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社会学》读后感1
爱情是一门学问,囊括了很多东西,包括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等等,孙中兴教授在台湾大学开设了“爱情社会学”,心理学中对于爱情也有所涉及,处理好爱情会受益颇多,由此可见,爱情是一门大学问。
“谈及爱情,十有九悲”,爱情是人生的必修课,很多人学分却是不及格的。抖音上最近火了一句话,华晨宇说过:“我觉得爱情是你一定碰到了你喜欢的女生,你喜欢上了她你才会去谈恋爱,你才会想去谈恋爱。如果你没有女朋友,但是你每天想找一个女朋友,那只能证明你很寂寞。”“宁缺毋滥”用在爱情里面在我看来十分恰当,启示着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择偶观。
在我的以往生涯里,曾经被爱情困扰过,有过悲伤,有过迷茫。幸运的是自己的乐观主义作风战胜了悲观、失望,生活很快步入正轨。这些恋爱的经历,给我的人生上了一堂很重要的课,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恋爱价值观。
不少女生在失恋后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当下一次爱情到来之际会以一种防备的心理去审视,不信任感导致下一段恋爱又以失败而告终,恶性循环。孙中兴教授在《爱情社会学》中指出“要把每一场恋爱看成是自己的初恋,面对现在的自己,好好经营爱情”,而不是一概否认。
当下社会有俩热门词汇叫做“渣男”“渣女”在社会学上有一个专属词叫做“游戏式爱情”,它的表现是不能专注其中一个伴侣,深究其原因可能与原生家庭有关,父母感情不好,童年的创伤使得他(她)以这种价值观为导向去伤害他人。另一种情况可能是在前一段恋爱经历中受到了以“游戏式”为导向的人的伤害而变成了“渣男”“渣女”,用他人的错让下一个人去弥补。
爱情社会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难以到手”理论,适用于女生,讲的是女生越难追到手,男生就越觉得珍贵。例如:男生约女生出去散步,答应的太过干脆反倒不珍惜。爱情中的“欲擒故纵”技巧也如此,先晾着对方让对方好奇,然后再牢牢抓住。
一直以来,周围其他人总是给我灌输一种思想:“谈对象要看家庭”,之前的我不以为然,认为对方足够爱我就好。直到最近愈发觉得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家庭生活中,父亲母亲夫妻间感情和睦,在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爱情观一定不会太差。相反,在家暴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在童年时期遭遇创伤使得孩子的爱情观会出现偏差,甚至可能在以后成家后重蹈覆辙。当然也有父母虽未离婚,但不停的争吵会使孩子的情感不会很健康的情况,有些单亲家庭父母关系处理得很好,彼此之间友善交往,孩子的情感也很健康。
一些女生在爱情中会遇到性别歧视,譬如:男方认为女方就应该在家操持家务、相夫教子,男方负责出去打拼、挣钱,这种思想显然是受古代“男尊女卑”、“女子必须依附于男”的思想影响,女性同样也可以成为职场上的女强人。
在婚姻问题上,美国专家温格说过:“在这世界上,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会有两百次离婚的念头和五十次掐死对方的想法。”任何的亲密关系都存在着冲突与矛盾,这时需要双方沟通交流,接受对方的缺点而不是无限放大,没有天生的好女人也没有天生的好男人,需要夫妻双方不断磨合,学会欣赏彼此,多一些夸赞。
爱情是一门学问,处理得好会受益良多,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你将会得到值得你挚爱一生的人!
