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导游词 > 介绍凤阳的导游词

介绍凤阳的导游词

时间:2016-02-09 08:22

我来当导游介绍一下明皇陵

嘿!游客们,大家好,我想你们介绍一下,我是旅游社的一名导游.今天我你们去美丽的风景区——明皇陵,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中都城西南7公里处,陵墓中安葬着朱元璋父母及兄嫂、侄儿的遗骨。

是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2014年成功申遗为世界文化遗产。

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

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明皇陵陵墓是椭圆形覆斗式大平顶,高出周围地面5米。

陵墓堆土而成,封土堆底边东西长50米,南北宽35米,占地面积1750平方米。

陵前北部的金水桥向北,有长257米、宽6.3米的神道,两旁对称排列着雕琢精美的32对石像生。

自北而南依次排列的石刻有:独角兽卧像2对;石狮蹲像8对;石华表2对;马官、石马与控马者立像6对;石虎立像4对(现缺一对);石羊卧像4对;文臣立像2对;武将立像2对;内侍立像2对。

这些石像生是目前所知明代最早、数量最多、刻工最精细的皇家陵园石刻,具有很高的石刻艺术价值。

不仅数量居历代帝王陵墓之冠,而且雕刻技艺上也有独到之处。

均用整块石料雕琢,无论是人像,还是动物,均造型生动,刻琢精细,具有高超的技艺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它们是宋元石刻艺术发展的最早产物,对明清的石刻造型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神道南端紧连金水桥遗址,遗址南侧的东西两边各竖立一块大碑,东为无字碑,西为皇陵碑。

两碑尺寸相同,规格一致,均高6.87米,分别由螭龙碑首、碑身、龟趺三部分组成。

皇陵碑额篆有“大明皇陵之碑”6个大字,因碑文系朱元璋亲自撰写,又名“御制皇陵碑”。

朱元璋为了让子孙后代了解艰辛家世和开创江山的艰难,秉笔直书,历述家世实情与戎马生涯,一改历代帝陵碑刻粉饰夸功、谀墓不实的恶习。

皇皇大著,堪称一绝。

碑文长达1105字,是研究朱元璋家史与元末明初历史的珍贵史料

天津古楼导游词作文四百字

北京十三陵导游词关于陵墓风水的讲解 大家早上好,今天咱们要去的地方是北京的北部山区,去参观十三陵、爬长城,今天也将会是咱们在北京游览行程当中最轻松的一天。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了,导游你是不是说错了啊

要去那么远的地方,还要爬长城,怎么会是最轻松的一天呢

因为啊,咱们今天由于路程远,所以在车上休息的时间也会比较多,大家爬完长城,上了车,眼睛一闭、一睁,就到家了。

但是,咱们现在可绝对不能睡觉,因为司机师傅会带咱们走一条非常特别的公路,就是八达岭高速公路。

北京高速公路很多,但是只有走这条高速公路是不能睡觉的。

过去没有飞机,也没有地铁,皇上要去十三陵只能走这条路。

而走这条路的也只有两种人,第一种呢是睁着眼睛的人,也就是去祭灵的皇上和陪同大臣,这第二种啊,就是闭着眼睛的人了,就是即将入土为安的死皇上。

那咱们肯定愿意做活皇上,谁也不愿意当死皇上,对不对

所以大家千万别睡觉。

昨天咱们参观了北京城的中轴线,那我问问大家,北京城的中心是哪

友情提示,这个地方就坐落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

我小时候呢,一直以为是天安门,长大之后读了很多书,才知道原来是故宫,说具体点就是故宫的交泰殿。

大家还有印象吧,他的南面就是皇上住的乾清宫,北面是皇后住的坤宁宫,东边有日精门,西边有月华门,而交泰殿就位于这天地日月4个建筑的中心,大家谁要是有兴趣破坏故宫的风水,请您一定要把炸弹放在交泰殿啊,放在别的地方没用

这条中轴线呢,也叫龙脉,它是明朝时人为建造的,可不是天然的啊。

那咱们都知道,大家现在买东西都喜欢买天然的,甭管是吃的还是喝的,甭管是用的还是玩的,那都是天然的好,对不对

所以龙脉也一样。

那这天然的龙脉在哪呢

就在咱们今天要去的十三陵,说具体点就是十三陵的主峰天寿山。

古代既没有卫星,也没有雷达,古人仰观天象,俯查地理,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咱们今天看,皇上祭天的天坛,也是圆的,皇上祭地的地坛,也是方的。

