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寺导游词
梵天寺基本慨况: 各位朋友,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参观的是闽南古刹古刹——梵天寺,在参观游览之前让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梵天寺的基本概况:梵天寺创建于隋代开皇元年,即公元581年,它原名兴教寺,宋熙宁二年(1069年),改名梵天禅寺,梵天寺是福建省最早的寺庙之一,比泉州的开元寺早100多年,比厦门的南普陀寺早300多年,民国七年(1918年)梵天寺的金刚殿、大雄宝殿、法堂被北方军阀张树成纵火烧毁,仅存山门、钟楼和一些题刻,到了1994年底才开始重建,1997年9月总体落成。
朋友们,我们今天参观的基本路线是山门—金刚殿—天王殿—大悲殿—法堂、藏经阁—钟楼—婆罗门佛塔—厚学法师舍利塔。
我们的参观就是从这个梵天寺山门开始的,在开始之前让我们先对一下时间,我们今天参观梵天寺的时间是一个小时,现在是10点,11点的时候我们将在这个山门前集合。
梵天寺山门:大家看屹立在广场入口处的这座建筑就是梵天寺的新山门,这个山门是2008年元月建成的,它六柱五门、呈东西走向,高14.82米,跨度30.8米,全由纯石材打造,是厦门目前最大石质大山门。
那有人就会担心,这座山门全由石材打造而成,而且跨度这么大会不会存在安全隐患呢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是不用担心的,当初建造这座山门时,设计者考虑的到游客市民的安全已经想到这个问题了,所以按设计这座山门的抗震强度可达7级。
现在让我们从上往下看这座山门,梵天寺山门的屋顶是歇山顶,屋顶正下方“梵天禅寺”四个字是我国近代高僧弘一法师到梵天寺修行弘法时所题的词,而“国泰民安”四个字则是原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也就是原同安籍著名书法家郭勋安所题写的。
大家看山门上是不是有许多精美的,栩栩如生的浮雕装饰,这些浮雕全是由经验丰富、资历较深的民间传统雕刻大师雕刻而成的,接下来再让我们看一下这三幅对联,中间这幅对联的题写人就是题写“国泰民安”的郭勋安,另外两幅则是由原福建省收藏家协会会长阎振堂题写的。
【中间的对联:大轮秋风宝刹呈祥大慈大悲欲度众生登彼岸紫阳春雨金莲现瑞千手千眼还从诸法悟前因】大轮:指的就是梵天寺背后依靠的那座海拔108米的大山—大轮山,紫阳:指的是寺院后的一座纪念朱熹的紫阳书院。
现在大家跟我一起开始我们今天的梵天寺之行吧。
沿途讲解广场: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广场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广场工程改造投入了4000多万,这是福建省目前最大的寺前广场,每天早晚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游客市民在这里散步、休息、娱乐、锻炼身体。
大家看一下我们脚下的地砖,广场的地砖采用祥云、莲花等图案这和广场的夜景工程相辉映,整个广场在营造浓厚的宗教氛围的同时也体现了时尚的元素。
大家看一下,广场上正对入口处的是一字排开的七尊汉白玉佛塔,代表七尊佛,即胜观佛、最上佛、一切有佛、成就美妙佛、金寂佛、饮光佛、释迦牟尼佛,这表示佛教是继往开来的。
大家再看一下我们的左手边,那面照壁上有十六幅石雕,讲述的是释迦牟尼从出生到得道成佛的一个过程,而照壁正面“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八个字是由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同志所题,由郭勋安同志所写;照壁的背面刻的则是佛教经书《金刚经》的内容。
有兴趣的人可以过去参观一下。
