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合肥的导游词,快
500字左右。
现在呢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合肥。
用二十个字便可以概括合肥“一个中心,二段历史,三大特色,四大名人,五大景点”。
这具体的分别指什么呢
下面您就听袁导给您娓娓道来。
这“一个中心”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就是指合肥市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
“二段历史”是指公元215年的三国和公元1952年在这里成立了安徽省省会。
“三大特色”呢指合肥是历史悠久的古城、新兴的科教名城和美丽的滨湖新城,也正因为此。
,合肥市一座既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
“四大名人”是包公、李鸿章、刘铭传、杨振宁。
“五大景点”是指包公园、李鸿章故居、三河古镇、丰乐生态园和徽园。
由于时间限制呢,咱们今天下午就去合肥最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包公文化园。
游客朋友们,在到达包公祠之前呢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包拯:包公,姓名包拯,字希仁,北宋名臣。
生于999年,卒于1062年,享年63岁。
有关包拯清正廉洁、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故事,民间流传很多,世人尊称他为“包青天”。
为了纪念这位刚正不阿的清官,后人陆续建成了包公祠、包公墓等一批纪念性的建筑物,形成了今天的包公文化园,大家请随我来。
我们现在所在的就是包公祠前了,它是包拯的家祠,全称为“包孝肃公祠”。
迎面的一座白底黑框照壁墙,正堂两侧各卧石狮一只,雌雄各一。
包公祠的正殿为五开间,正中安放着一尊高八尺的古铜色包公坐像,你看他一手执笏,一手握笔,高大威武,正气凛然,两边分别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大护卫的站立塑像,上方高悬着三方回文匾额,正中间是“色正芒寒”,两边分别是“清风亮节”和“庐阳正气”。
大家再看,坐像左侧陈列的是为老百姓所熟悉并热情传颂的龙头、虎头、狗头三口铜铡。
游客朋友们,出了包公祠,大家可以看到东面的那座六角亭,就是廉泉亭了。
亭内有口古井,据说凡清官好人喝了安然无恙,但赃官不孝之人饮此井水,便觉头痛不止,且无药可救,所以称为廉泉井。
再到包公墓看一看,大家小心台阶,这是一座比较完整的古代名臣陵园。
进入墓园大门,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高4.2米,宽10.5米得大型照壁,上面刻有“包孝肃公墓园”六个苍劲有力的楷书大字,照壁后面是子母双石阙。
阙,是古代宫殿陵墓的肃穆场所前的高台建筑。
古人入阙必得下车,以示礼敬。
我们再往前走,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专供祭祀用的享堂。
享堂内设有神龛,供奉着包拯的神位,神位前的供桌上设有香台,供瞻仰祭祀者进香叩拜之用。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观察一下。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游览到此为止......万分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谢谢
西湖导游词500字左右
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能带大家一起来游西湖。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
湖面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水面原面积5.64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
平均深度1.21米,最大深度6.52米,最浅处不到1米,最泞处有5米多。
如今伴随着“西湖西进”扩大为6.5平方公里,基本达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积。
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
西湖与钱塘江沟通后,每天引入钱塘江水约30万立方米,西湖水由原来的一年一换变成每月一换,透明度由原来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
原为古海湾,钱塘江泥沙淤阻后形成。
西湖是一个历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古迹遍布,山水秀丽,景色宜人。
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和1985年评出的新西湖十景。
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理的园林风景区内,分布着主在风景名胜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
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
1982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 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2007年5月8日,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三峡导游词500字。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
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长江三峡旅游观光。
大家都知道,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它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沱沱河起步,纳百川千流,自西向东,横贯中国腹地,全长6300余公里。
它满载四季浪歌,永不停息地直奔东海。
长江是仅次于南美亚马逊河和非洲尼罗河的世界第三大河,她是孕育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摇篮。
它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东起湖北宜昌市南津关,西至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全长193公里。
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无数中外游客为之倾倒。
朋友们,让我们开始神奇壮丽的三峡之旅吧...... 现在我们来到的便是衢塘峡,又称夔门,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止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在举世闻名的三峡中最短,但是景观最雄伟壮观,长江在这里切过中生代石灰岩,形成了陡峭的峡谷,两岸断岩峭壁犹如刀砍斧削,难怪古人曾发出“重江(是否重江二字我记不清了,请自行考证)万管玲珑笔,难写衢塘两岸山”的感慨,两岸山峰高出江面几百米,海拔高度大多在1000-1500米左右,江面在此非常狭窄,最窄的地方只有100米,如果从上望下俯视就好像船行驶在地道中一般,衢塘峡文物景观多而集中,还有惊险万状的古栈道、古代巴人的悬棺、大溪文化遗址,带会我们将去一一领略他们的风采。
长江出大宁河口进入巫峡宽谷,我们也就进入了画廊般的巫峡。
巫峡西起重庆大宁河口,东止巴东县的关渡口,全长45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既长又整齐的一峡。
巫峡中的人文景观非常多,但是最引人注意的还是屹立于两岸的巫山12峰,其中最为秀丽的就数神女峰了,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就在神女峰的脚下,请大家抬头向上看,她像不像亭亭玉立美丽动人的少女呢
她每天迎来灿烂的朝霞,有送走绚丽的晚霞,所以神女峰也被称为望霞峰。
