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汤显祖的名言名句,也可以是后人写他的,都行。
要求与教师节有关的,纪念汤显祖诞生400周年
略知孔子三分礼,不犯萧何六尺条。
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
文情不厌新,交情不厌陈。
能存先昔友,留示后来人。
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
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
四者到时,或有丽词俊音可用。
无愧于事,不如无愧于身;无愧于身,不如无愧于心。
为人处世最要紧的是问心无愧。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
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
誉人之言太滥不可,责人之言太尽不可,一事虽不畅意,日后亦无悔心。
含蓄之妙不可不知。
与牛郎织女有关的古诗文
1、相传织女星,今夕嫁牵牛。
——《七月七日》2、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关于创新的名言3、我笑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逢。
欢情尽逐晓云空。
愁损舞莺歌凤。
牛女而今笑我,七年独卧西风。
()西风还解过江东。
为报佳期入梦。
——陈东《西江月》4、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杨朴《七夕》5、乞巧楼前乞巧时,金针玉指弄春丝;牛郎织女年年会,可惜容颜永别离。
——唐寅《绮疏遗恨》之针》6、牛郎织女,因缘不断,结下生生世世。
人言恩爱久长难,又不道如今几岁。
眼穿肠断,一年今夜,且做不期而会。
三杯酒罢闭云房,管上得床儿同睡。
——袁去华《鹊桥仙》7、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孟郊《古意》8、桂殿焚香酒半醒,露华如水点银屏。
含情欲诉心中事,羞见牵牛织女星。
——林鸿《投赠张红桥》9、斜軃香云倚翠屏,纱衣先觉露会零。
谁云天上无离离合,看取牵牛织女星。
——贾云华《七夕》10、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11、直须待得玉钩挂,要看牵牛织女星。
——《孟秋七日邀从兄廿五宣义四弟五侄同饮锦园即》12、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七夕》13、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曹松《七夕》14、古别离。
乃有天上牵牛织女星分歧。
至今八万六干会,后会滔滔无止期。
可怜一会才一日,其余无央数日何以消愁思。
古别离,天上犹如此。
人间可例推,设使无会晤,安用苦别离
古别离,长吁嘻
——乾隆《古别离》15、人逢役鹊飞乌夜,桥渡牵牛织女星。
——《鹧鸪天》16、馀霞散绮,明河翻雪。
隐隐鹊桥初结。
牛郎织女两逢迎,□胜却人间欢悦。
一宵相会,经年离别。
此语真成浪说。
细思怎得似嫦娥,解独宿广寒宫阙。
——卢炳《鹊桥仙》17、七月七日风雨多,御桥南望水增波。
鸳鸯自向沙头宿,不管牛郎信若何。
——石珝《七夕》18、银河东达鹊桥西,织女牛郎会晤时。
才得欢娱又离别,相逢拟待隔年期。
——金朋说《七夕吟》19、叶已鸣秋夜渐长,年年织女会牛郎。
——《七夕呈坐间诸友时留平江宿和靖书院次日》20、天上双星有常处,夫为牛郎妇为女。
东西相望自年年,只隔天津一泓许。
耕田匪易织亦劳,不得从容相慰语。
悲哀一掬泪如珠,洒向人间作秋雨。
——龚诩《寓意》21、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朱淑真《鹊桥仙》
求一些:文学作品,学习一些经营流程,管理规范,国际时事,法律常识的书籍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和卓越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提出创作方法上要“莎士比亚化”, 称赞莎士比亚剧作情节丰富,浑然一体,赞许他历史剧中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他以奇伟的笔触对英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历史转折斯的英国社会做了形象、深入的刻画。
1564年4月23日, 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的一位富裕的市民家庭。
他少年时代曾在当地的一所主要教授拉丁文的“文学学校”学习,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技巧与较丰富的知识,但因他的父亲破产,未能毕业就走上独自谋生之路。
他当过肉店学徒,也曾在乡村学校教过书,还干过其他各种职业,这使他增长了许多社会阅历。
18岁时他和一个比自己大8负的农场主女儿结了婚,几年后就做了三个孩子的父亲。
22岁时他离开家乡独自来到伦敦。
最初是给到剧院看戏的绅士们照料马匹,后来他当了演员,演一些小配角。
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先是改编前人的剧三,不久即开始独立创作。
当时的剧坛为牛津、剑桥背景的“大学才子”们所把持,一个成名的剧作家曾以轻蔑的语气写文章嘲笑莎士比亚这样一个“粗俗的平民”、“暴发户式的乌鸦”竟敢同“高尚的天才”一比高低
但莎士比亚后来却赢得了包括大学生团体在内的广大观众的拥护和爱戴,学生们曾在学校业余演出过莎士比亚的一些剧本,如《哈姆雷特》、《错误的喜剧》。
写作的成功,使莎士比亚赢得了骚桑普顿勋爵的眷顾,勋爵成了他的保护人。
莎士比亚在90年代初曾把他写的两首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丝受辱记》献给勋爵,也曾为勋爵写过一些十四行诗。
借助勋爵的关系,莎士比亚走进了贵族的文化莎龙,使他对上流社会有了观察和了解的机会,扩大了他的生活视野,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从1594年起,他所属的剧团受到王宫大臣的庇护,“宫内大臣剧团”;詹姆斯一世即位后也予以关爱,改称为“国王的供奉剧团”,因此剧团除了经常的巡回演出外,也常常在宫廷中演出,莎士比亚创作的剧本进而蜚声社会各界。
1599年莎士比亚参加了伦敦著名的环球剧院,并成为股东兼演员。
莎士比亚逐渐富裕起来,并为他的家庭取得了世袭贵族的称号。
