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飞红滴翠记黄山这篇课文写一篇导游词300字
介绍黄山奇峰,着重写天都峰,作者要我们设想置身于其中的自我心态,指出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天都峰高与险的特点;写黄山松,着重介绍“迎客松”,让我们了解其生存环境严峻,鉴赏它的身姿,领略出它命名的缘由;写黄山怪石,讲了人们为怪石命名的原则,较深入地探究了人们的审美心态,激发读者的想像;写黄山烟云,从两个方面表现:一是峰与云相依相恋,二是云雾怎样装点黄山。
对于日出的描写,是以色示形:暗红色→橘黄色→一切都变得灿烂夺目,五光十色,从太阳颜色的变化中表现出它的位置的变化,最后以一大段抒情长白,是对太阳的礼赞。
结合飞红滴翠记黄山这篇课文写一篇导游词300字
太阳还会升起,明天即将来到。
飞红滴翠记黄山缩写成一篇100字的小短文
1.1947年初秋,挺进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把国民党军57师紧紧包围在一个叫沙土集的村子里.激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 天黑的时候,我来到郝副营长的身边,今晚就由他带领突击连去攻破守敌的围墙.这会儿他借着微弱的亮光正看一本书.书上画着一个小孩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这幅图,默默憧憬着未来.战斗开始了,后续部队遭到了敌人的阻击,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郝副营长点燃了书,为后续部队照亮了路. 战斗结束了,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郝副营长却英勇牺牲了.2.1947年的初秋,挺进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把国民党军57师紧紧地包围在一个叫沙土集的村子里.围歼战就要开始了. 今晚由郝副营长带领突击队去完成突破任务.战斗打响之前,他坐在交通沟里,划着一根火柴,看一本有插图的书,想象着革命胜利后,孩子们都在电灯下学习的情景.战斗打响之后,我军的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的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此时,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这一仗,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但郝副营长却牺牲了.3.1947年的初秋,我军部队挺进豫皖苏平原,把国民党军57师紧紧地包围在沙土集村.激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 郝副营长正在交通沟里休息,大约是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吧,他正在看一本有插图的破书.郝副营长看着插图,默默地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中.半小时后,战斗打响了.可是后续部队在黑暗里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突然,出现一星火花,这是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他为后续部队照亮了路,但却暴露了自己. 我军胜利地消灭了敌军一个整编师,但郝副营长牺牲了.4.1947年的初秋,挺进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把国民党军57师包围在沙土集村,围歼战马上就要开始了. 大约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突击队的郝副营长正在交通沟里划着火柴看一本有插图的破书,默默地沉思着,憧憬着未来.半小时后,战斗打响了.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的阻击,在黑暗中与突击队失去了联系.在这危急时刻,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为后续部队照亮了路.
飞红滴翠记黄山 主要内容
说起黄山,人们很容易想起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 黄山是长江与钱塘江的分水岭,位于安徽省南部,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全山面积大约1 200平方公里。
