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导游词 > 玉林导游词80字

玉林导游词80字

时间:2014-09-26 13:36

三峡导游词(40、50字左右)

长江三峡是指在重庆市至湖北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的奉节县,东至湖北省的宜昌市,全长193千米。

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因而得名。

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

最窄处不足百米。

三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强烈下切而形成的, 因此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泸定桥导游词和井冈山之间的词

在教改沸沸扬扬,教法五花八门的情况下,我校从优选择实践了谢仲卿教授主持的“两先两后”课题教学法。

经过三年的实验,我们深深感到,“两先两后”课题适合农村实际,是用最简单的办法落实课改精神。

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在“两先两后”课题框架内,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两先两后”改变以往的教学程序一位名家曾经说过“衡量课改成败的关键是看学生学习方式是否转变。

”“两先两后”(先学后教,先练后导)教学法就是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学习变为主动、自觉的学习。

(1)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做一些基础性的练习。

自学过程中,我保证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让学生走进文本。

难度大点的习题,通过学生精读、感悟、自学,做题,老师评讲。

通过学生思维能力的生成和思维结果的呈现,让学生走出文本。

(2)学生先学,让学生课堂上有事可做,并且有目标,有任务,有压力,既让学生动脑,又让学生动手。

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广,学习的机会有保证。

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满堂灌,学生充当听客,看客。

即使老师讲得再好,也是事倍功半。

(3)充分发挥“兵教兵”的作用。

①让同桌根据课本,根据知识点相互给同桌出题,然后交换做,做完再交换互改。

这样做,不仅活跃了气氛,还提高了学习效率。

②课文的重点语段,在学生多次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再由提问题的同学点名要求同学回答。

让会的教不会的,这样做,既解放了老师的劳动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力。

(4)练习的设计低坡度,有梯度。

让学困生有会做的题,中等生有思考了就会做的题,优等生有挑战性的题,既照顾了全体,又训练了优秀生。

每一节课都以鼓励为主,表扬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二、敢于创新,灵活运用新的教学模式任何一样一成不变的模式都会使人厌倦。

教学中,根据实际,灵活运用“两先两后”教学模式。

如:在口语交际(采访任课老师)中,让学生先拟定好采访问题,然后现场采访我。

通过实践,发现有的同学说话不注意称呼,有的同学不注重礼貌,有的语气不妥,有的用词不当。

通过学生或老师点评,学生印象深刻。

又如:在劝说的口语交际活动中,设计这样一道题:周末了,经过一周紧张的学习,你很想放松下,看看湖南台的《天天向上》或《快乐大本营》,而你的母亲却要看韩剧,你如何劝说你的母亲

把这一道题作为周末作业,劝说成功的下周展示。

再如:在学习《三峡》这篇游记时,我让学生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每人充当一回导游,写一篇导游词,简洁介绍三峡的景物及特点。

三、因地制宜,创造性使用教材区域的不同,城乡差异,还有各地中考试题各具特色等因素,在不违背编者意图的基础上,任课老师根据学情不同而创造性使用教材,选择性使用学材。

如在讲授《地毯下的尘土》这课时,课后有这样一道题:“虽然当时没有人知道,但自己心里却很不安。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你愿意说给人听吗

可以肯定,一旦说出来,心里不安就会消失。

我把这道题设计成课前问卷题:你认为诚实重要吗

你做过不诚实的事吗

用一句简洁的话写出来然后展示。

这样设计简洁明了,适合农村实际。

况且引导学生把不诚实说出来本身就是一种诚实。

还有,文中的米妮在地毯下发现了十二枚金币。

这既是文章的高潮,也是体现写作意图的关节点。

我设计了这样一道拓展延伸题:如果你是米妮,你会接受这十二块金币吗

为什么

这就很自然把课本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既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又培养了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四、小试牛刀,成绩喜人作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和习惯。

辛勤的付出换来初步的成效。

2012年秋期,在县语文知识竞赛中,我班2人获特等奖,3人获一等奖,6人获二等奖;2013春期,在“中国梦”征文比赛中,5人获特等奖,我班就占了3人次;6人获一等奖,所有参赛选手全部获奖。

科研成果收获颇丰。

2011年8月录像课《桃花源记》获市级一等奖。

2012年7月说课《桃花源记》获市级一等奖。

2013年6月教学设计《桃花源记》获市级一等奖。

2010年6月论文《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反思》发表在《玉林教育》第六期。

2011年8月论文《浅谈作文教学的有效尝试》发表在《广西教育》2011年第八期。

2013年5月参与市级课题《初中作文生活化的研究》结题。

近几年来,在县级、市级的说课、讲课比赛中,在我和其他专家的指导下,我校派出18人次,15人次五个科目获得一等奖。

总而言之,我要做个学习型的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

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片广阔的芳草地,我就是其中平凡的一株,我一定要尽情地享受阳光雨露,散发我独特的芬芳。

