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这样一句话吗?“生在苏州,死在柳州,食在广州。“食在广州”众人皆知,色香味俱全的粤菜吸引着世人的味蕾。
谈到广州的饮食习俗,“早茶”是粤式饮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的日常问候之一,是一句:你叹嘘茶未(你喝茶了吗)?可见广东人对饮茶的偏爱。
我们家人几乎都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奶奶作为“老广州”,无论春夏秋冬,只要有空,每隔几天就要叫上姑姑姑丈或其他好友,齐聚在茶楼“饮早茶”。我小的时候,奶奶每逢我受到表扬或有好成绩时,都会带我去喝早茶以资奖励,而在广州出生长大的我对早茶也是“情有独钟”。
“叹”早茶,茶水糕点必不可少。步入热闹非凡的茶楼,空气中弥漫着点心的诱人香气,一笼一笼的虾饺、烧卖、叉烧包,还有一盘一盘的特色小吃,一碗一碗的美味粉面……点心的种类丰富,大多小巧精致,令人食欲大增。每次去喝早茶。水晶虾饺是我必点的东西。白色薄薄的饺子皮里包着红红的鲜虾肉,一副“白里透红”的'诱人模样,怎么不叫人食欲大增?蛋挞、牛肉烧卖也是我的最爱,每次喝早茶我都吃得肚子胀胀的,但嘴里还想吃。
广州人有所谓“三茶两饭一夜宵”的习性,从清晨的“叹一盅两件”(茶、点心)到夜深的“食宵夜”,都显示出广州人“以食为先”的生活风格。广东人可以不讲究穿,但不能亏了嘴巴。生活在广州这个美食集聚之地,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但我也常呶道:广州人真会吃啊!
1、广州:
煲汤圆杀鸡鸭。“冬大过年”、“肥冬瘦年”是广州人从小听到大的谚语。广州人过冬至,通常会煲汤圆、杀鸡杀鸭,跟家人一起围坐着吃顿丰盛大餐。
2、佛山:
蒸“松糕”。松糕有高升大发的好意头,所以蒸松糕也是不能少的。
3、顺德:
围炉。打边炉实际为打甂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肴。在顺德,一家人围坐打边炉过冬至,寄托着团团圆圆、暖暖和和过好这个冬的期许,盼一家人平安健康,共迎春节!
4、中山:
食“水榄”。中山的“汤圆”并不圆,像橄榄状,故称“水榄”。馅料通常是莲蓉或绿豆沙,再加入一些菊花肉。
5、阳江:
“咸汤圆”。阳江人过冬至,会做当地的特色传统美食—咸汤圆,寓意“一家团圆、美满幸福”。阳江人把汤圆称为“圆子”,和普通汤圆不一样,馅不是包在汤圆里面,而是把汤圆切成粉粒,汤圆馅放汤里煮开,闻到香味后,再放汤圆一起煮。
6、梅州:
“酒煮羊肉”。客家人称冬至为“过冬”,按照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好好地吃一顿”。冬至前后,梅州客家人都喜欢吃羊肉煮酒,认为在冬至时节食用对身体大有裨益,因此酒煮羊肉成了客家人的冬至时令美食。此外,这一天酿造娘酒也是梅州地区最重要的习俗之一。这习俗已传承上千年,至今仍盛行不衰。冬至当天一大早,许多村民都在家中忙着酿造客家娘酒。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
7、东莞:
做“冬团”。冬团是道滘群众在冬至时节(俗称“做冬”)必吃的一样传统食品,由糯米皮和馅两部分组成。冬团的馅通常以眉豆为主要原料,还会加入花生等材料,分甜咸两种口味。做好的冬团需要用油刷一遍,然后用蕉叶垫好放在蒸笼里蒸熟。
8、惠州:
