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描写句子 > 描写春雨像标点符号的句子合集56句

描写春雨像标点符号的句子合集56句

时间:2020-12-26 00:12

一、

1、书写。请将下面诗句写在米字格中。(注意:此题根据写文字和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后边的答题文字都要认真书写,标点符号也要写入格中。)(2分)

不独满池塘,

梦中佳句香。

春风有馀力,

引上古城墙。

2、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富予人们最美妙的文章和乐章。但这些文章和乐章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有的人,泉水叮咚,在他听来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偕的音乐;天上的白云,在他看来是大自然铺就的最美最好的图画; , 。而有的人,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听到的只是声音、颜色,这样的人是无法领略大自然的情趣的。

(1)这段话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A、错别字: 改正: ; B、错别字: 改正:

(2)这段话中有一个病句,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并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1分)

(3)根据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请在下面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组成排比句。(2分)

3、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个句子:为官和为人,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要

A、甲生写道:好人一定能当好官,好官必定是好人。

B、乙生写道:好人一定能当好官,好官不一定是好人。

C、丙生写道:好人不一定能当好官,好官不一定是好人。

D、丁生写道:好人不一定能当好官,好官必须是好人。

4、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四集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冬尼娅正在读一本书,舍佩托夫卡市市长的儿子维克多走过来对她说:冬尼娅,读书多了人会变老的。 冬尼娅回答说:那你永远年轻。

冬尼娅的言外之意是 (2分)

5、选出下列企业、商场、茶楼、书屋楹联对偶不太工整的一项。( )(2分)

A、创建名牌企业,铸造精品工程。

B、百货百样百拿不烦,千客千意千言送暖。

C、善待东西南北客,畅谈兄弟姐妹情。

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6、一天,教室窗户上的玻璃打碎了,老师误以为是你打破的,在严厉批评了你的同时,还要你立即去玻璃店买一块来装上。你这时该怎样向老师解释呢?(2分)

二、阅览室书架(30分)

(一)王维《山居秋暝》(6分)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浣衣:洗衣的女子。随意:尽管。随意这两句的意思是:春天的芳花虽已消歇,秋景也佳,王孙自可留在山中。

7、诗中点明的季节和天气各是怎样的?(2分)

8、诗中描写人物活动有哪些句子。(2分)

9、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写下来,说说你的理由。(2分)

(二)袁枚《马嵬》(4分)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是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注:长生殿,又名集灵台,是唐玄宗祭祀天神的宫殿。)

10、对这首诗的词句,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长恨歌》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B、人间的银河是指夫妻分离也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这里运用的是借喻。

C、第三句里的夫妻别写的是民间的爱情悲剧。

D、第四句是说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远比李杨爱情悲剧深重。

11、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句的意思是说《长恨歌》里所描写的李隆基、杨玉环的爱情悲剧,原作者虽对他们的荒淫误国有所揭露和不满,但更多的是同情和美化,所以不必传颂吟唱。

B、第二句是借用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表明社会生活中有许多夫妻离散的悲剧。

C、第三句和第四句是用映衬的手法,写出因战乱而造成的爱情悲剧不仅存在于上流社会中,也存在于下层人民群众之中。

D、作者来到马嵬驿不叹李杨悲剧,却借题发挥,抒写百姓因战乱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三)游恒山记(10分)

十一日,风翳净尽,澄碧如洗。策杖登岳,面东而上,土冈浅阜,无攀跻劳。

一里,转北,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又一里,则土石皆赤。有虬松离立道旁,亭曰望仙。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松影筛阴,是名虎风口。于是石路萦回,始循崖乘峭而上。三里,有杰坊曰朔方第一山,内则官廨厨井俱备。坊右东向拾级上,崖半为寝宫,宫北为飞石窟,再上则北岳殿也。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从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曰会仙台。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还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道,遂解衣攀蹑而登。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而满山短树蒙密,槎枒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

时日色澄丽,俯瞰山北,崩崖乱坠,杂树密翳。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浑源州城一方,即在山麓。北瞰隔山一重,苍茫无际。南惟龙泉,西惟五台,青青与此作伍。近则龙山西亘,支峰东连,若比肩连袂下扼沙漠者。

既而下西峰,寻前入峡危崖,俯瞰茫茫,不敢下。忽回首东顾,有一人飘摇于上,因复上其处问之,指东南松柏间,望而趋,乃上时寝宫后危崖顶。未几,果得径。南经松柏林,先从顶上望松柏葱青,如蒜叶草茎,至此则合抱参天,虎风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从崖隙直下,恰在寝宫之右,即飞石窟也。

12、解释下列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无攀跻劳 还过岳殿东

13、找出文中点明游恒山的时间和天气情况的句子。(2分)

