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北风呼呼地吹。这是一个冷得罕见的冬天。连老鼠、蟑螂都被冻死了大半,只剩下寥寥几只苟延残喘。一只老母鸡正在抱窝孵蛋,它最喜欢一只圆圆的,富有光泽的蛋,老母鸡鲍芬对着这只蛋说了许多温暖、甜蜜的悄悄话。
“呼——”寒咧的北风又吹来了,鲍芬打了个哆嗦,慌乱之中,那枚漂亮的蛋忽然滚了出去,埋在风雪之中。在那么严峻的气候下,那枚蛋失去了老母鸡,一时停止了生长发育。
一个月后,冰雪消融了,温暖的东南风取代了寒冷的西北风,美丽的春天到了。
斑点狗史蒂芬跑来了。他饿了一冬天,瘦得皮包骨头,快要虚脱了。忽然啊,眼尖的史蒂芬发现了在一片春意盎然,绿得可爱的草地上,孤零零地躺着一枚鸡蛋。
“太好啦!这个大鸡蛋够我美美地吃上一顿啦!”史蒂芬高兴地叫了起来。
“别,别动我我快呀出壳了!”蛋里传出了一个稚嫩的声音。
史蒂芬吓了一大跳,“你是谁呀?”
“我是小鸡波波呀!大概是一个多月前吧,妈妈正在对我说悄悄话,突然,不知怎么回事,我就滚出来了。”这个稚嫩的声音回答。
史蒂芬拿起鸡蛋,对着光线一看,真的!蛋里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小鸡的轮廓。
“但是,我已经快饿得不行了,不吃你,我吃什么呢?”史蒂芬一边说着,一边将蛋放回地面上。
“我的后面好像有一根红肠。”波波说。
史蒂芬照波波的`指示去做,真的找到了一根大香肠。他回来时,鸡蛋已经裂开了一条细细的缝。
过了一会儿,那缝慢慢地变宽了,速度很慢,可以看出波波十分努力地啄开蛋壳。
“要我帮忙吗?”史蒂芬关切地问。
“谢谢,不用了。我要凭自己的力量打开蛋壳。”说着,缝又多了几条,比较宽。
啪!蛋壳的一小块掉了。史蒂芬透过破掉的蛋壳,看到一张杏黄色的小嘴正忙碌着。
“哗啦!”蛋壳又掉了一大块,一个小脑袋探了出来,蛋壳里尖尖的小爪子使劲一蹬,蛋壳支离破碎,一只浑身湿漉漉的小鸡钻了出来,正晒着太阳的史蒂芬见小鸡浑身湿湿的,忙把它移到太阳光最强烈的一块地方。
十分钟后,波波变得毛茸茸的,可爱极了。
波波身上的毛一干,就迈开腿摇摇晃晃地往家的方向走去,史蒂芬问清他要去哪后,驮着波波飞快地将它带到了家。
鲍芬母子团聚,场面很感人。为了感谢史蒂芬带波波回家,鲍芬用最漂亮的羽毛为史蒂芬编了一个王冠,送给了他。
打那以后,波波就常常来找史蒂芬玩。
有一种倾向:是不是让孩子看了书,
对于刚刚学习作文,或者说作文还有问题的孩子来讲,亲子作文
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来讲一段经典。《学礼.学记》中里有一个片段: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在座的朋友都是重视教育的,看过不少教育理论。但也希望大家能抽空看看,研究一下《学记》。这篇文章,把教育理念都讲透了,所谓的现代教育理念都跑不脱《学记》。中国的老祖宗是最懂得教育的。可惜的是,我们不知道老祖宗是怎么讲的。本文中,如果取个题目的话,就叫作“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在很多人看来,是教的人与学的人相互相长,这是一个误区。“教学相长”这句话的本意,教的人与学的人是同一个人,而不是两个人。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大体的意思是说,虽然有好吃好喝,山珍海味,虽然做出来的是潮州菜、粤家菜、东北菜、上海菜,如果不吃、不尝,就不能品味出其中的美味。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虽然有一个“真理”,有一条是去罗马的路,有一条是去看世博或是奥运会的路,但是如果不学习,那也是不知这个“道”。而且它不只是一个道,还是一个非常好的“味道”。这个“味道”,叫善道。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学习了,才能知道不足;教了,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不学是不知道不足的;不教是不知道有多么困惑的。