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内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如果时间短,汉中市内有古汉台、拜将台、饮马池等地,均可在2小时内游览完,如可以乘车,时间稍长,则可以北边到石门栈道、褒河森林公园、连城山、连城栈道、定军山、武侯祠、张良庙、灵岩寺等地都还是不错的;南边可以到南湖风景区、红寺湖风景区、小南海风景区、南沙河风景区、黎坪森林公园等山水风光是很不错的,还可以向东到城固的桔园、蔡伦墓,洋县的华亭镇看古黄酒制作、古代印刷、皮影戏等很有意思的东西,还有中国独有的朱鹮观察站,华洋风景区据说风景非常的美。
如果是春季,还可以看中国最美油菜花海,美得很呢。
西安—>汉中自驾游具体路线和景点,及行程安排(两日)
第一天早上8点从西安出发直奔汉中,估计到了也就12点多,城里简单吃个饭,找个宾馆,放下行李,就去石门水库,不要在石门水库那吃鱼,不新鲜,上次去,汉中的一个叔叔告诉我那鱼都是批发市场批的。
不是汉江的鱼。
晚上可以去汉江边看音乐喷泉,第二天可以去勉县看个武候墓和武候祠,在逛个南湖,基本就可以回了,在远的地方你去不了了,我是国庆去的,呆了四天,汉中有个黎坪森林公园,我觉得挺不错的,水,山,景都挺美的,但是路不好走,全是山路,S弯,去得两个小时,翻五个山,你如果驾驶技术了得而且有时间可以去那看,有点点向九寨沟但是跟九寨沟是觉对不能比的,汉中住宿挺贵的,住宿我当时住在翔龙大酒店,在时代广场旁边,你告诉前台要3楼的简易房,一晚120,祝你玩的愉快
汉中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樱桃沟现在过了季节,暂时不用去了。
你选的几个地方都离市内不远,都可以当天去,当天回。
现在,汉中市内有很多快捷商务酒店,天汉大道家乐超市对面有个怡心如家酒店100左右吧条件还可以。
下面我把景区给你介绍下。
武侯祠:位于勉县城南定军山下,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陵墓。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卒子五丈原军中,蜀汉朝廷按其遗命安葬于此。
墓区面积24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70余间,汉桂两株,汉柏22株。
武侯祠——位于勉县城西3公里处,景耀六年(公元263年),由后主刘禅下诏修建,故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
该祠占地40余亩,中轴直穿七进,大都三院并联,古建40余座,150余间,整个院落布局合理,结构严谨,融古建、书法、绘画、雕塑、碑祠、园林等艺术为一体。
洋县朱鹮保护朱鹮是目前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
在我市洋县境内重新发现朱鹮,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有野外朱鹮种群分布的国家。
1986年在国家林业部的支持下,省政府决定成立“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
先后配备专职人员和野外巡护员30多名,在洋县姚家沟、三岔河、白火石沟等5处朱鹮营巢区建立了观察点。
朱鹮营巢区在海拔800-1200米,面积近200平方公里。
这里山高林密,交通闭塞,环境幽静;化学污染染少,适宜朱鹮栖息、繁衍。
据近几年的调查,我区普遍生态环境良好,朱鹮的活动范围逐年扩大,目前涉及到洋县、城固、勉县、西乡、佛坪、汉台别个县、区,约3000平方公里的范围。
由于加强了保护力度;卓有成效的工作,经过18年的努力,种数量逐年上升,从发现时的7只增加到现在的180只。
朱鹮种群数量的增加,已引起国内外有关组织的专家、学者和朋友们的极大关注。
近年来,有日本、美国、法国的朋友来此考察、研究、拍片、观光。
朱鹮也曾多次赴美、日、法、比、新等国家参加研究或展出,受到国际朋友的高度评价和赞誉。
1998年11月26日,江泽民主席访日期间,赠送给日本人民的一对朱鹮“友友”、“洋洋”就是从洋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精心挑选出来的。
中国有句脍炙人口的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故事说的是:刘邦取汉中后于公元前206年按大将韩信的计谋,派少数人修栈道,以转移镇守关中西部雍王章邯的注意力,暗地里沿着西边艰险的陈仓道(即秦栈),北出大散关,攻占了陈仓城,进军咸阳。
诗人李白赞叹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是指的这一段。
石门十三品十三品中的《 君开通褒斜道摩崖》,镌于公元66年,开我国摩崖刻字之先河。
镌于公元148年的《故司隶校尉楗哦杨》,世称《石门颂》,号为我国汉代摩崖[三颂]之首。
镌于公元155年的《李君表记》和公元173年的《杨淮、杨弼表记》,世称《石门颂》,皆被誉为汉代摩崖这精英。
