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待人员而言,接电话的机会往往比实际接待客人的机会还高。因此必须熟悉接电话的技巧。
1、尽早拿起话筒,最好不让电话响超过三声。万一超过,应该先说一声“抱歉,让您久等了!”
2、确认对方身分。最好复诵一次“您是xx公司的xxx,是吗?”左手持听筒,右手随时笔记,听不清楚时请对方再说一次。
3、打招呼。确认对方身分后,可以说,“谢谢您经常照顾”向客人致意和打招呼。
4、传达。对方如指名听电话,先说声“您稍等一下。”立即呼唤被指名的人。
5、问对方来电用意,并记下备忘录。
6、复诵对方交待事项的内容,确认无误。
7、结束时的问候。先说谢谢,听到对方挂话筒时才挂上话筒。
8、立即处理客人交待等事项。
电话中的'应对话术
刚入职场的人一定得先学会听电话的技巧。如果听到电话响,却迟迟不敢出手去接,接下来的工作也会很辛苦。
说电话时,必须掌握以下三个重点:
1、对应时款具备诚意。
2、注意说话方式。如正确的发音、音量比平常稍低,太大声可能会让对方耳朵难受。
3、内容简洁。除必要的招呼,尽量长话短说,如需花时间解说,应先询问对方是否方便,或以后再打。
以上三点如能遵守,加上经验累积,很快就能熟悉电话技巧。行有余力时,再注意以下两项重点:
1、能在电话中告诉客人,到公司最简单的路径;这需要平常花点功夫了解交通状况。
2、对打错电话者的应对。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公司的客户,因此确认对方播错号码时,也不要立刻挂掉,尽量留给对方好印象。
公私分明
将工作时间与非工作时间分开,本来就是社会上的常识,因为领了薪水,就得付出对等的劳动力和时间。
如果在工作时间内,非得做私人的事不可,必须先取得上司的准许。如果事情真的很重要,相信上司也不会为难你。但是如果是可以利用上班以外时间做的事,就不应该用上班时间来做。
另外还得留意,不要在工作中打私人电话,或于非上班时段,使用公司电话打私人电话。如果工作时间内接到外面打来的私人电话,则应该长话短说。
感恩父母,是个不朽的话题,人人的嘴里都挂着感恩,“言而行”的人却是屈指可数。而我在这“言而行”的大家族中,却没有一点一寸的容身之地。惭愧、羞耻的情绪离我有千里之遥。而我,深陷其中,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父母该给我的……
直到那天……
学校请了李阳疯狂英语的首席讲师李寿庭老师来演讲。开始,可能是由于话筒音量太大,我根本听不清这位李老师所在讲的东西,只能随着其他同学应几声。后来,老师将话题转到感恩父母,他让我们全体同学低下头,回想从小到大父母对我们点点滴滴的照顾,可能小到微不足道,也可能大到惊天动地……轻柔缓慢的音乐,带着淡淡的忧伤,配着老师那高亢热情的演讲,许多同学都流泪了。老师说:“话,是我们的母亲一个字一个字的,不厌其烦的教我们说的;钱,是我们的父亲,一个子一个子的,或顶着烈日或冒着寒风,为我们,为家庭赚的……”不知为何,此时,我觉得老师的话是前所未有的清楚,一个字,一个字的钻进我的耳朵,进入我的大脑。周围的同学已经开始抽泣,更有甚者已落下了大颗大颗的眼泪。可我的心里没感觉,真的没有一丝一毫的难过。我听着后面两个同学传来的嬉笑声,突然有股直觉告诉自己,在这时,一定要哭出来。于是,我强迫自己,专心的想难过的事,好不容易挤出一点情绪,又如昙花一现般离去,而断断续续的嬉笑声窜入我的耳朵,如同一只调皮的兔子,拨动我的心弦,使我无法静下心来。
