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西湖导游词
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今天我和奶奶,妈妈,姑姑去杭州西湖游玩。
我们来到西湖边,那里的人可真多啊,看来西湖真是名不虚传。
我看了看地图,西湖的主要景点有:、、、、、、、、雷锋夕照、等,他们号称“”。
我和妈妈他们上了游船,我选了一个靠窗的位子,坐了下来,我边看风景边坐船,看见湖中央有三个小潭子,那就是,据说在中秋节的晚上,圆月照在三潭中心。
这时在三个石塔的中心点上火,在三个石塔的洞上蒙上纸。
这样,灯光映在水中,像一个个圆月。
每个石塔都有五个圆洞,再加上月亮的倒影,就有六个“月亮”了。
下了船我们来到了,那里水池里鱼红水翠,像碧玉与玛瑙的交融。
火红火红的鱼密密集集挤在一起,宛若蛟龙绮凤,卧赏岸上繁花争艳。
然后我们又在西湖边走了走,去了断桥,平湖秋月等地方。
可是时间过得真快啊
我们要回家了,在火车上我想起了一首诗:“水光潋滟晴放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墨总相宜。
”
经典诗词名句谁能帮我找一下,谢谢~!
诗 词 名 句 拾 得思 古 幽 情 篇▲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唐‧崔颢‧黄鹤楼—景物虽在,人事早已变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念奴娇—历史上所有圣贤豪杰,都随著时间而消逝了。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唐‧韦庄‧台城—人事已随时代变迁,只有台城堤岸的柳树,一如往昔。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宋‧姜夔‧扬州慢—江上月影荡漾,多少往事,如今都已平静无声息了。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宋‧秦观‧满庭芳—往事已成回忆,一片朦胧了。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宋‧辛弃疾‧永遇乐—人生舞台上的风云人物,都被岁月淹没了。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乌衣巷,都曾经是繁华的所在,如今长满野草,在夕阳西沉中,更显得凄凉;王谢落为百姓,连当年厅堂上的燕子也飞走了。
▲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山河不变,人事早成陈迹,不胜今昔之感。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唐‧杜牧‧赤壁—如果孔明借不到东风,周瑜打了败仗,大小二乔就会被曹操所夺,关在铜雀台了。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
空锁楼中燕。
—宋‧苏轼‧永遇乐—人去楼空,吊古伤今,不胜悲凉。
山 水 风 景 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齐‧斛律金‧敕勒歌—描写旷野中水草茂盛、牛羊盛多的景象。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王维‧汉江临眺—江水辽阔,蜿蜒於天地外;远山朦朦胧胧、若隐若现。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李白‧朝发白帝城—描写行船的轻快,以及沿途景色的壮丽。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描写黄河源远流长,奔流入海的浩大气势。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皆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庐山气象万千,从各个角度去观赏,都有不同的风貌。
▲山重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形容进入另外一个天地。
常比喻绝处逢生的境况。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旷野中所见夕阳、晚炊的景象。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我不厌山,山不厌我,彼此相知相契。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别时所见景象,友人渐行渐远,只剩流水悠悠。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落叶不断飘零,江水滚滚东流。
▲忽闻海外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唐‧白居易‧长恨歌—海上有雾,山形若隐若现,犹如仙山一般。
▲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许浑‧咸阳城东楼—大雨来临前先起风,喻大事故发生前的现象。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一阵晚雨过后,景物宁静悠然之状。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江雪—冬天雪地里,飞鸟人影绝迹。
▲烟笼寒水月笼纱—唐‧杜牧‧泊秦淮—江上烟雾笼罩,月色迷蒙之景。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唉唉飞。
—唐‧杜甫‧曲江—蝴蝶飞舞於花丛,蜻蜓驻足於水面,描写春天的景色。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唐‧温庭筠‧更漏子—雨打落叶之声,自夜到天明,连续不断。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冷冽之风、飞砂走石之景。
▲月落乌啼霜满天。
—唐‧张继‧枫桥夜泊—月光如霜的夜晚。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独酌—月下独自饮酒的情景。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绿水绕青山,草木畅茂的景象。
▲车如流水马如龙。
—南唐‧李煜‧忆江南—形容车马多,交通繁忙。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绝句—描写江南的春景,以草长莺飞、酒旗飘扬、寺庙楼台为主要特色。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原野广阔,远处的天好像比树低;人在船中,月光映在江上,似乎与人更接近了。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雨天的山色,各有引人之处,犹如西施不论妆扮的浓淡,都非常美。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於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山上蜿蜒的石子路,山谷中有人居住;秋日里的枫叶,景色迷人,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呢
花 草 虫 鸟 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又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落花入土,成为新一代的养分,自有其生命价值。
▲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
—唐‧薛涛‧咏柳絮—形容柳絮到处飞扬,好像无情之物。
▲花自飘零水自流。
