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导游词 > 贵州龙宫导游词200字

贵州龙宫导游词200字

时间:2015-06-30 17:42

用英文介绍安顺市的龙宫

龙宫位于贵州安顺市南郊,距黄果树景区35公里,距安顺市城区27公里,距贵阳116公里。

  The palace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suburbs of Guizhou, Anshun City, 35 kilometers away from the Huangguoshu Waterfalls scenic area, from Anshun city 27 kilometers, 116 kilometers away from Guiyang.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最热7月平均21.9℃,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旅游,是夏季避暑休闲的旅游胜地。

  Is a sub tropical monsoon humid climate,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of 14 degrees Celsius, the hottest July average of 21.9 degrees Celsius, mild climate, winter without cold, summer without heat, suitable for tourism, summer resort is a summer resort.  龙宫景区集溶洞、峡谷、瀑布、峰林、绝壁、溪河、石林、漏斗、暗河等多种喀斯特地质地貌景观于一体,是喀斯特地貌形态展示最为集中全面的景区,被誉为“天下喀斯特,尽在龙宫”。

  Yonggungsa scenic set caves, canyons, waterfalls, peaks, cliffs, rivers, stone forest, funnel, underground river and other various karst geological landscape in one, is karst topography showing the most concentrated scenic comprehensive, known as the world of karst, as the Dragon King's Palace.

贵州著名的地方有什么导游词

给大家讲到的山,我们来到贵州所要事之一来到贵州你需要做的事是三看三了解:看山看溶洞,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了解我们的酒文化、了解红色文化。

  水在被说成是:百河、千江、万湖。

降水丰富,沟壑纵横,河网密度大,在贵州省流域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就有984条,虽然没有像长江黄河那样大河大江,但是河湖却不计其数。

有句话说,一江春水向东流,在贵州的西部的雷公河的水呢却流向了我们的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所以这句话在贵州叫做一江春水两头走。

天时造就了地利,水资源丰富造就了贵州各式各样的水态水景,比如我们的亚洲第一的黄果树大瀑布、位于世界遗产地赤水的十丈洞瀑、地球上最美丽的疤痕马岭河大峡谷,南江大峡谷、乌江三峡、息烽温泉、剑河温泉等等,优质的水源酿造了众多美酒,世界三大名酒之一的茅台酒就产在贵州,除此之外还有我们的习酒、董酒、珍酒等等。

我们有好山和好水之外呢,还有好酒。

所以来到贵州醉于美丽风景的同时怎么能不醉于美酒呢

  在贵州的洞穴中岩溶洞穴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景观最奇特,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全省具有旅游价值的溶洞就有1000余个,全国已知的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大洞仅有10个,而贵州就占了8个。

在贵州所有的洞穴景观中,织金洞最以其气势恢宏,景观奇特和具有极高的审美、观赏和科研价值而闻名,前国际洞穴协会主席评价织金洞为“世界一流名洞”,有句话说是:黄山归来不看岳,用在织金洞就是织金洞归来不看天下溶洞。

当然贵州两个5A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龙宫虽不及织金洞之气势博大,却是另一种幻恍诡异,神话世界般的岩溶风光体验。

这些名洞绝景是游客漫游在“地下世界”中增长知识,所有要想高品位的美学享受,贵州无疑是最理想的首选之地了。

  与自然环境相映衬,古朴淳厚、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多层面的呈现出原始文化色彩斑的神秘基因。

云南是七彩云南,而贵州省的一个省委领导却说我们是多彩贵州啊

的确,贵州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3900多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就占了1\\\/3,而贵州世居的包括我们的苗、侗、布衣、土家、仡佬、瑶、彝等少数民族就有17多种,这些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祭祀、节庆等方面无不发出异彩分层的人文文化光芒。

对于少数民族有“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是天天有”。

各个少数民族的歌舞也独具各自的特色,  民族原生态歌舞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就有侗族大歌、木鼓舞、锦鸡舞、八音坐唱等等,侗族有句话说“饭养身,歌养心”,足以体现歌在侗族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侗族大歌就是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它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侗族大歌唱进了法国巴黎,唱进了维也纳音乐厅,侗族大歌还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开场表演,侗族大歌可以说是一个种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

