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代的英雄读后感1
《当代英雄》是莱蒙托夫写的的长篇小说。作者莱蒙托夫是19世纪的俄国诗人,诗人写小说的还真不多见。他生于莫斯科一个小贵族家庭,中学时开始写诗,1835年发表长诗《哈吉—阿勃列克》,引起文坛注意。1837年普希金在决斗中重伤后去世,莱蒙托夫愤然写下《诗人之死》一诗,直言杀害普希金的罪魁祸首是俄国上流社会,他因此被当局流放到高加索地区。1839~1841年他完成了长篇小说《当代英雄》。这部小说由5个相对独立的中短篇小说组成,作品通过描述精力充沛、才智过人的贵族青年毕巧林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无法施展才能,结果成了只好在一些无聊小事上消耗自己生命的“多余人”的经历,强烈表现对黑暗现实的否定态度。小说的大部分篇幅是用主人公日记的形式,重在自我心理剖析,兼有现实主义的客观具体描写和浪漫主义直抒主观情思的特色。
主人公毕巧林,青年贵族,空虚无聊,冷酷自私。然而他内心深处似乎埋藏着有所作为的渴望,莱蒙托夫选取了毕巧林生活中的不同片断,从不同角度予以再现。《当代英雄》是俄罗斯文学中的第一部心理小说,也是最优秀的心理小说之一。莱蒙托夫运用口头语言,极力避免使用过时的外来语和法语。人物语言富于鲜明的个性。《当代英雄》同时也是一部社会心理小说,作者试图通过毕巧林对社会的态度来揭示他的个性。毕巧林既是社会的产物,同时又与社会对立,不能融入社会。他是当时青年一代的代表,他们找不到施展抱负的机会,因而进入了“多余人”行列。
不愧是诗人写的小说,我看了两遍才有一点体会:像毕巧林这样的人怎么会成当代英雄呢?读到最后,我有些明白,毕巧林其实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一个青年群体,因为社会的原因,他们无所事事,内心空虚,只有到处惹事生非了。主人公毕巧林是个玩世不恭的人,有钱且任性,对于追求女人他很有一套,欲擒故纵,先后玩弄了多个女人的情感。他喜欢冒险,有激情,爱自由,对任何东西都是一旦追到手就厌烦。他不想过着平庸闲静的生活,不断寻找刺激,甚至连生命也不在乎。似乎每个国家都有一个迷茫的时代,19世纪初的俄国,年轻人没有理想,不知道为什么活着,成了“多余人”。美国20世纪60年代也有过类似的现象,越战阴影、动荡喧嚣,催生各种运动风起云涌,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冲击,导致年轻一代迷茫,看不到未来,出现了“嬉皮士”现象。他们着奇装异服,玩摇滚,群居。性格反叛,对现实不满。相同的是我们的文革时代也存在此类现象,文化运动大破大立,中国传统文化被割裂,形成断代层,信仰遗失,道德观念遗失,传统国学精华遗失,那个年代的很多青年人迷失了,没有生活目标,同样也看不到未来。
改革开放,中国富起来了。而现在,中国正在走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依法治国之路。我们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有实现现代化的期望,有中国梦的梦想,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让年轻一代朝气蓬勃。他们有梦想、有期望、有未来,还有一个可以让他们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去演绎自己精彩的人生,他们不会也不可能成为莱蒙托夫笔下的“多余人。”
我们时代的英雄读后感2
记得听说这本书是在一次选修课上,于是便想借来看一看,还有在中外文化比较课上,李元老师告诉我的,张景超老师在上网时所用的名字是毕巧林。是《当代英雄》这本书中的主人公。于是我决定借来看一下。想知道老师为什么用这个名字。
起初,有些懵懵懂懂的。后来才渐渐的进入书中的语境。慢慢地我喜欢上毕巧林这个形象了,诚然,在这个形象上。我多少找到了一些我个人的影子。
毕巧林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但又会随着事业的发展和生活的积累很快的退去,他曾经沉醉于用金钱换来的卑劣情欲,但很快这又会使他感到厌倦。他却能热衷于冒险行动和游戏爱情当中,给别人带来无限的伤痛和悲哀。或许这曾使他感到过丝丝的温暖,但最终自己还是陷入了痛苦。正如书中所描写的那样:“我的.脾气不好,是我所受的教育把我变成这样,还是上帝把我创就成这个样子,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如果我造成了别人的不幸,我自己也不会比别人幸福多少;自然,别人不会因此得到什么安慰,但是事情既然这样,也只好随他去了。在我想青春年少的时候,自从离开了亲人的保护,我就疯狂的沉溺于金钱可以买到的享乐里面。这样的享乐自然使我感到厌倦。后来我进入了社交界,社交活动也很快使我厌烦;我恋上了社交界的美人儿,也有人钟情于我,但是他们的爱情只能使我想入非非,激起我的虚荣心,而我的内心却很空虚……我开始读书学习——学习同样使我感到厌倦;我发现荣誉也好,幸福也好,都和学问毫无关系,因为最走运的人都是一些胸无点墨的人,而荣誉则来自成功,要取得成功,只要善于钻营。”
