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桂圆)的广告语
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
桂圆的广告词
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
龙眼的广告语有哪些,必须马上回答
龙眼龙眼我爱你,只是没有吃过你
叫我怎么回答他,还是尝尝再说吧。
卖桂圆广告语怎么写
卖桂圆卖桂圆,小二哥的桂圆是圆又圆——松鼠斑马老虎,狮子花豹野牛,跳舞和唱多趣味——仲有青蛙咯咯咯,小鸭高叫QuackQuacakQuacak,歌声穿遍这森林
为我爱家乡福建的龙眼写一份广告的作文三百字
我爱吃水果,在许水果中,喜爱的就是四大珍果之一眼了。
这个名字,你也许会问:龙眼又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叫“龙眼”呢
这你可就不知道了,因为吃完龙眼后,会留下一枚黑色的果核,仔细一看,极像龙的眼珠,所以就因此得名“龙眼”。
早就知道高州市的沙田镇是个龙眼之乡了,这个暑假,爸爸经不住我的软磨硬泡,就带上了妈妈和弟弟来到了高州市沙田镇。
真是太幸运了
我们来的时候正好是龙眼的盛产之期,我有幸可以观察到龙眼的变化。
每天,我都会去站在龙眼树下,小的龙眼只有黄豆一般大,而大的也有拇指那么大了。
没过几天,大部分的龙眼已经可以吃了。
果实挂满了枝头,把树枝都压弯了,远远望去,漫山遍野的都是成熟的龙眼。
人们都穿梭在乡间小路上,肩上背着扁担,扁担上挂着两只大篮子,每只篮子里都装满了一串串又大又饱满的龙眼,多得都快掉出来了。
到处走一走,回来的时候一定会提着一个大袋子,袋子里面都是龙眼,因为家家户户的人都争着让我们这些外地人分享他们自己劳动的果实,于是龙眼多得只能用袋子装了。
我们寄宿在一户热情好客的一家三口的家里,他们家里也堆满了丰收的龙眼,他们的儿子正坐在地上吃着龙眼呢
我们回到房间,爸爸从袋子里拿出一串玛瑙似的龙眼,我和弟弟立刻抢来一颗龙眼,妈妈忙说:“别急别急,小馋猫们,还有很多呢
”我听了这话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
还是赶紧吃龙眼吧,我瞧了瞧手中的这颗龙眼,圆圆的,和杨梅差不多大。
我用手剥下土黄色外壳,隐约还看见一层薄薄的、透明的膜,我轻轻“脱下”那层薄膜,一颗晶莹透亮的龙眼出现在眼前。
我连忙把龙眼放在嘴里,舌尖接触到那甜甜的果肉,我就迫不及待吞下了龙眼,哇塞
甜而不腻,糯而爽口,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
当然吃的时候会遇到一些没有熟透的龙眼,跟熟透的龙眼简直是差别太大了
熟透了的龙眼甜津津的,而没有熟透的龙眼则是又酸又苦的,谁要是吃到那种龙眼,那可就是太倒霉了
在沙田镇的每一天,我们都能品尝到那好吃的龙眼,真是太爽了
临走的时候,我们寄宿的那户人家还给我们装了整整两大袋满满的龙眼,多得都快拿不动了。
那户人家的小男孩还说:“叔叔阿姨姐姐弟弟,你们还要来玩哦,一定还要在我家住哦
”就这样,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那里。
啊,龙眼,真不愧是四大珍果之一我爱吃龙眼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一条恶龙,每隔三年便下凡到福清骚扰百姓,为害生灵。
虞溪果园村一带九个村庄,几经浩劫,五谷绝收,牲畜绝迹,老百姓失去生计,卖儿的卖儿,逃荒的逃荒,谁都恨透了那条恶龙。
这年夏天,恶龙又来啦
只见平地一阵狂风,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一条巨龙张牙舞爪翻腾而下。
一刹时山摇地动,大雨倾盆。
这时果园村有个名叫桂元的九岁男孩,正在山上割草,吓得扔了草筐,赶快躲进山洞。
