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攻壳机动队观后感顺序细选76句

攻壳机动队观后感顺序细选76句

时间:2021-02-05 23:11

01

我自认为对于这类电影,已经比较宽容

毕竟好莱坞技术高超,怎么会难看呢?无论是素子经典的窗外爆头,跳楼隐身的经典片段,还是攻入使馆救人的片段,又或是巴特冲入黑帮扫射的片段,不需要有内涵。直白的把这些画面拍出来,就是一部过瘾的片子。如果再能把母猩猩智勇斗战车的场景拍出来,更是不得了。有难度吗?对好莱坞来说完全没难度啊。

结果我没想到。。。。

第一场的打戏我就受不了了。一堆杀手大摇大摆的炫酷走进餐馆,然后一阵天上地下唯舞独尊的突突突突。这场面我在多少电影中见过?这些杀手很帅吗?

然后米拉(素子)为了爱与正义,英勇出手。炫酷的艺伎机器人完全是为了炫酷而炫酷。配上土到爆炸的战斗发展,各种羞耻。第二次的酒店战斗,更是全程无值得看的地方。(毕竟连炫酷的机器人都没有了)。米拉的那段滑稽武打算什么?你觉得很有中国功夫的味道?赶上潮流了?满满都是成龙式喜剧武打的感觉。

照抄都不会?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比对之下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攻壳机动队》动画的战斗场面就是精彩。因为它不俗套!

平心而论,导演其实是有追求的。试图稍稍展示《攻壳机动队》除了突突突突之外的东西。但为了适应大众,直接把内涵降低了N个维度。

但最悲剧的是连突突突突都没能拍好。降低了内涵的内涵,也没能表现出来。

既无战斗亮点,又无内涵的电影也是难得。本片唯一的优点,就是斯嘉丽的嘴巴真性感,以及3D画面挺漂亮。

《攻壳机动队》影评(二):丢了“ghost”,只剩“攻壳”

第一次看押井守导演的95版《攻壳机动队》时,我是怀着一颗机械战斗热血的心的,就像那时候大多数少年一样,《EVA》、《高达》等动漫,在男孩子之间流行着,热血的战斗和硬核的故事成为了吸引少男的法宝,所以当我第一次播放95版《攻壳机动队》,不到5分钟就关闭了,看不下去。赛博朋克式的画风,女性主角草薙素子,超前的网络连通化世界架构……都让我缺乏看下去的动力。

随着之后看了越来越多的动漫,接触越来越多的文化元素,甚至随着现代生活网络化的进步,我又重新点下了95版《攻壳机动队》的播放键,这一次,影片带给我的是直达灵魂的震撼——

定义我们作为“人类”的,是我们的肉体还是灵魂?

定义我们“灵魂”的,是我们的思考还是记忆?

义体比肉体强大,可以修复;记忆可以篡改,移植。

我如何确定“我”的真实存在,我想要找到“我”的真实存在。

02

人类至少知道自己是灵与肉是统一的,但义体人却怀疑自己灵魂是否为一,是否为真。这个困惑一直干扰着稚子。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所有人都无法说明自己到底是什么?人只是一个自我称谓,义体人也只是一个称谓。在影片中,巴特和稚子的关系就说明了这一点,抛弃肉体,两者似乎没有区别。我们都能感知世界,与人产生联系,并且思考自身的存在。我们都是“人”,这里的“人”指的就是我刚才说具有这些特点的。

生命需要繁衍,人类通过基因、荣誉来获得不朽。义体,与灵魂对应的程序,则以程序之间的融合来获取新生,获得安全感。两者融合后,义体人获得了所谓的生命特征—繁衍,进一步让他们可以被人类认可,让观众认可。往内深究,似乎就是一个他者的原因,如果没有人类,义体人会如此怀疑自己吗?会如此着急融合吗?意义在差异中产生,这是人类带给义体人的罪。

