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丹霞的导游欢迎词
凭吊人文名胜景观;传承风味美食文化。
游沂水天上王城作文
今天舅舅带我们了沂水天上王城。
来到天上王城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的地方,这里停放着当年皇帝出征使用的马车,还有一个化装成模特雕塑形象的士兵,手里抱着枪供游人欣赏。
我们沿着石级往上爬,路两旁的泉水哗哗的流着,隔不远有个地下小城堡里面配有优美动听的音乐,路两旁树木参天,不时有几声鸣蝉,我们早已累得满头大汗,但谁也不甘示弱,我一直抢先在前,当常胜将军,我舅舅也大声高喊:“加油
马上登上天梯了”。
爬呀爬,好不容易登上了天梯。
展现在你眼前的是空中观景台,空中观景台是天上王城景区为游客精心打造的观崮平台。
站在观景台上,人在空中,脚踏浮云,四周大大小小三十多座山崮,山、坪、岭、村、石、树、路浑然一体,沂蒙山的壮美风光尽收眼站在观景台上,我好像成了孙悟空腾云驾雾,在空中遨游。
接着我们游览了沂蒙“天外村”之称的崮上人家,欣赏品尝了纺车、煎饼铺等农家特色的产品,体验了农家生活。
随后我们来到狩猎场,呀
这里真是人山人海,非常热闹,听说这里11。
30分会有一场“王城守卫战”演出,我们也找了个偏座休息,这时我也去赛马场骑了回真马,骑在马上感觉威风、潇洒、帅极了,真过瘾
不一会演出开始了,只见,狼烟滚滚,金戈铁马,挽弓擒敌,醉卧沙场……这哪是演王城狩猎场,简直就是真实的战场,使我联想到了岳飞传、杨家将中的场面。
最后,我们穿上羽绒服,坐上仿佛通向地核的滑梯来到零下8°的冰宫,冰宫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七彩迎宾门,造型精致的戏珠双龙,佛教群像处佛光普照,给我们带来幸福与安康;设计独特的冰酒吧,展现了王城的高贵与品味;充满异域风情的海盗船、水果屋、迪斯尼乐园造型奇特、色彩绚丽、精美绝伦,栩栩如生的动物,云中翻腾的龙,仰天长啸的北极熊等等。
天上王城,真是名不虚传
作文《七彩丹霞的奇观》500字
今天我们到了甘肃的张掖,去观看了全国最漂亮的七彩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这里的山呈现出红黄等不同的七彩颜色,有点地方有地壳断层,让原来藏在山底下的山体露出不同层次的颜色。
我们到那里时正当下午,灿烂的阳光画龙点睛,给风景如画的丹霞山罩上了一层亮亮的金光,让原来就很美丽的丹霞山更加耀眼。
丹霞的山峦蜿蜒曲折,山上的岩石是七彩的,这美景总是让人流连忘返。
我觉得最美的是七彩屏,它像是一只尾巴向下却正在开屏的美丽孔雀。
那巨大的屏上有着五彩斑斓的颜色,仿佛在说,“请看我,我很美丽吧
”有一个景点叫“众僧拜佛”,也真是惟妙惟肖。
前方的一个个圆形土堆像一个个跪拜的小和尚,后面的的一座,特别像一座睡佛,整个脸部和身体都活灵活现。
还有一个叫睡美人的景点,我从二个角度看,都可以看到睡美人的样子,只不过是不一样的山峰组成。
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睡美人呢
我和刘泠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一个说这个,另一个说是那个,可最后还是没有分清楚哪一个才是真正的睡美人。
最后我们爬上山坡去看日落,可惜今天太阳仿佛害羞了,看到那么多人来看日落,到了天边就躲到云层背后去了,很可惜我们没有看到日落时最辉煌的色彩。
到山下时,我看到海报上漂亮的日落时分,就用相机拍了海报,在相机中看,好象我们真的像是拍到了日落时刻的丹霞。
黄昏的天色慢慢暗下来,我们跟七彩丹霞山恋恋不舍地告别,出发去新的地方。
张掖七彩丹霞英语介绍
要中英语都有的
张掖丹霞地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
张掖丹霞地貌在方圆一百平方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谰,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
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
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00万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
最近,这里发现了鲜为人知的地貌景观——张掖祁连山丹霞地貌群,迄今已发现的丹霞地貌群坐落于祁连山北麓,海拔高度在2000米至3800米之间,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5~10公里,分布面积在300多平方公里以上。
张掖丹霞地貌位于临泽倪家营南台子村,距张掖市40公里。
在方圆一百平方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谰,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
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
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阔,场面壮观,造型奇特,色彩艳丽,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张掖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在临泽、肃南两县境内,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以上,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层级错落交替、岩壁陡峭、气势磅礴、形态丰富、色彩班斓而称奇,有七彩峡、七彩塔、七彩屏、七彩练、七彩湖、七彩大扇贝、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观令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如诗似画的丹霞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科学地说,它是漫长历史时期地壳运动的产物,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丹霞地质构造是岩石堆积形成的,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广东丹霞山的雄、险、奇、幽、美于一身,揽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为一体。
雄,即雄伟之美。
它的山峰由悬崖峭壁构成,许多崖壁高达几百米,拔起于平川或河岸之上,危崖劲露,光滑削齐,气势磅礴,苍劲雄浑,可谓“霞山拟岱宗,锦石梁父耳”,“仰觉日月低,俯睇宇宙小”,“巍峨独标峙,登之心旷然”,雄伟而富有力度,就是小尺度的石峰,也似有擎天之力,充满阳刚之美险,即险峻之美。
“无限风光在险峰”,唯险峻能激发人们的向上、探讨精神,故智勇者登之。
以赤壁丹崖为其地貌特征,大多山坡直立或呈反坡,令人望而生畏,近而发怵,大部分悬崖无法攀登。
古人有“栈道依松划,危楼叠石连”,“绝壁当千仞,危崖一线开”,“飞鸟回翔不敢度”等诗句,形容祁连山丹霞的险峻之美亦不为过。
奇,即奇特之美。
纵目丹霞地貌群,怪石如林,变化万千,似物似景,堡状、锥状、塔状,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形象各异,栩栩如生,组合有序,如“万古今城”,似千年石堡,真可谓“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尤其晨雾之中或云海之上,仿佛海市蜃楼,又如仙山琼阁,观之令人赞叹不已,让你觉得它们是雕塑大师的艺术杰作,但却无一不是出自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幽,即幽静之美。
游览总长3公里的芦苇沟,只见赤壁千仞,峰回路转,一步一景,人移景变,别有一番情趣。
环望四周,雄奇诡险,千怪万状,险象环生,怪石嶙峋,幽洞通天。
石径两旁山峰耸峙,高山之巅石堡盘踞,犹如神秘的古堡给世人演绎传奇的神话故事,让人禁不住展开漫无边际的遐想与思古之情,“念天地之悠悠”,怀古今之万事,那烟岚雾霭之下,群峰深壑之间,人迹罕至之处,不知隐藏着多少未解之谜,撩拨着人们寻幽探秘的遐想。
美,即形态之美,结构之美,色彩之美,意境之美,变幻之美。
丹霞之美是一种无需雕饰的自然美。
丹霞地貌表现为峰林结构,其山石高下参差、疏密相生,群峰林立,组合有序,富有韵律感和层次感。
它的山崖,远看似染红霞,近看则色彩斑斓,许多悬崖峭壁,像刀削斧辟,直指蓝天,景色相当奇丽。
赤壁丹崖上受流水作用或有机质沉淀,被染成片片黛青色、暗褐色、丹红色,七彩斑斓,在蓝天、白云衬映之下,和谐中产生对比,构成一幅幅多彩的画面。
