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华山导游词
翠华山 景点级别:AAAA 陕西翠华山山崩景观国家地质公园为2001年3月国土资源部首批的11个国家地质公园之一,而且是全国第一批建成揭碑的国家地质公园。
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
公园位于陕西省长安县秦岭北麓,距西安市区20公里,主峰终南山海拔2604米,总面积32平方公里,是我国山崩地质作用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
山崩地貌类型之全,结构之典型,保存之完整,规模之巨大,旅游价值之高,经陕西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检索,国内外罕见,素有中国山崩奇观地质地貌博物馆之美称。
研学旅行作文100字左右
今天,踏着春天充满活力的步伐,顶着春天明媚的阳光,我们学校又组织了一年一度的研学旅行。
我们坐上大巴车,经过40多分钟的车程,来到了本次研学的目的地。
这次,我们要在位于五台山脚下的关中民俗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一踏进博物馆那外形古朴的大门,我们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民宅群中。
我们排着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入一座宅院,其中有三个宽敞的房间,院中花草丛生,一棵茂盛的木瓜树挺立其中,房间里有着一把把、一件件当时的文物、家具、摆设。
又参观了几家类似的宅院后我们走进了一所独特的宅院,之所以独特,是因为院子墙壁上的壁雕,导游为我们讲解了这一幅幅壁画的含义。
最令人称奇的是这间房宅的结构,它的主房和西房并无别样,只是它没有东房,东房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一棵直径三米多,已长了1300多年的参天大树,“哇,多大呀
”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叹道。
出了这园又进那园,我们又参观了一个宅院中的武器、量斗、婚庆等展示室。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常在书中见闻的“梨园”,在哪里,我们欣赏了热情豪放的老腔。
中途,我们还和台上一位位和蔼的老者互动交流,一起吼起老腔来
最后,随着参观完写着“上善若水”四个字的老子、孔子宗庙后,我们走出了这座关中民俗博物馆,踏上了返程之路,一天收获的知识与景象一直在脑中回放。
南中幽芳录的注释
英语专业可以做很多啊~最好去外企,做销售,助理,翻译等。
去沿海一类的城市比较好,因为那里的外企比较多 ~ 下面是别人说的,觉得对你有用,就复制了一下~祝你成功~ 我也是英语专业毕业的,结合身边本专业同学的一些情况,总结一下吧: 大家网上投的不少,招聘会也跑的不少,笔试面试更是参加了n次。
大概有一半人现在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月薪从1500-4、5000都有(南京市)。
据说还有个月薪达到8000的,不过不知道处于什么原因没去。
什么网络倒是不太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实力,要满足用人企业的需求才可能有竞争力。
简单点说,就是要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让自己有机会脱颖而出。
在外面一听你是学英语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专八证书,所以这个一定要考到。
当然,现在还没有考,不过手上应该有个专四(最少得有个六级吧)。
如果什么都没有就准备去考个商务英语中级(BEC)吧,5和11月考,公司对此承认度很高的。
其次呢,如果以后你靠英语吃饭,口语也很重要,可以考北京或上海的中、高级口译证书,一般认为专八口译证书(07年12月部分试点院校考的)的重量约等于上海中级口译证书。
再来,除非你英语特别好,以后可以单靠一门英语吃饭,否则我劝你还是最好再考一些其他方面的资格证,比如外贸方面可以考外销员、单证员。
这些看你个人喜欢的工作方向定了,公司愿意招有资格有能力的,没有一个公司愿意花大价钱招什么都不懂的新人培训的。
计算机方面最好有一个省或全国的二级证书就差不多了,实在觉得有难度一级还是要考过去的。
再补充一句,如果二外学得好的话也可以写在简历上。
