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下面是描写武汉长江大桥的'诗句,欢迎阅读。
《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武气绝半日复息,
汉军游骑貂锦衣。
长生木瓢示真率,
江上楼高二十梯。
大藩从事本优贤,
桥下幽亭近水寒。
《徒步武汉长江大桥》
刘开添
万里长江第一桥,两岸融云天际消。
龟蛇对望长虹色,茫茫人海任逍遥。
孤身徒步如仙梦,万马奔腾似战巢。
长江滚滚东流去,铁龙高驾傲今朝。
巨轮不畏高水浪,火车何惧空折腰。
汉口江滩无限美,惊涛拍岸竞比高。
深思秦汉商贾客,乘舟危渡骨晃摇。
桥头横卧武昌镇,桥尾栖身汉阳滨。
人到桥心疑是岸,人临桥岸以为心。
夜色照人讥亦饱,武昌汉口汉阳情。
览尽长江看汉江,一波一浪尽水兵。
黄鹤飞过长江顶,谁道大桥非雄鹰。
千年无鹰立江上,一九五七诞生情。
中华儿女多壮志,热血浑浑满江城。
晚斋时刻早过时,不堪回首心何悲。
高叹高呼高喝啸,流下多少风尘泪。
真欲夜宿桥杆侧,只是无闲需暂歇。
此生曾做逍遥子,不立雄心誓不回。
滥竽充数几词句,化作飓风壮我威。
浩浩长江观不尽,挺挺大桥吟不得。
2、如今,我真想再次回到长江边,看看江上的薄雾和洒在江面上的阳光,听听高昂奔放的歌声,再欣赏欣赏那明月下宁静美丽的江水夜景!
3、当纯如甘露的江水亲抚我的肌肤、滋润我的心田,怎不叫人思绪万千、浮想联翩:千万年来,这江水也曾日夜不停的滋润着脚下这片土地,冲刷着我们民族粗壮的筋骨!她是那么富有,那么宽厚;那么深邃、高远,充满活力,而又那么年轻!才感到呵,家门口的这条长江,她历史的厚重和对于我们民族的意义。
4、长江象征着质朴的中国人民,长江象征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我赞美长江!
5、长江的水真猛啊,势力不可挡,像千军万马在沙场冲锋陷阵;长江的水真奇啊,仿佛一条金鳞巨龙。
6、长江啊!长江!您是如此的广阔,如此的宽阔,如此的滔滔不绝。让我沉醉在您的包容下,无法自拔。长江啊!长江!每次想起您那洪涛汹涌,犹如生气的狮子,威风八面。长江啊!长江!您是如此的魅力四射,让我深深的陶醉。
7、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江水平静下来,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霎时间江面上洒遍了银光。
8、长江,她是那么富有,那么宽厚;那么深邃、高远,充满活力,而又那么年轻!才感到呵,家门口的这条长江,她历史的厚重和对于我们民族的意义。她以自己的渊源流长、磅礴大气和她的风光万千,为我们构筑了永恒的大江之美,启发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激情与灵感,赢得了世人发自肺腑的赞美和感叹而当之无愧。
9、长江,你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的象征。你从世界最高处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奔腾而出,一泻千里,直奔东海,注人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之中,你是这样的源远流长,汪洋浩瀚,汹涌澎湃,一往无前,伟大而美丽。然而,你又是在艰难曲折中奋勇向前的。三峡,就是对你的磨炼与考验。多少悬崖绝壁!多少暗礁险滩!多少惊涛骇浪!多少急流猛湾!一切都阻挡不了你的前进。你是这样的英勇顽强,奔腾不息,永远向前,向前!
10、长江发源于雪峰奇山,它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它冲过万千山峦,流过绵绵高原,淌过千里平川,汇入东海。
11、长江,她以自己的渊源流长、磅礴大气和她的风光万千,为我们构筑了永恒的大江之美,启发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激情与灵感,赢得了世人发自肺腑的赞美和感叹而当之无愧。我骄傲,因为冬泳,我把自己微弱的心跳加入到她强劲的脉博当中,我把自己满腔的热血汇进了她势不可挡的滚滚洪流;我骄傲呵,我们这些严冬中的勇士,在刺骨的北风中、在冰冷的江水里,光着脊梁书写着自己的追求和冬泳人的光荣!
描写武汉长江大桥诗句一:,《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描写武汉长江大桥诗句二:刘开添《徒步武汉长江大桥》
万里长江第一桥,两岸融云天际消。
龟蛇对望长虹色,茫茫人海任逍遥。
孤身徒步如仙梦,万马奔腾似战巢。
长江滚滚东流去,铁龙高驾傲今朝。
巨轮不畏高水浪,火车何惧空折腰。
汉口江滩无限美,惊涛拍岸竞比高。
深思秦汉商贾客,乘舟危渡骨晃摇。
桥头横卧武昌镇,桥尾栖身汉阳滨。
人到桥心疑是岸,人临桥岸以为心。
夜色照人讥亦饱,武昌汉口汉阳情。
览尽长江看汉江,一波一浪尽水兵。
黄鹤飞过长江顶,谁道大桥非雄鹰。
千年无鹰立江上,一九五七诞生情。
中华儿女多壮志,热血浑浑满江城。
晚斋时刻早过时,不堪回首心何悲。
高叹高呼高喝啸,流下多少风尘泪。
真欲夜宿桥杆侧,只是无闲需暂歇。
此生曾做逍遥子,不立雄心誓不回。
滥竽充数几词句,化作飓风壮我威。
浩浩长江观不尽,挺挺大桥吟不得。
描写武汉长江大桥诗句三:《七绝·咏武汉长江大桥》
龙腾天堑变通途,浪涌烟波一道弧。
汽笛声中留鹤影,长虹托起夜明珠。
拓展: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位居中国腹地、长江中游,汉水由此汇入长江,拥有重要的地理位置优势,曾被孙中山誉为“内联九省、外通海洋”的大商埠。至清末时期,武昌为湖北省会,汉口为商埠,汉阳也发展了一定的.工业基础。1906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而粤汉铁路也在修建当中,建桥跨越长江、汉水连接京汉、粤汉两路的构思即为各方所注。
据历史档案显示,在武汉建第一座长江大桥的设想最早由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用以沟通南北铁路。 1912年5月,中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被北洋政府聘为粤汉铁路会办。詹天佑 在进行粤汉铁路复勘定线的过程中,考虑到将来粤汉铁路与京汉铁路会跨江接轨,为此在规划武昌火车站(通湘门车站)时也预留与京汉铁路接轨出岔的位置。
武汉长江大桥是苏联援华156项工程之一,于1955年9月动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全长约1670米,上层为公路桥(107国道),下层为双线铁路桥(京广铁路),桥身共有8墩9孔,每孔跨度为128米,桥下可通万吨巨轮,8个桥墩除第7墩外,其它都采用“大型管柱钻孔法”,这是由中国首创的新型施工方法。
武汉长江大桥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极大地促进了武汉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大桥将被长江分隔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为一体,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京广铁路,对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56年6月在《水调歌头·游泳》中题写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正是对武汉长江大桥沟通中国南北交通这一重要作用的真实写照。作为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成就,大桥图案入选1962年4月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成为新中国国家建设的重要标志。
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2013年5月3日,武汉长江大桥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