金刚殿:各位来宾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梵天寺第一殿——金刚殿,也称三门殿,三门也意为山门,通“山峰”的山,这是由于自古名山僧占多,僧人为了修持佛法需找一方远离尘世的净土进行修行,所以过去的寺院多居山林,故曰“山门”,另外也可以理解为由三个门组成,象征三个解脱之门,中间的这个门就是我们常说的空门,在你们左手边的是无作门,在你们右手边的则是无相门。
山门是佛教世界与尘世的一个分界线,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遁入空门到佛教净土去参观一下,去领略一下佛教的博大精深。
刚才小陈有说到这个殿叫做金刚殿,这是因为这里主要供奉着两大金刚,其实原本是只有一尊密迹金刚的,但是古人凡事讲究好事双全和对称,所以后来又增添了一尊金刚。
大家看一下这两尊金刚的神情,一个作“哼”状,一个作“哈”状,这是由于受到神话小说《封神榜》的影响,把这二尊金刚塑造成了哼哈二将的形象。
大家看到中间的这尊正坐在莲花宝座上的佛像就是接待大家进入佛教世界的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我们也称之为“接引佛”。
接下来请大家一起跟随小陈到天王殿去参观。
天王殿: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天王殿了,之所以叫天王殿是因为殿内主要内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分别代表风、调、雨、顺。
这尊手持青锋宝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宝剑锋利,引寓为一个风字,在他旁边的这位手抱无弦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琵琶可以弹奏,调拨,引寓为一个调字,大家再看一下这边的这两尊天王,这尊手持宝伞的是北方多闻天王,宝伞引寓为一个雨字,在他左手边的这位一手持宝珠,一手持龙的是西方广目天王,我们都知道龙有逆鳞,需顺着抚摸它,所以意为一个顺字。
这表达了世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的的美好愿望。
大家看殿内中央坐着的就是弥勒佛。
弥勒佛慈眉笑眼,双耳垂肩,笑容可掬,他的笑给人无限的光明与希望,它是根据五代十国布袋和尚的形象塑造而成的。
大家看横匾上的“龙华三会”,这其中还有个典故:弥勒佛是释迦摩尼佛的既定继承人,据佛经记载,他现在还在弥勒净土修行,按人间计算他会在56亿7千万年以后在印度降生,并在华林园的龙华树下得道成佛,自此他在龙华树下开三番法会,度尽上中下三根之众生,故曰“龙华三会”。
在弥勒佛身后的则是护法菩萨——韦驮,韦驮是众神中唯一一尊面向大雄宝殿的菩萨,那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世传释迦摩尼涅槃时,捷疾鬼盗取了佛牙舍利一双,韦驮急追取还,得到众神的赞扬,认为他能去驱除邪魔,护持佛法,所以他是面向大雄宝殿的。
大家再看一下韦驮手里拿的金刚杵,金刚杵的放置是有讲究的,放置的位子不同其表示的寺庙制度和管理制度也是不同的。
如果金刚杵着地,表明该寺庙是子孙庙,即主持之位是由师父传给徒弟的,是世袭制的,这时候寺庙是不对外来云游僧人开放的;如果金刚杵横放于两肘之间则表示该寺庙是十方丛林,寺庙主持是从全国各地选举出来的,这时寺庙是对云游僧人开放的。
由于大雄宝殿正在修缮,还未完工,我们就从梵天寺主体建筑两侧的庑殿上去,到后面的大悲殿参观一下。
寺庙两侧的庑殿通常都是相互对称的。
庑殿:罗汉: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五百罗汉,罗汉是小乘佛教修行达到的最高果位,在大乘佛教中罗汉低于佛、菩萨为第三等。
佛教认为获得罗汉果就能断尽一切烦恼,从而进入涅槃境界,永远不会再投胎转世受生死轮回之苦,获得果位的人即为罗汉,可以收到人、天的供养。
五百罗汉是释迦牟尼去世后第一次佛经集结的五百比丘,以大迦叶和阿难为首,至于五百罗汉中的其他人,除知名的十大弟子外,一般没有记载,然而我国流传的五百罗汉都有名号,这在佛教中是找不到根据的。
济公殿↔(三祖师殿):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济公殿了,在这里小陈为大家介绍一下济公这个人物。
