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出处
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
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
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苏霍姆林斯基 4.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
——苏霍姆林斯基1.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这样一个信念在我们的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 2.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 3.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
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 4.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
——苏霍姆林斯基 5.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
——苏霍姆林斯基 6.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苏霍姆林斯基 7.要使孩子们从小就懂得和领会到:他的每一步、每一个行动都会在他身边的人——同志、父母、教师和“陌生者”的精神生活引起反响。
只有当他不给别人带来灾难,不欺负和扰乱别人时,才能成为一个生活得平静而又幸福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关于教师研究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
只有当你给你的朋友以某种帮助时,你的精神才能变得丰富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读书的名言
瓦西里·亚力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
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
1918年起至1970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也译作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
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等。
他关于读书的名言有很多:1、“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要求,教师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识上,学生对自己学习上的成绩就越冷淡,学习愿望就越低落。
”2、“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
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
”3、“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
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
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4、“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5、:“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
” 6、只有在受教育者尊重自己的条件下,才可能有自我教育。
学生对自己越是尊重,他对你在道德上的教诲与关于应该如何进行自我教育的指导,就越听得进去,接受得快。
如果学生缺乏自我尊重他对你的教育和规劝就会充耳不闻。
7、道德的自我教育——即激发起学生要当一个好人的愿望,实质上是从自豪感、自尊心、劳动的尊严感开始的,而缺少了这一点,学校、学生集体都是不可思议的事。
8、教师的个性在如何塑造着学生的个性。
……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和陶冶自己学生的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
9、按照“各尽所能”的原则而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能为提高学生集体的智力水平创造有利的条件。
由于实施这一原则,可以使“差生”不失去自信心,使他们逐步地发展起一些智力技巧,而到了一定的阶段上,他们就能在哪怕一门学科上取得好成绩。
10、教育——这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
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哪怕是很小的、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
苏霍姆林斯基有关观察的名言有哪些
1,成家之道,日俭与勤。
——(宋)《林逋省心录》 2,帝宅王家大道边,神马龙龟涌圣泉。
——蔡孚《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二章》 3,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
——李白《江夏行》 4,家庭是第一个源泉,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信念的巨流是从这里开始奔流的。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5,家庭是大自然创造的杰作之一。
——桑塔亚那 6,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康熙 7,黄裳元吉,邦家以宁。
——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歌储宫第六》 8,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李白《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 9,家,在中国,是礼教的堡垒。
——〔现〕老舍《四世同堂》 10,家和贫也足,不义富多扰。
——〔清〕申延《耐俗轩新乐府》 11,家教宽中有严,家人一世安然。
——明·吕得胜《小儿语》 12,家怕先富后贫,政怕先宽后紧。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13,管理一个家庭的麻烦,并不少于治理一个国家。
——蒙泰格尼 1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15,父亲们最根本的缺点在于想要自己的孩子为自己争光。
——罗素 16,家庭是政治社会的原始模型:首领是父亲的影子,人民就是孩子的影子。
——〔法〕卢梭 17,家庭是一项社会发明,其任务是将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
——(美)古德《家庭》 18,芙蓉秦地沼,卢橘汉家园。
——宋之问《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 19,对于亚当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对于亚当的后裔而言,家是他们的天堂。
——伏尔泰 20,家庭应该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
——日。
木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 21,家有不义之财,则伤本。
——《战国策·秦策》 22,浦口多渔家,相与邀我船。
——储光羲《采菱词》 23,鸟自爱巢人爱家。
——英国 24,你将拥有的家庭比你出身的那个家庭重要。
——劳伦斯 25,明智者四海为家--地球是他的壁炉,蓝天是他的客厅。
——爱默生 26,每个人的家对他自己都像是城堡和要塞。
——科克 27,林塘花月下,别似一家春。
——王勃《山扉夜坐》 28,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大禹漠》 29,家有万贯,不如出个硬汉。
——(清)钱大昕《恒言录》 30,家园,世界的乐园。
——德国 31,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王昌龄《浣纱女》 32,任何一只害鸟不会弄脏自己的窝巢。
——英国 33,山川只询物,宫观岂为家。
——张九龄《奉和圣制初出洛城》 34,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
——卢照邻《春晚山庄率题二首》 35,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
——韦应物《园林晏起,寄昭应韩明府,卢主簿》 36,万里依孤剑,千峰寄一家。
——刘长卿《赠元容州》 37,温和的语言,是善良人家庭中决不可缺少的。
——印《摩奴法典》 38,我的房屋对于我如同一座城堡,法律也无法将我从那里赶出去。
——威·斯汤福德 39,我家吴会青山远,他乡关塞白云深。
——陈子良《于塞北春日思归》 40,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
——李世民《过旧宅二首》 41,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俄〕列夫托尔斯泰 42,幸福的家庭,父母靠慈爱当家,孩子也是出于对父母的爱而顺从大人。
——培根 43,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家庭和睦是最幸福的。
——歌德 44,我相信家庭与外界是决然不同的,它可以充满爱,关怀及了解,成为一个人养精蓄锐的场所。
——(美)萨提尔 45,我家柱石衰,忧来学丘祷。