结局,稚子或者说新的稚子获得了一具新的义体。随意地被巴特弄到的义体。在文本意义上表面,肉体(物质)对于灵魂来说毫无作用,它只是一个承载物。新的稚子终于不用怀疑自己的灵魂,她明白了新的超前的概念——没有永远不变的自己。灵魂是融一的广泛的和宇宙一样。新的稚子获得永久的不朽,巨大的安全感。

影片是二元论的直接呈现,并站在了精神这一边。赛博朋克一片异化的世界是无意义的。正如稚子所说,网络世界是多么广阔啊,我该去哪呢?作者彻底划出了两个世界。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到底哪个是真实世界呢?都不是,世界只不过是被人感知后融合后的产物。某种程度上,网络世界更加契合灵魂的角度,它无限自由,无限广阔。某种程度和灵魂相似,这是“人”梦寐渴求的精神世界的外化。既然无法看到神秘的主体,那就在之中遨游。

或许未来,人类也将慢慢接受科技改变自身躯体,重新感知世界。

03

记忆中,小时候的我,身体不好。特别是小学三四年级,由于肌肉和韧带的发育没跟上,走路都会扑街。每个学期都会发生一次跑步拌蒜的大摔,而且从不缺席,期经。每次都擦得遍体鳞伤,然后就是酒精,红药水对我皮肤的折磨。虽然只是皮外伤,但对于小孩子来说是相当痛苦的存在。

我记得有一天,带着伤体去上学,背着十几斤的大书包,里面的不锈钢??与饭盒的碰撞声伴随着步伐,形成令人心烦的噪声。刚接的痂因为运动的缘故又一次爆裂开来,令人恶心的血脓宛如岩浆,慢慢渗出来。

身体的`痛苦,突然使我迸发出一种奇怪的想法,这种想法以一个十岁的少年是不可能想出来的。现在我只能将它看成是,神的眼睛,在那一刻看了我一眼,给了一点启发。这种神启是如此奇妙,以至于我还记得它发生时的场景,地点在小区两栋楼之间的过道。身后是小区的单车停放点,上下两层的建筑,我面前则是沐浴在晨光中的芳村大道。过道由南向北,扯进来的风吹得我发抖。

在这样的场景下,神对我的启发是灵肉二分法。自我安慰,这具肉身的痛苦不是真实的痛苦,你的灵魂只是暂时安放在这具肉身上。灵魂无恙,无需过分关注肉身上的痛苦,终有一日,你会离他而去。有了这样的悟性,我就能忍受身体的痛苦,痛也仿佛不痛了。只是觉得不便,不能跑不能跳,还要经常去维护。这是我的灵魂今世寄居于这具肉身必要付出的一点代价。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这样的想法未免与年龄太脱节了,所以一定是神的启示。至于是佛祖还是上帝,我至今没弄清楚。

那一年1988。一年后的夏天,在北京,很多的灵魂离开了他们的肉身。七年后,日本的导演押井守将灵肉二分法玩到出神入化,在动画电影攻壳机动队中,灵魂可以寄居于机械义体,可以上载到网络,从此脱离肉身的局限,做到无远弗届,灵魂随时可以通过网络下载到机体中执行任务。而机体,肉身,已经不重要了,离开了灵魂,就如断了线的珠子,散落地上,nen用了。

生死去来,棚头傀儡,一线断时,落落磊磊。

04

未来世界科技发展,从一开始的人体改造,到后来可以直接制造一具半电子躯体,把人的意识和记忆植入这具电子躯体。而人的意识也可以和电脑某种程度的连接。

由于电子躯体“义体”的反应速度、力量等都远优于普通人,公安9课大部分人都是“义体人”。

这就涉及一个问题了“躯体和自我意识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灵魂与肉体的关系,是二元可分离的,还是混合复杂?”