这叫上映天时,下合地理。

大家知道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还有中国。

但是前面仨,都灭亡了,而咱们中国没有。

就是因为咱们中国人,特别在乎这种文化。

今天有些现代人,喜欢把封建迷信和科学真理分得特别清楚,但是古人不管这些,科学真理也好,封建迷信也罢,在古人眼里它们都是中华文化。

比如说奥运场馆把,够现代了吧。

鸟巢是圆的,代表天圆,水立方是方的,代表地方,它们中间有一座玲珑塔,负责新闻转播用的,和故宫的交泰殿一样,起着和谐阴阳的作用。

在比如说福娃,北、京、欢、迎、你,一共5个,同时也代表着金、木、水、火、土这五行。

你能说鸟巢是封建迷信吗

你能说福娃是封建迷信吗

不能吧

这是中华文化。

在奥运场馆的西边,坐落着一座中国最豪华的酒店:盘古七星酒店。

大家现在住宾馆,您再有钱也就住个超5星,对不对

盘古七星酒店,则是一个例外,它是7星,全中国仅此一家。

奥运期间,一晚上一万多。

盘古大家都听说过吧

我记得我第一次听说的时候,是我小时候我奶奶给我讲故事。

说宇宙最开始本来是混沌一片的,后来盘古不知道从哪抓过来了一把斧子,胡乱这么一挥,就把天地给劈开了,轻的那种气上升,变成了天,浊的那种气下沉,变成了地,后来盘古死了,他的骨骼变成了山川,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海,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

这个故事记载了中国人的起源,所以奥组委把这个中国最豪华的酒店,用盘古的名字来命名了。

此外,奥运场馆选择的这个位置还特别好。

它的正南就是北京城的中轴线,也就是刚才提到过的这条人工龙脉,而它的正北就是十三陵的主峰天寿山,也就是天然龙脉。

话说到这大家可能还是不太明白,这龙脉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说白了,龙脉就是特别好山脉。

大家现在都知道了,皇上是生活在北京的市中心,也就是故宫。

因为只有皇上居中,他才配治理四方。

咱们今天看国家领导人办公的地方叫什么啊

叫党中央,对不对

中国政府叫什么啊

叫中央人民政府,对不对

孔子曾经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

甭管是皇上,还是国家领导,他要不跟中间呆着,那他说话都会觉得自己理亏。

现在大家明白北京的中轴线为什么要称为龙脉了吧

古人根据多年的精心考察,认定昆仑山是天下所有山脉的中心。

相传这座山上,居住着神仙,而这座山下,就是非常非常著名的阴曹地府。

因此昆仑山既可以通天,也可以通地,天下最好的龙脉,也必须是发脉于昆仑山。

那么昆仑山在什么地方呢

它在中国的西北方。

昆仑山一共有5条龙脉,其中有2条在国外,我们不管他,我们只说进入中国的这3条龙脉。

南边这条龙脉,它位于长江以南,龙脉的终点是南京的钟山,也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明孝陵所在地。

中间这条龙脉,它位于长江和黄河之间,龙脉的终点是安徽凤阳,也就是朱元璋他祖宗的坟头所在地。

由于这两条龙脉不在我的管辖范围之内,回头就让别的导游来带大家参观吧,我只负责带大家参观黄河以北的这条龙脉,而这条龙脉的终点,就是天寿山。

龙脉好不好,我说了不算,您说了也不算,它是有固定标准的。

这第一个标准啊,就是要出身尊贵。

咱们今天说去公司面试,经理一看你简历上写着大专学历,估计你前脚刚走,这简历就进废纸篓了,可要是写着研究生,我估计那经理能立马起来给你沏杯茶。

咱们刚才说过,天寿山是发脉于昆仑山的,这出身肯定是没的说。

那就要看第二个标准了,就是要一脉相承。

咱们今天去吃拉面,抻面的师傅把面给抻断了,那你肯定说他技术不过关,这面吃着也不舒坦,可要是这面条就一根连下来,就说明这师傅技术特别好,这面你吃着肯定也特别香。

龙脉也一样,少则绵延千里,多则绵延万里,你说这山脉还没走出200公里呢断了,那肯定是不合格的。

光凭龙脉来定风水,那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涉及到了第二个要素“砂”。

砂,指的就是龙脉的形态怎么样。

比如东岳泰山、西岳华山等等这些举世闻名的旅游景点,它们的砂就都不错。

可要是这山看上去特别僵硬,山上连跟草都没有,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砂肯定也不好。

