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戍边战士观后感800合计70条

戍边战士观后感800合计70条

时间:2017-12-11 14:02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

《守边人》观后感1

今天天气虽然十分炎热,但我依然保持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因为今天下午学校组织我们三年级看一个叫《守边人》的电影。

电影讲的是退伍军人魏大有和刘小好夫妻俩,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守护北疆边界长达五十二年之久的感人故事。当我看到在洪水泛滥的季节他们为了保卫那五平方公里的土地,由于物资不够,他们竟然跳入湍急的洪水中用自己的身躯来充当麻包,花花被洪水冲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还有马忠诚为了保护边疆的人民被狼活活地咬死了,当我看到这儿时,不由得泪流满面,恨不得冲上去用枪把狼打死为马忠诚报仇。

这个电影中有很多的片段让我印象深刻,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魏大有像往常一样到边界线去巡逻,突然看见外国军队开着翻土机要进入中国边境,魏大有立刻举起枪同对方五个人对峙,并大声喊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请你们立即离开!”边境线上的军人都是荷枪实弹,稍有差池便是流血牺牲,而魏大有不顾生命危险、勇敢地阻止外国人。他的爱国精神真让我敬佩!

看完这个电影,我学到了魏大有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责任心,学到了马忠诚保卫他人而献出生命的无畏无私,学到了刘小好身上的纯朴善良……

同学们,我们之所以现在能够生活在幸福、安定的中国,是因为背后有无数的像“魏大有”、“马忠诚”和“花花”一样无私奉献的守边人。我们的快乐幸福都来源于他们的无私奉献啊!

同学们,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锻炼身体、认真学习文化知识,长大以后也要保家卫国,为祖国的幸福、安定、繁荣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守边人》观后感2

假期,我看了一部关于爱国系列的电影《守边人》。这部电影既有新中国边疆建设的不易,又让我看到边境守护人的辛苦!

《守边人》这部电影讲述复原军人魏大有回忆自己退伍后,远赴西北边境参加革命建设和誓死守卫边境线的故事。他们从开始的一无所有,到兵团所有人自己动手,克服重重困难,不但生活越来越好,还坚定不移守护国家边境线,最后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年老的魏大有走在戈壁滩回忆起原来的事,刚来时一望无垠的大草原建设兵团的老战友热闹的篝火晚会……现在已不会再有了。当我看到在洪水泛滥的季节,兵团战士为了保卫五平方千米的土地,由于物资不够,战士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做起了“人肉堤坝”也要保护的时候,我不禁热泪盈眶。

最惊险的一次是魏大有巡逻时,发现五名外国兵因计算错误,险些侵占中国土地,魏大有在五个外国兵的威胁下也决不动摇,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寸步不离,后来在援军的帮助下,才脱离困境。记得在电影中,魏大有说:“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请你们立刻离开!”这是魏大有的心声,也是所有守边人的心声!

五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他在这片无人区义务巡防守护,还被誉为边境线上“活的界碑”。即便是老战友的聚会也不能使他离开边疆,他这种“保家卫国,守护边疆”的精神让我感动!

正如电影里的话:“大海是每一滴水组成的,我们就是那小水珠。”劳动创造美,我们要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树立保家卫国的思想,为圆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守边人》观后感3

同一片蓝天下,同一抹阳光挥洒,却有着不同的风景;同样的生活,却又有着不一样的选择。有人愿意苟且的活着,有人却一直在为理想而苦苦坚持着。电影《守边人》主人公魏德友一名入党33年的老党员和老军垦们,以扎根艰苦偏远边境地区半个多世纪的感人经历诠释着他们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那天下午,单位组织党员观看这部影片,初冬,虽然阳光璀璨,但是我衣着单薄去影院的路上,还是颇感寒意,二个小时剧情大幕落下,我却热血沸腾泪流满面。并不是靓丽的画面,更不是精彩的演技,感动我的是主人公朴素的人格品质,“老魏和他的妻子刘景好”,一对可爱至极的守边人,边疆的生活十分艰苦。没有美味佳肴,只有粗茶淡饭;没有空调风扇,只有透过地窨子破席棚吹进来的野风;没有通讯广播,只有浩荡旷野的狼嚎。这一切,对于常人,无疑是糟糕透顶,但是这些守边者,没人选择逃离。

影片情节处处感人,她,老魏的妻子刘景好说不出宏伟的理想,理不出高尚的追求,但她身上有的是纯朴,善良,为了承若“只要你不嫌弃我我就跟你去边疆”朴素的一句话让他们厮守了五十年,哪怕在生命最危急的那一秒,她依然是那么朴素话语:“我不离开你,我怕你死”此时我的眼帘浸湿了泪珠:

