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导游词 >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游词评语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游词评语

时间:2013-09-30 14:18

如何写导游词的评语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

今天我们游览的景点是颐和园。

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始建于1750年,曾两次遭到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抢掠和破坏,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很好的修缮和保护。

“颐和”是颐养天年、身体健康的意思。

当年,慈禧太后选用“颐和”这个园名,是盼望能够养好自己的身体。

各位游客,颐和园最有名的就是长廊。

看,绿色的柱子,红色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了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画着美丽的图。

但在上千幅图画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旁的风景优美,栽满了花木,一种花没谢,另一种花就开了。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好,现在抬头,大家看到那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了吗

那就是佛香阁。

下面那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正在万寿山上。

向下望,颐和园的大半景色尽收眼底。

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色的宫墙。

正前面,是昆明湖。

湖上的游船、画舫在湖面上滑过。

向东眺望,隐隐约约地可以望见几座古城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了。

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许许多多的垂柳,风光美丽极了

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

我们可以从石桥上走过,去小岛游玩。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来到石桥上了。

这座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

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着小狮子。

这么多狮子,没有两只是一样的。

各位游客,今天的旅途到此结束,相信这次旅行一定能为你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用生动的语言描写颐和园长廊中的一幅画

尊敬的女士,先生们,今天,我们来游览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颐和园,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部海淀区境内,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属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颐和园的面积达290公顷(4350亩),其中水面约占3\\\/4。

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

山脚下建了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红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

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请大家在游览时注意事项:不要在墙上乱涂乱画乱刻,不要乱丢果皮纸屑,不要随地大小便

  著名的颐和园主要是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部分组成。

总面积290多公顷。

万寿山上依山而建的佛香阁、铜亭,临湖畔建的千米长画廊、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桥和石舫等都是大家必到的景点。

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离城约10公里。

  颐和园前山的正中,是一组巨大的建筑群,大家看这自山顶的智慧海,往下为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

在中轴线的两边,又有许多陪衬的建筑物。

顺山势而下,又有许多假山隧洞,大家可以上下穿行。

这是颐和园的后山,其设计格局则与前山迥然而异。

前山的风格是宏伟、壮丽,而后山则是以松林幽径和小桥曲水取胜。

  大家来看

颐和园的大门,它称为东宫门。

以东宫门内的仁寿殿为中心的一组建筑物,是当时的政治活动区。

仁寿殿原名勤政殿,是皇帝坐朝听政的大殿。

慈禧、光绪曾多次在此召见群臣,接待外国使节。

现在央部还保存着清代的原来陈设。

展前陈设的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均极精美。

仁寿殿之北,有一组戏园建筑。

为德和园、颐和园,古代各种建筑形式应有尽有。

  大家知道吗

排云殿,是前山最宏伟的一组宫殿式建筑群,是慈禧在园内过生日时接受贺拜的地方。

长廊,共273间,全长728米。

它北靠万寿山,南临昆明湖,在长廊上漫步,可以欣赏湖山的景色,而且长廊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可供观赏。

  请大家过来,这就是仁寿殿,是慈禧、光绪在颐和园居住期间朝会大臣的场所,殿内陈列着许多贵重文物。

乐寿堂,是慈禧在园内居住的地方。

室内的陈设,基本上保持当年的面貌。

庭院里栽种了几株珍贵的玉兰,并点缀着一块名为青芝岫的巨大的山石。

  请大家看,这就是十七孔桥,长150米,宽8米,是园内最大的一座桥梁。

桥的造型优美。

它西连南湖岛,东接廊如亭,不但是前往南湖岛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区的一个重要景点。

颐和园共有各种建筑3000多间,游览颐和园,除了园林以外,观赏各种古代建筑物也是重要的内容。

  这条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

烟波浩淼的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这美丽的颐和园,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时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时期;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1860年,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修,并于两年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

从此,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今天的游玩到此结束,感谢大家参观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颐和园,祝大家愉快,希望大家能把游览颐和园的快乐心情带回去和家人一起分享,请走好

小学生导游词怎么写

开头:先向“游客”作自我介绍,再介绍旅游的地点。

例子:大家好,我是本次的导游,我叫,你们可以叫我李导游,也可以叫我。

本次的长城一游,就又我来带领大家。

中间:一般分1~2个自然段写完,第一个自然段介绍旅游地点的地理位置,建好的时间,以及距今的时间。

第二自然段就写一写当初建这个物体的作用。

(这些都是上网查的,如果没有的话就写一个自然段就好了。

)不用例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就行了。

结尾:简单的收一下尾就好了。

最后一句本人觉得这一句不错:本次的xx一游在这里就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如果大家以后再去哪里游玩,一定要记得找我哦