以上是一个英语专业毕业生应有的条件,如果有了这些(英语和计算机水平证书是基本的,外贸或其他类的资格证书是比较具有竞争力的),你很容易从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不过呢,现在说有点晚了,现在你在写简的时候呢就多突出一下自己的社会实践和实习经历,公司也很看重的。
最后说一点,不要太依赖招聘网站上的投简历,网站上的应聘者太多,那样被企业看到简历的可能性太小。
最好是在网站上看到合适的职位,然后把自己做好的简历寄到该公司的指定电子邮箱内,而不是投到招聘网站上。
记得在邮件的主题中突出应聘的重点词(比如职位等),不要让HR感到内容眼花缭乱,结果不仔细看一下就把你的删掉了。
大型的招聘网站很多,像中华英才、智联招聘,各省市也有自己的人才网站。
不过以上这些很多都是要工作经验的。
一般各省也有“高校毕业生就业联盟”的网站,由政府牵头的,专招应届高校毕业生,你可以去查一下你所在的省市的网站情况。
补充: 对,学生出来找工作为什么难
因为只懂理论,不懂实际。
我们在学校学的都是泛泛而论,不会涉及到实际工作中的某一专业领域。
公司当然不喜欢招些什么都不懂的人特意花钱培训。
就我个人而言,本三院校毕业生,本来就没有什么竞争力。
而专业翻译是项要求相当苛刻的工作(一般要求有翻译证书),我也知道自己英语学的并不是很好,我深知自己在这方面竞争不过那些上外、北外的学生,所以就选择了外贸方面。
学金融、国贸的学生也有很多,为什么我会被通知到笔试面试
因为我在大学期间抓紧了假期的机会找公司实习,或者说假期四处死皮赖脸的进入各家公司帮人家白干活,不要报酬只要学会真正公司是怎么运作的,到大四找工作的时候我的简历上写了很多在不同公司不同部门的实习经验,公司在面试你的时候会在这方面提问很多。
他们需要一个招进来就能干活的人,而不是招个待培训人员。
另外就是笔试和面试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比如我虽然学的是英语,如果一家化工进出口公司通知我去笔试\\\/面试,我会提前一周左右把他们公司的概况了解清楚,把他们公司经常涉及的化工产品的英文速背下来。
否则到了现场拿出一份全是化学名称的英文单据还不要了命啊
一切都得提前准备,然后等待机会到来抓住它,是不是这个道理
西安 名胜古迹 简介 英文
钟楼 ·鼓楼 ·西安城墙 卧龙寺石刻画像及铁钟 ·西安碑林 ·草堂寺 ·兴庆宫遗址 ·西安城隍庙 ·元斡尔垛遗址 ·鼎湖延寿宫遗址 ·半坡遗址 ·姜寨遗址 ·丰镐遗址 ·秦汉栎阳城遗址 ·秦始皇陵与兵马俑坑 ·阿房宫遗址 ·汉长安城遗址 ·汉太液池遗址 ·杜陵 ·蔡文姬墓 ·华清宫遗址 ·建章宫前殿遗址 ·隋唐圜丘 ·大兴善寺 ·大明宫遗址 ·隋唐长安城遗址 ·圣寿寺塔 ·仙游寺法王塔 ·隋唐灞桥遗址 ·西安事变旧址 ·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旧址 ·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 ·嘉午台 ·翠华山 ·骊山 ·终南山 ·太白山 The clock building the · drum the building · Xian of city wall lie the dragon temple the sculpture carvings portrait and the iron clock the · Xian of stone tablet LIN2 · CAO3 a temple the · xing celebrate the temple ruins · Xian of a haner duo ruins · ding the lake postpone the plentiful gao of · of ruins of zhai of ginger of · of ruins of po of half of · of ruins of temple of life ruins · QIN2 HAN4 LI4 sun city ruins · Qin Shi huang ling and terra cotta warrior pit · e building temple ruins · han Chang-an city ruins · han too pure temple of hua of · of last home of ji of text of Cai of · of ling of du of · of ruins of pond of liquid ruins the · set up a temple ex- palace ruins · Sui Tang yuanqiu · big xing well temple · big and clear temple ruins · Sui Tang