待雨住风停,桂元从山洞里跑出来,四处不见一个人影,飞跑回村,只见房屋倒塌,眼前废墟一片,满目凄凉。
那恶龙横扫一切,把村上男女老少尽数卷得无影无踪
桂元走到自家门口,不见父母身影,悲痛欲绝,发誓一定要杀掉这恶龙,为民除害,为父母报仇。
桂元搭了间小草房栖身,白天出外要饭,逢人便说恶龙罪行,晚上回来练武,立志除恶,日复一日,从不间断。
人人都夸桂元这孩子是好样的。
一天夜里,他回来得晚,茫茫夜色中,只见一位银须白发的老人,笑眯眯地拦住他说:“小伙子,听说你要为民除害,很好
我老了,不能帮你什么忙,这一把宝剑给你吧,它能助你成功
”桂元又惊又喜,双手接过宝剑,正待跪谢,那老者早已飘然逝去。
桂元得了宝剑,除害志更坚,练武劲更足,自此夜夜习剑到黎明。
转眼过了三年,桂元练就一身武艺,长成壮实少年。
他急切等待着报仇除害的机会。
这天夜里,桂元练完功正在休息,朦胧中觉得那位自发老翁又来到面前,慈祥地说:“孩子,报仇雪恨,为民除害,就在明日。
”说着又消失在夜色中。
第二天一早,桂元来到当年割草的山上。
忽然天空一只雄鹰呼啸着从桂元身边掠过。
它绕着桂元盘旋,却不曾正在这时,突然一阵狂风,飞沙走石,昏天黑地,一刹时山摇地动,桂元浑身热血沸腾:“恶龙来了,报仇除害的时机到了
” 桂元躲在一块巨石后面,只见恶龙张牙舞爪,直扑下来,大蛇未回洞,昂首迎战恶龙,龙蛇扭在一起,翻来复去,不分胜负。
桂元赶上前去,一剑劈断了恶龙,恶龙身首分家,鲜血直喷几丈高。
不料断成两截的龙首龙身竟然继续作恶,那龙头鲜血淋淋,居然腾空而起,而那龙身翻滚跳跃,拍打得山上巨石乱滚,草木尽摧。
桂元毫不畏惧,紧紧追赶龙头,只恨少了一对翅膀,眼看那龙头越升越高,猛听天边一声呼啸,巨鹰飞落下来,桂元赶紧骑上雄鹰,直取龙头。
那龙头血流如注,愈加凶猛,桂元早把生死置之度外,他越战越勇,几个回合,便把龙首砍得七零八落,坠下地来。
巨鹰驮着桂元,落到地面,一声长啸,又冲上云霄,消失在茫茫云海之中。
这时大蛇已把龙身制服,那强悍的龙身再也无力动弹。
桂元看那龙头,越看越恨,拔了龙筋,剥了龙皮,取了恶龙双眼。
这条恶贯满盈的飞龙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桂元除了恶龙,得了龙眼,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到皇帝耳里。
一些佞臣还把龙眼说成龙珠。
皇帝见宝眼开,一心想占有那稀世之宝,于是一道圣旨,责令福清知县捉拿桂元,强迫献宝。
差役来到桂元家里,捆起桂元就走,绑到县官面前。
县官即威逼桂园献宝,桂元怒火填膺,大骂县官蛮不讲理。
县官一听,喝道:“这小子好大的胆子,竟敢违抗圣旨,给我重重打
”可怜桂元被打得遍体鳞伤,仍不低头。
县官看硬的不行,便来软的,堆下笑脸来说:“龙珠乃国宝,理应归国库,献出龙珠大大有偿,保你一生荣华富贵。
”桂元也不争辩,冷笑着说:“宝贝倒是有,只是在家里。
”县宫一听喜上心头,忙叫来两乘大轿,送桂元到了家。
桂元取出龙眼,说:“看
这就是宝贝。
”县官正待伸手,桂元已经把龙眼吞到肚里,这一下气昏了县官,打手们一拥而上,把桂元活活打死了。
人们听到这个消息,从四面八方赶来,含泪埋葬了桂元。
第二年,桂元的坟墓上长出一棵小树苗,又过了两年,树上结出了一串串圆圆的果子。
剥开黄色的外壳,里面是白色透明的果肉,裹着一颗黑色的果核,活象龙的眼睛,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果子叫做“龙眼”。
后来,龙眼越来越多,人们把龙眼晒干保存起来。
这龙眼干营养丰富,不但可以滋补身体,而且还可入药。
为了纪念桂元的功劳,人们就把龙眼干叫做“桂元”。
因为“桂元”是圆的,后来人们也叫它“桂圆”。
-----------------------------------------------------------------龙眼,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它就是我们常说的桂圆。
