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导游词 > 天积山石窖导游词

天积山石窖导游词

时间:2014-05-12 04:59

谁能写一篇关于三峡的导游词啊 250字左右啊 急急急谢谢了

各位嘉宾,我们位于就是马陵山风景区 马陵山位于亚欧第一枢纽城市新沂市市区南郊。

北起山东兰山,南抵宿迁。

国家AAAA重点风景区江苏省马陵山风景区位于新沂市区南10公里处,古称司吾山,亦称吾山。

它由峰山、斗山、虎山、奶奶山和黄花菜岭五座山组成,当地人称为“五姊妹山”。

群山之中以峰山五华顶为主峰,形胜之美,称于江淮。

景区以其奇特的自在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著称。

清代乾隆皇帝六度南巡,三幸司吾山,写下了“钟吾漫道才拳石,早具江山秀几分”的诗句,形象地赞美了马陵山的瑰美。

马陵山风景名胜区约6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8.9平方公里。

总体布局为三大景区:三仙洞景区为核心景区,精华所在,面积11.8平方公里,黄巢湖景区以自然野趣和水上活动为特色,面积11.28平方公里;花厅景区以“花厅古文化遗址”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为主要内容,具有科普游览功能,面积6.82平方公里。

现在 大家来到的就是远近闻名的三仙洞。

传说从前山东有个贩鱼的小伙子,推着一车鱼到南方去贩卖。

途中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笑呵呵地问他从什么地方来,到什么地方去

小伙子说他从山东地来,到宿迁、淮安一带去。

这老翁便拿出一封信,请小伙子捎给他的位朋友,嘱托小伙子经过司吾村时,别忘了上山找“仙人洞”,他的朋友就住在洞中。

小伙子来到马陵山下,在司吾村找个客店住了下来,看天还未黑,就出店门找老翁的朋友去了。

山间雾气腾腾,十分幽静,山崖上有个洞,周围树木遮天蔽日,树下有两位老者正蹲在石桌旁下棋。

小伙子见老者正在兴头上,不好意思打搅,于是就在一边观看,不知不觉看了三盘。

看看天色还是没有黑,只是一会儿暗,一会儿亮,树叶一会青,一会黄,心里好生奇怪。

直到两位老者下完了棋,小伙子才说明来由,并把信交给了他们。

两位老者挺高兴,留小伙子在那吃饭,饭后还要陪他转悠转悠。

小伙子心想不能再看了,要回店休息,明天好走路,于是就急忙走出山林,来到庄里,但是怎么也找不着原来的客店。

忙寻一老者来问,老者道:“庄是这个庄,不过这里多年没有这个客店了,听爷爷的爷爷说过,原来这里有过客店,有一次一个上乡小伙子推着一车鱼住店,上山游玩,谁知一去未回。

一车鱼烂在店里,车子也烂了,只剩下一根车把。

”那鱼贩一听,心中好奇怪,又无可奈何,只好空手回家。

来到山东老家一看,村庄也全都变了样,走遍全庄也没找着自己家门。

正好,过来两位中年人,上前寻问,中年人听后把眼一睁,说道:“那都是咱老祖宗的事,你问这些干啥

”小伙子忙说:“我就是那个贩鱼的,今天回家找不着门了。

”两位中年人一听,大怒,一边骂一边打:“哪来的小子,敢冒充俺的祖宗,非揍死你不行

”鱼贩白挨一顿揍,没办法,只好又回马陵山来找下棋的老者。

来到马陵山一看,两位老者还在下棋,这回他再也憋不住了,上前问道:“两位老者,我那日在此观棋,怎么回去一切都变了样,弄的我有家无归

”他们一听哈哈大笑,说道:“你在看下棋的那会儿,世上已经三百年过去了,你看那树叶一会青一会黄,那就是一年过去了。

”鱼贩一听,大吃一惊:“那你们是……

”“我们在此修炼三千多年,方成正果,你也在此修炼吧。

”小伙子心想:“也罢,回去也没人认我了。

” 从那以后,小伙子就留在马陵山和两仙一起下棋,一起修炼也成了仙,三仙洞因此而得名。

战国军事家孙膑、唐代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宋代抗金名将韩世忠……直至当代的陈毅元帅,都曾以马陵山作为与敌决战的战场,在这里演出了惊天动地、威武雄壮的战争大剧。

假如说古代的战争遗迹已在历史长河中湮灭或不可考的话,那么,陈毅将军在马陵山指挥宿北大战的前沿指挥部——三仙洞,却完整无损地保留了下来。

三仙洞位于峰山中部东坡,背后和两侧均为陡峭的山崖,洞前大树耸天,枝叶繁茂,将洞口遮掩。

三仙洞的两边都是山,属射击盲区,敌人的炮火打不着。

洞看上去不高不深也不大,约七八平方,不过,就地铺一张军用地图或一张棋盘是决无问题的。

想当年陈老总在此指挥三军,战争间隙,兴许还要跟身边的参谋们杀上一把楚河汉界呢

宿北大战发生于1946年12月15日至19日,适逢国民党导演的伪国民大会刚刚开过。

为取得军事上的配合,敌徐州绥靖公署于会前就集中25个半旅的兵力向我鲁南、苏北解放区进攻。

我军迅速集中山东、华中野战军24个团的兵力反击,由陈毅统一指挥,一周的时间全歼敌军2万多人,开创了我军打大歼灭战的成功先例。

敌69师师长戴之奇于兵败后绝望自杀。

陈毅将军即兴赋诗一首:“敌到运河曲,聚歼夫何疑

试看峰山下,埋了戴之奇。

关于三峡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

春东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鸟哀转。

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橘;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

