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导游词 > 翠亨村导游词

翠亨村导游词

时间:2019-09-07 00:00

写一段导游词

欢迎来到四季都景色宜人的黄山。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的美是世上绝无仅有的,预祝各位旅游愉快。

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梁。

现在我们已到达黄山风景区南边重镇汤口。

下面讲讲游览黄山的温馨提示:景区内除规定地点外,禁止吸烟;黄山景区非常干净,希望上山游人注意卫生、不要乱扔垃圾;黄山气候变化无常,山高风大,不宜打伞,应备雨衣;黄山山高路陡,上山前买根手杖,有备无患;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大景不放过,小景不留连,拍照时特别注意安全,切忌贪景“退后一步”;夏日紫外线较强可带好防晒用品。

现在向诸位介绍一下黄山风景区的“四绝”里的奇松。

黄山松奇在何处

首先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你见了不能不称奇。

它们长在峰顶,长在悬崖峭壁,长在崇山峻岭间,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树干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

有的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的穿越穴缝,破石而出。

忽悬、忽横、忽卧、忽起,“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千百年来,它们就是这样从岩石里迸裂开来,根儿深深扎进岩石缝里,不怕烈日炎炎,不唯寒风刺骨,不惧风吹雨打,铁骨铮铮。

大家在其它地方很少能见到吧

其次,黄山松姿态坚韧傲然,美丽奇特。

它的松针粗短,苍翠浓密,千姿百态。

树冠扁平,显出一种朴实、稳健、雄浑的气势。

这里的每棵松树都独具美丽、优雅的风格。

现在再向大家介绍黄山一绝——“怪石”。

怪石的形状千奇百怪,令人赞叹不已。

他们似人似兽,令人眼花缭乱。

这些怪石屹立峰顶,或与泉相偕,或与松结伴。

构成一幅幅美丽的天然山石画卷。

这些石头形态各异,因而起的名字也各不相同。

现在我们来看看“狮子抢球”。

在“天都峰”上,有两只狮子,它们都露出凶狠的目光,张开血盆大嘴,里面的一颗颗尖牙利齿,像一把把尖刀,如果猎物到它的嘴里,一定跑不掉。

它们用后脚支撑着身体,前脚抬得高高的。

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两只狮子的前脚中间,放着一个球,好像是上帝赐给他们的礼物。

你们看,大自然这个雕刻家的技艺是多么高超,多么神奇,多么美妙。

它把这些石头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面对如此魅力的景观,希望黄山能成为大家游览拍照欣赏散心的圣地

巍巍中山陵导游词250字

各位游客:在到达中山陵之前,先向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孙中山先生的生平。

孙中山,姓孙名文,字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

他于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现已改为中山市),是中国辛亥革命的领袖。

孙中山早年曾求学海外,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曾一度行医。

20世纪初年的中国,灾难深重,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

目睹清政府的腐败,孙中山毅然放弃行医,投身革命,于1905年8月和一批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分子,在日本东京组织成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带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的组织“中国同盟会”,提出了“民族、民生、民权”即“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

从1907年到1911年10月前,同盟会在我国华南地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特别是在1911年4月27日发动了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虽然最终遭到失败,但为同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从此各省纷纷响应,推翻了 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帝制,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刻、意义深远的一次伟大革命——辛亥革命。

  1911年12月29日,在中央临时政府会议上,大家一致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商议成立中国临时政府并定都南京,确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

1912年1月l日,孙中山从上海到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但因袁世凯的扶持和革命党人的妥协,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并定都北京。

革命虽然受到挫折,但是孙中山先生没有气馁,继续展开了护法运动、护国运动、讨袁运动。

1924年1月同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并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

直到肝癌晚期,他仍忍着病痛,北上与冯玉祥商讨国事。

1925年3月12日,终因肝病恶化在北京逝世。

  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喜欢钟山(紫金山)。

早在1912年,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就曾登山游览。

同年4月1日被解除大总统之职后,来这里打猎,看到这里山水相依,气势雄伟,就有了他回长眠此山的想法。

在北京弥留之际,他还念念不忘这一夙愿,再三叮嘱左右。

当然,孙中山葬于紫金山,不仅仅是个人的愿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南京曾是革命的策源地和临时政府所在地,孙中山先生长眠于此,表示了讨伐帝制和继续革命的决心。

  为了尊重孙中山先生的遗愿,由孙夫人宋庆龄,儿子孙科等人组成的孙中山葬事筹备处,通过登报悬奖,征集陵墓设计方案。

在众多的应征者中,年仅 33岁的青年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警钟形图案被一致评为首奖。

他本人也被聘主持全部工程。

吕彦直是山东省东平县人,1894年生于天津。

早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被公费派往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得到美国著名设计师茂菲的指导,回国后,在上海开设“彦记建筑事务所”。

为了设计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呕心沥血,不辞辛劳。

在工程接近尾声时,身患肝癌,于1929年3月18日病逝,时年36岁。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