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三,天气虽然冷了点,但却抵挡不住我们火一样的热情,因为我们学校组织我们03高检(2)、(3)两个班观看心理健康教育片。
今天的心理健康教育片我想我应该来说是看得比较仔细的。本片以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三大部分为重点,还介绍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人际心理、青春期心理等几大心理特征。著名的希腊文学家比尔斯曾经写过一本关于心理健康的书,名叫《一颗失而复得的心》,这本书一经出版后,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也使人们正确认识到了心理这样的一个名词。随即,在1908年的5月,美国成立了全球第一个社会心理机构,为人们提供心理辅导,当时也就有了心理医生这样的一个新生物。在1984年一份社会调查上显示(对苏浙两省1095名青少年),在1095名青少年中,有16.53%的学生心理存在问题,现在孩子的心理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化的问题。80年代以来全国各大中小学都开展了健康教育这一门课。
在几年前,中国的一位小姑娘,她叫梁宽,她代表中国参加了国际儿童基金会在荷兰所组织的活动。到了会场,她发现会场上空飘扬的旗帜竟然没有中国的国旗,她非常的气愤,当即与活动的组委会进行交涉,可当时组委会并没有把中国国旗给挂上去。在晚宴上,梁宽对着众人说,如果组委会再不把国旗给悬挂上去,那她就用血把餐桌上的白布染红,来做一面国旗。组委会后来对此事特别的震惊,当即派人把中国国旗悬挂在了会场的上空。这时,梁宽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心理健康教育里的德育教育能帮助学生走向新的政治方向,能有一颗爱国心。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心理辅导,能解决同学们的心理问题,心理辅导能调动人际关系、自我的'心理辅导、升学辅导,其中升学辅导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还有情绪心理辅导,现在的青少年心理极不稳定,又容易冲动,这样的辅导能帮助同学们培养社会化的情感,意志心理辅导,性心理辅导等内容。
现在的青少年还有着强烈的崇拜心理,崇拜某个明星、歌手……对于这一现象青少年不可盲目崇拜,下面我就讲一个故事,大家一起思考一下:2003年6月21日,大连一个姓刘的女同学在家中上吊自杀,其原因仅仅是因为她是张国荣的忠实歌迷,她像母亲要钱买CD,母亲没有给还训了她几句,就有了先前所说的那一幕,让人十分的悲痛,母亲悲痛欲绝后又深思那番话怎么对女儿有那么大的刺激呢?再看看一则数据吧,在100个中学生中,对于偶像特别崇拜的竟占了50%,而一般崇拜的也有30%,只有可怜的20%的不怎么崇拜明星偶像,这祥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这个年龄的同学可能都有这样的一种想法,小时侯,都感觉父母是那么的完美,但是长大后只看到父母的缺点,觉得他们罗嗦,跟他们没话说。小明是某重点中学的学生,一天他上学去了,父亲在收拾房间时发现他的抽屉没有关好,把抽屉打开看了一下,发现里面有儿子的
通过影片的观看,使我知道了一个人心理的好坏,对于一个人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节好自己的心态,才能自己成为真正的强者,相信自己。
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500【1】
观赏了中央电视台继《中国诗词大会》以后推出的《朗读者》,如果说《诗词大会》是一场文人雅士之间不见硝烟的博弈,那么《朗读者》就是有故事的人娓娓道来温情如水的一段诉说。董卿,这位早已被大家所熟识的央视主持人,在主持《诗词大会》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化素养,所以,身为制片人和主持人,无论是《朗读者》这个节目还是董卿本人,都更加令人期待。
这些朗读者,或感恩于命运中有如再造的知遇之恩,或感念于天赐的生命血脉之缘,或以一己之力尽己之能于危难之时挽救生命、呼吁和平的白衣战士,他们娓娓道来,深情诉说着一段瑰丽人生。
我个人不算什么,大家要宣传就宣传‘无国界医生’这个特殊的职业吧,这是非常有意义,也非常有社会价值的职业。”蒋励说。2013年蒋励辞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的职位,与丈夫分离两地,作为无国界医生,来到武装冲突频发的阿富汗,在爆炸和枪声下接生婴儿,救助因为战乱而更加无助的孕产妇和新生儿。看着蒋励和她的同仁们平静明朗的面孔,我找不到战争与硝烟的痕迹,一直觉得那些战火纷飞流离失所的世界与我们相隔甚远,毫无关系,可是它们真实的存在于地球的某个部位,蒋励和她的同仁们安静的朗读着鲍勃.迪伦的《答案在风中飘扬》,
“炮弹在天上要飞多少次
才能被永远禁止
一个人要有多少耳朵
才能听见人们哭泣
到底要花费多少生命
他才能知道太多人死亡”