山峰随着时间、天气的变化,色彩景色也在不断变换,层次分明,早上可以看到日出的奇观,晚上可以看到绚丽的晚霞和恬静的夜色,雨天极目远眺,使人胸怀开阔,万虑顿消。
一日之中,一年四季,无论晴雨早晚,都有不同的景色供游人观赏。
张掖丹霞地貌8月被《图说天下·国家地理》编委会评为“奇险灵秀美如画——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之一。
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阔,主要分布在临泽、肃南两县,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
入围“中国最美六处奇异地貌”的其他五处为:九寨沟、黄龙、野柳、澎湖列岛、天山托木尔冰川。
因为奥运而一年未有电影作品的张艺谋终于要开拍新片了。
身为西安人,张艺谋对西北地理风貌情有独钟,新作也将是一部将张掖丹霞地貌作为重要外景地的“西部片”。
如果您正好有去西部旅游的计划,不妨跟着名导的拍摄进程,设计一条追影之旅吧。
Zhangye Danxia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Hexi Corridor of Gansu Province, Zhangye City, the ancient one of theWest Zhangye four county county, take the disable thearm, China Yi (axillary) meaning. Zhangye Danxia landforms in the area of one hundred square mountain hills, with strange shapes, colors, of great momentum of the Danxia landform. Danxia is a red sandstone throughlong-term weathering and peel and water erosion, the formation of isolated peaks and steep rocks. The Danxia landform development to about 2000000 years ago to third before the Jurassic period. Recently, discover little-known landscapes -- Zhangye Qilian Mountains Danxia landform group, has found thatDanxia landform group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foot of Qilian Mountains, at an altitude of 2000 meters to 3800 meters, about 40 kilometers east-west, north-south width of 5 ~ 10 km, distribution in the area of 300 squarekilometers. Zhangye Danxia landforms in Linze Ni Jia NanZi Cun, 40 kilometers away from Zhangye city. In the area of one hundred square mountain hills, with strange shapes, colors, of great momentum of the Danxia landform. Danxia is a red sandstone through long-term weathering and peel and water erosion, the formation of isolated peaks and steep rocks. Zhangye Danxia landforms distributings wide, magnificent scene, peculiar shape, bright color, is the most typical arid region in China and the largest area of Danxia landscape, has very high scientific value and tourism value. Zhangye Danxia landform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the territory of Linze, Sunan County two, an area of 300 square kilometers, is one of the most abundant, otherareas of the biggest and best geomorphology of Danxia landform of China development. Hierarchical scattered alternately, steep rock wall, of great momentum, formrich, color class leadership and amazing, colorful,colorful, colorful screen tower gorge, colorful practice,lake, colorful, scallop in shell fire, Toshiyama and otherwonderful landscape is to praise the extraordinary as if done by the spirits of nature. A poem like painting theDanxia landform is how to form? Scientifically speaking, itis a long historical period of the product of crustal movement, is a masterpiece of extraordinary as if done by the spirits of nature. Danxia geological rock formation,it is a red sandstone through long-term weathering andpeel and water eros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specialgeological structure, climate change, wind and othernatural environment, the formation of isolated peaks and steep rocks, red strata are mainly developed in theJurassic period to third period of horizontal or gently dipping in general, is along the vertical joints of variousDanxia Qifeng thick red sandstone, conglomerate layer.Zhangye Qilian Mountains in Danxia is mainly composed of gravel, red sandstone and mudstone, with obviousarid, semi-arid climate, with cross-bedding, steep walls,vertical joints, colorful and odd, it is one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natural scenic natural beauty, set GuangdongMount Danxia male, insurance, odd, quiet, in a beautiful,colorful colorful city as one embraces Xinjiang. Male,namely the majestic beauty. Its peak by the precipitous rock faces and sheer cliffs, many cliffs hundreds ofmeters, pull in Pingchuan or river, cliffs Jin Lu, smooth cut Qi, of great momentum, Cangjin powerful, can be described as Xiashan intends to Dai Zong, Nishiko Iyang the father of ear, on account of the low, Fu Di universe small, Wei e unique Zhi Deng, the