号称方圆500里的黄山,是祖国大地上的一块瑰宝。
从高空俯视,在一片山水相间的万绿丛中,千峰竞秀,万壑藏云,郁郁葱葱,飞红滴翠。
可谁能想到,眼前这座黄山,竟是亿万年前地壳中的岩浆凝固后形成的花岗石群;这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群峰,竟是日晒雨淋、水流侵蚀这些大自然的能工巧匠“雕刻”“装饰”的结果
地质学家告诉我们,两亿多年前,黄山这一带是一片汪洋大海,过了一亿多年,海水退去,留下了一片丘陵。
以后在猛烈的地壳运动中,地层断裂,岩浆活动,形成了黄山的基础。
到了距今7 000万年到6 500万年前,地质学上称为新生代第三纪的地质时期,地球上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黄山大约是这个时期形成的。
在距今二三百万年时,地球进入了第四纪冰川时代。
由于长期受寒冷气候影响,黄山山体受到较大侵蚀,地形变化很大,形成种种奇特的造型:奇峰怪石林立。
真是峰峰有奇观,处处是仙境。
游人们来到黄山,自然要浮想联翩,寻根问底,神游天外了。
巍峨黄山,群峰挺拔。
天都峰海拔1 810米。
由于它是黄山的三大主峰(莲花、天都、光明顶)之一,在群峰的环抱中,好像是天国的都会,所以取名“天都峰”。
这是一座高耸入云,盘空千仞的险峰。
它以高和险,使游人望而生畏,仰天长叹。
如今,从下到上,都有了登山的石阶,还安上了护栏,系上了铁链。
然而,这小路仍是太陡太险了。
当你踏在这光滑潮湿的台阶上,手里抓着摇晃的铁索,几乎垂直向上攀登,这时,如果回首身后,两侧斧劈刀削般的悬崖峭壁,万丈深渊,不能不叫人心惊胆战。
如果从远处遥望,登山的男女老少,一个接着—个,连绵不断,鱼贯⑧而上,如同一条悬空的彩带,飘动在万绿丛中。
在快要到达山顶的地方,石阶更窄,只能容—人通过。
人们在攀登时,互相扶持,互相照应,互相鼓励,虽然并不相识,但因目标—致,倒像是—个登山的集体。
现在,当我们登上刻有“登峰造极”四个字的天都峰绝顶时,正如同经过一番搏斗之后获得成功一样,眼前景色给了我们极为难得的满足。
放眼望去,群峰起伏,云海翻涌,山峰若隐若现,就像航船、岛屿飘浮在汪洋大海上。
这时,我们不由得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上下几千年,纵横千万里,一下涌进脑海之中,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
穿过一线天,再过“蓬莱 三岛”,直上玉屏楼。
玉屏楼文殊洞顶上,有一棵破石而出、寿逾千年的古松。
它的一根长枝低垂伸展,仿佛是一位殷勤的主人伸出手臂在迎接远方来客,招手致意。
这就是驰名中外的黄山迎客松。
黄山素有“无石不松”之称。
黄山松多生长在海拔800米到1 700多米的高山上,还有不少就长在峭壁岩缝之中,黄山松针叶短粗稠密,顶平如削,干曲枝虬,苍翠奇特。
它们的形状千变万化,有立有卧,有挺拔,有俯仰,有斜插,有侧挂。
无论何种姿态,都显示出顽强的万古长青的生命力,不怕长年的风吹雨打,冰雪欺压,屹立于悬岩危石之上,昂首苍穹。
这是何等的气派
黄山的最高峰是莲花峰。
它独出群峰之上,仿佛是枝含苞欲放的新莲。
登上峰顶,放眼天外,真是令人心往神驰。
沿“百步云梯”而下,翘首昂视“鳌鱼峰”,上有一巧石,如同一只“螺蛳”。
看上去好像一条巨大的鳌鱼要一口吞掉“螺蛳”。
可是,你从另一个方向望去,它又像鳌鱼驮着一只金龟。
西海中的“飞来峰”,从侧面看,像一块巨大的石峰从远方飞来,悬置在别的石峰上。
可你从正面看,它却像一只桃子,人们又称它为“仙桃峰”。
黄山著名的巧石“猴子观海”,是一只石猴蹲在狮子峰顶,也真难为它有这么好的耐心,千万年来一动不动地观望着眼前飘逝的烟云。
遇到晴朗的日子,虽然没有云海茫茫,却是别有一番景观。
山脚下太平县境内,呈现出一片秀美如画的田园风光,适逢此时,人们又称“猴子观海”为“猴子观太平”了。
在黄山群峰中,那些高高低低、争相崛起的巧石,千姿百态,给人以丰富的想像力。
光是听它们的名字,就足以使你产生一种遨游天宫仙境的幻觉了。
“五老上天都”“姊妹牧羊”“仙人下轿”“仙人把洞门”“老僧入定”“猪八戒吃西瓜”“仙女绣花”“丞相观棋”“仙人踩高跷”“八仙飘海”等等,这一类是拟人的,都离不了神仙气。
“兔儿望月”“金龟探海”“双猫扑鼠”“猴子捧桃”“犀牛望月”“松鼠跳天都”等等,这一些是喻物的,全离不开禽兽形。
在黄山,你可以结识许多“天国仙友”,又可参观一个奇特的“动物世界”。
黄山的峰石,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在大自然的宁静中,又增添了人间欢乐的生趣。
这是黄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结合。
峰是云之家,云是峰之衣。