《爱情社会学》读后感2
因为疫情,在家把曾经一直想刷的`孙中兴老师19节的《爱情社会学》终于刷完了呀,刷着刷着由原先的听相声似的到开始有些想哭,再到最后深深地思考......只想说,我也变成孙老师的迷妹了。
养成独立思考、敢于怀疑的能力
孙老师会在课上放上不同的学术研究,还会强调这是哪个国家的、哪个年代的、研究的群体等等,还特意叮嘱要小心引用的话,有时候原作者想表达的意图非常有可能不是你读到的所引用的话,并且时刻告诫着我们他个人对这个研究结果的态度与质疑(比如他会认为某一个学术研究是一段上世纪80、90年代美国学者的研究,而且只局限于大学生,研究对象有可能非常不具备代表性,要知道大学生群体在不同的国家比例是不同的……),并且会以通俗的例子再反驳,我想这大概就是学者研究的魅力所在吧。
从这里也可引申出永远不要只相信一面之词,需要去看不同的观点来比较分析,以此来了解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比如这次对于疫情的报道,当信息纷沓而来时,你该如何做信息判断?我现在的观点是都要看(外媒+中媒)!但是呢,这个前提首先自己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逻辑判断能力,而这个能力我个人觉得是建立在自己接收与处理信息的经历与能力积累之上。
同时对于一些社会上所流行的观点、看法要时刻保持着一颗怀疑的态度,等上完这19节课后+之前看了1/3的《亲密关系》,才发现之前在网上所看的一些关于对爱情的看法才只是冰山一角,比如:
1、通常比较流行的“与其选择一个你爱的人不如选择一个爱你的人——成本效益分析法“,到了孙老师这里,立马被他所反对:“爱情用到这个地步,真的不要回比较好。这不是一场买卖,你不要从成本效益立场,说我吃亏了,我亏大了,我觉得这种日常的说法,在生意上可以,在金钱上问题可以,在人情事故是不应该这样思考,赚不赚不应该是我们在学校念书该有的思考,而应该是是否学到,你有没有好好学到。如果好好学到,那你修这门课就值得,我教这门课也值得,教多少相对而言就不重要了。”
2、现今比较流行的爱情依恋理论,他在介绍这个理论一开始就强调:“不要误会理论可以解释一切……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是依附关系或者依恋关系。“我想还是回到那句话:所有的理论都只是参考。这些理论都只是让你知道,让你去溯源,去了解事情是怎么发生又是怎么造成你现今的感受,当你了解到这些原因时,便可以发挥你的主观能动性去极大地克服改变你想要的东西。
要把人生看成一场成长
1、爱情(婚姻)就具备不同的阶段
从开始到认识、相恋,再到分手,每个阶段都具备不同的特征,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千万不要卡在某在阶段出不来,就认为自己被诅咒,而是学会从众寻找因然后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克服,从而运用到下一阶段。就像孙老师所说:“认为恋爱不分手就是成功吗?认为被拒绝就是失败吗?所以常常会有人问我:怎样告白才可以成功,我还先不讲告白的事情,先说成功的事情,为什么你一定要认为你讲了对方也接受,你这叫成功,你只要勇敢地讲出来这就是成功,你敢踏出那一步,这就是成功。你为什么不这样想呢,你这样想就会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事啊,跟一个你喜欢的人,告诉他你喜欢他,你也没有说你不喜欢我就怎么样,没有任何卑鄙的动机在后面,这是很大很高的,作为一个人就该是这个样子。至于他不能回应,反正你就摸摸鼻子,自己回家哭,反正老天今天跟你同悲,有什么关系呢?对不对呢?”所以当你努力作出改变,战胜自己的那一步就是成功了,因为你成长了,所以下一次分手时,可以痛苦痛哭,但是要学会一遍遍地去找原因,不要一遍遍地去愤世嫉俗般地去痛骂,认为自己被诅咒,而是要学会,如果真的学到了,而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下一次你的朋友失恋了,是不是你就会帮到他,而这个世界就会多一点温暖。