浅薄无知,往往觉得学富五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只有去学了、教了,才知道不足,才知道自己原来是不知“道”的。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因为知不足,所以才能反思反省、努力学习。知道了困惑,就知道了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说,教育与学习提高,是相互增长的。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在《尚书.兑命》中就讲:教了别人,就能起到了一半的学习效果。教别人,本身就是学习。
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我们讲《学记》,大家明白一个道理:所谓亲子,就是辅导、教育孩子。教育孩子,并不是您花了钱,孩子去学,就OK完事了。教,本身就是学习;教,本身就达到了一半的学习效果。教的时候知不足、知有困,然后自己回头看书学习,悄悄地下功夫,这样就完成了全部的学习——这才是“教学相长”的完整含义。
有几层次意思大家
第一个层次,当甩手干部、扔钱家长,既不教,也不学——这就是《三字经》里讲的“养不教,父之过。”孩子出了问题、有了麻烦,请别怪孩子,问题都出在您的身上。因为您除了摔钱,就是甩手,教与学,这两件事您一件也不沾边。
第二个层次,只教不学,那还不错,可以打五十分,因为至少还有“学学半”的效果。不管真的.假的,在孩子面前您还是招架了半天,抵抗了一阵。
第三个层次,那就是“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知有困,退下来认真地学。教是发现问题,学是解决问题,这就是学习的整个过程。不是“学学半”,是“学学全”,打一百分。
所以,希望有心学习作文、想帮孩子的妈妈们,要认真学。学的前提,是去教。如果只是摔钞票,把书往孩子桌前一摔,再甩一下手,最后华丽转身,有悖于“教学相长”的精神。有一些妈妈问:“老师,我家孩子作文有这个问题、那个问题,该怎么办?”我建议您,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问自己一下:我教了吗?
如果自己还没有开始“教”的行为,那您提的任何问题都是无益的。我们在这里告诉您再多的方法、技巧,也是无益的。因为您只是一个“二传手”,不是“得分手”。
有一个比较:有一些老学员,他们孩子的作品,有的上了校刊,有的还在相关的报纸、刊物上得了奖。在班级里,波浪线A++的是正常现象。而有的妈妈,至今还在问那些简单的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关键的问题,就是在于教与不教。
刚才大家也看到北京-蛋妈的分享:
北京-蛋妈:老师,我从您这现学现卖,孩子最近几次
这就是教与不教的区别,这就是用心教与不用心教的区别。要强调:作文,多大点事儿?用心辅导一阵子,孩子自己就能上手了,再不用您多说了。如果不能用心去教,问题永远是得不到解决的。大家可以去上看一下,那些一直跟着学习的家长,他们现在常把孩子的作文晒出来。可以讲,这些孩子的作文写得非常棒,进步非常大。
真的希望大家有个意识,用心教上半年,那以后就会很轻松了。这不仅是我个人的体会,也是众多跟着咱们学习的家长的体会。我们讲的写作技法,就是“四个对称”、“六根六尘”和“作文八法”。算起来也就是十八个方法(概念),不相信孩子学不会。
看孩子的原文:
《我的小鸡》
我有4只小鸡,它们分别叫红红、绿绿、黄黄、橙橙。它们长着尖尖的嘴,圆圆的眼睛,毛绒绒的身子,和细细的腿。非常可爱。
有一次,我放小鸡出来玩,我就回去写作业了……过了一会儿,我准备把小鸡抓起来的时候,突然找不到小鸡了。找啊找,找啊找,我感觉声音从厨房传来的,我决定到厨房找。哈!果真,它们在厨房里的一个大柜子里吃地瓜呢!
小鸡很有意思吧?