另如四种汉隶大字摩崖,俱有史实作依据,足可供后世之凭吊;其中署名[魏王]的衮雪摩崖,传为魏武曹操之手笔,早已蜚声中外。
镌于公元263年的《李苞通阁道题名》是罕见的三国遗刻。
镌于公元509年的《石门铭》,被誉为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品。
至于三种宋代摩崖,皆述及汉魏轶事,且为宋人仿汉隶之杰作。
[石门十三品]既是记述古褒斜栈道和古石隧道以及古山河堰的通塞、变迁的珍贵史料;又是我国汉魏时期隶体文字的真迹。
有其秣的历史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
蔡伦墓在洋县龙亭铺南二百米处,墓区面积五亩,家高七米;墓前现存石碑三通,正中真书“沃龙事侯蔡伦之墓”,是陕西省香点文物保护单位。
蔡伦字敬件,湖南桂阳(今来阳)入.东汉明帝时,曾任宫廷主管制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今.汉和帝刘肇元兴元年 (公元一o五年),他成功地改进了造纸的方法,用树皮、麻头、破布、玻鱼网等为原料,造出了物美价廉的纸,朝廷批准推广。
从此,天下都用他的方法造纸,称为“蔡候纸”。
汉安帝刘枯元初元年(公元—一四年),邓大局以蔡伦供职宫廷,年久有功,授封“龙亭侯”,其封地即为现在洋县的龙亭铺。
后世传说蔡伦是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对他的故墓着意保护,以示敬仰之意。
墓祠占地30多亩,祠区有拜殿、献殿、蔡侯祠、东西配殿、乐楼等清代县山式建筑及多株古柏和汉桂;墓区有石人、石羊、石马等翁仲,有明、清碑碣多通肪单檐歇山顶方型祭亭。
高大的墓冢呈漏斗状。
幕后有明月池。
蔡伦墓祠是集墓冢古建园林文物石刻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古汉台古汉台 位于汉中市中心,楚汉相争时期筑建,面积约8000平方米。
由三级台地构成,台高8米。
公元前206年,农民战争一场风暴推翻了秦王朝后,项羽自恃功高,撕毁各路义军与楚怀王所定“先攻下咸阳者王之”的协定,将先拿下咸阳的刘邦封为汉王。
刘邦忍辱屈就,率大军由子午道进驻汉中,夯土建成秦模式的高台宫廷———即今天的古汉台,并用张良计火烧由关中进入汉中的所有栈道,以示他已很满足当汉王了,不会再北上与项羽争天下,来麻痹项羽,打消项羽对他的戒备心理。
刘邦以汉台为宫廷,以汉中为根基,在汉中习兵练武,广纳贤才,破格提拔“胯下之徒”韩信为汉大将军,并用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战术,打项羽个无备,出奇制胜拿下三秦。
刘邦驻汉中发迹而定鼎。
故将国号定为汉。
他驻过的高台就被后人尊称为古汉台。
宋代的张少愚有“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的诗句,其中的“一坯土”,就是指残存的高台。
清代的陈毓彩有诗云“赤帝龙兴事已陈,层台巩固尚如新。
当日宫廷湮没迹,此时郡国有仁人。
”自汉而降,汉台便成为汉中府署官员祭奠和游乐的场所,代有修葺。
现耸立于台北端的望江楼,始建于南宋。
宋代的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记府署东北隅有“天汉楼”,即望江楼的初称。
物换景移,几经兴衰,如今的望江楼,更给人一中庄严隆重之感,它以其别致的造型,巍巍的风姿,早已成为汉中古城的标志性古建筑。
登楼远眺,四面云山,如展画卷;俯视城区,楼台林立;环顾庭院,古树修篁,花木掩映。
登此楼,使人心旷神怡,追往抚今,感慨万千。
望江楼正南,昔建有桂荫堂,现有古汉桂数株,每逢中秋佳节,香飘四溢,成为汉中城内寻香访桂之处。
再南有明代修建的镜吾池、洗心亭。
楼东侧的石马,风格古朴,是人们评论三国蜀将魏延千秋的幸存之物。
亭阁内造型精美的铜钟,是明代汉中瑞王府的遗物。
凝视铜钟,耳边似乎回荡着护国禅林里悠扬的晨钟暮鼓,素有汉中八景之一的“月台苍玉”,是楚汉时期的古物,也是汉台现存的最早的石雕作品,或谓“刘邦上马石”、“试剑石”,或谓“石鼓”、“宫廷柱础”。
古汉台如今是汉中市博物馆所在地,台内古树繁茂、修竹参差、亭榭遥相,杂以碧池内繁盛的荷叶,竟有江南水乡之感。
博物馆的精华所在是“汉魏石门十三品”陈列室。
它们属于国内外久负盛名的汉魏摩崖刻石,被喻为“国之瑰宝”、“书法宝库”。
这批摩崖刻石的文字内容对研究我国交通、水利、科技、书法艺术的发展,尤其是研究汉隶演变,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弥补了史书的缺漏,校正了史书的讹传,堪称是一部重要的石刻文献,为国家一级文物,其中东汉镌刻的《襵君开通褒斜道》与《石门颂》摩崖为一级中的甲品,更体现了《石门十三品》的价值。
张良庙张良庙 又叫留侯祠,位于留坝县西北17公里处的庙台子。
庙台子是山中的一片小谷地,北倚紫关岭,西北靠紫柏山.庙的前后各有两条小河,并在庙东南500 米处汇成紫柏河。
张良,字子房,汉初大臣。
据《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生于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祖与父相继为韩昭侯、宣惠王等大臣。