—宋‧李清照‧一剪梅—自然景物是无情的,一如落花与流水。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祈‧玉楼春—描写春花盛开的景象。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宋‧王安石‧咏石榴花—石榴花在万绿丛中,虽只一朵,却显得格外娇艳动人。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宋‧苏轼‧蝶恋花—比喻到处都有美好的东西。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因为有蝉嘶鸟鸣的声音,显得山林更加幽深寂静。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唐‧骆宾王‧在狱咏蝉—露水沾湿羽翅,不易飞翔;风大,鸣声因此沉隐不▲春城无处不飞花。
—唐‧韩翃‧寒食—春天百花盛开之状。
▲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张先‧天仙子—月光从浮云中洒下,照出花丛摇曳之影。
▲杨柳岸,晓风残月。
—宋‧柳永‧雨霖铃—清晨一片平和的景色。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宋‧秦观‧满庭芳—黄昏时,乡村一副毫无尘嚣的景象。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宋‧欧阳修‧蝶恋花—想把心中的悲苦向花倾诉,无奈花不解语,默默无言。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草—常比喻恶事未除彻底,容易再度蔓生。
或作『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四首之三—明媚的春光里,鸟儿飞鸣,一片盎然生意
人 物 相 貌 篇▲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宋‧王观‧卜算子—写人的眼如水波,眉如山峰。
▲一双瞳人剪秋水。
—唐‧李贺‧杜家唐儿歌—写人的眼眸明亮,常说成『双瞳剪水』。
▲眼波才动被人猜。
—宋‧李清照‧浣溪沙—描写少女迷人的风姿,眼神飘动,引人注意。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唐‧李白‧清平调—说杨贵妃之美一如名花,得玄宗的宠幸。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唐‧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借妆扮的入时与否,希望人家提拔。
▲天生丽质难自弃。
芙蓉如面柳如眉。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玉容寂寞红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唐‧白居易‧长恨歌—各句皆描写杨贵妃容貌之美。
末句写泪水纵横、哭泣之相。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宋‧苏轼‧江城子—满面风尘、两鬓泛白,容貌已改,就算相见恐也不认▲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汉‧李延年‧佳人歌—形容女色之美,足以倾覆邦家。
常写成『倾国之姿、倾国美人』。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唐‧白居易‧琵琶行—好不容易被请出来,却仍用琵琶遮住了半边脸孔,形容娇羞不敢见人的样子。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唐‧白居易‧长恨歌—杨玉环刚刚长得亭亭玉立,尚未获选入宫,别人不知她的美貌。
物 器 摩 写 篇▲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
—唐‧李商隐‧咏扇—团扇圆似满月,作揖搧凉无所不宜。
▲大珠小珠落玉盘。
—唐‧白居易‧琵琶行—形容琵琶清脆的声音。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唐‧李白‧把酒问月—月依然如旧,而人已分古今。
▲此时无声胜有声。
—唐‧白居易‧琵琶行—曲调间歇的时候,令人回味无穷。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
—唐‧杜甫‧赠花卿—形容歌声美妙动人,有如天上的仙乐一般。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石灰吟—借石灰的开采、锻烧,表达自己一心报国、鞠躬尽瘁的决心。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燮‧竹石—赞美竹石坚定不移的精神。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唐‧李峤‧风—句中无一风字,而风之作用、力量显而易见。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杜牧‧骊山感旧—杨贵妃爱吃荔枝,玄宗常遣人自岭南带回,求得妃子一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唐‧慧能‧偈子诗—形容人的自性本空,不垢不净。
时 令 节 气 篇▲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宋‧李清照‧声声慢—天气由冷变暖的时候,很难适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杜牧‧清明—清明时节春雨绵绵,阴冷而令人畏缩。
▲已凉天气未寒时。
—唐‧韩偓‧已凉—入秋季节的气候。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苏轼‧赠刘景文—秋冬之际,橙橘成熟的季节。
▲剪剪轻风阵阵寒。
—宋‧王安石‧春夜—春天夜晚寒意仍重。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宋‧苏轼‧洞仙歌—屈指算来秋天又到,年复一年,岁月总在不知觉中消逝。
▲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宋‧姜夔‧淡黄柳—季节又要更换,令人心惊。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
—宋‧史达祖‧临江仙—西风一吹,季节性的愁绪也跟著来了。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江南黄梅季节的景色。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等重阳节时,菊花酒已酿成,可再来共赏。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桃花绽放、鸭游江面,正是春天到了。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雪比梅花白,梅花比雪香,冬季所见之景。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适‧游小园不值—花园墙外看到红杏开放,知春天已到。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阑干。
—宋‧王安石‧春夜—春夜春景正好,宜把握良辰美景也。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忆江南—描写春天江南的红花与绿水。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宋‧晏殊‧踏莎行—描写春天杨花飘飞的景象。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春天到来,很容易欣赏到万紫千红的景象。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夏秋之间,夜晚乘凉的画面。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符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日—元旦新年,除旧布新的景象。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孟浩然‧春晓—春天的温暖,使人沉醉在梦乡中,夜里刮风下雨、花朵飘零都不知道。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和尚‧颂—只要我们能抛开俗念琐事,便能体会到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美。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唐‧僧志安‧绝句—形容春日里的轻风微雨。
