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灰姑娘》故事读后感篇1
从我个人读后主要以这几个字“坚持、梦想、执行、团队”出发。
坚持是灰姑娘都有的,为了自己的目标自己的原则所表现出来。自己不觉得自己是很低下,看不起自己。每个人都有梦想、目标,关键在于有没有去执行。有时金钱能遮盖人们的双眼,这样会失去人们的去向。可灰姑娘所想大不一样,为自己积累经验,提高自己,让自己的时间做到天时、地利、人和,也体现出灰姑娘的爱心。天真、纯洁,虽然周围的亲戚都说自己很邋遢,没有礼服,不会跳舞。可她从不气雷,也给她很多很多难题让他过不去,她用她的恒心与毅力,战胜了她的继母,但是继母很坚定的告诉她,你这个样子去了只会给我们丢脸。
很多时候,人们都是这样去欺骗身边的人,但是欺骗也只是短暂的,得到的最后也只是痛苦,有句话说的好,是你的最终还是你的,从未改变。虽然是一则寓言故事但是带给大家的是智慧,不同角度可以看出不同层次的东西,有这样一句话“谎言千句变真理”看也是一样,多从几个方面去看,每次都可以比你上次看到的收获更多,更深刻的东西,但只在坚持的基础上。不管你穿的在华丽,在高贵,但是你个人内心的实质,原有的本性是没有改变的。社会万物是可以改变的,但只是暂时改变,要相信一个道理世界是循环的。
格林童话《灰姑娘》故事读后感篇2
最近,妈妈给我新买了一本书——《格林童话》,每当捧起这本书就爱不释手;总想一气把它读完。里边很多故事情节扣人心弦。
这本书是格林兄弟编写的,《格林童话》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多表现小人物的勇敢、正直和善良。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要数灰姑娘了。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位名叫灰姑娘的女孩,她妈妈已经去世了,她爸爸又结婚了。她继母很狠毒,带来的两个女儿也非常狠毒,从此,灰姑娘只能过苦日子了。
有一次,国王说要举行舞会,两个异母姐姐听了高兴极了。这时,灰姑娘也想去,她去求继母,继母不答应。于是,她对榛树喊,求小鸽子来帮她。最后灰姑娘终于当上了新娘。
读了这篇文章,我有一个感想︰邪恶是永远不能战胜正义的。所以我们要学灰姑娘的善良,而不能学她的两个异母姐姐的狠毒。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美好!
格林童话《灰姑娘》故事读后感篇3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格林童话》一书。里面一个叫灰姑娘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
这个故事讲述了“有一个商人的妻子快去世了,临死前她对她的女儿说:“亲爱的孩子,妈妈可能要走了,妈妈走了以后,你一定要诚实善良,上帝会保佑你的。”懂事的小姑娘那天真的眼里闪着泪花,勉强一笑点了点头。对妈妈说一定会牢记母亲的叮咛,母亲对女儿充满了无限的依恋与深深地不舍,可是她还是无法战胜病魔,永远地离开了自己的女儿。
