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作文
麦收夏天是一个收获麦子的季节,这不我姥姥家开始收麦子了。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来到姥姥家,看见姥姥和姥爷正准备去地里收麦子。
我赶紧坐上他们的车朝那块地飞驰而去。
一路上,我看见金色的麦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在风姑娘的吹动下,像海浪一样高低起伏,真是美极了!到了目的地,我下了车,跟着老爷来到地头,老爷说:“一会用联合收割机收这块地的麦子,地头上的麦子收不到,得先用镰刀割一割才行。
”于是我们开工了。
忽然这时传来机器“轰隆隆”的巨响,把我吓了一跳,我想:这是什么东西在响,声音这么大。
转头一看,原来是一架非常大的联合收割机正在工作,我连忙跑近一些,仔细地看了看:这架联合收割机就像一个永远吃不饱的“大怪物”,不停地在吃着麦子:首先前面有一个不停转动的耙子,就像人的手把麦子搂起来,里面还有一个旋转的转轴,把搂起来的麦子输送一个通道麦子经过通到,来到机器的内部,经过加工把麦粒留下储存到一个大铁箱里,把麦糠和麦秆从后面吐出来。
联合收割机来到地头,人们把一大块布铺在铁箱子的下面,打开铁箱盖,麦子就像瀑布一样流了出来,然后人们再把麦粒盛到袋子里运回家。
不久,一大块地的麦子都被这个“大怪物”吃得一干二净。
后来听妈妈说,以前即使很少的一小块地,用人工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收割完,并且人们还会累得筋疲力尽。
听了妈妈的话,我想:现代化真是好
又省时又省力。
关于/麦收的作文
麦收的遐想 夏季的风,就像馍锅里的“蒸汽”,它吹热了大地也“蒸熟了遍地麦子。
”老农戴着一顶草帽,来到了地里,看到了熟透了的麦子,眼睛眯成一条缝儿。
啊
一块橙黄的麦地就是一个幸福的憧憬。
农民伯伯的腰变成了一张弓,背上还背着一个大太阳。
汗水调皮地弄湿了人们的衣裳,不小心落到了地上。
人们不顾休息,只是不断地挥动镰刀,割起一束束麦子。
啊
一束束麦子就是汗水的结晶。
一束束麦子,就是一份辛劳的写照
收割完后,麦场上骤然出现了无数小丘,高山那样高,老汉站在上面,像巨人一样,脸上绽出笑容,就像绽开的菊花一样。
大伙唱着歌儿,带来了欢笑,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地来到了地里,嚷嚷着要抬麦穗。
他们说,麦穗是村上大叔大婶们失去的心血和汗水。
我们要把它们捡起,还给他们。
‘一双双小手小心翼翼地捏起一颗颗汗水一滴滴心血,一个个希望,一分分辛苦,可是,当他们回过头来时,小篮中的麦穗已变成了又大又香的白馍
我家的麦收 作文 郝菊香
麦收时节 听,机声隆隆,大型联合收割机在麦海中欢快的唱着;看,麦浪翻滚,人们站在地头树荫下喜笑颜开等着接麦。
这又是一个丰收年。
人们看着眼前的情景,不由的想起大生产队时的收麦景象。
有位大娘说:“那时候,布谷鸟一叫,别想睡觉,铃声一响,马上到场,披星戴月就下地了。
队里规定:一分一垄,十分十垄,拉开趟子,摆开阵势,谁也不让谁,谁也不替谁,你追我赶,低着头只听见‘唰唰唰’的镰刀割麦声,一清早下来,累的人腰酸背疼,俩胯骨酸疼酸疼的,走路一瘸一拐,回家只能吃个红薯干面馍,喝一碗红薯干子茶,那年月,没法提。
”另一位大爷接着说:“你们妇女光割麦还好受些,我们男人拉麦、摊场、翻场、起场、扬场,干不完的活,一天五场(即出五次工),晌午头翻场,热、渴,加上麦尘呛,使人喘不来气。
我最怕翻二遍场,怕麦秸裹籽,累得胳膊酸麻胀疼。
有一年,咱队的麦一直打到八月十五,麦在垛上生芽,麻雀在麦垛上布窝。
人吃苦受累,但粮食打的不多,一亩地二三百斤,那时候没有化肥、农药,种子也不知种了多少年的麦种。
麦罢了,一个人只能分七八十斤,好一些的队也不过百八十斤,哪像现在,你看今年的麦子从种到现在虽然没下透犁雨,但今年的产量还不错,籽粒饱满,一亩地少说也打八九百斤。