天 伦 亲 情 篇▲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唐‧元稹‧遣悲怀—家中清寒,事事不如意。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宋‧贺铸‧思越人—雨中思念亡妻生前缝补衣服的情景。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盼望人身心无恙,可以共赏月光。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曹植‧七步诗—形容兄弟不相容,彼此残害。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唐‧杜甫‧月下忆舍弟—兄弟离散,生死不明,令人想念。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描写母亲为子女的付出、对子女的盼望,以及子女内心的感恩。
▲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唐‧白居易‧望月有感—手足、家人因战乱或谋生,离乡背景散处四方。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唐‧元稹‧遣悲怀—当日曾说死后如何如何,谁知一语成谶,如今生死两隔,悲不自胜。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宋‧苏轼‧江城子—虽然天人相隔已十年,夫妻情分却永难忘怀。
▲欲寄征衣君不还,不寄征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元‧姚燧‧凭阑人(寄征衣)—先生在外征战,季节变换需要添衣,妻子有一份思念,也有一份怨叹。
故 旧 友 谊 篇▲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异地相逢,感伤岁月过往之快。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描写友情的深挚可贵。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宋杜少府之任蜀州—只要友谊坚定,虽远在他方,仍如在身边一般。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琵琶行—同在江湖中流浪,相逢只是缘分,又何必曾经认识呢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唐‧杜甫‧梦李白—京城中到处是当官的人,而只有李白不被重用。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唐‧张籍‧没藩故人—悼念故人,欲望空遥祭,又冀其生还,茫茫天涯,不胜哀痛。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宋‧柳永‧玉蝴蝶—老朋友远离了,眼前只见烟波浩渺,更觉落寞。
▲故人情可见,何用送行诗
—宋‧徐积‧赠陈纠—友情深厚,不必多那些形式化的东西。
男 女 情 爱 篇▲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元‧王实甫‧西厢记—相思情切,风吹花摇,以为是意中人来了。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唐‧李白‧春思—怪怨相识的人不来,不相识的春风却不停地吹进屋里来。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唐‧李白‧长干行—回忆童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景象。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词—晴与情谐音,暗指感情的存在。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唐‧盼盼‧燕子楼—相思之情胜过地久天长。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白居易‧长恨歌—形容两情相悦,誓言永远同在。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因为两情不能共存,空留无法断绝的憾恨而已。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宋‧司马光‧西江月—见面不如怀念来得情深意浓。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李商隐‧锦瑟—此情今日回想,绵绵不绝,只是当时却惘然无知。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唐‧温庭筠‧梦江南—千只归帆都不是心中所盼,只有余晖无言地照在水面上。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唐‧顾敻‧诉衷情—如能将心比心,即知思念之苦。
▲恨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宋‧元好问‧摸鱼儿—感叹人为了爱情而付出太大的代价。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只要两情能持久,没有必要早晚都见面。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唐‧李白‧怨情—心中有所怨,忍不住泪流满面。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唐‧杜甫‧佳人—形容人心的喜新厌旧。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清‧黄增‧集杭州俗语诗—美色本身并不让人著迷,完全在於个人的存心。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汉‧古诗‧冉冉孤生竹—少女伤春,期望夫妇早会之意。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汉‧古诗‧迢迢牵牛星—牛郎织女隔一天河,相思而不得相见。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春花争妍,而相思无限,春心难耐。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宋‧陆游‧钗头凤—两人虽约,却无法互通消息。
▲唯将旧物表深情。
但教心似金钿坚。
—唐‧白居易‧长恨歌—用两人所熟悉之金钿为礼物,以示用情之坚也。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唐‧韦庄‧思帝乡—爱到深处无怨尤,形容用情之专也。
▲语已多,情未了。
—唐‧牛希济‧生查子—语有尽而情无穷。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
—宋‧元好问‧摸鱼儿—以莲心自比,说明相思无限。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唐‧李白‧春思—想念丈夫,如不早归,恐无缘再见了。
▲莫向荷花深处去,荷花深处有鸳鸯。
—宋‧何应龙‧采莲曲—莫无端打扰了两情相悦的恋人。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唐‧李益‧江南曲—商人重利轻别离,夫妇聚少离多,因而有了悔意。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欧阳修‧生查子—月儿初升,正是情人约会的时候。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唐‧王昌龄‧闺怨—春色恼人,而身畔无人陪伴,后悔夫婿远游他乡追求富贵。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唐‧金昌绪‧春怨—梦中尚得与夫婿相会,故怨黄莺惊破好梦也。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季节—唐‧王维‧相思—红豆又名『相思豆』,以物寄情,劝人把握春天相思。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宋‧晏殊‧木兰花—多情易惹烦恼,一点相思千头万绪,无穷无尽。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唐‧白居易‧花非花—形容爱情的虚无缥缈,不可捉摸。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宋‧晏几道‧临江仙—在落花、微雨的时候,见到燕儿成双,想到自己的孤单寂寞。