来看妈妈辅导孩子写作文的背景:
孩子原汁原味的作文,我感觉不乏童趣之处。不过又感觉交待不细,于是和她一起修改了一下,修改后的文章放在后面。请非常老师指点,我的思路这样可以吗?是否取舍得当?还有什么注意的地方?谢谢。(19群,济南的豆豆,女儿豆豆,二年级下学期)
来看妈妈的辅导过程、思路及修改后的作文:
奶奶给我买了4只出生几天的小鸡。
(妈妈辅导:首先,应该介绍一下小鸡的由来,顺便说明小鸡有多大了,因为不同的小鸡,样子是不一样的。)
它们的绒毛被染成了彩色,于是我给它们起名:红红、绿绿、黄黄、橙橙。
(妈妈辅导:介绍一下名字的由来。)
它们长着尖尖的小嘴,圆圆的黑眼睛,身子毛绒绒的,小爪子尖尖的。
(妈妈辅导:腿不够有特点,因此换成小爪子,我感觉小鸡的爪子软软的,站在手掌上的感觉很好玩,但豆豆坚持说是尖尖的,尊重她的感受吧。)
我用装牛奶的箱子为它们布置了一个舒适的家。每天晚上八点半,我把它们一只只抱回“家”休息。
(妈妈辅导:用“一只只”体现了小鸡到处跑的习性,为下一段做铺垫。)
早晨七点半又把它们放出来吃饭玩耍。
(妈妈辅导:直接写下面的事情,有点接不上,所以加上了做房子和小鸡的作息时间。)
有一次,我放小鸡出来玩儿,我就回去写作业了。写完找它们的时候,却找不到了。我这屋瞧瞧,那屋看看,忽然听到叽叽的声音从厨房传来。我寻声去找,哈!果真,它们在厨房里的一个大柜子里吃地瓜呢!
小鸡很有意思吧?(妈妈辅导:豆豆坚持用问号,说这是反问读者,我觉得说得也对。)
它们陪我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妈妈辅导:加上一个脚,站得稳。)
再来看一下妈妈辅导后的修改文:
《我的小鸡》
奶奶给我买了4只出生几天的小鸡。它们的绒毛被染成了彩色,于是我给它们起名:红红、绿绿、黄黄、橙橙。它们长着尖尖的小嘴,圆圆的黑眼睛,身子毛绒绒的,小爪子尖尖的,我感觉小鸡的爪子软软的,站在手掌上的感觉很好玩,非常可爱。
我用装牛奶的箱子为它们布置了一个舒适的家。每天晚上八点半,我把它们一只只抱回“家”休息;早晨七点半又把它们放出来吃饭玩耍。
有一次,我放小鸡出来玩儿,我就回去写作业了。写完找它们的时候,却找不到了。我这屋瞧瞧,那屋看看,忽然听到叽叽的声音从厨房传来。我寻声去找,哈!果真,它们在厨房里的一个大柜子里吃地瓜呢!
小鸡很有意思吧?它们陪我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
上午我们对《我的小鸡》这篇
我们强调的观点是提升,讲评的目的不是看结果,而是看过程。目的不是为了看到哪个红烧肉好吃,而是让大家可体会、感受到红烧肉的烧制过程。
本文中,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提升:一是字数,来看看是通过什么方法增加的字数;二是重点讲解移花接木的技法;三是在一些细节的地方进行更为深入的细化。这是我们讲评提升的三个重点。
我们现在来看原文:
奶奶给我买了四只出生几天的小鸡。
她们的绒毛被染成了彩色,于是我给她们起名:红红、绿绿、黄黄、橙橙。她们长着尖尖的小嘴,圆圆的黑眼睛,身子毛绒绒的,小爪子尖尖的,我感觉小鸡的爪子软软的,站在手掌上的感觉很好玩,非常可爱。
上午讲评时,我们特意把这一段分成两个对称块。一是小鸡的名字,二是小鸡的形态。为了增加一些字数,让大家体会如何引导孩子把字数写得更多一些,我们还可以在小鸡的名字上多做一些文章,多加一些内容。可以这样:
奶奶给我买了四只出生几天的小鸡。她们的绒毛颜色各有不同,于是我给她们起了一个小名,分别是:红红、绿绿、黄黄、橙橙。她们还有一个美名,分别叫: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当然,大部分时候,我还会叫她们:公主,格格,或是美女。
这样是不是内容更丰富、更拟人化一些?