济公是南宋僧人道济,俗名李心远,世人称济公。
最初在杭州灵隐寺出家,后来移往净慈寺,并在此亡故。
由于他不守戒律,嗜好酒肉,举止如疯如狂,故称“济癫僧”或“济癫”。
他的塑像多为身穿破衣,手执一把破扇,面部表情塑得极为生动,从左边看,他愁眉苦脸;从右面看,他笑容满面所谓“春风满面”;从正面看他半边脸哭,半边脸笑,所谓“半嗔半喜”“啼笑皆非”、“哭笑不得”。
他的形象集喜怒哀乐于一身,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鼓楼↔(钟楼):奎星殿↔(达摩殿):奎星殿里供奉的自然是奎星了,奎星也作魁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主宰文运,在儒士学子心目中,奎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我国很多地方都建有祭祀魁星的魁星楼,香火鼎盛。
魁星面目狰狞,金身青面,头上还有两只角,整个仿佛是鬼的造型。
这魁星右手握一管大毛笔,称为朱笔,意为用笔点定中式人的姓名,左手持一只墨斗,右脚金鸡独立,脚下踩着海中的一条大鳌鱼(一种大龟)的头部,意为“独占鳌头”,左脚摆出扬起后踢的样子以求在造形上呼应“魁”字右下的一笔大弯勾,脚上是北斗七星。
与奎星殿对应的是达摩殿,达摩是嵩山少林寺的第二代方丈,人们把达摩提倡的坐禅顿悟成佛的方法称为禅学,达摩也因此被尊为禅宗鼻祖,少林寺也因此成为禅宗的祖庭。
达摩在坐禅过程中为活动身体手脚,发明了所谓的“罗汉拳”,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一套享有盛名的少林寺拳。
弥陀殿↔(药师殿):弥陀殿里供奉的是弥勒佛。
弥勒佛是未来世佛。
刚才我们再天王殿的时候也已经讲到弥勒佛现在还是菩萨,他现在还在弥勒净土修行。
通常寺院中弥勒佛的造像有佛像、菩萨像和化身像三种。
“大肚弥勒”名契比,相传他是五代梁朝明州(今宁波)奉化人,他的道场在宁波的雪窦山。
与弥陀殿对应的是药师殿,药师殿里供奉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和他的胁侍月光菩萨和日光菩萨。
关帝殿↔(伽蓝殿):关帝殿里供奉的关帝不仅受到儒家的崇祀,同时又受到道家、佛家的膜拜,所以关羽是横贯儒、道、佛三大中国教派的神祇。
但其中以儒家的关羽体现更多关羽的本色。
大悲殿: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大悲殿,大悲殿供奉着南海观世音菩萨。
菩萨是指能自觉又能觉他者,他的职责是帮助佛,用佛教的宗旨和教义解救在苦海中苦苦挣扎的众生,将他们度到极乐世界,了却一切烦恼,在中国佛教中,菩萨的影响远远大于佛,人们亲近菩萨甚于亲近佛。
因为观世音菩萨又称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所以称为大悲殿,观音又名观世音、观自在,慈悲之意在于给人以快乐,拔除痛苦。
殿内供奉着两尊观世音菩萨,正面朝南的是一尊双臂白玉观音,端坐在莲花座上,双目垂帘,神态安详,在他身后的是一尊四十臂观音,一只手臂代表25有,同时每只手掌各雕有一只小眼,大家计算一下四十乘以二十五是多少呢
正好是一千,所以我们又称之为“千手千眼观音”,千手千眼意在说明他的法力无边,无所不能。
法堂、藏经阁:
江郎山 传说
千百年来,江郎山流传着一个神奇而又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金纯山脚江郎乡住着一户勤劳善良的庄户人家——江氏三兄弟。
有一天,天上的美丽仙女须女仙子乘风来到这烟雾飘渺的金纯山上,慧眼望去,只见山脚憨厚、诚实、英俊的三兄弟正在田间劳作,于是她飘然而至来到凡人中间,彼此邂逅,渐生爱慕之情。
无奈仙界人间两重天,须女仙子不能长期待在人间,需要返回天庭,温柔多情的美丽仙女走了,痴情的江郎三兄弟心中无比惆怅,茶饭不思,闷闷不乐,天天站在高山之颠,守望着,一天又一天,盼呀盼呀,一年又一年,等呀等呀,等待着须女仙子的归来。
天长日久,江氏三兄弟化身为三爿巨石耸立在金纯山上。