龙眼的果实富含营养,而且自古就受人们喜爱。
春天,龙眼树发出新芽,抽出青色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不久,又长出了无数朵花骨朵儿,引来一群群蜜蜂和蝴蝶不停地采蜜随着天气的变化,花骨朵儿争先恐后地长。
春雨绵绵,细雨如丝,一棵棵龙眼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它们伸展着四季常青的枝条,一片片嫩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夏天,转眼间,果实已挂满枝头了,把树枝都压弯了腰。
细看龙眼,只见它是圆圆的,细的只有黄豆那么大,大则有拇指那么大了。
龙眼在不同的阶段是有不同的味道的:熟透的龙眼甜津津的,没有熟透的则有一种苦涩的感觉。
只要你轻轻地剥开龙眼的皮,你就可以闻到龙眼那独特的芳香了。
在晶莹圆润的果肉里嵌着棕黑色的核。
秋天,一串串龙眼挂满了树枝,压弯了枝条,沉旬旬的。
龙眼的名字又叫桂圆,它的形状非常圆,和杨梅一样大小,像一个个小球。
龙眼的外皮是黄褐色的,果肉是白色的,你轻轻咬开它的果肉,汁水从果肉里拥出来,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是着名的岭南佳果之一。
轻轻剥开龙眼的外壳,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
那嫩白而透明的果肉,像一颗颗无瑕的珍珠,使人急于品尝。
放进嘴里一嚼,更是汁水四溅,香甜可口,令人百吃不厌。
冬天,龙眼叶渐渐落下,龙眼也没有了,活像一个哨兵挺立那儿。
龙眼不但味道可口,而且还是送礼的佳品,如果把龙眼晒干了,就成了桂圆肉,可以益脾养心,是上好的滋补品。
此外,龙眼还可以制成桂圆罐头,远销海内外。
龙眼可以入药,能治病。
还可以制成龙眼干哩。
龙眼一年四季都生机勃勃,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
我爱龙眼
给泉州龙眼写一句广告词
你可以根据 是什么特产 就写出来了 我晕 也没有什么很难的
以桂圆为题写一段话
品 大乌圆、石峡、福眼、储良、广眼俗称“桂圆”我国南亚热带名贵特产,历南方“桂圆”北“人参”之称。
龙眼果实富含营养,自古受人们喜爱,更视为珍贵补品,其滋补功能显而易见。
明李时珍曾有“资益以龙眼为良”的评价。
据分析,果肉含全糖12.38--22.55%,还原糖3.85--10.16%,全酸0.096--0.109%,维生素C 43.12--163.7毫克\\\/100克果肉,VK196.5毫克\\\/100克果肉。
龙眼除鲜食外,还可加工制干、制罐、煎膏等。
龙眼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
现代医学实践证明 ,它还有美容、延年益寿之功效。
龙眼对生产环境比较挑剔,世界上能种植龙眼的地方有限,一般在亚热带、偏温和气候无严重霜冻地区为合适。
因此,龙眼历来被人们称为岭南佳果,因其既可鲜吃又可作药用,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特性与特征】常绿乔木,树体高大。
多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或互生;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果球形,种子黑色,有光泽。
花期3~4月,果期7~8月。
喜温忌冻,年均温20~22℃较适宜,对低温敏感;通常年均温<17.5~18℃,最冷月均温<10℃,绝对低温<-5℃,龙眼难作经济栽培。
较耐旱,最适年降水总量为1000~1600mm;对土壤适应性强。
野生龙眼是海南西南部低山丘陵台地半常绿季雨林常见的树种。
分布区年平均温24--26℃,年降水量900--1700毫米。
