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让我们好好写份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1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其中,一个散发着灿烂笑容的瘦弱女孩将我深深触动,她的名字叫作徐梦婷。
命运似乎对她并不公平,三岁父母离异,又相继失去了父亲与爷爷,在别人的孩子在父母怀里撒娇之时,她便承担起照顾多病奶奶的重担,做着旁人无法想象的家务,用稚嫩的肩膀挑起这个家,可是她并没有抱怨半分,她的脸上依然绽开着灿烂的笑容,她的内心还充满着对这个社会的感恩之情,心中还洋溢着对这个家的希望,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却仍然坚强乐观地前进、成长。
从她的身上,我学会了感恩、坚强、向上,对未来永远充满了希望!她的坚强会为这个社会增添更多亮丽的色彩!
让我们好好珍惜身边看似简单的一切吧!温暖的家,爱你的父母,这些其实都是珍贵无比的、来之不易的。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2
今天我和同学们在教室一起观看了《新春第一课》。这一课让我们看到了生态环境的一个大问题——垃圾!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产生很多的垃圾:生活垃圾,医疗垃圾,有害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我们只知道这些垃圾都会运到垃圾站,但是到垃圾站以后这些垃圾最终会到那里去呢?这一课告诉我们它们会被送到垃圾填埋场,这是一个让人震惊的地方,在那个巨大的坑洞里面,填满了各种各样的处理后的垃圾废物!
一个垃圾填埋场一般可以用13—14年,但是由于人们每天制造的垃圾越来越多,光宜昌一天就有130吨的垃圾,现在这样的垃圾填埋场只能用5—6年了,一块这样的垃圾填埋场需要100年的时间去消化它,那么这100年里这块土地是无法使用的。我想:“当土地都用来埋垃圾了,我们该生活在哪里呢?那时,土地都长不出农作物,空气中弥漫着垃圾的腐臭味,我们还要在这样的地方生活和上学!想想都让我打了个寒战,那实在是太可怕了!”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不仅要节约用物,少制造垃圾,还要向那群可爱的环境卫士—三峡蚁工学习,利用休息的时间去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3
今天,我冒着严寒快步地走到学校门口,学校里欢声笑语热火朝天,同学们“嗡嗡”的讨论着,发出响亮的叫声,我放下沉重的书包,开始观看《新春第一课》。
首先出场的是和蔼可亲的主持人-邓老师,她讲的第一个故事是:袁爷爷,他很贫穷,住在北京的郊区,在九几年时,他一家生活很艰难,他是位退休工人,因为那时他的儿女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们抓耳挠腮,冥思苦想,最后开了一家简便的小卖部,每天都把20元钱放进爱心箱里, 每个月都有200多元,她们再邮寄到远安的一所教育培训学校,就这样坚持寄了12年,远安的一名记者到北京调查,问了千家万户,问的有清洁工、卖菜的等,都回答:不知道。最后,在北京的郊区的一个小镇上找到了他们的家,记者表达感谢后,在北京和远安等报纸上刊登了他的事迹。
第二个登场的是刘方英,她是一名老师,在江西一个县城教书,第一次上课时,她看到同学们的手脏兮兮的,她就不想在这教下去了,但同学们给了她力量,让她坚持;在二零零几年,她的丈夫手瘫废了,所以她在医院里照顾他,但她一直担心她的学生,所以最后在微博上发了一篇文章叫:英子姐姐,说她的学生让她懂得坚持的重要性。
通过观看这两个人物事迹,让我觉得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要学会坚持,不能放弃!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4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这次的主题是:关爱留守儿童。看完后,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晏爽姐妹俩,她们的妈妈有精神病,爸爸在外打工,常年不回家,她们只能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而我呢,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妈妈和外婆的悉心照料,时不时还闹闹小脾气,爸爸虽然在武汉上班,但每周末都回来陪我。晏爽姐妹俩必须独自走完长达两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而我家离学校只有几十米,上下学都要妈妈接送,这让我很羞愧。
记得有一名留守儿童的愿望是:我想到宜昌去上学,接受更好的教育。再想想我自己,我在宜昌最好的私立小学上学,享受着最优的教育资源,但却没有认真学习。
