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作文结尾怎么结
结尾:时间过的好快,转眼间,就要离开了,就算再舍不得,也要回去。
再见了“水上幸运桥”“水上滑梯”再见了“高山”“眼镜湖”“勺潭”。
我还会回来看你们的,再见了美丽,迷人的清凉谷……结尾:在漓江上我看见了鱼尾峰、童子拜观音——导游介绍了与他们相关的传说,美丽动人的传说更给桂林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在路上,闻着清香的桂花香,我想:现在不是开花的季节呀
为什么会闻见花香呢
我顺着香味闻去,呀
原来是四季桂
一颗四季桂只有淡淡的香味,而许多四季桂共同散发出香味,就会感到香味迎面扑在你的鼻子里。
不知不觉,几天的行程结束了。
桂林的山,桂林的水,给我带来无限的遐想。
游花洲书院的作文600字
今年寒假,我们一家第一次到邓州的伯伯家过春节,大年初一,我们就和爷爷奶奶一起游览了邓州的——。
最初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任邓州知州时,为培养人才而创建,现在的是邓州市2002年后重新修复的,由百花洲园林、书院和范文正公祠等三部分组成。
园林·引人入胜 走过范公桥,穿过高大的牌楼,沿古城墙东行百余米,我们先来到了花洲书院的最高点——春风阁脚下,只见她高耸于百花洲畔,雕梁画栋,翘角飞檐,阁内四壁悬挂着历代名人的诗词文赋,当登上她的三层顶楼时,深切地体会到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惊喜啊
仿佛瞬间从中原大地来到了江南,只见眼前亭台楼阁、湖水碧绿,芳草萋萋,的风景神奇地展现在我的面前
一阵清风扑面而来,我立刻陶醉在这美妙的意境里了
迫不及待地下了春风阁,置身于灵动柔媚的“百花洲”,潺潺的水声从太湖石之间喷薄而出,给冬日的湖水增添了无穷的生机。
湖水中调皮的鱼儿随着大人小孩撒下的鱼食忽左忽右的游动,还有曲径通幽的石洞,翘首矗立的龙首山,都令我们这些小孩子流连忘返
。
沿着的游廊,一路观赏闲吟亭、琴韵书声、学海行舟及听雨轩、百花堂等景点,只见层层叠叠的太湖石,掩映在湖光山色之中,不时有清香扑面而来,原来是岁寒三友之一——腊梅
她小小的花瓣骄傲地绽放着,仿佛一粒粒有着无穷能力的磁石,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游人的目光,又为这座千年书院增添了暗香一抹。
书院·古朴幽深 在百花洲意犹未尽,那就让我们走进古色古香,幽静雅致的书院去体会一番吧
书院第一道门叫棂星门。
据说古时候学子入学,过了棂星门,就可除去顽皮,变得聪颖可爱(我听了就特意多过了几遍棂星门,以后我若聪颖无敌,大家一定也要多去哪里走走哈),再往前就是精致非凡的“状元桥”了,短短的桥面两步就能跨过去,怪不得这里出了那么多的状元郎呢
桥下的千年清泉,柔柔媚媚,清澈见底,只见水流,不闻水声,大概是怕惊扰了大家的状元梦吧
再往前走,就到了“春风堂”。
春风堂原是讲学的地方,著名的就诞生于此。
只见堂前两棵范先生亲手植种的桂花树,虽已落叶,却依然蕴藏生机。
驻足春风堂,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北宋年间,坐在这间教室里,聆听范先生“,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体味他“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豪放情怀……拜过了先圣殿,瞻仰了园、万卷阁,我们又参观了范文正公祠、邓州名人馆、文学馆、邓州古碑廊、中国书法大观廊。
真没想到,这千年书院,装载着这么多的历史和文化,让我在这兔年的第一天品尝到这么多的文化大餐,太值了
文人·层出不穷 爷爷告诉我,花洲书院书香不断,文人辈出,一直是邓州的教育圣地,风景胜迹。
邓州的众多名人才俊大都曾学于花洲书院。
古有和他的儿子,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张载,宋元祜时的邓州知州韩维等;今有河南辛亥革命先驱王庚先、抗日英雄梁雷、儿童教育家韩作黎、著名作家姚雪垠和二月河等都是花洲书院培养起来的精英。
现在的邓州一高中,也是在花洲书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所现代化学校,我的表哥去年刚从这里毕业考上了全国一流的大学…… 夕阳西下,我又一次站在范仲淹铜像前,和妈妈一起吟诵着《岳阳楼记》,仿佛范先生就站在旁边,和我们一起看这千年书院旧貌换新颜……
世界遗产黄山的导游词怎么写?