在这时,李老师又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女孩,她的家庭很贫穷,父亲早逝。但这个姑娘很争气,成绩很好。有一天,这个女孩对她的妈妈说她想要一个录音机,妈妈说只要她考试得了第一名,就给她买。后来,女孩真的考到了第一。妈妈于是从存款72元中拿了59元来给女儿买录音机,但不幸的是,妈妈在回家的路上,遭到车祸,她的手,始终紧握着那录音机,在她临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请把这个录音机拿给我女儿……”等这个女孩赶到医院时,她的妈妈已经被送进了太平间……”老师的语音刚落,我就觉得胸口一闷,鼻头一酸,眼泪就流了下来。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哭,只是莫名的难受。或许是这个故事感动了我,又或许是周围的同学感染了我。
我顺势想了很多,发现自己在无意中忽略了书上经常提起的细节:母亲的白发已经愈来愈多,皱纹已经愈来愈深;父亲的肩膀已经愈来愈无力,背影已经愈来愈瘦小……这些时常进入我的眼帘的句子,何曾进入过我的脑子?何曾让我真正的想到父母正在老去?……眼泪越发不可收拾,虽然现在是寒风凛冽,但我却感受不到一点冷意。心中,装满了对父母的无数句对不起及无数句谢谢你……
父母用他们的青春换来我们幸福的童年;他们该全力拼搏的中年,却不得不分心来照顾青春期叛逆的你。但是,到了你的如花般盛开的成年时间,你是否也会向父母那样,不知疲惫的付出?当父母年老,再也无力为你做任何事时,你是否不会嫌弃,而是细心照顾呢?
面对这一个个问题,我沉思着……
初三:玥玲
听筒拼音
【注音】: ting tong
听筒解释
【意思】:(1)耳机。(2)听诊器。
听筒造句:
1、她砰地挂上(电话)听筒。
2、她拿起听筒开始拨电话号码。
3、内置的对讲系统能让无绳电话听筒之间或与基站之间进行联络。
4、用户还可以从23种音乐铃声中做选择。我为一部听筒选择了金属鼓声作为铃声。
5、每天早上,一觉醒来,她就拿起电话听筒,听飒飒声、瑟瑟声、咔嗒咔嗒声,像是在一个窗口。
6、华为的对手中兴通讯公司总部也在深圳,销售交换设备、移动电话基站和听筒。
7、从他接电话的开头10秒就能知道他是否被你吓到了,要么他急急忙忙挂断你的电话,要么听筒那头的他紧张得不得了。
8、一位警察站在15码远的'地方,手中举著牌子提示可以为他们提供电话,另一名警察手持听筒,还有一名警察拿著扩音器。
9、接电话时把听筒夹在耳朵和肩膀之间做记录也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10、曾经人们很担忧,由于手机听筒接近耳朵,使大脑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之下,有可能会引发癌症。
11、徐表示:“使用电话听筒的这一代用户使用12键键盘进行输入没什么问题。”
12、电话铃响了,因为是在妇人家里,所以她赶紧拿起听筒。
13、结果也可能随着同种手机的不同版本而得到不同结果(比如由很多不同承运商提供的电话听筒)。
14、发型常以立体造型示人的Gaga,这次又从其单曲的名字中得到灵感,她在头发上戴了个黄色的电话听筒,又用电话线绕头一圈。
15、大部分用户会将手机连接到蓝牙耳机上,而机身顶端和底部的两个靶型区域正好就是听筒和接收器。
16、她提到“今天的电话几乎和人一样”,它们有眼睛(摄像头)、眼睛(听筒)和皮肤(触摸屏)等感官系统。
17、到了十分钟,我简直是火冒三丈。我把电话听筒甩下去,还把所有的文件都给撕了。
18、她怒气冲冲砰一声放下电话听筒。
19、当我拿起电话听筒并意识到没法儿再给她打电话时,我重新读了她的
20、他挂上电话听筒走了出去。
21、“我仍然要小心,”他说,在电话的杂音大到我的耳朵得远离的听筒的程度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