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克里孟梭,相劳合.乔治,威尔逊称为巴黎和会三巨头
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缔结和约的分赃会议。
参加巴黎和会的国家有27个,与会的各国代表1000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人,各类工作人员1万多人,中国是战胜国,也派出了外交总长陆徵祥、驻美公使顾维钧等5名“全权代表”参加。
和会涌现了克里孟梭、劳合·乔治、威尔逊、奥兰多、牧野、顾维钧等六位风云人物,其中克里孟梭、劳合·乔治和威尔逊成了和会的主宰,被称为巴黎和会“三巨头”。
一战后召开了什么会议 结果是什么
搜索词条╳巴黎和会[bā lí hé huì]更多图片(13张)巴黎和会是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的会议。
这个和会是胜利国举行的和会,又是个大国操纵的和会。
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主导了和会的进行。
和会上签订了处置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奥、匈、土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
它们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
会议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重塑现实政治格局,遏制德国等战败国以及苏俄,与此同时又通过筹组国际联盟来企图建立理想的国际外交规范。
中文名:1919年巴黎和平会议外文名:Paris Peace Conference, 1919参加国家:英,法,美,意,日等32国人数:1000多人;全权代表70人重要人物:劳合·乔治,克里孟梭,威尔逊结果:签订《凡尔赛和约》,成立国联性质:讨论战后问题的国际会议分享会议内容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1918年11月11日凌晨5时,巴黎东北贡比涅森林的雷通车站。
德国以外交大臣为首的代表团走上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乘坐的火车,签订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的条约。
停战的条约是十分苛刻的,它包括:14天内德军撤出在这次战争中占领的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的领土,还有在普法战争中所占领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以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废除普片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交出巡洋舰、战斗舰、驱逐舰、潜水艇234舰,空军全部飞机,500门大炮和大量枪支弹药;德国交出316.8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德国拿不出这么多,后一再削减,成为7.14亿美元);德国要交出性能完好的火车头5000个,车厢15万个,卡车5000辆德国交出全部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总的来说,德国失去了三分之一的领土,十分之一的人口(这些人的一部分后来成为纳粹的狂热支持者1919年1月18日,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召开了分赃的丑剧——巴黎和会。
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有1000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人,后改为“四人会议”,即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意大利首相奥兰多。
后因意大利在大战中作用不大,贡献几乎是负的,本国底子又薄,被英法冷落一边。
所以实际上又变为“三人会议”,他们是巴黎和会的三巨头,也是主宰者。
在会议过程中,三巨头各怀鬼胎。
英国:希望得到海上霸权,殖民霸权,而且希望欧洲大陆各国实力均等,即大陆均势。
法国:希望得到欧陆霸权。
美国:世界霸权。
于是,很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每一个国家都会与另两个国家互为对手,而又都能与另两个国家的任意一个联手。
所以,这场会议足足开了5个多月。
为了索取战败国的赔款,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吵得不可开交。
“你们法国拿50%,我们英国得30%,怎么样
”“不行,绝对不行
这次大战,法国损失最大,我们应该得58%。
”“太过份了,我们不同意。
”“那我们也不同意。
”已经78岁的克里孟梭,虽已满头白发,但仍像只野兽般凶猛,真不愧他的“老虎总理”的外号。
而劳合·乔治也百般纠缠,一点儿都不牺牲自己的利益。
美国总统威尔逊只好在英法之间周旋,忙着打圆场:“我们美国一分钱都不要。
你们两国都牺牲些,让别的国家也得点好处,法国得56%,英国得28%,这样可以吗
”克里孟梭厉声喊着:“可以。
但法德边界得以莱茵河为界:除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外,德国的萨尔区也归我们
”如果法国得到萨尔区,就意味着他控制了欧洲最重要的军事工业区,将来可以在欧洲大陆称王称霸。
对这点,英国和美国当然不同意。
他们从1月吵到4月,谁也不肯让步。
威尔逊和克里孟梭都以退出和会来要挟对方。
三个人经过无数次的争执和讨价还价后,终于有了结果:英国得到了国际联盟所规定的委任统治制度下拥有1000万人口的领土,法国得到750万人口的地区,包括阿尔萨斯、洛林、萨尔(法国只许占有萨尔15年,之后归还德国),日本也得到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而美国的“门户开放”原则也得以通过,美国的商品与资本可以进入这些地区,实行机会均沾,大家都有好处分享。
除分赃外,巴黎和会还有别的议程。
主要是:密谋扼杀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决定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
筹组国际联盟来反对列宁创建的共产国际。
国际联盟指挥各国反动派向革命人民进行血腥镇压,同时重新瓜分德国原有的殖民地。
6月28日是巴黎和会的最后一天,也是全体战胜国在和约上签字的一天。
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代表没有出席会议,拒绝签字。
结果签定了不平等的《凡尔赛和约》。
一、总览《凡尔赛条约》
为什么一战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叫“老虎总理”
因为其言语刻薄,手腕强硬,所以被送绰号 老虎
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是谁杀的
没有被杀啊
巴黎和会是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的会议。
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主导了和会的进行。
乔治·克列孟梭(1841年9月28日—1929年11月24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理,法国近代史上少数几个最负盛名的政治家之一。
介绍一下 法国在一战时的那位“老虎总理”
巴黎和会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国联盟约》以及会后对其他战败国的和约,以条约法律形式,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一般关系与制度,即所谓凡尔赛体系。
