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今的七十年,这段说短不短,说长不长的岁月中,藏着太多太多的不容易。《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正是分别讲述了建国七十周年以来的一个个故事。
我最喜欢的,是一个叫《前夜》的故事,就发生在举行开国大典前一天的晚上。林治远工程师正在为电动升旗装置做准备,他为了确保方案万无一失,就用三比一的模型进行了最后的实验。然而升旗实验却出了问题,林治远冲破一切阻挠来到广场——焊接阻断球只有他能做。他冒死爬上二十二米高的旗杆,完成焊接。
我当时很难想象林治远是如何克服了恐高的心理,换成是我,我肯定会恐惧得说不出话、手脚发软。
第二天,当毛主席按下按钮,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空中伴着庄严的国歌冉冉升起,昂扬地飘扬在空中,飘扬在世界的东方。林治远望着国旗,滚烫的两行泪流在他的脸上。
我当时明白了,让林治远奋不顾身的到底是什么。
想起在这之前,有一位军长派来的军人的想法和林治远的意见相左,气得林治远说:“你以为升起来的仅仅是块红布吗?”
升起来的当然不仅仅是一块红布,它是国家成立的一个标志,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精神。这也正是林治远所担当的`责任,它推动着他,在一个“惊心动魄”的未眠之夜,做了一回“英雄”。
我看完这个故事,内心的感动与敬佩之情久久不能平复。为了开国大典的顺利举行,大家精益求精,在原材料缺少时,北京城的老百姓们都纷纷送上了自己家里的物品。
我们深深爱着自己的祖国——万千中华儿女伟大的母亲,我们与她紧密相连。我在《前夜》中甚至隐隐看到了我和我身边众人的影子,因为这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诱狼观后感1
影片《诱狼》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以经典战例黄土岭战役为背景,重现当年担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三支队支队长曾雍雅智诱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及其所属部队进入我军包围圈,最终被我八路军一举歼灭的精彩故事。
被称为日军"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官至中将,是历史上我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将领,他所率领过的部队,几乎百战百胜。其人作战风格残忍,手下没有俘虏,他对任何一个作战时未接到命令而后退的士兵,给予的惩罚都是烧死、分尸,不许其自杀。日军有针对性的安排阿部规秀对付我八路军和游击队,他的死宣告了日军这一战略的失败,也震惊了整个日本。当时《朝日新闻》以"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报道了阿部规秀被击毙的战斗经过。黄土岭战役的胜利,再次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所谓神话,展现了八路军高超的战术素养,极大地鼓舞了当时全国的抗战士气。
看完之后不禁感概万千,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热爱这个历尽劫难的祖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当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时,我们应当时刻谨记团结奉献的抗日精神,不论战争或是和平,我们都要很好的发挥下去,万众一心,团结奋进。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发愤学习和工作的强大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诱狼观后感2
《诱狼》是一部以解放军少将曾雍雅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活动为主线,还原著名黄土岭战役全景的历史题材影片。“狼诱子”是男主角曾雍雅的外号,这外号说的是诱惑敌方进入陷阱的人。引诱狡诈日本军队的任务艰巨又危险,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狼诱子”没有过人胆识、谋略是不行的,而曾雍雅就是这样一个胆略过人的八路军战士。但在影片里,主创人员没有把精力全部用于展示曾雍雅的胆略,在对日军、国党军队以及八路军中的女性军人描写方面,也着墨很多,在各方力量之间取得了影像平衡。无论是敌我双方都拍得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没有用贬低敌方的方式处理历史题材,《诱狼》可谓是良心之作。
在《诱狼》里,日本军官不傻、日本兵也不傻。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是日本的山地作战专家,既熟读《孙子兵法》、精通中国文化,又有极高的西方战术修养,喜欢咖啡、也喜欢饮茶。阿部规秀1939年晋升为陆军中将,同年秋天调集军队,对晋察冀军区进行冬季大扫荡,成功包围了曾雍雅的部队,若非曾雍雅判断准确选对了突围方向,恐怕早已全军覆没。在围剿八路军的同时,阿部规秀还下令屠杀无辜平民,执行枪决的日军中有一名新兵,面对行将被射杀的中国人瑟瑟发抖,阿部规秀将这名新兵连人带枪拖至被处决人跟前,握着他的手、逼着他将刺刀插入了中国人的胸膛,而这一切被张英(罗昱焜饰)看在眼里。
