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上海博物馆
我在暑假里去过是上海博物馆,它在人民广场那儿,它旁边有上海大剧院和市政府大楼。
上海博物馆的顶是圆的,下面是方形的,爸爸说是因为有“天圆地方”之说,它整个都是土黄色的。博物馆的面积很大,文物有十几万件之多。
上海博物馆一共有5层楼,每一楼有3-4个展览场馆。如:玉器馆、陶瓷馆、书法馆、绘画馆、家具馆和青铜器馆等。
其中我最喜欢钱币馆,因为它很有趣,有像古代的刀和铲子的钱币;像“空方圆”的铜钱;还有各种纸币和白银。
那里太大了,我只看了其中一些场馆,还有一些没看,我以后会再去参观的。
小朋友,你去过吗?
篇二:上海博物馆参观记
今天,我和爸爸参观了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位于上海人民广场中央喷泉水池南面,它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馆藏文物12万件,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青铜器、陶瓷器、书法和绘画。
青铜器看上去又脏又旧,可是在古代中国,青铜器是贵族用于祭祀、礼仪交往和宴请宾客等活动的“礼器”。
这里的每件藏品都十分珍贵,有世界闻名的大克鼎、编钟、王冕的墨梅图,唐寅的杏花仙馆图,吴昌硕的`花卉册,王曦之的上虞帖等等。在这里还能看到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呢!
通过参观博物馆,我了解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
篇三:参观上海博物馆
8月3日,我、舅舅和婆婆去了上海博物馆,当我站在博物馆下,发现它非常高大雄伟,我迫不及待的想进去参观。
展厅里有很多文物,数不胜数,而且一个比一个好看,但我最感兴趣的是古代硬币的展览厅,里面的硬币有大有小的,大的像水杯盖一样大,小的比现代1元还要小,里面还有专门制造古代铜钱的机器。博物馆里面还有古代饮酒的道具,其中有一个碟子,上面陈列着用陶瓷做的小动物,它们摆着各是各样的姿式,显得活灵活显的,真是非常有趣。
我喜欢这一次的行程,上海博物馆让我懂得了古代人是如何生活的,如何制造东西的,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喜欢这个博物馆。
篇四:参观上海博物馆
今天下午,我们去上海博物馆参观,那里的藏品真是齐全啊!
中午吃晚饭,老师就带着我们去乘坐地铁。地铁真快呀!不一会儿就到了。我们走进了博物馆,那里面有4层,每层都有几个展馆。我们参观了古代玉器馆,里面有许多礼器,仪仗器、佩戴器、丧葬器、陈设玩赏器、实用器等都很漂亮。我最喜欢双头龙,它有一个长方形的底座,有两条龙头从中间冒出来,是一个椭圆形的物件,很精致。
我们还参观了古代货币馆,里面有贝币、金属称量货币、铸币、布币、刀币等,我非常喜欢齐返邦大刀,这种钱币是春秋战国时期由实用刀削演化而来,形如刀状,柄端有环。我们还参观了其它展馆。
参观后,我了解了许多的知识,上海博物馆真好啊!
篇五:参观上海博物馆
今天,我跟佩佩姐姐,远航弟弟还有我们的妈妈一起在人民广场玩了一天。
我们首先去了上海博物馆,可是这里早早地就排了很长的队。所以我们放弃了这个景点。妈妈说改天再带我来看俄罗斯兵器展。
然后我们去了上海规划馆。我们在里面看到了上海各区县的地图、上海外白渡桥的模型、一个巨大的上海道路建筑沙盘、上海主要的景点道路新旧照片的对比。我们还参加了一些互动游戏——“给垃圾正确分类、”“我是小小规划师。”
最后我们去了人民公园的游乐场,我们玩了飞椅、碰碰车。我们可是自己单独操作的噢、是不是很厉害呢?
我在回家的路上想:今天的时间怎么过得那么快呢?妈妈说:“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真希望下一次聚会快点到来!
