起来了,慢慢的又变成了小水滴。

大伙排着队从山顶上直奔下来,进了小河,又进了大河,来到一个大水库。

隔了一天,水库的闸门一开,我们“哗哗”地顺着江河又回到自己的老家大海。

我们又看见了可爱的小鱼,碧绿的水草,美丽的珊瑚。

留在大海的弟弟妹妹,非常羡慕我们的长途旅行。

我们说:“下次,大家一起去旅行吧。

2、快板:《找朋友》 小ji小鸭是朋友,下个大蛋喂妞妞。

小猫小狗是朋友,看家护院好帮手。

小青蛙,是朋友,保护庄稼是能手。

小壁虎,是朋友,见到蚊子不松口。

小蚯蚓,是朋友,疏松土壤是巧手。

啄木鸟,是朋友,森林医生美名有。

小松鼠,是朋友,蹦蹦跳跳树上走。

小蜜蜂,是朋友,采得百花酿成蜜,馋得狗熊口水流。

我们到处有朋友。

生态平衡要保持。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共同的家——是地球

3、看图讲述《关紧水龙头》 四、计算: 1、《学习5的组成》目标:知道5分成两份有四种分法,初步感知数的逻辑关系。

2、《学习解答口报应用题》目标:初步学习数的加减,感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3、《学习时钟》目标:认识时钟,会看整点、半点。

五、音乐: 1、《小熊过桥》 1=C 2\\\/4 3\\\/4 3 4 5 0 | 6 6 5 0 | 6 6 5 3 | 1 3 2 0 | 3 2 1 0 | 1 7 6 0 | 5 6 5 1 | 2 3 1 0 | 小木 桥, 摇摇 摇, 小熊 小 熊 来过 桥, 走不 稳, 站不 牢, 走到 桥 上 心乱 跳, 好孩 子, 别害 怕, 眼睛 朝 着 前面 瞧, 一步 步, 向前 走, 一定 能 够 走过 桥, 1. 6 | 1. 6 | 5 6 | 5 — | 6 5 3 1 | 3 2 | 1 — || 妈 妈 妈 妈 快 快 来, 快把我们 抱 过 桥。

小 熊 小 熊 过 了 桥, 高高兴兴 把 舞 跳。

2、《大家游得多愉快》 1=G 3\\\/4 (3 — 5 | 4 — 3 | 2 — 3| 1 — — |) 3 5 3 | 1 — 3 | 2 — 3 | 5 — — | 1 — 7 | 6 — 5 | 1 2 3 | 2 — — | 3 3 3 | 2 2 1 | 3 — 4 | 5 — — | 一 只 小 鸭 白 又 白, 跳 进 池 塘 游 起 来, 哎 哟 哟 哎 哟 哟不 好 了, 一 只 小 鸭 白 又 白, 跳 进 池 塘 游 起 来, 清 清 池 塘多 开 心, 3 — 5 | 4 — 3 | 2 0 3 | 1 — —|| 我 的 衣 服被 弄 脏。

(加道白) 大 家 游 得多 愉 快。

道白: 问:小鸭子,怎么啦

答:池塘里,垃圾多,弄脏池水,弄脏我的白衣裳。

问:大家齐动手,把垃圾都清除掉,好吗

答:好

六、美术: 1、《晕染画》 2、手工:《漂浮玩具》 3、绘画:《设计广告画—节约用水》 七、科学: a)实验《沉与浮》目标:通过幼儿自由操作,认识物体的沉浮。

b)实验《会变的水》目标:通过教师的演示,使幼儿认识水的变化。

c)实验《脏水变干净》目标:幼儿探讨各种方法使水变干净。

八、体育: 1、《快来救救它们》 目的:发展幼儿跨跳、钻爬的能力。

2、《逃出污染区》 目的:练习钻的动作、感知水被污染了,小鱼就不能生存。

3、《别踩湿鞋子》 目的:使幼儿节约用水,不随便浪费水。

大<一>班十一月份教学内容 一、识字 1、课文:10、《太阳落山了》11、《如果我是一片雪花》12、《落叶》13、《晚霞》 2、重点字:回家、温暖、新房、雪花、广场、飘落、片、过来、把、当、院子、南方、世界、万物、母亲、整、休息、叽叽喳喳、 3、天天读句:1、整个冬天,青蛙都睡在洞里。