open heart, grand and full of strength, is the small scale of mountain, alsoseems to be up, full of masculine beauty of rugged beauty, i.e.. Unlimited scenery in the Xian-feng, only thesteep can inspire people of spirit up, brave, Guzhi board.Chibi Danya its geomorphological features, mostly hillsideerect or a reverse slope, daunting, and timid, most cliffcannot climb. The ancients had the path along the cliffYisong row, dangerous rock, cliff when Chihiro, cliffsline, bird hovered not of poem, describe the beauty ofQilian Mountains in Danxia are not too much. Strange, the strange beauty. When Danxia landform,stone forest, changing, like things like scenery, Castle,cone, pyramid, like people, like objects, like birds, like a beast, the image of different combinations, true to life likeness, orderly, such as the modern city, like theMillennium stone fort, really is Wang forest the side peaks, near and far different level. In particular, the morning mist or clouds, like a mirage, and as a jewelled palace in elfland's hills, watch the very greatly, make you think it is master of sculpture art, but not from theextraordinary as if done by the spirits of nature. Quiet,that is the beauty of silence. Visit a total length of 3 km,reed ditch, saw Chibi Maninsan 1000, the path winds along mountain ridges., a step king, changes of perspective, do not have some fun. Look around, Xiongqideception risks, a thousand odd in the extreme, signs of danger appearing everywhere, craggy rocks, deep cavesof babel. Stone mountain stands on both sides,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stone fort entrenched, like a mysterious castle to the worl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legendarymyth story, let a person can't help spread boundlessreverie and nostalgia, leisurely I think of heaven and earth, all things on this, the mist mist, with few people tread depth, peaks. I do not know, the number of hiddenmysteries, teasing people explore reverie. Beauty, the beauty of form, structure beauty, colorbeauty, beau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the beauty of. The beauty of Danxia is a no carving natural beauty. Danxia landform is peaks structure, its high density and diversity,rocks, mountains, combination and orderly, rich sense of rhythm and sense of hierarchy. It's cliff, seemingly fardyed red, near is colorful, many precipitous rock faces and sheer cliffs, like cutting ax monarch, pointing to the sky, the scenery was beautiful. Chibi Danya by water ororganic matter sedimentation, dyed dark brown, blue-black, patches of red, colorful, under the blue sky, white clouds and contrast, harmony, constitute a colorfulpicture. Peak varies with time, the weather, the colorscenery are also changing, structured, can see the spectacular sunrise morning, evening can see thebeautiful sunset and quiet night, rain gaze into the distance, makes one open-minded, 10000 consider dunxiao. One day, four seasons, rain or shine sooner or later, there are different views for visitors to watch.Zhangye Danxia landform in August was illustrated worldNational Geographic editorial board named one of the strange scenery is picturesque -- China's most beautifulsix singular landforms. Zhangye Danxia landforms distributings wide, mainly in Linze, Sunan County two, an area of 300 square kilometers, is one of the most abundant, other areas of the biggest and bestgeomorphology of Danxia landform of Chinadevelopment. In 2005 by the China National Geographicmagazine as one of China's most beautiful seven Danxia landform. The other five finalists for China's most beautiful six singular landforms: Jiuzhaigou, Huanglong,Yehliu, Penghu islands, Tianshan Tomur glacier. As the Olympic Games a year no film Zhang Yimou's finally made a film called the. As people in Xi'an, Zhang Yimou has a special liking for the northwest geographical features, will be a new Zhangye Danxia landform aswestern important location . If you happen to have to go to the western tourism plan, may wish to follow thedirector filming process, design a shadow trip.