城市里的孩子受到了太多的关爱,很多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爱性格变得孤僻。与那些留守儿童相比,我太幸福了,我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爱我的人,同时,我们应该关爱留守儿童,尽力帮助身边的留守儿童,让他们感受到爱和温暖。
点评:小作者的感受是深刻的,她撷取生活中的点滴进行对比和感悟,深深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5
今天,我和同学们观看了宜昌市《新春第一课》,这次的主题是“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它主要是讲四个家庭的家风家教和四个学生的优秀事迹。
四个家庭的故事让我懂得了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赵一曼的故事,她因为革命而与自己的'孩子永久地分开了,但是在牺牲的时候,她想起她还是一位母亲,于是在牺牲前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上告诉自己的儿子赶快长大,不要忘记自己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我看了觉得赵一曼非常的伟大,她为了把日本人赶出中国,让其他孩子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不仅舍弃了自己的孩子,还舍弃了自己的生命。
四个同学的故事也让我更加清楚地懂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我最佩服的同学是黄炼娟。她虽然是聋哑人,却能够照顾生病的母亲,还帮助了绝望的父亲和身边智障的同学。我也喜欢帮助别人,但是我跟黄炼娟相比却自愧不如,因为我没有经历过这么多的挫折。
看完新春第一课,我想起了我们家庭的家风家教:勤奋、勤劳造就幸福生活,我的家庭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氛围,但是我自己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学习上不够勤奋,生活上不够勤劳,在新的学期我要更加努力呀!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6
今天,我看了《新春第一课》。主题是“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
首先是民族英雄赵一曼。为了打败日寇,她将宁儿托付给了丈夫的堂哥,自己奔赴抗日前线。日寇为了消灭抗日武装,调集大量兵力向抗日根据地大举进攻。在一次突围战斗中,赵一曼身负重伤,被当地百姓营救,躲在一个草棚里疗伤。敌人十分狡猾,寻着炊烟找到赵一曼,将她抓走。1936年8月2日,日寇把赵一曼押去刑场。在囚车上,赵一曼给宁儿留下了遗书。赵一曼将舐犊之情融入爱国情深、民族大义之中。用自己的牺牲与奉献留给孩子最后一次言传身教,这种舍小家、保国家的革命大无畏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远安县陆安村的罗必炎老人有八个父母,亲生父母、养父母,妻子的亲生父母、养父母,如今只有一位健在。罗必炎每一位都给他养老送终。罗必炎一家播种善身,传递关爱,温暖他人也快乐了自己。
赵一曼家书的爱国情怀,杨启发家庭培育的敬业家风,李元成全家恪守的诚信之道和罗必炎一家践行的友善家训,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需要我们去践行,更要将它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将它发扬光大!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7
今日的新春第一课中,有许多让我深受感动的故事:犹如空谷幽兰,芳香满山的网络助学英子姐姐,刘发英;有将家史变国宝,百年间不断的袁裕校;还有那千手观音表演中,没有杂质的纯净化身,邰丽华。但最令我忘不了的,还是那用爱搭成翅膀,飞向各地的天使之家——高振宁。
说它是家,那是一家三口的姓名,拼成的爱心捐款人;说它是天使,因为它是温暖与爱的传播人。
现在的高振宁一家,靠着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用辛苦换来的点滴财物,每月两百元,数十年如一日的,全数捐给了远在他乡的一所特殊学校呢?那家境并不富裕,甚至有些穷苦的家庭,为何每月靠卖牛奶,摆小摊,拾废铁所积攒下来的钱,仍要用来捐给远方的学校呢?高振宁的回答,让观众震撼,让受帮助的学生们感到温暖。他说:“我只是想让那些特殊学生活得有尊严,更快乐。”屏幕上,高振宁看见自己捐助的钱所买的缝纫机给孩子们学习,自己也笑得一脸灿烂,无怨无悔。
拜伦曾经说过:“如果人人都为自己活着,世界便会冷却下来。”而高振宁,却用自己的行动,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十多年的奉献,救助过白血病人、捐助国西部灾民,更是让特殊学校里可爱的孩子们,有了宽大敞亮的教室。他的举动,在一点一滴的感动并温暖着世界的角落。