刚才,我们也说了讲评的原则。而我们在这里增加一些字数,增加一些内容,或者说我们这样讲,这样改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拓展一些思路,让大家从思路和方法上去体会。
当然,我们知道大部分的孩子不太理解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但我们是不是可以在引导孩子的时候不说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而是改成张飞、关羽、刘备、孔明?是不是可以引导孩子讲:那是灰太狼、白太郎、武大狼、武二狼?这样的目的是为了启发大家的思路,多一些想法,多一些拟人的味道,在思路上、方法上多思考,多得到启发。
下面接着来提升:
美女们个个都很漂亮。她们长着性感的小嘴,穿着毛绒绒的衣裳。她们的眼睛是黑色的,但红红的眼光流露出更多的机灵,绿绿的眼光会多一些自信,黄黄的眼光显得有些懒散,而橙橙则常常把眼睛眯成一道缝,像是在思考,又像是总也睡不醒的样子。
在这里,我们主要是抓住小鸡的`眼神,进行更深入的描写。再来看下面,作者把小鸡放在手心里:
我常常把美女们放在手心里。感觉到小爪子软软的,体温是暖洋洋的。看着她们在手掌里颤颤巍巍的样子,可有意思了。
刚才,我们写到了放在手心上的感觉。按照对称的思维,我们是不是可以写一下放在地板上的小鸡,看看这时的小鸡是怎么样的呢?
把她们放回地板上,她们又好像回到了T型台,迈起了猫步。小爪子探出时伸展开,缩回步子的时候又收拢起,显得从容、优雅。
好,我们来比对一下原文与讲评文。原文:
奶奶给我买了4只出生几天的小鸡。
她们的绒毛被染成了彩色,于是我给她们起名:红红、绿绿、黄黄、橙橙。她们长着尖尖的小嘴,圆圆的黑眼睛,身子毛绒绒的,小爪子尖尖的,我感觉小鸡的爪子软软的,站在手掌上的感觉很好玩,非常可爱。
讲评文:
奶奶给我买了4只出生几天的小鸡。
她们的绒毛颜色各有不同,于是我给她们起了一个小名,分别是红红、绿绿、黄黄、橙橙。她们还有一个美名,分别叫: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当然,大部分时候,我叫她们公主,格格,或是美女。
美女们个个都很漂亮。她们长着性感的小嘴,穿着毛绒绒的衣裳。她们的眼睛是黑色的,但红红的眼光流露出更多的机灵,绿绿的眼光会多一些自信,黄黄的眼光显得有些懒散,而橙橙则常常把眼睛眯成一道缝,像是在思考,又像是总也睡不醒的样子。
我常常把美女们放在手心里。感觉的小爪子软软的,体温是暖洋洋的。看着她们在手掌里颤颤巍巍、晃晃悠悠的样子,可有意思了。
我把她们放回地板上,她们又好像回到了T型台,迈起了猫步。小爪子探出时伸展开,缩回步子的时候又收拢起,显得从容、优雅。
我们就此再来点评一下,先来看看两位妈妈的感言。
福州-沐沐妈:可不可以从每只小鸡的特点写一下:红红非常调皮,哪有声音,它就要去看一看,所以它非常瘦;黄黄贪吃,不爱跑不爱跳,所以长得胖乎乎的
山东-琰妈:按照这样的思维,真的有很多可写的东西了,吃饭和喝水也可以用对称来写吧。
还是要强调,我们讲评的目的是为了开启大家的思路、眼界。上面这两位妈妈,看到我们点评的内容就有了这样的感叹,说明有了启发,有了体会,有了思路。其实,只要我们的思路打开了,辅导孩子就有办法了,而不是纠缠于文字本身。大家手里有《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这两本书,就明白该怎么读、怎么学了。
书中的导读里,有一段话是这样讲的:
书中讲评的孩子的作文,并非十全十美,作者讲评的原则是尊重孩子、尊重原创、尊重素材,发现孩子的亮点、扩大孩子的亮点。讲评后的修改文,也不是尽善尽美的,甚至在一些地方,为了把写作技法讲清楚,还存在矫枉过正、卖弄技巧,牺牲了童言、童趣,代之以成人化的语言的地方。因为书中想要着力展示的,不是写作的结果,而是写作的过程;不是展示红烧肉的烧制水平,而是揭示红烧肉的烧制过程。希望读者朋友在阅读的过程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是我们要强调的重点。我们就用去啤酒瓶的盖子来举例:通常,我们是用开瓶器去盖子的,但有的人是用牙齿咬开的。我们正确的想法是:哦?!还有这样的取法啊!我们不能简单地想:这样取,会损坏牙齿。如果是后一种想法,那就等于堵塞了思维的大门。我们可以通过牙齿咬开啤酒瓶盖子的行为方式,得到启发,去想想:还有什么办法能去盖子?这才是正确的思维,正向的思维,积极的思维。