好,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就来到了三峡中的最后一峡——西陵峡,它西起秭归的香溪口,东至宜昌市的南津关,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全长66公里,曾经的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著称,而现在,这样的情况已成为历史,今天的西陵峡大部分已经成为葛洲坝平湖库区,船行驶在西陵峡中也感觉是那样的平稳和舒适: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长江三峡呢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不详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海涵
写山丹的导游词500字
各位嘉宾、朋友: 欢迎大家到山丹旅游观光,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服务能令大家满意,在此预祝各位玩得开心,游得尽兴,更希望山丹之行给您留下难忘的回忆。
现在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山丹的概况。
山丹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境内祁连山耸立于南,龙首山屏障于北,焉支山虎踞于东,素有“走廊峰腰”、“甘凉咽喉”之称。
总面积5402平方公里,现辖7乡4镇,总人口20.33万人。
山丹县交通便利,通讯方便,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国道312线、连霍高速公路和兰新铁路横贯县境。
城乡公路四通八达,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网络覆盖全境。
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粘土、硅石、花岗岩、白云岩、石灰岩、石膏、石英砂、铁矿石、金、银等10多种,山丹的油菜籽、啤酒大麦、黄参、羊肉、羊皮、苹果梨等农副土特产品在市场上倍受青睐。
山丹历史悠久,早在西夏时就于今县城址筑城,设甘肃军镇守。
西汉起,历代皇家屯兵马于焉支山下的大马营草原;西汉名将霍去病在此大败匈奴;隋炀帝西巡在焉支山下接见27国王公使节,而被载入史册;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路易·艾黎曾在这里生活了10年之久,称山丹为“第二故乡”;境内有保存最完整的汉、明长城遗址,有亚洲最大的室内泥胎贴金坐佛宗教胜地以及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艾黎与何克陵园、南湖公园、儿童乐园等;有世界第一大马场和“不是黄山胜似黄山”的焉支山等,构成了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山丹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其综合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高,县城环境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旧城不断改造,新区不断开发,呈现出一派现代化的新型城市的气息。
游人来到这里,不论是徒步跋涉,还是驾车凌风,都可尽领丝路古道苍凉之美,尽览西部山水锦绣之胜。
你也可以在导游网上找山丹的导游词 一般这个东西很固定再加上每个导游自己的言语风格语气,只需要记住大点就可以了
怎么写导游词500字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 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侯,大家可以叫我侯导。
今天我们游览的是北京的颐和园。
许多游客来到颐和园,游完景点后,感觉就一个字 “美”。
颐和园是皇家园林,现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好了,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颐和园的“美”吧。
我们进了大门,绕过大殿,现在来到的就是有名的长廊。
看
柱子是绿漆的,栏杆是红漆的。
大家仔细看,能看到头吗
这条长廊共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大家再往横梁上瞧,都是五彩的画。
这个画的是人物,那个画的是花草,还有的画的是风景。
现在我们看到的所有的画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两旁还有花木,微风吹来,有没有使大家神清气爽呢
长廊里的画还有一段故事呢
在乾隆时期,乾隆的母亲特别喜欢听故事,经常一边游览长廊,一边听宫女讲故事。
有些故事她特别喜欢就让宫女反复地将给她听。
可时间一长,宫女肚子里的故事都讲完了,以前的,也都想不起来了。
后来她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每给乾隆的母亲讲一个故事,就画一副画贴在长廊上。
太后呢
因为年迈眼拙,看不清彩画,对此竟毫无察觉。
据说,这就是颐和园长廊彩画的来历。
走完了这条长廊,我们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大家可要仔细看看,山上和山下的风景可不同呦
大家抬头看,那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是佛香阁,那闪闪发光的,是琉璃瓦,下面的宫殿是排云殿。
一会儿是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再细致的欣赏一下颐和园的美景。
请不要乱扔垃圾、果皮,不要乱涂乱画,不要去危险的地方
下午五点整在颐和园大门集合,有事可以给我打电话。
祝你们玩的高兴
旅游景色的导游词500字
大家好
欢迎来到“世界遗产”之黄山景区观光旅游。
我是你们的导游金楠,今天有缘陪同大家一起游览,我很荣幸。
在进入景区之前,先给大简单单介绍 一下黄山风景的概况。
黄山在中国唐代以前叫黟山,传说咱们中华民族的先祖轩辕黄帝在完成中原统一、开创中华文明之后,来到这里采药炼丹,在温泉里洗澡,因而得道成仙。
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这个说法,就在天宝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诏书,将黟山改名黄山。
意思是,这座山是黄帝的山。
从那以后,黄山这个名字就一直到现在。
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
千姿百态的黄山松,长悬崖峭壁,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不怕贫瘠干旱,不怕风雷雨雪,潇潇洒洒,铁骨铮铮;黄山的怪石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生动有趣;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把黄山峰林装扮得犹如蓬莱仙境,令人神思飞越,浮想联翩,仿佛进入梦幻世界,而登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则可尽收诸海于眼底,领略“海到尽头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之境地;黄山温泉,古时候又叫汤泉,从紫石峰涌出,对皮肤病、风湿病和消化系统的疾病,确有一定的疗效。
黄山四绝构成了黄山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巨幅画卷,赋予了黄山的艺术魅力,塑造了黄山永恒的灵性、神奇的风采。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说过“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后人据此又称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游览,但我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持黄山环境和注意安全,祝大家看的开心,玩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