14、用自己的话表述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

15、细读文章第二段,找出最能表现作者精神风貌的句子。(2分)

16、从作者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四)湖心亭看雪(10分)

崇祯五年①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②,余拿③一小船,拥毳衣炉火④,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⑤,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⑥,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⑦!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⑧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⑨喃喃曰:莫说相公⑩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释:①〔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②〔更(gēng)定〕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③〔拿〕撑,划。④〔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毳,鸟兽的细毛。⑤〔雾凇(sōng)沆砀(hàng dàng)〕冰花一片弥漫。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⑥〔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⑦〔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⑧〔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⑨〔舟子〕船夫。⑩〔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17、文末舟子所说的相公是指 ,痴似相公者是指 。(2分)

18、用现在的话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2分)

19、由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我们可以联想到柳宗元的哪首诗? (2分)

20、作者是怎样描绘湖中雪景的?请你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1、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全文最后一句话(舟子的话)的理解。(2分)

三、

22、辛弃疾说:少年不知愁滋味,难道少年真的没有品尝过烦恼的滋味吗?答案是否定的。作业多完不成是烦恼;家长监控是烦恼;两代人思想上不能沟通是烦恼;独立做事,遭遇挫折是烦恼请以烦恼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四、思维拓展(20分):

请阅读下面几位同学的对话。

甲:现在的广告怎么啦?老拿成语开涮。做蚊香广告叫默默无蚊;做女帽广告叫一戴天骄;做止咳药叫咳不容缓。说不定哪天做香肠广告叫吃心不改呢?

乙:真的遭透了!为了维护语言的纯洁,应禁止用篡改成语的方法做广告!

丙:这就不对了!企业做广告一是花了钱;二是不违法。人家有自己的主见,别人管不着。况且从语言角度讲,人家只不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说法,不能算篡改。

丁:你们都是瞎扯,听听我的高见吧!我看哪,用也可以,但不能滥用,不能一味摹仿别人的广告创意。

戊:其实,谐音、双关用好了也可以。人家百年润发就把影星周润发的名字和润发的广告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效果很好嘛。可见问题的关键在于巧妙、自然。

23、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争论的焦点是什么?(4分)

24、归纳出甲、乙、丙、丁、戊各自的观点,并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12分)

答:甲:

你的见解:

25、你能将甲话中的成语恢复原样吗?(4分)

默默无蚊 一戴天骄 咳不容缓 吃心不改

参考答案

说明:主观题只要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给分。学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如果学生言之有理,也应判为正确,应尊重学生个性化、创造性的理解和表达;

第六单元达标卷

一、1、略2、(1)富-赋 偕-谐 (2)改为:听到的只是声音,看到的只是颜色 (3)青山绿水,在他读来是大自然抒写的美妙绝伦的山水诗3、D 4、你永远没有读过书 5、C 6、示例:老师,您别生气,我这就去买玻璃,不过这窗户上的玻璃确实不是我打破的,日后把这事弄明白了,咱们再谈,好吗?

二、(一)7、秋天、雨刚下过8、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9、(略)

(二)10、C(夫妻别是借指一般百姓妻离子散的悲惨遭遇。)11、C (三、四两句采用对比和用典,说一般民众的苦难比帝王妃嫔的爱情悲剧更惨。)

(三)12、 升、登 现在作环,转,绕 不止13、十一日,风翳净尽,澄碧如洗。14、抬头远看山顶,还突出地悬在半空里。15、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16、此题为开放性题。旨在让学生从读徐霞客游恒山过程中,了解并学习他的精神,即:不畏艰险,不怕辛苦,勇于实践求实的精神。(与文章内容吻合,语言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四)17、作者 亭子上与我对饮的两个人;18、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19、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20、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罢了。(只答前一句亦可给全分)21、参考答案:反映出作者极度迷恋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逸致。

三、22、(略)

四、23、参考:应不应当用篡改成语的方法做广告?24、甲:反对用篡改成语的方法做广告;乙:应当禁止用篡改成语的方法做广告;丙:用改动成语的方法做广告不属于篡改,这种做法是可行的;丁:可用改动成语的方法做广告,但不能滥用;戊:改动成语做广告,关键在于巧妙、自然;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5、默默无闻 一代天骄 刻不容缓 痴心不改

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1、下列加短横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⑴、今日 经过 北京 晶莹 ⑵、存款 嘴唇 纯洁 鹌鹑

⑶、谨慎 渗透 甚至 昌盛 ⑷、大山 衬衫 蹒跚 删去

2、下面是“黄、董、郭、张、唐”五种姓的几种排列,正确的一种是。(2分)

⑴ 按笔画从少到多排列:郭、董、唐、张、黄

⑵ 按部首笔画从少到多排列:郭、董、黄、唐、张

⑶ 按音序排列为:董、郭、黄、唐、张

二、根据要求填空。(24分)