求一篇龙源峡导游词
龙源峡位于国家风景名胜区云居山的深处,距南昌车程约一个半小时,是近年开发出来的绝美的景点。
到过龙源峡的游人,无不为其美丽的景色所倾倒,誉其为东方“亚马逊”、南国“九寨沟”。
龙源峡不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但是,像龙源峡这样美丽的地方在世界上也不多见。
在离景区二十多公里的地方,就见群山郁郁葱葱、田野青翠欲滴,村庄美丽有致。
一进巍峨的景区大门,在浩大的草坪停车场停车,进入景区大门后,只见遍地山花绽放,漫山桐花烟雨,水车伊呀转动,溪流哗哗流淌,亭榭廊桥争辉,山峦白云飘动,林间薄雾弥漫。
登上南岩峰顶,极目远眺,是连绵不断起伏的山峦。
山坳之中岩壁上,有飞流直下的“绿痕”,称“静瀑布”。
山峦之间形成一条长长的九十九道弯的峡谷,谷内有流水潺潺,是流向龙门湖的源头之水,故称“龙源峡”。
龙源峡绵延数里,像一条巨龙蜿蜒起舞。
人们又称其为“金锁峡”,从整个山形地貌上看,一座座丹霞山峰相连,像一条条金锁链,似乎锁住了满峡的春光。
龙源峡像一个神奇的迷宫,如不识途,很难走得出去。
古人有诗:“寺古由来僻,山名不是仙。
花分法乳润,杖锡石梁悬。
磴削尘无迹,壑深龙有渊。
漫将高卧计,长此抑珠潜。
”还有“宏渊可列三军阵,高广能撑百尺竿。
鸟韵花香无限趣,风摇秋竹似鸣峦”的诗句。
1、景色奇美: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春天,走进她的怀抱,万树萌芽、千草吐绿、百花争艳,一条被誉为东方“亚马逊”的河流飞过峡谷,越过险滩,穿过古木森森、藤蔓攀援的原始森林,加上山中经常雾气弥漫,使人觉得进入了如诗如梦的境界。
夏天,目睹她的芳容,万木青翠欲滴,溪流穿林越崖,湖水波光邻邻,就像一个刚刚出浴的美丽少女,芳容挂珠,娇艳动人。
秋天,远观近眺她的身姿,松杉青、枫叶红、乌桕橙、檫木黄、木荷紫……层林尽染,美景如霞;双燕海上,碧水现彩林,彩林映碧水,令人心醉。
冬天,无论您走进龙源峡的那个区域,远山银妆素裹,近树玉枝银花,溪流白浪微翻,湖面皓白如镜,整个景区就是玉的世界、银的家乡。
2、建筑精美:已建成的近5000多平方米的徽派风格的形态各异、造型优美、做工精良、布局合理的牌楼、办公室、亭廊、榭、廊桥以及散布在原始森林中的二十多座原木栈桥,座座是精品,处处可入画。
3、森林特美:沿龙源峡林彩源溪流两旁的原始森林,一片片参天大树中常常弥漫着淡淡的薄雾,那种亚马逊河般的幽深、神秘显出她诗画般的美丽;景区中部双燕海畔水中大森林中游鱼绕古树,百鸟飞林间,水在林中,林在水间,处处透露出她的梦幻般的美丽。
4、水景优美:溪流:峡谷中的溪水穿过片片原始森林,流过一片片山间大草地,跃过一级级断崖,或静静流淌,或细浪翻滚,或小瀑层叠。
湖水:到双燕海,抬头望,绿树白云在海上;低头看,海中又现绿树和白云。
春夏海面碧波荡漾,秋天海面红粼层层,冬天海面静白如镜。
瀑布:龙源峡溪流上游的四处瀑布区,飞瀑越过几米、十几米、上百米的断崖山涧,有的如仙女下凡,妸娜多姿;有的如白练垂空,飘飘洒洒;有的如纽带绕崖,忽隐忽现;有的自天而降,气势恢宏。
5、村庄秀美:景区内有几个小村庄,那或灰砖青瓦,或木壁土瓦的房屋散落在如诗如画的林海中、溪流旁,加上竹篱小桥、古树老藤,又有鸡鸭相鸣,更显她桃花源般的静谧美丽。
1、百姓乐拓展冲关:在景区入口处溪流两旁的百姓乐游乐场(明皇练兵场),踩踏农家水车让人享受田野的乐趣,走过水上梅花桩让人体会亲水的舒心。
更有水上晃桥、水上链桥、水上秋千桥、水上独木桥、水上滑轮、水上滚筒、水上踏板飞人、水上滚筒飞人、水上浮筒飞人、水上过江龙和草地滚筒、草地胜利墙、草地背甩、草地攀高晃梯、草地攀高爬杆、草地翘翘板等几十种有惊无险,刺激无限的游乐设施,让人体会挑战自我、拓展冲关的豪气。
2、双燕海亲朋乐游:在诗画般美丽的双燕海(明皇水兵操练场),游客们走过有惊无险的凌空索桥,或走过舒心怡然的水上浮桥,经过神圣的万寿山去千福滩不仅可体会原始森林的神圣神奇神秘,游客还可邀集亲友乘上竹筏,在双燕海上荡浆,在情人桥下竞渡,在水中森林探秘,在三星岭旁嬉水,在逶迤海岸垂钓。
同时,春赏桐花烟雨,夏纳海面凉风,秋观层林尽染,冬览玉树银花是不可多得的享受。
3、千福滩探秘溯溪:古木森森、紫藤攀援、溪流潺潺、百鸟云集的千福滩原始森林,不仅有东方“亚马逊”的美景美誉,也有一批林中斜步飞板、铁链弹桥、秋千侧桥、悬梯等或刺激或悠闲的游乐设施让游人体会森林体育的刺激与快乐,游客还在可以在清澈见底的溪流中踩踏和软细沙,捡拾七彩卵石、捕捉水中虾蟹、观看戏水游鱼,聆听百鸟欢唱。
4、蝴蝶谷观蝶捕蜓:茂盛的森林,温润的气候,使龙源峡具有大量的适宜蝴蝶生长繁育的寄主植物和蜜源植物,造就了成千上万的蝴蝶在这里生长、繁衍、飞翔、嬉戏;同时又有成千上万的蜻蜓在林间、在草地、在水边、在花丛翩翩起舞。
在美丽的蝴蝶谷,观蝶追蝶、捕捉蜻蜓更是孩子们在任何景区都难于体验到的特有乐趣。
九江龙源峡5、溪流边露营烧烤:在神圣神奇神秘的千福滩原始森林旁,山环水回的百禄湾畔野花草地中,亭榭争辉的百姓乐游乐场上,到处都有大片大片的草地,流水潺潺的溪流。
在这些地方,邀上亲朋知己,支帐篷、吃烧烤、弹琴弦、唱情歌、烧篝火、跳劲舞、数星星、看月亮、洗泉水、沐清风、听鸟叫、闻蝉鸣、捕小虫、抓虾蟹,是龙源峡能给游人的独有享受。