喜干热生境,在全年生长发育过程中,冬春(11--4月)要求18--25℃的气温和适当的干旱,夏秋间(5--11月)生长期需要26--29℃的高温和充沛的雨量。
为喜光树种,幼苗不耐过度荫蔽,壮龄树更需充分阳光。
天然更新良好,属深根性树种,能在干旱、瘦瘠土壤上扎根生长。
萌芽力强,采伐迹地或火烧迹地的树桩,能迅速萌芽更新。
自然生长较慢,83年生树的高仅20.2米,胸径27厘米。
3--4月开花,7--8月果熟。
【分布状况】龙眼原产于我国南部及西南部,现我国龙眼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等省(区) ,此外, 海南、四川、云南和贵州省也有小规模栽培。
世界上栽培龙眼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斯里兰卡、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美国的夏威夷州和佛罗里达州等。
【作用】龙眼营养丰富,是珍贵的滋养强化剂。
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制成罐头、酒、膏、酱等,亦可加工成桂园干肉等。
此外龙眼的叶、花、根、核均可入药。
龙眼树木质坚硬,纹理细致优美,是制作高级家具的原料,又可以雕刻成各种精巧工艺品。
【繁殖】7--8月果实成熟呈黄褐色时采摘。
种子寿命短,剥去果壳后除去假种皮,用清水洗净后即行播种。
待苗高8--10厘米时,分床栽植或移入营养袋内,用半年或1年生苗于春雨或秋雨天造林。
林地选海拔500米以下低山丘陵台地。
栽培品种须采用嫁接繁殖法。
【保护】在龙眼育种上,野生龙眼是很有价值的种质资源。
木材结构细致,坚重,极耐腐、不受虫蛀,为工业强材,适作车、船、桥梁、水工、家具等用材。
果实可食。
建议将未遭破坏和分布较多的半常绿季雨林划为野生龙眼自然保护区,同时在附近国营林场建立种子园,为栽培育种提供种质资源。
【盛誉】龙眼为中国南方水果,多产于两广地区。
与荔枝、香蕉、菠萝同为华南四大珍果。
其树高一二丈,叶长而略小,开白花,成实于初秋。
其实累累而坠,外形圆滚,如弹丸却略小于荔枝,皮青褐色。
去皮则剔透晶莹偏浆白,隐约可见内里红黑色果核,极似眼珠,故以“龙眼”名之。
泉州是全国龙眼主要产区之一,自古盛产龙眼。
泉州人通称桂圆鲜果为龙眼,龙眼焙干后为桂圆。
商户常把两者统称为“桂圆”。
如今:最佳的龙眼,兴化桂元: 莆田市位于东海之滨、台湾海峡西岸,因其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极宜种植龙眼等亚热带珍贵果树,其中龙眼、枇 杷、荔枝、蜜柚是莆田市传统的四大名果,历来驰名海内外, 尤以龙眼为佳,素有“兴化桂元甲天下”之美誉。
莆田龙眼因其栽培地域独特,孕育了众多品种和优良品质。
全市现有品种80多个,为全国最多。
由于莆田地处我国龙眼栽培适宜区的北缘,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日夜温差大,有利于可溶性固形物(糖分为主)的积累,所以兴化桂元风 味较其他产地香甜,并培育了许多优良品种。
莆田龙眼以果大、可良率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即 含糖高)为特点,“水南1号”、“友谊 106”这两个品种, 已达国家一级龙眼标准,为国内领先;“松风本”、“立冬本”以其晚熟而倍受青睐。
主栽品种 “乌龙岭”、“油潭本”、“水南1号”、“松风本”、“ 立冬本”等品种成熟期在8月中旬至 10月中旬,平均单果重13-19克,可良率65-7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3-5%,维生素C含量丰富, 每百克果肉中含有43.12-167.7毫克,这些指标都明显优于其他产区。