例子:亲爱的旅客们,本次的长城一游在这里就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如果大家以后再去哪里游玩,一定要记得找我哦

长城导游词200字

大家好

欢迎您来到长城游玩,希望我们的服务能让您多一份欢乐,也希望您能玩得开心,玩得尽兴,玩得满足。

接下来,我先向诸位介绍一下长城的概况。

  长城位于北京的北面,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

那时各个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就在自己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防御北方匈奴的入侵,便将各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

  长城,远远望去像一条长龙,在巍巍群山之间蜿蜒盘旋。

它全长一万三千多里。

国父孙中山参观长城后,评价道:“中国最有名之工程者,万里长城也。

……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

缩写猎人海力布150个字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乐于助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把猎物分给大家,大家都很尊重他.有一次他从一只老鹰的手里救了一条小白蛇,小白蛇的父亲是龙王,为了感谢海力布,它把嘴里含着的能听动物说话的宝石送给了海力布,可是动物说的什么话不能告诉别人,就这样海力布打猎更方便了.有一天,海力布上山打猎,听见一群鸟商量着:今天大山倒塌,洪水冲毁大地,不知会淹死多少人!海力布听到了着个消息,就急忙叫大家赶快搬家,可是海力布不管怎么催促大家,大家还是不听,最后海力布说出原因和怎么得到宝石,一切都说出来了.海力布为了救大家,刚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

猎人海力布缩写

习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

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重新定位习作教学的目标和要求,要不断转变习作教学的观念,改进习作教学的方法,从而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性。

一、拓宽习作素材获取渠道,解决习作无内容的障碍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害怕习作的根本原因是无内容可写。

通过长期的尝试和研究,我认为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渠道去捕捉习作素材,解决习作无内容可写的问题。

(一)从各种媒体上获取素材为了解决学生对有的事物不可能去观察和对有的事物没有细致观察的矛盾,一是可拍摄和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照片用投影放大后让学生反复观察,然后让学生写作。

如学习了《花钟》一课后教师让学生写一写自己见过的花钟,而学生很少见过,就可采用这种方法提供素材。

二是通过课前拍摄录像资料,课中播放给学生观看,然后根据录像写作。

如有的动物、人物、景物是无法搬进课堂让学生观察的,录像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三是利用教材上的插图,指导学生观察后练习说话和写作。

如,在教学课标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我会写’时,先指导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接着引导学生围绕画面按观察顺序进行说话练习。

说清楚是什么时间

在什么地点

有哪些动物

它们分别在做什么

再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像的翅膀,去想像猴子的动作、形态,使画面活起来,动起来。

最后,练习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出来。

(二)从现实生活中获取素材生活中的习作素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我们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人、事和物。

本来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的学生平时对周围的环境、事物没有留心,缺乏细致的观察,以致身在此山中却不识真面目。

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一些人和事,关键在于教师要引导他们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和感受生活,教给学生一些观察的方法,如观察人物,可抓住肖像、衣着、神态和言谈举止进行观察,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等;如观察植物,可通过视觉了解形状、颜色、姿态等,可通过嗅觉闻它的气味等等。

比如,在三年级起步作文的训练时,我精心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如开展传话接力、写字接力、盲人摸象、老鹰抓小鸡等,让学生在玩中积累素材。

学生兴奋得不得了,同时提醒学生要体会参加游戏时的心情,观察别人的动作、神态,写作时就有内容可写了。

又如,在指导学生写我喜爱的一种动物时,我叫一位同学从家里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同学们对它很感兴趣。

上课时,我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观察小白兔的外形特点,要求先整体后局部的观察;然后,让学生到前面零距离再仔细观察,并用手摸一摸,给小白兔喂喂吃的,逗它玩一玩,同时观察其样子、动作的变化;再让学生分组交流观察所得;最后进行写作。

这样,学生就写出了一篇篇优秀的习作。

另外,老师还可引导学生及时捕捉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现象,作为习作的材料。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景物,突发的事情,有些画面如不及时捕捉,就会稍纵即逝。

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些机会进行习作训练。

如:下雷阵雨、第一次下雪时,同学们是最好奇的,他们会不顾有无老师,问题情不自禁地向窗外张望,甚至发出怪叫。

这难道不是习作指导的好时机吗

每当遇到这类似情况,我会连忙停止了讲课,干脆让同学们站在教室里或到走廊上去仔指导细观察雷雨或下雪时的情景,然后即时地说一说,并写下来,学生会非常感兴趣,并能写出好的习作。