篇六:参观上海博物馆
暑假的一天,我,爸爸和妈妈一起参观了上海博物馆。博物馆门口人山人海,队伍长得像龙一样。我们排队进入了博物馆。
我直奔一楼的第一展厅,那里展出的是哥伦比亚古代印第安人的黄金制品。那些东西都是金光闪闪的。我喜欢那里的一把钥匙,钥匙柄上有美丽的图案。
走着走着,我们又看见了一个鸟形的挂件,它的耳朵好大,真像米老鼠的脑袋,可爱极了!
看完黄金制品展,我们又去了青铜馆。这里展出的是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它们都是暗绿色的。我看见了一个五牛枕头,它是硬邦邦的。我想,怎么古代人能枕着这么硬的枕头睡觉呢?真奇怪!
最后,我们参观了谢稚柳书画展。谢稚柳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家。展览中,我最喜欢的两幅画是“鹧雀山茶图轴”和“红叶竹禽图轴”。画里的动物栩栩如生。
天色渐渐暗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以后,我一定还要来!
篇七:参观“上海博物馆”有感
一个伟大的民族离不开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不屈不挠,自强发展的动力。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有一种精神在支持它,不断发展、不断前进、不断地走向辉煌!
七月的一天,我和爸爸来到位于人民大道201号的上海博物馆,她是1996年10月建成的新馆,是一座大型的综艺性博物馆,设计造型新颖,方体基座,巨型圆顶,寓意“天园地方”。馆内分11个专题陈列馆和三个展览厅,收藏各类文物共21类,12.3万件。走进青铜器展厅,看到各种青铜器,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瑰宝,站在这里,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我们的民族是多么伟大,我们的祖先是多么富有智慧!而走进书画展厅,看到各个时期书画大师的作品,让我感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那么博大精深。
从这次参观以后,让我感到我生活在这个伟大的祖国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也激励我从现在起要认真学习,祖国的建设需要我们这一代!
从中华艺术宫出来,爸爸又带我去上海博物馆,去上海博物馆是我每次去上海爸爸都要带我去的。每次我都能欣赏到不同画家不同风格的大师的作品。
但我每次去,我都有一个最大的疑问,为什么会有那么那么的多人来参观呢?每次都要排队等待才能进去。我记的有一次是我和大宝一起的那次,队伍排的好长好长啊!我们排的都不耐烦了,等到我们进去里面的人更多,哪里都是人,楼梯的台阶上每一级上都坐着人,有的`在休息,有的在吃面包,还有的小朋友在对着手册听妈妈讲解。爸爸告诉我大部分的家长在休息或有空闲的时候,都会带着孩子来博物馆,看看画,欣赏欣赏馆藏,来丰富孩子的知识,可惜我们来上海的机会少,不然,他也会常常带我来这里了。国外的小朋友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会带着去博物馆上课,小朋友们在一幅前坐下,听老师的讲解,那肯定很有意思。
下次,我还要来上海博物馆来参观!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篇1
中午时分,我和妈妈来到位于人民大道的上海博物馆,这是1996年新建的馆。里面有四个楼面,一万多平方米的展出空间,展出了上起一万年前,下至二十世纪初的青铜、陶器、书法、雕塑、玉器、家具、钱币、少数民族工艺等。
我首先来到一楼的青铜馆,里面陈列着从夏代到战国时期的各种青铜酒器、食器、乐器、水器和兵器,它们造型独特纹饰精美而美观实用。雕塑馆里的石刻、木雕、泥塑、铜铸件件是精雕细刻。二楼的陶瓷馆详细地介绍了制陶的每一个过程。书法馆里是浓墨喷香,会聚了各大名家的大作。玉器馆里的400多件宝贝是件件玲珑剔透,巧夺天工。家具馆里摆放着古色古香的明代家具。
我最喜欢少数民族馆,里面的服饰、染织绣、陶器、面具、藤竹编,这些风格迥异,色彩绚丽,巧思独具的创造堪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奇葩。让老外们流连忘返,我由衷地敬佩古人的聪明才智。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篇2