我听到了全世界人们都在朗读这首诗作,我听到了无数只白鸽起飞时的欢歌。
最让我感动的当属压轴出场的、九十六岁的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人生的意义不是你活了多少天,而是你记住了多少天,你要把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要发现美,创造美,成功有成功的乐趣,失败有失败的乐趣,要欣赏生命中的每一天,生活的美好就在于你自己创造的、只属于你的别人夺不走的乐趣”。当这位精力和情感依然充沛、声音洪朗、精神矍铄的百岁老人用颤抖的声音哽咽着诉说林徽因睹物思人的情景时,我也禁不住泪眼濡湿。这该是有多么深厚的文化底蕴、多么浓烈的生活热情才能在读到一首诗的时候热泪盈眶?董卿告诉观众说老先生2007年时就被确诊为直肠癌患者,我注意到,许老先生先是发出了一串爽朗的笑声,紧接着说:你们看,生命是可以掌握的!老先生没有被病痛打倒,反而愈发奋进,日日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翻译事业中。他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着实让我敬佩,相比自己在身体出现一些问题时总是那样的消极很低落,真的很惭愧。
他从六十几年前至今出版了《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等等共计六十多本中外名著译本,在2014年,也就是医生曾宣告的生命的终点获得了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他说,如果能让他活到一百岁,他的小目标是把莎士比亚都翻完!
老先生曾就读的西南联大的校训为:“中兴业,须人杰”。那个时候,我们的国家百废待兴,亟待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不是需要,而是必须!许老先生一生都在恪守履行这个校训,他做到了,诗译英法唯一人,他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将剧目《王宝钏》译成英文,在英国上演时引起轰动,并受到英国戏剧家萧伯纳的接见。
听着,看着,我想这位耄耋老人不仅仅让我一个人感到汗颜,相信看过这个节目之后,很多人都会开始反思自己,空掷了多少光阴,蹉跎了多少岁月,给自己找了多少借口,放纵自己日复一日的懈怠……老先生身体力行地诠释了怎样才是对事业对人生意义的不懈追求,正如屠格涅夫所说,我们的生命虽然短暂而且渺小,但是伟大的一切都由人的手所造成。人生在世,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崇高的任务,那就是他的无上的快乐。
由此,请允许我向您致敬!
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500【2】
自从《朗读者》开播以来,周六晚上收看这个节目成了我最期待的事情。昨天晚上八点,我们一家人锁定央视一套,静待《朗读者》播出。制作人兼主持人董卿依旧一袭白裙,依旧笑容绽放,依旧口吐莲花……这一期的主题是“选择”。
每个生命都有不同的华彩,每个人生都面临多样的选择。演员王千源选择自己热爱的电影角色,成就影帝梦想;托福满分的耶鲁学霸秦玥飞,选择回国做“大学生村官”,将青春奉献基层;著名作家麦家,选择小心翼翼陪伴儿子度过焦躁的青春期;著名演员徐静蕾的人生,因为选择坚强而更加精彩;“汉字叔叔”理查德选择为汉字贡献所有;曾是医院院长的郭小平,选择了做国内唯一一所红丝带学校校长,为艾滋病儿童提供教育。这些选择使他们走向不同的人生。
爱跟自己较劲的王千源,一次重要的选择让他因电影《钢的琴》获得影帝殊荣。王千源朗读的内容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托福满分的秦玥飞热爱脚下的泥泞,从耶鲁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国到农村做一名大学生村官,他的举动影响了一个精英群体。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秦玥飞朗诵的内容是迟子建的《泥泞》。
著有《风声》《暗算》的作家麦家,一度与叛逆期的儿子关系紧张,儿子曾经对他关了3年的房门。3年,1095天,作为父亲,麦家选择坚持陪伴,坚持教育,不放弃开导儿子,不放弃对他的培养。麦家朗诵的内容就是他为儿子写的一封信,小心翼翼的话语里是沉甸甸的父爱。
为什么徐静蕾要选择当演员?是什么机会使她决定导演一部电影?导演不同类型片子的背后,她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最放不下的是奶奶,这又给她带来怎样的影响?徐静蕾朗诵的是史铁生的《奶奶的星》。
美国汉学家理查德·西尔斯,一个美国人,自掏腰包研究中国汉字来源演变,为此常常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心气却一如少年,他被网友亲切地叫做汉字叔叔。“如果生命只剩下24小时,我会打电话给朋友说再见;如果生命只剩下1年,365天,毫无疑问我会电脑化《说文解字》。”1994年,汉字叔叔44岁时,一场严重的心脏病让他走到了生命的边缘,让他对毕生一定要做的事情有了清晰的判断。理查德·西尔斯朗诵的是刘禹锡的《陋室铭》。