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介绍三峡的导游词50~100字

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

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

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

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

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石门坊导游词

石门坊风景区是山东省重点风景名胜区。

石门坊山川秀丽,景色怡人,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

临朐石门坊风景名胜区位于山东省临朐县西北部,距县城12公里,为城关街道办事处、五井镇与青州市的交汇地带,以石门坊为中心,面积约15平方公里,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石门坊风景区山川秀美,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

石门红叶为齐鲁一绝,它因为山势结曲向南,山峰耸立对峙如门而得名。

这里的山川秀丽,景色迷人,尤其是每值深秋重阳节来临之际,这里的黄栌树叶就会经霜变红,漫山红叶,如火如荼,非常的美丽。

石门坊的红叶属于落叶灌木,它的学名又称黄栌、栌木,欧洲人又称为烟树,因为烟树是因烟花盛开时如烟似雾而得名,而我们石门坊的红叶与北京香山的枫叶是不同的,北京香山的枫叶形状是三角形的,而且它们生长的比较稀疏,而石门坊的红叶的叶片是椭圆形状的,由于它们生长的比较密集,所以当叶子全部变红的时候,看起来要比北京香山的枫叶还要红,尤其是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那万道金色的霞光洒在那晶莹透亮的红叶上,加之山中山径旁山榆点缀,顿时整个石门坊就像被一盏巨大的霓虹灯所笼罩,那景象仅用“壮观、美丽”是体现不出来的,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感受到它的神韵,若是哪位朋友有兴趣,傍晚时分就来体验这奇观吧

这些红叶的叶片本是绿色的,叶片中除了含有叶绿素之外,还含有能使叶子变成红色的花青素和叶黄素。

每值春夏两季,气温暖和,叶片之中的叶绿素就大量增加,所以在春夏时节,我们看到的叶子是绿色的。

但入秋以后,气温逐渐下降,此时叶片中的叶绿素就减少并在阳光下分解、消失,而花青素则大量的增加,所以我们到秋季看到的叶子就是红色的。

这些黄栌树木都是天然生成的,它最早生长在明朝的崇祯年间,已有350年的历史了,现在在我们南山坡上还有生长在明代崇祯年间的黄栌树祖,它们的树叶已是非常茂盛了,我们大家现在看到的红叶林区已经达到了3000多亩。

那我们就沿着这座石门桥登山吧

石门坊自古就有“山奇、水秀、洞险”的美称。

这里的山陡峭险峻,壁立千仞,古有“神州千峰比石秀,嶙峋奇石数石门”的诗句。

石门坊的水清澈甘甜,有另天池、小天池等几处泉眼,泉水趵突,奇观天成。

在山中还有十五个天然的洞穴,它们的洞势各异,惊险诱人。

过会儿我们登大门山间就可以观赏到这些天然洞穴。

石门坊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殷商时期,山中就建有逄公庙,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到了唐代,佛教发展,这里便僧侣会聚,石门坊就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佛教中心。

在唐朝的天宝年间,崇圣寺的倚山石壁上就刻有了数十尊的佛像,那儿在1992年已被列入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过会儿就会看到这些佛像的。

在其后的宋、元、明、清等各个朝代,人们都在此建寺立庙,这里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全石古建筑群,现在在我们的南山上还保存着完好的太平崮、魁星楼等古建筑,奇特的是这些古建筑的建造竟无用一砖一瓦,全部用石块砌成,真的是鬼斧神工。

著名诗人梦熊曾用这样的诗句来赞美它们:“石门红叶二月春,太平仙境更诱人,造物鲁班匠心巧,游子抵回复登临。

”人们观看后都会惊叹叫绝,大家若是有兴趣,还有就是不怕艰险,可以到南山去一览,只因我们现在对南山的道路还未开凿,所以在今天的游玩中我只给大家介绍一下。

近几年,我们临朐正在大力的开发旅游资源,现在在山中投资建设了红叶山庄、迎宾楼以及各种娱乐场所。

在以后的建设中我们准备往南延伸,那时的石门坊将会成为一个以民俗、游乐、休闲、赏叶为一体的综合娱乐场所。

我们石门坊将以一个全新面貌迎接五湖四海的朋友前来观光

石门坊的半山腰耸立着两座古老的佛塔,它们都是建在明代,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佛塔,称为“宣德塔”,它建在明朝宣德七年,是为石门坊的主持僧志善禅师觉修和尚所修建的,这座塔的高为7.5米,直径为2.4米,虽经历了500年的风雨,依然耸立石门山中,与石门红叶相映成趣。

这座塔的底下就是和尚的坟墓,古人说“和尚无儿指着塔(它)”,就是说和尚没儿子,所以他死后就为他建一座佛塔,以示尊敬。

下面的一座佛塔,我们称之为“天顺塔”,它建在明朝的天顺五年,是为一个名为志善禅师隐庵和尚所修建,它的体积要略小于宣德塔,这座塔虽已微微倾斜,但它的碑文还依然清晰可见,而志善觉修与隐庵和尚都是我们石门坊崇圣寺的住持长老,也是附近州县的佛门领袖。