今天是星期六,我和妈妈中午吃好午饭,便乘坐地铁一号线来到了上海博物馆。到了那儿,只见门口排了好长的一条队伍,其中还有两批外国人的团队。进入馆后,我们第一个参观的是中国古代青铜馆。
我们一走进展厅,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青铜器便展现在我们眼前,它们或圆或方,或扁或高,上面的纹饰精美极了!青铜器虽然只有食器、水器、兵器、酒器、乐器这五大类,可其中却有三十六个小类,数目极多。
参观完了青铜器展后,我们又参观了雕塑展,陶瓷展等展览,我心想如今展览馆中的物品可是我们古代的博大精深艺术和智慧的结晶啊!博物馆既把我国古代的文物收集起来,展示给现代的观众们看,让现代人民了解古代的文化,又陶冶了我们青少年对古代文物产生的兴趣。
我今天觉得收获很大。因为我学到了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使我印象深刻,也使我更加热爱祖国,更加敬佩古代的劳动人民。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篇3
今天晴空万里,是我和爸爸在上海游玩的最后一天了,我们决定去上海最大的展馆之一——上海博物馆参观。
排了将近一个小时队伍,我们进入了博物馆,整个馆分四层,我们决定先上四楼,依次走下来参观。
在四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硬币馆,里面收藏有三千多件展示品,有纸币、刀币,还有金、银、铜、铝锭等。馆内大型电视机向我们介绍了古代硬币发展的历史。
然后我们又去了古代家居馆,里面的家具古色古香,品种繁多,令人目不暇接,有椅子、桌子、床以及有特定用途的家具。这些家具几乎都是用紫檀木、花梨木、鸡翅木等名贵的木材做成,非常名贵,而且工艺精湛,真佩服古代工匠师的灵巧手艺。
第三层是书法馆和绘画馆等,我们先去参观书法,那里的字写得非常好,粗细大小均匀,一个个字好象被写活了似的;绘画馆里展示的名师画,有牧童放牧图、荷花图,还有一幅超长的“清明上河图”,每幅图都画得非常精细,仿佛自己也进入了美丽的画卷之中。后来,我们又去了二楼的陶瓷文化馆和一楼的青铜馆、雕塑馆。
通过今天的参观,让我又增长了许多知识,真令我兴奋呀!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篇4
二月十日,爸爸妈妈带我去了上海博物馆。那天天空下着雨,我们排了一个小时的队,终于到达了博物馆大门前,我看到博物馆的外形,就像一个古代大鼎,我想里面一定很好看。
博物馆共有4层建筑,里面拥有很多精品馆藏,汇集了中国各朝各代的历史文物,尤其以古代青铜器、书法、绘画更具特色,其中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作品堪称镇馆之宝。
馆内一楼为古代青铜馆,二楼为古代陶瓷馆,三楼为古代书法绘画玺印馆,四楼为古代玉器、钱币、明清家具馆。整幢楼气势磅礴,上圆下方的形状寓意为“天圆地方”,我们从四楼到一楼依次参观。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古代钱币馆,我从中了解到钱币的起源,从最开始海贝到刀币、铜钱、银锭等金属钱币,它们形式多样、造型奇特,有的像武器形状的刀币、外圆内方的开元通宝、各种制作钱币的陶范,还有让我震惊的钱树……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见了许多外国友人,他们很认真地欣赏着每件藏品,我想这些宝贝不仅是属于我们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它们代表着中国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继续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篇5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上海博物馆。一下车,博物馆门前八尊气势恢宏的汉白玉雕像立刻映入我的眼帘。博物馆由方体基座和巨型圆顶组成,分为四层,各层有各层的特色,第一层是青铜器馆,第二层是陶瓷馆,第三层是书画馆,第四层是货币馆。
我们随着井然有序的参观队伍进入博物馆大厅,先来到青铜器馆。里面的青铜器琳琅满目,大克鼎、牺尊、黄觥等青铜器历史悠久。大克鼎铸造于公元前10世纪末,几千年的古人就能创造出这么造型奇伟,花纹精致的青铜器,真是太令人惊叹了!