艾角。艾角,是广东一带的汉族传统小吃,属于粤菜系。制作艾角的主要原料是艾和糯米粉。制作“艾”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先取本地野生艾草,用开水煮后用竹筲箕背擦磨成绒状,制成食用艾。之后混合米粉做成粉皮,以咸、甜各料做馅包成角状。惠州过冬食用的艾角多采用咸料,传统用料多为萝卜丝、猪油渣、虾头、五香粉等,蒸熟即可食用。
9、汕尾:
冬节鸽。冬节鸽又称冬节蛤、冬节粿,是流行于广东汕尾一带的汉族小吃,一般到冬至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做,因其形状与蛤蜊的肉相似,故取名为”冬节蛤“,又由于方言的”蛤“和”鸽“同音,而后部分不清楚的以为是”鸽“,所以又叫冬节鸽;是广东海陆丰特色小吃代表,至今已经成为汕尾日常食品。
10、潮汕:
冬节圆。潮汕地区民谚云:“冬节大如年”、“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潮汕人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当作团圆节。潮汕的人们吃了冬节圆后,还要在家宅的门、窗、桌、橱、梯、床等显眼处粘附两粒冬节圆,甚至渔家的船首,农户耕牛的牛角,果农种植的果树也不例外。
11、湛江:
煮姜饭。湛江吴川吃煮姜饭。姜饭是畲族的风味小吃,部分畲族群众于春耕时有吃姜饭习惯。姜饭制作方法是先将锅烧红放入少许食油,然后倒入捣碎的姜末,炒片刻,加入水、盐以及大米(糯米、梗米均可)焖熟。姜饭具有味辣、香的特点,有消除疲劳作用。
12、河源:
吃萝卜粄。俗话说“冬至大过年”,对于客家人来说,冬至是一个大节日,每家每户过冬至都做足了准备,其中,萝卜粄是最具客家风味的冬至食品,在客家人的餐桌上必不可少。对河源人而言,对于萝卜粄的回忆,就会想起每逢冬至节日与奶奶和妈妈围在灶头捏萝卜粄的情景,萝卜粄的制作手艺,多是女性在传承贤惠的客家女人,大多都会制作萝卜粄,她们都是从自己的母亲那里学会捏萝卜粄。
13、江门:
腊味糯米饭+咸汤圆。江门人冬至的习俗,有吃糯米饭、汤圆的传统。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都暖笠笠(广东音,nuanlala)。汤圆,则象征着团圆,就像北方人喜欢吃的饺子,都是一个圆圆满满的象征。
14、云浮:
汤圆+糯米饭。汤圆和糯米饭也是云浮冬至最常吃的美食,寓意温暖、团圆,从年头到年尾都“暖粒粒”。
15、珠海:
咸汤圆。冬至所食汤圆要是咸的`,叫“咸汤圆”,以沙葛、猪肉、虾米做馅,配鸡汤,味道“冇得弹”。
16、深圳:
汤圆。深圳是一座年轻的移民城市,自然也带来了全国各地的冬至饮食习惯,但吃汤圆相对还是比较普遍的冬至饮食习俗。
17、清远:
水圆糍。清远好像很少吃汤圆,他们吃的是水圆糍。水圆糍是没有馅的糯米团用鸡汤、鹅汤来煮,香甜软糯,在牙齿间蠕动,味道鲜美。
18、茂名:
菜包籺。菜包籺馅料和煮籺是相同的,不过包成球形的包子状,然后用干净烫熟的大片生菜叶包住,再放进籺篮蒸熟,无须用汤煮。蒸熟后有韧性的籺身包在柔软的菜叶里,入口另有一番风味。做籺吃籺是茂名人过节至最古老、最传统,也是必不可少的习俗。茂名各个地方的籺都有自己的特色。比较普遍的是:煮汤籺、芥菜包、薯包籺、木薯煎籺、艾籺等等。
19、韶关:
腌肉酿酒+糍粑。从冬至开始,韶关人也开始了腌肉酿酒的工作。他们把猪肉腌制,用糯米蒸酒,为过年做好准备。糍粑是韶关的特色小吃,由糯米、芝麻、白糖所制,味道香甜可口。看了以上广东各地冬至的美食后,你打算冬至吃什么啊?你最喜欢的冬至美食有哪些?