不久,商人又娶了一个女人,那女人还带来了自己的两个女儿。她的两个女儿虽然很漂亮,但心眼儿很坏。她们夺走了小姑娘的漂亮衣裳,给她穿上了一件旧衣裳和一双旧木屐,还时常侮辱她说:“瞧这骄傲的公主,打扮得多漂亮呀!白天,她们让她干最脏最累最苦的活;晚上,小姑娘没有床,只好睡在灶边的灰里。因为她常弄得满身是灰,所以人们都叫她灰姑娘。虽然这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巨大的阴影。但她没有退缩,而是艰难的扛过来了,因为她始终相信着母亲临死前说的那句话:上帝会保佑你的。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灰姑娘长成了一个婀那多姿的大姑娘,虽然她穿着破旧的衣裙,但这丝毫没有掩盖住她的一丝美貌,花儿为她而开放,小鸟为她而歌唱。这时,国王正在给王子挑选新娘。最后,他决定办一个盛大的舞会,让全国年轻漂亮的女子都来参加,由王子自己挑选新娘,并让仆人去发请函。两个姐姐收到了请函,忙让灰姑娘帮自己化妆,两人都认为新娘非自己莫属。但灰姑娘也想去,两个姐姐不肯,只管自己走了。灰姑娘在一旁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出现了一位老奶奶,她用仙女棒变出了一套皇家礼服,说:“可怜的孩子,这套礼服就送给你了。”然后,变出了一辆马车,对她说:“一定要在12点之前赶回来,否则魔法就失效了。”王子一见灰姑娘就拉起她的手和她跳起了舞。不知不觉,时钟敲了12下,灰姑娘疯也似的跑了出去,慌乱之中,她掉了一只水晶鞋。第二天,王子拿着那只水晶鞋给女子试穿,谁穿进了,谁就是新娘,灰姑娘穿进了,于是她成了王妃。
灰姑娘的这种精神深深感动了我,她既然都可以克服困难,我们还有什么不可以呢?她以前小小年纪就可以忍受住那么大的磨难,我们却时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哭的天翻地覆,我想,我们应该学学灰姑娘这种不怕艰难,勇敢拼搏的精神了。
格林童话《灰姑娘》故事读后感篇4
前几天,我看了一本书是《格林童话》里的“灰姑娘”。
它讲就的一个姑娘。妈妈去世后爸爸又给她找了一个凶巴巴的后妈,后妈却带了女儿,两个女儿非常的毒辣、凶狠。可怜的姑娘天天被后妈辱骂,又被可恶的姐姐欺负,还要每天干又脏又累的活,穿的破破烂烂,弄得一身灰。他也有华丽的衣服,但都被姐姐抢,她也有舒服的床,但也被姐姐们抢,睡到灰堆上,家人都称她为灰姑娘。
有一天,皇宫里的王子要邀请全国少女跳舞,为王子选妻子,灰姑娘也想去,可她连能穿出去的都没有,不过有棵榛子树可以实现她的愿望,把灰姑娘变成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姑娘。一进皇宫,王子不愿和其它人共舞,一连三天,只和灰姑娘跳舞,但可惜,必须每晚十二点整回去,不然就会变回原来的样子。可王子很聪明,他在路上撒上沥青,把灰姑娘的水晶鞋粘在了楼梯上。
又有一天,王子让全国少女都来试穿这只鞋,只要能穿上就可以嫁给他,因为这鞋子有魔法,所以只有灰姑娘能穿,之后,灰姑娘嫁王子,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里,让我最感动的地方灰姑娘的坚强,因为她善良、诚实,快乐,克服,尽管她的后妈骂她,她的姐姐欺负她,可灰姑娘一点也不恨她们,因为她的心是纯洁的。
读了故事,我的感受是,做人要诚实、善良,每天快乐,开心,像灰姑娘学习,心胸宽广,不要学她的后妈和姐姐毒辣、凶狠,欺负别人,只有这样才能像像灰姑娘一样永远幸福!