比如,一位同学观察雷雨后写下了这段话:突然眼前是一道亮光,那是闪电。

它像一把利剑,划破了黑沉沉的天空,‘轰隆隆’,炸雷响彻云霄。

炸雷过后,豆大的雨珠落下来,渐渐变成了瓢泼大雨。

雨珠调皮地落在屋顶上,有节奏地跳起舞来。

雨水顺着屋顶往下流,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一条线,如烟雾笼罩着一切,地上一会儿就成了河(三)从学科课堂中获取素材学生的课堂除了语文课堂,更多的是各具特色的其它学科课堂,只要稍加留意,课堂中的美无时不在,激情无时不有,我们要善于发现,用心捕捉,巧妙引导,就会自然地捕捉到写作素材,激发起写作激情。

比如,从音乐欣赏课上捕捉孩子们那张开想像的翅膀尽情驰骋的情景;从快乐体育课中捕捉孩子们那忘我活动的场面;从美术课上捕捉孩子们的妙笔生花;从品德与社会课上捕捉孩子们撞击出的一个个思维火花;从科学课上的一个个小制作、一个个小发明、一次次养蚕经历、一次次播种过程、一次次观察发现中获取习作材料。

让学生尽情享受其中,同时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并及时引导让学生在激情满怀中快乐作文。

(四)从组织活动中获取素材要使学生习作有话可写,又能写出真情实感,必须有意识的把习作训练与组织学生活动结合起来,让他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拓宽视野,不仅丰富了习作素材,又培养了习作的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经常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感受。

如结合我校课程资源,在校内组织开展打篮球、拔河、滚铁环、跳绳等比赛活动;到校外组织参观、访问、春游、秋游、扫墓、卖报纸、公益宣传等活动。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体验感受,尽可能让学生多收集一些原始材料,习作时,学生就会有话想写,有话可写,并能写出真情实感。

另外,还可利用学校给学生打预防针、体检的机会,让学生谈谈打针、体检时的感受,并让学生写下来。

二、创新习作训练方式 改进习作教学指导方法(一)让阅读和习作有机结合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在全国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交流研讨会上的发言中指出: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空讲写作方法是无济于事的,宜在读中悟法、写中用法。

作文还是习惯,要经常练习。

他还说:习作能力的根,在阅读能力。

我们要重视读中悟写,读中学写,体现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

读是理解吸收的过程,写是表达输出的过程,二者关系密切。

读是写的基础,因为运用语言文字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是从阅读中获取的。

只在习作课上讲写作、学写作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也是没有保证的。

必须把练笔贯穿到阅读教学中,延伸到生活之中,因需要而写,形式要灵活多样。

在阅读课上,特别是中高年级的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从读中学写,让读写有机结合。

我认为阅读教学后,可以根据课文引导学生写读后感、续编故事、写导游词、编广告语等。

在平时,对低段学生鼓励写话,有话就记在写话本里,定期交流、展示;对中段学生鼓励记日记,特别是观察日记,既可积累习作素材,又可训练观察、思维、表达的能力;对高段学生鼓励写随笔,随时记下观察中的发现、思维中的火花、读书中的感受、生活中的体验。

这样长期坚持,不仅对习作,对学习语文,而且对学好其他课程,乃至终生学习和一生的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认为第二学段的习作要顺利起步,必须从阅读优秀作品中学习积累语言、习得表达方法入手。

作文就是写话,用我手写我口,用我手写我心。

《标准》在第二学段习作目标中也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那么,如何在读中悟写,让读和写有机结合起来呢

现以《画杨桃》第二课时的教学为例谈谈。

在教学时,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领悟、学习写作方法,从阅读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学生就可以领悟到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自然会水到渠成,写出生动、形象、具体的文章来。

一是在阅读课文时,抓住重点词句、段落,通过朗读、理解、感悟,来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认真观察和准确表达的方法。

因为,只有认真观察才能表达得具体、准确,也只有准确表达,文章才能打动人。

在教学318自然段时,抓住文中的老师发现学生看了作者画的画以后引发嘲笑时的系列动作看、坐、审视、回到、举、问等进行体会,让学生感受到作者观察人物非常细致、表达十分准确。

这样把这位老师治学严谨,教育学生以理服人的品质表达得淋漓尽致。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反映人物内容活动的表达方法。

二是教师在关键地方创设情景,练习说话和写话,达到以读促写,以读导写的目的。

当文中的同学对老师的话已经有了正确的理解并受到启发教育时,我借机引导班上的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类似画杨桃的事。