阿部规秀的形象正是历史上日军的真实面貌——既有超高的军事素养,又冷血残暴,但日本人也并非生性残忍、嗜杀,在射杀鲜活的生命时,也会有恻隐之心。一个战争机器的产生,需要反复的脑,泯灭其人性,所以普通的日本民众,也是战争的牺牲品。《诱狼》里清晰的传达出了这种观点,无疑是对战争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在影片的结尾处,日军溃败,新兵逃命,慌不择路,正好被八路军战士张英撞见,后者荷弹步枪在手,却给了日本新兵一条生路。正所谓恨有所起、恨有所终,不盲目仇恨、不扩大仇恨,才是完整的正义,才能永葆和平。
影片里的张英不但深明大义,而且能歌善舞、枪法如神,既是曾雍雅的亲密战友,又因为相互欣赏、暗生情愫。张英本是一所高校的校花,为了民族大义投身抗日事业,日军扫荡时背着伤员躲避日军;在曾雍雅脑子发热准备刺杀“叛徒”——国党军队指挥官程步青(高明饰)时,及时劝阻(事实证明是误会一场)。大决战的前夜,我军战士发动了攻心战术,张英演唱的日本民谣令日军将帅潸然泪下、军心大乱,而张英与日军狙击手的对决更是惊心动魄、荡气回肠。《诱狼》这一“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形象无疑是成功的,在丰满抗至中将,是历史上我八路军击战影片中女性军人形象的同时,也让观众看到了军中儿女内心的真挚情感。
在描绘国党军队方面,《诱狼》同样做到了公正客观、尊重历史。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党军队消极抗日,甚至充当伪军是事实,但《诱狼》没有将国党军队全盘否定。国党军队指挥官程步青与曾雍雅曾有联合抗日的兄弟誓约,前者虽不愿违背誓约,但又惧怕日本人,只能诈病不参与日军对八路军的围剿,不曾想被侄子夺了权力,部下成了伪军。待与曾雍雅再次会面时,不仅诚心悔过、坚决抗日,还开枪打死了自己的汉奸侄子,在家国大义面前赎回了尊严。虽然国党在抗日问题上,有其反复性,但《诱狼》并没有将人物刻画脸谱化,如实描绘了国党人在人格与人性上的缺陷,肯定了其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决断。
《诱狼》是一部尊重历史、忠于历史的'重大历史题材影片,有力地回击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游而不击”的诬言。同样难能可贵的是,影片能够尊重电影艺术创作规律,不再一味强调正面人物的人格魅力、人性光辉,而是将所有历史人物全景展现,将反面人物也还原成人。这样一群有血有肉战争时代的群像,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历史。只有最大限度的尊重历史、还原历史,才能让今天未经历过战争的年轻观众有所触动,才能让更多的人反思历战争,才能更明白今日和平的不易,才能用行动保卫和平。
诱狼观后感3
电影《诱狼》开播后,连续看了两遍,每次看完都令人热血沸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这不仅仅是一部很长时间以来难以见到的好剧,更因为他是一段历史的真实,还因为他是我们军一位老首长的亲身经历。
军事思想是在等老一辈无产阶级军事家和千百万将士们,在同军阀、同国党独者、同日本帝国主义、同美帝国主义等反动派长期浴血奋战的斗争中总结出来的,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继古代《孙子兵法》后的又一颠峰,而其影响却是世界级的,怎么评价都不过分。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国家就是美国,它确实是武装到牙齿了,美国建国二百多年来进行了一百六十多场战争,大多取得了胜利,但在它较大的五次败仗当中,有两次是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手下,一次是朝鲜战争、一次是越南战争。特别是朝鲜战争是美军永远的伤痛、永远抹不去的阴影!所以美国军事将领和政治家多次公开宣布不会到中国大陆作战,不是他不想与中国为敌,而是他们被打得束手无策,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是陆战之神!他们认为中国的原子弹、导弹等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军队加思想”!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
《我和我的祖国》电影的观后感1
曾经在《以梦为马》中读到这句诗:“万人都要将火熄灭/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当时我很为诗中描绘的悲怆的独行者所感动。
有趣的是,在《我和我的祖国》中,出现了一个完全相反的场景:有拿着铜勺的厨师,有抱着孩子的妇人…成千上万的平凡的人啊,提着灯向前走,挡住了瑟瑟秋风,照亮了茫茫黑夜。看到这一幕,我突然想到,从那以后的每一个夜晚,在这片大地上,都不会再有人踽踽独行了。于是禁不住鼻子一酸。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影以普通人的视角,向观众展示了中国成立以后的许多事件,画面鲜活而生动:有人在无尽黑夜中奔跑,有人骑马于大漠里长啸;有人将一生都慷慨付与边境,有人永远定格在年纪轻轻…于是影院里既可以听到因为一句“咱家天线太烂了”传来的阵阵笑声,也可以听到因为香港回归“一秒都不能等了”而发出的轻轻抽泣。
普通人,赤子心,最可贵。
郭靖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曾经我也渴望飞檐走壁、行侠仗义,而如今我只希望我可以像电影中的那些人一样,虽只是平凡生命,却能为这片土地献出自己竭尽全力的光芒。
如此一来,纵书生之躯,亦可有几分侠气。
最后说一句,我们中国真真是“牛掰格拉斯”!