咱们就拿十三陵当中风水最好的长陵来说吧,它背靠天寿山主峰,形势为玄武垂头,玄武就是乌龟,是守护北方的一种神兽,天寿山主峰山脉走向呈下降趋势,就好像是乌龟趴在地上,并且把头低下来,表示服从皇帝的命令。

在天寿山东西两侧的蟒山和虎峪,分别象征着东方守护神青龙和西方守护神白虎,而且这两座山都比天寿山主峰略矮一些,表示青龙和白虎都很听话,而不至于犯主。

蟒山走向一定要弯曲,这叫青龙蜿蜒,虎峪走向一定要下降,这叫白虎驯服。

南边还有一座小山峰,叫做天寿灵山,代表的是南方守护神朱雀,大家也可以理解成为凤凰。

天寿灵山很小,山势很圆,就好像一只听话的小凤凰在给主人作揖,这叫朱雀朝揖。

未完请访问。

《北京十三陵导游词关于陵墓风水的讲解 - 雷火范文网》由雷火范文网( )整理,访问地址为: http:\\\/\\\/\\\/article\\\/html\\\/2011\\\/20110812\\\/216\\\/34722.html

凤阳县明皇陵风景作文

我的家乡是个美丽而又富饶的地方,这里有扬名中外的明皇陵,有精妙绝伦的韭山洞,还有错综复杂的狼巷迷谷。

凤阳素有“花鼓之乡”的美誉,还坐落着闻名全国的“大包干”小岗村,在这片地质辽阔的土地上还深藏着大量石英沙,在现代科技的推进下,已经源源不断地开采出来,为人民谋取更大的福祉。

家乡的变化真大呀

在这诸多的名胜古迹中,我惟独喜爱明皇陵。

明皇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父母的陵墓。

在以前,没有机械和工具,这要付出多少的汗水

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而现在,人们可以方便的使用工具盖起一座座高楼大厦,十分智慧。

真想不到古代劳动人民在那样的条件下是怎样建起这座宏伟瑰丽的建筑呢

以前,要去明皇陵,只能走泥路,而且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

而现在,家乡铺了水泥路,从前的那条路也变得宽阔平整、四通八达,十分方便。

从前,明皇陵没有太大保护,几度经人破坏。

而现在,人们把它当做文化遗产来看待,对于祖先流传下来的珍宝,人们已经有了严格保护的行动,仔细修补,再也不会那样破碎了。

走进明皇陵,石人石马以前雕刻地如此细致,上面雕刻的每一根头发都能看得十分清楚,这是以前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这都是科技进步的结果呀

家乡的变化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建设者凝聚成的,科技在不断进步,我相信在不远的明天家乡会更美好。

口语交际 我来当导游

江苏无锡蠡园导游词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将去游览的景点是蠡园。

蠡园距无锡市区10公里,位于前湖北岸的青祁村,是一处以“堆造假山、巧借真水”而闻名的江南水乡园林。

【蠡园简史:得名由来—创建历史—景区分布】 蠡园因蠡湖而得名,蠡湖原名“五里湖”,是太湖东北岸的一个内湖,湖面9.5平方公里。

相传2000多年前,越国大夫范合助越王灭亡吴国后,功成名就,携西施隐居于此。

后人把范蠡、西施当年泛舟的五里湖叫做“蠡湖”,蠡园也因此而得名。

蠡园的建设,最早是在民国初年,当时的青祁村人虞循真在蠡湖岸边种植了柳树、菱藕,然后筑堤围坎,建造茅亭,形成了“梅埠香雪”、“南堤春晓”、“曲渊观鱼”等“青祁八景”,并设立“山明水秀之区”牌额以示游人,从而奠定了蠡园风景开发的基础。