6、十里溪峡谷漂流:美丽的十里溪位于龙安河上游。
河床忽宽忽窄、忽陡忽缓、怪石林立、杨柳依依。
河岸树木森森、紫藤攀援、芭茅摇曳、鸟叫蝉鸣。
驾驶着皮筏艇穿行其间,沿飞瀑凌空而下有惊无险,遇怪石左冲右突刺激异常,入窄道急速穿越风驰电掣,进宽道荡浆闲游舒心怡然。
仿写彩色的非洲写一篇彩色的校园
我们的校园犹如仙境一般,刚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三幢高大的教学楼,就在这时,我们朝气蓬勃的校园里响起朗朗的读书声“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我爱我的校园,更爱校园的操场,学校的操场上热闹极了。
我们同学们在那里做操、跑步、做游戏……同学们嬉戏玩闹的欢笑声久久回荡在校园的上空.惠南五【2】班
周至楼观台的导游词
呵 虽然你不给分 看在是同仁的份上 给你答吧呵呵 很长呦 背上一阵子了 楼观台位于西周至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终南山北边,东距西安约70公里,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被誉为中华文化之魂所在地,有 “天下第一福地”美称。
另外,它还有 “仙都”、“洞天之冠”的美誉。
楼观台得名于西周,古代圣哲老子曾在此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留下楼观台这一名称。
公元前5世纪的某一天,周康王时期的大夫尹喜正在草堂和夫人弈棋,忽听门外吵吵嚷嚷,接着便有下人神色慌乱地跑进门来,语不成句地说:“大夫大夫,大事不好!”尹喜将手中举着的棋子稳稳地落在棋盘上,扭过脸来不慌不忙地问:“什么事,如此慌张,这样大惊小怪,”下人说:“东方天空忽然涌出一股紫色云霞,形状奇异得很,活似龙蛇邀游太空,滚滚西来,势不可挡。
下人们想,如今战乱四起,这股紫色云霞,不知主何吉凶?请大夫上楼观望!”尹喜听说有这等事情,便站了起来,随同下人外出,登上草楼,举目远望。
果然见一股紫气如蚊龙腾舞,自东西迈。
尹喜观后,掩不住心头兴奋,连声赞道:“妙哉,妙哉!此乃祥瑞之气,真人将至矣!”于是便上书朝廷愿为函谷关令,遂蒙恩准。
到关,敕门吏曰:“若有名翁从东来,乘青牛,勿让过关,当禀我知。
”关令尹喜计算时日将至,便令下人全部斋戒,恭候迎接。
至期,果见一老者,天庭饱满,鹤发童颜,两耳垂后,眉长三寸,目光炯炯射人。
青牛迈着有节奏的步伐,老者坐在牛背上,逍遥自在,悠然自得。
尹喜见之,赶紧迎上前去,再三稽首参拜:“圣人来矣,有请!”原来,这骑青牛的老者,便是太上老君。
老君姓李名老聃,宇伯阳,系东周守藏史。
因周室内乱,便辞去官职,准备西行,路过函谷关。
他见面前这位官员,清奇不俗,气度非凡,便问道:“你是何人?为何得知老夫将至
”尹喜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乃函谷关令尹喜,去年冬天,我看见天理星西行,今春又见紫气东来,状如龙蛇,知真人将西行,故于此迎接。
”老君日:“吾亦知子之奇”。
遂相携入关。
尹喜辞却关令,同回草楼,请老君讲经传道。
这就是 “紫气东来”的故事。
后人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
老子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地方作为他的传经授道、著书讲学之地?这个问题提得好。
现在,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那是因为这里风水好。
《陕西志》载:“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佳。
”宋代文学家苏轼也说:“此台一揽秦川小,不待传经意已空。
”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更是赞美楼观台为天下“第一山”。
的确,这里的自然景观美不胜收,有“十里瀑声”的野牛河飞瀑,“仰首一线天”的四十里峡,“可观黄河日出,能看行云雾海;风鸣林啸,五月飞雪”的首阳山以及溶洞、风井、石林带等。
而且,这里森林繁茂,山清水秀,有一种“古、秀、幽、静”的绝妙意境,而这种环境特别适合老子的想法。
因此,他老人家就选中了我们楼观台。
为了让大家对楼观台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我现在把楼观台的建造历史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楼观台从西周函谷关关令尹喜在此结楼计算起,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了。
其间,它经历无数次兴衰。
据史料记载,周穆王曾来此游乐,并建造“楼观宫”;秦始皇在观南建清庙,亲来求拜神仙;汉武帝在观北建祠;东汉之后,老子被依托为道教开山祖师,楼观台由此成为道教祖庭;晋惠帝在此植树10万余株,迁来居民300多户专门维护建筑和园林;南北朝时期,北方著名道士大多集中在这里,并形成了著名的“楼观派”;唐高祖李渊认老子为祖宗,亲来楼观台,改楼观台为“宗圣宫”;唐玄宗以夜梦老子为名,改 “宗圣宫”为 “宗圣观”,并扩建规模。
