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证考试考的导游词是哪几个地方
祁县,古称昭馀,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
祁县位于晋中盆地中部,汾河东岸,全县辖6镇2乡,总面积854平方公里,人口25.54万人。
1994年国务院批准祁县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沿革] 祁县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现了梁村古文化遗址,在距今五千年以前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类就在此繁衍生息。
据《周礼 职方》与《尔雅 释十薮》记载,在远古时代,太原盆地南面是一片长满杂草的积水地带,叫做“昭馀祁泽薮”,祁地由此而得名。
战国时期,祁地属赵国。
秦代,祁地属太原郡。
西汉初置祁县。
王莽篡汉,改祁为示,后复祁县。
晋代恢复分封制,祁县属太原国,县城迁到祁城村。
北魏时,祁县属太原郡。
孝文帝太和年间,迁县城于今址。
北齐天保七年废祁县。
隋开皇十年重置县置,属并州。
唐武德三年,属太州,后复属并州。
金代,在县东南之团柏镇设帻州,县属之,不久帻州废,县属晋州,改祁为祈。
元大德年间,复称祁县,属冀宁路。
明清两代属太原府。
民国初年属冀宁道。
1937年底属山西省第四行政区。
解放后属榆次专区,后改称晋中地区。
[文物古迹] 祁县古城以其严谨周密的布局设计,精巧细致的建筑工艺,被概括为“一城四街二十八巷,六十个圪道,四十个大院,万余间房室”。
其间有与乔家大院相媲美的渠家,何家,马家等十二处。
最能体现祁县文化特色的,莫过于历代名门望族。
祁县望族,以宋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宋金以前的望族为祁氏,王氏,温氏家族为代表,多出名吏贤官,才子雅士;宋金以后的望族以乔氏,渠氏,何氏等家族为代表,多出商贾巨富,理财能手。
祁县是明清时期富商大贾云集的地方,仅县城就有商贾数百家。
城内景点规划以四大院位主体建立四大馆,即:渠家大院——晋商文化博物馆;长裕川大院——历史名人蜡像馆;昭馀书院——文史民俗馆;何家大院——古典建筑展览馆。
[风味特产] 玻璃酒具,酥梨,六曲香酒等。
[交通] 祁县古为“川陕通衢”,仅是全省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南同蒲复线铁路与国道108,208公路及省道大远,东厦,祁文公路交织成网,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
[旅游电话] (0354)*******祁县 我的家乡 一个小城 是电视剧《乔家大院》的播出让更多人听说了她 自小上学便游走于古老的街巷里 可能是因为太习惯了 竟对这一切的古老的厚重感没有些许感知 等到发觉了才开始观察回味 然后发现她深的让你读不透 每一片瓦砾的斑驳都有一截时光 每一块青砖的坚实都有一种气量 每一处屋檐的挺拔都有一种威严 每一条巷道的幽深都有一种追寻 每一个角落的静谧都有一段故事 第一次对她名称的来源有了解是高中的语文课,永生哥在讲一篇古文时告诉我们的。
还记得那是关于“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嫌”来源的一篇文章。
文章的主人公,祁黄羊,是春秋晋国大臣,祁地便是晋国王分与他的领地。
又找到这样一段 “据《周礼·职方》与《尔雅·释十薮》记载,在远古时代,太原盆地南面是一片长满杂草的积水地带,叫做“昭馀祁泽薮”,祁地由此而得名。
春秋战国时期属晋国,公元二年(前556年)将祁地分给大夫姬奚做食邑。
姬奚以地为氏,改姓祁,即祁黄羊,城邑建于今县城东南7.5km的古县村,历经2500多年的风雨沧桑,到本世纪初年,下古县村东门楼巷、南口等处,仍有古土城遗址可寻。
村中原建古祁奚庙,祭祀祁奚,于建国前塌毁。
秦、汉、三国属太原郡,西晋祁(265-290年)仍归并州统辖,县治迁徙至今县城东南3.5km的祁城村,现古城已无遗址可寻,但仍有“城角池”“城门口”等地名,可大致推测古城的位置。
直至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年),并州别驾分瓒始迁县治至今址,筑土为城,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
” 她越厚重,我就越卑微,越惭 上文提及的景点今天都有了变化,新添了珠算博物馆(展现晋商繁华的例证);度量衡博物馆(让你不得不佩服于古代人民的智慧);晋商镖局,家私博物馆等。
“祁县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务院1994年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古城是集传统街巷、店铺、寺庙于一体的庞大的明清建筑群。
古城内商贾大院墙高院深,造型华丽;古寺观庙,或南或北,或东或西,各司其职,成为古城内空间、信仰、乃至文化的向心,唯系古城千余年的社会、经济、文化网络。
追根溯源,古城及民居的建设皆源于其特定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根脉。
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祁县人却有着以经商为荣的传统。
源于山西晋商的票号业,祁县人也是创立和发展者,商业发达时期,县城一派繁荣景象。
从现存建筑依稀可辨当年店铺的门类,民宅的营造也处处体现着以商为荣的经营理念。
时事变迁,如今古城墙已荡然无存,但豪华宏大的明清古建筑群依旧述说着当年的盛况。
祁县古城与平遥古城一样是古代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的典型实例反映,但与平遥古城相比,祁县古城蕴含着另一种文化现象,毕竟渠氏家族、乔氏家族曾经各自垄断了东西半城,这里的古建筑规模更宏大,结构更精巧,工艺更精细,文化品味更高。
祁县古城与平遥古城的雄伟与众多晋商大院的雍荣相比,更多地体现在它的集古老街巷、店铺、民居大院、古寺庙以及众多名人、民俗于一体的文化现象。
祁县古城完全堪称为平遥古城的“姊妹花”。
” 想起了那些石板路,想起了造型各异雕刻精细的屋顶屋檐,还有一块块大大方方的墙砖。
她依然蜿蜒曲折,寂寞深藏。
又想起了祁县文武名人,大将王允,花间派词人代表温庭筠,山水田园诗人王维,还有造就三国演义巨著的罗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