被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八音坐唱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民间说唱艺术,八音坐唱是八人持各种布依族乐器围圈伦递坐唱,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贵州兴义市布衣八音队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演出,被誉为是“凡间绝响,天籁之音”,“声音的活化石”,“南盘江畔的艺术明珠”,由于少数民族大都分散在贵州的不同地方,游客们很少有机会同时欣赏那么多少数民族艺术活宝,所以贵州省博物馆从贵州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把这些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挪到到了省博物馆,向来自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朋友宣传我们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让大家能够体验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原生态歌舞

求今年2015的贵州考导游证,的十三篇导游词的视频

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省会昆明78公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世界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美誉,是首批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与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桂林山水齐名,成为中国四大旅游胜地之一。

石林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这里在约3亿年前还是一片泽国,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终于形成了现今极为珍贵的地质遗迹。

景区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由岩石组成的“森林”,穿行其间,但见怪石林立,突兀峥嵘,姿态各异。

壁峰之间,翠蔓挂石,金竹挺秀,山花香溢,灵禽和鸣,一派生机盎然。

石林以其无与伦比的天造奇观吸引着海内外无数游客。

石林景区以被称为“剑状喀斯特地形”的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为主要特色。

景区包括西北的步哨山、中心的大石林和小石林、南面的万年灵芝和东面的李子园箐五个片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

其中的万年灵芝、李子园菁和步哨山是新开发的景点。

深、幽、险、奇是石林景区的景观特征。

进入景区内,但见石柱、石壁、石峰千姿百态,争奇竞丽。

这里的石头与众不同,它是一幅绝妙的画,每天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人前来驻足观赏;它是一首优美的诗,古往今来有无数骚人墨客为它咏叹吟哦;它又是有灵性和生命的;有双马渡食、孔雀梳翅、凤凰灵仪、象距石台、犀牛望月;有唐僧石、悟空石、八戒石、沙僧石、观音石、将军石、士兵俑、诗人行吟、母子偕游、阿诗玛等无数象,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动物外,还有许多酷似植物,如雨后春笋、蘑菇、玉管花等。

有一处“钟石”,能敲出许多种不同的音调。

整个石林就是一座巨大的自然石景艺术宝库,任凭游客去观察,去发现,去自由地想象石林景区面积达1100平方公里,气势大度恢弘,保护区为350平方公里,山光水色应有尽有、各具特色。

全区可分为八个旅游片区:石林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景区、芝云洞、长湖、飞龙瀑(大叠水)景区、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月湖、奇风洞。

其中开发为游览区的是:石林风景区(中心景区)、黑松岩风景区、飞龙瀑风景区、长湖风景区。

石林风景名胜区范围宽,石林集中。

其象生石之多,景观价值之高,举世罕见。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4年2月13日,石林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2007年5月8日,昆明市石林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08年,石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云南省继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的第三个世界遗产。

旅行指南  1、交通:前往石林的游客,可在昆明东部客运站乘坐班线车到达石林 云南石林景观(2)(20张)(票价是25元单程),约2小时,最好在中午以前抵达石林,这样可游览得更尽兴;在昆明市有专线旅游车,往返票30元。

也可乘昆明到陆良县、罗平县等地的客车,到石林下车,票价10元;可在昆明北京路锦华饭店旁乘旅游专线车直达,往返票价30元,一般发车时间为早上8~11时,节假日则延长1小时;昆铁客运公司开通石林、陆良旅游专列,为了方便乘客,该公司在昆明火车站专门设置了绿色通道,每个停靠站,游客均可上车买票。

  2、门票:从2010年4月1日起石林主景区门票175元,全程通票。

儿童票:150元   开放时间:7:30 - 18:30   3、住宿:推荐石林宾馆,二星级,这是幢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游客可居高展望石林美景,标准房70元起;石林避暑宾馆,二星级,位于石林风景区的中心,推窗即可见“林海”,标准间80元起;云林宾馆,二星级,位于石林风景区内,有南北两院组成,南院的建筑与自然的石林融为一体,颇有新意,房价110元起;金都酒店,二星级,位于石林体育馆侧,标准房70元起,服务一流,出行便利。

