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描写句子 > 描写赞美雁门关的句子现代汇总86条

描写赞美雁门关的句子现代汇总86条

时间:2021-03-13 02:02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以“险”著称,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下面是关于描写雁门关的诗的内容,欢迎阅读!

【再过雁门关】

陈毅

百尺雄关气郁森,驱车登览感丛生。

能兵李牧难终任,多计刘邦仅免身。

慷慨捐躯悲继业,从容谪戍念南星。

纷纭千古伤心事,端绪由来封建根。

【题王昭君】

董必武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题雁门关】

汪国真

雁门关险气势雄, 大雁难越鬼神惊。

得失安危系国脉,风中犹听兵声起。

【题《文姬归汉图》】

郁达夫

朔风度雁门,雪没明驼足。

妾自恋胡儿,何烦千金赎?

【三垂冈】

[清]严遂成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雁门八景诗】

[清]吴重光

一、 雁门霁雪

千山瑞雪迎朝霁,一片寒光锁雁门。

大漠平沙无尽处,苍茫万里肃乾坤。

二、勾注春云

春来最爱七峰环,舒卷云光拥翠绿。

更得飞天作好雨,三农晓望足三颜。

三、南楼夜雨

南郊一曲枕溪飞,夜雨声声听画楼。

直待晓来看瀑落,烟云染出四山秋。

四、滹沱新涨

滹水西流绕郭过,不留片石不停莎

何来匹练从天下,怒吼殷雷卷白波。

五、覆宿晴岚

覆宿山头宿雨乾,满山苍翠薄烟含。

微风淡池轻云佥,几日重阴荡晓岚。

六、凤山秋月

南望丹屏翠障开,清秋月映俨蓬莱。

空明露冷郡峰尽,疑有仙人跨凤来。

七、岩寺晚钟

夕阳山郭晚烟浓,古寺依稀动远钟。

解脱尘缘应大觉,数声缥渺入云空。

八、晋陵古柏

国仇未复身先殂,赫赫英风在晋陵。

生气只今蟠老树,金戈铁马逐云腾。

王昌龄的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分别是什么呢?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从军行七首》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北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作品赏析

玉门关:一作雁门关。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①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一首,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这首小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何等巧妙、何等自然!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诗人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注〕①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

(张燕瑾)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或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换新声”,总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

不,“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谁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既然强调别情之“旧”,那么,这乐曲是否太乏味呢?不,“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是怨?是叹?是赞?意味深长。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平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读者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1、在天原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3、已过清明风未转,妾处春寒,郎处春应暖。

4、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5、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6、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7、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8、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9、君在阴兮影不见,君依光兮妾所愿。

10、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1、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2、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13、看庭前花开花落,荣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情是情非情,情非情是情,梦长酩。

14、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1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16、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7、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安排处。

1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9、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20、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2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22、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2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

24、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26、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27、车遥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

2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29、相爱几时穷,无物似茶浓。

30、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31、看庭前花开花落,荣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

32、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3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34、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

35、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36、一枝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37、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38、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39、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40、青春的'羽翼,划破伤痛的记忆;昨日的泪水,激起心中的涟漪。

41、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42、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43、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4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5、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46、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47、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48、百花绣尽皆鲜巧,唯有鸳鸯绣不成。

49、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50、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5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52、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神惊,只道芳魂绝。

53、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54、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

55、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56、多情自古伤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57、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58、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59、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60、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61、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K月。

62、轻寒微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分,断人肠。

63、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64、九万里苍穹,御风弄影,谁人与共?千秋北斗,瑶宫寒苦,不若神仙眷侣,百年江湖。

65、苦难寻红锦妆,问东君归计何忙!尽叫得鹃声碎,却教人空断肠。

66、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67、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8、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69、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70、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71、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72、我欲与君相知,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73、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74、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75、而我爱夫子,淹留未忍归。

76、十年光阴过,恍惚如梦醒。噬魂天琊见,心却在悲鸣。

77、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78、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

79、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80、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剪剪风。

81、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82、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83、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84、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

85、百雀筑桥,星梦传书,星语心愿,七夕与君长相伴!

86、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87、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88、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89、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90、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

91、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92、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

93、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94、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费泪行。

95、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96、日日思君不见君。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97、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

98、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99、念碎劈芳心,萦思千缕,赠将幽素,偷翦重云。

100、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