他是伟大的,并不在于他的容貌、家庭背景。而在于他对社会的奉献。奉献是人最高贵的品质,奉献者会赢得社会的尊重与赞赏,并且社会也因为有了奉献而充满温暖。“高”“振”“宁”,拼成了一个充满爱的名字,凝聚成一家人对社会的奉献,将爱心散播到需要温暖的地方,如丝如水、连绵不断。
奉献,人人都能做到:拾起地上的一片垃圾,这是对环境的奉献;多去敬老院慰问老人们,这是对社会年老人的奉献;做一名教师,教育一批批优秀的孩子,这是对祖国未来的奉献。奉献,可大也可小,大到惊天动地,小到举手之劳。中国每年都会新增许多爱心人士,资助贫困学生、孤寡老人、单亲家庭。高振宁也是其中一人,他们的每一个事迹,都会感动不少的热血青年,积极投入到这条慈善之路中去。感动,无法预定也无法奢求,它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触动你的心灵。
爱心成就梦想,坚持成就希望,奉献创造美好!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8
快乐的寒假已经结束,一转眼我们的小学生活已经快要结束了,我们将走进初中的校园。
今天我们,在学校里观看了宜昌广电播出的新春第一课。让我对宜昌我们这个美丽的家乡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
今年新春第一课的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经过观看后我了解了三个主要的宜昌文化:
1.巴楚文化2.峡江文化3.三国文化。
巴楚文化的代表是:周立荣是生于宜昌市长阳县的人。俗话说得好:宜昌是楚文化的摇篮。周立荣作为宜昌巴楚文化重要的代表。作为土生土长的长阳人周立荣把巴楚文化带向全中国,并且歌曲《巴土恋歌》和《江河恋》并且周立荣还是宜昌市作协副主任了!峡江文化的代表是贵为峡江号子王的胡振浩,是他带动大家了解峡江号子的并且还把峡江号子这宜昌文化带向了全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宜昌的文化,了解峡江号子。三国文化的画家,美术家的汪国新,最擅长的就是画关公——关羽。关羽是中国典型的美男子。他的著作有《朋友》,《桃园三结义》等。
为我们生活在宜昌这个城市中而自豪。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吧!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1
开学啦!今天下午在学校吴老师给我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
这次的新春第一课讲的是“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有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善良的中学生施楠,恪守诚信的李元成,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罗毕炎先生。
罗毕炎先生有八个父母,其中有他的亲生父母和他的继父母,还有他妻子的亲生父母和她妻子的继父母。罗毕炎对他的八个父母都尽到了赡养义务,而且都非常孝顺。老人想吃什么,罗毕炎不管刮风下雨,都骑着一辆摩托车把父母想吃的东西送到了他们的身边;罗毕炎也非常细心,父母想吃鱼,他就把鱼里面的刺挑的一干二净再给父母吃;他还经常给父母夹菜;母亲的老毛病犯了,罗毕炎就骑着摩托车把母亲送到了城里的医院,和他的妻子轮流照顾她,他趁妻子照顾母亲的时候给母亲买了一大筐水果,送到了医院,让母亲非常感动。母亲的骨质疏松稍稍好了一点,有记者采访他母亲的时候,他的母亲说:“我很喜欢罗毕炎,他什么事都为我着想,他非常孝顺”。
在新的学期里,我要孝顺父母,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爱国爱民,做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2
又是一年新春到,开学了,同学们又走进了学习生活。而开学,自然少不了我们必观看的那项影片——《新春第一课》。
今年的新春第一课方式非常的特别,内容也非常新颖,给我很大的震撼。
这次《新春第一课》的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影片用景色的描写凸显出景色的美丽,并根据景色,赞颂了几位弘扬传统文化的宜昌人民。
宜昌山清水秀,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的地形非常关键,并拥有世界级的枢纽——三峡大坝。宜昌的文化非常多,有山水文化,名人文化,水电文化,巴楚文化和峡江文化。其中巴楚文化,是由巴文化和楚文化所组成的,其中最大的功臣要数周立荣了。他从事弘扬文化30年,曾两次写家乡歌曲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其中《山河恋》更是受人民喜爱。而在峡江文化中,长江号子颇负盛名,而拥有“长江号子王”称号的,要数胡振浩老人,他曾在秭归多次高歌来表达纤夫的生活,被当地小学生学习。而江国新,则是对三国极感兴趣,他对关公很佩服,说他公正,含蓄,宁静,是以为英雄,他从曾画了240多副关于三国的文化。