  4、在石林景区内的停车场可租到私人汽车及马车,租用可乘4人的微型面包车的话,150-170元\\\/天;租用马车,60元\\\/天;如果人多,则可考虑租用中巴车,可乘15人,300元\\\/天;如果你从昆明乘招手车前往石林的话,可能得花更长的时间。

另外,车主往往会要求你购买回程车票,如果你计划在石林住一晚的话,最好事先告诉他们;如果游客选择早上10:30左右乘车前往石林,中午途经宜良,可在此购买著名的宜良烤鸭。

  5、景区安全:在石林风景区登游玩时要穿平跟的胶鞋、布鞋、旅游鞋,不能穿高跟皮鞋。

石林景区步步皆有景,景景堪入画,但不能边走路边看景,以免意外,在石林风景区摄影不同于在公园摄影,在公园,被拍照者和拍照人都可以随意后退几步以调整角度。

石林很多景区很可能就是悬崖绝壁,一定要回过头看看有无后退的余地。

  6、景区导游:石林景点颇多,建议您一定预订一位导游,石林旅游会更轻松、愉快、妙趣横生。

但必须要聘请有导游证的导游,防止被坑。

有关黄果树瀑布的作文片段

1记得小时候,妈妈曾告诫过我:“如果放学时有陌生答来接你,并称自己是爸妈的同事或朋友,你可千万不能跟他走,知道么,那些都是拐卖小孩的坏人

”我认真地点点头,并谨记在心。

这样的事,在小时候妈妈未告诉我之前,在电视上也是看到过的,不过电视上的应该叫“绑架”吧。

一个七八岁的小学生,背着沉甸甸的书包独自走在路上,突然被一名带墨镜的黑衣男子截住,并强行带进一辆黑色小轿车,呼啸而去。

陌生人,黑色,绑架……这就是小时候我对陌生人的全部理解。

可是,是什么时候,陌生人的色调在心中逐渐转换了呢

第一次见到他是什么时候我已经记不清了。

或许是连续几天早上7点15分左右相遇后才开始注意到他的吧。

这个男生,颀长而瘦削,狭长的眼部线条,深邃的眼睛,挺拔的鼻梁,薄薄的嘴唇,有时会露出雪白的牙齿。

刘海很长,有时会遮住右边的眼睛。

喜欢穿宽松的T恤衫,背着斜挎的书包,双手插在口袋里,沉默地与我擦肩而过。

不得不承认,无论是气质还是相貌,他都是无可挑剔的。

记得有一次起晚了而没能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他,竟也会产生莫名的失落。

于是开始设置闹钟,让自己准时出门,实现我们每天一次的“邂逅”。

彼此表面上平静地擦肩而过,可是擦肩而过的瞬间心中好似有微弱的电流通过,以至于加快心跳的频率。

从他走路的姿势来看,我觉得他是个沉默而内敛的男孩,修长而有力的手臂,应该是篮球打得不错吧。

我们上学的方向正好相反,他是哪所学校的呢

如果在前面一站乘车的话,应该是七中的吧

就这样,我根据每天相遇时他的一些细节,小心地猜测着他的一切。

今天下雨了,他打了一把蓝色的格子伞,很好看。

今天他穿了一双限量版的Nike球鞋,很贵吧。

今天觉得他的刘海长了,遮住眼睛了,这样对视力不好吧。

就这样每天以陌生人的姿态擦肩而过,没有对白,也无需言语,仿佛是一种默契,一种习惯,一种规律。

持续了几个月后,下半学期就结束了。

等到再开学时,路上便再也没有相遇过,是上大学去了么,或许

这也是我对他的最后的猜测。

交集为零的人始终是陌生人,这是我早就预料到的。

从此之后,这条小路上每天上演的是,一个女孩背着书包,嘴里咬着面包,孤独地矜持地向学校走去。

一轮鲜红的朝阳在前方,把心中的陌生人,染成了红色。

2自从学校搬进新校区后,家里离学校也就远了起来,如果步行的话从家里到学校大约要50分钟的时间,所以我天天都是乘坐公交往返于学校和家庭之间。

每天早上或是中午上学的时候,我都是走到工商银行,在那里等直达学校的公交车,一般都是在那里等上5分钟左右,就有一辆公交车来。

每天在那等车的时候,我都会看到一位年龄大约50来岁的男子,有时坐在工行大门口的台阶上,有时站着,他腰里系着一个黑色的腰包,头上带着一顶略显寒酸的黑帽子。

也许是在马路边呆的时间长吧,他那帽子上总是沾着一层厚厚的灰尘。