1927年,又一位青祁村人王禹卿,在上海经营面粉生意致富后,回到乡里,在“青祁八景”的基础上辟地30亩,凿池引水,叠石为峰,历时三年建成蠡园。

1930年,台园的另一位建造者陈梅芳在蠡园旁建造了另一个园林,据范蠡在此与乡亲们一起养鱼的传闻,取名“渔庄”,并声称要胜过蠡园,因名“赛蠡园”。

1936年,王禹卿的儿子王亢元,又分别营建了湖心亭、凝春塔等建筑。

解放后,1952年无锡市政府经全面整修,在台园与渔庄之间,建筑了一条千步长廊,从而将两国连成一体,统称“蠡园”。

1978年又在长廊之东拓建新园,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台园现占地123亩,其中水面占40%以上,全园分为四个景区:东部有百花山房、月波平眺、南堤春晓和四季亭;西部有千步长廊、湖心亭、凝春塔;中部有假山群、莲防;新辟的有春秋阁等名胜景观。

【蠡园大门—百花山房】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蠡园大门,这是由原渔庄大门改建而成的。

进门是90平方米的敞厅,右侧墙上刻有蠡园风景图。

向前过暗廊、月洞门,穿过假山屏障,只见右边堆砌着湖石、假山,这就是著名的百花山房。

它建于1934年,外观为落地长窗,配以各种花纹雕刻。

厅里陈设古式家具,房后种植芭蕉、棕榈。

百花山房回廊中的墙上装饰着彩绘壁画,它以西施故事为线索,形象地展现了西施~生的主要经历。

西施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浙江诸暨人。

在吴越争战中,越国谋臣范合帮助越王勾践设“美人计”,将西施献给吴王夫差,从而使夫差沉迷酒色,最终亡国。

由回廊向前,二层楼建筑是“濯锦楼”。

【假山群—莲舫—洗耳泉—桂林天香】 假山石阵是台园景区的主要特征。

1930年陈梅芳建渔庄时,用太湖石堆砌假山群,由浙江东阳人蒋字元设计建造。

来到假山群,只觉峰回路转,曲折盘旋,置身其中,如入迷宫。

假山群的建造丰富了园林内容,增加了山林野趣,又分隔了景区空间。

这些假山都以“云”字题名,有云窝、云脚、穿云、朵云、盘云、归云、留云等。

假山最高处是“归云洞”,高12米。

在此可以眺望全园景色。

我们到此,是否有一种“身在此山中,不知云深处”的感觉呢

假山虽小,却风景独特。

在假山群旁,还配置着小亭、池塘、小溪、曲桥、石笋,并且种植了各种名贵花木,大有会稽兰亭之风光。

假山群中最大的建筑是“莲航”。

它建于1930年,三面临池,一侧和驳岸相连,分成三个舱:前舱是落地长窗,中舱装饰着矮墙花窗,尾舱隔有粉墙栏杆。

航是园林湖泊中建造的一种船形建筑,主要供人在游览时驻足停留,观赏水景。

江南园林造园多以水为中心,蠡园又建在太湖边,因此陈梅芳在假山群中造了这座莲航,使游人不在水中划船,却如同置身舟中的感觉,充分体现了造园者的用意。

看完莲访,我们沿石路向南,前方有一口直径约一米的泉井,周围叠石形如耳廓,这就是著名的“洗耳泉”。

泉旁这块大石,状如狮子,似在守护着清泉。

