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名言 > 圣母玛利亚的名言

圣母玛利亚的名言

时间:2017-08-07 02:54

圣母玛利亚说过哪些名言

「从今以后万世万代要称我有福」(路:一,48)的母亲现在身灵同在天堂安享荣福,她正是教会将来圆满结束时的预象与开端;同时,在此人世,她给旅途中的天主子民明白指出确切的希望与安慰,直到主的日子来临的时候(参阅伯后:三,10)。

歌德名言:永恒的女性,指引我们向前。

这句话啥意思

路1:39-56圣母玛利亚的肉身复活升天,本来就是一件极其合理的事情:其一:因为圣母既无原罪,又无本罪,所以就不应该叫她的肉身腐烂在灰土中之中,她既然是为了更相似耶稣而死的,那么,天主就应该叫她为相似耶稣而复活。

其二:吾主耶稣的人性,圣体圣血既然是由玛利亚的净血化成的,因此耶稣也决不能让自己的圣身如同别的肉身一样,腐烂在灰土之中,因此他必定该叫圣母的肉身如同自己一样,三日后再得到复活的恩典。

其三:圣母玛利亚既然是耶稣降生的母亲,难道全能的天主能忍得叫自己的母亲的肉身,腐烂在灰土之中吗

这是太不近乎人情的。

同时圣母升天的道理,也是教会一端信德的道理。

是万不能疑惑的。

今天过此瞻礼,我们愿做圣母的一位真正敬礼者,便不能不效法她的圣德:第一:要效法她对于天主的爱情:就是首先要放弃自己的私意,放弃对于人世间的一切私爱,因为圣经上说:“你们不能侍奉天主,也侍奉金钱”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效法她爱人的精神,就是为了帮助别人的神形困苦,不怕牺牲自己,要无条件的为人类服务,不是希望他们来报答我们,而只是因为这是天主的圣意,吾主耶稣就是这样,为了救赎人类,甘心死在十字架上,圣母玛利亚为了补赎我们的罪过,也就无条件的帮助耶稣完成了救世的工程,其三:要效法她的忍耐;就是要喜喜欢欢地背负天主放在我们肩膀上的十字架,世间的一切遭遇,既然都有天主上智的掌管。

我们便应该完全仰合天主的圣意,就如同圣母玛利亚,当时站在耶稣的十字架下,眼看她的唯一圣子莫可名言的痛苦,但她却没有说过一句抱怨天主的话。

我们一生能尽力效法圣母,改善我们的超性生活,才是一个真正敬礼圣母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天主喜欢的人。

天主,愿我们效法圣母的德表,以谦逊和服从的心常常答复祢的召唤,将来与她一起在天国享受永福。

为什么说圣母玛利亚有特恩而无原罪

,又称始胎、圣母始胎无染原罪,是天主教有关的教义之一,正式确立于1854年12月8日。

和几乎所有的新教教派,都不接受这个教义。

天主教相信耶稣的母亲玛利亚,在灵魂注入肉身的时候,即蒙受天主的特恩,使其免于原罪的玷染。

在宣告“”成为“当信的道理”的(Bulla Ineffabilis Deus)通谕中,教宗庇护九世宣告:“ 为了尊敬圣而不分的圣三,为了光荣、点缀天主之母(圣)童贞(玛利亚),为了广扬公教会信理、以及促进基督徒的虔敬起见,我们用我们的主的权威,用真福伯多禄与保禄二位宗徒的、以及我们的权威,宣布、公告、并定断那教会所坚信的:荣福童贞玛利亚,曾因全能天主的圣宠和特恩,看在人类的救主的功绩分上,在其受孕之始就被保护,未受原罪的任何污染。