在这种背景下,有人(政府6课的人)设计了一个程序,这个程序游走于网络中,侵入人们的自我意识,可以获取别人记忆中的东西,也可以操控别人的自我意识。

这个程序游走于丰富的网络信息当中,在这种情况下,慢慢的产生了一个意识,一个自主意志,这个程序了拥有非常丰富的信息,颇具智慧,认为自己是一个“生命体”。

她(程序)可以自我复制,可以吸收知识,也可以有人类的智慧和情感,但她无法像人类一样繁衍,无法拥有基因的变异系统,没法通过变异来进化自己。

于是,她找到了义体人草雉素子,通过和素子的意识融合,她会消失,两个自我意识交融形成一个新的意识,一个新的“生命体”(也可以说是她的后代)诞生,她认为,这样,她做为一个生命,才不会过于单一,否则,即便她再强大,也早晚会因为过于单一而毁灭。

(人类的基因丰富性就是即保证了减速分裂的稳定,同时又保证了无限的变异,所以人类能时时出于改变当中,无限学习和进化,适应各种情况。)

而草雉素子做为公安9课的队长,是一个完全的义体人,她的身体完全是制造的,即便在和罪犯对决中毁灭了,也可以重新制造一具,再把意识植入其中。所以素子也经常思考“生与死,意识和身体,生命和程序”,以及,“自己是不是真实存在过”“会不会从头到尾自己其实都只是一个程序,从未有过真正的肉体”以及“做为这样的义体人,自己还算一个生命吗”等等。(也正因为如此“程序生命体”才在网络中了解到素子的信息,和她共鸣,找她融合)

而融合后的素子也不再是以前的素子,除了“自我意识(或灵魂)”不再完全一样,她也拥有了“程序生命体”原先的自由游走于网络当中的能力。

“从躯体解放出来,让意识脱离束缚,让意识自由游走于网络当中,可以植入其他义体做为义体人生活,也可以操控网络相关的一切”

——和剧情关系不大的细节地方没注意,也许有些微不准确。但整部剧的逻辑就大概如此。

《头号玩家》观后感(一)

《头号玩家》是一部以游戏为主题的电影,它所讲述的时间是二零五几年,当时的时间对我们来说是未来。当时有人创造了游戏《绿洲世界》,在这里面,可以干任何事情,除非没有想到,但是如果在里面死亡,自己所有的得分都要清零,一切从头开始,但游戏的制作者快要去世了,他给游戏做了一个彩蛋,用自己在游戏里的角色做了三把钥匙,每把钥匙都是隐形的,只有做完特定的任务才可以拿到,集齐三把钥匙,可以获得彩蛋和绿洲的控制权,所以就出现了一种人——彩蛋猎人。

主人公韦德就是一个彩蛋猎人,他每天都要来在外面自己的做的工作室里上线,去寻找彩蛋的线索。现在人人皆知的线索就是赛车比赛,只要跑到第一名就可以拿到一把钥匙,然而没有一个人的这把钥匙,所以他只能每天碰碰运气。赛车比赛非常困难,不仅是和许多的一起比赛,而且路上还要遇到大铁球、恐龙、金刚的袭击,每次他都只能到离终点不远的地方。他去詹姆斯回忆馆里找线索,找了半天找不到线索,就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他听到了这样一句话:“一直踩油门往后到,就像扭转时光一样。”从这一句话可以看出,詹姆斯对他时光的流去非常在意,他特别想回过头来干一些自己感到遗憾的事情。

当他再一次比赛的时候,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盲目的往前跑,而是加大马力,飞快地往后跑,后面的路一下子被放了下来,他进入了地下,他看见了上面的比赛,看见了所有的机关,随着一阵上升,他跑到了终点。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前进往往不会有太大的收获,有时候回过头来,说不定会有更大收获。

游戏里面虽然都被虚拟的非常真实,但他跟现实生活有一种说不出的差别,现实生活里面更真一点,虚拟的再好,还是比不过现实生活。

《头号玩家》观后感(二)

这部电影是由一位伟大的导演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故事跌宕起伏,寓意深刻,非常精彩。找到三把钥匙然后才能开门,找到游戏设计师,拿到彩蛋。

第一把钥匙需要赛车拿到冠军,5年内都没有人能够拿到第一把钥匙,韦德找到线索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后退。寓意是要打破常规思维去思考问题。