——李昂《题程修己竹障》 46,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47,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张志和《杂歌谣辞·渔父歌》 48,战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乡远。
——王建《杂曲歌辞·辽东行》 49,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清)王豫《蕉窗日记》望采纳,谢谢~
谁有关于教育的名言警句
最好半小时内解决,越多越好。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作者:朱熹教于幼正大光明,检于心忧勤惕厉。
作者:(清)王永彬溺爱享乐酿苦果;勤劳素朴造贤才。
作者:《格言对联》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作者:江泽民只有由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才能保持自由。
作者:杰斐逊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
作者:(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作者:克鲁普斯卡娅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作者: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
作者:R.M.H.劳动最大的益处还在于道德和精神上的发展。
这种精神发展是由和谐的劳动产生的,它应当构成无产阶级社会公民区别于资产阶级社会公民的那种人的特质。
作者:马卡连柯杂草铲除要趁早,孩儿教育要从小。
作者:谚语每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当中,都会有段时间确信:嫉妒是愚昧的,模仿只会毁了自己;每个人的好与坏,都是自身的一部分;纵使宇宙间充满了好东西,不努力你什么也得不到;你内在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你知道能做什么,但是除非你真的去做,否则连你也不知道自己真的能做。
作者:爱默森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
作者:园斯金只有在有良心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中才会产生良知。
良心,就是无数次发展为体验、感受的知识,正是在它的影响下,必然会派生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作者:《格言对联》劳动受人推崇。
为社会服务是很受人赞赏的道德理想。
作者:杜威为子孙富贵作计者,十有九败。
作者:(宋)林逋三人行必有我师 作者:孔子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这样一个信念在我们的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作者:孔明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
……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
作者:洛克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
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
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
作者:培根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
作者:陶行知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 作者:马卡连柯人生欲念千千万,且莫图利忘教子。
作者:字严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作者:孔子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作者:陶行知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作者:杜兰特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作者:《礼记·学记》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作者:陶行知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
作者:席勒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作者:孔子没有一种礼貌会在外表上叫人一眼就看出教养的不足,正确的教育在于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礼和人的高尚的教养同时表现出来。
作者:歌德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他们就会以既在学校内也在学校外都完全拒绝学习而告终。
作者:林格伦十分重要的是,关于祖国的豪言壮语和崇高理想在我们学生的意识中不要变成响亮的然而是空洞的辞藻,不要使它们由于一再重复而变得黯然失色、平淡无奇。
让孩子们不要去空谈崇高的理想,让这些理想存在于幼小心灵的热情激荡之中,存在于激奋的情感和行动之中,存在于爱和恨、忠诚和不妥协的精神之中。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作者:培根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作者:《三字经》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子孙个个贤。
作者:《增广贤文》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完全由教学人员来决定。
作者:列宁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作者:孟子教育是国家的主要防御力量。
作者:伯克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教子功夫:第一在起家,第二在择师。
作者:(清)陆世仪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
作者:(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
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 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作者:斯宾塞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作者:乌申斯基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
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
哪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
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幼是定基,少是勤学。
作者:(明)洪应明“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 作者:陶行知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作者:陶行知教师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
它的事业,从表面来看虽然平反,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之一。
作者:乌申斯基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
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
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我们不需要死读硬记,我们需要用基本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
作者:列宁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受教育懂得焚毁遗嘱,做一个体面的人,为人所爱,受人敬重,而不是去做一个屡犯的偷表贼,受到法律对五种情状的加重处罚,解赴格雷伏刑场处死,受人憎恨和名誉扫地。
作者:巴尔扎克荣誉感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因而只有那些禀性高尚积极向上或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具备。
作者:爱迪生美的事物在人心中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的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喜悦 作者:车尔尼雪夫斯基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
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作者:陶行知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作者:爱因斯坦“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 作者:爱因斯坦教子教孙须教义;积善积德胜积钱。
作者:《格言对联》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作者:《礼记·学记》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
作者:(元)关汉卿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作者:第斯多惠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