参观完青铜器馆,我们来到了陶瓷馆。我发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瓷器。一个叫汝窑盘,它是北宋时期的茶壶,质地非常坚硬,到现在一点磨损的痕迹也没有,完好如初。我想这一定是古代不知名的艺术家的心血吧。相反地,大汶口文化黑陶镂空高柄杯轻薄易碎,杯壁仅一毫米厚,因此被称作“蛋壳陶”。
看了这么多的文物,我最喜欢的还是青花瓷器。雪白的瓷器上画着青色的龙,这些龙栩栩如生,有的张牙舞爪,好像在找谁比试;有的两条龙缠在一起,似乎在打架;有的奋力往天空飞去,仿佛要去摘太阳……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龙,我不禁暗暗佩服古代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工艺。
一天一晃而过,转眼就要离开博物馆了。我回头凝望身后的博物馆,深深感受到中国的古代文物绝不是单纯的艺术品,而是一个个时代的象征。青铜器、瓷器、雕塑、书画沉淀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我为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感到骄傲!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篇6
上海博物馆是个非常大的博物馆,如果您有空去参观一下,将会得益匪浅,对于了解中华文化,理解中国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每个炎黄子孙都为之骄傲,5000年文明史对于每位中国人来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这些可以通过文物,书法等表现出来的,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到上海博物院看一看的必要,同时通过参观,您会发现,即使您知识很丰富,但是您还是只能理解其中十分之一还不到,我相信大部分人还不到这个比例吧。
目前,家庭都是一个孩子的,在家只会通过书本等传递历史知识,让孩子到上海博物院去看看,让他们了解我们民族,了解我们民族的伟大成绩,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对于孩子的上进心有帮助的,对于提高孩子的视野是有帮助的,上海博物院确实是个好去处。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篇7
这次博物馆之行令我受益匪浅,且懂得了很多知识 。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上海博物馆以其收藏的大量精美的艺术文物而享誉国内外。其中,又尤以青铜器、陶瓷器和历代书画为特色。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传有绪的名 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馆藏的特点。唐宋各代表性窑口的产品也都有收藏体系。至于景德镇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独到之处。上博历代书画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说。书法中,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唐高闲的《千字文卷》、怀素的.《苦笋贴》等,皆为一代的杰作。绘画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至于明清两代画家作品的收藏,更为当代之冠。其它各文物门类的收藏,也成蔚为大观。如钱币、古玉、玺印、雕刻等,都有一定的规模,且名品众多,自成体系。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篇8
一天学校组织我们去上海博物馆参观。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藏有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和绘画最为出色。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高29.5米,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在所有的展品中我喜爱的是"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和一幅名为"桃花双绶图轴"的画。虽然我很早就听说过景德镇的瓷器非常有名,但没有想到在公元一千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能用手工制作出那么精美的瓷器。这件瓷器是在高温中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它的口小而中间鼓出,在罐子的正中央画着一朵朵牡丹,幽雅可爱,栩栩如生,我好像透过玻璃橱窗已经闻到了朵朵花香,让我如痴如醉,仿佛我就在一片牡丹丛中嬉戏。我不禁在它的面前站立了好久,不想离开,唉!假如我家也有一个那该多好啊。
当我还沉浸在瓷器馆里那交相辉映的瓷器精品中时,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那就是中国厅代绘画馆中的清代"桃花双绶图轴"画。这幅长132厘米宽50厘米赋有中国传统和独特民族风格的画,是以毛笔、墨和绢纸为主要工具由人工绘制而成的。画中一对小鸟一上一下站立在桃花枝上,互相唱着悦耳的歌谣,它的嘴显橘黄色,头的正上方有一戳羽毛微微向上翘起,显天蓝色,肚子是白色的,背部的羽毛呈淡淡的咖啡色,最与众不同的是它还有两根长长的类似孔雀的羽毛长在尾部,可想而知那鸟儿飞起时它的羽毛在后面飘动的样子一定很美。你再看那画中的桃花白中显现出淡淡的粉红色,仿佛在微风中偏偏起舞,怪不得两只鸟也忍不住要停留在桃花枝上呢。 参观的时间虽然有限,但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财富,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是无限的。
参观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我国古代的珍贵文物,而且还教给了我们许多知识,这真让我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自豪,也更激起我要为我们的祖国而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