注:1.家长指导幼儿注意朗读课文要注意标点符号。

二、语言 1、儿歌 :《叶子》 春天的叶子是笔记,毛毛虫用嘴巴写日记。

夏天的叶子是歌谱,蝉儿唱了一下午

麦兜关于马尔代夫的那段描述

哈哈,正好回答

我孩子在中班,老师教给我们一个办法,把电视机、板凳、书桌等日常生活的物品的字打出来贴在相对应的物品上。

这叫什么“沉浸教育”课堂上教孩子识字是十分困难的,老师也是采用同样的方法,在教室贴上各种字条。

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也直白的告诉过我们,生硬的教孩子识字是十分困难的,我们也表示理解,所以只有这样咯。

训练口才的有哪些经典句子呢

口才并不是天赋的才能,它是靠刻苦训练得来的。

古今历史上一切口若悬河、能言善辩讲家、雄辩家。

他们无一不是靠刻苦训练而获得成功的。

这些名人与伟人为我们训练口才树立了光荣的榜样,我们要想练就一副过硬的口才,就必须像他们那样,一丝不苟,刻苦训练,正如华罗庚先生在总结练“口才”的体会时说的:“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 我们在此介绍几种符合大家特点,简单、易行、见效的口才训练方法。

(1)速读法 这里的“读”指的是朗读,是用嘴去读,而不是用眼去看,顾名思义,“速读”也就是快速的朗读。

这种训练方法的目的,是在于锻炼人口齿伶俐,语音准确,吐字清晰。

方法:找来一篇演讲辞或一篇文辞优美的散文。

先拿来字典、词典把文章中不认识或弄不懂的字、词查出来,搞清楚,弄明白,然后开始朗读。

一般开始朗读的时候速度较慢,逐次加快,一次比一次读得快,最后达到你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

要求:读的过程中不要有停顿,发音要准确,吐字要清晰,要尽量达到发声完整。

因为如果你不把每个字音都完整的发出来,那么,如果速度加快以后,就会让人听不清楚你在说些什么,快也就失去了快的意义。

我们的快必须建立在吐字清楚、发音干净利落的基础上。

我们都听过体育节目的解说专家宋世雄的解说,他的解说就很有“快”的功夫。

宋世雄解说的“快”,是快而不乱,每个字,每个音都发得十分清楚、准确,没有含混不清的地方。

我们希望达到的快也就是他的那种快,吐字清晰,发音准确,而不是为了快而快。

速读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无论在何时、何地。

只要手头有一篇文章就可以练习。

而且还不受人员的限制,不需要别人的配合,一个人就可以独立完成。

当然你也可以找一位同学听听你的速读练习,让他帮助挑你速读中出现的毛病。

比如哪个字发音不够准确,那个地方吐字还不清晰,等等,这样就更有利于你有目的地进行纠正、学习。

你还可以用录音机把你的速读录下来,然后自己听一听,从中找出不足,进行改进。

如果有老师指导就更好了。

(2)背诵法 同学们都背诵过课文。

有诗歌、有散文、有小说。

背诵的目的是各有不同的。

有的是因为老师要求必须背诵,而不得不背,以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也有的是为了记忆下某个名诗、名句,以此来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

而我们提倡的背诵,主要的目的是在于锻炼我们的口才。

我们要求的背诵,并不仅仅要求你把某篇演讲辞、散文背下来就算完成了任务,我们要求的背诵,一是要“背”,二还要求“诵”。

这种训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记忆能力,二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记忆是练口才必不可少的一种素质。

没有好的记忆力,要想培养出口才是不可能的。

只有大脑中充分地积累了知识,你才可能张口即出,滔滔不绝。

如果你大脑中是一片空白,那么你再伶牙俐齿,也无济无事。

记忆与口才一样,它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后天的锻炼对它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背”正是对这种能力的培养。