宜昌是个好地方,从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出,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珍惜,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3
今日的新春第一课中,有许多让我深受感动的故事:犹如空谷幽兰,芳香满山的网络助学英子姐姐,刘发英;有将家史变国宝,百年间不断的袁裕校;还有那千手观音表演中,没有杂质的纯净化身,邰丽华。但最令我忘不了的,还是那用爱搭成翅膀,飞向各地的天使之家——高振宁。
说它是家,那是一家三口的姓名,拼成的爱心捐款人;说它是天使,因为它是温暖与爱的传播人。
现在的高振宁一家,靠着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用辛苦换来的点滴财物,每月两百元,数十年如一日的,全数捐给了远在他乡的一所特殊学校呢?那家境并不富裕,甚至有些穷苦的家庭,为何每月靠卖牛奶,摆小摊,拾废铁所积攒下来的钱,仍要用来捐给远方的学校呢?高振宁的回答,让观众震撼,让受帮助的学生们感到温暖。他说:“我只是想让那些特殊学生活得有尊严,更快乐。”屏幕上,高振宁看见自己捐助的钱所买的缝纫机给孩子们学习,自己也笑得一脸灿烂,无怨无悔。
拜伦曾经说过:“如果人人都为自己活着,世界便会冷却下来。”而高振宁,却用自己的行动,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十多年的奉献,救助过白血病人、捐助国西部灾民,更是让特殊学校里可爱的孩子们,有了宽大敞亮的教室。他的举动,在一点一滴的感动并温暖着世界的角落。
他是伟大的,并不在于他的容貌、家庭背景。而在于他对社会的奉献。奉献是人最高贵的品质,奉献者会赢得社会的尊重与赞赏,并且社会也因为有了奉献而充满温暖。“高”“振”“宁”,拼成了一个充满爱的名字,凝聚成一家人对社会的奉献,将爱心散播到需要温暖的地方,如丝如水、连绵不断。
奉献,人人都能做到:拾起地上的一片垃圾,这是对环境的奉献;多去敬老院慰问老人们,这是对社会年老人的奉献;做一名教师,教育一批批优秀的孩子,这是对祖国未来的奉献。奉献,可大也可小,大到惊天动地,小到举手之劳。中国每年都会新增许多爱心人士,资助贫困学生、孤寡老人、单亲家庭。高振宁也是其中一人,他们的每一个事迹,都会感动不少的热血青年,积极投入到这条慈善之路中去。感动,无法预定也无法奢求,它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触动你的心灵。
爱心成就梦想,坚持成就希望,奉献创造美好!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4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作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这封家书,表达了赵一曼希望儿子健康成长,长大了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报效自己的祖国。这便是她传给宁儿的家训——要爱国。还有杨启发家庭培育的敬业家风、李元成全家恪守的诚信家道、罗必炎一家践行的友善家训……这一条条家训,一篇篇家教故事,无不承载着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思想延续。
走近这些家训,我们感到深深的敬意。努力践行和传承,是我们作为一个新时代少年应有的责任。
湖北省唯一一名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代表宜昌学生师楠、宜昌最美聋哑学生黄炼娟、还有余佳琪、李熠辉,四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代表的优秀事迹,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今天通过观看《新春第一课》,我们再次受到了“诚实、孝道、勤俭、诚恳”等优秀品质的熏陶。同学们,行动起来,让我们以中华家训文化及其优良传统,做我们不可或缺的行动指南,让良好的家风、家训成就我们未来的辉煌。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5
开学第一天,我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
看完以后,第一课里面的人物都给我了很深的印象,让我很感动!首先,我觉得袁爷爷帮助聋哑学校的孩子们是一种很有爱心,很助人为乐的表现!他的这个行为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还有“英子姐姐”,她利用网上助学的方法,帮助了许多有困难的同学完成了小学学业!袁爷爷和“英子姐姐”他们都是不要任何报酬,无私帮助孩子们的!