第二把钥匙是在游戏设计师最爱的女人基娜那里,但基娜在跟别人跳舞,跟一群鬼跳舞,并且悬在空中过去特别危险,萨曼莎后来跳到空中的石头那,邀请基娜跳支舞,然后拿到了钥匙。寓意是要跨出那一步,不要害怕,不要留有遗憾。

第三把钥匙是在游戏里,赢了或者输了游戏都拿不到钥匙,只有享受游戏才能后拿到钥匙。寓意是不管干什么,过程最重要,不要太在乎输赢,享受过程活在当下。

三把钥匙打开了大门,见到了游戏设计师,游戏设计师是个不太会说话的人,没有太多朋友,他喜欢生活在虚拟中,所以设计了游戏《绿洲》,但虚拟中毕竟是虚拟,只有在现实中才能吃一顿饱饭,寓意游戏虽好玩,但我们还是要回归到现实。

韦德第一个拿到赛车钥匙也是靠他惊人的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后来又拿到了很多。

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的同龄男女很容易就会陷入爱情,就像韦德爱上了萨曼莎,韦德一开始就欣赏那个在其他游戏里过的萨曼莎,后来在接触当中越来越喜欢,坠入爱河。爱情给人的感觉很奇妙,哪怕是外人看起来都特别地欣赏向往。

一个人单打独斗成不了气候,也完不成最后的胜利,只有团队作战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也不能否认个人能力的重要性,也就是先把自己变强,然后加入一个强的团队,然后一切就简单多了。

我很少有人脉,因为我的时间都是不允许别人闯入的,邀请别人参与自己的生活,这样才能够有人脉,舍得花时间聊天,花时间跟别人一起吃饭,花时间跟别人一起玩,人都是怕别人投入时间的,投入时间了就产生感情了,就可能成为好朋友了,不管是同学同事还是客户还是业主,投入时间了就默认是好朋友了。

《头号玩家》观后感(三)

其实这部影片的主题非常的简单,就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经典角色,告诉大家不要沉迷于游戏,游戏终归是游戏,现实还是现实。

故事发生在2045年,讲述了大家为了摆脱糟糕的生活,开始沉迷于游戏。而游戏的建立者在去世之前留下了三个彩蛋,如果谁能在游戏中找到,并通过考验,那么他就能接管这个游戏。为了争夺游戏的控制权,很多人不惜欠外债来买装备,最终沦为苦力还债。

电影《头号玩家》要表达的是,希望人们理性对待VR等虚拟现实的技术,要正确面对现实的世界。电影中,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很发达了,然而人们的生活水平且非常的低,因为在虚拟的世界里,能够找到现实社会中不能实现的一切,所以大家都在逃避现实,沉迷在游戏中不能自拔。所以电影的最后,游戏的掌管者规定,在周二、周四不能登录游戏,目的就是让人们走出游戏、面对现实。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很多爱玩游戏的同学,不惜牺牲作业、学习的时间来玩游戏,在游戏中称王称霸,而现实中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这也是《头号玩家》给同学们的.一堂教育课,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什么是现实什么是虚拟,告诉我们逃避现实终究会输掉人生。

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现实,努力让自己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佼佼者,才能更好的面对未来。

《头号玩家》观后感(四)

电影《头号玩家》,本不打算去看,以后也不想把列入观影计划的每部电影都上影院了,因为对于我这种淘票票顶级黑钻选手,票价反倒比青铜、白银等低级别的贵上许多,知道真相后的我眼泪掉下来,我十分反感。可昨晚豆瓣上一看,《头号玩家》的评分居然达到了逆天的9.2,这我就坐不住了,那必须得前往了,还哪管它贵不贵呢。

真是不虚此行啊。我昨晚喝了很多酒,但140分钟时长的电影,我却睁大了眼睛,连一点倦意都没有,自始至终沉浸在声、光、电、配乐的绝色画面感官享受中,甚至我认为这种感觉要比同是科幻电影的《银翼杀手2049》、《攻壳机动队》更加迷幻、更加沉醉。

