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是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自2008年起,教育部就和中央电视台密切合作于每年新学年开学之际推出《开学第一课》,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
今天,我看了《开学第一课》,主题是“梦想”。
说起梦想,这个话题也是非常的深远。有的人的梦想是飞上天空;有的人的梦想是当老师;有人的梦想是当一名画家……虽然,很多人都会有梦想,但是,梦想始终是空虚的,如果没有自己辛勤的努力,可能梦想永远也不会实现。比如:现在著名的钢琴音乐家朗朗,其实当时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但是他对音乐有一种强烈的欲望,于是他妈妈努力的攒够了钱为朗朗买了一架钢琴,朗朗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拼命努力的学习,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还有周杰伦,以前在一个餐馆打工,可是却不小心闯了不少祸,因此而被老板辞退。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努力朝自己的兴趣爱好方面发展。当初自己写的歌,谱的曲,无人愿意唱,他就自己唱。一次不行就两次,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歌星,也因此而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你看他们都有一个美丽的梦想,并且朝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奋发,持之以恒,这样才能美梦成真。让我们为了自己的'梦想发奋图强,让生命之花绽放的更加艳丽吧!
同学们!让我们为我们的梦想起航吧!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
今天是9月1日星期天,我和妈妈守候在电视机前,一同观看了由中央一套播出的《开学第一课》。
最让我感动的是《开学第一课》第二节中的廖智,廖智在我的家乡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双腿,但是她没有放弃舞蹈,一直继续坚持跳舞,她坚信就算双腿截肢了也依然能跳舞,而且在今年中央电视台《舞出我人生》的节目中获得了冠军,大家都认为她是“最美舞者”。
我是和妈妈一起看《舞出我人生》的时候知道廖智的,记得第一次看她跳舞是坐在轮椅上,跳的非常好。第二期节目的时候,她就不坐轮椅跳舞,和我们一样站起来跳舞,电视里面的评委说她是穿着假肢跳舞,还有另外一个坐在轮椅的评委姐姐说廖智非常勇敢。后面还有一期是廖智穿着假肢跳舞,坐在轮椅上的评委姐姐和廖智一起跳,跳得非常的好看。
我没法想象没有了双腿怎么跳舞,也不知道廖智是怎么坐在轮椅上和穿着假肢跳舞的,我知道这肯定非常难。廖智坚持梦想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我也很佩服她,我要向她学习,要有自己的梦想,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坚持下去,最后一定会成功。
在《开学第一课》第二节中,廖智还唱了首叫《怒放的生命》的歌,我问妈妈这首歌是什么意思,妈妈说就算遇到再多的困难、再大的挫折,都要坚持自己的梦想,这样才能得到超越平凡的力量。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
今天是我们开学的第一天,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CCTV的一档名叫“乘着梦想的翅膀”的电视节目,它给我的新学期上了特别有意义的第一课——梦想。
我看到了神舟十号女航天员王亚平的飞天梦,我看到了代表中国站在世界的舞台上的国际明星章子怡的电影梦,我看到了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双腿和宝贝女儿的最美志愿者廖智的舞蹈梦,我看到了努力地坚持着的付丽娟大哥哥大姐姐们的跳伞梦,我还看到了平凡而伟大的十一年自学钢琴的加油站郑阿姨的母亲梦……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生故事,让我知道了梦想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梦想是一个特别美好的词汇,它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是在迷茫时一盏明亮的灯,为我们指明方向,它是在黑夜里的一本书,为我们开启黎明,它是在每一个想要放弃的时刻,伸向我们的一只手,拉我们一把、送我们一程,让我们重新获得动力,永不放弃。有了梦想就要坚持,因为梦想的实现并非一朝一夕,追梦的道路上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汗水甚至泪水,不抛弃,不放弃。只要我们心中有梦想,就要坚持这个梦想,追求这个梦想,那么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梦想成真。
所以我也要赶快行动起来,找到自己的梦想,并努力坚持实现它,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
“乘着梦想的翅膀”,多么美好的主题呀!有梦想,并乘着梦想的翅膀去飞翔,那是多么美好的憧憬呀,相信自己有了梦想就也一定会在不久的未来收获很多美好的东西。
节目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廖智阿姨,我觉得她非常勇敢、坚强。她还给我们讲了她的故事,讲了她从一开始的受伤、失落,再到一次次克服心里的障碍,从理想中找到成长的力量,并最终插上了梦想的翅膀再次站立了起来,重新开始了自己的舞蹈生涯。她的舞跳得很好,还学会了跳轮椅舞,戴假肢跳舞,真的非常厉害!