我每天见到他时,他都是那个样子,一直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天天守在这里。

直到有一次,我看见一辆公交车停在他身旁,司机拿出一张5元钱的纸币,跟他换了5个硬币,我才恍悟,他该是公交车站雇来专门在工行站为投币公交车和乘客找零的员工。

有一次中午上学,我一点钟就早早到了工行那里等车,等了十多分钟还没有一辆车来,慢慢地在那等车的学生越来越多了。

又等了十多分钟,还是不见一辆公交车来,大家都等得不耐烦了,怎么今天公交车还不来

有些同学性躁些,就在那破口大骂,咒司机是不是出了车祸呀

那个负责找零的员工见我们都等得不耐烦了,就过来解释道:“今天车子都到那里加油去了,现在柴油很紧张,有些车子还加不到油,你们再等一会儿,就会有车子来的。

”说完这些话,他也到马路边上张望,露出期盼的神情。

过了大约5分钟,果然从南门方向驶来一辆公交车,大家看到车影时都很兴奋,终于等到了,但车子开过来一看,却是到波湖,一阵高兴过后大家陷入了更大的失望。

这时那位员工走过去,把那辆车招停了,正好赶上车上除了司机和售票员外,没有别的乘客。

他就对那位司机说,叫他改道先去优质高中一趟,然后再去波湖。

那司机听完后不同意,他担心老板知道了会找他麻烦,而那位员工说:“不要紧,你只管去,有什么事我来承担。

”如此说了一阵,那司机也就答应了。

这时我们就高高兴兴地上了车,终于及时把我们送到了学校。

在车上我心里在想,今天还真要感谢那位不相识的员工了。

我想他在公交公司的地位可能比不上一位普通司机吧,但他为了我们能够准时到校,却主动去管本不该他管的事,并且敢于冒着违背公司规定的风险,取于承担责任,确实令我敬佩。

3当人们一听到陌生人这一词时,脑海中便会浮现各种联想,也许是骗子、小偷、杀人犯等等。

当我第一次远行前,父母曾千叮咛万嘱咐,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有事找穿制服的人。

其实穿制服的人也是陌生人,只是他们穿了一件大众认可的衣服便将他们与陌生人划开了界线。

但假如他们是披着“羊皮”的狼怎么办

那年第一次坐火车很紧张,双手一抱着包,两眼警惕地注视着四周。

可仔细一看身旁,大家都在各忙各的,很多人已经在打盹,根本没有人注意我这个并不引人注目的“陌生人”。

是啊,整个车厢里的人大都互不认识,这是陌生人的世界。

渐渐地,我便放松下来,也开始睡觉了,不过双手还是抱着包。

突然邻座的人将我推醒,让我吓了一大跳,原来是他要上厕所,让我帮他看着包。

我点头答应了他。

之后,我们开始了攀谈,由于都很陌生,只谈了一些琐事,避免往深处谈,其实是因为我第一次出来和陌生人说话表现得很拘谨而已。

时间是可以消除隔膜的,也可以让陌生人变得不再陌生,车厢里比开始的气氛热闹多了,大家都在和旁边的人交谈,并不时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我也没有开始时那么拘谨了。

天太热了,我索性把包放到了座位下,拿出一些吃的东西和邻座共享。

大家边吃边聊,东拉西扯,谈天说地,不时冒出一些让人喷饭的笑话,让我感觉很快乐。

这时觉得爸妈太多虑了,外面的世界也没有那么乱,干嘛要对每个陌生人都拒之于千里之外呢

人与人之间不都是从不认识到认识,从不熟到至交吗

火车到站了,我和邻座道别。

可最后才发现,原来我还一直未打听他的名字呢。

随着下车的旅客往站台上走,来到出站口,才想起已经安排有人接我,我拍一下脑袋,想在陌生人的海洋中寻找一张熟悉的脸谈何容易

可结果接我的人竟然是一个受委托的陌生人(他是举着写有我的名字的牌子才让我发现的),因为我们共同拥有一个认识的人,所以我们之间的陌生感就一下子驱散了不少。

陌生人并不永远都是陌生人,有时他们会转化为朋友,甚至成为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人,这一切一开始都是从陌生开始而最终结束陌生。