因为影片情节设置十分独特,它是利用VR(虚拟现实)与网络游戏巧妙衔接以及融合,来号召全世界网民进行的一场网上夺宝奇兵的传奇故事。

你只要戴上VR眼镜,就能直接进入虚拟世界,叫天天应,叫地地灵,无所不能,当然前提是你得有钱。有钱,你就能买强大装备尽快升级,否则你就得从一枚一名不文的小白打怪练起。这是多么熟悉的场景,每一个打过网络游戏(比如老年间的《征途》、比如现在的吃鸡游戏)的朋友,内心的小宇宙是不是随着影片的进行而爆发了呢。

所以,编剧、导演这种手法极其老辣,他把影片与现实强力结合在一起,让每一个观影的人都能沉浸其中,并不时露出会心的微笑。这比单单展示VR要聪明得太多太多。

不得不说,影片最后一小段还是落入了俗套,并且反派拿枪打男主周围群众放行的桥段,还是不可信的。当然,这种瑕疵对于游戏迷来说,已无关主旨。

《头号玩家》观后感(五)

《头号玩家》所描述的,就是一个人类沉迷于虚拟世界,而忘记真实生活的世界。人们除了吃饭如厕睡觉,其他时间都沉沦在游戏里,原本在现实里的一切,都在游戏里完成,而现实生活,反而似乎成了一场游戏。人们把现实和游戏,本末倒置了。

看过了这部影片,让我对游戏产生了新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玩游戏的理由有万千种,但最终归类为“我们打游戏,还不是因为我们孤独”、“我们打游戏不是为了赢的,而是为了游戏的过程”......

也许此时你是一名小学生,你盼着每天老师少留作业这样你就可以随意“吃鸡”,也许你是一名初中生,期盼着中考后的疯狂暑假;或许是一名高中生,怀着一个名校梦,却被网络游戏拖得迈不开步伐;也可能是一名大学生,迷茫惆怅,只能用游戏来填充时光。不论你属于哪一类,终归你要回归到现实,现实是你需要学习、需要努力、需要明确目标、需要作出成绩,这样才能赢得精彩的人生。

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只有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能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一切,游戏并不“害人”,而是自己害自己,只有加强自律,才能成为自己人生真正的主人。

《冰雪大作战》讲述了一群孩子为打发寒假的无聊时间,约定了一场盛大雪仗,却导致了意想不到变故的故事。相关

冰雪大作战观后感1

渐渐地,2017年的中国影市步入了春季档,正式踏进一年里进口片的第一个发力月,在三月四月间,有《金刚:骷髅岛》、《乐高大电影》、《金刚狼3:殊死一战》、《攻壳机动队》等名家名作轮番上阵,好不热闹。

然而,这一系列的引进商业力作却全部都是面向二十岁以上的电影消费主力军,而儿童向作品却是少之又少,如今,《冰雪大作战》的出现,犹如一缕春风,唤醒了久久无从选择的儿童消费群体。

《冰雪大作战》取材于1984年加拿大家喻户晓的经典动画长片《阻止战争的狗》,此片堪称北美动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在30年前上映时就曾轰动一时,更在全球超过125个国家公映过,总共获得达18类全球各种奖项。而作为翻拍的新版,《冰雪大作战》还是首部引进入中国大陆公映发行的加拿大动画片,同时也是2015年加拿大本土制作的电影票房冠军,作为一部动画片,这实属不易,而接连参加圣丹斯电影节等国际知名影展,以及最终的入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和最佳原创歌曲的提名阵容,已经证实了本片过硬的质量和不可忽视的地位。

