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证考试考的导游词是哪几个地方
云浮新兴—六祖故乡 说到广东名人,六祖惠能算是名气极大的一个。
他的足迹遍布省内,故里新兴县龙山的国恩寺及报恩塔、弘法37年的“禅宗祖庭”韶关南华寺、剃发受戒的广州光孝寺、隐居之所怀集六祖岩及四会扶卢山等,如今都名扬海内外。
我们走进夏卢村——这个一代圣贤生长的地方。
千年古村圣地之门 夏卢村位于云浮市新兴县内。
戊戌(公元638年)二月初八,一孩儿呱呱落地,他就是惠能。
惠能三岁时,父亲过世,他自小便随母亲李氏垦荒种荔、种木薯等农作物,一直到24岁,惠能金台聆经求佛道方离开故土。
不知不觉,眼前这个小村庄,竟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村口就是惠能故居,如今保存尚好,门额上书“圣地之门”,门联为“圣地一花开五叶、门庭三宝朝万年”。
院门内是“六祖惠能纪念堂”,堂上一联“新州毓秀,圣地鼎名”。
再进,由小廊庑绕小天井而到厅堂,六祖塑像端坐厅堂正中,左边小龛供奉着六祖母牌位。
走进夏卢村,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村口,小路曲折蜿蜒,一转弯,一个小池塘展现在眼前,伴着蓝天白云和破旧的民居,乍眼一看,倒和水乡有几分神似。
行至村中,两边的农居高低错落,为了巩固根基,房屋的底部大都用大麻石垒成,整整齐齐,上部则用黄土夯成,摸上去有点粗糙;屋顶是老式的砖瓦,黑褐色中还带点暗红。
屋檐下悬挂着的,多是些叫不出名的小型农具,还有簸箕。
房前屋后,不时能够看到南瓜蔓、丝瓜蔓随意蔓延于棚架上,嫩绿嫩绿的,和土黄的墙壁形成鲜明对比。
千年古荔诉坎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用在夏卢村恐怕不够准确。
因为夏卢村有数棵千年古荔,据说是惠能当年亲手栽种的。
第一棵名叫“千年古圣荔”,相传是惠能童年种下的,粗略估计已有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了。
最大的一棵,树围超过5米,另一棵早已空心,剩余半边的树干树围也超过3.8米。
令人称奇的是,这两棵树总是一枯一荣。
前段时间,古树被蛀空,近日村民却惊喜地发现,在蛀空的树干上竟然又萌发了新枝。
村里人推断它可能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荔枝树,为“天下第一荔”
还有一棵奇荔,相传也是六祖种植的,说“奇”是因为树上荔枝的果核有着天下独一无二的标记———好像高僧大德和尚头顶的香痂印记
古树旁还有不少荔枝树,却从没有一棵有这样的果核。
多年来,无论村人还是专家都解释不出其中的原因。
有幸得到两颗刚从古树上摘下的荔枝,迫不及待地剥开品尝,鲜甜可口,水嫩嫩的,味道十分独特。
果核真如村人所言———有道疤痕
当地人把它叫做“得心应手荔”、“恒心荔”、“心想事成荔”、“苦尽甘来荔”。
他们说,这是因为惠能三岁丧父、后被同门师兄神秀等人多年追杀,与猎人为伍16年才正式落发点痂———荔枝仿佛是六祖在向人们诉说辛酸的往事。
甘泉顿悟人生境界 行至村中,有人正围着一眼井比划着。
原来这就是“开村古井”,掐指一算,这眼井快有1400年的历史了。
由于井水哺育了惠能,人们又把它亲切地称为“仙人奶”,寓意深远。
听当地人介绍,这口井的水质极好,甘甜可口,长年不枯,千百年来一直是村里人的饮用之源。
虽然村上已装上了自来水,可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喝这井里的水。
村里人很聪明,在井中放养了一条鱼,水能否食用一看便知。
不过这么多年来,鱼一直都快活地畅游着。
正午时分,太阳晒得正猛,村里静悄悄的。
辛劳了半天的人们大都进屋歇息去了,剩下调皮的孩子从这个屋跑到那条小巷,小小的天地充满无穷的乐趣。
惠能小时候没读过书,不识字,但由他形成的学术思想,却体现着禅宗教派的思想体系。
实际上,惠能的禅宗思想早已远远超出了宗教的范畴,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村里人的生活,正如六祖宣扬的精神:“佛在我心,净心自悟,见性成佛。
”日常生活中,“空”不仅是村人本性的自然流露,也是世人追求的简约风尚。
一代禅宗 惠能,俗姓卢。
少年家贫,以卖柴为生。
青年时赴湖北黄梅拜五祖弘忍为师。
得五祖密传衣钵后,为避对手加害,隐遁于广东四会、怀集等地达15年。
后在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剃发受戒,此后在曲江曹溪宝林寺(今南华寺)讲经说法37年。
公元713年,六祖在新州故居国恩寺圆寂,世寿76岁。
六祖真身(肉身)及衣钵此后迁回宝林寺,供奉至今。
佛教史上称其为“东土禅宗六祖”、“中国佛教南禅始祖”。
惠能创立了中国禅宗理论体系,使佛学“中国化”,经其43名弟子的嗣法,形成河北临济宗、湖南沩仰宗、江西曹洞宗、广东云门宗、南京法眼宗等5个宗派,俗称“一花五叶”,如今有香客数百万,遍布中国、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欧美等地。
交通:新兴县距广州160公里。
走广佛高速—佛开高速、龙江路段,驶入龙高公路,过高明大桥沿大路一直走便可到达新兴龙山,路桥费单程约80元。
线路:国恩寺—新兴夏卢村民居、仙人奶、千年古荔、六祖故居—龙山温泉 美食:六祖故居的斋菜非常可口,款式多样。
“特产”:新兴有几大产业。
一是温泉,新兴龙山温泉属氡泉和硫氩化物泉,这在广东省独一无二,在世界上也属稀有;二是凉果,新兴的凉果产量占广东凉果产量的一半有多,进入六祖故居时可经过“凉果街”;三是闻名遐迩的新兴“温氏鸡”,广东省日常65%的活鸡供应都来源于此。
无锡 导游词