这也许是我们走上社会以后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什么是溶洞啊

喀斯特洞穴在我国分布广泛,数量多,是一种区域性的旅游资源。

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本文阐述喀斯特洞穴资源和旅游生命周期特点,划分出孤立的、组合的、镶嵌的、介入机会的4种类型,探讨喀斯特洞穴的旅游开发问题。

关键词: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旅游开发类型 我国碳酸盐岩的分布面积大约130×l04km2,是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

在湿热气候和长期地壳间断性上升作用等有利条件下,喀斯特洞穴十分发育。

80年代以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全国各地开发大量洞穴发展旅游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开放的旅游洞穴总数达200个左右,其中大部分属喀斯特洞穴。

对洞穴旅游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1-4]。

已有的工作表明,洞穴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成因、演化等自然方面,学者们已经意识到必须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洞穴的发展规律,促使旅游洞穴的持续发展。

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喀斯特洞穴的旅游开发问题。

1、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总体评价 1.1遍在性旅游资源 喀斯特洞穴是一种遍在性旅游资源,全世界凡是有碳酸盐岩分布的地区,大多有喀斯特洞穴发育。

我国碳酸盐岩分布面积世界第一,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浙江发育有大量的喀斯特洞穴,仅云南省经调查有开放价值的喀斯特洞穴就达400多个,80年代初贵州喀斯特洞穴普查,上报给省有关部门的就有3 000个。

除了南方省分外,北方的北京、河北、辽宁等省市都发现并开发了喀斯特洞穴。

1.2共性大、独特性小,互游率低 从地貌学的角度,喀斯特洞穴有多种成因,可分为多种类型。

但作为一种旅游景观,从旅游者的角度看,洞穴内不外乎都是由共性大、个性小的石钟乳、石柱、石笋、石慢等构成似人似兽似物的景观,甚至不同旅游洞穴所配的神化导游词都差不多。

所以总体而言,喀斯特洞穴是一种共性大、独特性小的旅游资源。

个别的洞穴,或由于洞穴保存着古代文化和艺术,如广东曲江的狮子岩洞是“马坝人”出土地和“石峡文化遗址”;或由于洞穴中有观赏动物形成的特殊景观,如云南建水燕子洞,春夏秋季可见成千上万只燕子早出晚归的壮观景象,可观看农民徒手攀岩采燕窝的惊险场面;或由于历史上道、佛教利用洞穴修建庙宇,开展宗教活动,如贵州镇远的清龙洞、昆明的观音洞等,使这些洞在共性之中具有独特性。

1.3空间竞争替代性强 旅游地的空间竞争是由于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内出现引起的。

当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出现时,它们各自的吸引力往往出现此长彼缩或同步增长的动态变化和地域旅游市场结构的再组织。

喀斯特洞穴作为一种共性大、独特性小的旅游资源,当多个洞穴在同一地域出现时,他们之间往往产生替代性强的空间竞争,其结果是区位好、资源价值高、知名度大的洞穴替代区位差、资源价值低、知名度小的洞穴。

如贵州安顺郑家洞,在80年代初中期,游客很多,但由于附近龙宫洞的开发,龙宫洞资源条件比郑家洞优越,大量游客流向龙宫洞,从而使郑家洞游客大减,以至难以维持,时开时闭[1]。

又如云南弥勒白龙洞,与沪西阿庐古洞区位条件相似,两洞相距87km,距著名风景区石林分别为104km和98km,如图1所示。

从资源条件看,阿庐古洞既有旱洞又有水洞,稍优,白龙洞仅为一旱洞;从知名度考察,阿庐古洞比白龙洞名声大很多。

阿庐古洞1988年开放,白龙洞于次年1989年开放,两个洞都想分流石林的既有客源,但结果差异很大(参见图2、图3)。

阿庐古洞1988-1993年共接待332. 61万游客,平均每年55. 44万游客,旅游直接收入1 550. 32万元人民币,历年总投资1 000万元;白龙洞1989-1993年共接待56. 3万游客,平均每年11. 26万游客,旅游直接收入303万元,历年总投资316. 29万元,并且游客下降幅度很大,1993年仅5万游客,只有同期阿庐古洞的12%。