乡 亲 乡 情 篇▲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唐‧白居易‧望月有感—家人分处五地,想念的心情唯有借由明月来传递了。
▲悲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
—汉‧古诗‧悲歌—无法回乡,心中忧烦,只有借高歌、远望来纾解思念。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唐‧王维‧杂诗—游子思乡,见有客自故乡来,立刻趋前询问。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明月团圆,让人思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下忆舍弟—中秋左右的月,最叫人想起故乡。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游子他乡,一旦能够回来,喜不自胜。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杜甫‧春望—征战连年,思乡心切,倍觉家书的可贵。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请朋友代为转达异地平安无事之意。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唐‧崔颢‧长干曲—虽是同乡,却因旅居在外,一直都不相识。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崔颢‧黄鹤楼—遥望江上烟波,故乡在那里
不免愁绪万千。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李频‧渡汉江—与家乡疏离日久,颇有难以接近的感觉。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宋‧范仲淹‧苏幕遮—高楼月下饮酒,最容易引动乡愁。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汉‧古诗‧行行重行行—比喻念旧而不忘本。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游子在外,闻听离别之曲,思乡之情益切。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征战在外,听芦管悲切之音,想念家乡。
▲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宋‧柳永‧安公子—游子在外,听杜鹃声啼而思乡。
▲杜鹃声里斜阳暮。
—宋‧秦观‧踏莎行—在思归的日子中,眼见自己年华已逐渐老去了。
▲江南虽好是他乡。
—明‧王恭‧春雁—异乡人总难忘故乡的美好。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游子在外过久,虽然乡音未改,但相貌已变,故乡的小孩子不认识,把自己看成陌生人了。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唐‧李白‧子夜歌—秋风再大,也吹不去征夫思乡之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离乡背景的游子,每在年节,见别人各享天伦团聚之乐,更加想念亲人。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岑参‧逢入京使—异地相逢,一时找不到纸笔,请代为转告家人,在外平安,勿须挂念。
▲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宋‧张炎‧高阳台—窗外落花满地,春天又过去了;杜鹃鸟不断啼叫『不如归去』,让游子无以自处。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游子思归而不可得之慨。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不可期。
—宋‧晏几道‧鹧鸪天—作客他乡,谁不想归去,只是关山阻隔,任务未了,无法确知何时能返。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於僮仆亲。
—唐‧崔涂‧除夜有怀—处境越是凄凉,怀乡越是情切。
▲浊酒一杯家万里。
—宋‧范仲淹‧渔家傲—家在万里外,无法归去,且饮浊酒一杯,聊解乡愁、聊寄乡思。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明‧袁凯‧京师得家书—家书的内容无非是盼望早日回乡。
离 情 别 绪 篇▲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唐‧韦庄‧荷叶杯—分离各在异乡,更没有相见的机会了。
▲一别音容两渺茫。
—唐‧白居易‧长恨歌—别后声音容貌都无法记忆。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离情别意,绵绵不绝,比流水还要长远。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离别在即,再喝一杯吧
以后要找老朋友可不容易呀
▲别时容易见时难。
—南唐‧李煜‧浪淘沙—相聚的机会不多,应善加把握。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南唐‧李煜‧清平乐—离别的痛苦心情,绵绵无尽,走得越远越深。
▲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
—宋‧周邦彦‧六丑—离别
甘肃现在还有多少地方没水喝
我以前游的,答案比较长,但是我自己写的,对你有助。
甘肃省目前有两处5A级景区,分别为敦煌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和平凉崆峒山风景名胜区。
还有其他甘肃旅游A级景点主要有: · 甘南州夏河拉卜楞寺 AAAA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临潭冶力关风景区 AAAA级(国家级自然森林公园) · 临潭松鸣岩风景名胜区 AAAA级(国家级自然森林公园) · 张掖市肃南马蹄寺风景名胜区 AAAA级 · 张掖大佛寺 AAAA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武威市雷台公园 AAAA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漳县贵清山\\\/遮阳山旅游风景区 AAAA级(国家级自然森林公园) · 兰州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 AAAA级(国家级自然森林公园) · 兰州五泉山公园 AAAA级 · 兰州水车博览园 AAAA级 · 兰州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AAAA级(国家级自然森林公园) · 酒泉市西汉酒泉胜迹 AAAA级 · 天水市麦积山风景名胜区 AAAA级(国家级自然森林公园) ·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AAAA级(国家级自然森林公园) · 敦煌阳关文物景区 AAAA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嘉峪关市嘉峪关文物景区 AAAA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先说一下丝路线——通过食住行游购娱几个方面: 丝绸之路的介绍满网络都是,我不想复制粘贴。