Chang-an city ruins · saint life temple tower the · pass away the temple method Wang's Sui Tang ba bridge ruins · 1936 Xian Incident old address · Xian eight road soldier office old address · YANG2 HU3 CHENG2 general martyr memorial park · jia noon set ·cui Hua Mountain · li mountain · eventually south mountain · too white mountain
求咸阳杨贵妃墓和昭陵的导游词
杨贵妃,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阳市)人,后迁至蒲州永乐县(今山西芮城)。
小名玉环。
其父杨玄湖。
玉环早年丧母,其叔父将其养九她通晓音律,能歌善舞,原为唐玄宗李隆基十八于寿王李瑁妃。
公元736年届惠妃死。
唐玄宗将其召入宫中,为女官。
在初次见玄宗时穿道士服。
故号太真。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封为贵妃,受到玄宗宠爱,父、兄、姐妹皆因之显贵.堂兄杨国忠被封为宰相,操纵朝政,势倾天下,使唐政府政治腐败,国势渐微,天宝十五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陷洛阳,破潼关,京师震动。
玄宗带杨贵妃逃往四川。
途经马坡,以右彪武军大将军陈玄礼为首的随军将士,以杨贵妃和杨国忠倡乱误国,愤而杀死杨国忠,逼玄宗将杨贵妃缢死。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对这一事件有生动细致的描写:“九重城翩烟尘生,干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杨贵妃死后即葬于马坡。
据文献记载,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王朝军队收复长安,玄宗回来,曾密令人将杨贵妃迁葬。
因此该墓究竟是原来的墓还是迁葬后的墓,或者是杨贵妃的衣冠冢,尚无确征。
现在的贵妃墓为一半坡上的小陵园,大门顶额横书“杨氏贵妃之墓”园内正面一座三间的仿古式献殿,过献殿即是墓冢,高3米,封土四周砌以青砖。
传说妇女用贵妃墓上的土搽脸,可去掉脸上的黑斑,使面部肌肉细腻白嫩。
因此,其墓土被称为“贵妃粉”,远近妇女争相以土搽脸,连外地游人也要带包墓上回去,于是墓堆越来越小,守墓人不断给墓堆添上,但不久又被人取光。
为了保护坟墓,只好用青砖将其包砌。
这样,人们就再也无法从墓上取上了。
墓前有一碑楼,上刻:“唐玄宗贵妃杨氏墓”。
游人至此读咏周围回廊上的古人诗作,可以明史,可以抒怀,当别有一番情趣。
现在,在贵妃墓后的半坡上,修了一亭,亭边用洁白的汉白玉 雕了一尊高近3米的贵妃站像。
她表情凝重,目光向着坡下。
似乎在想着什么
杨贵妃墓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唐杨贵妃墓是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的墓葬,在兴平市西北12千米的马嵬坡。
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贵妃为弘农华阴人,后迁蒲州永乐县(今山西芮城),小字玉环,晓音律,善歌舞,有倾国之貌。
原为玄宗十八子寿王瑁妃。
后被玄宗召入宫中为女官,号太真。
天宝四年,进册为贵妃。
父兄均骤贵,势倾天下。
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反,京师危急,唐玄宗携杨贵妃仓皇逃走,路径马嵬坡,以右彪武军大将军陈玄礼为首的随从将士,以贵妃与其兄杨国忠倡乱,愤而杀死宰相杨国忠,并胁迫唐玄宗将杨贵妃缢死。
贵妃死时年38年。
杨贵妃墓为一陵园,大门顶额横书唐杨氏贵妃之墓七字。
进门正面是一座三间仿古式献殿,穿过献殿,就是墓冢。
墓高约3米,封土周围砌以青砖。
围绕墓的周围有三面回廊,上嵌大小不等的石碑,刻有历代名人游后的题咏。
近年来,当地政府对贵妃墓进行了修葺,新修了围墙、碑廊、献殿和亭子,并在墓园后添立了一尊6米高的杨贵妃大理石雕像。
贵妃墓现已成为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 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礼泉县城东北20多公里处。
