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2、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3、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4、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5、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6、“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7、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8、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9、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10、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11、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12、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13、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14、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15、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16、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17、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18、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安乐任逍遥。
19、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20、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1、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22、成熟的人,不问过去,聪明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
23、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王安石
24、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25、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26、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27、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28、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29、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30、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31、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32、书籍是你的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它非常忠实。--雨果
33、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至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伊萨克·巴罗
3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35、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36、儿童有无抱负,这无关紧要,可成年人则不可胸无大志。
37、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
38、丈夫志气薄,儿女安得知?
39、人生各有志。
40、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
41、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42、胸无大志,枉活一世。
43、人之所以异于禽者,唯志而已矣!
44、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无也。
45、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46、男儿不展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47、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48、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即使再有壮丽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
49、鸟不展翅膀难高飞。
50、人无志向,和迷途的盲人一样。
51、少年心事当拿云。
52、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53、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转来。
54、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
55、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56、鱼跳龙门往上游。
57、远大的希望造就伟大的人物。
58、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
59、与其当一辈子乌鸦,莫如当一次鹰。
60、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
学习需要勤奋。勤奋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无数与勤奋有关的事例历来为人们称道,车胤萤入疏囊是勤奋;孙康雪映窗纱是勤奋;匡衡凿壁偷学是勤奋;苏秦悬梁刺股是勤奋;祖逖闻鸡起舞也是勤奋,勤奋使他们最终都成就了一番伟业。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先生开始很恼怒,但不久还是被诸葛亮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对他更关心,更器重,对他的教育也就更毫无保留了。而诸葛亮也就更勤奋了。通过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了一个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一带饱学之人。
牛顿十六岁时数学知识还很肤浅,对高深的数学知识甚至可以说是不懂。知识于积累,聪明来自学习。牛顿下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攀上数学的高峰。在基础差的不利条件下,牛顿能正确认识自己,知难而进。他从基础知识、基本公式重新学起,扎扎实实、步步推进,直到掌握要领、融会贯通。遂之发明了代数二项式定理。传说中牛顿大暴风中算风力的佳话,可为牛顿身体力学的佐证。有一天,天刮着大风暴。风撒野地呼号着,尘土飞扬,迷迷漫漫,使人难以睁眼。牛顿认为这是个准确地研究和计算风力的好机会。于是,便拿着用具,独自在暴风中来回奔走。他踉踉跄跄、吃力地测量着。几次沙尘迷了眼睛,几次风吹走了算纸,几次风使他不得不暂停工作,但都没有动摇他求知的欲望。他一遍又一遍,终于求得了正确的数据。他快乐极了,急忙跑回家去,继续进行研究。有志者事竟成。经过勤奋学习,牛顿为自己的科学高塔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不久,牛顿的数学高塔就建成了,二十二岁时发明了微分学,二十三岁时发明了积分学,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民族推崇的人生理想,是追求有所作为;看重的立身之本,是真才实学;认定的成才之路,是发愤学习。中国人重视读书、勤奋好学,已成为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中国民间有许多关于学习的格言,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活到老,学到老等,也流传着很多古人珍惜时间、发愤苦读的故事。
孔子一生勤奋学习,到子晚年,他特别喜欢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的,学起来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复诵读,一直到弄懂为止。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张,书是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的,既笨又重。把许多竹简用皮条编穿在一起,便成为了一册书。由于孔子刻苦学习,勤展书简,次数太多了,竟使皮条断了三次。后来,人们便创造出了韦编三绝这句成语,以传诵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
战国时的苏秦,夜以继日地读书,实在太累了,就用锥子刺腿来使头脑清醒;
汉代的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瞌睡,便用一根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磕睡就会被扯醒。这就是历史上刺股悬梁的故事。
晋朝的车胤、孙康、匡衡,家里都很穷,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夏天的晚上,车胤用纱布做成一个小口袋,捉一些萤火虫装进去,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看书;孙康在严寒的冬夜坐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读;匡衡在墙上凿了个小洞,偷邻居家的一点灯光读书。成语囊萤映雪和凿壁偷光所讲的就是这几个故事。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他每次写完字,都到自家门前的池塘里洗毛笔,时间长了,一池清水变成了一池墨水。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池塘称为墨池。王羲之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被人们称为书圣。
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有一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夜深了,佛殿里忽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小和尚们吓坏了,以为里面有鬼,立刻报告给老和尚。于是,老和尚带领小和尚捉鬼,没想到鬼原来是一个叫刘勰的穷孩子,他在借佛灯读书呢。刘勰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理论家。
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每看一本书,不是一上来就从头至尾地去读,而是对着书本闭目沉思,猜想书中写了些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再打开书。如果书的内容与自己的猜想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如果与猜想的不同,他就认真地去读。华罗庚的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终于成为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有一次,他想买一部明代的笑话书《谑浪》,跑遍北京城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时值冬日,他顶风冒雪,连续十八天跑到图书馆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太阳似乎不想归去,念念不舍地在云后露出淡淡的脸庞。阴云越凝越厚,到后来,就连那淡淡的脸庞也消失了。风吹起来了,带着几分凌人的傲慢,冷森森的,把将要收拢的花朵打落一地,无精打采地躺在那里,像一个个重病号;电线被吹得呜呜作响,得意忘形地在空中摇来摆去:枝头的叶子本来不想离开那充满希望的枝干,却硬被拽了下来,丢落在地.----《雨的素描》
我望了望窗外,一个太阳偷笑的日子。云蜷缩着它鼓鼓的身体,荡漾在空中。我来不及把一季的幻想甩开,风来不及把潮湿的雨季吹干,鸟来不及把春天的故事唱完,夏天的馥郁就与我邂逅了。所谓惆怅,突然被一声蝉鸣湮没。----《蝉禅》
季节正在马不停蹄的消失……想当初,造物主如此旗帜鲜明的把一年涂上四种颜色:春的碧绿夏的火红,秋的橙黄,冬的莹白。日月悬浮,乾坤流转,四时行焉,滋养了天地苍生,也哺育了人类敏感的心灵和虔诚的情感。季节是一种秩序,统御着每一阵风,每一片云,每一次悸动,每一回叹息。——《季节》
在我看来,人就像一朵没有开放的花蕾,一个人读到的大部分书对他所做的大部分事情一点影响也没有。但是书中却有某些东西对一个人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些东西催发出一个花瓣,花瓣一个接一个张开,最后就会开出花朵来。——毛姆
薄暮的霞色把那一从从琥珀般透明的树叶照得层次无限,却又如此单纯,而雾气又朦胧的弥散开来。正在这时,一匹白马的身影由远而近,骑手穿着一身酒红色的服装,又瘦又年轻,一派英武之气,但在胡杨林下,只成了一枚小小的剪影,划破宁静…… ——余秋雨
有的心是用钢铁造的,沉黑无比。有的心是用冰雪造的,高洁酷寒。有的心是用丝绸造的,柔滑飘逸。有的心是用玻璃造的,晶莹脆薄。有的心是用竹子造的,锋利多刺。有的心是用木头造的,安稳麻木。有的心是用红土造的,粗糙朴素。有的心是用黄连造的,苦楚不堪。有的心是用垃圾造的,面目可憎。有的心是用谎言造的,百孔千疮。有的心是用尸骸造的,腐恶熏天。有的心是用眼镜蛇唾液造的,剧毒凶残。——毕淑敏《造心》
突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不知是自己走去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观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颤。——《都江堰》余秋雨
把微笑留给昨天。 让懂的人懂, 让不懂的人不懂, 让世界是世界, 我甘心是我的茧。——《美丽的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