从陕西过来,丝路线的第一个旅游城市是天水,天水有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而且附近的仙人崖景区景色也不错。
天水附近还有大象山石窟(甘谷县)等等佛教石窟艺术景点。
天水很有特色,风景气候比较独特,景点也很多。
江老人家曾题词为“羲皇故里”,伏羲庙在步行街上,很值得一看;还有南郭寺,玉泉观,都在市区,很方便也很有特色。
市区附近还有李广幕,卦台山等等,都有历史来历哦~~ 至于小吃,天水的小吃很棒
呱呱,冉冉,凉粉,面皮……哇口水……而且很多甘肃人说天水的姑娘相对还是可以的,很有西北特点,呵呵。
天水的宾馆不是很贵,太好的没有,三星和之下的干净卫生的宾馆很多。
交通很方便,要进甘肃、青海、新疆的火车基本没有不在天水停车的。
天水出租车目前可能是6块钱的起步价了,市区到麦积山石窟有类似公交的巴士。
天水的花牛苹果有名,可以尝尝~ 之后呢就应该是兰州了,兰州的地理位置什么的我也不多说了,来兰州需要注意的嘛我之前有回答过,现在可以给你再说下~ 兰州市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处,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市区平均海拔1520米左右。
2月平均降水量2.7毫米,平均气温-1.0摄氏度。
但是要强调一点,只看平均温度可不能认为兰州是个温暖的城市,因为2月兰州日最低气温也能达到零下17摄氏度。
这是由于兰州所处半高原半干旱环境的影响(海拔高,气温相比同纬度低海拔地区要低;大气干燥则导致空气保暖性降低),使得兰州昼夜温差很大,一般会有12摄氏度左右,最大可达到16-18摄氏度。
所以早晚一定要注意保暖。
如果5月份来,也请你一定备好长袖衣物。
而且由于降水量少,空气干燥,人体水分流失很快,请您每日做好水分的补充(每天应该至少饮用500ml淡水,大概一瓶纯净水的量;如果您是爱美护肤人士,每日使用皮肤补水用品)。
另外,兰州5月份平均降水量33.2毫米左右,平均气温17摄氏度左右。
一般2月底到5月中期这段时间内可能会有扬沙天气(偶有沙尘暴)发生,如果您是女士,可以备好一条纱巾,天冷时可保暖,扬沙时可防风沙。
4月末开始请您备好防雨用具。
但是至少到6月末7月初之前,请您备好早晚穿着的单外套,谨防着凉。
4月末开始日照比较强烈,请您带好防晒用品和其他护肤用品。
以上节选自本人曾经的百度被采纳答案…… 进入正题—— 兰州市早在2004年就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兰州市的景点比较多,其中等级最高的有AAAA级景点四处: 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兰州市榆中县兴隆山景区) 兰州水车博览园 (城关区小西湖公园\\\/大教梁) 兰州五泉山公园 (城关区五泉南路77号) 兰州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 另外著名的景点还有: 兰州黄河铁桥(中山桥,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清)城关区中山路北 八路军办事处驻兰纪念馆(中国红色旅游景点) 城关区酒泉路185号 兰州市博物馆办公室 城关区庆阳路192号 兰州市碑林管理处 城关区白塔山1号 兰州徐家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城关区盐场路枣树沟18号 兰州五一山森林生态旅游区 城关区东李家湾261号 兰州市石佛沟国家级森林公园 甘肃省榆中县 兰州市金城盆景园 城关区南昌路693号 兰州市白塔山公园 城关区靖远路白塔山1号 兰州市兰山公园 城关区伏龙平后街280号 兰州市雁滩公园 城关区滩尖子3号 兰州市儿童公园 城关滨河东路318号 兰州市动物园 城关区五泉南路77号 (以上依然摘抄自本人百度知道被采纳答案……) 门票最贵的不超过20块钱~很多都不要钱。
至于吃,兰州牛肉面全国闻名,来了你就可劲儿的整吧兰州牛肉面讲究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
还分为高汤\\\/清汤;蓬灰\\\/普通优质……等等不同的面和汤。
唉,我要带团,光这个牛肉面最起码要将将近一个小时……你来了自己感受吧~~另外还有醪糟、灰豆(这两个是喝的)、酿皮子、凉面、各种面片…………太多了。
小吃街有正宁路夜市、木塔巷、金塔巷等等。
兰州的百合是全国最优,玫瑰是北方一绝~~
兰州住很方便,如家满大街,7天、速8也很多~~四星五星级宾馆都有,快捷酒店也有,想住什么你自己看。
出租车起步价7块钱~~以上景点绝大多数在市内~~周边的景点就不推荐去了,山景嘛,大同小异。
再往西北,就是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称的武威了。
古称西凉,是马超的故乡啊~~马踏飞燕那个铜奔马你知道吧
武威的雷台汉墓出土的
是中国旅游的标志
从武威开始你就能看见祁连山了,标志着你进入了河西走廊地区~武威文庙也挺有名的,里面有一块国字号的大宝贝啊——一块西夏石碑,纯西夏文题刻,相当珍贵
还有罗什寺塔就在武威北大街,市内的武威博物馆和西夏博物馆都值得一看~~附近还有天梯山石窟、白塔寺等等景点。
武威的住宿也很方便~~宾馆也很多,干净便宜的招待所居多,小吃有武威面皮,郭家凉面等等,凉州市场是最大的小吃集散中心了,再就是勤俭巷里的小吃比较多
武威的特产最有名的当数莫高系列葡萄酒了,还有黄河蜜瓜等等也很好吃,是特产
继续西北,金昌属于新兴工业城市,以”镍都“的称号闻名。
金川集团工业园区是旅游景点,再其他的我也不熟……嘿嘿,还是做导游的,我还真没好好转过金昌,毕竟不是旅游城市。
但是金昌的人均GDP在甘肃是高的,经济发展很不错。
接着西北,张掖是重点了~~张掖主要旅游景点:马蹄寺·大佛寺 ·张掖 ·木塔寺 ·张掖丹霞地貌 丹军马场 ·山丹新河驿 ·甘泉公园 ·河西学院 ·镇远楼 ·肃南康隆寺猎场 ·张掖市森林公园 ·东大山 ·龙首山 ·道巷庙 ·甘州古塔 ·诸葛楼 ·东山寺和西武当 ·黑水国遗址及汉墓群 ·许三湾城及墓群 ·牍侯堡 ·民勤会馆 . 张掖大佛寺是张掖的王牌景点,去了都要看的。
大佛睡了九百多年啦
是全国最大的室内卧佛了
创建于魏晋时期的马蹄寺、金塔寺,保存着文物价值极高的雕塑和壁画。
其他的比较值得一看的就是山丹军马场和黑水国遗址了~~ 张掖出租车目前起步价应该是三块吧~~~特产的话肃南野生蘑菇和高台辣椒,临泽小枣还有银河粉丝等等是张掖特产。
小吃的话就多啦
比如有搓鱼子,拉条子,臊面,酿皮,炒炮,揪面片,鱼儿粉等等……对了,祁连葡萄酒很有名,据说祁连的冰白葡萄酒是世界最佳
依然西北——酒泉。
从张掖到酒泉一直到嘉峪关,你会看到祁连山的雪峰
嘿嘿~~漂亮啊
阿尔金山主峰高达5798米~酒泉市属半沙漠干旱性气候,其特点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强烈日照长,冬冷夏热温差大,秋凉春旱多风沙。
气温:常年最高温度℃,最低为零下31.6℃,年均温7.9℃(这些是摘抄的目的是提醒你注意气候)。
另外提一下,敦煌是属于酒泉市管辖的。
景点:市内的西汉酒泉胜迹——酒泉公园位于鼓楼东1.9公里处,肯定要看啦~另外就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了,又称“东风航天城”,不过挺偏的,手续也比较严格麻烦。
另外就是现役军人和记者不允许去参观的。
再有就是透明孟轲冰川,是目前距离市区最近的冰川了,很漂亮,但是要去也不是很方便。
作为旅游城市,住宿不是问题,不多说了。
特产最有名的就是“酒泉夜光杯”了。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里早有介绍啦~~至于小吃很多的
1、香酥火烧 2、油酥馍(也叫糖酥馍)3、油塔子4、油老鼠5、甜水面蒸馍(也称罐罐馍)6、油馃子 7、锅盔 8、甜米黄 9、灶干粮子 10、热糕油饼子,还有热豆粉,蒸粉,炕羊肠,合汁,裹脂,荤素面筋等等等等…… 仍然西北——这次西北的不太远,只有21公里,就到了嘉峪关市了。
顾名思义,就是因为这里有万里长城的收尾压轴大关——嘉峪关
是世界级文化遗产。
每次带团过去,站在嘉峪关城楼上,看着远处雄壮的祁连雪山,满腹豪情啊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这是我的感受雄关+雄山=雄壮得不能再雄壮了……………… P.S.现在好像嘉峪关也升成5A级景区了。
嘉峪关滑翔基地是世界三大滑翔基地之一,另外还有悬壁长城、长城博物馆、魏晋墓地下画廊、七一冰川等等…… 嘉峪关是甘肃数一数二的旅游城市,干净整洁,而且因为有一个酒泉钢铁集团,人均GDP是全甘肃最高的。
所以住宿购物都很方便的。