郭小平是校长,也是父亲。临汾红丝带学校,是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郭小平目前担任红丝带学校校长,艾滋病感染儿童在这里接受治疗的同时,也能安心接受与正常孩子一样的教育。这里的孩子,都叫他爸爸。郭小平朗诵的是英国诗人拉迪亚德·吉卜林的《如果》。
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500【3】
央视综合频道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首播,首次担任制片人的董卿和她的团队在电视机前一起观看节目,看到节目受到广泛好评,她与团队高兴地欢呼起来,并将欢呼声通过总导演田梅的微信发到了媒体群里。之后,董卿在微信群里接受了来自全国数十家媒体记者的群访,回答大家关注的话题。
是什么契机,想到要制作这样一档文化节目?对于这个问题,董卿回答说:“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应该扛起文化大旗,承担文化传播的职责和使命,再加上我自己对文学很感兴趣,而且对人也感兴趣,《朗读者》其实就是把文本和人物结合在一起。”
《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受到好评如潮,是否意味着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春天来了?董卿认为,这是风向标,让大家看到在真人秀或纯综艺节目霸屏的今天,还可以有更高的要求。
至于娱乐化氛围很重的当下,文化类综艺节目应该怎么突围?董卿回答说:“我们期待着整个社会大的环境有所改善。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是尽我们所能去做情感的共鸣,唤起大家对文学的认知和最温柔的一种记忆。”
《朗读者》第一期节目播出后,节目组收到了很多反馈,一些观众关注到片尾曲是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的演唱,感觉这是意外之喜。另外还有观众发现了有趣的细节,通过濮存昕的朗读才知道,原来老舍不念老舍(shě)而是念老舍(shè)。导演娄乃鸣评价说:“用两个字儿来形容第一观感‘惊了’。完全没有套路的一个节目,在不经意间流露美和旺盛的生命力,真好。”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说:“别具一格!慢下来,用朗读做电视,真是稀缺而有价值的电视文化。”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1
开学的第一天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节目有4个主题“爱是分享"“爱是力量”“爱是承担”“爱是荣耀”。最让我感动是第二个主题“爱是承担”,我认识了一个坚强、能干、阳光的男孩--马鹏飞哥哥,他承担了家里的责任。马鹏飞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去世了,奶奶得了糖尿病,他5岁的时候 奶奶双目失明,马鹏飞从那时起就给奶奶做饭、收拾家务、陪奶奶散步……在这样的条件下,他的学习成绩还很优秀。我觉得,我们应该像马鹏飞哥哥学习,学习他对待生活的坚强和勇气,对待学习的认真的态度,对待长辈的孝心。我们的生活和他的生活相比是多么的快乐呀,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报孝祖国。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2
今天是九月一日,是我们的“开学日”。所以老师让我们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里第一个讲的就是孝。“百善孝为先”,然后讲了爱,因为爱是世界上最温暖的词。然后我们又讲了礼,因为中国是个文明古国礼貌是很重要的。当然了,开学第一课里还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孝、爱、礼其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字“爱”!
在《开学第一课》中,爱里面主要讲了一位曾经让无数人崇拜的摇滚歌手“秦勇”他身为主唱本身会有很好的前途,可是歌手秦勇叔叔却选择了放弃。因为他的“大珍珠”就是秦勇叔叔的儿子患上了病,他不得不放弃自己多少年才换来的主唱的位置,回家用自己一辈子的时间照顾自己的“大珍珠”。在我们看来,这些事情是天下每个父母都可以做到的事情。但是,秦勇叔叔他可以用自己所有的时间不断的教孩子……
“谢谢”一句普通的话语,平常孩子一学就会最多也就1个月,几天的时间,可“大珍珠”他却老是记不住。秦勇叔叔不会烦他,而是用三年时间一点一滴的教会“大珍珠”。三年不是三个小时,不是三天,不是三个月。是1095天,将近一千一百天,26380个小时。在这段时光中,给秦勇叔叔留下了最快乐的时光。秦勇叔叔一遍遍的教,“大珍珠”一遍遍的问、一遍遍的学。秦勇叔叔是满心的欣慰,而不是满脑子的厌烦,因为,儿子是陪伴自己度过下半生的人,是自己永远的亲人!