从此,金纯山改叫江郎山,三爿巨石分别为郎峰、亚峰和灵峰。
此外,另有东海龙君海公主与江氏三郎的爱情传说等。
现代文学巨匠郁达夫就曾写有《江郎“望妻石”》“阿奴生小爱梳妆,屋住兰舟梦亦香;望煞江郎三片石,九姑东去不还乡。
”说的也是关于江氏三兄弟的美丽爱情传说。
美丽的清源山 500字作文
雪峰寺又名崇圣寺,全名雪峰崇圣禅寺,位于闽侯县西北雪峰凤凰山南麓。
唐咸通十一年(870)建,现存殿宇多为光绪年间重修。
寺内主要建筑是山门、法堂、大雄宝殿、斋堂。
大雄宝殿内有来自缅甸的三世如来玉佛。
十八罗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山门外有古树四株,相传大的两株系闽王王审知和唐代僧人义存手植,有千年历史;小的两株为明代寺僧所植,距今亦五、六百年。
寺内藏有印度梵文贝叶经和佛祖像,颇为珍贵。
雪峰寺在民国初年曾一度为福建省佛教会会址。
近代佛教三大法师弘一、太虚、芝峰曾会 集该寺,留有诗文墨宝,尤其是弘一法师于民国8年(公元1929年)和民国19年(公元1940年)先后两次游住雪峰寺,留下十分珍贵的题匾和诗文。
寺院 主持僧性愿、转逢、转解、广义、广洽等名师,都是从这里出山的。
1981年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视察福建光临山寺,并留下题词。
诸多名人题刻,大为雪 峰寺增辉添色。
1982年起新加坡僧人广洽、广净、妙灯,菲律宾僧人瑞今发起重修南安雪峰寺,深得侨领陈嘉庚 贤婿李光前博士夫人陈爱礼乐施巨款重修。
1984年新加坡龙山寺广净法师,普济寺妙灯法师送来一尊高2米、重5.5吨的释迦牟尼玉佛。
1988年第三次重 修雪峰寺,寺前有山门;寺宇分前后两殿,前殿万福堂,明亮宽敞,后殿为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观音大士等十多尊大佛象。
寺内建有藏经阁,高僧著书颇 多,还有从台湾购进的佛教经典多部。
杨梅山雄伟峻峭,林木葱郁,古木参天,梵刹林立。
山巅有慧泉寺,山麓有本山岩,北有西真寺,西南有太湖岩,雪峰寺独占中区。
背山高耸,列石开屏。
门庭开 阔,东水迥环。
诸峰朝拜,左右蟠踞。
气势磅礴,天生地设。
钟灵毓秀,佛之胜地。
但山中难有积雪,何称雪峰
寺旁有一唐墓,是唐代高僧义存大师的父母墓。
义 存大师是南安杨梅山下湖尾村人,12岁出家,后来成为一代高僧。
唐僖宗赐号“真觉大师”,赐紫衣袈裟,名藻一时。
王审知入闽为闽王,聘其为国师,馆于王府 说教。
泉州太宋王延彬也创刹迎师,大加礼敬。
义存大师游遍全国名山大寺,后开山闽候雪峰寺。
义存大师葬父母于杨梅山中,建庵守坟三年,俗称“白马坟”。
北宋微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教谕黄祖舜在义存大师父母墓前坚立一块“雪峰开山父母坟”石碑,并亲手植一株罗汉松,“雪峰”之名自此始称。
南宋淳佑癸卯年(公元 1243年),天赐和尚重修庵堂,号“樗拙三筑”。
历代扩修,依山建筑,遂成大寺,取名小雪峰寺,以别闽候雪峰寺,后人简称雪峰寺。
地以人重,人以地传。
雪峰寺为闽南名刹,南洋禅寺不少名僧,住持,门出该寺。
宋代大儒朱熹来游时,曾以“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 掌中看”一联书赠雪峰寺。
明代大书法家红瑞图为雪峰寺题写“法界藏身”匾额。
清代博学鸿儒洪世泽也为雪峰寺撰写碑文。
摩崖石刻有明代三韩(朝鲜人),清代 福建提督马负书的“玉笏”、“朝天”等文字。
历代高僧著述颇多,有《瘦松集》、《雪峰寺志》、《继志》传世。
寺中有杜文艮、释佛化、释在奎、黄妙应等人雕 像,至今犹在。
寺内主要建筑是山门、法堂、大雄宝殿、斋堂。
大雄宝殿内有来自缅甸的三世如来玉佛。
十八罗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寺内藏有印度梵文贝叶经和佛。
寺内及周围有枯木庵、金鳌桥、难提塔、无字碑、罗汉岩、望州亭和应潮泉等24景,还保存有珍贵经典如《碛砂经藏》、印度梵文《贝叶经》和整部《频迦藏》8000多卷等。
难提塔,又名祖师塔,是义存的肉身塔。
塔如园钟,上有石卵二百余粒,有“卵石爆花”的传说。