”来福插嘴说:“俺今年的麦子比去年的还好呢,我年前年后浇了两遍水,一千多斤没远跑”大爷接着说:“你们这些年轻人那吃过哪种苦啊,你们真是生在蜜糖罐里,住在幸福窝里,现在多享福啊,站在地头看着车,割了只管去接麦。
”刚从南方打工归来收麦的朱开放说:“老头,你说的还不到位呀,外国现在已经是现代化大农业了,人坐在屋里不下地,电脑前面总指挥,一按电钮车下地,遥控指挥多神气,等着看吧。
”大爷哈哈一笑说:“我恐怕是等不到了。
”“不一定,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说不定明年就到咱这里了。
以前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落地摔八瓣的耕作方式再也看不到了。
”开放兴奋地说。
“哈哈哈哈,我们就盼着这一天那。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是啊,农民生活好,全靠党领导。
现在种地不交粮了,还有补贴年年涨;学生上学不交钱了,全都享受两免一补;有病不用愁了,新农合解民忧,报销比例逐年增加;村里修了水泥路,天阴下雨畅通无阻。
党和政府为咱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啊
听着大家的议论,看着眼前的情景,想着党的富民政策,我从内心深处感谢党和政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作文麦收期间的见闻感受600字
读《骆驼祥子》有感 大概在考试前的一个星期,我读完了老舍的著作——《骆驼祥子》。
可能由于太深了,我还没看懂,看了个大概内容,祥子来自乡间,带着农民的质朴和固执,当他认准了拉车这一行,一心想买上自己的车。
凭着勤劳和坚韧,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成为上等车夫。
不到半年就被逃兵抢走,失去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
祥子没有灰心,又想从头开始,结果钱被别人抢走了。
虽然他奋发向上,但结果却什么也没有。
可见当时社会的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呀
骆驼祥子的正义、他的诚实,使他认识到很多人,有从朋友到夫妻的虎妞……在老舍的笔下,出现了很多人物,如商人、巡警……小说里拉车子的大多是农夫,他们勤劳,结果还和祥子一样。
现在的社会稳定,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只要勤劳就可以富起来。
关于麦收时节的作文400子
听,机声隆隆,大型联合收割机在麦海中欢快的唱着;看,麦浪翻滚,人们站在地头树荫下喜笑颜开等着接麦。
这又是一个丰收年。
人们看着眼前的情景,不由的想起大生产队时的收麦景象。
有位大娘说:“那时候,布谷鸟一叫,别想睡觉,铃声一响,马上到场,披星戴月就下地了。
队里规定:一分一垄,十分十垄,拉开趟子,摆开阵势,谁也不让谁,谁也不替谁,你追我赶,低着头只听见‘唰唰唰’的镰刀割麦声,一清早下来,累的人腰酸背疼,俩胯骨酸疼酸疼的,走路一瘸一拐,回家只能吃个红薯干面馍,喝一碗红薯干子茶,那年月,没法提。
”另一位大爷接着说:“你们妇女光割麦还好受些,我们男人拉麦、摊场、翻场、起场、扬场,干不完的活,一天五场(即出五次工),晌午头翻场,热、渴,加上麦尘呛,使人喘不来气。
我最怕翻二遍场,怕麦秸裹籽,累得胳膊酸麻胀疼。
有一年,咱队的麦一直打到八月十五,麦在垛上生芽,麻雀在麦垛上布窝。
人吃苦受累,但粮食打的不多,一亩地二三百斤,那时候没有化肥、农药,种子也不知种了多少年的麦种。
麦罢了,一个人只能分七八十斤,好一些的队也不过百八十斤,哪像现在,你看今年的麦子从种到现在虽然没下透犁雨,但今年的产量还不错,籽粒饱满,一亩地少说也打八九百斤。