看完《新春第一课》后,我明白了助人为乐,不仅帮助别人了别人,同时也带给了自己快乐!我一定要向袁爷爷,“英子姐姐”学习,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6
今天,我看了《新春第一课》。主题是“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
首先是民族英雄赵一曼。为了打败日寇,她将宁儿托付给了丈夫的堂哥,自己奔赴抗日前线。日寇为了消灭抗日武装,调集大量兵力向抗日根据地大举进攻。在一次突围战斗中,赵一曼身负重伤,被当地百姓营救,躲在一个草棚里疗伤。敌人十分狡猾,寻着炊烟找到赵一曼,将她抓走。1936年8月2日,日寇把赵一曼押去刑场。在囚车上,赵一曼给宁儿留下了遗书。赵一曼将舐犊之情融入爱国情深、民族大义之中。用自己的牺牲与奉献留给孩子最后一次言传身教,这种舍小家、保国家的革命大无畏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远安县陆安村的罗必炎老人有八个父母,亲生父母、养父母,妻子的亲生父母、养父母,如今只有一位健在。罗必炎每一位都给他养老送终。罗必炎一家播种善身,传递关爱,温暖他人也快乐了自己。
赵一曼家书的爱国情怀,杨启发家庭培育的敬业家风,李元成全家恪守的诚信之道和罗必炎一家践行的友善家训,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需要我们去践行,更要将它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将它发扬光大!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7
今天在学校里,我和同学们共同观看了《新春第一课》,这次的主题是“环保”,它随处可见,就在我们身边。
在我们的身边有一群普通人,他们不分男女老少,有父母带着孩子的,也有同学朋友结伴成行的,他们组成了一个默默无闻的群体,有着一个有趣却很朴实的名字—“三峡蚁工”,他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公益组织的一员。蚁工的身影活跃在每一个节假日,坚守在长江边,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他们总是在江边捡拾那些不注意而随意丢弃的垃圾,劳动磨损的手套,汗流浃背的身影,就是他们努力的证明。每一次的活动结束了,江边就会多出十几袋满满的垃圾,他们在为那些随随便便的行为做出弥补,用行动告诉那些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的“凶手”,爱护环境,从我们做起。
在美岸长堤的小区里,有几个硕大的垃圾箱摆放在小区的正门口,它们并不像普通的垃圾箱一样肮脏,而是十分干净,摆放的也十分整齐,为什么这些垃圾箱会这样呢?因为这些垃圾箱并不是普通的垃圾箱,而是环保垃圾箱,每个垃圾箱的上面都标有投放的垃圾种类,例如: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电池、烟头)、塑料垃圾、废纸垃圾等等,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举动,却影响着我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小区里的业主们都热情参与这项活动,为身边做出榜样。
虽然这两个故事,讲述的是我们身边的看似不起眼,而又平凡的一些小事,反射到我自己身上,却觉得自己做的并不够,平时在我们的生活中,垃圾都是没有进行分类,混合在一起的,不仅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负担,而且也污染了环境,因此我深感惭愧。妈妈告诉我,原来在我的身边已经有阿姨和小朋友参加了“三峡蚁工”,我也要像他们一样用行动去爱护环境,去保护我们的大自然,积极参加这些公益环保活动,用自己的双手去守护我们的大自然,用行动去影响我们的身边人!
2019年开学第一课不单单给了人们视觉上的享受,也给予人们更多来自心灵的思考。很多同学观看了央视播出的开学第一课,写下了自己的由衷感受,这就是我们说的
篇一:2019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范文
2019年9月1日晚上8点,我又像往年一样准时守在了电视机前收看了《开学第一课》,今年的节目主题是: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今年也跟往年一样,请了革命战士和时代楷模们来为我们分享属于他们的故事。
在观看节目中,我深深地被夏伯渝先生的事迹所感动了,夏伯渝先生在1975年登珠穆朗玛峰的时候被冻伤失去了双小腿,尽管是这样,他仍然没有放弃要登上珠穆朗玛峰顶峰的决心。在三年后,他穿上了假肢,再次挑战了珠穆朗玛峰,这一次他成功登上来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
在听夏伯渝先生讲述的时候,我很好奇,为什么一定要顶上顶峰呢?这么坚持的理由是什么?在夏伯渝先生接着往下的讲述中,我找到了答案。那是因为,他一直都很想让我们的国旗也能看到珠穆朗玛峰上的风景,也想让别人知道,我们中国人也能登上珠穆朗玛峰,我们的国家不比任何一个国家差!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要有我们的中国国旗!
听到这里的我眼眶不禁发热,是啊,支持夏伯渝先生坚持登顶的就是那一份腔爱国热血,让他一往无前地向上走的是想让世界看到五星红旗的决心!五星红旗,就是我们的信仰所在,我在哪里,哪里就有国旗!五星红旗,我深深地为你感到自豪。
篇二:2019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00字
今天晚上,爸爸妈妈陪我准时收看了cctv1播出的《开学第一课》,从这个节目中,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也更深刻体会到开学第一课对于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这些感悟将会伴随着我之后的年年岁岁,让我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开学第一课让我懂得了人生有无限的可能性,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永不言弃的人。那些嘉宾的真实事迹,鼓励着我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要轻易认输,给予我更多坚韧的力量。
开学第一课也让我懂得了爱国的重要性,让我深刻感受到维护国家荣誉有多么重要,也进一步了解我国历史发展,学会了珍惜这两个字。一个爱国主义者,必然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建国70周年之际,对祖国最好的祝福方式就是热爱我们的祖国妈妈。
开学第一课虽然播完了,但是它的意义却永远刻在了我的心中。未来的我一定会努力生活,努力学习,快乐成长,希望长大后的自己能够为祖国献上一份自己的力量,成为一个有用之材!