“诵”是对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

这里的“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朗诵”。

它要求在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声情并茂的表达。

背诵法,不同于我们前面讲的速读法。

速读法的着眼点在“快”上,而背诵法的着眼点在“准”上。

也就是你背的演讲辞或文章一定要准确,不能有遗漏或错误的地方,而且在吐字、发音上也一定要准确无误。

其方法是:第一步,先选一篇自己喜欢的演讲辞、散文、诗歌;第二步,对选定的材料进行分析、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是要花点工夫的,需要我们逐句逐段地进行分析,推敲每一个词句,从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激发自己的感情;第三步,对所选的演讲辞、散文、诗歌等进行一些艺术处理,比如找出重音、划分停顿等,这些都有利于准确表达内容;第四步,在以上几步工作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在背诵的过程中,也可分步进行。

首先,进行“背”的训练。

也就是先将文章背下来。

在这个阶段不要求声情并茂。

只要能达到熟练记忆就行。

并在背的过程中,自己进一步领会作品的格调、节奏,为准确把握作品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第二,是在背熟文章的基础上进行大声朗诵。

将你背熟的演讲辞、散文、诗歌等大声地背诵出来,并随时注意发声的正确与否,而且要带有一定的感情。

第三,是这个训练的最后一步,用饱满的情感,准确的语言、语调进行背诵。

这里的要求是准确无误地记忆文章,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

比如,我们要背诵高尔基的《海燕》,我们首先就应明白,这是篇散文诗。

它是在预报革命的风暴即将来临,讴歌的是海燕——无产阶级战士的形象。

整篇散文诗都是热烈激亢的,表达了革命者不可遏止的憎爱分明。

那么我们在朗诵《海燕》时就要抓住这个基调。

当然仅仅抓住作品的基调还是不够的。

我们还要对作品进行一些技巧上的处理,比如划分段落、确定重音、停顿等等。

平平淡淡,没有波澜,没有起伏,一调到底的朗诵是不会成功的。

有些人在背诵《海燕》时把握了它激昂奋进的基调,却没有注意朗诵技巧,开口就定在最高的音上,结果到了表达感情的最高点时,就只能是声嘶竭力。

我们说这也是把握欠准确的缘故。

如果对作者的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有了准确的把握,那么就不会犯类似的错误了。

(3)练声法 练声也就是练声音,练嗓子。

在生活中,我们都喜欢听那些饱满圆润、悦耳动听的声音,而不愿听干瘪无力、沙哑干涩的声音。

所以锻炼出一副好嗓子,练就一腔悦耳动听的声音,是我们必做的工作。

练声的方法是:第一步,练气。

俗话说练声先练气,气息是人体发声的动力,就像汽车上的发动机一样,它是发声的基础。

气息的大小对发声有着直接的关系。

气不足,声音无力,用力过猛,又有损声带。

所以我们练声,首先要学会用气。

吸气:吸气要深,小腹收缩,整个胸部要撑开,尽量把更多的气吸进去。

我们可以体会一下,你闻到一股香味时的吸气法。

注意吸气时不要提肩。

呼气:呼气时要慢慢地进行。

要让气慢慢地呼出。

因为我们在演讲、朗诵、论辩时,有时需要较长的气息,那么只有呼气慢而长,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呼气时可以把两齿基本合上。

留一条小缝让气息慢慢地通过。

学习吸气与呼气的基本方法,你可以每天到室外、到公园去做这种练习,做深呼吸,天长日久定会见效。

第二步,练声。

我们知道人类语言的声源是在声带上,也就是我们的声音是通过气流振动声带而发出来的。

在练发声以前先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先放松声带,用一些轻缓的气流振动它,让声带有点准备,发一些轻慢的声音,千万不要张口就大喊大叫,那只能对声带起破坏作用。

这就像我们在做激烈运动之前,要做些准备动作一样,否则就容易使肌肉拉伤。

声带活动开了,我们还要在口腔上做一些准备活动。

我们知道口腔是人的一个重要的共鸣器,声音的洪亮、圆润与否与口腔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不要小看了口腔的作用。