电影最后定格的画面,那是五十年后老战友聚会的全家福,尽管少了“花花”那张青春笑脸,没有了那个同野狼搏斗而牺牲的憨厚老张,但这张全家福足够见证这些守护者与日月同辉于天地共存的群体形象。

《守边人》观后感4

有一种人,他们在山上披星戴月,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自己的岗位,在极度炎热或寒冷的地方看守者祖国,他们就是守边人,一群不怕苦,不怕累,拥有“铁人精神”的人。

电影中的守边人,在蒙古的阿吾斯奇,这片常年积雪覆盖,气候无常的地方,生活着一些牧民和那些令人敬佩的守边人。

项瑞芝(主人公)和他的'队友们竭尽全力保护着牧民们的财产,每一刻都在为牧民们着想。除了好好看守这片土地,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牧民们,助人为乐。

在一个狂风呼啸,大雪封山,通讯中断,气温骤降的夜里,牧民家别克一家和他们的羊被困在雪中,项瑞芝就和同伴们用不少时间把雪移走,救出家别克一家人,羊儿走不动,他们就开来车,挖了一夜的雪,终于给车开出了一条路,救出了小羊。为了羊他们就可以奋不顾身,不让别人受一点点伤害,这是一种责任感,因为有了责任感才会做好自己,因为有了责任心,我们才会更好的帮组别人。

有一年他的父亲来阿吾斯奇看他,一到就被狂风暴雪吓呆了,吵着让项瑞芝回去,但他在忠和孝之间选择了忠,在这里扎下根,一直没有回去,他对祖国的情感高于一切,即使是父母,也没能让他回家,这是一种对祖国纯洁的爱。他愿意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我们也该这样,不顾一切的热爱祖国!

在这种可怕的环境下,项瑞芝也有过离开的念头,但是他为了祖国坚持了下来。是啊!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可以把自己放的很低,把祖国看得很高的`一个人,他值得我们尊敬。

在这个孤寂的大山深处,这些守边人陪伴着这儿的山,这儿的水,这儿的暴风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着阿吾斯奇,这个荒凉的地方即使如此艰苦,他们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但是有些人对他们不理解,不尊重。那是他们不知道这里的艰苦,我们应该尊重这些守边人,尊重那些默默为祖国做出贡献的人。

《守边人》观后感5

生命的长短以时间来计算,生命的价值以贡献来衡量。奉献是生命的花开,人只有奉献于社会、贡献于世界,才能活出生命的意义。

奉献总是和付出紧密相连,我们可以奉献聪明才智,可以奉献物资钱财,可以奉献青春年华,甚至可以奉献生命。为了边境的安全稳定,魏德友为国家义务巡边50多年,常年过着“家住路尽头,放牧就是巡逻”的生活,他淡泊名利、吃苦耐劳,他不计得失、甘于吃亏,诠释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透露出对祖国的强烈热爱之情,值得人们向他学习。

弘扬奉献精神,就要像魏德友一样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奉献精神不是某人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他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人活着为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多元化的今天,有些人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观支配下,凡事先替自己着想,更有人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不择手段,那些人的生命意义在哪?

魏德友作为一名入党33年的老党员和老军垦,以扎根艰苦偏远边境地区半个多世纪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兵团党员干部“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优秀品质。“人生有限,奉献无涯。”向魏德友同志学习,当以他淡泊名利、不计得失、把奉献当作人生幸福的高尚品质作为精神坐标。

弘扬奉献精神,就要像魏德友一样把集体、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在现代汉语中,奉献是指为社会、国家、民族不计名利,努力贡献的精神,其本质是对社会、国家、民族的忠诚。人活着要有价值,有的人重于泰山,有的人轻于鸿毛。人的价值大小须以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贡献的大小来体现。

60多年来,兵团人不仅为共和国的经济建设挥洒辛勤的汗水,而且为祖国边疆的稳定与安全流过鲜血,甚至奉献了生命。当前,面对新形势下党对兵团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的功能定位,兵团人应该奉献什么、如何奉献?魏德友以“只有守在这里,心里才踏实”的信念,担起维稳戍边重任,52年来坚持为祖国站好岗放好哨,是新时期兵团人奉献精神的时代体现,我们要以魏德友为榜样,强化责任意识,不负神圣使命,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有力保障。

生命凭骨骼而挺立,人类因精神而伟大。每个人不论职位高低,不论在什么岗位,都能够尽自己的所能作出奉献。兵团广大干部群众要积极向魏德友等先进模范人物学习,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坚守工作岗位,坚信付出必有意义、奉献必有价值。让我们唱响奉献者之歌,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守边人》观后感6