黄山风景区(Huangshan Mountain)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
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
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
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
黄山集名山之长。
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之秀丽,黄山无不兼而有之。
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 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又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黄山四绝著称于世。
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
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
黄山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的美称,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
黄山气候宜人,是得天独厚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
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
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蜚声中外,令世人难忘。
古今有很多黄山诗词流传于世。
2007年5月8日,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黄山之美,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意境之美,有着让人产生太多联想的人文之美。
无论是艳阳高照下显现出的铁骨峥嵘之阳刚之美,还是云遮雾绕下若隐若现的妩媚之美,亦或是阳春三月里漫山遍野盛开的鲜花透出的浪漫之美,甚至在雪花纷飞的严冬处处银妆素裹下的圣洁之美,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黄山一年365天只有51天可以看到云海。
游过黄山的人都说:黄山的“主旋律”是在云雾中。
这就是说黄山最好的景色是在高峰地带,而且是有云雾时为最佳。
当人们在高山之巅俯首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如临于大海之滨,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
黄山云海,特别奇绝。
漫天的云雾和层积云,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下坠,时而回旋,时而舒展,构成一幅奇特的千变万化的云海大观。
每当云海涌来时,整个黄山景区就被分成诸多云的海洋。
被浓雾笼罩的山峰突然显露出来,层层叠叠、隐隐约约,山之秀之奇在这里完美的表达出来。
飘动着的云雾如一层面纱在山峦中游曳,景色千变万化,稍纵即逝,每一分每一秒都不一样。
黄山年平均有雾淞62天,雨凇35.9天。
黄山大部分是粒状雾凇,气温在-2至-7℃时,就容易形成。
当雾滴扩大到毛毛细雨时,就能形成雨凇。
黄山地形复杂,小气候差异明显,所以有的地方多雨凇,有的地方多雾凇,有时两者可同时出现。
黄山市、黄山区、黄山风景区的区分 黄山市成立后,因历史的原因,形成了三个基本相同的地名,这就是:黄山市、黄山区、黄山风景区。
黄山市原为徽州地区,是我国三大地方学之一“徽学”(其他两个是“藏学”“敦煌学”)的发源地。
1987年,为发展黄山旅游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同时将原黄山市(县级市,原太平县)改为黄山区,这样就有了三个不同性质的“黄山”:黄山市(屯溪)、黄山区(太平,黄山风景区北大门)、黄山风景区(汤口镇,黄山风景区南大门)。
黄山风景区(也就是要游览的黄山脚下)目前在黄山区的政区内,不在黄山市政府所在区,黄山市政府所在区以及黄山车站、黄山机场距黄山风景区约70公里。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黄山山脉东起绩溪县的大嶂山,西接黟县的羊栈岭,北起太平湖,南临徽州山区。
具体位于东经118°1'度,北纬30°1',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其中精粹风景区154平方公里。
编辑本段黄山名称由来 黄山古代秦时称黟山,相传公孙轩辕黄帝率手下大臣容成子、浮丘公来此炼丹,并最终得道升天,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依此传说,唐玄宗赦改黟山为黄山。
编辑本段地质地貌 黄山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
黄山群峰林立,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米,与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最高峰天都峰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周围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气势磅横的立体画面。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 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全山有岭30处、岩22处、 7处、关2处。
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