格林童话《灰姑娘》故事读后感篇5
读了格林童话《灰姑娘》,那个美丽、善良又可怜的小女孩时常浮现在我眼前,我特别同情她。
小女孩的母亲去逝后,父亲又给她找了一个继母。继母的两个女儿,时常欺负她,幸亏有父亲护着她。读到这儿,我觉得她那个姐姐嫉妒之心太大。心肠又很坏,不知道善待别人,只顾自己。没过多久,父亲也去逝了。父亲去逝后,继母把小姑娘赶到厨房,只给他了一件残旧的衣服和一双木头鞋,继母把所有的家务都让她来做。因为没有换洗的衣服,又脏又破,所有大家都叫她“灰姑娘”。有一天国王颁布告示,要为王子选未婚妻。姐姐们为了能够被选上,争抢漂亮的衣服和首饰,整天又打又吵互不相让,读到这我觉得姐妹俩个人在遇到事情上,没有互相谦让,各自太自私,就连她的妈妈每天也只顾自己打扮,没有做母亲的样子。有一天继母和姐姐们走了以后,灰姑娘在厨房里干活,忽然听到有人在敲门,开门一看,是一位要饭的老太太。在她自己还吃不饱的情况下,她把自己的晚饭分给连老太太一半。灰姑娘和她的两个姐姐比起来,她太善良了,老太太被姑娘的善良所感动,在老太太的帮助下,最终善良的灰姑娘与王子结了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善人有善报,恶人有恶报,我们大家都应该向灰姑娘一样,用善良的心去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更应该用微薄的力量去帮助我们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格林童话《灰姑娘》故事读后感篇6
我是一个读书爱好者,喜欢读各种各样的童话故事。在我读的故事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安徒生童话《灰姑娘》。
《灰姑娘》讲述的是一个可怜的女孩,她的妈妈去世了,她的后妈和两个丑陋的姐姐百般折磨她,但她并没有被生活的艰辛所吓倒。有一次,王子举行舞会,后妈只带着两个女儿去参加。可怜的灰姑娘只能在妈妈的坟前失声痛哭。后来,灰姑娘在鸽仙子的帮助下穿着水晶鞋参加了王子的舞会,受到了王子的爱慕。最后,灰姑娘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读《灰姑娘》,我为灰姑娘的弱小和可怜而流泪,为灰姑娘的善良和勤劳而高兴。我更为灰姑娘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而感动,为灰姑娘最后获得幸福而欢呼。
想想我自己,生活在宽裕的生活中,受到长辈无私的关怀和无穷的爱,几乎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皇帝”般的生活。尽管这样,我还经常任性,无端地对关心我的人发脾气,实在是不应该啊!
《灰姑娘》让我明白了做人要能勇敢地面对困境,在挫折面前不退缩,不轻易向生活低头。只要你对生活充满信心,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那么,幸福一定会降临到你的身上。
灰姑娘,你真是我心中的好榜样。我决定向你学习,做学习的优者,做生活的强者。
格林童话《灰姑娘》故事读后感篇7
最近我看了一篇《灰姑娘的故事》。