沿山阶蜿蜒上行,路旁的树木枝叶茂盛,黄栌树叶随着山势的增高,红色越浓,景色也越美。

它的美是一种内涵美,自古至今,有很多文人墨客都曾在山中题词作赋,在怡然亭下巨石上有著名书画家尹瘦石题写的“观景台”,书法家朱学达题写的“朱谷丹岗”。

登至怡然亭,放眼四望,你会有种入仙境的感觉,正眼望红叶加白塔相称,红白相间,美不胜收,远望去层层红叶、翠松,变化飘渺,所有的美景都会收入眼底。

怡然亭的东北处便是“碧霞祠”,登过泰山的朋友都知道在泰山上有“碧霞祠”的庙宇,我们石门坊的“碧霞祠”与泰山的是一样的。

因为碧霞祠里供奉霞元君是东岳大帝的女儿,她的老家在山东,所以在我们华东一带非常的受尊敬,在好多山中都有她的庙宇。

登上碧霞祠的路比较崎岖,它共有九十九级台阶,祠里正中央供奉的便是碧霞元君,我们又称她为“泰山娘娘”、“泰山老母”。

两边还有“眼光娘娘”与“送子观音”的塑像,“泰山娘娘”是一位非常灵验的女神,所以来此地求子拜佛的人非常多。

石门坊自古便有“洞天福地”之称,山中共有十五处天然洞穴。

在北边山坡上就有知府洞、串门洞、织女洞。

其中知府洞是江南有一知府来石门坊游玩,被石门坊的秀丽景色所吸引,后来隐居的地方,知府洞的洞壁前方有一小洞口犹如天窗,此知府迷恋此地,所以我们称之为“知府洞”。

串门洞有两个洞口,真是鬼斧神工。

织女洞便是织女所住的地方,一年一度与牛郎在七月七日相会。

南行便可观赏到盼僧洞与尼姑庵。

相传在这里还发生了一段非常美丽的爱情故事呢。

传说有一农家女子,长的容貌秀丽,但她的家境贫寒,在她13岁那年,父母便将她卖出,来到了石门坊的崇圣寺做了尼姑,取名为慧明,慧明尼姑整日打坐修行,但她对当时男女授受不亲的现状十分不满。

有一日,慧明去佛堂的路上遇到了和尚贤和,两人谈话间非常投机,不久便相爱盟誓,他们两人以后经常约定在这茂密山林中幽会,这边的盼僧洞便是两人幽会之处。

大家看这个洞,它非常的奇特:此洞高不过两米,上边有一小口,下边有一大口,中间用石块砌接,人从下面的大口进去,里面有一石做的座位,人坐在里面,可以从上面的小口看到外面的人,而外边的人则丝毫看不到里面的人。

在当时看来,两人在此地幽会是非常隐蔽的。

这个洞的天然形成与这个爱情故事非常的巧合,只可惜的是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没有好的结局,他们的私会还是被住持僧发现了,他们把贤和和尚抓去,笞臀五十,逐出山门,贤和憎恨佛法,又思念慧明,遂生了绝世的念头,最后跳入波涛汹涌的大海中丧生,住持僧又把慧明尼姑囿禁起来,要她悔过自新,慧明因终日思念情郎,也萌生了死的念头,多亏天上的仙鹤相救才得以逃生。

以后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有情人,就把他们曾幽会的洞取名为“盼僧洞”,人们又在盼僧洞的旁边人工开凿了“尼姑庵”,就是尼姑慧明休息的地方。

大家听完了这段美丽的爱情,我们继续前行,石门坊的故事还很多很多,每一处景点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看,我们现在就要过仙人桥了。

在这里也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首先,我先给大家讲讲“仙人桥”这个名字的来历吧。

“仙人桥”是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为东海龙王祝寿后返回峨眉山路过的途径,所以后来就有了“仙脚踏开一线天,世人此过见神仙”的诗句。

在明朝的宣德年间,我们临朐出了个状元叫马愉,他的家乡就是现在的七贤镇朱位村,他少年的时候跟他的老师、同学一块来石门坊游玩,当他们路过仙人桥的时候,对面来了一个砍柴的樵夫,这樵夫挡住了他们的去路,老师让樵夫给他们让路,樵夫不肯,说:“只要你能对上我的对子,我就给你们让路。

”老师心想:你一个砍柴的樵夫能有什么学问

老师就点头答应了,于是樵夫就出了他的上联:“此木为柴山山出”,老师一听,一时回答不上来,其他的同学也都面面相觑,这时马愉同学略加思索,对出了他的下联:“因火成烟夕夕多”。

樵夫一听连连点头称赞,转眼之间,化作一团烟不见了。

原来是天上的神仙下山来指点。

以后,马愉同学进京赶考,考中了状元 ,还封了礼部尚书,人们就说马愉同学考中状元是因为在仙人桥上遇上仙了。

所以,凡到我们石门坊的人都想过仙人桥,因为在仙人桥上不仅能遇仙,而且还能进官、吉祥。

这边的三元洞便是明末青州知府河永清弃官隐居的地方,他在此洞虔诚修道了十几年,由于他的虔诚修道,头发都脱没了。

后来,他的虔诚感动了天上的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就派她的金乌鸟来给何永清送仙丹,何永清一吃完,头发马上变黑,他非常高兴,于是提笔在山石壁上写下了“但能留的金乌在,谁向石门看晚晖”的诗句。

那边有个通天洞,它便是金乌鸟给何永清送仙丹破开山石留下的痕迹。

紧挨通天洞的便是龙洞,相传东海的一条虬龙犯了龙规,被赶出了龙宫,此龙无奈,漫游天空,无处着身,到处寻觅栖身之地,当游到石门坊时,见此地丛林翠木,奇石秀峰,景色绝佳,便一头扎在这里形成龙洞。

“龙洞”也由此得名,龙洞非常的深,它的洞壁层鳞曲动,宛如一条巨龙身卧其中,看洞之深,就可知此龙的身躯有多大。

西行还有悬天洞,悬天洞又称鹁鸽洞,它因为有成群的十色飞鸽栖息处而得名,这十色的飞鸽是我们石门坊的警卫。

我们沿山路下行,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

我们石门坊的山路形状是一层一层的,每一层都有不同的观赏特色,我们经过夕阳桥,夕阳桥这地方只有傍晚夕阳才能照射此地,夕阳桥的名字也由此而取。

这边比较静一些,只有从山涧中流出山水的声音。

我们看这边山上有著名书画家武中奇题写的“滴水穿石”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这些水流常年不息,冬天天冷,这些水流便形成一根根冰柱,那时来此观光就会有身临冰山的境地。