1、按要求填写字的笔顺笔画(不写名称)。(2分)

(1) “忆”的第3笔是 。

(2)“爽”的第3笔是 。

(3)“火”的笔顺是 。

(4)“撇”的第7笔是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liáo”字。(2分)

⑴星星之火,可以原。

⑵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乱。

⑶他的作业一向字迹草。

⑷奥运会亮的会歌旋律随水柱飞扬。

3、根据意思用“自”字组词填空。(3分)

(1)自己尊重自己叫 (2)只顾自己利益叫

(3)自己克制自己叫 (4)自己感到骄傲叫

(5)自己埋怨自己叫 (6)自己相信自己叫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和“高瞻远瞩”的成语可以互为解释,请你根据下列诗句的意思各写出一个含相同道理或意境的成语。(2分)

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⑵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写出下面的代称的含义:(2分)

“杏林”指 ,“桃李”指 ,“高足”指 ,“汗青”指 。

6、古人写诗常常“借月抒怀”,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请你也写出两句这样的“借月抒怀”诗来:(2分)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

(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

7、发挥想象,补充句子。(3分)

⑴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走来了。她提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 。(2分)

⑵“A”是一座金字塔,“C”是未满的月牙儿,“D”是一把竖琴,“0”是______ ____,“S”是 ______ _______。(1分)

8、按要求写句子。(8分)

(1)写一个表现读书的句子,用上“如饥似渴”。(1分)

(2)请以“日出” 为内容,写一个比喻句和拟人句。(2分)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写句子,使表达的感情更强烈。(3分)

北京申奥成功,我们非常自豪。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写句子。 (2分)

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仿句: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7分)

1.________,________。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急走”的意思是 ________;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描写的是 ________ 生活的情景。

2.黄果树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看”了这景象,我们不由得想到李白的一句名诗:

___________ __。

3.采茶姑娘个个________,她们用________的双手________地从茶树上_______ _。绿树映衬 ,构成_____ ___。这段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 的情景。

4.本学期你读了不少课文,认识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名人,如海伦?? 凯勒、孔子、巴金……他们当中,你最敬仰的是______ 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四、判断题。(5分)

1、《史记》是一部按年代顺序记叙历史的文学巨著。

2、“圆舞曲之王”贝多芬创作了《蓝色多瑙河》。

3、西汉时期,让匈奴心惊胆战的“飞将军”是张骞。

4、杨绛笔下的老王是个典型的勤劳、朴实、本分的普通劳动者。

5、《那时侯,我爱“玩儿课”》中的“玩儿课”指的是课外活动。

五、阅读短文,完成相关要求。(20分)

(一) 应运而生的“软广告”

从80年代起,世界企业界兴起提高企业美誉度的热潮。以前企业都重视广告——直接jiè shào( )产品,“上帝”对这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反感了,于是企业顺应“上帝”心理,来个新的攻关战术——“王婆卖瓜,不yāo he( )卖瓜,但又要让你知道在卖瓜”,提高企业美誉度的“软广告”由此应运而生。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一会儿到中东解救饥荒,一会儿到非洲_______ 灾民。不久前,他们在莫斯科街头,竖起了1000个电话亭。种种公益壮举,把“可口可乐”宣扬得全球闻名。

随着三资企业在中国大地雨后春笋般地 yǒng xiàn( ),“软广告”也随之发展起来。“雀巢咖啡”落户中国后,年年________上海少年宫。今年七月,它还将________华东少儿比智慧、比动手能力的“拼拼乐”大赛。

1、 根据拼音,在文章括号里填写正确的词语。(1.5分)

2、 将“援助、赞助、资助”填入上文空格中。(1.5 分)

3、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

应运而生: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后春笋: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写出“软广告” 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1分)

5、有的公司为提高美誉度,还设计了公益广告,你知道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写一条)(1分)

6、画出文中的一句歇后语,你能再写一句熟悉的歇后语吗?(1分)

(二) 生命的礼物

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作如下选择:

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

b、捐献我的心脏起博器官(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

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

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博器。

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美国人简直是疯子!她虽然不相信“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作兴”。再说 捐献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不过,我在a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我签上自己 的大名,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我端详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 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求另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美国大多数 人都愿意做这种选择,我非常赞成这种做法。只是当时,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提心吊胆。

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一美国青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两只肾脏分别移植给 当地和欧洲的两名肾功能衰竭者,心脏和肝脏分别移植给两名濒(bīn pīn)临死亡的患者,两只眼球给两个失明者作了角膜移植。这位青年捐献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亲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当记者访问这个青年的母亲 时,她说,她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傲,同时她还感谢那些接受她儿子器官的人。他们使她儿子的一部分在他们体内存活,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看到 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

我把文章拿去读给我80岁的母亲听,她听了半晌(xiǎng shǎng)不说话,最后她缓缓地说 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 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 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我激动得一把抱住她:“你真是我的好妈妈!”