黄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有:苦竹溪、逍遥溪为冰川移动创蚀而成的“U”形谷;眉毛峰、鲫鱼背等处是两条“V”形谷和刨蚀蚀残留的刃脊;天都峰顶是三面冰斗刨蚀遗留下来的角峰;百丈泉、人字瀑为冰川谷和冰川支谷相汇成的冰川悬谷;逍遥溪到汤口、乌泥关、黄狮垱等河床阶地中,分布着冰川搬运堆积的冰碛石;传为轩辕黄帝炼丹用的“丹井”、“药臼”,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
编辑本段气候 黄山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
黄山阴雨天多,云雾天多,接近于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四季平均温度差仅20摄氏度左右。
夏季最高气温27℃,冬季最低气温-22℃,年均气温7.8°C,夏季平均温度为25℃,冬季平均温度为0℃以上。
年平均降雨日数183天,多集中于4-6月,山上全年降水量为2395毫米。
西南风、西北风频率较大,年平均降雪日数49天。
编辑本段生态 黄山自然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系统稳定平衡,植物垂直分带明显,群落完整,还保存有高山沼泽和高山草甸各一处,是绿色植物荟萃之地,森林覆盖率为56%,植被覆盖率达83%。
黄山野生植物有1452种,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水杉,二类保护的有银杏等4种,三类保护的8种,有石斛等10个物种属濒临灭绝的物种,6种为中国特有种,黄山特有2种,首次在黄山发现或以黄山命名的植物有28种,尤以名茶“黄山毛峰”、名药“黄山灵芝”驰名中外。
黄山动物种类300多种,有梅花鹿、黑麂、毛冠鹿、苏门羚、长尾雉等14种中国国家级保护的野生动物。
编辑本段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黄山,在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的鼎盛时期(16世纪中叶的
杭州西湖景色
杭湖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
杭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度16分、东经120度12分。
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6.2℃,夏季平均气温28.6℃,冬季平均气温3.8℃。
无霜期230-260天。
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6%。
杭州市中心的西湖,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水面原面积5.66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理,湖岸周长15公理。
水的平均深度在1.5米左右,最泞处有2.8米,最浅处不到1米。
如今伴随着“西湖西进”扩大为6.5平方公里,基本达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积。
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
西湖与钱塘江沟通后,每天引入钱塘江水约30万立方米,西湖水由原来的一年一换变成每月一换,透明度由原来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
中国古代以西湖命名的湖有36个之多,其中以杭州西湖最著名,如单称西湖通常指的就是杭州西湖。
西湖是一个历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古迹遍布,山水秀丽,景色宜人。
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和1985年评出的新西湖十景。
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理的园林风景区内,分布着主在风景名胜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
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
1982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 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
苏白两堤,桃柳夹岸。
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
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甚至心醉神驰,怀疑自己是否进入了世外仙境。
而西湖的美景不仅春天独有,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采。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
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个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
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经过杭州市民及各地群众积极参与评选,并由专家评选委员会反复斟酌后确定的,它们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其它景点还有保俶挺秀、长桥旧月、古塔多情、湖滨绿廊、花圃烂漫、金沙风情、九里云松、梅坞茶景、西山荟萃、太子野趣、植物王国、中山遗址、灵隐佛国、岳王墓庙。
西湖名景演变: 自从南宋的迁都,给西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华,出现了名传千载的“西湖十景”,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
元人效仿宋代设了六桥烟柳、九里云松、灵石樵歌、孤山霁雪、北关夜市、葛岭朝暾、浙江秋涛、冷泉猿啸、两峰白云和西湖夜月的这个元十景。
清代添设的湖山春社、功德崇坊、海霞西爽、梅林归鹤、鱼沼秋蓉、莲池松舍、宝石凤亭、亭湾骑射、蕉石鸣琴、玉泉鱼跃、凤岭松涛、湖心平眺、吴山大观、天竺香市、云栖梵径、韬光观海及西溪探梅十八景。