这边便是奇观天成的石门“晚照”了。

“晚照”两字刻于清康熙四年,是由朐人衣于帝在此书刻的,由于这里地处山冈峡谷,平时很少有阳光照射到这里,只有在每年重阳节前后几天少数日子的傍晚,残阳才能透过群山照在“晚照”两字上,这时残阳把“晚照”两字反射于这边的另天池中,再加上山中红叶倒映池中,绚丽多彩,别有洞天。

“骈邑石门晚照残”的诗句也由此而得。

这边另天池中的水清澈甘甜,泉水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矿物元素,常喝极益人体健康。

相传,崇圣寺里的住持长老每天都派他的弟子来这里取水沏茶,他曾经作诗称赞它:“佛心静似山藏玉,书味清香水养鱼,神茶冲破正觉梦,不窘情思兴有余。

”看来,当时老和尚在石门坊山中过的是多么怡然自得啊

走进崇圣寺寺院,里面有两座庙宇,它们分别是逄公庙与文昌殿。

逄公庙最早建在殷商时期,距今已是三千多年的历史了,逄公庙里供奉的是逄伯陵大将军的塑像,逄伯陵将军是殷商时期一位好将军,有一年,朝廷叛乱,出了一位叫杨骥的叛军,杨骥想一举攻下商都,朝廷就派逄伯陵平叛,而杨骥则利用我们石门坊的有利条件,利用“悬羊击鼓,饿马咆槽”,使的逄伯陵中了他的“金蝉脱壳”之计,让叛军逃之夭夭了,逄伯陵将军深知难向朝廷复命,就跳进了南边的逄山自尽了,这便是“逄山留影万古传”的故事。

由于逄伯陵是一位好将军,所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为他建了这座逄公庙,称逄伯陵为逄山爷爷。

现在庙里墙上的壁画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逄公庙的西边便是文昌殿了,文昌殿里供奉的是文昌帝君。

它是一个人间俸禄的全国性大神,他的两旁是“天聋、地哑”的神像。

神像形象逼真生动,望子成龙的人都回来此地瞻仰膜拜,尤其是每年的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的诞辰日,那时四乡父老、学子文人都会纷纷登台膜拜,香烟成云,庙若闹市,非常的热闹。

崇圣寺的门口处有棵母子槐,它生长在殷商时期,这棵母子槐已有3000岁的高龄了,但她的树叶还是非常的茂密。

旁边的小树是以后自然生长出来的,它与母树的根部是连着的。

在石门坊崇圣寺的山石壁上刻有了很多的摩崖造像,这些佛像大都刻于唐朝天宝年间,这些佛像刻的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可惜的是到了唐朝末年发生了“会昌法难”,就是佛教与道教两派发生的战争,这些佛像全部被道教的人砸了头顶,不过这些造像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是研究我国唐代社会背景的资料,在1992年,这里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紧挨佛壁的便是三石龛了,这三个石龛自左至右我们分别称它为坐化龛、卧化龛与三盘炕。

其中卧化龛是石门坊崇圣寺第一代主持僧法正禅师生前的斋舍,也是他死后的寿堂,他临终前叮嘱他的弟子说他生在洞里,要死卧龛室,他的弟子就遵照师傅的遗言封了龛门,行了葬礼。

坐化龛是石门坊崇圣寺第二代主持僧聚公禅师生前的斋舍,也是他死后的寿堂,他为了效法师父,因为师父是卧于龛中圆寂的,所以他要坐于龛中圆寂,时间是大元元贞的十年五月一日。

这两位禅师因为圆寂不朽,人们就说两人的灵魂已升天成仙了。

右边的石龛是三盘炕,它因为龛中有三块石炕而得名,它是为一个名为道明的和尚所凿建的,它的时间是明朝的嘉靖十五年。

石门坊被群山环抱,优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这样的气候极利于植物生长,这里生产的柿子、苹果、山揸与药材非常盛名。

这里的柿子已有600多年的栽培历史。

这些柿子以果大、色鲜、味美而闻名,它们加工成柿饼、柿霜、煎饼畅销国内、出口国外,香誉四方。

这里的苹果个头大,含糖量高,比其他地方的苹果都要甘甜,水分多。

这里的核桃产量也很高,而且壳碎肉多,营养丰富。

山中盛产多种药材,有元胡、柴胡、全蝎、仙鹤草、益母草等百种药材,正因如此,石门坊有中药库之称。

我们沿着这边的山路就要下山了,为让大家的心情愉快,我再为大家讲一个发生在石门坊中的故事吧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贪财欺子十丧命”。

大家还不知道吧,我们石门坊又称石门房。

传说,石门房是天上财禄大神藏宝的地方,为了嘉奖人间善事,凡是家中生有十个男孩,而且品行端正,不生邪念的人就能到石门坊中开门取宝。

在山下有一个叫崇财的人他自小就死了父母,家境非常贫苦,但他勤劳做工,省吃俭用,不几年他的生活也有些富裕了,也就娶了媳妇,他的媳妇厉氏为他生了九个男孩一个女儿,他们夫妻勤劳耕织,小日子过的也算不错了,但是他们却不满足。

有一日,他的妻子对他说:“咱们孩子多,光靠死力气挣钱太难了,咱们人多力大,谁怕谁家

咱们要教孩子出小力,挣大钱,然后成为大财主,过荣华富贵的日子该多好

”崇财一听,也认为老婆的话有理,于是夫妻两人就教唆十个孩子不务正业,赚不义之财。

有一日,他的大儿子玉儿偷了邻居的一只羊,到集市上卖了两吊钱,当他接过儿子手中的钱时,心中很是高兴,当着十个孩子的面表扬了大儿子一番,他的妻子也随从赞不绝口的夸奖,而且还把十个熟鸡蛋赏给大儿子。