篇三:2019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字
9月1号晚上八点,《开学第一课》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如约和我们见面。当晚我和爸爸妈妈早早守在了电视机旁,节目一开场,我的视线就再也离不开这荧屏。节目完美落幕后,心中生出诸多感悟。接下来我想在这谈谈自己对今年开学第一课的感想:
一、节目中每一个故事都是如此正能量,不断激励着我们勇敢前进。他们亲身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了我们:阻挠我们奔向美好未来的从来都不是眼前的困难有多么可怕,而是在自己的心退缩了,自己不够坚定,自己想要放弃了。每个人的未来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上,选择如何生活,决定权永远在自己手上!
二、看着屏幕一个又一个画面的播放,我深深感受到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祖国走过了70年风雨历程,那些历史我们不会忘记,如今的幸福更要牢牢握在手中。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学习,好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期待着有一天变成更加优秀的人,用自身学识与能力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因为我深深爱着我们的祖国妈妈,我和我的祖国同在。
《开学第一课》给我的意义不单单是两小时时长的视频播放,它更是我人生重要的一课,让我不再迷茫,让我更加勇敢追梦!
篇四:2019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00字范文
我们国家的标志是什么?大家的答案有很多,熊猫、美食、故宫,这些都是,但是有一个标志是让我们所有人都无限崇敬的,那就是国旗。国旗之所以让我们崇敬,是因为上面那抹鲜红是用我们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关于鲜血,我们无法忘却。
2019年《开学第一课》当中,节目组请来了许多的嘉宾,他们有爬上珠穆朗玛峰的一个老爷爷,有一个当海军的爸爸,有给我们制造了“嫦娥四号”的科学家等等,他们给我们讲述了他们的工作,最重要的是五星红旗是怎么在他们的工作当中冉冉升起的。
通过这次的观看节目,我的精神得到了很大的洗礼,好像是经历了一次灵魂的教育。这让我明白了五星红旗对于我们中国人的意义,也让我感受到了先辈们为了守护五星红旗所付出的劳动和牺牲,所以我一定要把这种精神传承过来,以后当一个合格的爱国者,当一个为国家付出的中国人!
篇五:2019开学第一课优秀观后感400字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每当听到这首歌,我的心情总是激动不已,只有我们中国人才能知道这面五星红旗岁代表的意义是由多么的重大,我们的先辈当初花费多少心血和汗水才得以让这面旗帜在天安门广场上空飘扬。
今年是我们新中国建国70周年的纪念日,所以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就是代表着我们中国建国的五星红旗的故事“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听着郭德贤奶奶为我们讲述了那些年和江姐以及五星红旗的事迹、夏伯渝叔叔为我们讲述为在珠穆朗玛峰顶峰插上五星红旗的那段故事以及孙泽洲叔叔描述的如何把五星红旗带上外太空的故事,我就从心底深处,深深地为我们的国家而感到自豪。
是的,我们国家的最佳代表:五星红旗。已经飘扬在世界的各地,甚至是宇宙中,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有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我永远为你而感到自豪!
篇六: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你们知道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的五星红旗在哪里吗?如果适合我一样有看今天晚上的《开学第一课》的小朋友应该会知道答案,没错哦,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五星红旗在太空。我们祖国的国旗比我们更快一步登上了遥远而又神秘的太空。
因为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讲述五星红旗的故事“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所以在节目中的内容都是跟我们的国旗有关的,当我听嫦娥三号、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叔叔讲到我们中国的五星红旗是迄今唯一在38万公里外月球背面“闪耀”的国旗时,我感到既激动又自豪,这是我的国家,这是我们的五星红旗。
我们都知道,五星红旗不仅代表着我们中国这一个国家,还代表着我们中国的国力之强盛,这次嫦娥四号探测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上实现的面对面的互拍,让我们的五星红旗在全世界都引起了巨大反响,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现在国力的强盛,看到了中国这一头东方醒狮!这是我们应该感到骄傲而又自豪的,五星红旗,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会为你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