一时间,这里殿宇豪华,道士众多,盛极一时。
这之后,楼观台渐渐走向衰败,真可谓 “盛极而衰”。
不过,楼观台的鼎盛时代也是我国古代历史最为辉煌的时期,因此,这里保存的各种文化遗存多达60余处,展示的文化类型更是丰富多彩。
楼观台既有周秦遗迹、汉唐古迹,又有幽室园林,也是历代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
唐代的王维、李白、白居易、李商隐,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等都在这里留下了大量优美诗章。
这里既有老子说经台、宗圣观 (宫)遗址、尹喜观星楼、秦始皇清庙、汉武帝望仙宫、大秦寺塔、老子墓等著名景观,又有炼丹炉、吕祖洞、十老洞、迎阳洞、老子词、栖真亭、元始台、上善池、化女泉、延生观、吾老洞、王母宫、西楼观等文化古迹及遗址。
楼观台现在还遗存有历代古树名木367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树16株,具有重要的观赏、保护和研究价值。
另外,现存历代碑碣178通,保留的名人赞美楼观台的诗词有95首,论著、绘画、乐章150余篇。
在楼观台,各位还可以听到悦耳动听的道家音乐、烩炙人口的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故事。
这些文化遗产可都是咱们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瑰宝。
有学者说:“陕西的黄帝陵是中国文化的根,楼观台是中国文化的魂。
” 说经台 现在就来到了楼观台中的说经台。
说经台,也叫授经台,是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李聃讲授《道德经》五千言之地。
说经台位于海拔594米的山冈上,虽处山之阴,但却尽得其阳,翠竹环抱,古木参天,秀峦葱郁,悦目赏心,历来是帝王、道众朝拜之仙都,文人墨客云集之圣地。
说经台始建于公元619年,公元1236年重新扩建,明、清均有修葺。
现今保存的主体建筑为明清古建筑,经修葺和重建,占地面积9432平方米。
有正殿、偏殿、碑厅、厢房、回廊等古建筑146间,为楼观台道教中心建筑群。
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是山门口。
山门口左右的碑厅内,有欧阳询的隶书碑石《大唐宗圣观记》碑。
欧阳询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被称为“结构大师”。
碑厅前各有六角亭一座。
两亭间原有池水,名为“上善池”,左边亭内竖有赵孟頫隶书“上善池”碑,碑阴为草书。
提起上善池,还有一段优美动人的故事呢!相传,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年 (1283年)春,周至一带遭千年不遇的时疫,死亡者众多,百姓处于惶恐不安之中。
当时的楼观台监院张致坚梦见太上老君告诉他说:“山门前有块石板,石板下有一眼泉水,泉内有吾炼成之仙丹,可治时疫。
”张监院醒来觉得奇怪,就命小道士在山门外西边找到石板,揭开石板,果然有一泉,就用此水治好了30多名道士的疫病。
凡喝此水者,只要两个时辰,其病自愈。
消息传出,远近百姓皆来取水。
凡饮此水者,时疫即退,简直是“药到病除,圣水回春”。
三年之后,翰林院学士、大书法家赵孟頫来楼观游览,听到泉水治疫之事深感奇异,很受感动,就以《道德经》中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之意,挥笔题写了“上善池”三个字,并刻石立碑于此,以示纪念。
后来,四方善男信女多来此取水治病。
古往今来,多少诗人学士来楼观游览,吟诗作赋,铭石留言,抒发情怀。
“丹砂久窑井水赤”、“汲尽阶前井水浑”之句,就记述了当年取水治病的盛况,上善池也因此而名扬四方。
有诗云“清泉虽小来历奇,诗人雅士多咏题。
楼观台下一胜景,游览莫忘上善池。
”这棵树叫银杏。
银杏树,又名白果树、公孙树。
其果、叶均可人药。
相传,太上老君为炼长生不老金丹,需要白果这味药,才在楼观台栽了两株银杏树。
他栽雌雄银杏树,是为了炼的金丹内阴阳二气相通,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因为阴阳二气相通,才能生出万物。
说经命的这棵古银否树,树龄有2000多年。
老子祠 老子祠,创建于唐代,明代重修,这里是老子讲学的地方,老子就是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道德经》五千言。
大家注意,院内门两旁立的碑石就是 《道德经》碑,共四通,东边两通刻于唐代,西边两通刻于元代。
其中,东厢一组两通碑石用楷书书写,称为唐正本 《道德经》, 楼观道坛认为这是最标准的《道德经》版本。
西厢一组两通碑石是元朝刻立的,民间称之为梅花篆字《道德经》,是元代著名书法家高文举用古篆书写的,故亦称为《古老子》。