心情的日志一
我,就是万千大众中以为普普通通的一员,既没有光鲜的外貌,也没有惊艳的才华,更没有显赫的家世。走在人群中,不会 被看到的那一个人,这就是我。一个普普通通的我。
1997年2月12,我出生了(PS:我之前一直以为我是96年出生的,因为我看见户口本是96年的,结果我妈跟我说你是97年的,其实我挺希望我是96年,因为我是农历2月12日下午6:06出生的,重六斤六两,数字超级好,都是我是有福的人。),因为是女生,我被嫌弃了,为什么被嫌弃呢,相信很多农村的孩子都知道重男轻女的思想在老一辈是多么的根深蒂固。
我听我外婆姨妈他们说,我出生的时候,我小姨骑着自行车去跟我爷爷奶奶说,因为我嘛嫁的离开娘家有点远,到我家的时候都已经下午了,结果我奶奶说了一句,又是女儿,其他啥也没说,也没让我小姨吃饭,就让我小姨走了,
原本我有个哥哥姐姐的,姐姐是老大,哥哥是老二,因为老一辈思想比较,怎么说呢,就是我哥哥刚出生的没几天生病了,我妈妈想送医院没去成,因为我奶奶他们认为供奉下神灵就会好了,也因为这样我哥哥离开了。也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出手。然而我的出生却是是没有期盼的。
因为我出生了,家里已经有两个小孩了,然而那是计划生育抓的紧,因为如果被发现的话,妈妈要被送去做节育手术,对于农村来说,无后为大,为了躲避计划生育,我便经常住在山上,不能哭。白天住在山上,晚上凌晨回家。就这样,然而还是被发现了,我的家被砸了。本就贫困如洗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后面,我爸妈带着我去了广东,姐姐爷爷奶奶带着。我也就开始了半个广东人的生活。
在广东的生活记忆稀少,但还是记得些许。
听说,我在1岁多的时候发生了车祸,我爸爸为了护住我受伤住院了。外公抛弃家里的农务来照顾我爸爸,而此时我妈已经怀孕了。因为肇事司机逃走了,爸爸是唯一的经济来源也断了,我家更穷了。
98年,我多了个乖巧可爱的妹妹,记忆中的妹妹是乖巧懂事的,笑容甜甜的,人也很聪明。
00年,我有了弟弟,作为二姐,那时我对于大姐是没有记忆的,因此我作为姐姐,爸妈做事的时候,我就要带弟弟妹妹。在03年以前,除了有一次被大哥咬了的记忆外,印象中都是美好的记忆。
我觉得那时的我是幸福的,可以天真,可以任性,可以谁也不怕,在没有被外婆和妈妈说道出生的事情,我相信我6岁以前都是幸福的。
然而就在我读小学,初中,高中,经常被说,你是一个没有人想要的,那时还动了送人的念头,但后面不知是什么原因,舍不得,便没有送了。你能想象那时的我心有多痛,也因此我是不自信的,是悲观的,也比一般人成熟。
虽然现在回想,有点在揭伤疤,虽然有点点痛,但没有之前那么痛了,关于抵抗痛的能力增强了,可能免疫了。
想想那时的我,每当被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都会偷偷的找个角落里面哭,但我还是很感谢让我出生在这个世界,看看这个世界是多么的精彩!
心情的日志二
放寒假这么久了,春节由最初的欣喜到现在的无聊,相信大多数人亦是如此。不是说不喜欢和亲朋还有相聚,而是聚的多了,有些许的疲倦,有时往往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的看着书。
因为最近心静下来了,对事情思考的越来越多,我应该是迈上了成长的快车。正因为如此,我突然发现自己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伤人,幸好爸妈不知道,要不然得多伤心呀。可能是因为感触多了,我才想用文字抒写内心的情感,因为我知道千言万语不如化成一个个文字。
我的故事很长,我只带也许会用很多时间来记录,但是我想在我满20岁之前记录我所知到的我,我的成长经历,也许等我大学毕业后,可能有太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时间,既然如此,那我要趁着我想做而又有条件的时候去做那些事情。
在这里起笔了,意味着要坚持下去,我相信我会坚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