【历史】龙眼原产我国南方,栽培历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汉代。
北魏(386—534年)·贾思勰《齐民要术》云:“龙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
”因其成熟于桂树飘香时节,俗称桂元。
古时列为重要贡品。
魏文帝(535—551年)曾诏群臣:“南方果之珍异者,有龙眼、荔枝,令岁贡焉。
”宋代,龙眼已在泉州普遍种植。
北宋·泉州府同安县人苏颂《图经本草》(1061年)载:“龙眼生南海山谷中,今闽、广、 蜀道出荔枝之处皆有之。
南宋,泉州郡守王十朋赞颂龙眼:“绝品轻红扫地无,纷纷万木以龙呼,实如益智本非药, 味比荔枝真是奴。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记述:“龙眼树似荔支,而叶微小, 皮黄褐色。
荔支才过,龙眼即熟,故南人曰为荔枝奴。
泉州府诸县皆有,郡中(今鲤城区、丰泽区)尤盛。
”明·泉州人何乔远《闽书》记述泉州一带“园有荔枝,龙眼之利,焙而干之行天下。
”泉州龙眼用嫁接技术繁殖方法的历史已很久远。
明·徐勃《荔枝谱》(1597年)和邓道协《荔枝谱》(1628年)都有关于龙眼用嫁接繁殖的记载。
清初·周亮工《闽小记》(1666—1668年)和郭柏苍《闽产录异》都记载用嵌接法换种,沿用至今。
旧法用挂钵填土。
泉州龙眼品种很多,风味不一。
著名品种有普明庵本、红孩儿本等50多种。
最受赞誉的首推“东璧”龙眼,1993年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东璧”龙眼原产自泉州市区开元寺内东塔旁的原东璧寺一隅,因而得名。
其母本是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开元寺僧人种植的,历300多年至抗日战争期间才枯死。
泉州承天寺内有一株已200多年的古龙眼树,是现存的“东璧”龙眼中树龄最长的。
而今“东璧”龙眼,在泉州及本省其他龙眼产区均有广泛繁殖。
传说早年仙游有个僧人从泉州开元寺取去“东璧”龙眼苗,在仙游境内栽植,现已繁衍2万株成年树,取名“泉州本”,但其品质逊于原产的“东璧”龙眼。
“东璧”龙眼品质优良。
其果皮有淡黄色的虎斑纹,泉人称为“花壳”,是外观有别于其它龙眼品种的最显著区别。
“东璧”龙眼又称“糖瓜蜜”,果肉呈淡白色,透明如凝脂,厚而嫩脆,甘甜清香,具有“放在纸上不沾湿,掸落地下不沾沙”的特点,堪称果中珍品。
另有“福眼”,原称“虎眼”。
《泉州府志》有“大者名虎眼”的记载。
泉语“虎”、“福”的音近,以“福眼”代替“虎眼”,取其吉祥美好之意。
福眼是泉州的主栽品种,有8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曾荣获国际巴黎旅游美食金质奖和中国农业博览会优质奖。
近年全省各龙眼产区均有大量种植,是我省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
据说台湾种植的大型龙眼,当地同胞也称“福眼”。
【龙眼药用】龙眼即桂圆(桂元、元肉)。
和荔枝性属湿热不同,龙眼能够入药,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
【染料作用】《原色台湾药用植物图鉴2》在龙眼叶的成分中记有「槲皮素,槲皮?」,我们据以判断这植物很可能可以染色,所以就动手尝试,结果不出所料,顺利地发现其黄褐色系的呈色。
龙眼叶与龙眼果皆密生于枝末,当龙眼采摘下来,小枝上还带有不少绿叶,绿叶清除之后,堆满果园树下。
近几年,当我们着手研究植物染色之后,自然会想起龙眼枝叶是否具有染色效用的问题。
经试染之后,发现染色效果不错,值得推广。
染料使用部位:枝叶、干材
最牛逼的水果广告语
抛掉我虚伪的壳和坚硬的心,用我柔软的身体温柔地对你——XX龙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