(灵山大佛) 1994年10月20日,“中国无锡灵山大佛奠基典礼”在小灵山上隆重举行,这标志着“世界第一大佛”即将诞生。
灵山大佛是一座高达88米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立像,投资超亿元,用铜700吨。
比耸立于纽约赫德森河口“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铜像--被誉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巨像”还高42米,用铜量是自由女神的3倍。
比“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乐山大佛--“世界第一大佛”再高17米。
由此可见,灵山大佛是世界之最。
灵山大佛采用锡青铜材料铸造,除因青铜件持久耐用外,更重要的是青铜艺术是源于石器时代的古典艺术精粹,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发族文化中极为灿烂的一部分。
青铜的古朴素雅和优美细致,在世界艺术上享有崇高地位,这为大佛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再者,青铜时代正在佛教形成的朝代,代表着佛教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大佛的建筑结构设计则由设计上海东主明珠电视塔而名扬海内外华东建筑设计院承担。
此工程由于采用了高新技术,可防止岩层滑坡和岩石风化,可搞7级地震和12级以上大风,而且防雷,还设有烟警、温警两套报警系统,达到自动喷淋降温、防火的联防作用。
大佛内层主体工程于1996年5月28日举行了封顶典礼。
内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只是大佛的主心骨,然后主心骨外焊接钢支架,钢支架上再安装青铜材料铸造的大佛铜板,最后将焊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灵山大佛,灵山大佛的焊缝总长度达30公里。
大佛的铜板铸造是一顶大规模、高难度的工程,由航天工业部南京晨光机器厂承建。
该厂曾运用航天技术成功地为香港宝莲寺铸建了“天坛大佛”,赢得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致赞誉。
南京晨光机器厂根据著名雕塑家吴显林创作的8米高灵山大佛的佛像小样,通过电脑放大11倍再切割分片浇铸成铜板。
88米高的灵山大佛的佛体部分共由1560块铜板拼接而成,第块铜板平均厚8毫米,高2米,重约600公斤,共用青铜达700吨。
1995年7月24日正式开炉浇铸,耗时一年完工。
1996掂5月30日,灵山大佛第一块净重666公斤的锡青铜板佛体开始安装,1997年4月3日灵山大佛圆顶,1997年11月15日灵山大佛落成开光。
灵山大佛高88米,加上三层裙楼基座,总高达101.5米。
大佛的脚趾前端高80厘米,趾甲宽有60厘米。
灵山大佛的建造,不仅仅是创下了一个世界纪录,更主要的是他将在宗教文化、社会文明、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
灵山胜境将成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人文景观,成为人们向往的游览胜地。
五分钟的导游词
国清寺讲解词 :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佛宗道源、山水神秀”的天台山旅游,我是来自台州华顶旅行社的实习导游,我叫许某某,言午许,大家可以叫我小许。
在我右手方开车的师傅姓B,B师傅有30多年驾龄了,开车很沉稳,大家可以安心乘坐。
【国清寺概况】国清讲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山南麓,五峰环抱,双涧萦流,古木参天,伽蓝巍峨,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日本和朝鲜半岛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唐代时与齐州的灵岩寺(山东长清),润州的栖霞寺(江苏南京),荆州的玉泉寺(湖北当阳)并称为“天下四绝”。
国清寺创建于隋开皇18年(公元598年)晋王扬广承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者大师遗愿建立。
历代经过多次整修,现存建筑系清代重修。
1973年政府拨款又作了全面整修。
有殿宇十四座,房屋六百多间。
主要建筑多依清代宫式营造,分布在五条轴线上。
占地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二万多平方米。
国清寺是全国重点开放寺院,200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隋塔】大家请跟着我往前走,请大家先看一下前方的这座塔,这座塔被称为“隋塔”,因建于隋朝而得名。
也叫做“报恩塔”,这是因为晋王杨广(即后来的隋炀帝)为报答智者大师给他授菩萨戒的师恩而命名的纪念塔。
我们现在看到的赭黄色砖砌塔身,六面九级,高59.4米,边长4.6米。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隋塔在南宋重修。
关于这座塔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隋朝年间的一天晚上,南海观世音路过天台,被天台的美景吸引,便和五百罗汉斗法要为天台人民做件好事,五百罗汉人多便在国清附近造塔,而观音来到罗汉道场附近的瀑布,看到两条蛟龙打斗,便把它们拉到一起,这样就在瀑布的中间形成了一座石梁,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梁飞瀑。