嘉峪关有机场,有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灰常方便……说到小吃,嘉峪关烤肉是甘肃一绝,另外还有卤肉拌面,炒刀削,裤带面等等……特产嘛就是驼绒画和嘉峪石砚了~~ 快出省的西北——敦煌
额地个亲娘来,这个地方我觉得我根本不用多说,是个中国人有生之年都应该来一次的地方,各种介绍太多了,我在此显得苍白无力………… 住宿不用担心,交通不用担心
我要说的就是,沙洲夜市
上过央视节目的,敦煌的特色夜市啊,美食美物美女多多啊
呵呵,P.S.很多敦煌的旅游大巴的司机师傅向我推荐——铛铛铛铛——酸辣爆炒羊肚美味啊
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尝几口啊………………特产
丝毯
真丝的好毯子价格相当高,以每平方(英)寸\\\/美元计价…………再就是敦煌罗布麻制品。
甘南——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
境内海拔1100—4900米,大部分地区在3000米以上。
自治州的首府是合作市(县级),合作市北郊的合作寺院有米拉日巴佛阁,这是安多地区藏传佛教的名刹之一,属藏族堡式九层楼建筑。
传统的晒佛节、插箭节、香浪节、传统民族运动会、香巴拉旅游艺术节等,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合作市独特的民俗风情。
另外,就是鼎鼎大名的夏河拉卜楞寺了。
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黄教(格鲁派)的六大宗主寺之一(其他的是西藏的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扎什伦布寺和青海的塔尔寺)。
当年的《天下无贼》其中华仔和奶茶偷手机的片段就是在拉卜楞寺前面的大广场取景的。
拉卜楞寺的介绍可以参考—— 另外关于藏族、藏传佛教等等方面,网络的介绍很多,感兴趣可以自己看。
不能怨我懒,我带团去青海去甘南这些东西够我在车上讲三个小时的(N多旅游大巴的司机师傅为证)。
我这一时半会真跟你说不清楚。
你可以大致参考一下—— 藏语呢按着方言划分可以吧整个藏区分为三片:卫藏方言区(拉萨为中心,辐射周边,包括西藏绝大多数地区)、康藏方言区(西藏东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和青海东南部)还有安多方言区。
其中的甘南和青海大部分地区属于安多藏语区,给你教几句安多藏语吧
你好——秋得(dei)莫 谢谢——刮镇气 再见——打嘚(dei)莫 记住要连起来读快点。
另外这边的藏民管僧侣不叫喇嘛,叫“阿卡”。
另外还有就是桑科草原、达尔宗湖(就是达宗湖,叫法不同而已)、则岔石林等等。
另外需要重点介绍一下的是临潭县的冶力关景区,被称为兰州后花园。
从兰州报团走的话230块钱左右,两天的行程,景点有冶海天池、香子沟—黄涧子国家级森林公园、赤壁幽谷等等。
另外还有玛曲县的“天下黄河第一弯”——黄河首曲,你可以看到清澈的黄河水——其实每年冬天兰州的黄河水都是清的,不过外地人肯定很难见到不黄的黄河罢了~。
至于交通和住宿,以及其他的注意事项,上面的网址里的文章介绍的很详细了,无需赘言。
陇南——是甘肃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也是甘肃唯一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南方地区。
被称为“陇上江南”。
气候和风景都相当不错(当然应该是针对北方地区而言)。
而且历史渊源非常悠久。
比如杜甫就曾在成县旅居;礼县的大堡子山秦公陵园,是秦王族的四大陵园之一,历史上的“西犬丘”之地,也就是秦人发祥地。
还有位于西和和礼县交接处的祁山,就是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地方
旅游资源 01、武都万象洞,国家AAAA级景点。
地质公园。
02、文县天池,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国四大天池之一,影视拍摄区。
03、宕昌官鹅沟,国家级森林公园。
04、康县阳坝,国家级森林公园。
天然阳坝。
05、武都裕河原生态风光,金丝猴保护区,动植物乐园,民俗风情。
06、武都五凤山道教圣地。
07、西和大香山:千手观音妙善的优美传说,礼县道教协会。
白雀寺。
08、西和仇池山:伏羲洞,人祖爷伏羲诞生之地。
朝圣伏羲庙。
09、礼县祁山武侯祠堂:纪念诸葛亮六出祁山的经典景观。
10、礼县大堡山:秦始皇先祖的珍贵墓地,中国风水学观摩的极佳地段。
11、武都角弓朝阳洞:唐朝以来开凿的佛、道、儒三教综合洞窟,白龙江边的百佛洞。
12、武都石门九天圣母庙:黄帝战蚩尤,王母派遣九天玄女松天书兵法的传说。
13、武都佛教景点:两水龙华寺、城郊普化寺、城关莲花山寺院、东江清凉寺、三河广严院、龙凤山寺、龙凤佛堂寺、琵琶寺、汉王寺、城郊邬金寺、甘泉铁佛寺等 14、两当张果老登真洞:传说张果老修道成仙的地方。
15、成县鸡山:森林公园。
山顶有观音大士、文殊、普贤三菩萨庙。
16、成县西峡颂:俗称《黄龙碑》,是汉代《石门颂》、《甫阁颂》、《西峡颂》三大颂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摩崖刻石。
17、徽县嘉陵江漂流:陇南唯一开展漂流活动的地方。
18、武都城郊崔家梁关公庙:纪念刘备、关公、张飞的祠堂。
19、武都角弓够林坪大禹庙::纪念大禹治水的唯一祠堂。
总体来说,陇南的旅游资源很好也很多,但是实事求是的说,陇南景点很分散不集中,而陇南的交通事业很落后,目前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国道也是以山路居多,交通实在是不方便。
住宿倒是比较方便,因为很多县城的宾馆(或者说招待所)的空房率很高,价格也便宜。
出租车起步价都是3到5快之间。
至于小吃,倒是不少,比如米皮、面皮、洋芋搅团、蕃面鱼儿(就是玉米面的)、浆水面等等等等。
虽然我在陇南生活过很多年,很有感情,但是不得不说陇南的经济发展依然很落后,需要好好努力,所以当地人的饮食文化和经济有着一定的联系,以上小吃味道很好,但是制作相对简单,成本低廉。
而平常陇南很多乡村人家的饭菜真的可以用极其简单来形容。
所以有一句形容陇南的顺口溜:“山清水秀人不秀,鸟语花香饭不香。
”亦为陇南的真实写照…………(各位陇南乡亲不要骂我,我知道大家爱家乡,可我说的也基本是事实……) 最后,综上所述,结论就是—— 一、首推丝路线
二、丝路线游览后如果有时间推荐去甘南旅游。
三、陇南以后又机会了再来吧……………… 以上答案,全网独一份,有引用者,请务必表明转自本处,谢谢
关于阮少卿的武侠小说
如果说诗人有什么外在标志的话,那么坐骑或为其中之一。
对诗人的坐骑加以比较似乎是个有趣的题目,如果这种比较超越了个人,而涉及到不同的国家或民族,这一有趣的题目或许还会是有意义的题目。
韩国丽末鲜初诗人权近(1352—1409)有一首《次韵送骑牛道人》的诗,其中有这样几句:遥思骑牛地,明月满海壖。
浩然赋式微,出处斯万全。
奚囊拾秋景,驴背载芸篇。
(《阳村集》卷二)题目中的“骑牛道人”,据其自注:“李周道尝游关东,每月夜骑牛,自号一可道人。
”指的是同时代的李行(1352—1432),又号“骑牛子”。
其经术文章,闻名当世。
他在高丽末隐居乡间,到朝鲜初屡徵不起,有《骑牛集》传世。
诗的前四句说李行常在月下骑牛赋诗,后两句则是以李贺骑驴觅句为比,形容其赋诗之多。
李商隐《李贺小传》写道:“(长吉)恒从小奚奴,骑疲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
”(《李商隐文集》卷四)权近的这一比喻,无论其是否有意,已经涉及到了中韩诗人坐骑的不同——骑驴与骑牛。
中国诗人似乎特别偏好骑驴。
人们对於驴的兴趣,如果推究起来,或始於其声音。
《后汉书·逸民传》载,戴良母喜驴鸣,“良常学之以娱乐焉。
”又《世说新语·伤逝篇》载:“王仲宣好驴鸣,既葬,魏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
’赴客皆一作驴鸣。
”又《晋书·王济传》载,济卒将葬,孙楚向灵床曰:“卿常好我作驴鸣,我为卿作之。
”至於文人骑驴见诸记载者,似以阮籍为早。
《艺文类聚》卷九十四引《文士传》载,阮籍为东平太守,“便骑驴迳到郡,……十馀日,便骑驴去。
”但诗人与驴结下不解之缘,则要到唐代始然,我们不妨看几个为大家所熟悉的例子。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曰: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