2、不光人在成长,社会也在成长,所以更需要教育
孙老师常在课上把他曾经所在的时代跟我们现今的时代做对比,比如他那个仍然还是男权主义的社会:太太仍然是为丈夫服务,女生来上大学是来度好嫁妆……不可否认,这些残留思想在如今的这个时代还留有一些痕迹,但是,当我们再回顾过去的时代,觉得过去哪个时代难以让人接受时,比如这几天跟家里人看完了《芝麻胡同》,对于里面出现的一些情节难以接受,并觉得简直不可理喻时,我想我们的这个时代就已经进步一大块了(这句话也是中兴老师上课所讲)。听完课后,很感激我所处在这个时代,并且自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虽然没有去了解女性主义,但是这个时代相对于过去的时代,女性真的得到了很大的解放。自己也从中明白唯有教育,国家社会才可再进一步地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思想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与制度,而对于个人来说,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摆脱原生家庭or社会给你带来的影响,才能真正找到那个你想要的你真正的自己,去发掘自己原先更多的可能性,比如《Educated》里的作者,她正是通过教育,才不停地一遍又一遍地说”Discover yourself…”。
一些孙老师语录
1、钻石观:会让你知道人跟人之间没有perfect match没有谁跟谁会完全吵架,如果把不吵架当作人类幸福的指标,这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把所有事情都当成能找办法解决,而且是和平的解决,这才是正途。比如说,你要想说:我跟他在一起有没有冲突:不太可能,冲突要有解决的办法,如果在一起没有冲突,可能你们也没有沟通,在恋爱的某个时期,特别是喜憨期,你会发现那种默契,其实一直是存在的,只不过后来是被越来越多的没有默契给冲淡了,那比例越来越那个,原来你接触面很小,你觉得跟他很有默契,“哇,我们看那个事情的观点是一模一样的,你觉得soul mate,但后来你会发现,他喜欢吃辣的,你不行了,然后你会发现很多不同,难道觉得这两个人不适合在一起吗?“
2、其实啊,如果真的只偏爱,上帝喜欢普通的人,这就是为什么他制造那么多普通的人——林肯。
3、爱情变成亲情:这是正常的,因为我们大概不可能每个人都唱起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所以这种passioned love基本上大概在爱情的前段出现过,以后就很难再出现,很难再出现。
4、这是一般的研究都发现的,但是这种研究发现呢,各位一定要注意,这是对现状的一种描述,并不表示这是未来也还会是这样子,特别不表示这是男女的天生的差异。不是的,我们社会学家特别不相信这种,你现在发现了这个没错,但你发现了这个这种情况可能会造成改变。
5、同学,在什么状况下都会有这种复杂的情感,在什么状况下都会有,你有感情、没有感情都一样会有这些情感,所以重点不在于逃避这些情感,这些情感是你逃避不了的事情,作为一个人就是有着一些其他奇奇怪怪的,不管那是来自于你喜欢的人,还是来自于你讨厌的人、事情,这都会有的,那我的人生经验,你逃不掉的话,跟好像一些宗教大师讲的话一样,你当然要去面对它,最后要去解决它。
6、我觉得人生不是一场游戏,也不是一场赌博,所以我不愿意那样,我觉得人生就是一种认定这样,你相信什么,你努力去做,我觉得这是平等对待,共同奋斗。所以分手,你要遵守分手规则,我常常说,你应该在两人感情很好的时候,就谈一谈分手规则,然后分手的时候比如说不欺骗,什么理由你讲,我大概会难过,但是我到最后我会理解,自己也要告诉自己一个,这是某种程度上的立志,就算分手了,我都要好好把问题想清楚,不是就算分手了我还爱着你,这个就是一个很没有立志的那个,你分手你爱他干什么?你不是自找苦吃吗?分手了,我要了解原因,然后不能在一起我将来还要过的很好,我觉得这是立志,“分手我就不想活了”那这个都是把自己逼到一个角落,逼到自己好像走投无路的样子,所以分手后要怎么处理,看你跟对方的关系。我建议分手后,两个人就好好谈一下,那好好谈一下将来是有机会变成朋友的,那也有人分手就分手了大部分我见到的,分手就分手了,包括我自己的关系里面,分手就分手了,有的连还没开始就一辈子没再见到面,不是刻意不见面,就真的见不到了,很奇怪。