如果说,语文课堂犹如幽美的康河,我一定要“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相信有那么一天,我将“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用古文描述四季的变幻

春夏秋冬四阕词:  春  傍花随柳,雕轮骢马,紫陌践香尘。

巧啭黄鹂,翻飞粉蝶,风景醉人魂。

 笙歌劝饮垂杨下,娇鸟唤游春。

狼藉杯盘,玉山颓倒,归去日西沉。

  夏  彩鸳戏水,黄莺织柳,庭树尽浓阴。

水阁榴丹,回廊桐碧,风过觉微熏。

 方床石枕清无暑,碧筒劝频斟。

瓜李冰凉,芰荷香满,坐待月华生。

  秋  寒蛩泣露,银蟾吐月,万户捣衣声。

桂蕊飘香,菊英初绽,新酿醉花阴。

 金风簌簌惊黄叶,天际雁声频。

玉烛泪流,金炉香烬,侧耳听残砧。

  冬  玉梅才放,瑶花乱舞,朝野庆升平。

炭炽红炉,歌扬白雪,红粉侑金樽。

 楼台似玉轻寒透,痛饮已微醺。

脍鲤炮羔,浅斟低唱,莫负好青春。

  四季即景诗:  春景第一  梅花径里雪痕香,苦教春回试众芳。

  弱草不经笼雨露,柔枝岂惯历烟霜。

  溪山似尽羞文绮,莺燕如歌和转簧。

  九十光阴时荏苒,风林绕出玉林行。

  夏景第二  赤帝炎威事不将,荷风荡漾过来香。

  几头消昼嫌窗小,户下看书倦日长。

  竹影倚帘桐影静,松声入阁柳声凉。

  浓阴蝉调增人恨,拟抱水壶向北堂。

  秋景第三  长天秋水雁鸿声,桂子飘香月渐明。

  金菊篱前争艳色,芙蓉江上斗新清。

  夜凉如许西风紧,朝气寻常白露生。

  砧杵慢闻更漏静,愁人悲听野蛩鸣。

  冬景第四  霜景寥寥胜事无,小轩闲坐向红炉。

  一阳初动纹添线,双鹤曾言预朔呼。

  现在江山参冷暖,时来松柏耐荣枯。

  玉楼寂寞三冬景,每听春堂羯鼓奴。

  四时回文诗:  花朵几枝柔傍砌,柳丝千缕细摇风。

  霞明半岭西斜日,月上孤村一树松。

(春)  凉回翠簟冰人冷,齿心清泉夏月寒。

  香篆袅风清缕缕,纸窗明月白团团。

(夏)  芦雪覆汀秋水白,柳风凋树晚山苍。

  孤帏客梦惊空馆,独雁征书寄远乡。

(秋)  天冻雨寒朝闭户,雪飞风冷夜关城。

  鲜红炭火围炉暖,浅碧茶瓯注茗清。

(冬)  四时回文诗:  芳树吐花红过雨,入帘飞絮白惊风。

  黄添晓色青舒柳,粉落晴香雪覆松。

(春)  瓜浮瓮水凉消暑,藕叠盘冰翠嚼寒。

  斜石近阶穿笋密,小池舒叶出荷园。

(夏)  残石绚红霜叶出,薄烟寒树晚林苍。

  鸾书寄恨羞封泪,蝶梦惊愁怕念乡。

(秋)  风卷雪蓬寒罢钓,月辉霜析冷敲城。

  浓香酒泛霞杯满,淡影梅横纸帐清。

(冬)  词云:  我爱春,春意好,山嘴吐清烟,墙头带芳草,黄鹂骂杏花,惹得游蜂恼,海棠憔悴牡丹愁,只恐韶光容易老。

  我爱夏,夏日长,玉碾棋声碎,罗纨扇景凉,南风卖奇货,一路菱荷香,蝉在绿荫深处噪,也应回首顾螳螂,  我爱秋,秋色朗,篱菊想陶潜,征鸿唤苏武,黄叶落在阶,因风乱飘舞,双双紫燕数归期,旧巢留待明年补。

  我爱冬,冬日闲,烹茶消雪水,曳杖看冰山,戍妇征衣曲,将军夜度关,若遇渔翁堪入留,笠蓑披带冻云还。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