对其他孩子说:“你们以后要学哥哥,只要能弄到钱来,爹娘就满意。

”从此,他们的孩子就更加放纵,四处打劫、行盗,不多时日,他们家的财物大增,夫妻两人心中高兴,进一步放纵十个孩子。

这天,他们的四儿子偷了邻居永正家的牛,被永正发现便找他算帐,他们家不但不讲理,反而仗着人多势大,出手殴打永正致死,酿造了一场官司。

但崇财行贿买通了官方,使得案子早早了结。

这件事情过后,崇财一家人便无法无天了,整日放肆行为,仗势欺人,不几年,他们的家业增加了十几倍,一家人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

但是人心无足,一天,他的妻子厉氏对他说:“如果我们能开放石门,取到金银珠宝,那咱们就什么也不愁了。

”崇财说:“我也这样想过,但是咱们却只有九个男孩,缺一个没法去取啊

”他的妻子说:“这好办,咱们把女儿扮成男孩不就行了吗

”丈夫听了妻子的话也同意,两人喜形于色。

次日,他们便率领十个孩子来到石门房,到了石门房前,他们双膝跪地请求天上的财禄大神开门,说罢,门真的开了,他们一家人一见房中满满的金银珠宝,耀的眼都发亮,他们便赶快放下手中的担筐,往担筐中拼命拿取珠宝,不一会儿,他们九个儿子的筐中已是满满的,只因女儿力薄,拿的慢,急的他父亲催促说:“闺女,你快拿……”。

话还没说完,只听“砰”一声,石门紧闭了,贪得无厌、欺诈妄为的崇财一家人被关在房内,最终因窒息而死。

这件事惹怒了天上的财禄大神,从此为了防止贪婪之徒,石门房便永闭不开了。

故事讲完了,大家是不是都明白了贪婪、胡作非为的人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这也教育了我们一定要堂堂正正做人,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

石门房讲解到此结束了!朋友们,再见

万仙山风景区导游词

各客,大家好! 万景区位于河南省辉县市沙窑乡境距新乡市70多公里积达64平方公里,最高山峰海拔1672米,至峰顶可远眺黄河,一览逶迤群山。

景区由中华影视村——郭亮、清幽山乡——南坪、人间仙境——罗姐寨三个分景区组成。

主要景点有:红岩绝壁大峡谷、影视村、绝壁长廊、天池、莲花盆、白龙洞、喊泉、日月星石、黑龙潭瀑布、五峰山林海、黄龙洞、磨剑峰、罗姐寨、孙膑泉、七朗峰等200余处。

万仙山并非名山,能在短短的数年间挤身于知名景区,凭得是什么呢

有人说,是拍电影拍出名的,有人说,是照像照出名的,而更多的人说,万仙山是画笔画出名的,的确,每年来万仙山临景习作、绘画写生的人很多,全国有100多所院校把这里定为写生基地,绘画写生对宣传万仙山景区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但更重要的是万仙山景区风光秀美,集中了南太行的精华:赤岩绝壁雄浑、巍峨、粗犷、恢弘;红岩绝壁翠峰重叠,高耸入云。

奇峰俏石立山巅,青风轻拂欲飘然,姿态迥异盈灵气,恰似万仙临凡间。

飞瀑、溶洞、老树、巨石、古寨和石墙、石院、石房子的山村,成为一个个鲜活的亮点,点缀在景区之内。

万仙山的由来 千峰无语立斜阳,万壑有声伴天籁。

雄峻奇秀的万仙山里没有庙宇,不烧香火,为什么叫万仙山呢

地质学家和神话传说给予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回答。

地质学家认为,万仙山和整个太行山脉一样,形成于距今28亿年前的新太古代。

海底的基性岩浆喷发和酸性岩浆侵入,构成最早的基底岩系——花岗绿岩系。

岩层露出水面后,河流冲刷的沙粒,一层层的覆盖,年复一年的沉积,泥沙层在地壳变动中,陷入海底,陷入地壳深处,经过沉积挤压形成沉积岩。

在距今20亿年发生全球性地壳运动——“阜平运动”,地应力和温压效应的作用下,海底的花岗岩浮出海面,成为陆地,并变质为片麻岩类。

“阜平运动”产生的巨大应力和温压效应,使距今28—25亿年间此区沉积于海底的新太石界花岗绿岩系,褶皱成石,隆升出海面,经受11亿年的风化剥蚀,直至距14亿年的中元古代蓟县纪才又沉入水下,形成滨海环境,接受沉积。

随着地壳裂变,几经沉浮,几度沧桑,形成这种多层重叠,皱折隆起,断壁垂悬,岩层清晰的独特地貌。

万仙山的岩层构造是十分醒目的,深处是黑色的花岗岩,依次向上是红色花岗岩、红色沉积岩、黄色黑色的页岩,万仙山的峰顶均为石灰岩。

多少年来,据传宝莲灯的故事就发生在万仙山。

农家子刘彦昌进京赶考途中,到三圣母庙内避雨,被三圣母看中,婚配生子。

三圣母的哥哥二郎神知道后,恼羞成怒,说她有辱门风,以违反天条定罪,将三圣母压在华山之下,三圣母的儿子沉香,被元始天尊抱走,教他习武学艺,沉香长大后,带着斧头劈山救母。

二郎神知道后,力阻沉香,恶战数日,二郎神的剑、沉香的斧,砍削出耸立的红岩绝壁。

二郎神战不过沉香,求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助阵。

天兵天将为沉香救母之心所感动,不愿帮二郎神作战,留下个替身回天上去了,这些替身似人似仙,蹲立各异,千姿百态。

万仙山里的华山、磨剑峰、圣母洞都内涵一个个传说故事。

1992年,国家建设部旅游资源调查组的专家到郭亮、南坪考察,时任沙窑乡乡长的刘兴国和南坪村党支部书记崔电亮给专家讲了神话传说,专家们听了就给郭亮、南坪周围的山峰定名为万仙山。