陵园规模宏大,总面积2万余公顷,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
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的文物。
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我们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
来到昭陵,一定要给大家先讲讲李世民这位伟大的唐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被公认为垂范千秋的皇帝楷模,他有勇有谋,帮助父亲李渊打下江山,于公元627年由高祖李渊禅位登上皇帝的宝座,在位23年。
这位皇帝即位后任人唯贤、广开言路、虚心纳课,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顺应民心和历史发展的政策,开创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吏治清明、思想文化日益繁荣、民族关系友好和睦的一代盛世,因而声名远播,创造了我国历史上盛极一时的“贞观之治”。
公元636年,文德皇后长孙氏病故。
太宗遵其 “因山而葬”、“俭薄送终”的遗嘱,选距长安约80公里的九峻山为陵址,定名昭陵,安葬了文德皇后,此后继续营建。
九唆山海拔1888米,山势突兀,地处烃河之阴,渭河之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等山峰遥相对峙。
东西两侧,层峦起伏,气势磅磷,蔚为壮观。
九峻山主峰颇为神奇:从南面观之,形似圆锥;从西南面望之,形若覆斗,很像日本的富士山;从东面看之,形同笔架,号称“笔架山”。
公元铀9年,唐太宗病故,与文德皇后合葬后封固陵墓,陵墓修建工程至此竣工。
陵墓地宫坐北朝南,建在南面山腰的峭壁间。
从唐贞观十年 (636年)唐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人葬到唐开元二十九年 (741年),昭陵陵园建设持续105年之久。
昭陵是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陪葬最多的一座。
同时它还开创了中国封建帝王“依山为陵”的先河,也可以说是唐代“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因山为陵,就是选择自然山峰,从旁边凿洞为蜒 (音响n,墓道)道,在山峰的底部修造地下宫殿。
据有关资料记述,昭陵从蜒道至墓室深约230米,前后安置五道石门。
地宫宽敞富丽,几乎与长安城的宫殿差不多。
蜒道两侧设东西两厢,厢内放置石柜,柜内有装殉葬品的铁匣。
陵山上还为护陵人员修建了游殿和房舍等。
为了解决来往不便的困难,又沿山崖修了栈道。
经过1000多年的沧桑变换,昭陵的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现仅存儿处废墟,如朱雀门、献殿、祭坛、司马门、皇城等。
据记载,皇城建筑曾经遭到火焚,公元798年重修房屋378间。
昭陵陵园方圆的公里,共有陪葬墓167座,其中以魏徵、李靖、李勋 (徐慰功)的墓与众不同;太宗李世民的灵寝位于陵园最北端,像皇宫在长安城北部一样,居高临下,气势壮观雄伟,为以前帝王陵园所无法比拟。
因山势陡峭,来往不便,于是顺山旁架设栈道,绕山3仍米,才能到达墓门。
后来为了围固山陵;将栈道拆除,与外界隔绝。
陵山有内外两重垣墙围绕,外城遗址已难考证,方形的内城依山婉蜒,墙四隅建有角楼,正中各开一间:南“朱雀”,北“玄武”,东“青龙”,西“白虎”。
陵园内主要建筑是献殿和寝宫。
献殿位于朱雀门内,正对山陵,存放李世民生前使用器物,是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
1992 年在献殿遗址曾发现一件残缺鹅吻,高1.5米,宽0.65米,底长1米,重约150公斤,可见原建筑规模之宏伟壮观。
寝宫建筑在陵山垣墙外的西南角,去陵十八里,封内一百二十里,是供太宗灵魂起居的场所,为守陵官员、宫人所住。
诗人杜甫在《重经昭陵》中写道:“灵寝盘空曲,帝子守翠微。
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
”可见,当时昭陵不但险峻,而且已是松柏成阴。
昭陵的营造工程是由唐代著名美术家阎立德设计的,在规模和布局上都有独特的风格。
驰名中外的“昭陵六骏”就是唐太宗在公元636年埋葬文德皇后长孙氏以后,诏令雕刻列置于昭陵北麓祭坛内的。
六骏是六匹曾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为唐王朝的统一战争立过战功的骏马。