1、要是爱你爱得再少些,话就可以多说些。
2、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爱你的资格。
3、难过这个东西难是难终究会过。
4、如果当时我可以不放手,后来就不会是他为你九天揽月。
5、离开爱过的人,却离不开她的影子,每个回忆中,睡了又醒,从此只盼你能回头。离开爱过的人,再也不能放下别人,世途匆忙中,来了又回,从此只盼回到当初。
6、嘴上说不想恋爱的人,心里大概都装着一个无法拥有的人。
7、那时的我们,我是你,你是我,我们还是我们。后来的我们,你是你,我是我,我们变成你们。
8、你说后来的我们已经不是我们了,是你,我。
9、你知道吧船,是开不到沙漠的。
10、这是一个人人手机不离手的时代,他要回你信息早就回了。你苦苦等待一个答案,殊不知,不回复已经是答案了。
11、和敬往事一杯酒,再爱也不回头相比,我更倾向于温一壶风尘的酒,独饮往事昭昭。可能前者是说你有多决绝,后者却是你真正放下了。
12、希望,后来的我们,永不再被噩梦惊醒希望,后来的我们,能有个美好的未来。
13、爱情就是完全了解快乐本身,随即消亡。我们也有过美好的回忆,只是让泪水染得模糊了。
14、那些曾经的快乐,你的笑容我都还深深保存在我的心里呀,我知道你在努力忘记我,而我却还在努力的复习着你,希望明天的我们在下一个路口还能相遇,还能并肩前行,朝着属于我们的人生前行,后来的你,一定要快乐,可能最难过的结局就是安慰自己,在某处还有一个你和我相爱着,替我说我爱你。
15、可能猫也爱过你,只是你回应得太炙热,你爱猫猫,喜欢爱而不得。
16、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17、我今天去吃早饭啦我们家附近的那家我们一起吃过很多次的那家我特地起的大早穿了最漂亮的裙子化了美美的妆提前20分钟出门面馆里人很多但两个位置还是有的雪菜肉丝面很好吃就是你没来。
18、躺在你黑名单的人,最开始也是踩着七色云朵而来照亮过你的整个世界。
19、心中的小公主,原本以为嫁个好人可以享受公主般的生活,却不曾在贵觅上看到她,曾经高傲优秀的她,如今为何是这模样。
20、希望你遇到一个人,他看你时眼神温柔,愿意陪你做很多事,说很多话走很多路。
21、我没吸过烟所以我不知道戒烟时的那种痛苦但我喜欢过人我猜测想放下喜欢的那种感觉大概跟戒烟一样吧放下的时间越久就越痛苦一旦拿起就爱的越深我现在懂了为什么我爸爸戒烟之后一旦再次碰烟就会吸的越狠的`缘故世间万物皆有缘由因果什么听闻爱情十人九悲何不两清做回甲乙丙丁大概是不爱吧。
22、你怎么就不怕错过我。
23、原来,再坚硬的外壳,在爱情面前也会变得柔软。原来,对生活无所畏惧的人,在深爱的人面前也会开始有了软肋。可是,没关系,生活里的如愿以偿毕竟只是少数。重要的是,后来的我们,变成了更好的我们。
24、如果痛苦这件事它有尽头的话其实我愿意等的我愿意等到灯火通明的那一天的。
25、那个爱过的人看一眼还是想要曾经以为,拥有不易后来才知道,舍弃更难没想到,能一起熬得过苦日子却没机会一起尝尝甜的味道。
26、我不要后来的你快乐。我要你拉黑以后还忍不住看我,我要你听歌会想我,路过那座城市会想我。我要你永远记住第一次接吻时候晚上路灯的色调,记住那些一起花很多时间看过的电影,记住我跟你说过那些你闲杂的琐事,记住那一年多的所有。我要后来的你都在回忆关于我带给你的一切,期待着久别重逢。
27、我活成了你的影子你奔向光奔向未来我呢守着陈年旧事不再期望你能回来往事摧残你生得那样标致这苦我来。
28、后来呢?后来我们再也没有见过,后来我也很想她。
29、我还没谈你随时回来重蹈覆辙。
30、我期待所有的美好都与你有关也渴望所有的遗憾都与你无关。
31、喂,我说,知道风灌进胸膛的感觉嘛?你肯定不知道,走的人是你。
32、你要搞清楚,是你喜欢对方,不是人家喜欢你,既然你动心了主动了,就算受了天大的委屈,也是你预料中的事情,怪不了任何人。你不是小朋友不开心也不会死,结果只能自己承担,不管多难过你也只能自己熬。谁叫你有本事喜欢人家,没本事让人家喜欢你。