再看泉畔石路两旁分布着这些湖石,倘若游客们仔细辨认,就能看出12生肖的动物形态。

跨溪石桥上有“潜鱼”两字。

此处景观以景状物,让我们不得不叹服造园者的别具匠心。

下面让我们绕过假山,来到一片豁然开朗的景区。

这里平地上种植着数十株古老的桂树,郁郁苍苍,香溢满园,因而名叫“桂林天香”。

倘若中秋时节来到这里,定能使您感受一番“天香云外飘,桂子月中落”的情趣。

【酒虚亭—四季亭—月波平跳—空界桥】 走出假山群,过月老亭石拱桥,前面看到的攒尖敞开的亭子,就是“涵虚亭”。

此亭本来在蠡园东部,建渔庄时迁到这里。

原先亭子分成八面,有矮墙,上装花格长窗,1958年整修时,拆除了花窗和矮墙,成为现在开敞的样子。

1983年还塑有“西施浣纱”像。

“涵虚亭”前是“四季亭”。

四个亭子外形虽然一样,寓意却十分深刻,它们代表了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时。

四季亭于1954年建造,造型别致,歇山式亭顶。

亭内三面扶手称作“美人靠”,亭顶上装饰着水生植物——荷花、荷叶、莲蓬。

我国古代把水生植物看作吉祥物,认为可以避免火灾。

那么这四个亭如何加以区别呢

一是看亭边种的植物:春亭旁种梅花和迎春;夏亭畔种夹竹桃;秋亭边种桂花;冬亭侧种腊梅。

二是看四亭所处的方位,无锡地处近海,纬度较低,属亚热带气候,春、夏、秋、冬四季风向分别以吹东、南、西、北风为主,所以“四季亭”以东、南、西、北方位确定。

四季亭还各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这是在1980年《无锡日报》上公开征集评选的,它们分别是:春亭叫“溢红”,夏亭名“滴翠”,秋亭为“醉黄”,冬亭称“吟白”。

在蠡园西南角,临湖建“六角亭”,这就是蠡园风景之最的“月波平眺”。

它飞檐翘角,绿瓦红柱,因亭顶原立有一只仙鹤,故又叫“仙鹤亭”。

1958年整修时拆除了,换成现在的葫芦攒尖顶。

顶上有12根楞木,斗拱相连,雕刻着60只金凤凰,每五只凤凰由一条龙率领,中间绘有双龙戏珠,所以也叫“龙凤亭”。

1981年,无锡书画家倪小近写的“月波平眺”匾悬挂在亭正中央。

站在亭中可以眺望五里湖,领略湖光山色,所以也叫“望湖事”。

各位游客:如果我们在这里坐船游览蠡湖,便能眺望到远处的宝界桥,它是荣德生在1934年做60大寿时,出资建造的。

桥的全长375米,宽5.6米,高7.7米,桥下架有60个桥孔,象征荣德生60大寿。

因桥在宝界山下,故名“宝界桥”,又因为此桥是无锡最长的桥,所以人们也称它为“长桥”。

【南境春晓—千步长廊—暗红烟绿—凝春塔】 在“望湖亭”前沿湖边的是“南堤”。

长二三百米,30年代初,虞循真在这里种植桃树和柳树,称“南堤春晓”,成为“青祁八景”之首。

如今共有300多棵柳树,600多株桃树。

每到春天,红碧桃、紫叶桃,以及从外引进的金散金碧桃、重瓣白碧桃等十多个品种的桃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将这里点缀得分外美丽。