《我和我的祖国》电影的观后感2
作为献礼片,高于预期,有几个故事确实是很完整的小电影,不同导演自己的风格都有保留。按照我本人的喜好依次是:
《北京你好》宁浩+优优的化学反应出奇的好,他们的幽默感很契合。人物设计的很棒,幽默之余不乏温情。而且这一趴最符合“我和我的祖国”中的“我”,是千千万万的小人物和祖国的羁绊。
《回归》很喜欢这个剧本所探讨的内容,围绕那一秒钟时间的寸秒必争而延伸出来的故事。任达华的角色才是这个故事的灵魂。杜江表现的还不错。
《前夜》也是选取了开国大典筹备中一个很棒的角度。管虎+黄渤,又能让他回到近似杀生的水准了。
《夺冠》徐峥的风格很明显,囧途式幽默,发笑之余也提现了女排精神的'传递。
《相遇》从这里开始,故事就变得单薄,这一趴至少我还能知道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任素汐做作的演技,让我无法专心听她的大段独白,换一个自然一点的好些,比如郝蕾。张译大部分时间用眼神演戏,这个戏精又来了。彭彭和小黄鸭算是彩蛋了吧,彭彭一如既往的可爱。歪个题,我有点想嗑张嘉译X张译的cp,叫译译生辉怎么样……
《护航》也是很洒狗血的一个故事,最有能力的人执行备飞任务,在有机会被检阅时选择了帮助队友。完。
《白昼流星》陈凯歌,你老了,认了吧。你的这个故事最小学生看图说话,且犯了假大空喊口号的错误。不知道,你是想卖腐搏出位还是咋着。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刘昊然的演技竟被衬托的还可以。
我果然,还是最喜欢宁浩。
《我和我的祖国》电影的观后感3
《前夜》看到了天安门广场49年的样子很激动,黄渤表演也很到位,对我来说市政院才是最大彩蛋,行业顶尖单位。
《相遇》承包了我最多的泪点,张译和任素汐在人潮相认的对视,真的哭出来了。那些撑起祖国脊梁的人,你们做的贡献,我们都知道!
《夺冠》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小节,喜欢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软糯的上海话真的好听,富有生活气息。小男孩动手能力那么强,我以为将来会成为电气工程师呢,这让我一个理科男十分敬佩,然后冬冬的情窦初开演的真是太棒,最后那里望着小美的背影,头上国旗飘下来的时候,还有抱着爸爸哭的时候,真的哭笑不得,童年真是单纯美好。
《回归》我就是看了这一段的宣传片才死这部电影的,惠红英的attention以及任达华在天台敬礼搭配着东方之珠的BGM,鸡皮疙瘩一身,但实际观影并没有那么震撼。我爱东方之珠,张柏芝警服美爆了!
《北京你好》这个,北京人或者长住北京的人,看完绝对是会心一笑!葛大爷的表演出神入化,局气、好面、幽默风趣、嘴欠心善,地地道道北京市民形象。还有一个,葛大爷被抓的这一幕,是不是致敬姜文《太阳照常升起》里抓流氓的那一段?这个小节是片子的搞笑担当了。
《白昼流星》陈凯哥导演的,其实我不清楚陈凯歌到底什么水平,霸王别姬封神,无极也不知道为啥被骂,这也是他和他儿子一起拍的电影。其实剧情我觉得还好啦,但是构图和风景太!美!了!简直就是旅游宣传片!