石刻骏马姿态各异,但都矫键雄强,生气勃勃。
“昭陵六骏”石刻吸取了佛教艺术的浮雕法,以熟练的技巧、简洁的手法刻画真实的事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可惜这几件艺术珍品在19世纪刀年代遭到破坏,其中有两件被盗运到国外,瑚存美国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件在盗运时被发现,运回西安,今陈列在西安碑林石刻艺术博物馆内。
在盗运过程中,这六件石刻都被打成数块,马身上原刻有射中的箭,现已模糊不清;太宗所题赞词和马的名称也都看不见了。
所幸还有北宋游师雄立的昭陵六骏碑,以线刻手法记录了六骏浮雕的细部、名称、毛色特点、战功及太宗赞六马的全文。
这里是与六骏石刻一同列置在祭坛的十四国君长石刻像。
这些石像早年也被毁,现仅存四座像的题名像座。
石像的形象没有具体记录,有些资料只说是“逾常形”,可知比普通真人的形体高大、魁伟。
唐代盛行在墓前立碑和在墓室内放置墓志石的风气。
昭陵大部分墓前有碑,几乎每座墓内都有墓志石。
大部分碑石现都保存在昭陵博物馆内。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太宗又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因此昭陵被誉为 “天下名陵”。
1961年,国务院公布昭陵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我们到的这里就是唐朝三朝元老李勋墓。
李勃(594-699年),原姓徐,名世勃,字憋功。
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人。
唐初大将,诸葛亮式的人物,能掐会算,曾运筹惟握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他17岁时,参加隋末的瓦岗农民起义军,与秦琼、罗士信不同,6勃可是瓦岗军元老级的人物,因功封东海郡公。
瓦岗军失败后随李密旧部归唐,任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
赐姓李,因避唐太宗讳,单名勋。
他曾奉事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代皇帝,在很多战役中建有大功,深得唐太宗赏识。
在他生病时,唐太宗曾经亲自为他剪须和煎药。
李勃死后,唐高宗为他修建了陵墓。
他的墓家由3个高约6丈的锥形土堆组成,土堆下部合在一起,上部形成倒“品”字形的3个山头,象征阴山、铁山和乌德键山,意思是为表彰他生前破突撅之战功。
这座墓前有一遍石碑,高5.6米,碑座为1.2米巨龟形,碑首雕刻6条龙。
碑文由唐高宗李治亲自撰书。
武则天称帝时,李勋的孙子徐敬业起兵讨伐。
李颠不但被剥夺官爵,他的坟墓也曾经被挖开,棺材被劈碎。
武则天死后,唐中宗为李勃追复官爵,并重新安葬。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昭雪平反后重新修复的李勃墓。
墓前有石人1对,左侧有石羊、右侧有石虎各3对。
墓内出土的一顶三梁进德冠,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唐帽。
还有一幅《歌舞图》,也是研究唐代舞蹈的极为珍贵的资料。
在其他很多陪葬墓中也出土了神态各异的胡桶和骆驼桶,这些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初唐时期 “丝绸之路”的盛况,体现着初唐时期中国各民族的大融合。
50多年来,从昭陵及其陪葬墓里发现和出土了大量碑石和墓志铭。
这些碑石不仅是研究我国书法艺术的宝贵实物资料,也是研究唐代历史的稀有文字资料。
因为这些碑石和墓志的内容除对死者歌功颂德外,对其官品职务、重要功绩及立功年代也有较详细的记载,这些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重大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
昭陵碑石形体高大,雕刻精细,均为初唐著名书法家书写的名人墓碑。
另有唐高宗李治御制御书的《李勃碑》、孔颖达碑座的刻字,尉迟敬德墓志盖的“飞白书”等都是稀世珍品。
初唐盛行楷书,最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储遂良、虞世南和薛棱,号称 “初唐四大家”。
在这里可以看到他们的典范佳作。
例如,猪遂良所书的房玄龄碑,书法秀逸柔婉,笔力丰满;欧阳询所书的温彦博碑,字体疏朗,笔力道劲,是欧阳询传世的最后一件作品。