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果传说他逃亡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时,遇黄石公老人,并得《太公兵法》.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任韩司徒。
项羽杀韩王后,他复归刘邦,为其出谋划策。
楚汉战争期间,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楚将英布、韩信和秦将彭越,最后歼灭秦军。
汉朝建立后,他被分封到江苏留城,是为留侯。
张良与萧何、韩信为“汉初三杰”,刘邦曾称他“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千里外”。
刘邦即位不久,先后杀掉韩信等有功之臣,张良急流勇退,来到紫经山隐身修行,后人称此地为“辟谷”。
据说,最早的张良庙是由张良的10世玄孙汉中王张鲁所建,历经1700年,原址已无从考察.庙台子张良庙是明、清建筑,6大院,有房舍150余间,占地14200 平方米,为陕西大型祠庙之一。
来到山前,青砖砌成为山门,可见上方横刻“汉张留侯视”5个朱红大字,大门左右刻着一幅对联:博浪一声震天地,圮桥三进升云霞。
上联指他在博浪沙派人刺杀秦始皇一事,下联指他在圮桥求教黄石公一事.庙门右侧竖一石碑,上旋“紫柏山汉张良留侯辟谷处”。
入山门,便踏上一木桥,名曰“进履桥”,取张良在圮桥为黄石公捡鞋穿鞋一事。
桥上有栏杆和靠椅,桥下流水潺潺。
越过木桥,便是高大的保安观,入门后,左右有钟、鼓楼,院中央几立着“灵霄殿”,但见八角飞檐,琉璃瓦饰顶,彩绘拱斗屋檐,颇为壮观。
殿侧分列“三清殿”、“三官殿”、“三法殿”等配殿。
从殿侧北面经过庭,便进入大殿所在院落。
大殿雄伟庄严,上县“明哲风高”、 “帝王之师”,殿门有对联:“毕生彪炳功勋启自授书始;历代崇丰烟祀端由辟谷开。
”殿内原有张良塑像,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掉,现有歌颂德条幅多幅。
大殿前有拜殿,左右厢房对称而立。
院内清幽、古雅。
殿堂门楣遍布称颂的匾额,如 “急流勇退”、“机谏得宜”、“智勇深沉”.殿堂立柱饰有众多对联,如:“秦世无双国士;汉廷第一名臣,“富贵不淫,有儒者气;淡泊明志,作平地神”。
院内还有冯玉祥将军所立的石碑:“豪杰今安在,看青山不老,紫柏长存,想那志士名臣,升载空余凭吊处;神仙古来稀,设黄石重逢,赤松再遇,得此洞天福地,一生愿作消遥游。
”从大殿右侧过西面的“方丈院”,便是“南花园”。
园内有水池,池中立有六角“辟谷亭”,靠北为“五云楼”。
大殿左侧向东为“北花园”。
园中古树林立、鲜花放香,园内西北有一六角亭,名曰“拜石亭”,取张良拜黄石山为师之意。
亭内嵌有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作的《怀山歌》石碑一方。
这是明代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赵员吉所立。
当年他因不满朝廷争权夺利,辞官返蜀,途经此地,感怀作诗。
后来文人志士来此,多有和诗留于后世。
花园四周为游廊,廊壁布满彩画和碑石。
从北花园西南出去,地势升高,游客登上层层石阶,可见阶旁的摩崖石刻,石刻上留有明代赵文渊、清代林则徐,以及后来冯玉祥、杨虎城将军的诗文。
登上山顶,就是紫柏山的中峰。
山顶上的亭子叫“授书楼”,取黄石山向张良授书之意.这座重檐飞角的亭子是用大理石和南阳玉砌筑而成,高离地面100米,显得高雅别致。
登楼远眺,峰峦起伏,林海苍茫。
南湖风景区南湖风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南郑县旅游业的龙头,位于汉中西南17公里的汉山北簏,景区4.5平方公里,面积1109亩,植柏万株,沟岭幽深,水域曲折,始建于1954年,坝高26米,水深23米,蓄水765万立方米.景区内有两座水利发电站,装机四台,年发电量60万度,灌溉农田3.3万亩,年产鲜鱼5万斤,风景区为线山丘岭地带,由七沟、八岭、六十八个山头组成,分为孤山、前湖、后湖、坝前、四大景区。
旱莲旱莲 每年阳春三月,陕西勉县武侯祠内的古旱莲花满枝头、花朵红、白相间,花蕊略呈粉红色,酷似莲花,故称为“旱莲“。
旱莲属木兰科,又名“应春树“,该祠内的这株旱莲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惟一一株。
1979年文物普查时,专家用碳十四定它的树龄为400多年,相当于明代万历年间,与祠墓志相吻合。
它每年5月开始长花蕾,经过夏、秋、冬三个季节,第二年3月开花,先花后叶,花期很短,仅十多天。
人们把旱莲花蕾的生长比作生命孕育的艰难过程,把开花季节比作生命诞生时的可爱; 当地科研部门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培植出一批新苗,可十多年了从未开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