在生活中,秦勇叔叔称儿子为“大珍珠”,“大珍珠”叫爸爸“父王”这些童真童趣的名字,让我们感受到了父子俩最真挚的感情。有人想问:“为什么爱的力量无法阻挡?”我想说:“因为爱是心中那个永远的方向!”
秦勇叔叔甚至为孩子当过卖家具的工人,想当年一个站在舞台上万众瞩目的明星,变成现在这样细心的一面。这就是爱,字可以让你为了你爱的人做任何事情,付出所有!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3
班主任是董卿,班长是豆豆。
课堂上讲述了孤儿孟佩杰从8岁开始照料瘫痪的养母至今已达12年之久的故事。养母说:“我照顾她三年,她却要照顾我一辈子”;女儿说:“我的幸福,就是让妈妈开心!”
杨利伟说:“帮助别人能让自己幸福”;朗朗说:“幸福就是分享”。
第三节课的班会小结为:“创造幸福:幸福是快乐的分享,幸福是无私的奉献;给予越多,得到越多;分享越多,快乐越多!同学少年,胸怀广阔,幸福中国,未来有我!”。
最后,全体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朗诵了《中国少年儿童幸福成长宣言》。《宣言》就成长、乐观、自信、超越、感恩、分享、宽容、沟通、关爱、赞美、努力、奉献等12个方面分别赋予了明确内容。
我以前对成长幸福的理解,只局限于“衣食住行”的优越条件、“文体逸乐”的更高档次等物质的享受层面。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后,才知道到追求精神幸福比物质享受更为重要。“开学第一课”还告诉我:快乐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跟自己比,超越自己就是赢;帮助别人能让自己更快乐;付出的汗水越多,得到的幸福越多;……。正如歌词所唱“幸福在辛勤的耕耘中,幸福在闪光的智慧里!”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4
告别了炎炎的夏天,迎来了开学的第一天,新的生活,新的集体在向我招手。
在新生夏令营中,我看完了《开学第一课》,它以上课的形式,讲述了三个主题,看似简单,却是送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第一个主题,“潜能”。每个人都潜藏着潜能,有的已经被发现了,成为我们的一个特长、爱好;而有一些还没有被发现,在心底的某一处,静静的等待我们去发现、挖掘。就像那些举重队员,一次次超越自我,激发潜能,才能创下一个又一个的世界纪录。我永远也忘不了当挖掘出潜能一瞬的惊喜和激动。还记得一二年级时,我的作文仅仅只限于写记叙文,常常写的如流水账般,枯燥乏味。直到二年级第二学期时,我看到了一本《冰心散文集》。第一次看见散文,我心中竟涌起一种冲动,希望自己能写一本散文集。呵,那时是那么的天真,我真的抽出大段的时间,写起了散文。写到了三年级,我的散文竟写的有模有样。后来,我还尝试着写小说、议论文,我身体中写作的潜能真正的被激发了出来,在写作道路上也越走越好。而四川桑枣中学的学生们,在大地震的面前,激起自己的潜能,仅用一分多钟就成功撤退。的确,在灾难、危险面前,会激发出自己想不到的力量和潜能。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赶着牛车去赶集,路上却发生了意外,车翻了,人压在牛车下,出于对生命的渴望,他激发出自己的潜能,竟一下把牛车举了起来,脱离了险境。所以说,潜能永远值得我们去挖掘、发现,也许,它会创造奇迹。
第二个主题,“坚持”。马克思曾经说过,“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要朝着我的目标前进……”成功的背后是坚持,耐心和坚持总会得到回报,“万事从来贵有恒”。还记得第一次洗衣服,妈妈只教了我一遍,就匆匆上班去了。我一遍遍的搓洗,浸在水里泡着,水却始终不见得清澈,仿佛我之前的辛苦都只是枉然。我几次都想扔下衣服,就这么算了,洗不干净也无所谓,可我总是不甘心,就这么算了?看妈妈平时洗衣服那么容易,我就学不会嘛?一回生二回熟,连一回都没洗完,那算什么呢?于是,每次我继续洗着多少遍的衣服。最终,衣服干净了。看着那迎风飘舞的衣服,心中一阵自豪,即使挥洒再多汗水,即使手法再不熟练,可只要坚持,还是会成功的。记住,成功的秘诀,在永不改变既定的目的。
第三个主题,“团队”。在这一个主题中,给我影响最深的,就是十几个十岁左右的少年,不畏惧的挑战“巨人”姚明和另一名篮球队员,与他们进行拔河比赛。还记得林浩说的那句话,“我不怕你,我的团队这么多,总能打败你!”是的,单矢易断,众矢难折,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我在小学也参加过拔河比赛。当裁判说,“预备,开始!”的时候,心里顿时变得空白一片,只是想着“不能输,不能输!”那时,全班拼命的把绳子往后拖,什么姿势的都有,但目标很明确,赢得比赛!汗水一滴滴洒,但我们谁都没去擦。在啦啦队的“加油!加油!”的号子声中,我们一点点的把绳子拖了过来,赢了!汗水在额头上密密的渗出来,我们却只有自豪和欢笑,仿佛,浸在了快乐与喜悦之中。这就是团队,在友情和团结的共同努力下,无论什么,都能轻松度过。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5
今天学校组织看开学第一课去年小班长是豆豆,今年是林妙可,连主持人也换了有王小丫撒贝宁还有一个我也不认识,公交车司机吴斌在生命最后一刻用了39分40几秒让24名乘客成功脱险,还有一位刚刚大学毕业一年作为资教老师邓丽上大山里教同学们唱歌跳舞为大山里的同学们增添了不少欢乐和知识原来同学们没有英语课现在邓丽老师来了同学们有了英语课转眼间3年工作期间快要结束了,同学们都不舍得邓丽老师走,等到邓老师生日那天同学们为他唱自己编的歌曲,同学们非常想留下邓丽老师,两个同学代表上台送给老师两个作品一个是《笑容甜》中间那个大笑脸是邓丽老师,旁边的小笑脸是同学们的。还有一个作品我忘记了最后邓丽老师还是留了下来。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6