刚才我们看到两位妈妈,还有其他很多妈妈的感想与发言,知道了正面的思考与负面的思考所得到的效果。再强调一次:我们辅导孩子写作,需把眼光停留在方法和思路上。这是我们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们在前面给小鸡取名,之所以用了四大美女,一是为了后面T型台、猫步的铺垫;二是从技法上来讲,这是移花接木技法的运用。我们上午讲评时讲过,移花接木最常用的手段是先喻后借。先比喻成一个东西,然后再把这个东西借代下去。
在本文中,我们一开始把四只小鸡喻为四大美女。往后,就把这四大美女一路借代下去。所以就有了美女们个个都很漂亮。她们长着性感的小嘴,穿着毛绒绒的衣裳。也有了她们又好像回到了T型台,迈起了猫步。、显得从容、优雅。这样的思路是一贯的、连续的。移花接木、张冠李代的方法,我们在第三本书《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中,有专门系统的讲述。希望大家下课后认真消化,这里就不再作详细介绍。
第三个问题:就是关于对称。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妈妈的感言,大家不同程度地体会到了对称的妙趣。一开始,我们说小鸡在手心里的样子,就是用一个对称的视角来写;把小鸡放到地板上的样子,又是用另一个对称的视角来写。在手心里,是颤颤巍巍、晃晃悠悠的;而在地板上,却又一反掌态,不再是蜷缩颤抖,而是自信从容地迈起了四方步,仪态万千。这样对称着写,就有得可写,就有了对称的思维,于是思维的大门就敞开了。
所以,刚才有妈妈讲:是不是可以写吃饭的时候,睡觉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写白天的小鸡,晚上的小鸡;是不是可以写她们在一起争食抢水的时候,也可以写她们各自玩耍的时候。我们要看到,以上的描写并不是孩子的笔力所不及的。孩子觉得没有东西可写,写不出来,并不是因为没有掌握什么知识、什么文字,关键是因为思维的大门没有开启,对称的思想没有建立。
刚才我们进行的作文提升,并不是为了让大家看到什么好词好句,目的是通过我们的点评,开启大家的思路。有了这个思路的开启,我们在辅导孩子的时候,多问一下:是不是可以写小鸡的眼神?是不是可以详写一下小鸡的绒毛?是不是可以写小鸡喝水的样子?是不是可以写小鸡觅食的样子?是不是可以写小鸡刨土的样子?是不是可以写小鸡啄食的样子?是不是可以写小鸡开心的叫声?是不是可以写小鸡被吓着时的叫声?是不是可以写小鸡相互梳理羽毛的样子?是不是可以写小鸡互相欺负的样子?是不是可以写小鸡从台阶上下来的样子?是不是可以写小鸡跑的样子?是不是可以写小鸡打盹的样子?这些东西,童话里有,漫画里有,动画片里也有。还是那句话,孩子不是肚子里没货,而是缺少把这个货表现出来的手段与技法。
写好作文,要从方法上入手,不要从简单的积累上入手。如果不从方法上入手,即便把新华字典上的字全背下来也写不出好作文。好词好句抄写得再多,也写不出好作文。看书不得法,积累再多只会积食,不会硕果累累,这些都是读书写作的误区。如果孩子不会方法,再做一厚摞所谓的阅读题,也是没用的;如果孩子不会方法,天天写
知识是什么?知识是有一天不拿出来倒腾一下,显摆一下就会完全扔给老师的东西;知道是什么?一旦知了道,终身不忘,终身受益。就如看书去理解怎么游泳,和下水亲自去游泳一样,前者是知识,后者是知道。
请大家今天下课后预习一篇文章,就是《提高篇》《可爱的鹦鹉》,明天我们会结合这篇作文来进行本文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