所谓“道”是指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的共同的客观自然规律;“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准则,道德是道教的理论基础和圣典。
凡是一种宗教,都必有一种信仰,这种信仰也需有一个理论作为依据。
老子的《道德经》就是道教的“教理”。
《道德经》阐述了一些朴素的辩证法观点。
并且指出“天下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的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的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俱之!”老子本人虽不信神鬼之说,但同时又承认鬼神的存在,并不是极端的无神论者。
这正符合东汉张道陵创立道教的思想。
张道陵创教的本意是要和儒佛二教相抗衡。
因此将孔子的老师、威望较高的老子奉为教祖,尊其为太上老君,并说他的道法是老君所传授的。
楼观台便成了道教的圣地。
另外,《道德经》主张“知足”、“寡欲”,迎合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受到封建皇帝的推崇。
由于此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很深的哲理性,故成为春秋时诸子中重要的一个学派,并普遍受到尊重。
秦始皇首先在这里修建了老子祠庙,汉武帝曾进行过大规模的修葺。
唐初,高祖李渊甚至将老子尊为其远祖。
对楼观台进行了大规模充建,名声为之赫然。
启玄殿 这座大殿叫启玄殿,是供奉老子的正殿,启玄之意指赞扬老子著说《道德经》揭示了社会的奥秘,阐述了万事万物的根本规律。
老子祠启玄殿后,有一八角形石碾盘,是太上老君碾药的工具。
敲击此石可发出金属响声,如钟、如磐。
民间传说敲此石可以去灾免病。
由于用木棒敲击会发出清脆的音响,所击部位不同,其音韵各异,故又名 “响石”。
相传在远古时代,开天辟地混浊初分,女蜗氏炼石补天,余下响石五块。
其中4块送给了四海龙王,作为镇海之宝,剩下一块,女蜗氏把它藏在海市蜃楼中。
一天,老君由天宫下界,发现蜃楼中霞光万道,紫气千条,直冲霄汉。
老君按住灵光,闭目存神,知道这是响石该出世了,便施法力将响石带回说经台,做了一个碾盘子,用来碾碎炼长生不老丹之药。
这碾盘一直留到今天。
说也奇怪,游人用棒或手拍击此石,就会发出悠扬动听的声响,音域宽广,声波远播,久久不息,比有些金属乐器的声响还洪亮,世人无不称奇,难怪它这样吸引游客。
有诗曰:“女娲炼石曾补天,留下一块赠老聃。
玉炉烧炼延年药,响石碾药可炼丹。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就站在了说经台的顶端,站在台顶极目四望,千峰叠翠,曲水环青,尽在云烟变化中。
宗圣宫 在说经台到宗圣宫的这段路上,有两处景观可供大家欣赏:一处是衣钵塔。
该塔全称昆山律师衣钵塔,位于说经台西,山门外路北之山脚下。
塔建于1824年,为平面六角形三层阁楼式实心砖塔,高10米。
每层塔角有砖雕斗拱,檐下有雕花图案,攒尖顶。
底层南侧正中嵌有楷书石刻铭记二方,记述了楼观道士朱教先等为其师刘合仓建造祝寿塔之缘故及经过等。
另外一处是化女泉。
化女泉位于说经台以西约1000米的前东明村南,有古泉2眼,四季不变,清澈甘洌,爽心沁脾。
当地人说泉水可治胃病、眼疾,视此泉为 “神泉”,常来汲水治病。
泉边有道院,始建于1236年。
今尚存清代所建老君庙3间,内有老子塑像尊,其高徒文始真人、白骨真人侍立两侧。
《神仙通鉴》记载:老子由楚西游去秦,在道旁发现一具白骨。
他慧眼独识骨旁有魂魄飘游,乃是一位阵亡的将军,便起了侧隐之心,于是对准白骨吹了一口仙气,用手一指,白骨跃然而起,变成了一位英俊的少年。
老子遂收其为弟子,取名徐甲,命他牵上青牛随老子西去,来到周大夫古宅草楼观,并在楼南设台讲授《道德经》。
老子觉察出徐甲萌生了还俗思凡之心,为使他改掉邪念,终成正果,就施法力试他。
老子用吉祥草,口吹仙气,变成了亭亭玉立的美女,边哭边说:“我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今后日子怎么过呀
”徐甲见此非常动心,上前对那美女说:“我来管你。
”说罢背上女子正要向别处去,猛然发现老子站在他对面。
徐甲见事不妙,放下女子,低头不语,老子面带怒容,用手一指,徐甲又现白骨原形。
尹喜见此情景,立即跪地哀求,请老子宽恕徐甲。
老子见尹喜苦苦哀求,就用手一指,使白骨又变为徐甲。
同时,生气地用拐杖向地上一点,美女忽然不见了,地上出现一泉清水。
这泉水一直保留到今天,化女泉也因此而得名。
徐甲悔悟皈依,后来也得道成仙,仙名“白骨真人”。
相传,秦始皇时,徐甲又转世出生,名叫徐福。
秦始皇命他带500童男童女去海外,寻长生不老药,一去再不复还。
我们现在就到了宗圣宫。
宗圣宫位于楼观台森林公园大门以北的西巷村东。
原系尹喜故宅草楼观,因老子来此讲授《道德经》五千言而闻名。
魏、晋、南北朝至隋代,一直名“楼观”,颇具古朴之风。
唐代整修扩建,诏赐“楼观”改名为“宗圣观”。
宋初,奉旨改名 “顺天兴国观”。