33、感情有时候就是一个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过程可是我教你学会爱不是叫你去爱别人的。
34、有些人让你对明天充满期许却再也没有出现在你的明天里。
35、我无法控制自己对你的难以忘怀但是关于你的一切再也没有了期待。
36、不在一起就不在一起吧,反正一辈子也没有多长。
37、看一个日剧被一个桥段感动了,在鬼屋出口的镜子上写道:“能和你现在牵着手的那个人,我们相遇的概率简直是近乎奇迹,希望就算你们回到明亮的世界,也不要放开彼此的手。”
38、那个荒唐的少年,又浑浊了几岁。
39、人生总会遇见那么两个人一个冲撞了青春一个搀扶着人生
40、你们最喜欢的男孩子,是要靠伤害你来长大,最后拿成熟跟稳重去爱其他女孩。
41、离开你六十年但愿能认得出你的子女。
42、你忘记了我们的开始和经过,只知道现在你很讨厌我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再后来,你喜欢上了另一个人。嗯,像当初喜欢上我一样。
43、分手到今天一年了,今天在微博看到她发了和别的男生的照片,所以你看呐,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真的很重要,可惜我只是你的故人,而不是你故事里的人。
44、我也想,或许有一天,能把过往的心酸都讲给你听,你会笑着看着我,揉揉我的头发,抱抱我说,好啦,我现在不是在这里嘛。
45、我当然知道人都是会变的,也从未指望过你永远如初,但感觉到你对我不似从前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偷偷难过了很久。
46、一段感情里,最怕的就是一个人很忙,一个人很闲,一个人的圈子很大,而另一个人只有他,一个人心思敏感,而另一个人又不爱解释,彼此关系逐渐疏远,不是因为不爱了,而是因为差异太大造成的矛盾和误会让彼此都累了。
47、人海十万里,谁可善待你。
48、“如何亲手毁掉一个人?”“无条件的给她全部,再一次性收回来。”
49、至少有个人,特别是为了你痛彻且枉然地枯坐过一阵子你想象不出我心里到底有多大一块石头为此落地了。
50、今年要完成两件事变优秀和放下你。
51、如果有一天,我不见了,我不要求你会疯狂的找我,只要你偶尔想念我,亦满足。
52、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糊里糊涂的分手了还时常想念这对方!
53、心灰意冷的过程是最难熬的,各种猜想的诞生,心中隐隐期盼,一直在修改自己的底线,直到茶凉心冷,失望透后,不得不选择说再见。
54、旧情话都像一记记耳光,抽的我硬生生的疼。
55、生活一直都很简单,但是我们也一直都忍不住要把它变得很复杂。
56、如果我们当初不添加好友,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有关于你难忘的回忆。
57、每当我想你的时候就45°仰望天空,这样就不至于泪流满面了。
58、青春就像一个残酷的童话,笑话一般上演着一个个闹剧。
59、当我最想说什么的时候,往往也是我最沉默的时候。
60、既然这样,不如就散了吧。还好现在发现问题没有浪费大家更多的时间。
61、女人都是嘴里说的是分手,心里喊着不要走。
62、我想给你全世界,却忘记了你需要的不是我。
63、有一个人,教会你怎么去爱了,但是,他却不爱你了。
64、我这么可爱,你不喜欢我,你有病。
65、慢慢大家都会明白的,无法跟喜欢的人在一起,其实是人生的常态。
66、失去一个人最让你痛苦的不是刚刚失去时那种汹涌的难受,而是在你以为时间已经治愈一切的时候,却隔三差五猝不及防地想到这个人,挥之不去,去了又来。
67、能让我产生孤独的不只有感情,还有那日积月累的负能量一点点压倒我,落魄的像角落里的积灰。
68、最痛的距离,是你不在身边,却在我的心里。
69、总在等着那一天,能忘记昨天的自己,忘记那些寂寞和悲伤。
70、所谓的放不下,也不过就是四杯烈酒,三根香烟,两滴眼泪和一个难熬的夜晚。
张爱玲的短篇小说《五四遗事》,写的是一个很戏剧性的故事。下面给大家分享《五四遗事》读后感,欢迎借鉴!