因此,在这种空间竞争替代性强的作用下,在同一地域上出现多个喀斯特洞穴时,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一个开发。

1.4总体评价—区域性旅游资源 喀斯特洞穴风景区,虽然有的已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如贵州的龙宫洞、织金洞,云南的燕子洞、九乡溶洞。

但从旅游开发的角度,不论洞穴的规模多大,或景观多好,它们的吸引力和吸引范围都是区域性的,全国至今还没有哪一个已开发的洞穴具有象黄山、九寨沟、石林、张家界等那样的全国范围的吸引力。

以织金洞为例,织金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金关寨,距县城27km,到省会贵阳170km,织金洞长12. lkm,现开放段长3km,游览面积约30 X 100mZ。

织金洞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洞内景观来看,不少专家学者都认为是目前我国已开发的喀斯特洞穴之最[1]。

织金洞1985年开始接待游客,1985-1993年,织金洞共接待游客46. 23万人次,每年平均仅5. 41万人次,最高年分开业后的第三年(1988年)为9. 22万人次,最低年分1989年仅3. 36万人次,虽然1989年属特殊情况,但1993年也仅3. 58万人次。

1985-1987年经济收入不详,这3年因门票价低,以1988年人均消费4. 36元计算,这3年估计收入为86. 76万元,1988-1993年经济收入为298. 19万元,加上1985-1987的估算数为384. 95万元,而同期总投入为1 091. 02万元(资料据织金洞风景区管理处)。

织金洞仅仅能低水平维持,不可能还本付息,更谈不上赢利。

因此,织金洞从景观方面评价虽然是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但从吸引力、吸引范围和游客规模方面看,它仅仅是区域性的旅游资源。

2、喀斯特洞穴的旅游生命周期特点 加拿大学者RW Bulter (1980)认为,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是一个循环进化的过程,经过6个阶段,即: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5、6]喀斯特洞穴的旅游生命周期比较独特,往往没有探查阶段和参与阶段,直接进入发展阶段。

孤立的洞穴巩固阶段和停滞阶段都很短,很快就进入衰落阶段,衰落到一定程度后会稳定在某一个旅游规模水平上持续发展。

有些洞穴游客太少,不能维持正常的营运费用,就只有关闭洞穴。

如果洞穴在旅游热线上或镶嵌在著名风景区内,则其巩固、停滞阶段较长,不会很快衰落。

作为地下空间的喀斯特洞穴,在没有开发之前,由于黑暗和危险往往没有自发前往的游客,所以很少有探查阶段和参与阶段,或者有一个很短的发现洞穴后的本地居民的好奇探查阶段,这个阶段一般由地方政府很快采取保护措施后而结束。

而一旦开发,由于轰动效应会吸引大部分本地游客及部分外地游客前往游览,所以大部分喀斯特洞穴开放的第一年游客量达到最大,轰动效应一过,本地游客锐减,由于其吸引范围一般较小,所以很快进入衰落阶段。

在旅游热线上或镶嵌在著名风景区内的喀斯特洞穴,借助于已形成的旅游市场分流游客,使其巩固和停滞阶段较长。

图2是广东英德宝晶宫、乐昌古佛岩洞、曲江狮子岩和云南弥勒白龙洞的游客量年增长曲线,属第一种情况;图3是贵州安顺龙宫洞和云南路西阿庐古洞的游客量增长曲线,属第二种情况。

3、喀斯特洞穴的开发类型 3. 1孤立的喀斯特洞穴开发 孤立的喀斯特洞穴指附近基本上没有与之吸引力相仿的其它类型旅游资源的洞穴,这类喀斯特洞穴的开发除了洞穴本身的质量要高以外,取决于交通条件以及是否靠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如果交通条件好,又靠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那么洞穴旅游开发容易成功,反之则容易失败。