幸福!是人们心中向往的!崇拜的!钟爱的!
那究竟什么是幸福呢?幸福是雨后的彩虹。是哭泣过后的纸巾。是遇挫后的成功。是无形中的关爱。我们有着太多太多的幸福。有着太多太多的回忆。伤心过后总是爽朗的笑。失败过后总是别人的鼓励。
老师,多么高尚的一个职业。
幸福来自世界各地。幸福传递在世界的每一角。
幸福不过是一句贴心的问候。一声诚心的话语。一份真挚的友谊。一颗爱你的心。
幸福是最简单不过的,人总有幸福。付出越多,得到越多。
让我们唱着幸福的歌声。听着幸福的旋律。牵着温暖的小手。回忆幸福的时光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7
礼是什么?是微笑,是文明!中国是礼仪之邦。今天,我们就收看了《开学第一课》中礼这个节目,节目中当红歌星容祖儿亲自讲述她小时候母亲教导她讲文明的道理。节目主持人把飞机上常出现的一幕幕不文明行为用小品的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看得我面红耳赤。
看完节目后,我深有感触,礼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常言道以礼服人嘛。可是有一次我和妈妈坐BRT到江南商场转车,走在我们前面的是一对老外父子。从老外旁边经过的上班族们,有的来去匆匆,有的边走边吃着早餐,随手就把餐巾纸、包装袋之类的垃圾随手扔在地上。这太不尊重清洁工的劳动成果了!那对老外父子看着路人的行为,无奈地摇了摇头,吐了吐舌头。看着路边草坪上刺眼的牢记,真是惨不忍睹。接下来的一幕更让我摸不着头脑,红灯亮了,我站在路边等待,可是有很多行人和骑电动车的抢着越过斑马线过马路,耳边还不时传来刺耳的喇叭声,示意我让开。这时我都有点搞不清楚到底是他们不遵守交通规则还是我傻?看着行人穿梭在纷乱的车流中,我真为他们捏了把汗,太危险了!那对父子又皱了皱眉头,耸耸肩,自言自语地说:Why?同为中国人,我为他们的行为感到难堪。
我们号称礼仪之邦的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人,礼一定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做个真正的文明人!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8
新学期开始了,我津津有味地观看了中央2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这是一堂特殊的以“爱”为切入点的,让我们受益一生的课,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必不可缺的非常重要的一课。
这一堂课以“爱,让中国更美丽”为口号,融入演讲与互动游戏,把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变成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通过观看我深刻体会到“爱是分享”、“爱是力量”、“爱是承担”、“爱是荣耀”,懂得了爱国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同学、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爱要坚持,爱更要付出。
这里面使我最感动、感触最深的是第三个“爱是承担”这个主题,来自沈阳13岁的男孩马鹏飞,4岁就开始烧水做饭,担负起了照顾失明奶奶的重任,为了能精心照顾奶奶,每天马鹏飞从家到学校4公里的路程,都是跑着去跑着回。每天早上他5点起床,做好早饭,喂奶奶吃完饭再去上学,直到深夜22:30他才能上床睡觉,至今已坚持了9年。
当主持人读出他的作息时间表时,我的眼睛湿润了,在场的许多观众都热泪盈眶,大家都被马鹏飞的行为所感动。
学会自立自强,学会帮父母排忧解难,这是爱的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我们今天的孩子不仅要爱自己、爱家庭、爱父母,还要爱这个世界,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爱,让中国更美丽!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9
今天晚上,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感觉收获很大。
这期节目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讲了好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令我十分感动。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汉字叔叔”的故事。“汉字叔叔”是美国人,他非常热爱中国汉字,倾尽半生的心血和所有的积蓄来研究和传播汉字。听了他的故事,我感到十分震撼,我想“汉字叔叔”作为一个外国人,都如此热爱中国汉字,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自己国家的文字呢?我一定要从小热爱中国文字,好好学习汉字、研究汉字、传播汉字。