沿南堤向东,走过假山石洞,是一个小天井,左边是木香树,右边是一棵紫藤,再向前穿过月洞门,就是长廊。

长廊全长289米,也称“千步长廊”,建成于1952年。

它既连接了老蠡湖和渔庄,也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致。

长廊一面临蠡湖,另一面是长墙,墙上开有80多个漏窗,并用青瓦砌成各式图案,大家仔细端详就会发现,每个图案各不相同,别具匠心。

长廊东边,嵌有38块砖刻,刻的是苏东坡、米芾、王阳明等人的作品,这是在1928年建园时镶嵌上去的。

整个长廊临水一边设置长椅,既装饰游廊,又能供游人休息,倚栏观景,人在其中,确能领略到“山光照槛水绕廊”的意境。

于步长廊东边的尽头,用栈桥和长廊相连的是湖心亭。

湖心亭采用平桥涵洞的建筑结构,伸向湖中约50米,它是1935年由王亢元出资建造的。

整座亭呈长方形,飞檐翘角,四面通敞,上部金色琉璃瓦顶,底部用黄色架筑材料。

一面墙上雕刻有《嘉湖佳话》壁画;另一面有“晴红烟绿”匾,表明五里湖景色四时多变,因此也叫“暗红烟绿”水谢。

和湖心亭隔水相望的是“凝春塔”,高约数米,五层八角,红砖青瓦,小巧玲戏,中西结合,是蠡园中的著名一景。

【半亭—春秋阁】 现在我们从千步长廊返回,可看到长廊一端,有一段独特的建筑,它与长廊相连,一半是走廊,一半是亭子,因此名叫“半亭”。

半亭是千步长廊的延伸,它连接着蠡园新区,起到了一个过渡作用。

这里也是观赏春秋阁的最佳地方。

游客们:前方这座三层楼的高阁就是“春秋阁”,它建于1978年。

让我们走近阁旁,各位请看:这幢单檐歇山顶的建筑矗立在整个园林的最高处,给台园建筑增添了层次错落的变化。

檐下高挂一块“春秋阁”的横匾,是著名书画家刘海粟的手笔。

阁名取自春秋时期范麦和西施的故事。

游客们:阁内有回廊,可以登临远眺,阁的底层还有一幅大型壁画《范蠡西施泛舟图》可供欣赏。

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登上春秋阁,居高临下地领略一番蠡园的壮丽景观吧

作文凤阳小岗村300字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在讲故事之前,我先给大家唱首歌吧:“左手锣,右手鼓,手拿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单会唱个凤阳歌、、、、、、”也许你会奇怪,不是讲故事吗

怎么唱起歌来

别急别急

今天我就和大家讲一讲关于凤阳县小岗村的故事。

去年暑假,妈妈对我说:“子璇,快点写作业,过几天我带你去参加葡萄节。

”“什么

葡萄节

我只听过泼水节、火把节,还从没听过葡萄节。

”“哎

安徽的张叔叔邀请我们一家去参加葡萄文化旅游节。

”“去安徽

是真的吗

”我乐开花了,“是去黄山玩吗

”“不,是凤阳县小岗村的第五届葡萄文化旅游节。

”虽然早就听老师说过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但说到底,不就是一个小村庄吗

“有什么好玩的

”“你呀

去了就知道

”我们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到达了小岗村。

“张叔叔好

”“哎

真乖。

”一见面,大人们便聊了起来:“小张呀

你种的葡萄今年能卖多少钱呀

”今年葡萄价格上涨,又赶上葡萄文化旅游节,少说也能卖个两万块钱吧

“在这收获的季节,张叔叔黝黑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我们走在村中那条宽阔的友谊大道上,只见一栋栋高楼耸立。

这些楼房还设计新颖,别具一格呢

我们来到张叔叔家吃午饭,那浓浓的香味儿馋得我直流口水,“挺丰盛的嘛

”“现在可不一样了。

这不,还用上了沼气,再也不用上山砍柴啦。

这都是村委会出钱给俺们装的,家家户户都有。

还是改革开放政策好啊

”张爷爷说着,说着,似乎想起了一些往事,哽咽起来:“30年前,俺们这一带遭受了特大旱灾,庄稼都干死了,人们没有饭吃,没有水喝,阴霾的天空下尘土飞扬,找不到一处生机。

年轻的村民收拾好行李,准备去逃荒。

年迈的只好听天由命。

这天夜晚,小岗村的18位青壮年聚在昏暗的油灯下开了一个“秘密会议”。

“爹娘饿得晕倒了。

”“老婆孩子都快饿死了、、、、、、”“快出个主意吧

”村民们愁眉苦脸,整个会场一片唉声叹气。

假如没有办法,我们只好等死。

“大包干

”一个大胆的念头闪了出来。

“张爷爷,‘大包干’是什么

”“那时侯,大家集体种地收粮,干活都没有积极性。

‘大包干’就是把土地分给各家各户自己去种,当时政策是不允许这么做的,弄不好就要坐牢。

”“那可怎么办

你们是怎么做的呀

”“天塌下来大家顶

”“是啊

是啊

”“光说不行,咱们签个‘生死契约’。

“好

”于是,18个鲜红的手印谱写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份宣言书

从此,小岗人扔掉了讨饭棍,拿起了犁耙和锄头

过上了温饱的日子。

改革开放的春风这才吹遍了大江南北,吹绿了城市乡间。

听完张爷爷讲的故事,我才明白原来是改革开放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二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第五届葡萄文化旅游节,只见场中央一条鲜艳的横幅上写着“品小岗葡萄,忆改革成果。

”当地百姓跳起了凤阳花鼓,葡萄节在喜庆的鞭炮声中开幕,改革开放的颂歌在人们心中唱响

追忆往昔,我们感慨万千;喜看今朝,一派繁荣富强;展望明天,我们信心满怀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更加辉煌的30年。

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全世界为我们自豪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