从此,沙窑风景区就成了万仙山风景区。

清幽山乡——南坪 万峰竞秀 俏装列阵作仪仗 千瀑飞流 同音欢奏迎宾曲 这里是南坪停车场,南面是五峰山,西南是龙潭沟,西面的悬崖绝壁属于山西省地界,西北面是通天河谷,北面是将军峰,峰顶上的山岭是翠屏山,山那面是郭亮景区。

将军峰 将军峰是一座孤立的石峰,高89米,游离绝壁28米,似身披盔甲的武士。

据传,玉皇大帝召集万仙聚会,命令一天将在此值更守护。

散会后忘了撤更,这一天将就永久的站立在这里,化成了一座岩峰,成为万仙山的守护神。

将军峰左右两侧壁立如削,高120余米。

1996年,全国第四届攀岩比赛就在将军峰西侧的岩壁上举行,是万仙山第一次举办这样的体育盛会,从那一年开始,每年都有许多攀岩爱好者来这里练习。

攀岩活动是一项很好的体育锻炼活动,谁如果有兴趣攀岩,可以试一试,但一定要带上保险绳。

将军峰也是美术学生绘画写生的最佳景点之一,来南坪写生的学生都给将军峰作过素描和速写。

到南坪景区不能不看日月星石,这是一块淡红色的沉积岩,石面长2.28米,最宽处1.28米,最厚处1.07米。

1995年,村民宋运林凿石盖房,在河边破开一块大石头,见石板面上清晰地显着太阳、月亮、星星的图像,他立即收起铁锤钢钻,把村里人叫来观看,老支书崔电亮同志说这块石头是一块奇石,一定要保存好。

石英岩属于沉积岩,石头内有这种逼真的图案实属罕见。

村里人给这块石头定名为日月星石。

日月星石上的太阳呈圆形,乳白色,直径33公分,圆心中有一个淡粉色的圆圈,直径4公分;月亮呈月牙形,直径16公分,月牙中间有一个直径11公分的白色图案,太阳挨着石头的边沿,似初升的红日,右上方19公分处是弯弯的月牙,石面上的56个星星是56粒晶体状的石英石子,均匀地镶嵌在沉积岩里,图案逼真清晰。

1996年春,河北省《邯郸市报》副主编乔建勋为日月星写诗,赞曰: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三宝精华聚南坪。

1999年,一位客商愿出10万元买走这块石头,村里人说,日月星石是万仙山的镇山之宝,千金不卖,真是黄金有价石无价。

从日月星石向南走就是龙潭沟,沟底是黑龙潭瀑布,落差30多米,水量随季节的变化明显,历经岁月,瀑布在石板上冲击出一潭,名黑龙潭。

黑龙潭瀑布虽然落差不太高,但它具有太行瀑布的鲜明特点,瀑布的壑口有2米多深,上宽下窄,呈梯形,瀑布中间那一片红色的岩石光华亮丽,光洁度可与最好的花岗岩石材媲美。

黑龙潭有多深呢

至今也没人能探到底。

1998年夏天,南坪村请济南军区某部潜水员了来探水深,也没有测定其深度。

不过黑龙潭周围空气清新,含有极高的负离子;黑龙潭的水含有各种矿物质,用水洗浴,可使皮肤光滑细嫩。

距黑龙潭百米处是白龙潭,沿着之字形的石梯走进了有红河谷之称的丹分沟,清澈的山泉在殷红的岩石上流淌,男人说是一条血水河,女人说是一条胭脂河。

这条河不知用了多少万年的时间在红岩绝壁之间冲涮出来一个石缸似的深潭,泉水如一束白绢穿潭而过。

在这流淌的小溪里,有一只脚印清晰地印烙在赤红的岩石上。

据说,太上老君从这里取水时留下的脚印,跺一跺这个脚印,可以健身祛邪。

从丹分沟逆水而上是丹分村,葱郁的松林环抱着这个秀美的小山村。

传说,太上老君曾在此分发仙丹而得名。

五峰山林海 最高山峰海拔1561米,由五个山峰组成,面积1600公顷。

1962年,南坪人在崔电亮同志的带领下,开始在五峰山上造林,抡撅刨坑,点播松籽,苦干20年,五峰山全部绿化,荒山秃岭变为郁郁成林,五峰山成为南太行最有名的人工林,南坪人植树造林的经验曾向全国推广,南坪人曾多次接待国外贵宾和朋友。

现在五峰山木材积蓄达上百万立方米,林内空气湿润,被誉为“太行天然氧巴”,茂密的树林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豹子、野猪、黄羊、獾、角雉、山鸡、画眉、山雀等珍稀动物时有出没。

躬腰刨坑二十年,汗浸松籽千百万, 艰难创业化浓荫,绿山更比移山难。

双龙泉 双龙泉属淇河源头。

泉眼在海拔1200米处的悬崖峭壁中间,上为千仞壁立,下是百丈深涧,两股泉水从石缝间竞相喷涌,水击岩石,似二龙啸叫吟唱,故名双龙泉。

黄龙洞 黄龙洞口又高又宽,进洞10米处,有一潭清水,乘小船摆渡进入洞内,可看见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和一个个圆口的石瓮、石罐、石缸,最深的有1米多,直径20公分,内壁光滑,细细浏览,可悟出水滴石穿,岁月悠悠的真谛。