回到电影本身,《冰雪大作战》讲述了一群生活在加拿大小镇的熊孩子,在寒假来临之际,为了打发无聊的百无聊赖的时间,小男孩卢克和刚到搬来镇子没多久的小女孩索菲亚各自立山头成为了两大对立孩子帮的帮主,两大帮派约定了一场超大规模的雪仗来一争高下,而本来只是图一时快活的雪仗却在双方孩子们的挑衅、误会等接连而来的碰撞和摩擦中不断升级规模和时间,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攻防保卫战,进而导致了意想不到的后果发生。镇子上的大狗克莉奥意外命丧于这场雪仗之中,而由于这个变故,孩子们停止了战争,而因此所经历得一系列内在外在的反省和领悟,最终孩子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找到了游戏玩乐的真谛,友情和快乐才是游戏的真正目的,所有的孩子都在这个过程中醒悟并得到成长,最终皆大欢喜。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此片有着完美的寓教于乐属性,既有欢天喜地打雪仗的热闹场面,亦有对儿童自身成长的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冰雪大作战》作为一部优秀的动画片,它将友情与成长这一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通过一出发生在宠物身上的悲剧适宜适当而深刻醒目的教授给孩子,使孩子在感受到其中的深刻教训的同时又不至于背负上过重的心理负担,而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可谓用心良苦,效果显著,是家长陪孩子去影院娱乐和学习的首选佳作。

冰雪大作战观后感2

《冰雪大作战》影片讲述在加拿大的一个小镇上,一群放了寒假的.孩子,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小男孩卢克和刚刚搬来的小女孩苏菲成了两个阵营的首领,约定了持续整个寒假的打雪仗。雪仗的规模和紧张气氛在双方孩子各不相让、又有误会中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但最终的结局又出乎意料的圆满和美好。

影片和近几年登上大银幕的动画片有个很大的不同,是这部作品的动画形象基本都是人类的小朋友,动物只有一条狗,在角色上不如《疯狂动物城》中的各种动物那样有趣味性,但也具备更多的感染力和认同感。北方的小朋友对这部作品会更有感触一些,因为每到放寒假的时候都是冰天雪地,堆雪人、打雪仗是常态;南方的小朋友可能这样的机会少一些,不过看这部电影也能涨不少关于雪的知识。电影主线清晰、叙事流畅、剧情好懂,我6岁的女儿都看明白了——对于她来说,看的就是两伙人打雪仗的热闹,有城堡做防御、有梯子攻城、有一条狗上蹿下跳、有带染料的雪球打的乱七八糟……在一次次的雪仗升级中,影厅里的小朋友们笑声此起彼伏、乐不可支。

虽然都是人类的形象,并且两队打雪仗又是“群戏”,不过不同角色的形象,以及迥异的性格,让每一个角色都有极高的辨识度,且显得妙趣横生,比如那条叫乐乐的大狗,只要一出场就会引来笑声,还有那对儿双胞胎兄弟,分明就是用来搞笑的,大壮和露露也是两个阵营中比较出彩的角色。因为配角太出色,反倒显得主角卢克和苏菲不那么出彩了。

当然,要照顾小朋友,国语配音就显得很有必要。这一次为卢克和苏菲配音的是配音界的“一哥一姐”张震和季冠霖,相信影院放译制版会多一些,这算是给到小朋友们的福利,不过坦白说,两个人的配音谈不上出彩,也没有太高的辨识度,反倒是露露的配音非常有意思,大家去看过就知道。

现在来说为什么有看《四重奏》相似的感觉,因为看《冰雪大作战》是一段接一段的回忆杀,它同样没有说教没有煽情,但还是能带给你很真切的感动。作为一个东北人,堆雪人、打雪仗、玩爬犁,搓个雪球或掰一截冰溜子塞同学脖子里都是常干的事儿,而自己小时候也和卢克很像,有点孤僻。不太合群,所以觉得电影中角色的性格设置、情绪和心理的捕捉非常精准,这就是我们小时候的样子啊!同时,让我感受到了成长的阵痛,也让小朋友们明白团结友爱的重要性。

虽然电影质量靠谱,但我对它的担心还是多过信心。因为它没有迪士尼、梦工厂那样声名显赫的厂牌,又缺少内地观众耳熟能详、深入人心的经典形象,一部打雪仗的动画片选在春暖花开的4月也略显不合时宜,不过还是想呼吁观众不要错过这部作品,它是清明节和五一档不可多得的合家欢动画片。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