口腔活动可以按以下方法进行: 第一,进行张闭口的练习,活动嚼肌,也就是面皮。

这样等到练声时嚼肌运动起来就轻松自如了。

第二,挺软腭。

这个方法可以用学鸭子叫“gāgā”声来体会。

人体还有一个重要的共鸣器,就是鼻腔。

有人在发音时,只会在喉咙上使劲,根本就没有上胸腔、鼻腔这两个共鸣器、所以声音单薄,音色较差。

练习用鼻腔的共鸣方法是,学习牛叫。

但我们一定要注意,在平日说话时,如果只用鼻腔共鸣,那么也可能造成鼻音太重的结果。

我们还要注意,练声时,千万不要在早晨刚睡醒时就到室外去练习,那样会使声带受到损害。

特别是室外与室内温差较大时,更不要张口就喊,那样,冷空气进入口腔后,会刺激声带。

第三,练习吐字。

吐字似乎离发声远了些,其实二者是息息相关的。

只有发音准确无误,清晰、圆润,吐字也才能“字正腔圆”。

我们在小学时,都学习过拼音,都知道每个字都是由一个音节组成的,而一个音节我们又可以把它分成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这三部分从语音结构来分,大体上可以说是,字头就是我们说的声母,字腹就是我们说的韵母,字尾就是韵尾。

吐字发声时一定要咬住字头。

有一句话叫“咬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在发音时,一定要紧紧咬住字头,这时嘴唇一定要有力,把发音的力量放在字头上,利用字头带响字腹与字尾。

字腹的发音一定要饱满、充实,口形要正确。

发出的声音应该是立着的;而不是横着的,应该是圆的,而不是扁的。

但是,如果处理的不好,就容易使发出的声音扁、塌、不圆润。

字尾,主要是归音。

归音一定要到家,要完整。

也就是不要念“半截子”字,要把音发完整。

当然字尾也要能收住,不能把音拖得过长。

如果我们能按照以上的练习要求去做,那么你的吐字一定圆润、响亮,你的声音也就会变得悦耳动听了。

这里应多做一些这样的练习: ①深吸一口气。

数数,看能数多少。

②跑20米左右,然后朗读一段课文,尽量避免喘气声。

③读练口令 A.八面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坡炮; 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B.哥挎瓜筐过宽沟,赶快过沟看怪狗; 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滚筐空怪看狗。

C.洪小波和白小果, 拿着箩筐收萝卜。

洪小波收了一筐白萝卜, 白小果收了一筐红萝卜。

不知是洪小波收的白萝卜多, 还是白小果收的红萝卜多。

(4)复述法 复述法简单地说,就是把别人的话重复地叙述一遍。

这种方法在课堂上使用的较多。

如老师让同学们看一段幻灯片,然后请同学复述幻灯片的情节或人物的对话。

这种训练方法的目的,在于锻炼人的记忆力、反应力和语言的连贯性。

其方法是:选一段长短合适、有一定情节的文章。

最好是小说或演讲辞中叙述性强的一段,然后看一遍复述一遍,反复多次地进行。

直到能完全把这个作品复述出来。

复述的时候,你可把第一次复述的内容录下来,然后对比原文,看你能复述下多少,重复进行,看多少遍自己才能把全部的内容复述下来。

这种练习绝不单单在于背诵,而在于锻炼语言的连贯性。

如果能面对众人复述就更好了,它还可以锻炼你的胆量,克服紧张心理。

这要求我们在开始时,只要能把基本情节复述出来就可以,在记住原话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的话把意思复述出来;第二次复述时就要求不仅仅是复述情节,而且要求能复述一定的人物语言或描写语言;第三次复述时,就应基本准确地复述出人物的语言和基本的描写语言,逐次提高要求。

在进行这种练习之前,最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所选文章的情况,制定一个具体的要求。

比如选了一段共有10句话的文章,那么第一次复述时就要把基本情节复述出来,并能把几个关键的句子复述出来;第二次就应该能复述出5~7个句子;第三次就应能复述8~10个句子。

当然,速度进展得越快,也就说明你的语言连贯性和记忆力越强。

开始练习时,最好选择句子较短、内容活泼的材料进行,这样便于你把握、记忆、复述。

随着训练的深入,你可以逐渐选一些句子较长,情节少的材料,进行练习。

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效果会更好。

这种练习一定要有耐心与毅力。

有的同学一开始就选用那些长句子、情节少的文章作为训练材料,结果常常是欲速则不达。

这就像我们学走路一样,没学会走,就要学跑是一定要摔跤的。

而且这个训练有时显得很繁琐、麻烦,甚至是枯燥乏味,这就需要我们要有耐心与毅力,要知难而进,勇于吃苦,不怕麻烦。

没有耐心与毅力,那么你将注定是一事无成的。

(5)模仿法 我们每个人从小就会模仿,模仿大人做事,模仿大人说话。

其实模仿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我们小时候学说话是向爸爸、妈妈及周围的人学习,向周围的人模仿。