【七佛塔】请大家往这边走,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是七佛塔,国清寺山门前的七佛塔,是为纪念“过去七佛”而建,他们分别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
因为是祭祀过去七佛,所以建在寺院门前。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七佛塔为1973年在旧址上重建的,它只有30多年的历史。
但很少有人会记得这一点,新建的七佛塔旁也没有任何的文字说明。
旧七佛塔,毁于文革期间,关于旧佛塔,历书记载为明朝天顺年间建造,也就是1460年左右。
新七佛塔与旧七佛塔在造型上最大的区别在于新塔为实心,而旧塔为是镂空。
旧七佛塔的塔身正面,也刻有过去七佛塔的佛名,右侧凿有供佛灯的小洞穴,与塔身内部的洞穴相通。
旧时信徒们常将经文、纸钱、祈祷文等投入洞内,但多被佛灯的灯火所引燃,以至于烟火把整个塔身都熏黑了。
大家往七佛塔的上方看,我们可以看到“一行禅师墓”。
据说这只是一行的衣冠冢,据说一行大师为了测量子午线到天台向当时国清寺的主持学算数时,喜欢上来这里的山水,便想死后安葬在这里,于是便在这边安置了衣冠冢。
【寒拾亭】再往里走,满眼都是古树绿荫,绵延的黄墙掩映在树荫里依稀可见,,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过街式的亭子叫。
是为了纪念唐代在国清寺隐修的寒山、拾得两位高僧而命名的,寒拾亭的前后亭额上分别题写“五峰胜境”和“万松源处”。
颐和园导游词200字到210字之间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就有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游览颐和园。
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让我们共同度过这一美好的时光。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部海淀区境内,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属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颐和园原是帝王的行宫和花园。
公元1750年,乾隆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
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今名,作消夏游乐地。
到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
1903年修复。
后来在军阀、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解放后不断修缮,才使这座古老的园林焕发了青春。
颐和园的面积达 290公顷,其中水面约占3\\\/4。
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
山脚下建了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红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
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颐和园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部分组成。
总面积290多公顷。
万寿山上依山而建的佛香阁、铜亭,临湖畔建的千米长画廊、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桥和石舫等都是游人必到的景点。
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离城约10公里。
既可以坐郊区公共汽车,也可以坐专线游览车前往。
这座巨大的园林依山面水,昆明湖虽大,但水面并不单调,除了湖的四周点缀着各种建筑物外,湖中有一座南湖岛,由一座美丽的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
在湖的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优美的桥。
颐和园里有许多景点是效法了江南园林的一些优点。
如谐趣园就是仿无锡寄畅园建造的。
西堤是仿杭州西湖的苏堤。
颐和园前山的正中,是一组巨大的建筑群,自山顶的智慧海,往下为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
在中轴线的两边,又有许多陪衬的建筑物。
顺山势而下,又有许多假山隧洞,游人可以上下穿行。
颐和园的后山,其设计格局则与前 山迥然而异。
前山的风格是宏伟、壮丽,而后山则是以松林幽径和小桥曲水取胜。
云浮市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的导游词
云浮新兴—六祖故乡 说到广东名人,六祖惠能算是名气极大的一个。
他的足迹遍布省内,故里新兴县龙山的国恩寺及报恩塔、弘法37年的“禅宗祖庭”韶关南华寺、剃发受戒的广州光孝寺、隐居之所怀集六祖岩及四会扶卢山等,如今都名扬海内外。
我们走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