元代扩建,1266年6月,易名“宗圣宫”,沿袭至今。
据《重建宗圣宫记碑》记载:宗圣宫占地18150平方米,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明清之际宗圣宫遭受地震、山洪之灾,毁坏严重,现仅存三大殿台基遗址。
这株古柏叫系牛柏,树龄约2000年,树高14米,胸围3.6米,主干中空,基部有两个洞,古貌苍苍,枝叶繁茂。
相传,老子来此讲学时,曾在这棵树上拴青牛,故名系牛柏。
大秦寺 宗圣宫的参观就在这里。
下面我将带领大家参观楼观台景区内另一个著名的景点,它就是大秦寺塔,该塔位于化女泉之西的塔峪村南,俗称“镇仙宝塔”。
此塔建于公元781年,塔身正八角形,8层砖塔,高约35米,塔基周长44米。
塔顶完好,底层有塔心室。
现塔身己向西北倾斜。
2001年10月,该塔入选《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
楼观大秦寺,始建于公元650年,时称景教寺,公元745年改名大秦寺。
公元781年,郭子仪副使、景教徒伊斯重建大秦寺,成为全国四大景教寺之一。
新寺竣工后,教士信徒开会庆贺50天。
公元845年,唐武宗下诏废除异教,景教也被禁止。
后大秦寺被佛教徒占用,明、清时禅房如林,佛事繁盛。
1798年,白莲教义军在集贤一带激战,大秦寺惨遭焚毁,唯这一座古塔幸存。
1622年,大秦寺出土《大秦景教流行中国记》碑。
碑文记述了景教传入中国的始末及教义,系大秦寺传教士景净义刻立于公元781年。
该碑今存西安碑林博物馆,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贵文物。
炼丹峰 炼丹峰位于说经台之南,海拔888米。
相传,原有丹炉两座,一个是金炉,一个是银炉,皆为老君炼丹的八卦炉。
每个炉边都有一个烧火的仙童,据说 《西游记》中的妖怪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就是以这两个烧火童子为创作原型的。
今峰顶之炉是明代所建,砖砌炉形建筑,坐北向南,南边有砖拱券门,炉内原有老君石像,今已不复存在。
由说经台登炼丹峰路旁有丹井,旁有晒丹石,老君炼丹在此取水、晒丹。
仰天池 现在我们所处的地方叫仰天池。
仰天池位于田峪河口东侧山峰,海拔1180米,是一天然水池,面积1300平方米,水深2米,池水澄明,仰面朝天,蓝天白云映入池内,故称 “仰天池”。
据说仰天池是太上老君炼长生不老丹蘸火的池子。
民间传说仰天池有一泉眼,可直通东海,虽几遇大旱,但从未干涸。
相传,仰天池还是西王母的洗衣池,每年农历七月七日, 有七位仙女来此为王母洗涤仙衣,仙女手持彩衣当空舞,雨后天晴,天上就飞起一道七彩飞虹。
楼观台自然风光 楼观台的自然风光更是一绝,人们常用 “野、幽、秀、奇、古”来形容楼观台的美景。
关于 “古”,大家已经领略到了。
我现在给大家讲讲其他四个特点。
野——林野物丰,山林野趣浓郁,野生植物资源丰富。
这里山大林密,人口稀少,基本保持着原始和半原始的自然环境。
幽——幽谷深遂,环境清幽。
这里有多处峡谷风光。
除山麓和主要峪道有少量居民外,中后山人迹罕至,空气清新,水体清澈,保持着清推幽静的森林生态环境。
秀——这里山清水秀,景色秀丽,山川秀美,构成一幅幅秀丽的天然山水画卷。
奇——这里奇峰怪石有25个,有溶洞石洞14个,园内有野生植物2000余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和珍贵野生动物55种,可谓物种多而珍奇。
正因为上述特征,楼观台在1982年就被林业部列入最早批建的全国12个森林公园之一,这可是西北地区首家森林公园。
1992年,又被林业部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997年被评为“西安市十大景观之一”。
百竹园 我们现在来到了百竹园。
这里是林业部“南竹北移”的试验基地。
1980年建立,是世界上纬度最高、中国第二大竹类品种园。
1989年,共引进竹子141个品种,经过多年的驯化淘汰,至1992年,竹类品种园内栽植竹子103种,成活留存101种,是进行竹子品种鉴赏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楼观台竹林,历史久远,早在西汉时,司马迁在 《史记》中就有“渭川千亩竹”的记载。
汉魏以来,历代都在周至设“司竹”官职,专司竹子的管护、栽植和采伐。
至今,紧邻楼观的司竹乡,仍然家家植青竹,村村有竹园。
翠竹神化了楼观,引得无数文人骚客到这里赏竹、画竹、咏竹。
在周至当过县尉的白居易曾经吟出过“日暖爱行深竹里,月明多在小桥头”的名句。
苏辙也在西楼观写诗赞竹:“拄杖行穷径,围堂尚有林。
飞禽不惊处,万竹正当心。
”元代诗人李道谦在他的《楼观》诗中写道:“白云深锁烧丹灶,翠霉高横望气楼。
山鸟飞鸣穿野竹,岩花零落逐水流。
”观竹赏竹,夸竹赞竹,亲竹爱竹,古今皆然。
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谁敢说竹子没有魅力?这种魅力,来源于竹子的特殊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