”天主教神学家董思高宣称:“”并不意味着无需获得基督的救赎,而是在天主的特殊干预下,预先获得了基督的救赎。

在第491条,也有类似的表述。

天主教也据此认定圣母玛利亚是首位被救赎者。

如同三位一体的神学思想一样,圣母玛利亚是否玷染原罪,上没有直接的、明确的论述。

但是,“圣母无染原罪”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宣称具有圣经依据。

在教父时期,拉丁教父奥斯定认为:圣母虽无本罪,但仍受原罪玷染。

奥斯定的这个观点,被包括圣伯尔纳铎、圣多玛斯在内的许多神学家采信。

虽然当时也有人认为圣母无染原罪,但影响不大。

十五世纪,方济会会士开始提倡“圣母无染原罪”学说。

1439年,方济会会士成功使巴西里地方会议接纳这个神学思想。

1472年,曾担任方济会总会长的教宗西斯多四世出版神学著作《论圣母始胎,反对伦亚那一位圣衣会士的谬说》,公开支持“圣母无染原罪”学说。

四年后,他又颁布(Cum Prae-excelsa)典章,批准敬礼无原罪圣母的日课,并且向参与该项敬礼的信徒颁发大赦。

1483年,教宗西斯多四世颁布(Gravi Nimis)典章,宣布将宣称“圣母无染原罪是异端”的人逐出教会,但是同时也对宣称“圣母有染原罪是异端”的人予以批评。

1567年,教宗庇护五世颁发《从一切困苦中》(Bulla Ex Omnibus Afflictionibus)诏书,谴责杜伯依(Michael du Bay)等人。

杜伯依的罪状之一,就是他宣称“除了耶稣,谁都玷染原罪,玛利亚也不例外”。

此后的教宗,包括保禄五世、额我略十五世、亚历山大七世、亚历山大八世都倾向于圣母无染原罪。

1621年,方济会总会议决定奉无原罪圣母为方济会主保。

当时,“圣母无染原罪”尚未成为正式的教义。

1841年4月,香港监牧区成立。

同年6月,主教座堂奠基,定名圣母无原罪主教座堂。

当时,“圣母无染原罪”仍未成为正式的教义。

1854年12月8日,教宗庇护九世发布《莫可名言之天主》(Bulla Ineffabilis Deus)通谕,正式宣告“圣母无染原罪”为“当信的道理”。

自此,“圣母无染原罪”正式成为天主教教义的一部分。

1858年,法国露德的一位乡村女孩伯尔纳德声称看到圣母显现,并且听到圣母自称“始胎无玷者”。

天主教会承认这个私人显现的真实性。

维吉尔有哪些著作

说起巴黎圣母院,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又名《钟楼怪人》。

的确,这部由维克多·雨果创作的小说不仅成就了作者本人,更使得巴黎圣母院这座历史悠久的教堂建筑名扬天下。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矗立在塞纳河中西岱岛的东南端,位于整个巴黎城的中心。

教堂的第一颗基石是1163年奠下的,它是由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在之后建造过程中一共更换了四位姓名不可考的建筑师,历时180多年,直至1250年才真正落成。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石头建筑,它的建造全部采用石材,在世界建筑史上,被誉为一级由巨大的石头组成的交响乐,雨果也在《巴黎圣母院》中将其比喻为“石头的交响乐”。

巴黎圣母院是巴黎第一座哥特式建筑,它开创了欧洲建筑史的先河。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而圣母院最闻名的就是它突破了以往传统教堂建筑的外形粗笨、呆板的束缚,采用了华丽的建筑外形和精美的雕塑装饰,增加了外观艺术装饰。

同时,教堂内部也做了很大的改进。

传统教堂的内部昏暗、窄小,而巴黎圣母院扩大了内在空间。

壮观的深度,长达35米的柱石支撑着巨大的拱顶,阳光透过彩色大玻璃窗投射进来,将教堂内部照耀得一片雪亮。

圣母院坐东朝西,正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

它被壁柱和三条装饰带分为九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个透视门,站在塞纳河畔,远眺高高矗立的圣母院,巨大的门四周布满了雕像,一层接著一层,石像越往里层越小。

门洞上方就是所谓的“国王廊”,上有分别代表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国王的二十八尊雕塑。