美中不足的是,这些碑石均有破损。
这批艺术瑰宝在20世纪20年代曾遭令人痛心的破坏。
当时军阀混战,碑石无人过问,一些不法书商勾结地方官吏,将碑石拓片出售,价格高达2000两银子。
为了进一步抬高价格,他仰拓片后把碑上关键的字,如时间、人名、地名砸毁,让后人再拓不出完整碑文。
后来的拓碑者也如法炮制,以致有的碑石甚至被砸成儿段。
昭陵及其陪葬墓出土文物中数量最多的是陶桶。
这种彩绘釉陶桶的制作工艺也很独特:它以瓷土作胎,焙烧成型后,施以铅釉,然后再经烧制便成釉桶。
昭陵出土的这种彩绘釉陶桶造型美观,姿态多样,神情生动。
多种多样的发型和服饰反映了当时的物质文明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例如披翻领长大衣的男立桶,着翻领袍的女站桶和头戴翻沿帽、足登小蛮靴的骑马女桶等。
还有头戴翻沿帽、敞胸襟、满脸络绸胡、深目高鼻的陶桶,很明显,这些都是西域人的形象。
携带水葫芦及野鸡、野兔的骆驼,则表现商旅们在“丝绸之路”上长途跋涉的情景。
彩绘釉陶桶仅流行于初唐,是这一时期特有的,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陶庵梦忆序》中用了那些典故
要给出完整的典故,并说明每个典故的作用。
该文除第二段有些生僻词的理解偏难之外,其他段落都较好理解。
典故大致有“不食周粟”、“黄粱一梦”“南柯一梦”“西陵脚夫”“寒士赴鹿鸣宴”。
理解了这些典故对作者思想感情表达的所起的作用,文章的主旨也就探究清楚了。
一枕黄粱 成语 一枕黄粱 发音 yī zhěn huáng liáng 解释 原比喻人生虚幻。
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出处 唐·沉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昼寝入梦,历尽富贵荣华,一觉醒来,主人黄粱尚未熟。
示例 唐·沉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昼寝入梦,历尽富贵荣华,一觉醒来,主人黄粱尚未熟。
近义词 黄粱一梦 邯郸一梦、黄粱美梦、白日做梦 反义词 如愿以偿、称心如意、春风得意、心想事成 语法 紧缩式;作宾语;含贬义 典故:“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有一位落魄书生,卢生,由于怀才不遇,一天他来到河北邯郸县。
在那里,他遇到一位仙人。
这位仙人送给他一个枕头,并告诉他这是个可以实现愿望的枕头。
卢生就很高兴地睡在枕头上。
睡梦中,他科举及第,官运亨通,做了大官,还拥有富贵荣华,美妻娇妾。
但不久,他受到奸人陷害,锒铛入狱。
在朋友的努力奔走,他得到平反。
最后,他在享尽荣华富贵之后,就离开人世间。
当卢生醒来的时候,他发现那位仙人还在煮黄粱。
他突然有所领悟,对于世间的富贵荣华,不再耿耿于怀” 南柯一梦 【拼音】nán kē yī mèng 【解释】南柯,南面的大树枝。
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出处】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唐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写淳于棼醉后梦入大槐安国,官任南柯太守,二十年享尽荣华富贵,醒后发觉原是一梦,一切全属虚幻。
后人因此用“南柯一梦”借喻世间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空梦。
现在常比喻为一场空欢喜。
隋末唐初的时候,有个叫淳于棼的人,家住在广陵。
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槐树,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树影婆娑,晚风习习,是一个乘凉的好地方。
淳于棼过生日的那天,亲友都来祝寿,他一时高兴.多贪了几杯。
夜晚,亲友散尽,他一个人带着几分酒意坐在槐树下歇凉,醉眼惺忪,不觉沉沉睡去。
梦中,他到了大槐安国,正赶上京城会试,他报名入场,三场结束,诗文写得十分顺手,发榜时,他高中了第一名。
紧接着殿试,皇帝看淳于棼生得一表人才,举止惆院,亲笔点为头名状元,并把公主许配给他为妻,状元公成了驸马郎,一时成了京城的美谈。
婚后,夫妻感情十分美满。
淳于棼被皇帝派往南河郡任太守,一呆就是20年。
淳于棼在太守任内经常巡行各县,使属下各县的县令不敢胡作非为,很受当地百姓的称赞。
皇帝几次想把淳于棼调回京城升迁,当地百姓听说淳于棼太守离任,纷纷拦住马头,进行挽留。
淳于棼为百姓的爱戴所感动,只好留下来,并上表向皇帝说明情况。