1、给文章最后倒数第2小节缺标点的地方补上标点符号。(2分)

2、在文中括号中选择字的正确读音。(1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1.5分)

残酷 延续 激动

4、将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2分)

⑴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改成“被”字句)

⑵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改成反问句)

5、在“人体捐献法规”中a项是“任一器官和部件”“任一”可否换成“所有”?为什么?(简要回答)(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开头详细描写捐献卡的目的是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我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

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一句中“另一种形式”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9、倒数第二段中母亲的话“……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的意思是什么?(1.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30分)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因为有“爱”而美丽,也因为有“爱”而精彩。如果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一定能够发现自己身边那许许多多关于“爱”的故事。请你以《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感情真实,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600字。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帮助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11个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5个生字,理解“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学习重难点

1、课文的2—6自然段,感受春雨的声音美。

2.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3.课文的8—9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自主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读书感悟法

教具准备

1.生词卡片。

2.搜集赞美春雨的词语、诗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朗读题目,了解题目。

二、检查预习情况,帮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

1.出示文字投影片,检查并纠正带点字的读音:

跌下来、似的、播种、仰着脸

2.出示文字投影片,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沟、蹄、滑、密、撒、播、乳

3.重点指导“播、乳”字的书写,学生练习。

4.结合课文中的语句,理解词义:你推我挤、播种

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随机板书,理清文章的脉络。

四、质疑。梳理问题。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留待第二课时深入探讨。

问题梳理:

1.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2.“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五、作业:

1.写生字词、读书。

2.练习熟读课文,思考并试着解决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册教材的开篇之作。它和春天、和小雨有关,让浓浓的春意吹进我们的教室,让甘甜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吧!齐读课题。

(一)进一步理解课题:

课题中一连用了三个“滴”字,春天的小雨给你什么感觉呢?该怎么读题呢?注意节奏和停顿,再次读题。

(二)回忆课文主要内容。这场雨已经下了很久了,我们和作者一起沐浴在春雨中去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吧。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交流感受,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体会描写春雨声音美的内容。

1.回忆哪些自然段写了雨的声音?这几个自然段都写雨的声音,听雨的地点有什么不同?

2.“屋前听雨”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春雨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说说听到了什么?

(2)捕捉表示声音的词,体会小雨滴发出声音的不同。

(3)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4)抓住“推、挤”感受小雨滴的欢快,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林中听雨”加深感受声音美,解决难点。

出示文字片:

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森林就像一座音乐厅一样。

(1)第二自然段写雨的声音,这句话也写雨的声音,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2)想象:音乐厅里正在演奏什么曲目呢?

(3)练习朗读,欣赏声音美。

(4)指名读4-6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问题一:“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问题二: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问题一“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解疑步骤:

①教师带领学生初步认识标点符号:破折号。了解破折号的用法之一是表示声音延长的意思。

②出示字幕:

“嗵——嗵——嗵!”“冬——冬——冬!”

突然,吹来一阵风,树叶上的水珠通通跌下来了。“嗵嗵嗵!”“冬冬冬!”“啪啪啪!”

③对比指导表示声音的词语,体会破折号的作用。

④说说为什么有的时候读的舒缓,有的时候读的急促:

问题二: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解疑步骤:

①学生自己初步理解。

②结合生活实际和影视中看到的画面,说说什么时候敲鼓?鼓声一响,给你什么感觉?

③理解作者这样写表达的对小雨点喜爱的情感。

4.播放春雨飘落的画面,直观感受春雨之美。

5.配乐朗读声音美部分。

板书:声音美

(二)感受描写春雨形象美的内容。

1.听雨让我们感受到声音美,看雨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读一读,说一说。

2.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春雨的样子。

板书:样子美

(三)感受赞美春雨精神美的内容:

1.指名读8、9自然段,想想人们赞美春雨还有什么原因?

2.出示儿歌:《春雨》。读一读,感受万物盼望春雨的心情。

3.想一想,儿歌中的种子、花朵、麦苗和春雨有什么关系呢?

4.如果你就是春雨,听了生灵们渴望你到来的心声,你会怎么做的?

板书:精神美

(四)齐读最后一段,表达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三、总结全文

1.谁能结合板书说说春雨美在哪?

2.总结写法

文章着重写了春雨的声音美,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声音的世界,以后写文时可以学习作者的写法,写出的文章会更精彩。

3.再次朗读课题,结束学习。

四、布置作业:

必做: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选做:摘录描写声音的词语,写在积累本上。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