”来福插嘴说:“俺今年的麦子比去年的还好呢,我年前年后浇了两遍水,一千多斤没远跑”大爷接着说:“你们这些年轻人那吃过哪种苦啊,你们真是生在蜜糖罐里,住在幸福窝里,现在多享福啊,站在地头看着车,割了只管去接麦。
”刚从南方打工归来收麦的朱开放说:“老头,你说的还不到位呀,外国现在已经是现代化大农业了,人坐在屋里不下地,电脑前面总指挥,一按电钮车下地,遥控指挥多神气,等着看吧。
”大爷哈哈一笑说:“我恐怕是等不到了。
”“不一定,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说不定明年就到咱这里了。
以前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落地摔八瓣的耕作方式再也看不到了。
”开放兴奋地说。
“哈哈哈哈,我们就盼着这一天那。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是啊,农民生活好,全靠党领导。
现在种地不交粮了,还有补贴年年涨;学生上学不交钱了,全都享受两免一补;有病不用愁了,新农合解民忧,报销比例逐年增加;村里修了水泥路,天阴下雨畅通无阻。
党和政府为咱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啊
听着大家的议论,看着眼前的情景,想着党的富民政策,我从内心深处感谢党和政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作文繁忙的麦收400字 请给我答案
年一度的麦收时节开始了,在这农民们收获的季节里,我们走进田间地头,一起去分享农民们丰收的喜悦吧
瞧,先进的农业机器走进了田间地头,一台台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边收割边碎秸边脱粒,收割机里的麦粒如水般倾泻而出。
看着装满麦粒的一辆辆农用三轮车,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怎能想象到这是一派多么震撼人心的场景呀
当然,也有一些小的地块,机器无法开进去,只能依靠传统的镰刀进行手工收割,农田里的农民顶着炎炎烈日,戴上一顶草帽,挥舞着镰刀,伏下身子“刷刷刷”地割着,身后是一捆捆摆放整齐的麦子,这样虽然慢了一些,累了一些,但是也挡不住农民们往家抢收的劲头,挡不住他们脸上那种洋溢的笑容,难怪人们常说劳动是最美的
农民们把自己收割的小麦铺散在门口进行晾晒,为了给麦子晒晒太阳,他们过一段时间就要给麦子翻个身。
看到他们是那么认真、仔细,让我不由得想到了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是呀,其实麦收很辛苦也很累,但当把麦子堆起来时,看着眼前这一座座像小“金字塔”似的麦子,农民们满心都是收获的喜悦。
六月,又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六月,农民收割时的汗水、疲惫和在打麦场的兴奋快乐交织在一起,真的使人难以忘怀
每年麦收季节,很多农民伯伯们在麦田里焚烧秸秆。
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这是因为农民对秸秆焚烧还存在认识的误区,认为对农作物是好的,其实有害无益。
这是因为农民对焚烧秸秆的科学原理不够认识,而导致的。
我们要多学习科学,少迷信。
每年麦收季节,很多农民伯伯在麦地里焚烧秸秆。
请你谈谈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焚烧秸秆既是资源的浪费,又是无耐的选择。
首先大家都知道秸秆是一种资源,但由于其收集的季节性和其分散广、重量轻的物理特性和资源的价值属性低的特点,注定了收集与利用的困难。
其次,秸秆持续全量还田也不利于农民的播种以及影响植物生长。
所以,秸秆是收集利用较难的可再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