这篇故事讲的是灰姑娘是一个善良的小姑娘,在她亲生妈妈死后,在榛子树和小鸟的帮助下,她凭着不怕困难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战胜了心肠毒辣的后母和两个姐姐,最终嫁给了英俊的白马王子,成为了美丽善良的王后。在这个故事里让我学到:首先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去帮助那些有困难和需要帮助的人,这样在自己有困难的时候,别人才能帮助自己。并且遇到困难时,不能气馁,养成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最后,还要交很多很多的朋友,因为有了朋友的帮助,才能事半功倍,才能更快更容易的达到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
《灰姑娘》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童话故事,看过这篇故事的人一定难以忘怀。它塑造的经典人物使人记忆尤深,情绪翻涌,比如善良勤劳的灰姑娘、恶毒的继母……
这篇童话从小到大我已经看过五六遍了,每次看,都会被灰姑娘美好的品质感动。后来,我有机会现场观看了《灰姑娘》的话剧表演。
大剧场建设在繁华的十字路口旁边。我和我的母亲交了票,然后进了场。那是一个很大的房间,外面是冬天,走进这个剧场就感觉被温暖包围了。房间里有很多排列整齐的固定沙发椅,我坐在第三排第十七号的那把椅子上,坐上去非常舒服,我母亲坐在我右手边。或许是我们来得太早,等了差不多一小时还没开演。已经有人开始抱怨了,我仍然感觉很开心。《灰姑娘》的话剧表演,多么有诱惑力!我可以亲眼看到灰姑娘——即使她只是话剧演员扮演的。
忽然,灯灭了,四周一片漆黑,非常黑暗。在我的眼睛还未完全适应黑暗的时候,我看到了梦幻般的画面——一张画着美丽城堡的画幕。画面徐徐上升,最后连边也看不到了。这时,表演台上灯火通明,我看到一个穿着破旧长裙的美丽少女正跪在一个背景是厨房的房间里擦地板。少女有一头金黄的头发,头发被分成两条马尾辫甩在头部两侧。我想她就是灰姑娘吧,我既激动又欢喜。
随着一阵阵喇叭声,整个表演场都亮堂起来。我看到前面座位的人都扭头向后看,就也扭头向后看去。我看到入场门口有几个穿着红色带肩章制服的男士排成一列,他们手里各拿着一支金黄的半米长的喇叭。他们吹着喇叭,热情洋溢地走上舞台。舞台上,灰姑娘站起身热情地迎接他们并且欢喜地给他们倒了茶水。从中我看到了灰姑娘友善的美好品质。这些人告诉灰姑娘:王子要举办一场盛大的舞会,为了选择他未来的新娘。
现在,只有舞台上亮着灯光。兵士们走了。一个英国贵妇人打扮的中年女子和两个身着华丽长裙的娇俏女子进入了画面。妇人一定是那个恶毒的后母了,两个女子就是灰姑娘恶毒的继姐妹了。我屏住呼吸认真地观看着,深深地入迷着。故事继续进行着。贵妇人和两个女子从灰姑娘口中得知了“王子选新娘”这件天大的喜事后,表现得非常欢喜。灰姑娘因想参加那场舞会而被贵妇人刁难。但是灰姑娘很乐观地接受了继母给的任务,并开始快乐地干活。我被灰姑娘这种微笑面对苦难的'精神震撼了。
灰姑娘善良、勤劳、乐观等品质一定感动了神仙,有个慈祥面容的仙女婆婆帮助了她。我看到舞台上灰姑娘真诚地感激着仙女婆婆,然后无比欢喜地去了舞会。
幕布落下,再次升起。舞台上出现舞会的布置,会上有一座银色的精美小桥。盛装出席的灰姑娘走上小桥,英俊的王子一眼看到了她,然后王子走向灰姑娘邀请她跳舞,他们跳了很久很久。王子和灰姑娘脸上都显露出幸福的笑容,彼此深深的凝视着对方的眼睛……
王子和灰姑娘幸福地在一起了,他们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贵妇人和两个娇俏女子也被邀请参加那场婚礼。
全场的灯光随着观众们的掌声一个个亮起来。我回到了现实。眨了几下眼睛,总算适应了突如其来的光明。话剧演完了,我的心仍然徘徊在故事里,久久陶醉。
《灰姑娘》是多美的一篇童话,灰姑娘是多么美丽的人。引用演出结束时主持人说的那句话:善良就是美。
我好想做灰姑娘那般美好的人啊!