《护航》帅帅帅!美美美!无脑挑就是了,配乐也超级燃!我看很多人最喜欢这个小节,真的很棒。
五星,不说了吧兄弟,五分不用怀疑的,母亲让我再爱你一次!
《我和我的祖国》电影的观后感4
我怀揣着对祖国xx华诞无比敬畏的心情看完了影片《我和我的祖国》,耳边又缓缓传来那熟悉而动人的旋律“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瞬时泪奔……我确信那泪水是为骄傲的祖国而流的。
影片取材新中国成立xx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普通人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的关联,唤醒全球华人共同回忆。为保障开国大典国旗顺利升起,林治远争分夺秒排除万难,用一个惊心动魄的未眠之夜确保立国大事“万无一失”;为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高远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爱情;为确保五星红旗分秒不差飘扬在香港上空,升旗手朱涛刻苦训练不懈怠、女港警莲姐兢兢业业守平安、外交官安文彬与英国人谈判16轮分秒不让;喜迎奥运之际,出租车司机将自己视若珍宝的开幕式门票送给了远赴京城的汶川地震孤儿。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普通人的奋斗故事,勾连起一段段难以磨灭的全民记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林治远开国大典前的那个不眠之夜。
随着“明天开国大典的电动升旗,必须保证万无一失……”的铿锵命令,一个身穿绿军装,像首长一样的人,站在一个穿蓝衣服的人面前的画面出来了。原来,因为明天是1949年10月1日,电动国旗却还不能完全确保成功升降,所以首长对组长那么严厉。最后首长说:“明早六点,我来验收,如果还不行,军法处置。”说完就走了。
组长一到家,就把大典广场的升旗区复制了一遍,只是把它缩小了三分之一,第一次升旗开始了,国旗徐徐上升,国旗却在离终点一半的距离停下了,原来是电机供电失效了,于是,组长徒弟爬到屋顶对着话筒说:“谁家有电机。”终于有了第二台电机,第二次升旗时,完美地把国旗升到了旗杆顶端,可是旗一下子把顶上的圆形阻隔器撞了下去,原来是因为铁生锈了变得不实用了,就被旗撞下来了。只有加入三种金属成了钢才可以挡下旗。于是,小伙子又爬上了屋顶,对着话筒大声喊:“谁家有那三种金属。”过了一会儿,来的人络绎不绝,可算是把钢球制成了。原来恐高的组长,却把钩子往脚上一绑,就顺着旗杆爬上去,把球安了上去,第二天开国大典时,电动升旗终于成功了!
这个故事让我难以忘记,因为我以前不知道这电动旗杆下还有这样的故事,开国大典的背后原来有这么多的感人画面。
我为我的祖国骄傲,我为我是中华儿女而自豪!
《我和我的祖国》电影的观后感5
20xx年9月30日20点10分和爸妈于无锡看了这部影片。这应该算是一部合家欢吧,时间跨度很广,就像是看着中国一步一脚印地成长。
一共七个故事,个人很喜欢《回归》、《护航》这两个part,前者总体对剧本拿捏得非常准确到位,后者则是小宋佳精湛的演技给这部电影划下了完美的句号。
此外,《夺冠》带着徐峥的囧式幽默,小演员的演技堪称一绝,衬托得吴京和马伊琍着实有点尴尬。而《北京你好》让我不免感叹一句葛大爷还是葛大爷。
不过妈妈更加喜欢《相遇》这个片段,可能因为爷爷奶奶是原子弹工程的参与者,爸爸对这一故事的情怀都格外不一样。但是个人认为这个故事其实略显单薄,公交上那段独白一旦处理不好会拖垮整个故事。不过好在张译和任素汐的演技是真的高,可以把这么一个单薄的剧本演出自己的层次感。
《前夜》则是让我见证了黄渤这个老戏骨演技的绝妙,实力派果然时刻让人惊喜。值得一提的是,欧豪这个角色算是承包了我开头半小时的笑点了。
至于《白昼流星》……刘昊然和陈飞宇形象突破勇气可嘉,江珊老师演技时刻在线。无奈剧本和情节着实尴尬。很难想象可以导出《霸王别姬》的陈凯歌导演居然导出了这么一个尴尬的故事。且不说演员以及剧本漏洞了,单看这个故事,只给我一个感觉:扯。
总体来说这部影片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我愿意为我的爱国情怀买单。
最后再夸一夸葛大爷,痞帅痞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