赶羊土爽 丹分东面的那个小山村叫马庵,村正南有一条山沟,叫赶羊土爽。

自古以来,是南太行东侧沿山各村养羊户,夏季上山牧放的必径之路。

万仙山风景区对外开放后,封山禁牧,山羊基本绝踪。

赶羊土爽成为一条旅游精品路段。

2003年修建的2400级石阶步道,蜿蜒幽曲,穿黑松林,过连翘丛,沿途步步新景,美不胜收,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在1942年,国民革命军二十七军为阻击企图打通进攻山西通道的日军,在这里构筑工事,居高临下,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双方为争夺至高点投入主要兵力,直打得尸填沟坎,血浸荒坡。

赶羊土爽 曾是对日作战最激烈的地点。

六十多年过去了,岁月抚平战伤,花香驱散血腥,青山作碑慰英魂,赤岩有幸塑忠骨。

沿台阶行至1200级处,可看到沟边岩石风浸雨蚀,似一尊尊天然浮雕,像一幅幅抽象油画,让人联想到那烽烟四起,战马嘶鸣,大刀横飞,肉搏拼杀的激战场面,像看到一个个持枪肃立的士兵,卧姿击发的射手,中弹倒下仍顽强挥臂投弹的壮士,被炮弹炸飞血肉之躯的英雄亡灵。

在山崖高处有无数块岩石似人卧俯状,一律头朝北方,似仍在坚守阵地。

图像栩栩如生,令人顿生敬意。

台阶路旁生长着一丛丛香草和一束束绣仙菊、野梅花,可嗅到清新的香气,象征着抗日勇士英名长存、千古流芳。

忠魂崖中间有一座石壁山峰,厚不过5米,高达30多米,宽约百米,如一块石碑高高耸立。

当地人称其为无名碑。

南马庵一战,二十七军几乎全部阵亡,除军长刘进和几个高级将领外,阵亡的数千官兵都没有留下任何可查找的音讯,世上无字碑很多,无名碑极少,这座天然石壁就是一通天成无名丰碑,聚结着二十七军将士的英灵。

据当地老人讲,二十七军曾在沟顶最窄最陡处用石块砌了一道一丈多高的石墙,居高临下,扼守要道,使日军久攻不下伤亡惨重。

后来,日军买通汉奸领路,从山后的一条小路迂回包抄,使二十七军腹背受敌,以石岸作工事的士兵,被逼跳下石岸,全部壮烈殉国。

现在这条石岸还留有一截岸基,在靠东边的山崖跟前,还有1米高,2米长一段,岸上的石块灰黑,有的已长出苔藓,无言地记载着那段悲壮的战事。

赶羊土爽岭东侧,有一高耸的团扇形岩峰,石壁斑驳,岩质被侵蚀变质,有多处孔隙透光通气。

二十七军与日军为争夺赶羊土爽岭,都投入了大量兵力,血战数昼夜,阵地几度易手,伤亡惨重,最后因二十七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加上装备落后,弹尽粮绝,全线失守,为纪念二十七军宁死不降,决战到底的气慨,把这座山唤作弹洞峰,那透明的孔穴好似枪弹所穿。

那场战役尽管失败了,史书也记载的很少。

岁月将战场留下的痕迹全部抹平,忠魂崖、无名碑、残岸、弹洞峰, 笔架崖 从南马庵去王莽岭,翻过赶羊峡岭,往前再走百余米,在俊秀奇特的页岩丛中,有一座悬崖,南北长20余米,高40余米,最厚处不足2米,薄处不足1米,岩壁顶端有尖、圆、方、锥、弧不同形状的岩石,好似一个大笔架。

据传,刘秀从王莽岭逃奔下来,天降暴雨,到窑龛内避雨,让随从展纸备墨,书写檄文,讨伐王莽篡位野心,诏告刘氏宗亲和全国百姓,举旗反抗,恢复刘姓天下,写完后,掷笔山涧,后来这些笔砚,变成岩状,后人称为笔架崖。

王莽岭 从赶羊土爽 一直往西走就可以登上海拔1732米高的王莽岭。

王莽岭雄冠太行,由50多个山峰组成,如“驼鸟峰”、“姊妹峰”、“莲花峰”、“仙女峰”、“天官赐福峰”巍峙排空,嵯峨峥嵘。

登临观景台极目远眺,万仙山、十字岭、老爷顶、大小井……,峰峦挺拔宛如石笋云中生,沟壑纵横恰似蟒蛇游绿丛。

王莽岭最壮观处,当数观云海日出,其景其势与泰山极顶毫不逊色。

王莽岭是豫晋两省的分界点,悬崖之上属山西陵川县的王莽岭景区,悬崖之下是万仙山,两个景区山连山,峰连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沿途可看到,刘秀城、断山、刘秀庵,聆听西汉末年,刘秀被追杀途中,于绝境处化险为夷的故事。

圣母洞 圣母洞是一个石灰岩洞,洞深300余米,洞内有很多光滑的雨花石,据传,沉香的母亲曾在这一带为老百姓治病,为纪念她,在这个洞里塑了圣母像,这个山洞就成了圣母洞。