“为什么梦想变得如此清晰,为什么初心不忘如此美丽,因为有你...”这几句优美而感人的歌词深深打动着我,这正是《守边人》这部电影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正是这些守边人在平凡之中默默付出,我们的生活才有安宁。

《守边人》是以全国“时代楷模”魏德友的先进事迹改编,展现了魏德友五十多年坚守戍边的感人故事,谱写了平凡人伟大的爱国情怀。其中影片中的魏大有就是魏德友的原型。在抗洪中他失去了第一个孩子,在与新疆人民争辩中失去了第二个孩子,在戍边生活中拥有了第三个孩子“宝贝”可是他忍受骨肉分离的痛苦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县城读书。可“宝贝”在学校中却被人说是没人要的孩子。魏大有的无私,舍小家的精神令人动容,让我敬佩、感动。边陲之戍,用保封疆,国之大防,莫过于此。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请你们立即离开。”这是魏大有的信仰,也是每一个戍边人的信仰。当兵二连被解散,调离其他岗位,唯有魏大有不忘初心坚持留下。当战友借去自己褪色的五星红旗时,却用自己女儿的红领巾作为红旗的一角,庄严的敬礼。昂扬的旋律,魏大有每天都会升起这面红旗,红旗的颜色随岁月消褪,而魏大有的爱国心永不泯灭。他的爱国情是那样纯粹,我内心的爱国情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光荣在于平淡,艰苦在于漫长,英雄不老,只是抵不过岁月的沧桑。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位戍边人都是一座界碑,清晰地标示出祖国的边界和人生的境界。向那些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的戍边人致敬!

《守边人》观后感7

如果不是单位组织,可能我也不会去电影院看这样一部电影。

“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请你们立刻离开”,这句话是魏大有的信仰,也是每一位守边人的信仰。

在洪水泛滥的季节,他们为了保卫那五平方公里的土地,由于物资匮乏,做起了“人肉堤坝”,花花为此而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富贵失去了自己的老婆,还没来得及生儿育女,还没来得及看到祖国设立边疆线,也没来得及和富贵一起过上享福的日子,就这样走了;马忠诚因为守卫边疆,也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还没来得及看到孩子们长大成人,就让孩子们变成了没有爸爸的人,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力量,指引着守边人前进。

因为抗洪,小好和大有失去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因为和哈萨克族争辩,小好和大有失去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因为一直都没有再怀孕,小好要和大有离婚,希望他能找一个能够生育的女人;因为在大有四十岁的时候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所以给孩子取名叫“宝贝”。

因为大有的“固执”,他们一家人都生活在边疆,为了让孩子进城上学,收到更好的教育,要忍受“骨肉分离”的痛苦;因为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所以“宝贝”在学校被人说是没有爸爸妈妈疼爱的孩子…

还好,这些都过去了,宝贝找到了和她志同道合的“穷得只剩下理想”的另一半,小好和大有也等到了祖国设立边疆线的那一刻,一切都刚刚好。

最后的最后,向守卫边疆五十年的魏德友夫妇致以崇高的敬意。

边防战士你们非常的辛苦,也非常的勇敢,你们百战百胜的功劳和满面严肃的脸,挺拔的身躯。你们的心能留下13亿人,你们都是爱国的好战士。

你们在海岛那么的辛苦,对你们而言一个西瓜都非常的重要。为了海岛能结出果实,你们把回家探亲的时间捉昆虫并把昆虫带到海岛上,你们的生活就被一个西瓜表现出来了,你们的辛苦也被表现出来了。

你们为了祖国人民过上好生活,把生死都丢在千里之外。你们为祖国流了多少的鲜血,而你们却不求半点儿回报。你们为祖国的'每滴鲜血都流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你们的鲜血都在中国人的心。

从这以后,我要爱惜生活中的每分每秒。

十四年前,我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那时候,我的梦想是在足球场上快乐地奔跑,假以时日,能够代表国家男子足球队,参加世界杯的足球比赛。

九年前,我坐在教室里奋笔疾书。那时候,我的梦想是走进理想的大学,在青春的岁月里与书香为伴。

七年前,我和武警学院的同学们一起,经历了严格的训练和警院生活的洗礼,身披橄榄绿,梦想着有一天在祖国的卡口岗哨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年前,我顺利的完成了军校的学业,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成为了西藏公安边防的一名军人,那时候我的梦想是踏踏实实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喜马拉雅卫士精神。