写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虽精力充沛、才智过人,但到处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因而养成了玩世不恭的处世态度,于是便将自己的充沛精力消耗在半真半假的游戏恋爱和冒险活动中,给别人带来痛苦和不幸。在我们看来,他的精神世界是空虚的、无助的。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他觉得活着或许是无意义的,生在世界上,有目标又无法达到这很悲观,这些问题使他很苦闷。正如毕巧林自己所说的:“啊,目的肯定是有的,我肯定负有崇高的使命,因为我感觉到心灵里充满了使不完的力量,但我不知道这使命是什么;我沉溺于空虚而卑劣的情欲,我在这情欲的熔炉中锻炼的像铁一样冷酷和坚硬,却丧失了追求崇高目的的热情,丧失了人生最灿烂的年华。从那个时候起,我多少次扮演过命运之斧的角色!我像一副刑具,常常无冤无仇,毫无怜悯之心,落到注定要牺牲的人的头上……”其实我们知道无目标并不是他的本意,是社会不让他有目标。
如果我们不看此作品的相关分析,我们也几乎能看出他精神世界的空虚,现实生活的无目标性,觉得他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似乎是多余的。如果我们看了此小说的创作背景便可以知道,造成他这种“多余人”形象,是有社会的原因,当然,个人性格,经历也很重要。
我们可以看出他不仅在当时的社会是多余的,就算到今天,他也很可能无法与人相处,被视为另类或者是多余的。不过我们只要稍加思考,便可以知道他不仅是个典型形象,而且是个时代的典型。用莱蒙托夫自己的话说毕巧林“这幅肖像是由我们整整一代人身上发展到极点的恶习构成的。”因此可以说毕巧林的形象虽是典型但却具有普遍性。
我们学习王继才同志的生平和先进事迹,感到很有意义。从学习弘扬王继才精神看,公仆精神是本质,奋斗精神是精髓,求实精神是灵魂,大无畏精神是重要内容,奉献精神是鲜明特征。作为党员要做到: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任何时候都绝不犹豫、决不含糊,决不动摇。二是要坚定宗旨意识,始终与群众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做群众的贴心人,做群众的主心骨。三是要坚定发展方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干事创业热情与科学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把开拓进取与尊重规律结合起来,把抓好当前工作与着眼长远发展结合起来。王继才精神体现了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开山岛的一山一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开山岛虽小,但必须每天升起国旗。”32年里,哨所唯一的王继才夫妇两名战士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小岛上升起五星红旗,这也是他们心里每天最庄重的时刻。是啊,开山岛不大,就两个足球场面积二十分钟就能走完,然而再小的一方国土也是祖国母亲至亲的“血肉”。正是有了对党的无比忠诚和纯粹的爱国精神,即使常发胸痛和其他系列疾病,王继才也一直坚持“家就是岛,岛就是国,我会一直守到守不动为止。”“就算哪天我走了,也要在岗位上走”。这朴素的语言和实实在在的行动让每一名党员干部再一次看到了国旗的颜色,因为五星红旗那份纯粹的红正是我们一代又一代革命战士鲜血的颜色。
人人生而平凡,尤其是选择了为民服务的道路选择了扎根基层,要让自己不至落入平庸而碌碌无为,唯有坚定信念,淡薄名利,无私奉献。与其抱怨环境差,条件苦,整天“削尖脑袋”想换地方,“调位子”。还不如沉下心来,尽心工作,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磨练出不平凡的业绩。所以要向王继才同志学习他扎扎实实工作、默默无闻贡献的精神,学习他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美好情怀。
王继才精神,就是要大兴服务群众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知难而进之风,就是要与时俱进地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命题,探索新途径总结新经验,赋予王继才精神以时代精神、时代内涵,把王继才精神发扬光大。王继才同志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崇高精神将跨越时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将永远都是人民心中的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的思想源泉。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