其目的是想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完成的重新瓜分世界的成果巩固下来,组织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的武装干涉、经济封锁和颠覆破坏活动。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该体系危机四伏,至20世纪30年代终于彻底崩溃。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以处置战败国德国为中心的巴黎和会,中国应邀参加。
这次和会尽管充满了帝国主义的大国强权政治,但对具有战胜国身份的中国,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由于是战胜国,中国便有了讨价还价的资本,有了胜者的心理、胜者的口吻。
中国外交官在和会上争之急、辩之激,洋洋洒洒,有理有节,慷慨激昂,高声扬眉,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外交才能和水平,令人刮目相看,重塑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二)由于是战胜国,《凡尔赛和约》中规定了一些有利于中国的条款,如废除德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取消中国向德国的辛丑赔款,归还山东以外的租界地等;对奥和约,又使中国加入国联并被选入国联行政院。
三)由于是战胜国,中国的合理要求便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和同情。
四)由于是战胜国,中国的合理要求一经拒绝,便成为一种正常情感无法接受的现实,人民从希望的巅峰跌入失望的深谷,一种被出卖、被蔑视的民族愤怒于是爆发出来。
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五) 就意大利而言,她在一战时加入协约国是因为英,法,俄三国答应意大利在战後给予阜母及达尓马西亚,但在和会中没有提及。
令她大为不满。
令日後法西斯主义者墨索里尼兴起提供了口实,主张对外扩张。
此外,和会中战胜国偏袒日本将中国山东给予日本,助长侵略野心,于1930年代在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
克里孟梭法国总统 1.18发生了一个什么事件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在凡尔赛宫召开。
美国总统威尔逊、和左右着大会的进程。
4月29日,德国代表团应召到达凡尔赛,接受和约文本。
5月7日,在代表战胜国交付和约草案时宣称:“清算的时候到了。
你们向我们请求和平。
我们同意给你们和平。
现在我们就把这项和约的文本交给你们。
”不许德国代表对草案作任何口头上的争辩,只许在15天的期限内提交书面意见。
接着,又接连对德国施加压力,并以武力相威胁。
这样,摆在德国当局面前的两条路,一是无条件签署和约,一是准备重新作战,而后者对德国来说无异于自投绝路。
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6月23日下午德国政府被迫决定无条件接受和约。
6月28日,德国代表在凡尔赛宫正式签署了对德和约,即。
图为签字时的情景。
签字地点在。
坐在桌子中间的三个人,一个是威尔逊(手持文件者),一个是(留着浓密的胡子),另一个是(坐在克里孟梭的旁边)。
他们注视着正在桌上签字的德国代表。
这是一幅油画。
,乔治 (1841——1929) 法国激进党政府总理,生于旺代省帕勒德河畔穆伊勒龙一个无神论的者的家庭;先学医,后在巴黎的蒙马特尔区定居,1870年任该区区长,时期死里逃生。
1876~93年他是众议院激进党议员,1902~20年为代表瓦尔省的参议员。
他说话言词刻薄,辩论时唇枪舌剑,树敌多于结友。
先以“倒阁能手”,后来又以“老虎”而著称。
他与一个美国人结婚,后又分手,这种不幸的婚姻使他更加愤世嫉俗。
他直到1906年3月才担任政府职务,当时被任命为内政部长,7个月后任总理。
他的政府执政两年零9个月,是第三共和国时期第二个执政最长的政府。
第三共和国的特点是对社会主义者进行猛烈攻击,井试图阻止罢工的蔓延。
1914~17年对军事上的无能和失败主义进行了直言不讳的批评。
1917年11月他任一个由不知名的人物组成的政府的总理,他称这些人是“拯救朱庇特神殿的一群傻瓜”。
他的不屈不挠的勇气把法国人团结在一起,经受住了1918年3月的沉重打击,使他得以领导整个国家在当年11月取得胜利。
对他来说,决定政策的是个人的气质而不是空洞的原则,他是一个爱国者和战士,而不是一个建设性的政治家。
他从实际出发,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持怀疑态度,激怒了理想主义的伍德罗·威尔逊,而在法国,人们都觉得他对德国太宽大为怀了。
这种批评加上一些政治家对他的擅权表示不满,使他于1920年1月退出政界。
他在退休之后仍担心德国会东山再起,甚至预言1940年将是最危险的一年。
他的回忆录以《胜利的光辉和痛苦》为书名,充分说明了他的.
关于维护自己和组国尊严的故事(100字以内)
一定要争气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
他出生在浙江鄞县一个偏僻的山村里。
因为家里穷,他一面帮家里做农活,一面跟父亲念点书。
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
他文化基础差,学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
校长要他退学或降级。
童第周再三请求,校长才勉强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
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
每天天不这,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
夜里,同学们都睡了,他又到路灯下面去学习。
值班老师发现了,关了路灯,叫他进屋睡觉。
他趁老师不注意,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面去看书。
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的功课终于赶上来了,各科成绩都不差,数学还考了100分。
童第周看着成绩单,心想:“一定要争气。
我并不比别人笨。
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 童第周28岁的时候,得到亲友的资助,到比利时去留学,跟一位在欧洲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学习。
一起学习的还有从别的国家来的学生。
旧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同学。
童第周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几年来,那位教授一直在做一项实验,把青蛙卵的外膜剥掉。
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实验,需要熟练的技术,还需要耐心和细心。
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那位教授自己做了几年也没有成功。
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终于做成功了。
那位教授兴奋地说:“童第周真行
”这件事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办。
童第周激动地想:“一定要争气。
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
外国人认为难办的事,我们中国人经过努力,也能办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