寺东南方数百步处有枯木庵,为重檐九重顶二层建筑,1974年重修。
庵内一株枯木树龄已3000多年,树高3.2米,直径2.27米,树围7.13米。
树腹中空,可容10余人。
南面开一门洞,相传是义存初入山时的栖身之处。
枯木内外原有唐、宋、明题刻20多处,多已风化剥蚀,仅存唐代题刻一条19字,在国内独一无二,称“树腹碑”。
枯木庵树腹题刻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寺前4株古柽高耸,距今亦五、六百年。
相传大的两株系闽王王审知和唐代僧人义存手植,有千年历史;小的两株为明代寺僧所植。
导游介绍泉州名胜古迹一处(100字)
青岛的旅游景点有:青岛市区内:青岛滨海步行道:也叫“滨海木栈道”,西起团岛,东至石老人,全长约36.9公里。
滨海步行道串联起团岛湾、青岛湾、汇泉湾、太平湾、浮山湾、石老人湾。
途径青岛海滨风景区和石老人旅游度假区的主要风景点。
青岛浮山公园:主峰海拔384米,九峰出海,峻峭秀拔,有“浮山九点”的美誉。
有康有为墓、于姑庵等人文景观。
栈桥:位于青岛湾中,建于光绪十八年,俗称前海栈桥,桥头双层飞檐八角亭阁为回澜阁,是青岛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物和象征[45]。
陈运和《栈桥》一诗称其为“一杆伸入大海深处的秤称得起青岛人所特有的蔚蓝色的情感”。
“长虹远引”、“飞阁回澜”所指即此。
小青岛公园:位于青岛湾内,岛形似琴,又名琴岛,岛上灯塔系1900年建造,塔高15.5米,塔身白色,呈八角形,灯光射程12海里,是国内外船只进出胶州湾的重要标志。
琴屿飘灯为青岛市着名景观。
小青岛是青岛标志之一。
海军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海军发展历史的军事博物馆。
设室内展厅、武器装备展区和海上展舰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青岛鲁迅公园:鲁迅公园建于1931年,位于汇泉湾畔,全长绵延两公里,占地面积4公顷,礁石环岸,松林覆坡,红岩嶙峋,亭榭别致,漫行其间,确有“山穷路尽疑断崖,临岸回折又一景”的情趣[47]。
鲁迅公园以独特的红礁海岸着称,公园北侧的青岛水族馆,是亚洲第一座海洋馆,外形仿照即墨古城潮海门,被梁思成先生誉为“海滨风光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最佳结合”。
青岛海底世界:位于鲁迅公园对面,主要由潮间带、海底隧道和地下四层观光建筑三大部分构成。
亚洲目前最大的亚克力单体圆柱展示水缸,展示珍贵的珊瑚礁生物。
小鱼山公园:小鱼山为青岛第一座古典风格的山头园林公园。
海拔60米,面积2.5公顷,绿地面积2.1公顷,绿地率84%,此山原无正名,后因靠近鱼山路而获“小鱼山”之称。
山下有老舍、沈从文、梁实秋、康有为故居等二十多处名人故居,是寻访青岛城市历史文化的首选地。
八大关风景区:位于汇泉湾与太平湾之间,北临太平山,景区八条主要马路以关隘命名(现已增到十条)。
八大关有众多的各国风格建筑,故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这里集中了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丹麦式、希腊式、西班牙式、瑞士式、日本式等20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
八大关是最能体现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特点的地区,八大关内每一条道路都有一种不同的植物作为代表,有“一关一树、关关不同”之说。
八大关已被列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2005年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城区”之一。
青岛中山公园:1902年,德占当局在此建林木园地百万平方米,果木园地约4万平方米,集中世界各地的花草树木170多种、23万株。