皇帝欣赏淳于棼的政绩,赏给他不少金银珠宝,以示奖励。
有一年,敌兵入侵,大槐安国的将军率军迎敌,几次都被敌兵打得溃不成军。
败报传到京城,皇帝震动,急忙召集文武群臣商议对策。
大臣们听说前线军事屡屡失利,敌兵逼近京城,凶猛异常,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你看我,我看你,都束手无策。
皇帝看了大臣的样子,非常生气地说:“你们平日养尊处优,享尽荣华,朝中一旦有事,你们都成了没嘴的葫芦,胆小怯阵,一句话都不说,要你们何用
” 宰相立刻向皇帝推荐淳于棼。
皇帝立即下令,让淳于棼统率全国精锐与敌军决战。
淳于棼接到圣旨,不敢耽搁,立即统兵出征。
可怜他对兵法一无所知,与敌兵刚一接触,立刻一败涂地,手下兵马被杀得丢盔解甲,东逃西散,淳于棼差点被俘。
皇帝震怒,把淳于棼撤掉职务,遣送回家。
淳于棼气得大叫一声,惊醒过来。
但见月上枝头,繁星闪烁。
而梦中经历好像已经整整过了一辈子。
淳于棼把梦境告诉众人,大家感到十分惊奇,一齐寻到大槐树下,果然掘出个很大的蚂蚁洞,旁有孔道通向南枝,另有小蚁穴一个。
梦中“南柯郡”、“槐安国”,其实原来如此
从梦中惊醒,此时他才知道,所谓南柯郡,不过是槐树最南边的一枝树干而已。
。
【近义词】黄粱美梦 【反义词】梦想成真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虚幻的梦境 【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登时急得一身冷汗,啊呀一声醒来,却是~。
” 【英语】Nanke dream(from the story of a man who dreamed that he became governor of Nanke in the Kingdom of the Ants); illusory joy; fond dream 丁令威学道灵虚山化鹤回家 丁令威是道教崇奉的古代仙人,据《逍遥墟经》卷一记载,其为辽东人,曾学道于灵墟山,成仙后化为仙鹤,飞目故里,站在一华表上高声唱: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岁今来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
以此来警喻世人。
东晋著名史学家干宝完成了中国志怪小说的最高成就:《搜神记》;其后,伟大的田园诗人、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又续写了《搜神后记》。
“丁令威”的传说就载于《搜神后记》,而且是全书十卷近120篇传说故事的第一篇,就连最为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也排列其后。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中咏道: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
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又如,李白在“姑孰十咏,灵虚山”中咏道: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伏炼九丹成,方随五人去。
松萝蔽幽洞,桃杏深隐处。
不知曾化鹤,辽海几归度。
再如,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中咏道:伐竹为桥结构同,褰裳不涉往来通。
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
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才是济川功。
合观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海东
其他如庾信(1500年前南北朝时的文学家、诗人)的“道士封君达,仙人丁令威,煮丹于此地,居然未肯归”;欧阳修(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归来恰是辽东鹤,城郭人民。
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吴文英(留有词作300余首、词名极重)的“华表月明夜归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苏东坡(开一代词风、文学艺术成就为历代推崇)的“古观久已废,白鹤归何时
我岂丁令威,千岁复还兹”;杜牧(晚唐杰出诗人、人誉“小杜”)的“千年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等等,等等。