张爱玲《五四遗事》读后感篇1
张爱玲的《五四遗事》是一篇特别具有震撼力的小说,特别是对学生或者是青年人,看过后会给你一种当头棒喝之感。张爱玲通过罗与密斯范的爱情婚姻纠葛,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相当严肃的问题,张爱玲在小说中并没有给主人公取上具体的名字,只是用姓氏简单的替代,视乎代表着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两个人出现,她要表现的是一群人,特别是现代的青年人。
罗为追求自由婚姻,而想同密斯范结婚。而整个过程却演变成了一出彻头彻尾的闹剧,张爱玲用极具喜感的结局收场,罗与她的三个妻子最终生活在一起,一夫三妻正好凑成一桌麻将,这样的语言极具的辛辣与讽刺。张爱玲并不是要展现罗的爱情的悲剧,也不是要你为罗与密斯范的婚姻痛哭流涕。她只是想通过这个故事表现现代年青人的彷徨、迟疑以及摇摆不定的心理状态。罗与密斯范都是自命于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他们的打扮很摩登,他们的知识很丰富,他们明明知道有些事是不应该做的,可他们却偏偏要这样做,这才是最可悲的。
罗同自己的妻子不是自由恋爱有感情的情况下而结合的,他想同自己所爱的人结婚这并没有错。但是他同密斯范恋爱后,他同妻子张氏的离婚,是一拖再拖,长达六年。因此让密斯范误以为罗不愿意与自己结婚,而去同当铺老板相亲。罗一气之下又同王氏结婚,因为当铺老板反悔,密斯范又变成单身,罗与密斯范相见后,罗觉得密斯范还是同自己相识时那样美丽,他们二人都认为还是像以前那样爱着对方的没有变,罗又经过了五年的时间同王氏离了婚。罗与密斯范是足足等了11年终于是达成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可是这段爱情长跑完成的婚姻他们并没有好好的珍惜,而是觉得自己的美梦被打碎了,因为罗同两位妻子离婚,把大部分的财产都给了这两位前妻,他变成了实足的穷光蛋,这让密斯范后悔嫁给罗。密斯范这样受过现代教育的女子,结婚后不去做事,只想贪图享乐,沉迷于赌博,这同没有受过教育的传统女子又有什么区别呢?这让罗后悔娶了密斯范。在生活的逼迫下,在金钱的驱使下,罗接回了他的两位前妻,因为他们通过离婚都变成了富婆,因为传统思想不愿改嫁,也愿意接受罗,最终造成了一夫三妻的讽刺结局。张爱玲在小说中可谓是狠狠的批判的这些受过教育青年人的空想主义,浪漫主义。他们以反封建为口号,要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社会。要自由恋爱,因此抵抗自己的父母,辱骂自己的家庭。可是他们实际行动起来却是犹疑不决,徘徊不前,就算是抵抗父母获得了胜利,达成了自由结婚的愿望,就是金钱的诱惑,也可以让他们改变一夫一妻制,这种现代文明社会最最基本的理念。如果是由这样的青年人,我们可以实现创造一个民主、自由以及文明的社会吗?像罗与密斯范这样的年青人,他们的口号很响亮,要反封建,要民主、自由。可就是这小小的婚姻问题,就完全暴露他们的迟疑、徘徊彷徨的性格。只要能够有金钱,就可以抛弃以前所追求的自由。这种口号多过实际行动的行为,这种享乐主义,空想主义的思想如果在青年人中泛滥,真正的民主、自由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是不可能有希望的。就算是勉强一时得以实现,也会复辟,走以前的老路。
罗与密斯范可以欣然的接受一夫三妻这样的局面,还一直标榜自己是受过现代教育的青年,难道这不让人可笑吗?作为五四以后的青年人,如果都像密斯范与罗这样,五四所提倡的民主、自由只会是永远的空想。
张爱玲《五四遗事》读后感篇2
文中讲述的是一个罗姓“渣男”娶了三个老婆的故事,张爱玲笔下的男子大多是渣男,如《色戒》中的易先生,《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振保,《沉香屑》中的乔琪,不是已婚出轨的男子就是游戏人生的浪子,将女人玩弄于鼓掌之中。
而《五四遗事》中的“罗”的经历印证了那句话“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总有恃无恐”。“罗”本是一位家境殷实,收入不错的年轻人,有一位乡下的妻子,然而他在城里生活遇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密斯范,两人浓情蜜意,罗为了给密斯范一个交代,不畏艰难险阻与妻子谈判了六年之久,仍旧僵持不下,密斯范也对他失去了耐心,家人为她定了另一门亲事,罗知道此事之后,也生气起了报复心理,与妻子离婚后,立马叫媒婆说了一门亲事,娶了王小姐。