其中最富特色的是从日本移植的2万株樱花。
青岛中山公园是目前国内栽植樱花历史最久、树龄最大、品种最多、面积最大的公园。
百花苑:位于中山公园西门。
结合山地园林展示青岛历史文化名人雕塑。
湛山寺:倓虚法师于1932年来青岛主持兴建湛山寺,并创办湛山寺佛学院,海内高僧飞锡而来,弘一大师宏开经筵,十方佛子毕聚,盛极一时。
倓虚法师与湛山佛学院在1949年后迁香港,在香港、东南亚、欧洲、北美的新建寺庙,都命名为湛山寺,具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力。
五四广场:南临浮山湾,北临青岛市行政中心的中轴线。
因青岛主权问题成为近代五四运动导火索而得名。
广场主体雕塑《五月的风》以螺旋上升的风的造型和火红的色彩,寓意“五四争青岛”的主题。
青岛奥帆中心: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坐落于青岛市东部新区浮山湾畔,毗邻五四广场和东海路[50],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和13届残奥会帆船、帆板比赛在此举行。
海水浴场:青岛第一海水浴场位于汇泉湾,最高时日接待量曾达35万人次,为全国之最。
青岛第二海水浴场位于太平湾,八大关南侧,、都曾在此畅游。
青岛第三海水浴场位于浮山湾太平角东侧;青岛第六海水浴场,在栈桥东侧。
青岛山炮台遗址公园:曾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东亚唯一的陆战战场,被誉为远东第一大炮台,地下工事保存原貌。
青岛啤酒博物馆:利用1903年的青岛啤酒厂老厂房、老设备,改为青岛啤酒博物馆。
集青岛啤酒的历史发展历程、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工艺流程、品酒娱乐、购物为一体,是国内首家啤酒博物馆。
青岛天主教堂:本名圣弥厄尔教堂,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设计,塔身高56米,是建国前山东省最高的建筑。
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
李沧区景点:十梅庵梅园:十梅庵梅园始建于1995年,占地近800亩,有各种梅花品种130多种,世界稀有品种26种,梅树15000余株,梅花盆景5000多盆,是国内较大的梅园之一,是中国第四大梅园。
玄阳观:玄阳观又称竹子庵,位于李沧区戴家社区北山,始建年代待考,清代乾隆年间重修。
2007年6月再次重修竣工。
北区景点:海云庵:位于市北区海云街1号。
建于明朝,每年正月十六的糖球会,是青岛着名民俗节庆。
崂山区景点:崂山风景区:位于青岛市东北部。
明朝,崂山被誉为“海上名山第一”。
景区面积480平方公里,海岸线87平方公里。
主峰巨峰海拔1132.7米,是中国海岸线最高点。
同时还是道教文化名山,道教发祥地之一。
崂山风景区分为东线(太平宫、仰口、华严寺、那罗延窟、棋盘石)、西线(华楼宫、法海寺、月子口)、南线(太清宫、龙潭瀑、八仙墩)、北线(北九水、潮音瀑、蔚竹庵)、中线(巨峰、虔女峰)。
[太清宫:太清宫三面环山,一面临海[56],始于汉朝张廉夫,宋太祖敕令华盖真人刘若拙扩建。
丘处机、张三丰等人在太清宫传道后,成为全真道教第二丛林。
巨峰景区:巨峰为崂山主峰,海拔1132.7米,怪石参天,气势恢宏,是中国沿海最高点。
有云海、彩球、旭日三大奇观。
仰口风景游览区:仰口游览区位于崂山风景区的东北部,是崂山风景区北线游览区,游览区内集道教、仙山、古树、异峰、刻石于一身,是避暑、吸氧、休闲的游览胜地。
北九水风景区(九水十八潭):位于崂山深处的峡谷,地势落差大,不仅有清澈的流水、瀑布,更有风格惊异的怪石和地质奇观,被誉为为“北方的九寨沟”。
石老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是青岛市于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旅游度假区,位于市南区以东,崂山风景区以西。