(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八载:“世有碑本子美画像,上有诗云:‘迎旦东风骑蹇驴,旋呵冻手暖髯须。
洛阳无限丹青手,还有工夫画我无
’子美决不肯自作,兼集中亦无之,必好事者为之也。
”这首诗虽然是“好事者为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心目中杜甫的形象。
后来苏轼在《续丽人行》中也这样勾画杜甫的形象:“杜陵饥客眼长寒,蹇驴破帽随金鞍。
”(《苏轼诗集》卷十六)王琦《李太白全集注》卷三十六引《合璧事类》载:李白游华阴,县令开门方决事,白乘醉骑驴过门。
同时又引毛文歧《李太白骑驴处》、元好问《李白骑驴图》等诗,可知李白也有骑驴的名声。
李贺骑驴觅句,已见上文。
贾岛骑驴赋诗,见载於《唐诗纪事》卷四十。
至於郑綮“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唐诗纪事》卷六五)的说法,更是典型地体现出诗人与驴的密切关系。
所以到了宋代的陆游,在《剑门道中遇微雨》诗中乃有如此意味深长的一问: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卷三)正因为驴子几乎成为诗人特有的坐骑,所以在驴背上的陆游才有此一问。
对这两句诗,钱锺书《宋诗选注》和小川环树《诗人の自觉》都有很好的发挥。
如果说,自唐代以来,骑驴已成为中国诗人的一个外在标志,大概与事实是相去不远的吧。
韩国古代诗人则多数骑牛。
最早的例子当数高丽中期的诗人崔谠(1135—1211)和郑克己(生卒年不详)。
崔氏的作品留存至今的祗有《东文选》所录的两题四首(《青邱风雅》所录两首亦在四首之中),其中并没有关於他骑牛的句子。
据《高丽史》卷九十五《崔谠传》的记载,他致仕后与崔诜、张自牧等人“为耆老会,逍遥自适。
人谓之地上仙,图形刻石传於世。
”最早写到崔谠骑牛的,是他同时代的诗人李仁老(1152—1220),其《崔太尉骑牛出游》诗曰:“嗜酒李白扶上马,爱山潘阆倒骑驴。
争如稳着黄牛背,处处名园任所如。
”(《东文选》卷二十)不过,这裏祗是将他的坐骑与李白、潘阆相比,并未将坐骑与写诗结合起来。
关於他雪中骑牛觅句的佳话,乃是经过稍后诗人李齐贤(1287—1367)的歌咏,才影响於后世的。
高丽后期的诗人郑枢(1333—1382)在其《东国四咏》中,有一首《双明崔大尉谠雪后骑牛游城北皱岩》,据另外三题《金侍中富轼骑骡访江西惠素上人》、《郑中丞叙谪居东莱每月明弹琴达曙》、《郭翰林预冒雨赏莲有诗》来看,这四首诗歌咏的是高丽朝的名人奇事,崔谠骑牛觅诗即为其一:两山松栎雪培堆,蓦水穿云路几回。
莫说袁安高枕兴,何妨牛背觅诗来。
(《圆斋稿》卷上)据此诗题下自注曰:“座主益斋侍中命赋”,可知这是奉李齐贤之命而作。
我很疑心这是同题共作,因为与李齐贤同时的诗人闵思平(1295—1359),其《东国四咏益斋韵》,既是步益斋诗韵之作,其歌咏的内容与郑枢也是一样的,祗是在题目上未曾标明“骑牛”而已。
其二《崔大尉冒雪游城北皱岩》云:千尺云根耸北山,古贤遗迹画应难。
自从相国题诗后,多少行人指点看。
(《及庵诗集》卷二)所谓“自从相国题诗后”,指的就是李齐贤题诗歌咏之事。
虽然今本《益斋乱稿》中并没有这四首诗,但正如李穑序文中所写,李齐贤的诗文在当时“旋作旋弃”,散佚之多是可想而知的。
但经过他们的题咏,后人走过皱岩,就会联想起骑牛吟诗的故事。
朝鲜时代的成伣(1439—1504)《皱岩》诗曰:双明往事渺无踪,岩壑参差踯躅红。
牛背吟诗乘雪去,何如载酒对春风。
(《虚白亭集》卷五)往事如烟,无影无踪,但双明太尉雪中骑牛吟诗的韵事却流播人口,经久不衰。
至於金克己骑牛觅句的故事,似乎也是由李齐贤加以歌咏而流传开来的,尽管在现存的作品中并无痕迹。
据李圣仪、金约瑟的《罗丽艺文志》,金克己有《金居士集》一百三十七卷,但其现存的诗歌,仅有保存在《东文选》中的四十五题,可谓“虬龙片甲,凤凰一毛”(借用锺嵘《诗品》语)。
丽末鲜初的诗人韩修(1333—1384)有《奉和益斋相国东国故事四诗》,其四为《金居士雪中骑牛游皱岩》:线路萦纡入石间,羸牛踏雪倦跻攀。
岂唯稳跨无倾覆,诗眼将穷万(
)玉山。
(《柳巷诗集》)在这些东国故事之中,另外三则与上文所述相同,唯有骑牛的主人不同。
金克己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崔滋(1188—1260)《补闲集》中对他的作品颇多评论,他的骑牛觅句当然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于是自然成为“东国故事”之一。
权近曾经批点过《柳巷诗集》,在他自己的作品中,也有《金居士雪中骑牛》诗:“雪裏溪山特地奇,游观牛背任行迟。
皱岩可是非人境,长使儒仙为赋诗。
”(《阳村集》卷九)再后来,金时习(1435—1493)的《梅月堂集》中也有《咏东国故事》四首,关於骑牛的主人也还是“金居士”。
总之,经过李齐贤的题咏,诗人(无论是崔谠还是金克己)骑牛觅句已经成为著名的“东国故事”,是韩国诗人骑牛的典型。
两百多年以后的李行更是以骑牛写诗著称,他不仅自号骑牛子,而且以“骑牛”名集。
因此,当时及后人也往往将他的诗与牛联系起来。
如成石璘(1338—1423)《有怀看花诸君子寄呈骑牛子》曰:“花间置酒爱清香,牛背哦诗野趣长。
”(《独谷集》卷上)权近《中庵所画李周道骑牛图》曰:“周道心无累,中庵画入神。
秃毫生意匠,牛背载诗人。
”(《阳村集》卷二)周道为李行的字,中庵是日本释守允。
成任《题罗州碧梧轩》曰:“骑牛题咏语绝尘,一洗俗累归於真。
流传千载耀名区,岂肯埋没随蓁芜。
词苍意古世所无,珠玑璨璨明轩寓。
”(《骑牛集》卷二附录)权近还专门为之作《骑牛说》文。
至此,牛作为诗人特有的坐骑,在高丽以下人们的心目中,大致也得到了确立。
而且,可以和郑綮“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的话相映成趣的是,韩国诗人往往将诗思安放在“牛背”或“雪中牛背上”。
车天辂(1556—1515)《五山说林》载:丽季,一诗人欲得秀句,身短簑跨黄牛,往来天寿院沙川,日日捻髭。
近百日,祗得‘白鸥飞割碧山腰’一句。
又金时习《咏东国故事·金居士雪中骑牛游皱岩》诗曰:雪裏骑牛信步行,江山千里散飞琼。
袁安僵卧不干意,那及郑公桥上情。
(《梅月堂集》卷二)最后一句即用郑綮“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的典故,所不同的祗是金居士将驴子换成了牛。
从此,诗人骑牛便是天经地义,诗人与牛也就密不可分,朝鲜时代的诗人写骑牛的作品更是连篇累牍。
韩国诗人的坐骑与中国诗人有异,这在他们自己是有明确认识的。
上文提到的李仁老《崔太尉骑牛出游》、权近《次韵送骑牛道人》以及金时习《金居士雪中骑牛游皱岩》等作,已经将两者作了对比。
而李齐贤的《雪》,其中“令人却忆孟襄阳,驴背吟诗忍饥冻”(《益斋乱稿》卷二)之句,其联想方式或许与高丽诗人雪中骑牛觅句的故事有关。
更进一步说,写孟浩然雪中骑驴吟诗也不一定在文献上确有所本,我怀疑这祗是当作中国诗人吟诗的一个象徵罢了。
当然,中国人并非不骑牛,韩国诗人也并非不骑驴,如朝鲜时代的李好闵(1553—1634)《五峰集》卷二有《骑驴二绝》;尹推(1632—1707)《农隐小稿》卷一有《家有驴,适有人以马请换,数日复还送,可笑。
驴固不及马,而亦非俗客可以骑耳》;吴道一(1645—1703)《西坡集》卷八有《闻圣望访我,至半途驴不前还归,戏吟寄示》等作。
但总的说来,中国诗人骑驴者多,而韩国诗人骑牛者众;骑驴是同乎中国者,骑牛则有韩国自身之特徵在。
更为有趣的是,韩国诗人到了中国,也有骑驴作诗者,可谓入乡随俗。
高丽末诗人李詹(1345—1405)《骑驴至山磵铺二十里》诗云:……杜叟游春处,襄阳咏雪时。
今予同稳跨,但愧欠新诗。
(《双梅堂箧藏集》卷二)诗人在驴背上想到的是杜甫和孟浩然,其与中国诗人的认同心理是显然的。
牛与韩国人的生活关系密切,所以韩国谚语中用到牛的地方很多,如“亡牛补牢”(中国则曰亡羊补牢)、“如牛看鸡”、“对牛念经”等。
诗人骑牛当然与这种生活环境有关。
不过,诗人骑牛更有其价值观念上的意味。
在诗人看来,骑牛是与骑马相对而言的,骑牛是脱俗、悠闲、隐逸的象徵,而骑马则代表了入世、躁进和名利场。
朝鲜时代的诗人颇有发挥此意者。
最早的一篇文章是权近的《骑牛说》:吾尝谓山水游观,惟心无私累,然后可以乐其乐也。
……凡寓目於物者,疾则粗,迟则尽得其妙。
马疾牛迟,骑牛,欲其迟也。
想夫明月在天,山高水阔,上下一色,俯仰无垠,等万事於浮云,寄高啸於清风。
纵牛所如,随意自酌,胸次悠然,自有其乐。
此岂拘於私累者所能为也
古之人亦有能得此乐者乎
坡公赤壁之游,殆庶几矣。
然乘舟危,则不若牛背之安也;无酒无肴,归而谋妇,则不若自携之易也。
桂棹兰桨,不既烦已乎
舍舟而山,不既劳已乎
骑牛之乐,人孰知之,及於圣人之门,其见喟然之叹无疑也。
(《阳村集》卷二十一)这是一篇为骑牛子李行所写的文章。