那么我们练口才也可以利用模仿法,向这方面有专长的人模仿。

这样天长日久,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其方法是: ①模仿专人。

你可以把你喜欢的、又适合你模仿的播音员、演员的声音录下来,然后进行模仿。

③随时模仿。

我们每天都听广播,看电视、电影,那么你就可以随时跟着播音员、演播员、演员进行模仿,注意他的声音、语调,他的神态、动作,边听边模仿,边看边模仿,天长日久,你的口语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而且会增加你的词汇,增长你的文学知识。

这里要求要尽量模仿得像,要从模仿对象的语气、语速、表情、动作等多方面进行模仿,并在模仿中有创造,力争在模仿中超过对方。

在进行这种练习时,一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对象进行模仿。

要选择那些对自己身心有好处的语言动作进行模仿,我们有些同学模仿力很强,可是在模仿时都不够严肃认真,专拣一些脏话进行模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低级的趣味,我们反对这种模仿方法。

模仿法是一种简单易学、娱乐性强、见效快的方法,尤其适合我们这个年龄的同学们练习,希望大家能勤学苦练,早日见效。

(6)描述法 小的时候我们都学过看图说话,描述法就类似于这种看图说话,只是我们要看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图,还有生活中的一些景、事、物、人,而且要求也比看图说话高一些。

简单地说,描述法也就是把你看到的景、事、物、人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达出来。

描述法可以说是比以上的几种训练法更进了一步。

这里没有现成的演讲辞、散文、诗歌等做你的练习材料,而要求你自己去组织语言进行描述。

所以描述法训练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训练同学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的条理性。

无论是演讲、说话、论辩都需要有较强的组织语言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也就不可能有一张悬河之口,组织语言的能力是口语表达能力的一项基本功。

其方法是一幅画或一个景物作为描述的对象。

第一步,对要描述的对象进行观察。

比如,我们所要描述的对象是“秋天的小湖边”,那么我们就要观察一下这个湖的周围都有些什么,有树

有假山

有凉亭

还有游人

并且树是什么样子,山是什么样子

凉亭在这湖光山色、树影的衬托下又是个什么样子,这秋天里的游人此时又该是一种什么心情呢

这一切都需要你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你的心去体验。

只有有了这种观察,你的描述才有基础。

第二步,描述。

描述时一定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要有顺序地进行描述。

其要求是,抓住特点进行描述。

语言要清楚,明白,要有一定的文采。

描述的千万不要成流水账,平平淡淡,一定要用描述性的语言,尽量生动些,活泼些。

要讲点顺序,不要东一句,西一句,南一句,北一句的,描述出的东西,让人听了以后能知道你描述的到底是个什么景物。

描述的时候允许有联想与想象。

比如,你观察到秋天的湖边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孤独地坐在斑驳陆离的树荫下,你就可能有一种联想,你可能想到了自己的爷爷,也可能想到这个老人的生活晚景,还可能想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个诗句……那么在描述的时候,你就可以把这一切都加进去,使你的描述更充实、生动。

(7)角色扮演法 角色一词,我们也是从戏剧、电影中借用来的。

是指演员扮演的戏剧或电影中的人物。

我们这里的角色,与戏剧、电影中讲的角色,有着相同的意义。

角色扮演法,就是要我们学演员那样去演戏,去扮演作品中出现的不同的人物,当然这个扮演主要是在语言上的扮演。

其方法是: ①选一篇有情节、有人物的小说、戏剧为材料。

②对选定的材料进行分析,特别要分析人物的语言特点。

④可一个人扮演多种角色,以此培养自己的语言适应力。

这种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语言的适应性、个性,以及适当的表情、动作。

这种训练法要求“演”的成分很重,它有别于对朗诵的要求。

它不仅要求声音洪亮,充满感情,停顿得当;还要求能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地把人物的性格表现出来,而且要配有一定的动作和表情。

从这个角度看,这个训练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但只要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那么我们就会成功迈进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