童话故事《灰姑娘》在亚、非、欧美等地流传广泛,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七百多种版本。一起来看看童话故事《灰姑娘》中的女性解读,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童话故事《灰姑娘》故事大体讲述的就是“灰姑娘”如何遭受继母虐待,如何最终获得真爱,向人们展现了父制社会对女性提出的种种要求――忍耐、顺从、安于天命。作者挑选了几种文本,对其进行剖析,探讨了父制社会下女性的基本生活状态、心理状态和对自身和家庭的期望值,作者揭露了在父制社会下女性无形中所受到的束缚和不公正待遇。
《灰姑娘》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童话故事。1892年,考克斯对流传于欧洲的“灰姑娘”故事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出版了一本“灰姑娘”故事集,总共记录下345个属于此类型的故事。此后,民俗研究者们展开了更为广泛的调查与统计工作。迄今为止,已在亚、非、欧美发现了700多个“灰姑娘”类型的故事,再加上以此为主题的图画、音乐和各类剧本等,存在形式不下1500种。各版本的基本主题是一样的:一个美丽的女主角;女主角的母亲已经去世;一个狠毒的继母;继母狠毒的亲生女儿;最终帮助女主角的魔力;男主角开的舞会;女主角在舞会上上演的逃脱;男主角对女主角的寻觅;辨认出女主角的东西;幸福快乐的美好结局。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关注点和角度。但对于爱幻想的女孩来说,可能会幻想有一天,她们能像女主角那样遇到自己的王子,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在心理学上,科学家们将女性对男性的这种期待称为“灰姑娘情结”。随着父制社会的到来,女性渐渐失去自身对事物的积极主动性,开始顺应社会,扮演社会所设定的角色――好女儿,好妻子,好妈妈。《灰姑娘》清晰地揭露了当前社会男性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妇女是如何改变自身,迎合父制社会的种种要求。
继母虐待前妻小孩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因为继母取代的是小孩母亲原先的地位,所以小孩有时会将继母当做一个入侵者。即使是那些母亲已经过世的孩子,也会存在这种想法。另一方面,由于她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有些继母会将小孩看做自己亲生子女的竞争者,认为他们会抢夺父亲的.爱和遗产。鉴于各种的原因,在很多情况下,除非父亲出面维护前妻的小孩,否则小孩很可能会受到虐待。由此可以看出,在这类家庭中父亲掌控着家庭成员。
但是,在“灰姑娘”的各种版本里,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问题――父亲这个角色在文中并不经常出现,有些版本甚至直接忽略了父亲这个角色。而在出现的版本中,父亲对待灰姑娘的态度也不是十分明确。例如,在格林兄弟版的《灰姑娘》中,一开场并没有出现父亲的身影,而是随着剧情发展父亲才出现。并且,父亲出场后,因为一趟公差,询问各个孩子期待什么礼物。从头至尾,我们都看不出父亲有任何偏爱。也正是因为父亲的这种态度,灰姑娘失去了保护力量,受到了继母的虐待和继母孩子的冷落。同时,因为父亲权利的缺失,无形中继母获得了这种特权,掌控着整个家庭。在所有版本中,灰姑娘都被迫忙碌于厨房,承担着沉重的家务。从更深层次来说,她的职权滥用从侧面反映出父制社会的一种迷思――女性不配拥有任何权利。哪怕她们拥有一点点权利,也会误用。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在这一方面,男女的表现大相径庭。因为社会对男性和女性有着不一样的期待,男性和女性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各异。男性通常以事业为主要目标,而女性则以完美的家庭为毕生理想。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的约束,女性往往更依赖于男性来解救自己,而不是依靠自身力量。甚至在现代,大部分女性早已取得经济独立,但是仍然将婚姻摆在人生的首位,为了得到一位理想的保护神――丈夫,宁愿屈从社会的成见,将自己塑造成世俗所要求的形象,然后静静地期待另一半的出现。
在格林兄弟的《灰姑娘》里,继母和她的两个女儿,到灰姑娘家就指使灰姑娘承担所有的家务。更为过分的是,她们还让灰姑娘睡在厨房里,与烟灰为伴。在贝特海姆的《灰姑娘:一个关于姐妹竞争和俄狄浦斯情结的童话》这篇文章中,她将上述的情况视为一种贬低和降级(165)。科尔本斯拉格则在其文章《〈灰姑娘〉中的女性主义视角》中进一步指出,这其实也是一种悲痛期,是一段过渡到新生的漫长时期(179)。实际上,这些都折射出社会对于女性的传统要求。