直到现代的西湖新十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和宝石流霞都无不流露出人们对西湖的喜欢之情。
西湖申遗 目前杭州市正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开放分类: 名胜、杭州、西湖、景点、文化遗产
写广州景点的作文(400字)
亲,请参考: 珠江夜景广州 — 一个美丽的大城市。
它有许多美丽的景点,白云山、白鹅潭、海心沙、珠江等,都使我陶醉,让我留连往返。
可是,最吸引人的要算珠江夜景了。
夜幕降临,这时,珠江两岸的灯火还没有被完全点亮,因此,珠江的水面和两岸的景物隐隐约约、朦朦胧胧,好像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缓缓流动的江面倒映着岸上晶光闪耀的景物,泛着点点光芒,好像在漆黑夜空中闪烁的星星。
游船慢慢驶去,给江面留下深深的痕迹。
微风吹过,江面就像一个变幻莫测的小仙女,时而波光粼粼,如睡梦中的天使;时而水花四溅,使倒影微微晃动;时而翻起浪花,像沸腾的开水。
望着拔地而起的楼房,鲜艳夺目的灯饰、郁郁葱葱的大树,望着千变万化的珠江,如同在欣赏一颗璀璨的夜明珠,使人不禁陶醉其中。
入夜,华灯璀璨,坐在珠江的游船上,羊城八景中的珠海丹心、东湖春晓、黄埔云樯、鹅潭月夜等,沿途的高楼大厦、西式洋房、百年古树和那雄伟壮观的海心沙尽收眼底。
它们在五颜六色的灯光点缀下,金碧辉煌,变换莫测,显得尊贵而古朴,仿佛进入了童话般的世界。
更神奇的是横跨在珠江两岸的海印大桥,犹如仙女的竖琴一样美妙,琴边的灯光一盏一盏的,闪闪发光,就好似夜明珠一般闪亮。
被彩灯镶嵌的“琴弦”似乎正在演奏着金色的旋律,歌唱、赞美着广州、珠江的美丽和迷人。
夜晚的珠江就像谜一样深深地吸引着我。
我爱广州,我更爱珠江,就像爱自己的母亲。
2、天河区位于广州市老城区东部,东到玉树尖峰岭、吉山狮山、前进深涌一带,与黄埔区相连;南到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从广州大道、先烈东路、永福路,沿方向,与越秀区相接;北到筲箕窝,与白云区相接,是建设中的广州市城市中心区。
天河区商业发展迅猛,天河商都更趋繁华。
天河体育中心一带,集中分布着天河火车东站、地铁天河总站、天河体育中心、天河城商贸大厦、宏城商业广场、天河娱乐广场、、天河城、、等大型及交通枢纽等重要场所,以及一批高级酒店。
平均日客流量在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次,市面繁华,被称作广州新商都。
天河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区丰富多采。
以大观路为轴线的新兴旅游带已初见轮廓。
其中:是广州市的“月亮工程”,是全国最大的,“龙洞琪琳”是羊城旧八景之一和广州十佳景点之一,被喻为天河区的“区肺”,由农民集资兴办的航天奇观集科普与娱乐为一体。
此外,该区还有气势雄伟的天河体育中心、东站广场,以及富有乡村特色的吉山橄榄公园、前进杨桃公园、黄村东公园、长湴休闲公园和,人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动感的都市风貌和浓烈的郊野风情。
天河体育中心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位于市区东部,地处广州市金融商业中心地带,是广州目前最大的体育场地。
它始建于1987年,当年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给全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心坐北向南,东南西北设有四个大门,正门在南边,占地总面积为58万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结构精巧的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跳水馆组成。
体育场采用马鞍型设计,建筑面积6.56万平方米,看台底部设计成6层楼房,有2个接待大厅和3个贵宾厅,140个工作间,并附有400平方米的综合训练厅,田径足球场可容纳6万观众,有10×8米彩色大屏幕显示等比赛器材和设施;体育馆呈六角形,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馆内比赛大厅长92.4米,宽78.4,高30米,8628个观众座位;游泳馆建筑面积2.17万平方米,环形走廊可作展览大厅,有大型比赛厅、游泳池、跳水池各1个,观众座位3200多个。
除3个主体场馆外,天河体育中心还附设有可供正式比赛的球类、体操、技巧、举重练习等场馆,以及新闻中心、儿童游乐园等设施。
特别是1996年新辟的大世界保龄球馆,设施先进,设备齐全,球道采用最先进的美国AMF系统,是全国第一家世界级大型保龄球娱乐场所。
天河公园位于黄埔大道北侧,面积75公顷,风景秀丽,历史悠久。
公园最初为广州政府林场(又名石牌林场),始建于1928年,1933年为纪念孙中山易名为中山公园。
广州解放后,从1950年8月至1953年底,政府对公园进行了大面积绿化造林,并将公园划分为中山林场和中山果园场,1957年改名为森林公园,1960年易名为东郊公园。
民族英雄邓世昌墓就在园中。
顾名思义,珠江公园是因临近珠江和天河区珠江新城而得名,是广川市实施“三年一中变”的成果之一,于2001年竣工正式对外开放。
2001年10月1日至2002年3月17日在这里及以西67公顷的地段上举办了中国第四届园林博览会而使珠江公园声名鹊起。
目前园内还保存着园博会参展的一些景点。
珠江公园划分为风景林区、萌生植物区、桂花园、木兰园、棕榈园、玫瑰园、百花园、湖滨区等8个主要景区。
园内绿草如茵,雕塑奇石点缀其间,溪水穿桥绕径,南国花木迎江风而动,花香伴着清风扑面而来。
有人将它喻为新城的三大亮点之一,又称之为青山蓝天工程的一个支架。
园内的主体景观集中在一个山坡上,整面山坡繁花似锦,一个巨型的花盆下连接四色鲜花带,似乎是一个花的魔瓶,流出一个花的河流。
山坡的最高处半隐半现的一座二层十架楼就是“抱珠楼”。
在一进门的地方平地起山,起到“障景”的作用,避免对园内景观一览无遗,其实看园如看文,贵曲不贵直,有这一障,才显得曲径通幽,令人对背后的美景猜想、向往。
我爱广州,它永远是我心中的掌上明珠
亲,记得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