大门上雕刻也是精巧无比,多为描述圣经中的人物。

大门正中间是一幕「最后的审判」,中柱上的耶稣在“世界末日”宣判每个人的命运,一边是“灵魂得救者”升入天堂,一边是被推入地狱的罪人。

左右两边各另设 一个大门,左侧大门刻的是圣母玛利亚的事迹,其雕刻之精美,格调之雄浑居三门之冠。

右侧刻的则是圣母之母-圣安娜的故事,每一个雕塑作品都层次分明,工艺精细。

在所有的柱子都挺拔修长,与上部尖尖的拱券连成一气。

中庭又窄又高又长。

从外面仰望教堂,那高峻的形体加上顶部耸立的钟塔和尖塔,使人感到一种向蓝天升腾的雄姿。

教堂内部结构严谨,却极为朴素,几乎没有什么装饰。

走入圣母院内,右侧安放一排排烛台,数十枝白烛辉映使院内洋溢著柔和的气氛。

大厅里,门与门相套,逐层后退,形成典型的尖圆拱券。

无数的垂直线条引人仰望,数十米高的拱顶在幽暗的光线下隐隐约约,闪闪烁烁,加上宗教的遐想,似乎上面就是天堂。

于是,教堂就成‘与上帝对话’的地方。

坐席前设有讲台,讲台后面置放三座雕像,左、右雕像是国王路易十三及路易十四,两人的目光一块儿望向中央圣母哀子像 (Pieta) ,耶稣横卧于圣母膝上,圣母神情十分哀伤。

大厅可容纳9000人,其中1500人可坐在讲台上。

厅内的大管风琴也很有名,共有6000根音管,音色浑厚响亮,特别适合奏圣歌和悲壮的乐曲。

曾经有许多重大的典礼在这里举行,例如宣读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赞美诗,又如197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的葬礼等。

在这高旷、明亮、可容纳近万人的教堂大厅里,聆听着数千根音管的大管风琴奏出的庄严的圣歌、唱诗班的祈唱和牧师不紧不慢的布道,人们仿佛超拔与尘埃之外,心凝神释,与上帝融为一体了。

圣母院的第二层楼就是著名的玫瑰花形的大圆窗。

哥特式建筑的另一特点就是取消了台廊和楼廊,增加了侧廊窗户的面积,甚至整个教堂都采用大面积排窗。

这些窗户既高且大,几乎承载了墙体的功能。

圣母院的花窗还应用了从阿拉伯学来的彩色玻璃工艺,拼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

花窗玻璃以红蓝二色为主,色彩斑斓,但这可不仅仅是装饰,这富丽堂皇的彩色玻璃刻画著一个个的圣经故事。

由于以前的大多数民众不识字,这些图像正好方便以前的神职人员来做传道之用。

院内摆置很多的壁画、雕塑、圣像,因此前来观览的游客络绎不绝。

要享受独自一人片刻的宁静,不妨上去圣母院第三层楼,也就是最顶层,雨果笔下的钟楼。

圣母院的正面有一对钟塔,两座钟塔高69米,由一条装饰精美的走廊连接。

南钟楼有一口重达13吨的巨钟,北钟楼有一个自上而下的石头楼梯,由387个台阶组成。

中庭的上方有一个高达百米的尖塔,塔尖补充了花窗上方的空白,并与建筑的正面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平面对称图形。

登上钟楼的最高处,游客可以尽赏巴黎美景。

巴黎圣母院广场上有法国公路网 “零起点 Point zero”的标志,这就意味着从巴黎到什么地方有多少公里,就是从这个“原始点”开始测量的;从什么地方到巴黎有多少公里,也是指的到达这个“圆点”的距离。

可以说,法国巴黎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以岛上的巴黎圣母院为起点而发展起来的。

集宗教、文化、建筑艺术于一身的巴黎圣母院一直是法国宗教、政治和民众生活中重大事件和举行典礼仪式的重要场所。

在法国人心目中,巴黎圣母院十分亲切。

每逢星期日,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做弥撒,听音乐。

教堂里演奏的著名作曲家的作品和庄重的宗教音乐,吸引了多少游人和宗教信徒。

圣母院不仅是古老巴黎的象征,更是法国人民的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正如雨果在《巴黎圣母院》的那段名言:“这座可敬的历史性建筑的每一个侧面,每一块石头,都不仅仅是我国历史的一页,而且是科学史和艺术史的一页。

”它不仅“写出了人类的世界通史”,而且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石头制造的交响诗”。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