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之句,中国成语“走马看花”,正可为“马疾”作一注脚。
作者为了说明骑牛之乐,乃援苏轼赤壁之游为比,这种情调正与东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前赤壁赋》)相仿佛。
但权近还要进一步指出,骑牛之安远胜乘舟之危。
归隐本来是近乎道家的,但“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论语·泰伯》)“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论语·卫灵公》)这也是孔子的教导,所以,骑牛之乐必能得圣人之喟然赞叹。
又如金昌集(1648—1722)《次子益骑牛歌韵》曰:角者吾知牛,鬣者吾知马。
马牛各天性,马俗而牛野。
我生喜野不喜俗,舍马骑牛故山下。
骑牛骑牛有何乐,此乐世间无知者。
差差白石滩,淖淖青泥坂。
我马跼顾莫能前,我牛不疑行舒缓。
折取路旁桑柳枝,有时鞭之坐不欹。
坐不欹兮身自安,虺颓可是比黎肩。
扣角行歌歌自乐,百年至愿无过斯。
人言孟相好骑牛,异哉此翁又为谁。
……我自乐此非慕古人风,尔莫论古今人同不同。
……骑牛可乐骑马苦,如何又驾丞相车。
丞相车高驷马腾,其忧甚大终难舒。
青泥坂,白石滩,回首斗川云水虚。
吾将唤取我牛来,骑出关门永归欤。
(《梦窝集》卷一)马与牛的对立,就是“俗”与“野”的对立。
骑马者在朝当官,骑牛者放情山野。
在朝者迷恋荣华富贵,在诗人眼中,就是迷恋世情俗务。
所以,“俗”与“野”的对立,也就是“在朝”与“在野”的对立。
诗中“人言孟相好骑牛”句,讲的是朝鲜初期的丞相孟思诚(1360—1438),他以清正廉洁著称於世,从汉城回到故里牙山时,穿着旧衣服骑牛还乡。
可说是身在魏阙,心存江海。
再如金圣钦(1682—1757)《骑牛歌送霁山付职之京》诗曰:君骑马,我骑牛,骑马者荣骑牛苦。
骑牛将欲入深山,骑马西驰长安路。
长安路上多风尘,马蹄恐染风尘污。
深山明月白云闲,牛背被簑歌今古。
寄语京城好事儿,莫教白驹絷其步。
愿君西去即归来,共我牧马放牛西山雨。
(《卧溪文集》卷一)这是较为典型地将骑牛和骑马相对照之作,它揭示出自然界和名利场的对立。
从这个意义上说,诗人骑牛不祗是一项外在标志,同时也是诗人不慕荣利、回归自然的人格境界的象徵。
而在中国诗人的笔下,却很少有将骑驴和骑马相对立之作。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四日改写於南秀村寓所 苏轼《大雪青州道上有怀东武园亭寄交代孔周翰》:又不是襄阳孟浩然,长安道上骑驴吟雪诗。
施注:世有孟浩然“连天汉水阔,孤客郢城归”图,作骑驴吟咏之状。
王注:尧卿曰:孟浩然《途中雪诗》云:“迢递京城道,苍茫岁暮天。
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乌噪野田。
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又《长安道中雪》诗:“积雪及平皋,饥鹰捉寒兔。
”日本释慈周《葛原诗话后篇》卷二“雪中骑驴孟浩然”:东坡诗:雪中骑驴孟浩然,皱眉吟诗肩耸山。
文徵明《题冬景诗》:骑驴客子清如鹤,恐是襄阳孟浩然。
王蒙前题:归人不畏寒侵骨,千载风流诵浩然。
金元德明《雪行诗》:五更驴背满靴霜,残雪离离草树荒。
身在景中无句写,却教人比孟襄阳。
此传出于唐七贤过蓝田关图中所云。
七贤指张说、张九龄、李白、李华、王维、郑虔、孟浩然,其人亦不尽同时,好事者图之于画,终非真故事。
虞伯生《题孟浩然像》诗:风雪雪堂破帽温,七子图裏一人存。
张辂诗:二李清狂狎二张,吟鞭遥指孟襄阳。
郑虔笔底春风满,摩诘图中诗兴长。
杨升庵全集第五十九有七贤过关论辩,盖王晋卿西园雅集,假托当时名高之士之类也,实非其事。
然元马臻《画意》诗:缘溪路滑蹇驴迟,水色山光总入诗。
还胜襄阳孟夫子,满身风雪灞桥时。
将郑棨语二事混用,可谓愦愦。
李仁老《破闲集》卷上:牛后,教坊花原玉小字,色艺为一时冠。
黄壮元作《牛后歌》。
……请仆同赋:君不见石崇骑牛迅若飞,绿珠艳质芝兰秀。
又不见魏公骑牛行读书,雪儿妙唱云霄透。
自古绮罗人,例合居牛后。
持此问牛后,得称汝意否
嫣然含笑微俛首,一曲千金为我寿。
卷中:西湖僧惠素,该内外典,尤工於诗,笔迹亦妙。
……(金)侍中(富轼)纳政后,骑驴数相访,竟夕谈道。
崔滋《补闲集》卷上:尹文康公彦颐,晚节尤嗜禅味,退居铃平郡金刚斋,自号金刚居士,每入郭,跨黄牛,人皆识之。
李齐贤《栎翁稗说》前集卷二:金郎中瑞廷志尚奇古,自号愚溪。
其姊崔赞成夫人使人请,欲往而无马。
樵者适以牛至,遂鞍辔而骑之。
随而观者如市,君不恤也。
李承召《三滩集》卷九《题婿李学正家藏八画·孟浩然游霸桥》:霸陵风雪正漫漫,驴背吟肩耸似山。
料得乾坤清意味,还如御气出尘寰。
成伣《虚白堂集》卷八《题丰原所藏雪中骑驴图》南孝温《秋江冷话》《俛仰集》续集卷一《留犊》、《骑牛图》李植《泽堂集》P145 黄
《漫浪集》卷一《孟浩然像》:今人谁识古人颜,驴背吟肩耸玉山。
渡水寻梅得新句,满天风雪却充还。
宋时烈《宋子大全》卷百四十八《书韩子刚骑驴图后》 ······································ 说行天下 朋友推荐的小说网站大全,好东西要一起分享。
兰州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1、黄河铁桥:也叫中山桥,兰州地标之一吧,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黄河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于1907年由德国人修建,桥梁所有的建材都为德国原产,至今有百余年历史。
2、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内的展品,从白垩纪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从商周青铜器到到汉唐丝路遗珍,还有宋元明清的瓷器、木雕、丝织品、书画,都有丰富的收藏。
尤其是东汉的铜奔马,魏晋时期的“驿使图”画像砖,已分别成为中国旅游和中国邮政的标志。
所以,免费的甘肃省博物馆是一定要去看看的。
3、水车博览园:水车博览园也算是兰州比较著名的旅游景点, 里面我们可以看到都是中国古时候用的水车。
水车一般都会用于灌溉土壤 ,在那时真的是很伟大的发明 。
你还可以去亲自体验一下水车是怎样运作的 ,有大的水车也有小的水车。
这种工程比较浩大, 看完之后真的会被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感动
4、五泉山:来到甘肃这里才感觉到依山傍水才是真正的公园。
北京市区的公园大部分是人工开凿湖,然后扩建。
但这里的公园却是本来本着大自然的山水而建,别有一番风味。
五泉山公园算是兰州比较大的公园,里面有五个泉眼。
可因为景点太多,时间有限,我这次只找到三个,剩下的只能等待下次了。
5、吐鲁沟:吐鲁沟位于兰州的永登县,需要乘坐班车前去,里面最突出的就是其自然景观,属于国家级森林公园,门票为50元一位。
景区内的绿色植被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也很多,并且由于自然条件优越,这些植被的长势也不错,整个景区看起来是绿树成荫的;此外,由于这个景区占地面积较大,所以需要游玩3-4个小时。
6、白塔山:黄河铁桥、白塔山公园、黄河母亲雕塑一起,都是兰州的象征。
兰州两山夹一河,其中一边的山就是白塔山,据说是山上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
这里的人并不多,绿化很好,随便走走逛逛还是很惬意的。
据说建国之前,这座山上只有三棵松树,灌溉都要把黄河水结成冰块了,再扛上去。
后来技术发达了,直接从山下引流,整座山头就像现在这样绿树成荫了。
去的时候没有人,很幽静,挺喜欢的地方。
7、官滩沟:官滩沟森林公园位于兰州市东郊,是一条峡谷,公园内植被很茂密,空气新鲜,周末和家人一起去那里郊游很不错。
我们是从兰州汽车站坐的车,直接就可以到和平镇,很方便。
8、天斧沙宫:位于兰州市的安宁区,换乘公交车即可到达,在景区内有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色十分的奇特,特别是在下过雨后,丹霞地貌的景色会看起来更加的清楚,并且在日出日落的时候,还可以欣赏到更加特别的景色;除了丹霞地貌以外,景区里还有很多的人文景观。
最后,在景区外的交通还是比较方便的,可以乘坐各路车回到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