据说,来这个洞内进香求孩子平安十分灵验。

铁打寨 海拔1517.1米。

西汉末年,一将领对王莽篡政不满,在此设寨称王,用铁打造山门,四周用石块垒成围墙,故称铁打寨。

历经千年,铁寨门已锈蚀化泥,但石围墙依然残存,攀越石阶,进入寨内,可见多处遗迹。

神龙石 神龙石是南马庵村村前河沟里一块直径4米的大石头。

石头上部略成方形,下半部被山洪常年冲剧,成为弧形。

这块石头是山体崩塌滚落到这儿的一块石灰岩,当地群众图吉祥给它起名“神龙石”。

传说有两种。

一说,沉香劈山救母,与舅舅二郎神决战,二郎神用神弓射出弹丸,被太白金星空中收回,放到此处。

一说,玉帝召见红、白、黑、黄、青五龙聚会,达成治水公约,刻在此石上,石上留有五龙的痕迹。

磨剑峰瀑布 谷深410米,两壁山峰高118-125米,瀑布落差100余米,水源来自圣母洞。

据传,光武帝刘秀被王莽追杀时,在此绝壁上劈石试剑,被称为试剑石,刘秀试剑时,声震如雷,惊得一条鲤鱼从瀑布下冲天一跃,落在峰顶,被后人称为鲤鱼石。

磨剑峰上有一块凹进去的印痕,宽4米多,长30余米。

据说,是二郎神在此磨剑,磨出了印痕,由此称为磨剑峰。

磨剑峰瀑布北侧被地质学家称为最典型的地壳断层,是地质学最好的课堂,在这里可以看到地壳运动断裂形成的岩层。

五彩石板路 从小双停车场到磨剑峰瀑布,全长2600米。

2003年春,修建了2米宽的石板路,就地取材,选用砂砾沉积岩,岩石色泽深浅不一,浅红、粉红、玉白、淡紫多种色彩,雨点石、波纹石、侵溶石图案清晰可见。

石板路两旁山楂、山核桃、柿子树荫遮道,有石桌石凳休息处。

小双唐榆 唐榆是一棵大叶榆树,树干高8米,胸围2.1米,树冠高20米,树下有一石碾,抗日战争时期,太行七分区司令员皮定均率部曾在此驻扎,百姓用此碾为八路军碾米面,皮定均将军曾推过这盘碾。

八路健儿战太行,农家倾缸筹军粮 追忆当年艰难时,古榆石碾情意长 华夏影视村——郭亮 影视村是郭亮的美誉。

只有几十户人家的郭亮村,依地势座落在一个山坳里,房子不分行,不成排,错落有致,参差不齐。

青石垒墙,白灰粘缝,蓝瓦盖顶,木门木窗。

村后是翠峦叠嶂的莲花山,村前是沟壑起伏的皇碑尖岭。

从1975年以来,海内外影视界看好郭亮的自然风景,40多部影视剧的摄制组住在这里拍摄外景。

影坛巨臂谢晋,为拍《清凉寺钟声》三上郭亮,在村里常住百天之久。

于本正、郭凯敏、沈好放、冯小宁……等导演曾在郭亮食宿多日,留下墨宝;著名演员杨在葆、许还山、赵丽蓉、濮存昕、赵炎、郭达、潘长江等曾在这里拍摄过影视剧,原国家女子乒乓球队教练员张燮林曾在这里留言。

亚洲车王卢宁军曾率车队穿越绝壁长廊,在郭亮村前的河床上击水辗石飞车表演。

郭亮村拍影视剧的趣闻轶事很多,村里人个个能说几段,全村的成年人都有多次当群众演员的经历,只要导演说明演什么戏,他们就会自行化妆,自带道具,很快入戏,在摄影机前不拘谨,不怯场,有表演天赋的还能过一把瘾。

村民申合山在《战争角落》里的表演被拍成剧照,已卸任的老书记宋保群在《缸九醒酒》电视剧中,作了个签约演员,名字上了演员表。

郭亮村还是辉县抗日政府所在地,太行分区司令员皮定钧和辉县第一任县委书记王云清曾在这里住过多日,电影《李向阳》生活原型,传奇英雄郭兴曾在这里学习培训、接受任务,那些老房子仍然完整的保存着。

绝壁长廊 游至郭亮,必穿郭亮洞。

这是一条横穿绝壁的长廊通道,1972年3月9日开工,1977年5月1日通车,长1250米,宽6米,高4米。

投工3万个,清理石渣2.4万立方,消耗钢钎12吨,铁锤2000个。

郭亮村投资8万元,2001年又投资40万元进行扩修。

郭亮洞开工之初,村内挑选了13名硬汉组成施工队,号称十三壮士,腰系大绳,凌空作业,钢钎凿赤岩、铁锤破石壁。

13壮士抡锤打钎放炮,炸出的石渣由全村的男女老幼清理,没有用任何机械,上至70岁的老人,下至8岁的娃娃,人人上工地,大石块用力搬、挪、抬、翻、推到崖下,小石块装进筐、篓、篮子里,倒到崖下。

肩头磨成茧,十指磨出血。

郭亮洞是南太行第一个横穿绝壁的隧道,号称太行隧道之父。

郭亮绝壁与太行山断层一样,属砂质沉积岩,硬度达到8.3级,一支钢钎只能打10公分深,就得淬火,打10公分的炮眼,12镑重的铁锤要打4000次,开凿郭亮洞打了多少个炮眼,抡了多少次铁锤,是无法统计的天文数字。

1977年5月1日,郭亮人用5年时间打通了隧道,汽车穿越太行腹,天堑从此变通途。

十三壮士出郭亮,抡锤执钎凿太行 打通天崭破石壁,横断千仞穿一廊 这里是郭亮停车场,南面这条小路通往另山和大峡谷观景台,沿着这条路可经过山西昆山村,到达南坪的五峰山,北面是莲花山,有台阶通往莲花盆,郭亮村的多数景点在村西北的里沟,喊泉、老潭、白龙洞、红龙洞等一线相连。

长约3600余米的洞沟,两厢山崖对峙,沟底乱石填塞,山崖绝壁上灌木、青藤缠绕,野花常开,幽香阵阵,之所以唤作洞沟,是因沟两边窑龛、岩穴、石窟成排相连,一个接一个,深的不见底,浅的可容身,洞洞相连,洞洞相套。

最奇怪的是每个石洞外,都竖立着一根石柱,大洞大柱,小洞小柱。

大洞口高阔数丈,小洞口不过尺余,大石柱高30余米,小石柱高不足5米。

三峡导游词(40、50字左右)

长江三峡是指在重庆市至湖北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的奉节县,东至湖北省的宜昌市,全长193千米。

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因而得名。

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

最窄处不足百米。

三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强烈下切而形成的, 因此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