很多近现代的大文人也都对他耳熟能详,甚至津津乐道。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介绍过他,并提到五百年后丁令威的后身叫丁野鹤,,,, 何其芳在其青年时的散文集《画梦录》里,写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丁令威”,,,, 郑振铎于建国前夕应召赴北京时,对朋友说“丁令威化鹤归来,城郭如故。
将来我倒想重写这个故事,化鹤归来,城郭焕然一新,,,,,” 韦君宜1947年冬“潜入北京”有诗云“化鹤归来丁令威,豁眸似梦喜兼悲”,,,,, 周作人有联挽刘半农曰“十六年尔汝旧交,追忆还从卯字号;20 余日驰驱大漠,归来 竟作丁令威。
”等等,等等。
丁令威这个人物形象极佳,可以说人见人爱。
丁令威是个爱民如子,敢作敢为的好官:大旱之年,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人民,在禀奏朝廷无果的情况下,他置个人生死于不顾,而急人民之所急,当机立断,开仓赈济; 丁令威是位勤奋好学,立志专一,讨人喜欢的仙人:修仙学道之路,何等寂寞,艰辛,漫长,可是,丁令威耐得住清苦,经得住考验,最终功成名就,且成为中国群仙榜中的佼佼者; 丁令威在两千多年前就是一位环保主义者:他当辽阳刺史时就喜欢仙鹤,爱护仙鹤,他喂养的仙鹤随其自然,任其来去,,,临刑时是仙鹤飞来把他救走,成仙得道后,他自己又经常化做仙鹤,可谓和仙鹤结下了生生世世的不解之缘; 丁令威还很多才多艺:丁令威绝不只是落在家乡的华表柱上偶然地唱了一首“有鸟有鸟”歌,其实,他的音乐天才是很有名的,在西王母的宴会上,汉武帝就当众指出“吾闻丁令威能歌
”当召来之后,丁令威果然曼歌一曲:“月照骊山露泣花,似悲先帝早升遐,至今尤有长生鹿,时绕温泉望翠华”;而且,由王子晋吹笙以和,配合的相当默契。
丁令威颇有人情味儿:已经脱离了红尘,已经飞升了千年,可是他依然没有忘记家乡和家乡的人民,仍能千里迢迢飞落家乡的华表柱上,并发出“城郭如故人民非”的感慨。
丁令威及其故事已成为中华文化中的经典,在很多领域都有它不可动摇的存在。
在中国神话人物中,丁令威是中国北方的杰出代表,在“紫丁香谜苑”网编录的《中国神话人物辑》中,丁令威不仅与妇孺皆知的“八仙,寿星,七仙女,二郎神”等齐名,而且与“尧,禹,轩辕,苍颉”等华夏精英并列榜上。
在中国的文史典故中,丁令威的故事可谓浑身是“典”,其中,“千年华表”,“城郭人民”,“丁令威”,“辽东鹤”,“离家千年”,甚至“有鸟有鸟”等被随处引用,可谓文史领域的一株奇葩。
在中国宗教领域,丁令威也极负盛名。
如在《中国道教》第三卷记有:“‘嵩岳嫁女’中讲的内容并非是嵩岳嫁女,实为记述西王母宴会周穆王,汉武帝的场面”。
席间,“麻姑弹琴,谢自然击筑,丁令威唱歌,王子晋吹笙”,可见丁令威已不是一般的得道之人,而是女仙领袖西王母的座上客了;在第四卷的“道教诗歌”部分记有“八卦代表八方,轮转两周,便有十六变词。
最后两首套用了晋代丁令威歌,以示一世(五百年为一世)终了,二世还归之意”,可见,丁令威在辽阳华表柱上唱的那首“离家千年今始归”,已不是一首普通的怀乡之作,竟是道家诗词歌赋宝库中的经典了。
还有,“七岁童,丁令威,学仙道,千年归。
”——丁令威已被纳入《道教三字经》中,足以看出丁令威及其得道的故事,在道教中被重视以及被普及的程度。
在中国旅游领域,丁令威更为一些风景名胜增色不少。
如在《千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点导游”中说“仙人台,以丁令威成仙化鹤归来的传说而得名,为千山第一高峰。
”在“千山简介”中说“鹅头峰,原名华表柱,相传汉辽阳刺史丁令威因救灾擅自动用国库公粮,被朝廷问罪,,,,”在“道教胜地西岩”的介绍中说“西岩山,又名太白山,早在2200多年前的西汉时,辽东隐士丁令威在此炼丹修道,后化鹤成仙,留有月台,,,等相关景点和传说。
” 丁令威的生命力极强。
辽阳已有两千四百年的历史,而丁令威的故事竟也流传了一千五六百年(丁令威本人的年龄应是两千二百多岁),且历久不衰。
丁令威这个人物不仅经常出现在《太平广记》、《新游侠列传》、《续金瓶梅》等等各朝各代的各类文学作品之中,而且在大江南北的广袤大地上也留下了很多“仙迹”,如:苏州有丁令威宅;当涂有灵虚山;鞍山有仙人台,来鹤亭;诸既西岩有月台,丹井,登云跳,丁公鹤。
辽阳昔日八景先有“华表仙因”,后有“华表仙桩”,当年旗仓胡同有“华表柱”,今天城东邱家堡子有华表山。
总之,在《陶庵梦忆序》里,作者的国破之恨、故园之思和亲历沧桑易代巨变后的心灵之痛,通过典故,在亦真亦幻、虚实相生的表达形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