因海中有一座17米高的石柱,酷似老人海中垂钓,故称“石老人”,是中国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柱景观。
青岛极地海洋世界:青岛海昌极地海洋世界为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位于风景秀丽的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东邻崂山、南接大海,占地21万平方米,是青岛黄金海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城阳区景点:青岛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位于城阳区青岛农业大学主校区。
该馆展厅面积1800平方米,分为昆虫展览、标本收藏两大部分,是国内昆虫展览面积最大、展出昆虫标本数量、质量均居前列的展馆。
红岛赶海园:位于红岛东大洋村南,是一个以赶海和休闲渔业、民俗旅游、娱乐为主体功能的休闲渔业和渔家民俗旅游区。
红岛休闲渔村:位于红岛街道西大洋社区西南海滨,有将军石、汉武石船、娘娘庙等景点。
世纪公园:位于城阳区绿色中轴线南端,占地43万平方米[45]。
兼具植物观赏、名花展示及开展植物绿色文化科普教育是世纪公园的主要功能。
公园以“山环水抱”为创作构思,形成三山一水一湖三岛一滩的自然山水地貌布局。
青岛方特梦幻王国:位于青岛市城阳区红岛海滨,占地70万平方米,[60]是山东半岛地区唯一,中国北方最大的高科技主题公园,设计年接待量300万人次。
黄岛区景点:薛家岛旅游度假区:又名凤凰岛,位于胶州湾西海岸黄岛区境内,是明朝鄞国公薛禄的家乡[61]。
景区内主要景点有青岛金沙滩(AAAA级景区)、青岛银沙滩、青岛石雀滩、齐长城老龙头、青岛马濠运河公园、珠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超群影视城、一切智园。
琅琊台风景名胜区:位于黄岛城区西南26公里处,琅琊湾与古镇口湾之间,是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琅琊台三面环海,有“天下第一古台”之称[62]。
越王勾践曾北上迁都于此,秦汉时期的琅琊郡治所在地,中国五大古港之首。
琅琊刻石,是秦朝仅存的两块石刻之一,国家一级文物。
大珠山风景区:位于黄岛城区西南部,总面积65平方公里,主峰大寨顶海拔486米。
以漫山杜鹃花、珠山秀谷、传统山会为景区特色。
灵山岛风景区:北方海拔最高的海岛灵山岛位于灵山湾内,灵山岛是北方第一[63]、全国第三高岛。
渔业资源丰富,盛产海鲜、适宜垂钓、拾贝,是观光、探险、休闲、体验海岛生活风情的好去处。
即墨市景点:即墨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即墨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即墨市区以西4公里处,由5个山丘组成,经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中部高,四周低,呈一凸起山顶浑圆的丘陵地带,面积约800公顷,1993年11月正式通过专家评审,1994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即墨市马山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浅剖面火山岩柱状节理石柱群、硅化木及古生物化石等地质自然遗迹。
即墨温泉:位于鳌山湾畔,崂山东北,是世界四大海洋温泉之一。
汉朝曾在此建立温水侯国、皋虞县。
建国后新建的即墨温泉疗养院曾是苏联援华大项目之一。
即墨鹤山风景区:位于鳌山卫城西,崂山北麓。
是道教圣地,鹤山派祖庭,“水鸣天梯、击掌鹤鸣”为鹤山奇观。
即墨田横岛旅游度假区:是历史文化名岛,因齐王田横的故事和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而闻名。
主要景点有齐王殿、海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