这期节目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围棋冠军柯洁讲述他从小学习围棋的历程以及他与机器人比赛的故事。柯洁学习围棋不怕困难、从不服输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从暑假也开始学围棋了,我决心要向柯洁叔叔学习,以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意志学好围棋,做好每一件事情。
我还听了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爷爷讲述中国诗词之美。96岁高龄的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的翻译事业,他讲起中国古诗词来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带领我们感悟中国诗词与外语结合之美。
此外,我还欣赏了武术表演、钢琴演奏、京剧表演等等许多精彩的节目。
总之,通过观看《开学第一课》,我感觉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许许多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生在这么一个优秀的国度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要立志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将来长大后也要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10
今天去电影院看了《少年的你》,有震撼、有感动、有惊喜、也有心痛。整部影片的基调是压抑的,镜头转换很快,节奏很紧张。甚至于整部影片的台词并不多,简单但是又句句诛心。我一直很喜欢眼睛会说话的演员,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一开始,我很难想象在现实生活中白净的男孩,眼睛充满温柔的男孩,如何演绎出一个生来就生活在淤泥中的'小混混。
这部电影主要是以校园霸凌为题材,讲述了女主人公陈念被校园欺凌,然后遇见小混混刘北山(最后失手杀死一直欺负她的女生魏羡,小北替陈念顶罪)的故事。
因为有人跟我说过,电影和小说有点不一样,所以叫我不要看小说。没有看小说也挺好的,我两个室友因为看过这本小说,看电影的时候都有点出戏。
坐我右边的那个小姐姐,看到周冬雨和千玺在最后顶罪的时候,那番对话,眼眶泛红,鼻子已经开始一抽一抽的了。我的眼泪水也在眼眶打转,但还是忍住了。
不得不说,周冬雨和千玺的对手戏真的很有碰撞感,感觉整部戏因为他们俩的对手戏有了张力,让整部电影更有起伏。
希望社会能多多关注校园欺凌,这也如电影中所说:
校园欺凌很难找到证据,抑或者那些学生无知。所以,能从源头杜绝是最好不过的了!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11
一曲周笔畅所唱的《第一天》便拉开了本次节目的序幕。
唱完后由三位主持人主持这台节目,每次节目都有一个主题,今年的主题是-----梦想,以下主持人介绍了许多有名的人上台讲话,谈谈他们的梦想。其中有神舟十号女航天员----王亚平谈到上太空的梦想,年仅13岁的八一跳伞队-----付丽娟不怕艰辛,终于完成了她的“飞天”梦想,好久没回家的她在现场看到了她的奶奶特别激动,我也为这一幕所感动!接着刘冬演示了他的很多纸飞机,最昂我记住的一句话是:梦想就是动力。我的感想是:梦想是一种不竭的动力,让你不断燃烧内心的小宇宙,激发对美好生生不息的渴望。这种力量会让你无惧风雨,无畏风险,不断前进。
国际艺人章子怡也谈到了她的电影梦想。还有在地震中失去双腿的舞蹈老师----廖智,就算失去双腿也坚持自己舞蹈的梦想。玩得感想是:梦想的实现并非一朝一夕,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汗水甚至泪水,不抛弃,不放弃。
最后请来了国际钢琴大师郎朗谈到了他三岁时的钢琴梦想。我的感想是:无论是追求过程中收获的美好,还是帮助别人实现梦想的喜悦,都是梦想的精彩,在追梦的道路上,每一段旅程都蕴藏着美丽的风景。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12
晚上,我和妈妈坐在沙发前,等待《开学第一课》。
这次的《开学第一课》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孝、爱、礼、强。看完后,我颇有感触。
第一节课讲的是孝。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郑渊洁是这节课的讲师,他告诉了我们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就是他写小说的时候,有一个烦恼,那就是钢笔写着写着就没水了,这样就会打断思路。有一次郑渊洁发现一支钢笔用了三天都还有水,他特别的奇怪。后来晚上他睡觉的时候听见书房里有动静,推开门一看,发现自己的父亲正在为自己的钢笔灌水。想想我的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我发烧的时候,妈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整夜都没有合眼;我摔跤的时候,爸爸会扶起我,安慰我......爸爸妈妈在生活中对我无微不至的爱,我们也要回报他们。比如在早上的时候帮他们倒好洗漱水,有好吃的第一个给他们吃......这不都是对父母的孝吗?正如郑渊洁所说的:小时候父母是火车头,我们是车厢,父母带着我们走;长大了我们是火车头,父母就是车厢了,我们不能把他们抛弃,所以我们就要带着他们走!