我也很喜欢那个变魔术的叔叔,可是,我不记得他的名字了。但是,我特别喜欢他变的魔术,因为他的魔术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就能像变魔术一样变出很多非常奇的东西来。
我最喜欢唱凤凰传奇的歌,特别是最炫民族风和荷塘月色,而且,他们唱的也很好听,我也想自己将来能和他们唱的一样的好听。
我长大了想当一名音乐家,最好是能歌善舞、弹拉逗唱样样精通。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些都非常的遥远,都是那么的遥不可及——错!不要对我说,梦想的翅膀你不会拥有。更不要因为灰心,让梦想的翅膀闭合。上天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只要你坚定意志,坚持不懈地去努力,梦想就会实现。
我一定会努力的,耶!
国学弟子规
幼儿园的时候我就接触过弟子规,那时候只是老师让背一背,而没有深刻的理解。近些天,我看了传统教育,对弟子规又有了性的理解与
《弟子规》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
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对弟子规的总述。
入则孝,这是弟子规对我们的第一个要求。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圣贤教导我们,要从内心深爱、感恩我们的父母,让我懂得了该如何孝敬父母。“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即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情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出则悌,是圣贤教导我们,要友爱兄弟姐妹,多照顾帮助兄弟姐妹,对长辈要尊敬,其次出外要友爱朋友以及一切和我们身边相处的人。泛爱众,其实就是要与他人和睦相处,团结一致。在现实生活中处处以恭敬、谦卑为原则,做到不自私自利。
通过这段时间学习《弟子规》,使我感触很深,树立了自己正确的人生观,明确了做人的本份。在生活中孝敬友爱、慎言慎行、诚信仁爱,并身体力行,加强自己的道德素质修养。
国学弟子规读后感作文2
读了弟子规这本书以后,让我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要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友爱兄弟姐妹,还要讲信用、不撒谎。弟子规是一本很好的书,它还告诉了我们不能嫌贫爱富。
弟子规里有这样一句话,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赞美别人的美德,这也是一种美德,因为对方听到你的赞扬后,就会更加努力行善。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有道理吗?
国学弟子规读后感作文3
学了弟子规第一课,我懂得了做人要讲信用,要尊重兄长,亲近有仁德有能力的人。
第二课我懂得了,“儿行千里母担忧。”母子分离的的痛苦,都是那么的刻骨铭心。儿子多想堂前进孝,报答养育之恩啊!
第三颗让我懂得了:当父母叫你的时候,你要立刻答应,父母教育你的时候,你要认证的听父母的话,更应该尊重父母,孝敬父母。
第四要以自己的能力去实现父母的愿望。
第五父母有病的时候半夜要照顾父母,喂药的时候要先自己尝一尝。
我以后要更加的孝敬父母,不让父母生气,一定要听父母的`话,心里时时刻刻都记着自己的父母。
国学弟子规读后感作文4
今天,我听了钱老师讲弟子规里的入则孝——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我觉得我自己做的不太好,应该改正。妈妈喜欢把家里弄得很整齐,可是我喜欢做手工,总是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我以后一定记得自己收拾,不再让妈妈生气了。
爸爸最讨厌我把鞋子乱扔,我以后一定记得回家就在门口换好鞋。我经常贪玩,忘了喝水,就生病了,让爸爸、妈妈替我担心,往后我肯定记得喝水。
国学弟子规读后感作文5
平常我有很多不足,可我今天读了一本叫《弟子规》的书,这本书教育我要当一个勇敢,聪明,诚实,孝顺的人。对照《弟子规》的教育,再想想自己以前的行为,情不自禁的低下头一阵面红耳赤,
我经常跟父母顶嘴,不听他们的教导,他们让我往东,我偏要往西,我没做到《弟子规》中得父母呼,应勿缓这句话,一次,妈妈叫我吃早饭,可我心中有一百个不愿意,所以就随便应付了一声马上到,然后继续睡觉了。等到我醒来已经是11点30了。我飞奔到客厅,见妈妈已经早早的吃完了早饭等着我起床。我愧疚的低下了头,尽管脸再红也没有用。
还有一次,我上英语补习班晚回家了半个小时,妈妈说我是不是不会背书留了下来?可我没有一点耐心,站在那的我暴跳如雷,于是,妈妈便去找老师问一下,老师说我英语课文不会背,于是我又火冒三丈,妈妈再一次问老师,可是老师说的还是原话。我只好承认了。后来回想一下,这件事不应该欺骗妈妈,我应该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我真对不起妈妈。
《弟子规》是我启蒙我好老师,教会我很多,让我学会了怎么做人。
国学弟子规读后感作文6
这一段时间,我跟妈妈每天晚上看钱文忠教授解读的《弟子规》。天啊,一句话竟然解读了十页。第一章里的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孔子教训我们,要守规矩。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要做事谨慎,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对大家有爱心,并且亲近品德高尚的人,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学习其它有益的学问。其实,弟子规原来不叫弟子规,而叫训蒙文。听说是一位学者,把训蒙文又重新修订了一下,并把它改名为弟子规。虽然大家买弟子规的时候,原著都是李毓秀,但是修订却有两个人,一个是贾有仁,一个是贾存仁。钱文忠教授认为是贾存仁。他还给我们讲了很多例子。
说来说去,总序就是围绕着“规矩”两个字来写的。
国学弟子规读后感作文7
这几天老师一直让我们读诵《弟子规》,学校有时也在空中课堂播放《弟子规》。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
“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是对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这让我想起了博玄说过的一句话:“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对人诚心诚意,本来不相信,也会相信了;但对人虚伪无信,就是本来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看,他说得多有道理啊!
