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金色的秋天,又是一个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已匆匆走过了七十个年头。为了纪念这个胜利的日子,我们怀着虔诚之心观看了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阅兵。“咚——咚——咚”这是解放军前进的脚步声,他们正踏着雄壮的步伐,沿着长安街的天安门广场前进。“咚——咚—— 咚”多么有劲,多么锵锵有力的步伐声啊!这不是普通的脚步声,这是我们国家迈向世界民族之林的声音,是祖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喜悦之声,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脚步声。是他们,是解放军叔叔在战场上与敌人顽强搏斗,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是解放军叔叔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来保卫祖国的边疆,无私地向自己的岗位奉献自己的青春,就是因为有这一群 “威武之师、文明之市、胜利之师”为祖国做后盾,才有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社会的安定,民族的团结。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渐渐变成了文字,文字渐渐变成了概念,概念渐渐地模糊了。历史,就是这样被人们遗忘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93大阅兵
勿忘“昨天”,勿忘那曾经的伤痛;勿忘“昨天”,牢记那可贵的觉醒;勿忘“昨天”,把握那难得的坚毅;勿忘“昨天”,继承那令人敬仰的中国魂。但勿忘“昨天”,不是让我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和骄傲中不知前进的'方向,勿忘“昨天,是为了让我们正视今天,是为了让我们挑战明天,是为了让我们将“昨天”胜利的辉煌重现……
短短的一天一晃而过,但这一天却让我收获了许多,思索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或许平日的我们并不会将那段难忘的历史特意拿出来宣扬一番,但只要我们将那个七十年前的日子熔入到自己的脑海,它便能像警钟一样时时鞭策我们保持警醒、踏实前进,让我们的后代在将来的某个日子里骄傲的向全世界宣布:“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有着无数个荣耀的‘昨天’,我们还要创造更辉煌的未来!”
阅兵式读后感1
九月三日上午,我在电视里观看了在天安门前举行的胜利日阅兵仪式。这是庆祝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也是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其中最让我激动的是那十个整齐的英模方队,走出了军运魂,走出了国威。
一提起阅兵方队,我就有说不出的激动。看,那整齐的方队,威严的气势,让人浮想联翩。我想到了狼牙山五壮士、东北抗联……我想到了一些让中华民族永远都感到自豪的名字: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他们那英勇的壮举,视死如归的的精神,早就像一粒粒种子在我心田里生根发芽。虽然他们英勇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却鼓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中国去为自己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那铿锵的脚步、如炬的目光,不正展现了新一代军人对祖国的忠诚,对世界和平的捍卫吗?
看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是呀,革命先烈们为我们用血肉之躯打下了一片和平的天地,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学习呢?如今我们坐在干净宽敞的教室里,接受着良好的教育,最先感谢的,应该就是他们。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和平,它实在来之不易。
谢谢你们,为国捐躯的们!祖国,我为你而骄傲!
阅兵式读后感2
天已亮,我却依旧毫无睡意。洗漱完毕,打开微博微信,发现鲜艳的五星红旗早已刷满了屏幕,“我是网络方阵,请祖国检阅”、“我用指尖护卫大阅兵”、“胜利日,我为你骄傲”的声音不绝于耳,整个互联网、整个舆论场都在激动、都在亢奋、都在沸腾。
上午9:00,全世界都调到了同一个频道、同一个时间。中国,北京,天安门,天空蔚蓝、白云朵朵。长安街上,中国“海陆空”三军仪仗队英姿飒爽、踏步向前,拉开了9.3大阅兵分列式检阅的序幕。
三军列阵、音乐激昂,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卓越贡献、巨大牺牲的老兵方阵昂首向前。这群耄耋老人平均年龄虽然已经90岁,但当他们敬起军礼的那一刻,表情威严肃穆、精神抖擞昂扬,仿佛就像70年前靠着“小米加步枪”和顽强意志抗击日本法西斯时的那样,依旧在战场、依旧在搏杀。
海空作战部队也来了,歼十战斗机、轰炸机、空中加油机、海军舰载机……无论是利矛尖盾、装甲洪流,还是钢铁雄鹰、航母卫星,所有参检装备清一色国产制造,彰显中国的大国自信和强国风范。
整整70年,历经三代人,中国在强国兴军的道路上卧薪尝胆、披荆斩棘。终于,在70年后的今天,我们中国人可以在天安门广场,举办这场盛大的、隆重的纪念伟大抗战胜利的阅兵活动,纪念那场无数先烈浴血奋战的正义之战。
三军检阅、铁甲生辉,战鹰呼啸,壮志凌云,长安街上敬着军礼的战士,除了有护卫中华的儿女,还有来自五大洲17个国家的军阵,如今的中国已经有了足够的自信“高调”,有了足够的魅力让世界亲华。
强国必先强军,中国经过70年的砥砺前行,终于铸造了一支威武雄狮,并且还在强国兴军的伟大征程上不断创造奇迹。
我们的国家,才是我们最大的家。守卫我们的'我、国家的家、人民的人,是每一个中国人存在的重大价值和意义!