以广东英德宝晶宫、贵州织金洞为例。

宝晶宫位于广东英德市,距市中心7km,英德与广州由京广铁路相连,相距137km,相对于织金洞,宝晶宫交通条件要好得多,区域经济也比织金洞要优越。

宝晶宫1984年开放后,除了第一年游客最高达32.24万,1990年最少为9.27万以外,其它年份稳定在14万左右,1984-1993年10年平均每年16.33万游客;织金洞开业3年平均每年5.41万游客(资料据宝晶宫、织金洞风景区管理处)。

再如浙江桐庐瑶琳洞(瑶琳仙境),距县城28km,到杭州84km,背靠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区位条件优越。

瑶琳洞1979年考察,1980年开放,1980-1992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 184万人次,境外游客10. 6万人次,1985年以来平均每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左右。

1979-1990年的11年中,用于开发建设的总投资为457万元,同期,瑶琳的旅游收入(不含瑶琳景区各社会单位的经营收入)达4 755万元,净创利1 244万元,仅税利一项,相当于瑶林洞累计投资总额的近3倍[4]。

3. 2组合的喀斯特洞穴开发 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在同一地区出现有助于延长游客的游玩时间,使该地区对游客的吸引力增强,这就是正的近邻效应[7]。

如果能借助其它风景区已经形成的旅游市场,组合的喀斯特洞穴开发,易于成功。

但要注意,一是所借助的风景区的吸引力要大,已经形成的市场也较大;二是洞穴本身的质量要高,二者缺一不可。

这种正近邻效应的喀斯特洞穴开发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3.2.1借助的风景区著名,洞穴质量高 最成功的案例是贵州龙宫洞借助黄果树瀑布的开发和云南阿庐古洞借助石林的开发。

龙宫洞位于贵州安顺市,距黄果树瀑布39km,从贵(阳)黄(果树)公路叉路口到龙宫洞仅13km,龙宫洞与黄果树瀑布处于同一旅游路线上,龙宫洞主要为一水洞,有洞内瀑布,景观价值较高,由于开发早(1982年开放),在国内知名度高。

大部分去黄果树瀑布的游客都会顺道参观龙宫洞,反过来,龙宫洞的开发也对黄果树瀑布风景区有促进作用。

1984-1993年,龙宫洞共接待374. 67万游客,黄果树瀑布405.03万,龙宫接待的游客量相当于黄果树瀑布的92.5%(资料据贵州省旅游局)。

阿庐古洞位于云南省沪西县,距著名风景区石林98km,离昆明188km,处于昆明-石林旅游热线的延长线上(图1)。

阿庐古洞1988年开放,开放之前,石林1987年的游客已达95.30万。

开业之后,充分借助了昆明一石林旅游热线的延伸,1988-1993年6年来一直保持着比较高且相对稳定的游客量。

这6年阿庐古洞共接待游客332.61万,石林为624.13万,相当于石林的53%(资料据石林、阿庐古洞风景区管理处)。

3.2.2借助的风景区著名,洞穴质量不高 旅游者到达旅游目的地后选择旅游点的级别与旅游者到该目的地需要迁移的路程有关,长程旅游者,他们只游览目的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之后,如果资金和时间尚允许时,他们一般也不停在原地游览该地级别较低的旅游点,而是迁移到其它地方,游览该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5]。

因此,如果洞穴的质量不高,即使附近有著名的风景区可以借助,其开发也不能成功。

以广东曲江狮子岩洞为例。

狮子岩洞位于曲江县城西南1. 5km,狮子岩洞以出土“马坝人”头盖骨和“石峡文化遗址”而闻名,但洞内景观质量不高。

在县城东南距狮子岩洞7.5km处有著名的南华禅寺,该寺是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祥地,宗教地位很高,每年游客达50万左右。

狮子岩洞从1985年开放,当年游客达到12.38万,以后几乎年年递减,到1992年只有6.58万,而同年南华禅寺的游客却达51.6万,狮子岩洞游客只有南华禅寺的12.75%。