国学弟子规读后感作文8
学了《弟子规》后,最使我受到启发的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命,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段话的意思是,父母呼唤时,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推辞投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我们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应该虚心接受,不能强词夺理,让父母生气伤心。理解了这段话的意思后,我不由得深感内疚:平时爸爸妈妈叫我,我总会假装没听见,只管玩我的,妈妈要是让我做事,我也总会毫不犹豫地说让爸爸去做……
学了弟子规后,让我明白了自己以前是多么的不懂事,从今以后,我一定要改掉这些坏毛病,听爸爸和妈妈的话,不再让爸爸妈妈伤心,做一个勤快懂事的好孩子。
国学弟子规读后感作文9
最近,我读了一本古代儿童启蒙教材——《弟子规》。它是一位生活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的普通老师李毓秀写的。这本书的原名叫《训蒙文》,后来又被一位名叫贾存仁的人加以修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弟子规》。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这里告诉我们,我们从小就要讲诚信、讲诚实。“凡出言,信为先”,意思就是,凡是讲话,我们首先就要保证一定要讲真话,要以诚信第一。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建立在互信这种基础上的,人们使用的最频繁、最容易表达和沟通的就是语言。若是你的讲话没有真诚和诚意,那么人与人的交往就可以说是非常的虚伪和虚假的。
现在,当我们大人和孩子共同读此《弟子规》的时候,当我们教育孩子要讲诚信、讲真话的时候,我们是否也该认真地反省一下自己?
鉴于时间和篇幅的因素,我就略说这些了。不当之处,望大家斧正!
今天我观看了以“中华骄傲”为主题的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
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让我们中国人为之骄傲的物质文化、精神财富有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我们的汉字。中国的汉字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样多,从仓颉造字到甲骨文,再到我们今天的汉字,经历了四千多年的演变,它是古代先人们智慧的结晶,一笔一画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底蕴,汉字带领我们感受过去,思考未来。
“汉字不仅仅是中国的汉字,也是世界的汉字”,这是美国的汉字叔叔里查德﹒西尔斯的肺腑感言。为了研究中国的汉字,22岁便只身来到中国台湾,从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课本学起,制作了15000个汉字卡片,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努力学习中国的汉字,研究中国的.汉字,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并倾其所有投入30万美金创建了自己的汉字网站,创作了《说文解字》、《六书通》、《金文编》、《甲骨文编》这四本具有巨大文化价值与意义之力作。
目前,世界上像里查德﹒西尔斯这样喜爱中国汉字、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很多。中国已然成为世界上所瞩目的国家。中国汉字因义而构形,因像而形,正如王宁老先生所解释的,何为正字,双足朝着目标行进为正;何为直字,目不斜视为直。汉字有许多和偏旁部首有关的字,如“木”字旁,有林、村、树、森等,一看到部首就知其涵意。
正因为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文字,逐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才促使我们伟大的民族发明了让国人为之骄傲的四大发明。我庆幸生长在中国,我热爱中国语言和汉字,更热爱我的祖国。我为祖国所拥有的五千年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国历史文化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接班人,讲好中国话,写好中国字,必将中国语言、中国汉字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