并创设问题情景:当我们嘲笑别人和被别人嘲笑时,当我们误解别人和被人误解时,我们是怎么想的

怎么说的

怎么做的

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乐意把自己生活中的事情经过、感受都表达出来。

同时,教师适时予以指导,让学生学会在表达时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

这样,学生就有内容可说可写了,并且学会了怎样去表达。

从而达到了从读中悟写,让读写结合,让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的习作顺利起步的目的。

(二)让说话和写话有机结合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

可见,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得从练习说话开始。

对低段学生来说,说好话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有的学生遇事没话说,有的说话过于简单,有的怕在同学面前说,有的声音小、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因此,我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在训练说话时有目的、有侧重的去指导和予以鼓励。

所以在教学生识字和阅读时应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的内容进行说话练习。

其次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说话的素材,丰富他们的生活和情感,为说话和写话训练打下基础。

再次是和家长配合,要求家长引导孩子多看各种有益的课外书、影片,多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多和孩子交流,训练孩子大胆说话,逐渐训练学生表达清楚。

学生只有说得好,才能写得好。

因为说是过渡,写才是归宿。

写话,就是把说的话写下来,怎么说就怎么写。

在最初的训练中,重点应放在培养写话兴趣、不写错别字、语句通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上。

不论采用哪一种写话训练方式(看图写话、观察写话、实验写话、游戏写话、想像写话等等),都要和说话训练结合起来。

因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发展在前,书面表达能力发展在后,起步的前后不同,因而能力的高低也不同,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要比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强得多。

所以要坚持先说再写,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口头表达能力作为基础,过渡到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上,为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降低难度。

说为写作了准备,学生写起来就会容易多了。

因此,每次写话和习作之前,我都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启发学生先说说,说好了再动笔写。

让学生每次说话、写话时,还可以先把自己最喜欢的人和事物画下来,再说说这幅画的意思,最后让学生把这幅画的意思写出来。

让学生在绘画、说话、写话的训练过程中,提高各种表达能力。

(三)让记实与想像有机结合《标准》在各学段的目标中分别提出了写想像中的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

可见,记实作文与想像作文并重。

想像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所以在写作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想、多想,展开想像的翅膀。

比如在观察某一事物时,引导学生可以去联想一下它的过去和未来,想像一些跟它有联系的事物。

多让他们写想像作文,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自由想像的天性。

低段教师可鼓励学生续编故事、编童话、看图写话,写由看到的到想到的事物等等;中高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自己的愿望、憧憬、发明,甚至科幻故事等。

想象是创造之母。

通过写想像作文,培养学生敢想、爱想、会想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习作教学中利用说写童话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一种好的举措。

可以组织生课外大量阅读童话故事,讲童话故事,利用教材中的童话进行续编,给学生提供几种事物或几个词语,让学生练习编写童话等等。

这样,孩子们的思维会撞击出火花,写出一篇篇不同结局的童话故事。

(四)让写作与评改有机结合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一般教师只重视习作前的指导,而轻视甚至忽视习作后的讲评、批改。

其实,讲评、批改也是习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习作后的讲评、批改也同样要重视。

作文讲评是对本次习作的分析和评价。

它是习作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既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加深,又是习作讲评的巩固和提高;既是对本次习作情况的总结,又是对下次习作训练的指导,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所以,必须要认真抓好讲评这一环节,努力提高讲评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

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批改,也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师通过批改,对学生进行习作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自己习作的优点和缺点。

同样,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习作的实际情况,便于总结习作教学的经验教训,及时改进教学,也可以搜集素材,为习作讲评作好准备。

当然,对于学生的习作,除了老师批改,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互批互改,通过相互批改来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在批改时,要先教给学生批改方法和符号,有时可师生共评,有时可学生之间互评,营造良好的评改氛围。

每次习作草稿或让学生自己批改,或同学相互批改,老师查看,有时选择有代表性的集体批改,形式可多样,学生会饶有兴趣,自然,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在评价学生习作时,主要可采取激励性评语,即使水平很低的学生习作也有值得教师肯定和鼓励的地方。

在评改习作时,可以分小组由学习小组长负责组织互相批改,然后在全班交流,由学习小组长推荐有特色的习作,并说明推荐理由,针对推荐的几篇习作师生共同评改、赏析,最后将这些习作张贴在新秀舞台栏目里供大家学习。

这样,极大地调动学生习作评改的积极性。

总之,小学习作教学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倡导放开手脚,让他们自由表达。

所以,我们在习作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不断更新习作教学观念,加大习作教学改革的力度,努力消除学生习作的心理障碍,变无趣为有趣,变无内容为有内容,变不会表达为善于表达,着重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积累、乐于表达的习惯,提高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真正实现习作教学由要我写为我要写、我要写好,达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的目标,同时从习作中真正学会怎样去做人。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