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陶渊明的赠羊长史观后感细选70句

陶渊明的赠羊长史观后感细选70句

时间:2018-10-19 19:07

[说明]

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东晋大将刘裕北侥后秦,破长安,灭姚涩,驻军关中。驻军京都的左将军朱龄石得到捷报后,派遣长史苹松龄前往祝贺。陶渊明写此诗赠给他,时年五十三岁。

长安已破,九州统一,诗人是为之高兴的,希望可以了却游历中原、瞻仰先圣遗迹的夙愿。然而刘裕的胜利,陶渊明并不为之乐观,诗歌在灵复抒发对上古盛世和古代圣贤的仰慕之中,透露着令不如昔的慨叹,暗寓着对现实的忧心忡忡,并表示了隐居的决心。此诗曲折深婉,含蓄蕴藉,感事忧时而不露痕迹,被清代方东树誉为“陶诗当以此为冠卷”(《昭昧詹言》卷四)。

左军羊长史衔使秦川(1),作此与之。

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2)。

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3)。

贤圣留余迹,事事在中都(4)。

岂忘游心目?关河不可逾(5)。

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6)。

闻君当先迈,负疴不获俱(7)。

路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躇(8)。

多谢绮与角,精爽今何如(9)?

紫芝谁复采?深谷久应芜(10)。

驷马无贯患,贫贱有交娱(11)。

清谣结心曲,人乖运见疏(12)。

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13)。

[注释]

(1)左军:指左将军朱龄石。羊长史:指羊松龄,当时是左将军的长史。长史:官名,将军的属官,主持幕府。衔使:奉命出使。秦川:指关中一带。

(2)愚:自称的谦辞。三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末期。《汉书。叙传下》:“三季之后,厥事放纷。”颜师古注:“三季,三代之未也。”黄虞: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黄帝和虞舜。

(3)千载上:指千年以前的事情。赖:依赖,依靠。

(4)余迹:犹遗迹。中都:中州,泛指洛阳、长安一带的中原地区。

(5)游心目:游心并游目的合称。游心:犹涉想,谓心神向往。游目:谓目光由近及远,随意观览瞻望。逾(yú于):越过。

(6)九域:九州,指全国。甫:开始。一:统一。逝:发语词,无义。舟舆:船和车。这两句是说:全国已经统一,我将整理车船到中原去。

(7)先迈:先行,指去关中。负疴(kē科):抱病。不获俱:不能同往。

(8)商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少:稍。踌躇:驻足,停留。

(9)绮与角(1ù路):指崎里季和角里先生。角亦作“角”。他们同东园公,夏黄公为避秦时乱而隐居商山,至汉初时都有八十多岁,须眉皆白,被称为“商山四皓”(事见晋。皇甫谧《高士传》)。精爽:精神魂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为魂魄。”

赠羊长史·并序

陶渊明

左军羊长史,衔使秦川,作此与之。

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

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

圣贤留余迹,事事在中都。

岂忘游心目?关河不可逾。

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

闻君当先迈,负

路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躇。

多谢绮与

紫芝谁复采?深谷久应芜。

驷马无

清谣结心曲,人乖运见疏。

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

【鉴赏】

这诗是陶集赠答诗中的名篇。诗中念古伤今,流露着作者对时局的观感和政治态度,也体现了“君子赠人以言”的古训,对友人进行讽示、忠告,大有别于一般伤离惜别、应酬敷衍之作。羊长史,名松龄,是和作者周旋日久的友人,当时任江州刺史、左将军檀韶的长史。这次是奉使去关中,向新近北伐取胜的刘裕称贺。秦川,今陕西一带。

刘裕在消灭桓玄、卢循等异己势力之后,执掌朝政,功高位尊,已怀有夺取司马氏政权的野心。公元416年(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刘裕率师北伐,消灭了羌族建立的后秦国,收复了古都长安、洛阳。自永嘉之乱以来,南北分裂,晋师不出,已逾百年。这次北伐胜利,本是一件大好事。无奈刘裕出兵的动机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所以才得胜利,便匆匆南归,去张罗

对刘的意图,作者是看得很明白的。所以对北伐胜利和羊长史入关称贺,他都表现得十分冷漠,只在序里淡淡地说了一句“衔使秦川”而在诗中又委婉地讽示友人,不要趋附权势,追求驷马高官。这一切,都显现出这位“隐逸诗人”对现实和政治还是相当敏感、有所干预的。 因为诗所涉及的是很敏感的时政问题,所以其表现也十分隐约、含蓄。全诗分四节。首节八句,悠徐地从“千载外”说起,说是自己生在三季(夏、商、周三代之末)之后,只有从古人书里,得知些黄帝、虞舜之世的事,不禁慨然长念——那时真风尚存,风俗淳朴平和。言下之意,三季之后,就只剩下欺诈虚伪,争攘

次节四句,转入赠诗。现在九域(九州,指天下)已经初步统一起来了,诗人下了决心,要整治船只车辆,北上一行。听说羊长史要先走一步,自己因身有疾病,难以联袂同行,只有赠诗相送。作者早衰多病,五十以后即“渐就衰损”(《与子

“路若经商山”以下八句,是赠诗主旨所在。到关中去,说不定要经过商山,那正是汉代初年不趋附刘邦的绮、角等“四皓”(四个白首老人)的隐栖之地。作者很自然地借此向友人嘱咐,要他经过时稍稍在那里徘徊

《紫芝》一歌,可看作这首赠诗的灵魂。篇首的“慨然念黄虞”,已化用了“唐虞世远”之意;直到结尾,作者还郑重写出“清谣(指《萦芝歌》)结心曲”,深慨绮、

此诗对刘裕不屑涉笔,意存否定,却对不趋附权势的绮、

沈德潜论赠答诗,谓“必所赠之人何人,所往之地何地,一一按切,而复以己之情性流露于中,自然可咏可读。”(《说诗

赠羊长史并序

左军羊长史,衔使秦川,作此与之。

愚生三季後,慨然念黄虞。

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

贤圣留馀迹,事事在中都。

岂忘游心目,关河不可逾。

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

闻君当先迈,负

路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躇。

多谢绮与角,精爽今何如?

紫芝谁复采?深谷久应无。

驷马无

清谣结心曲,人乖运见疏。

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