狮子岩洞的游客还在下降,1993年比1992年又减了1万左右,只有5.66万(资料据南华寺、狮子岩洞风景区管理处),南华禅寺巨大的游客量对狮子岩洞影响很小。

3.2.3借助的风景区旅游容量小、洞穴质量高 这种类型也不易成功,即使洞穴质量高,它本身的吸引力也不会太高。

借助的风景区的旅游容量小,其市场规模不大,对洞穴的互补作用不强,难以推动洞穴的旅游发展。

以广东乐昌古佛岩洞为例,古佛岩洞位于乐昌市区西部5km处,是一个大型喀斯特洞穴,洞内景观较好。

1985年开放后,除第一年因轰动效应游客达23万以外,随后逐年递减,到1993年只有5. 1万人次,从1984年开发至1993年累欠债务460万元。

1988年,在乐昌市坪石镇至市区之间的60km长的武江河段上开发了“九龙十八滩”漂流项目,这个旅游项目很快在广东和港澳出名,但由于漂流项目季节性强,旅游容量较小,所以虽然游客量每年都递增近1万,但绝对量小,到1993年才5. 35万人次,它对古佛岩洞的促进作用不大(资料据乐昌市旅游局)。

3.3镶嵌在著名风景区内的喀斯特洞穴开发 镶嵌在著名风景区内的喀斯特洞穴,如果洞穴的质量很高,往往能与风景区形成群体优势,成为风景区的一个组成部分,风景区的客源也就是洞穴的客源,但如果洞穴质量不高只会有少量游客分流到洞穴。

前者最典型的案例是桂林芦笛岩洞,芦笛岩洞景观质量高,以芦笛岩洞为中心建成了芦笛公园。

它与漓江、七星岩公园、滨江公园等共同组成了桂林山水,旅游者到桂林,一般都要去芦笛岩洞一游,1992年芦笛公园共接待游客166.86万人次,漓江接待173.00万人次,两者相差无几[8]。

后者如云南石林风景区内的芝云洞,由于洞内景观单调,虽然镶嵌在石林风景区内,但游客不多,1993年石林总游客量为133.82万人次,芝云洞仅10万多人次,只有石林的10%左右。

3.4利用介人机会的喀斯特洞穴开发 介入机会是指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由于去乙旅游地,在时间和费用的消耗上,比去甲旅游地更为节省而总体旅游效果近似,旅游者选择乙而不选择甲这样一种现象[9]。

当在客源地(或旅游中心城市)与已成功开发的喀斯特洞穴之间或距客源地较近的地方发现了新的喀斯特洞穴,而新的喀斯特洞穴景观价值又高,可以利用介入机会进行旅游开发。

实际上,这就是喀斯特洞穴空间竞争的结果,前述的龙宫洞的开发就是利用了介入机会。

以云南宜良九乡溶洞为例,如图1所示,九乡溶洞处于昆明与阿庐古洞之间,距昆明100km,距著名风景区石林68km,九乡溶洞景观质量很高,它有条件利用介入机会开发。

九乡溶洞1989年10月开放(比阿庐古洞晚1年零9个月),九乡溶洞开业后游客量相对较为稳定,每年维持在20万人次左右,1990-1993年每年的游客差不多相当于阿庐古洞同期的游客的1\\\/2, 4年多来共接待游客99.44万人次,门票收入617万元(资料据九乡溶洞管理处,游客量由门票收入计算)。

九乡溶洞是利用介入机会开发取得的初步成效,但由于它在知名度、管理和宣传推广方面与阿庐古洞有较大差距,因此目前效果尚不理想,但可预计,只要九乡溶洞在上述几方面有所改善,它与阿庐古洞游客量之比值会逐年增大。

综上所述,喀斯特洞穴分布广泛,其景观共性大,独特性小,游客重游率低,是一种区域性的旅游资源。

喀斯特洞穴的开发除了洞穴景观质量高以外,还必须交通条件好,靠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或者处于旅游热线上或镶嵌在著名风景区内或利用介入机会,不然很难成功。

80年代之后,我国开发了数以百计的洞穴发展旅游业,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总结其旅游发展规律、布局原理,有助于洞穴旅游的持续稳定发展。

安顺龙宫(英语作文1000字)

Guilin is my hometown.It is a modern and beautiful city .It has a long history.It is famous for its hills and water .The people here are very friendly .There are many big supermarkets and beautiful gardens here.It is very easy to go shopping.You can see green hills,big trees and nice flowers.There are many restaurants in Guilin .You can enjoy Guilin noodles.It tastes very delicious.Many visitors come here to enjoy it every year .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