第二节课讲的是爱。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如若少了它,人与人之间不再有温情,而只是冷冰冰的漠然。这一节课的主讲老师是秦勇,一个热爱音乐的摇滚歌手。他的儿子大珍珠得了重度感统失调症,于是他放弃了自己热爱的音乐事业,在家陪伴自己的儿子。通过短片我们可以知道秦勇非常有耐心,教他的儿子说一声“谢谢”用了三个月,甚至于就是一个简单的英语单词“we”都用了三个小时以上。而秦勇亲眼目睹自己的父亲倒了下去后,才明白“爱要及时表达,不能等待”。其实爱并不单单只是爱亲人、爱朋友、爱生活、爱祖国......听过一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家园”。
第三节课讲的是礼。按照说文解字上面说礼就是懂礼貌守规矩的意思。本节课的主讲老师是容祖儿。容祖儿的妈妈管她和弟弟很严格,比如女孩子说话不能太大声,吃饭时一定要长辈先落座,做事情时一定要顾及别人的感受......我又想了想自己,我平时说话咋咋呼呼,一点也没有淑女风范;每次妈妈端饭上来的时候我不停地叨自己喜欢吃的菜等等。我想起来了李世民说过的一句话“夫以铜为镜,可以照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也可以效仿李世民的这句话,把“孝礼爱强”当成我的四面镜子,作为我的人生坐标。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13
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你的身边,只要认真地体会,你就会获得无比的幸福,你也会变得无比的快乐。
——题记
今天,我按照老师的要求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这一次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幸福。幸福到底在哪里?节目中,一个个节目向我们描绘了什么是幸福,真正的让我们体会到了幸福。
一个天生双目失明的小男孩,4岁就开始学电子琴,7岁开始学钢琴。他不怕自己的缺陷,和妈妈到北京音乐学院求学,不料老师都不收。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位老师,并认真学习。妈妈把他乐谱翻译成盲文,让他自己摸着弹奏。他终于有了出头之日,在9岁时获得了国际舒曼大赛总决赛第三名。他就是天真开朗的刘浩。成龙告诉我们说:“我要努力,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幸福就越多。”这也是成龙一生中积累的经验了。是啊,只要我们刻苦奋斗,努力的付出,我们就会得到很多很多的幸福。
乒乓球冠军邓亚萍那是家喻户晓,出色的乒乓球运动员。但是你知道吗?她的人生中可是有不少的坎坷呢!她因为小时候个子太低,教练认为她不适合当乒乓球运动员。但是,凭着这股坚强的毅力,她努力练习,最终成为了乒乓球运动员。她在赛场上一展风采,时间飞逝,她又该面临下一个项目——退役。她将面临当教练和完成学业两种选择,她果断的选择了完成学业,进入了清华大学。在大学中,她的文科是最差的一项,但她始终不放弃,努力学习。因为她认为,自己不一定比别人差,别人得过世界冠军吗?