世事难料,当罗第二次结婚后,得知密斯范亲事告吹,又被朋友撮合和密斯范再次相见,密斯范的美丽依旧让他沉迷,这次他又不遗余力倾家荡产,最终散尽家财和第二任妻子离婚,娶了密斯范。而密斯范婚后却开始疏于打扮,不修边幅,让罗十分不满。这时有人提议叫罗把第二任妻子接回家,罗动了这个念头,当把第二任妻子接回家后,又有人提议为何不接第一任妻子回家?罗又将第一任妻子接回家,最终将三个妻子养在家里,实现了三美团圆。
罗在和密斯范结婚之前,密斯范就是他心中的白月光,是美丽动人且懂他的,但结婚后却变成了蚊子血,总归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张爱玲《五四遗事》读后感篇3
张爱玲曾说她讨厌“爱玲”这个恶俗的名字,但是因为她,这个名字已无可取代。一直很喜欢张爱玲的短篇小说,简短而精致,人物形象饱满,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又常常出人意料,很多句子,或妙趣横生,或清新隽永,意味深长,不愧为经典。
《五四遗事》中,张爱玲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五四时期的故事,把那些标榜着“新青年”的人们狠狠地讽刺了一番。
两男两女,衣着入时,受过教育,算是新时代的大好青年吧,常相约泛舟西湖,吟诗赏月,是如此惬意恬然,这该是享受爱情的美好时刻,无奈两男均为有妇之夫,这于古于今皆于理不合,换做今天来看,这两名“密斯”该算是“小三”。但这也怪不得他们,这是一九二四年,五四运动后的第五年,民主自由之风正盛,崇尚恋爱自由,而作为那个时代的男子,差不多都是还没听到过“恋爱”这个词便已结婚生子,恋爱完全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男主角罗才有勇气下定决心去追求这难能可贵的爱情。他请密斯范等他。罗要以恋爱自由的新生思想去挑战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罗已经感到这可以说是她们的定情之夕,同时觉得已经献身于一种奋斗。那天晚上喝的酒,滋味也异样,像是寒夜远行的人上路之前的最后一杯酒”,他献身于一种奋斗,在他与他的女友与他的同伴看来不顾一切无比伟大的奋斗,他将要踏上远行,离婚注定是一段艰苦漫长的征程。
提及离婚,家中妻子诧异,不可忍受。他这等于向她宣判了死刑。
母亲不解。亲戚代为交涉奔走,靠不住,人人以和事佬自居。
接下来几年,罗很少回家,家中婆媳二人互相猜疑,矛盾升级。
这边厢,芳华有限,转眼六年过去了,女子是耐不住等待的,任由当初如何痴情。家中安排相亲。而罗的离婚也酝酿得相当成熟,他怨密斯范想另择佳偶,一气之下,又娶了王家小姐。密斯范的婚事却告吹。
如果故事仅仅如此告终,那也只留下“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的埋怨与擦肩而过的哀伤,但主旨上并未达到张爱玲式的深度。于是便有了这样一群满怀好奇爱看热闹的朋友,为他们安排了在湖上月光中重逢那悲哀而美丽的场景。人事变化这样多,恍若隔世,而她却依然与以前一模一样,四目相对的瞬间,千万缕情意,有被勾起。他再次进行离婚,为了他珍视的爱情。不过,过去的他作为伟大的开路先锋存在,而今却被视为卑劣的玩弄女性的混蛋。
此时她也在抗争,她抵抗岁月无情的侵蚀,还有男子喜新厌旧的天性。到底是女人最懂女人,张爱玲将密斯范的这种心态描写得入木三分,引人共鸣。
于是又过了五年。有情人终成眷属。当然,爱情是一种很虚的东西,更接近于精神层面,更讲究精神上的相通。而婚姻是现实的,当爱情遭遇婚姻,就变得如此力量微弱。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她不再像当初那般讲究妆容,她已无所谓岁月侵蚀,顺其自然。他不满她变了一个人似的。争吵,于是难以避免。
亲戚撮合下,他接回了离了婚的两位夫人。在他本为两人筑起的爱巢里,拥着三位娇妻。
彼时已是一九三六年,罗为爱而战,已持续了十二年之久,但收获了什么?真的是他想要的真爱吗?