阅兵式读后感3
国庆,总给人们带来喜庆,带来快乐,带来遐想,带来憧憬,更带来希望。
而今年的秋天,非同一般,更不寻常。在这丰收的季节,祖国每一平凡公里的热土都浸透着欢乐与幸福,流淌着甜蜜与畅想。十三亿中华儿女一豪迈激越的歌声放飞金色的理想与玫瑰色的憧憬,放飞如磐石的信念与对伟大祖国的赞美的诗行……
今天早晨,阳光明媚,我怀着激动地心情坐到了电视机前观看隆重的(阅兵式)盛典,胡锦涛在天安门城楼上发表讲话。60周年的国庆阅兵盛典,激起了祖国人民的滚滚心潮,这是多么令人骄傲的一件事啊!
胡锦涛肃立在敞篷车的中央驶过金水桥,向海陆空三军将士问候:“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胡锦涛的问候和煦春风,振奋人心。“首长好,为人民服务!”官兵们的回答似惊雷回荡。
仪仗队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国旗台!当我看见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抚摸着胸前带的红领巾,红领巾是国旗上的一角,我为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感到自豪,更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
徒步方阵,战车方阵,炮兵方阵,战机梯队……都向中国人民和外国友人展现了中国挺拔的身躯和甘冈的士气,扬军威展国力,让世人目睹。
记得60年前的今天,在天安门城楼上,伟大的开国领袖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如今,中国繁荣昌盛,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也曾写过:“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让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团结一致,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为祖国美好的明天奋斗吧!
第1篇:9.3阅兵
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伟大的国家,总是在对历史的一次次回望中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属于胜利者的明亮秋日里,站在属于正义者的历史坐标上,再次,以阅兵的方式回望半个多世纪前那段烽火岁月。
10点整,纪念大会正式开始,位于礼炮阵地上的56门迎宾礼炮以70响轰隆的礼炮声,拉开了纪念仪式的序幕。伴随着礼炮的轰鸣,国旗护卫队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出发,沿中轴线向北至国旗杆,举行升旗仪式。接着,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完毕后,整场仪式就将进入到阅兵时间,乘坐检阅车检阅部队。检阅完毕,分列式开始并持续了一个小时之久。当最后一个空中梯队飞过天安门广场,数万只气球与和平鸽将腾空而起,飞向蓝天。纪念大会至此落下帷幕。
其中,最让我难忘的便是阅兵开始时,走在最前方的三军仪仗队。军姿军容庄严肃穆,步伐铿锵,整齐划一。还记得不久前的俄罗斯红场阅兵,就是这支队伍踏着《喀秋莎》的旋律亮相,震撼了莫斯科乃至全世界人民,引得俄罗斯人民阵阵欢呼。这支在世界各地接受过2000余次检阅的仪仗队,无疑是我国这一礼仪之邦的骄傲!
今天所举行的抗战胜利纪念日首都阅兵,不为仇恨,只为铭记历史守望和平。这是对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的纪念;这是国人的荣耀,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者的纪念。当国旗升起,当礼炮鸣响,你我或许不在现场,未着军装,但那颗为祖国祝福的心,都在接受共同的检阅;这是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坚定意志的彰显;这是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决心和不可动摇的原则立场的宣示!
第2篇:9.3阅兵仪式观后感
九月三日上午十点,北京天安门前举行了隆重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70周年纪念大会。
首先,军乐团、合唱团奏唱歌曲。70个带有“70”字样旗子的礼号同时发出铿锵有力的号声,海、陆、空三军的军人们也包含激情地演唱《游击队之歌》、《保卫黄河》等多首振奋人心的歌曲。他们早上6点就已经就位,在阳光的照射下一直穿着长袖军装、带着帽子、一动不动的站了6个多小时,平时训练时,他们为了练口型,曾咬着苹果发声,数月的练习,只为能在正式检阅时展现出最美好的歌声、最整齐的姿态。他们能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得不令我佩服!
接着,炮手们鸣70响礼炮,开始了庄严而神圣的升旗仪式。就连护送国旗的军队步伐都整齐划一,走到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走路姿势。当国旗升起的.那一刻,我想:70年前,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再受日寇侵略的第一天,有多少人没能等到这一天,有多少人等到这一天时已身患残疾,又有多少人盼望着他的亲人也能等到这一天!
然后,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保护、珍惜我们现在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我相信,中华儿女在听完这番讲话后一定个个都热血沸腾,也一定会时时刻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最后,就是分列式的时间了。从空中护旗方队,到抗战老同志乘车方队,再到中国徒步方队,然后再到17个外军方队、代表队,最后到装备方队,都显得那么英姿飒爽。中国徒步方队的每一名军人的动作十分整齐,这是他们用数月的刻苦练习换来的,每个不同方队的领队一般都是少将。而装备方队的领队则有许多中将,装备方队的装备全都是国产的先进装备,无人机、核导弹……这些装备都令我大开眼界,最后的医疗队女兵也个个气势磅
我们应该学习参加检阅仪式的军人的意志,也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更应该牢记被战争夺去生命的英勇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