邓亚萍告诉我们:“我要自信,我一定有独特的价值。”在生活中,我们也是这样。这样做不能叫骄傲,只能是自信。只要你有了自信,就像发动机加上了柴油,才会跑得更快,更好。这有这样,你才可能去领会人生独有的价值,收获更多的幸福。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张怡筠告诉我们:“我要乐观,学会对压力说没关系。”这位心理学家看起来就很乐观,说起话来活泼开朗。像我们这样小小的年纪,就不应该有太大的压力。在学习上,应该轻松愉快,而不是为了争第一名上辅导班。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让压力给压垮,这样你的人生就会毁于一旦。有适当的压力当然是好的,但是你千万不要害怕压力,要时时刻刻保留一种乐观的心理。如果你有太重的压力,你就会变得悲观起来,每件事都会变得很糟糕。
有一个悲观的孩子和一个乐观的孩子是一对兄弟。爸爸为了教育两个儿子,为悲观的人买了一堆玩具,而把乐观的人关进了马棚。过了一会儿,悲观的孩子哭了起来,爸爸一问,儿子说:“玩具总要玩坏的。”而那个乐观的孩子呢,正在马粪堆里摸来摸去,还异想天开地说:“我想马粪堆里藏着一匹小马。”这就是悲观和乐观的区别了。
最后,我的偶像,也是全国瞩目的航天英雄——杨利伟上场了。他给我们讲的是奉献精神。他说:“我要奉献,帮助别人能让自己更幸福。”为了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他冒着危险首次出舱,并获得了成功。杨利伟就是这样的一位航天员,他乐于奉献,他可以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都献给国家。快要期末考试时,你帮助班里程度较差的一位学生复习,那位学生最后考出了优异的成绩,那时他欢呼,你的心里难道不高兴吗?
这些都是幸福,付出能得到幸福,自信也能幸福,乐观和奉献,这些都能得到幸福。你的幸福越多,你的人生就越快乐。大家快来一起积累幸福吧!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14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课,晚饭后我观看了中央卫视的节目——《开学第一课》,让我自己在家中上了最为深刻的一课,学会了爱、孝、礼等优良传统美德。
本次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在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以后,我的内心被深深的触动了。秦勇原本是摇滚乐队的主场,在生下一名男孩并被查出患有严重的感应失调后,还是耐心的教儿子系鞋带、骑自行车、游戏、学英语……儿子仅系鞋带这一简单的动作,需要付出比常人百倍千倍的精力与时间。秦勇用自己的爱,教会儿子许多。容祖儿也分享说自己小时候很调皮,下雨天喜欢踩水花溅在路人身上,看到路人狼狈的样子觉得很开心。妈妈教育他们要替别人着想,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别人会加倍报答给你。
父母在生活中处处关心、呵护、宽容我们,父母的爱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份爱。父母教会我们从生活中的握筷、书写、计算等及做人的道理。父母一直严以律己,言传身教,尽所能的把他们所知道的各种知识、待人处事的方法交给我们。父母的关心、呵护、宽容,便是父母的爱。这种无微不至的爱,在我们生病的时候陪伴,遇到难题的时候辅导,失败无助的鼓励,人性叛逆时的耐心……
观看完节目我更加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我也会多与爸爸妈妈沟通,不打扰他们工作、休息、多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累时慰问他们,好好学习报答爸爸妈妈的父母心。
这节课教会我许多,这是我听过的最有意义的一节课。要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孝敬父母,礼貌待人,讲究文明礼仪。我以后一定要好好遵守,做一个: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15
9月2日上午9时,内乡县城镇三小在多媒体教学厅,组织全校师生共1300余人集体观看央视一套播放的《开学第一课》节目,旨在引导广大青少年养成诚实守信、孝敬感恩、团结友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该节目以“父母教会我”为主题,围绕“孝”“礼”“爱”“强”四个部分,通过讲故事、唱歌等多种形式来讲述做人的守则。其中,“童话大王”郑渊洁通过自身的教育故事告诉我们父母要以身作则,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青年歌手容祖儿告诉小朋友要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做一个文明礼貌的人;摇滚歌手秦勇说出了他的心声:“在每个人生命的最初,父母都是爱的起点,也是爱的教育的起点”;藏族武艺班张老师教育孩子要学会坚强,一旦坚强起来就什么也不怕了。
观看节目中,老师和同学们都被精彩的节目吸引住,有时感动地热泪盈眶,有时忍不住为他们喝彩、鼓掌,有时传来阵阵笑声……节目结束后,该校要求三至六年级学生交流讨论观看《开学第一课》的体会和感受,写观后感。同时开展主题班会,充分认识“父母教会我”的深刻内涵,从而鼓励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个文明礼貌、热爱生命、坚强勇敢的当代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