记得入伍教育时,听过这样一个故事,1990年武警学院边防系毕业的李小平,在1992年的“平远严打”行动中,与贩枪贩毒分子进行了近距离贴身枪战,在肩部被子弹射穿,腰部和胸部被手榴弹弹片击伤的情况下,他仍然死死拖住罪犯,为取得战斗胜利赢得了宝贵时间,被公安部授予“攻坚英雄”荣誉称号,我的梦想是有一天也能像他那样,做一个英勇的戍边人。

某年,我顺利从武警学院毕业,回到了我魂牵梦绕的故土,来到了我军旅生涯第一个工作单位—聂拉木边防检查站,在那里的工作岁月中,我认识到了一名令我无比钦佩的战友,他就是公安边防部队第三届带兵模范—常乐。说起还真的挺有缘分,常乐同志在我们单位可是众人皆知的文艺明星,尤其是主持这一块更是一绝!同样热爱文艺的我们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工作之余的'密友,在我当时最初的印象里常乐就如他的名字一般,阳光、善良、上进,然而再此之后经历的事情老才真正的让我对于常乐同志刮目相看。

某年4月25日中午2点左右,尼泊尔发生里氏8.1级大地震,与尼泊尔一桥之隔西藏日喀则樟木口岸受到波及,时任西藏公安边防总队聂拉木边防检查站监护中队中队长的常乐,在这万分紧急时刻,迅速将中队分成三组,一组用储备物资就地搭建帐篷,安顿老人、伤员和孩子;二组收集中队粮食和纯净水,生火做饭;三组负责周围山体的安全警戒。中队官兵的举动迅速的平复了受困的驻地群众和广大出入境旅客极度恐惧的心情,为接下来转移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离别之际,难以忘记藏族老阿妈达瓦啦深情地握着常乐的手,满含泪水用藏感谢道:“”(藏语)出入境旅客Michael紧紧的拥抱着常乐说:“Chinesesoldiersarethebestsoldiersintheworld”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当灾难来临时,常乐带领着自己中队战友们,奋不顾身,不离不弃,用双手托起了雪域高原新生的希望。

那是发生在震后留守的日子,某年7月5日晚十一点左右,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又一次让常乐和他的中队战友们站在了生死线上。当时正在查铺查哨的常乐同志突然感到营房在轻微的颤抖,借着微弱的手电筒光,他突然看到汹涌的洪水越过挡墙直扑过来,“快、快,发洪水了,快往高处跑”常乐声嘶力竭的喊着,“队长,关天文还在值班板房”,排长康凯的一声大喊,犹如耳边炸响的爆震弹,二话没说,常乐转身冲向板房,一把拉住惊魂未定的关天文,随后被接应的战友拉向高台,此刻回看值班板房已经被大浪高高抛起,重重的摔出了一丈有余,关天文此刻才意识到自己从死亡边缘活过来,扑向了队长常乐心有余悸的说:“队长刚才多亏了你,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常乐笑了笑坚定的对一班长关天文说:“我们的中队一个都不能少”说完,常乐立即带领中队所有战士向安全地带转移,等候上级的指示。是啊,留守的日子,他视兵如子、带兵如虎,用爱驱散喜马拉雅的寒流。废墟之上,他带的队伍震不跨、冲不散。因为在他们心中有一份坚定地信念那便是“国门在哪里,边防官兵就屹立在哪里,界碑在哪里边防官兵就坚守在哪里”。

我想此刻应该会有很多战友同我一样被常乐同志的意志和胆识折服,可以说常乐同志和他的战友们用自己的忠诚诠释着强警梦,用自己的实干践行着军旅梦。

今年6月,是我参加工作的第四年,在西藏边防总队这片成长的沃土上,正因为有无数个像常乐一样的榜样和标杆,我才更加感受到了责任的重大,我不仅要保卫的是我魂牵梦绕、久久依恋的故土家乡,更是要捍卫我们这样一个英雄团队里这群可敬的人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这一切。

我们常说“头顶边关月,心系天下安”。边防军人的荣耀,定格于平凡伟大,聚焦于光荣神圣。我们的边防官兵没有振臂狂呼,也没有动地惊天,而是以最平凡最朴实的方式,默默无闻,奉献牺牲。正是这种对于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深情,谱写着一曲没有休止符的青春壮歌。

功崇惟志,业广唯勤。美好蓝图能激发斗志,豪情壮志可以鼓舞人心。但要让梦想照进现实,关键在于实干。在追寻梦想的脚步中,我会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边防军人,把激情与誓言变成一种坚守,坚守自己的梦想,坚守自己的选择,坚守自己的岗位。和战友们一起,在雪域高原这片净土上,固边为民,不辱使命,用青春与热血托起和平的日月,用忠诚和奉献放飞最美的边关梦想!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