《新时代,致敬英雄》观后感1
爱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第一选择。
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这些革命老战士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心中有过,心头有爱。我们要打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将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富强了,人民的生活就有了保障,无论是精神方面的幸福感还是物质方面的满足感,或者是社会方面的安全感。当然,国家的富强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我们只有大力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将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作为自己的使命,才有了继续奋斗的不竭动力源泉。
和平的年代也需要英雄,更需要传承革命老一辈身上的这股劲儿。
革命老一辈从血雨腥风中来,又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后期建设而付出自己的努力,他们这一辈的人,是艰苦的,却也是斗志昂扬、无私奉献的!学习英雄,争做新时代的新英雄!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以这些英雄为榜样。
首先,要有过硬的本领,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为以后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断拼搏,不怕苦、不怕累;更需要学习他们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是带着使命来到这个世界,心怀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两点,至少要做到一点!
我们只是生活在了和平的中国,这一切都要感谢这些真的英雄!岁月已逝,但精神长存。听听这些革命老前辈讲讲那过去的故事,内心充满了力量,今后的我们需要更加努力,茁壮成长,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新时代,致敬英雄》观后感2
“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让人们忘了所有的痛,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那么,何谓英雄呢?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作出惊天动地伟业的人是英雄!
为寻求真理献出生命的人是英雄!
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事迹的`人也是英雄!一看到“英雄”二字,人们总会想到岳飞、黄继光、邱少云式的人物,总是会想到他们名字上所散发的耀眼的光芒,总是会抬头仰望那些名字所处的,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可有一些人,同样是英雄,却常常被放在了遗忘的位置,但他们拥有不折不扣的英雄的品格。
2014年5月1日14时,上海徐汇区龙吴路一幢高层居民住宅楼突发火灾。火灾扑救中,2名消防战士英勇牺牲,1名消防战士轻微负伤。火灾中无居民伤亡。牺牲战士为钱凌云、刘杰,分别出生于1991年和1994年,隶属上海徐汇消防支队关港中队,上等兵警衔。他们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们是英雄!
我们身边也不乏英雄的存在。
不久前,邵湲宇、贾飞、刘文敬、常敏、赵鹏飞,这五位同学代表野川中学参加高平市第二十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总共获得20分,排名第十。在赛场上不羁地挥洒汗水,坚持不懈,拼搏冲刺,为校争光的他们,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上一周,学校举办了一次演讲比赛。演讲的主题是最美学生。每位演讲者都在发自肺腑地称颂自己心目中最美的学生。其实,在赞美他人的同时,因为自己的自信和勇敢,他们也成为了大家心目中最美的学生,也成为了英雄。“英雄”,一个特别的称号。古人云:“自古英雄出少年”。无论是为校争光的运动员们,还是高声讴歌他人的演讲者,只要有勇气,有毅力,有信心,你们就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