),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作者:陶行知精神空虚,思想枯竭,志趣低下,愚昧无知等,绝不会焕发和孕育出真正的爱。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
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
作者:雨果美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东西,犹如生活之需要阳光。
美育是培养健全的人不可缺少的教育,犹如维生素之于生命。
作者:diyifanwen.com收集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
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
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作者:斯宾塞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
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作者:陶行知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作者: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教学的最高的、最后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 作者:赫尔巴特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作者:(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作者:爱因斯坦真正的教育者不仅传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学生传授对待真理的态度,激发他们对于善良事物受到鼓舞和钦佩的情感,对于邪恶事物的不可容忍的态度。
作者:(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学校的理想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在智力方面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
愚蠢的人对社会来说是危险的,不管他们受过哪一级的教育。
作者:(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 作者:詹·拉·洛威尔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 作者:欧文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
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独。
作者:徐特立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
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
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富贵之家,爱子过甚,子所欲得,无不曲从,一切刑祸从此致矣。
作者:(清)陈宏谋思想是行动的基础,它把青年拉向一方面去,而生活和利益的实际要求把他们拉向另一方面去,在大多数情况下,生活总是占上风的,于是,大多数受教育的青年人经过了一段热烈的青春迷恋时期之后,就走上了已经踏平的道路,而且渐渐走得习惯了。
作者:柯罗连科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作者:陶行知物质精神;切忌娇惯。
作者:《格言对联》我们有无产阶级道德,我们应该发展它,巩固它,并且以这种无产阶级道德教育未来的一代。
作者:加里宁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作者:陶行知没有情感, 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 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作者:第斯多惠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
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
作者:张载“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 作者:陶行知盘基广大高原之上的一个高峰;假如把喜马拉雅山建立在河海平原上,八千公尺的高峰是难以存在的,犹如无源之水易于枯竭的。
作者:徐特立(现代教育家革命家)引自《徐特立教育文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作者:《礼记·学记》决定经济向前发展的并不是财富强,他们只决定媒体、报纸、电视的头条,真正在GDP中占百分比最大的还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创新的中小企业;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也不是少数几个明星式的CEO,而是更多默默工作着的人,这些人也同样是名不见经传,甚至文化程度教育背景都不高,这些人中,有经理人、企业家,还有创业者。
作者:彼得·德鲁克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作者: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礼记。
学记》没有哪种教育能及得上逆境。
作者:diyifanwen.com收集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作者:萨克雷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
作者:卢梭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作者:梁启超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
作者:马卡连柯天赋的力量大于教育的力量 作者:伏尔泰不贰过 作者:孔子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
作者:陶行知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则要看他的处世为人是否道德无亏,能否作社会的表率。
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为他的学校工作的主要部分。
作者:裴斯泰洛齐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
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 ,我叫它猪栏式的理想。
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作者:爱因斯坦父亲和母亲是如同教师一样的教育者,他们不亚于教师,是富有智慧的人类创造者,因为儿子的智慧在他还未降生到人间的时候,就从父母的根上伸展出来。
作者:(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我对两种对立的教育方法思考过好多次:一种是人们力求保持学生的天真,将天真与无知混淆起来,认为避开被认识的恶不如避开未被认识的恶;另一种是待学生一达到明白事理的年龄,除了那微妙的叫人害羞的事以外,就勇敢地把恶极其丑陋地、赤裸裸地给他看,让他痛恨它、避开它。
我认为,应当认识恶。
作者:巴莱拉上帝不能处处都在,于是他便创造了母亲。
作者:谚语胃病总是由于贪吃。
疳积病是上帝派来教育胃的。
并且你们应当记住这一点:我们的每一种欲念,甚至包括爱情在内,也都有胃口,不可太饱。
作者:佚名“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 作者:《礼记》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作者:第斯多惠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作者:陶行知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爱”,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对人们积极的爱。
这种儿童道德教育的基础,应在家庭中奠定。
儿童对母亲的爱是从母亲对婴儿的热爱及其满足于身体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要素,则有待于学校教育。
教师对儿童也应当具有父子般的爱,并把学校融化于大家庭之中。
作者:裴斯泰洛齐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作者:陶行知人之初生,不食则死;人之幼稚,不学则愚。
食以养其生,充之使长;学以养其良,充之至于圣照、贤人。
作者:(清)戴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 作者:卢梭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作者:托尔斯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
作者:徐特立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康的精神。
作者:洛克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作者:李贽劳动的崇高道德意义还在于,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对事业的无私热爱和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同志的志愿。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