在传统观念看来,女性应该包容所有一切的侮辱和不公,因此她们往往被视为家庭中最没有权利和地位的人,可能会遭受到任何其他家庭成员的敌视或欺辱。在“灰姑娘”的故事中,灰姑娘就是这么一个形象。她被欺凌,却默默忍受,丝毫没有离家出走等念头,因为她明白她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女性应该顺从。男性常常被视为在外挣钱、养家糊口的人,而女性则操持家务,被局限在家庭之中。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们已经不自觉地将女性排除在重要行业之外。这就说明为什么在历史上鲜少有赫赫有名的杰出女性。在事业上野心勃勃的男性被称为强悍,而这样的女性则会被认为野心大,会引起旁人的侧目;工作异常勤奋的男性被称为有毅力,而女性则会遭到他人质疑。
我们不难发现,在童话故事里,魔法往往拥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们将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往往在关键时刻发挥无比巨大的作用,使得故事中的主人公获得神奇的帮助。在格林兄弟的《灰姑娘》中,停留在灰姑娘母亲坟前小树上的那两只鸽子就具有魔力,而那棵小树就是灰姑娘在父亲出差时所要的礼物。也就是说,归根结底,女性的希望仍然是需要依靠男性来能获得的。此外,在父亲出差时,继母的小孩都索要漂亮的裙子和珠宝,小小的树枝和珠宝之类的昂贵的物品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小小的树枝具有巨大的魔力。这是那些昂贵的东西无法比拟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对女性提出的另一个要求――不要有太多的要求和欲望,应该满足于现状。
在佩罗版的《灰姑娘》中,当教母将灰姑娘变成漂亮的公主时,她警告灰姑娘必须在午夜之前赶回来,否则魔法会消失,所有的现在的雍容华贵都将还原成原来的寒酸模样,这个所谓的“午夜禁令”其实就是要求女性必须将家庭始终放在心里,放在首位。科尔本施拉格说过,较之那些将时间都花在经营家庭的女性来说,经常和外界接触的女性更为自尊和自信。因此,在那个父制社会,男性总是希望女性更多地待在家里。
“午夜禁令”就像是对女性的一个鞭策。正如上文所提及的,灰姑娘得到了她想要的东西,可以去参加王子举办的舞会,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即她必须遵从于教母所提出来的这个要求,否则一切将成为泡影。这个禁令使得我们明白,决定女性命运的远非女性自身,而是男人。正如故事发展的那样,她们必须准时撤离,然后消极地等待机会,等待自己被王子发现。如果她们胆敢跨越这条界限,打破规定,那么,所有美好的未来很可能会立刻成为灰烬。
在格林兄弟的《灰姑娘》中,并没有“午夜禁令”,但是灰姑娘仍然是跳到临近午夜就急急匆匆地赶回家。在一定程度上,这反映出女性有一种畏惧成功的心理。较之于积极进攻,她们往往更愿意消极地等待上帝的眷顾,获得意外的好运。继母的两个女儿的积极进攻更好地给广大女性上了一课,这两姐妹无论如何努力地试图抓住机会,都没有成功。她们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依照父制社会的标准,她们缺乏矜持,不够贤惠,野心太大。
灰姑娘的不幸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因为父亲权利的缺失。并且,灰姑娘的命运也是随着另一男性――白马王子的出现而改变的。在舞会上,灰姑娘遇见了王子,通过舞会上的短暂接触,他们互相爱慕;通过那只遗落的鞋,王子最终成功找到灰姑娘,然后开始了他们幸福美满的一生。因为男性的缺失,女性受到了不公,遭受了不幸。同样,因为男性的回归,女性得到了解放,得到了人生的完美。这就是灰姑娘故事背后的一个逻辑公式。不难看出来,在父制社会,男性将自己看做女性的救世主,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灰姑娘仅是父制社会中的一个典型女性代表而已,像这样的女性有成千上万。她们不停地改变自己,顺应这个时代的要求,将自己所有的希望都押在未来的婚姻上。在现实生活中,童话《灰姑娘》一方面给人生境遇不佳的女性带来一点慰藉,另一方面它和男性的要求极其吻合,对女性无形中有一种消极影响。以上这些,都有力地说明了“灰姑娘”这个童话故事历久不衰、广受欢迎的巧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