1612年他作为一个有钱的绅士衣绵还乡,四年后就与世长辞。
1 爱的徒劳 莎士比亚 64K 2 奥瑟罗 莎士比亚 72K 3 暴风雨 莎士比亚 53K 4 错误的喜剧 莎士比亚 42K 5 第十二夜 莎士比亚 56K 6 冬天的故事 莎士比亚 66K 7 亨利八世 莎士比亚 72K 8 亨利六世上篇 莎士比亚 65K 9 亨利六世中篇 莎士比亚 74K 10 亨利六世下篇 莎士比亚 70K 11 亨利四世上篇 莎士比亚 69K 12 亨利四世下篇 莎士比亚 73K 13 亨利五世 莎士比亚 81K 14 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 81K 15 皆大欢喜 莎士比亚 60K 16 科利奥兰纳斯 莎士比亚 75K 17 理查二世 莎士比亚 65K 18 理查三世 莎士比亚 81K 19 李尔王 莎士比亚 75K 20 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 68K 21 麦克白 莎士比亚 53K 22 莎士比亚诗选 莎士比亚 137K 23 裘力斯·凯撒 莎士比亚 56K 24 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 莎士比亚 56K 25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莎士比亚 73K 26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莎士比亚 59K 27 维洛那二绅士 莎士比亚 49K 28 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 60K 29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莎士比亚 62K 30 无事生非 莎士比亚 60K 31 辛白林 莎士比亚 80K 32 驯悍记 莎士比亚 59K 33 一报还一报 莎士比亚 58K 34 雅典的泰门 莎士比亚 54K 35 约翰王 莎士比亚 60K 36 终成眷属 莎士比亚 65K 37 仲夏夜之梦 莎士比亚 51K 中国的莎士比亚是: 有两种说法: 一.曹禺(公元1910—1996年),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原名万家宝,字小石。
二.由于汤显祖在东方剧坛上的崇高地位,人们都称汤显祖是“中国的莎士比亚” 参考资料 知识评价 发问者评价: 网友评价: 100% 0% ( 目前有 1 人评价 ) 您的评价: 其他答案 ~~溜溜~~ [伴读书童] 2006-07-07 10:31:27 [检举] 姓名:William Shakes beare 生日:1564年4月26日 职业:戏剧家和诗人 去世时间:1616年4月26日 代表作品:《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性别:男 籍贯:英国斯特拉特福 供职机构: 名言:“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 人物简介: 莎士比亚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他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
马克思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莎氏的作品几乎被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
1919年后被介绍到中国,现已有中文的《莎士比亚全集》。
惠芃舫岩 [太傅] 2006-07-07 10:31:34 [检举]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和卓越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提出创作方法上要“莎士比亚化”, 称赞莎士比亚剧作情节丰富,浑然一体,赞许他历史剧中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他以奇伟的笔触对英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历史转折斯的英国社会做了形象、深入的刻画。
1564年4月23日, 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的一位富裕的市民家庭。
他少年时代曾在当地的一所主要教授拉丁文的“文学学校”学习,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技巧与较丰富的知识,但因他的父亲破产,未能毕业就走上独自谋生之路。
他当过肉店学徒,也曾在乡村学校教过书,还干过其他各种职业,这使他增长了许多社会阅历。
18岁时他和一个比自己大8负的农场主女儿结了婚,几年后就做了三个孩子的父亲。
22岁时他离开家乡独自来到伦敦。
最初是给到剧院看戏的绅士们照料马匹,后来他当了演员,演一些小配角。
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先是改编前人的剧三,不久即开始独立创作。
当时的剧坛为牛津、剑桥背景的“大学才子”们所把持,一个成名的剧作家曾以轻蔑的语气写文章嘲笑莎士比亚这样一个“粗俗的平民”、“暴发户式的乌鸦”竟敢同“高尚的天才”一比高低
但莎士比亚后来却赢得了包括大学生团体在内的广大观众的拥护和爱戴,学生们曾在学校业余演出过莎士比亚的一些剧本,如《哈姆雷特》、《错误的喜剧》。
写作的成功,使莎士比亚赢得了骚桑普顿勋爵的眷顾,勋爵成了他的保护人。
莎士比亚在90年代初曾把他写的两首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丝受辱记》献给勋爵,也曾为勋爵写过一些十四行诗。
借助勋爵的关系,莎士比亚走进了贵族的文化莎龙,使他对上流社会有了观察和了解的机会,扩大了他的生活视野,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从1594年起,他所属的剧团受到王宫大臣的庇护,称为“宫内大臣剧团”;詹姆斯一世即位后也予以关爱,改称为“国王的供奉剧团”,因此剧团除了经常的巡回演出外,也常常在宫廷中演出,莎士比亚创作的剧本进而蜚声社会各界。
1599年莎士比亚参加了伦敦著名的环球剧院,并成为股东兼演员。
莎士比亚逐渐富裕起来,并为他的家庭取得了世袭贵族的称号。
1612年他作为一个有钱的绅士衣绵还乡,四年后就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