小说的结尾,“难得有两次他向他朋友诉苦,朋友总是将他取笑了一番说:‘至少你们不用另外找搭子,关起门来就是一桌麻将。’”,这样的结尾是我最欣赏的,看似平淡描述,平静收尾,实则深刻讽刺却不着痕迹。张爱玲亦擅长讥讽现实,她的讽刺不及鲁迅那般尖锐毒辣,也没有鲁迅针砭时弊目的性极强的思想高度,但却带有一种小女人的挖苦取笑意味,贴切而自然。
太多的人和事,因为距离而变得神秘而美好,但经过百般折腾,终于拥有时,才发现真相,或许它们并不值得被如此珍视,有得必有失,有失也必有得,只是再回首却不解为何曾经会把这样的事物认为如此有意义而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其实罗本身并没有错,只是他不该身在那样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也只有在那样一个时代才有那些交杂着新旧思想方式的不伦不类的事物发生。张爱玲是通过罗,将那个时代冷冷地讥讽了。人人宣传五四新思想,张爱玲则不走主流路线,她心思细密,她还原社会变革不彻底的真面目,所以在多年以后远离了那个时代,当人们能以较为客观的视角来看待那段历史的时候,她的作品依然能焕发其无可取代的价值。
张爱玲是文坛一个绝妙的奇女子,我想这应该与她处在半新半旧社会的时代背景关系重大。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那是一个新思想与封建传统相碰撞的复杂社会。每个人的命运都被这样的现实左右,无论是张爱玲的家人还是她本身。很多人说童年时家庭的不幸影响了她的一生,但溯其根源,有那样一个遗少父亲,又有那样一个洋派淑女式的母亲,还不正是那样一个时代才能造成的?所以说是那样一个时代成就了她。
她便是那样一个奇怪的满腹才情的女子,她从骨子里涌动着一股悲剧感,她相信人生会有片刻的欢愉但她更相信人生有漫长的灰暗。正是这样,她的笔尖总透着一股紧贴现实的冷静,即使有冲动,在她笔下也变得理性。她也写爱情,但不会像很多女作家那般单纯地追求华丽纯洁感动,她总是通过那些外表精致实则不堪入目的爱情来揭露人性的弱点。对于《五四遗事》中的男女主人公,本大可把他们塑造成为勇于挣脱封建藩篱的痴男怨女,但敏感细腻的她,却将那个时代人们的某些动作或心理,或尖酸的,或伪善的、或好奇的、或嘲弄的,刻画得如此细致,让文章升华到另一个高度,无关爱情,直指大时代。有人说她生于乱世却毫无忧国忧民之心。其实,她也讨厌战争,她想要安逸的生活,战乱让她原本的希望落空,改变了她原先规划的人生轨迹,不得不颠沛流离,但她的小女人情怀与悲剧感又注定她是那个时代的“异类”,她无法跟随主流,她只是用她雪亮的眼睛与敏感的心,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象与人物心理真实地反映出来。
《五四遗事》并非张爱玲的代表作,但已是如此精品。它的副标题是“罗文韬三美团圆”。如此“团圆”,也是只有张爱玲才能写出来的“团圆”,在她所处的那样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