黄山的烟云,也是黄山一绝。
人们在高峰之上,如登仙界云霄,轻盈的云雾忽东忽西,一上一下,若即若离,仿佛是山峦、峰石的恋人,难舍难分。
黄山在一年中,竟有两百多天是沉浸在云雾的怀抱里。
淡淡云雾,澜翻絮涌,烟海千里,使黄山的千条泉流和万道山谷隐现在虚幻之中。
云雾的皎洁,云雾的柔美,特别是云雾的飘舞,使黄山呈现出静中有动的美感。
云雾使黄山成了梦幻的艺术之宫。
谁能设想亿万年前,那些熔融的岩浆,竟给我们凝固成这么一个人间仙境
然而,黄山的这一切,只有在华光照耀的时候,才显得格外娇娆。
清晨,当四周还是一片漆黑的时候,游人们就起身,踏着晨露去看日出。
由于对云海日出的向往,使他们忘却了前一天登山的疲乏和黎明前的寒意,匆匆忙忙赶向海拔1 700米的清凉台,等待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幸运地看到日出,如愿以偿。
有不少人遇上了阴晦天气,就不无遗憾了。
但是,只要是看到了黄山日出的人,他一定会在心灵深处铭刻下这无法忘却的时刻。
如果说泰山的旭日东升是庄严神圣的话,那么黄山日出则是无比的瑰丽、壮观、辉煌
当那遥远的天际,微明的东方出现鱼肚白色时,人们就屏住了呼吸,等待着,盼望着。
而当太阳露出它那耀眼的光辉时,人群中就响起了一阵欢呼。
这呼声中充满了兴奋,但又带有节制,因为大家都不愿破坏这黎明前的肃穆。
也许是由于大地尘埃和光线折射的物理因素吧,冲破北海云雾,喷薄而出的太阳是暗红色的。
但是,在一刹那间,太阳好像经过了一次净化,变成了纯净的橘黄色。
光明逐走了黑暗,四周的一切都变得灿烂夺目,五光十色。
蔚蓝色的天空,剪影般的群峰山松,五彩缤纷的云海霞光,在高空气流的影响下变幻无穷,使人仿佛置身于神奇的仙山琼阁这景致真是难以用笔墨形容。
啊,太阳
人们对它的感情,在自然界中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拟的。
不论是初生的红日还是即将消失的落日,都是红彤彤的巨大的火轮,披着五光十色,一瞬万变的彩霞,给天下万物以无限生机和柔美的抚爱。
即使落日给我们留下夜晚的黑暗,那也没有什么可怕,那闪光的星星,仿佛是太阳在黑暗中留下的火种。
它守卫在天幕上,也守卫在人们的心灵中,为迎接明天更美丽的日出,给那些勇于在困难中奋斗的人们以新的启迪。
大概就是由于这些原因,人们在日出和日落中才得到了使人沉醉的美的享受,才赞美火和光明中诞生的一切吧。
游人下山后,往往会在临近黄山脚下的温泉浴室里洗个温泉澡,兴致高的还会去室内温泉游泳池里游个痛快。
这温度恰到好处的泉水,会冲掉你登山的劳累,是那样解乏,舒适。
也只有此时此刻,你才能对黄山的温泉有温馨之感,而为之叫绝
飞红滴翠记黄山从哪些方面介绍黄山
课文按照什么顺序组织全文
本文是一篇解说词,通过对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的描写,揭示了黄山独特的美。
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起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认识到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力,懂得珍惜和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飞红滴翠记黄山总写——分写(山上)——奇峰,怪石,古松,云烟,日出——温泉(山下)《飞红滴翠记黄山》,介绍黄山的成困、特色,赞颂了它雄奇瑰丽的风景,同时又点出了人在美化自然中的作用,人使黄山增添了“欢乐的生趣”,达到了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统一。
文章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全面地介绍黄山,不仅写了黄山现在的面貌,还写了地质史上黄山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其中写天都峰的部分,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
本文是一篇解说词,通过对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的描写,揭示了黄山独特的美。
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起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认识到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力,懂得珍惜和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